资管新规后泛资产管理业务梳理

合集下载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资产托管业务是指由专业的机构为委托人管理和监督资产,以保障委托人的利益。

在金融市场中,资产托管业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风险,还可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监管的日益严格,资管新规的出台对资产托管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我国资管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层出不穷,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资产管理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乱象、风险隐患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资管新规的出台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改革。

资管新规的实施,对资产托管业务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新规对资产托管机构的资格和要求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加强了对资产托管业务的监管,从而提高了行业整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新规明确了资产托管机构的责任,要求其严格履行托管职责,保障委托人的权益。

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进行了调整,促进了全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2 目的意义资管新规的出台对资产托管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管新规的实施能够规范资产托管业务的运作,并严格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和资产托管机构的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资管新规的出台可以促进资产托管业务的健康发展,推动资产托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和风控能力。

资管新规的要求也可以帮助资产托管机构更好地理解监管政策和要求,提高行业的整体专业水平。

2. 正文2.1 资产托管业务的定义与作用资产托管业务是指通过专业的资产托管机构,将委托人的资产(如证券、基金、财产等)进行保管、结算、清算、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一系列服务的过程。

资产托管业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1. 保护资产安全:资产托管机构作为第三方独立机构,能够对委托人的资产进行安全保管,有效保护资产不受挪用、损坏或盗窃等风险。

资管新规全文解读

资管新规全文解读

资管新规全文解读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日益繁荣,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风险。

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防范金融风险,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并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二、资管新规的主要内容1.定义和范围资管新规明确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义,即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同时,明确了资产管理业务的范围,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

2.监管原则资管新规明确了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原则,包括:穿透式监管、宏观审慎管理、风险中性、投资者适当性等。

3.业务规范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业务提出了严格规范,包括:禁止刚性兑付、限制杠杆水平、规范资金池运作、强化流动性管理、加强信息披露等。

4.过渡期安排为保障市场的稳定过渡,资管新规设置了过渡期,要求金融机构在过渡期内按照新规要求对存量业务进行整改。

过渡期结束后,不符合新规的业务将予以清理。

三、资管新规的影响1.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金融机构需调整业务结构,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合规意识。

2.对投资者的影响资管新规使投资者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如禁止刚性兑付、强化信息披露等。

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需更加关注产品的风险收益特性,合理配置资产。

3.对市场格局的影响资管新规将促使金融机构加强竞争和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同时,资管新规将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四、应对策略和建议1.金融机构的应对措施(1)优化业务结构,调整盈利模式;(2)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合规意识;(3)加大创新力度,开发符合新规要求的金融产品。

2.投资者的应对策略(1)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合理配置资产;(2)关注产品的风险收益特性,谨慎选择理财产品;(3)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素质。

资管新规(银发〔2018〕106号)2180427

资管新规(银发〔2018〕106号)2180427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2018年4月27日)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在满足居民和企业投融资需求、改善社会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

把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减少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

(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既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功能,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又严格规范引导,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防止产品过于复杂,加剧风险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传递。

(三)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

实现对各类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全面、统一覆盖,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四)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重点针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问题,设定统一的标准规制,同时对金融创新坚持趋利避害、一分为二,留出发展空间。

(五)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在下决心处置风险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过渡期,把握好工作的次序、节奏、力度,加强市场沟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二、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

泛资产管理业务主要交易结构与法律关系--2003

泛资产管理业务主要交易结构与法律关系--2003
6
(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交易结构

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主要通过定向资产管 理计划、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与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作为载体实施。下面主要介绍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与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两种交易机构。
7
2.1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
管理
货币类品种 银行间品种
委托资金
委托资金
集合计划优先级
募集 资金 代理推 广协议
托管机构
兑付本 金和收益
资产买卖协议
登记结算机 构
兑付本 金和收益
资产支持证券
认购资金
监管银行
代理推广机构
资产支持证券 持有人
法律顾问
评级机构
财务顾问
会计顾问
9


操作流程说明,以某证券公司发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例:
确定证券化基础资产并组建资产池。基础资产在法律上能够准确、清晰地予以 界定,并可构成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利;基础资产的权属明确;能够合法、有效 地转让;能产生独立、稳定、可评估预测的现金流。(2)对该基础资产进行信 用评级,并根据评级情况对基础资产进行信用增级,提高基础资产的信用级别; 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会计师出具资产审计报告、评级机构出具评级报告。(3) 设立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向相关投资者发售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购买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金。(4)向发起人支付基础资产购买价款,实现发起人 (原始权益人)基础资产的真实出售。(5)由商业银行第三方机构对专项资产 管理计划资金账户单独托管;第三方机构接受委托为基础资产服务。(6)专项 资产管理计划存续期间,计划管理人与发起人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按时披露专项 资产管理计划运营信息。(7)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存续期间,计划管理人按约定 日期向投资者支付资产支持证券利息,计划结束时,返还投资者本金。(8)专 项资产管理计划存续期结束,计划管理人返还基础资产,成功实现退出。

后资管新规时代财富管理业务的三大转型要点

后资管新规时代财富管理业务的三大转型要点

38 CFBR 2019过渡期结束后,这些底层资产的投资损失将会统统反映到产品净值上,真正打破刚性兑付的时代将会来临。

文 夏炎新业态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分支。

这两类业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居民的财富增值和保值的需求,推动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

可以说,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这两类业务经历了繁荣发展的十年。

刚性兑付背后的资金池业务风险根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管理规模达111.67万亿。

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咨询发布的报告,2018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190万亿人民币,预计到2019年底,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首次突破200万亿大关。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与欧美成熟市场发展差距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近年来有所下滑,但仍保持在45%以上。

我国的财富管理业务就是根植于高储蓄率这一环境下,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个人投资者将所购买的资产管理产品等同于存款,刚性兑付是第一要求,在保本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稳定收益率。

需求决定供给,银行理财正是满足个人投资者的这一需求所催生出的一种资产管理业务。

它通过开展资金池业务,进行期限错配,将本应由投资者承担的资产端风险转嫁由整个资金池承担。

这种模式名为资产管理,实为银行表内的资产负债管理,且在资产质量下降的过程中极易造成风险积聚。

资管新规后资产管理行业的变化为了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2018年4月27日,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一行三会正式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本文简称“资管新规”)。

资管新规本着加强监管协调、强化监管管理的宗旨,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施功能监管,以达到统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消除监管套利。

资管新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二是严禁资金池模式,限制期限错配;三是打破多层嵌套,强调穿透管理;四是规范非标资产,限制杠杆水平。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摘要】资管新规的实施对资产托管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行业发展。

文章分析了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当前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预测。

探讨了不同机构在规则下的策略应对和资产托管业务的创新方向。

结论部分提出了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建议,并总结了全文论点。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行业的影响,并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资管新规、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影响、现状分析、发展趋势、应对策略、创新、发展方向、发展挑战、建议、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资管新规是国家对于资产管理行业进行监管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规范资管机构的经营行为,提升市场透明度和风险防控能力。

资产托管作为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新规的影响。

资产托管业务是指资产管理机构委托专业托管机构对客户资产进行保管、结算、监督等服务,起到了保护客户权益和保障资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和实施,资产托管业务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要求资产托管机构加强对客户资产的保护和监督,提升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

新规也为资产托管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推动资产托管行业向着规范化、专业化和创新化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通过对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趋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资产托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问题提出资管新规的实施对资产托管业务带来了哪些影响?在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适应新规并促进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这些问题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和完善,资产托管业务的角色和职责也在不断演变。

如何在新的监管环境下确保资产托管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如何利用创新技术和服务模式推动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将成为资产托管机构和相关市场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关于资管新规的比较分析

关于资管新规的比较分析

关于资管新规的比较分析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2022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正式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为更好地理解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的内容,本文从业务模式、资管产品、投资运作、运营管理、风险内控和销售管理共六个方面,对资管新规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并就新规的相关规定与既有规定进行比较,从而反映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一、业务模式1.禁止资金池业务,实行“三单”原则资金池业务是本轮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资管新规明令禁止的业务模式。

资管新规颁布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各项文件中也曾三令五申禁止各类机构开展资产池业务,包括银行理财资金池、信托资金池、资管计划资金池、保险资金池等,但缺乏统一监管。

资管新规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在具体规定上,资管新规对资管机构发行多只资管产品投资于同一项目提出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得违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通过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立多只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变相突破投资人数限制或者其他监管要求;同一金融机构发行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同一资产的,为防止同一资产发生风险波及多只资产管理产品,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该资产的资金总规模合计不得超过300亿元。

”从既有规定与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中关于资金池的规定比较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差异:一是既有规定是各监管机构分别对职责内监管的金融机构进行规定,而资管新规是从整体资产管理行业角度进行规定;二是部分既有规定,例如对信托资金池业务的规定,仅限于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而对标准化理财资金池业务的开展没有明确限定,对保险资金池业务的规定,仅限于投资非公开市场的品种,而对投资于公开市场投资品种的产品并未做出限制性规定;资管新规则是对整体资金池业务进行限制,不再区分标准化理财资金池和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非公开市场与公开市场。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资产托管业务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资管新规的实施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份全面的了解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的参考。

一、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资管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风险也日益突显。

为了规范和防范金融风险,中国银监会于2018年发布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俗称“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

对资产托管业务的监管要求也得到了明确。

资管新规的实施对资产托管业务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资管新规要求资产托管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增强资产托管服务的专业化和风险防范能力。

资产托管机构需要加强对委托资产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和投资者利益。

这使得资产托管业务不再是简单的存管和结算,而是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化和风险管理能力。

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使得原本存在的监管漏洞得到了填补。

资管新规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升了市场准入门槛,促使一些不合规的机构退出市场。

这使得资产托管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洗牌,竞争格局得到了优化,一些具备实力和合规性的资产托管机构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趋势资管新规的实施对资产托管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多重机遇。

在资管新规的指导下,资产托管业务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资产托管业务呈现出专业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资产托管机构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化和风险管理能力,这推动了资产托管业务向专业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

一些资产托管机构开始加强对委托资产的专业化管理,推出了一些差异化的资产托管产品,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提升了资产托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证监会资管新规细则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响

证监会资管新规细则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响

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98证监会资管新规细则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响缪 楠1 丁林朦21.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2.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 北京 100031摘要: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了高速的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等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3.6万亿元。

除了商业银行、信托、证券公司等传统的金融机构外的资管业务量持续增长,互联网企业和投资顾问公司等非金融机构也在资管业务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虽然资产管理业务在改善社会融资结构、满足居民和企业投融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为不同监管机构制定的同类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规则和标准不一致,通道及资金池等类型资产管理业务占据了业务的较大比重,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影响宏观调控等问题。

对此,2017至2018年期间监管当局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整个资管行业将面临新态势。

本文结合证监会下发的资产管理业务相关政策,分析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响。

关键词:资产管理;证券公司;业务转型一、券商资管新规出台的背景及历程资产管理是指金融机构(银行或非银行机构)对他人的委托资产进行管理与投资,帮助他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并按照一定比例收取资产管理费用的行为。

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及其它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

按业务类型,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分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下文简称为“集合产品”)、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新规出台后续将逐步过渡为“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下文简称为“定向产品”)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三类。

新规出台对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基本无影响,故不展开讨论。

为了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2017年11月17日央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下简称“一行三会”)起草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目的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员办理线上业务时,需要熟练掌握线上交易的操作流程和相关理财知识,可以通过培训与交流的方式向发展形势较好的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取长补短。

资管新规全文

资管新规全文

资管新规全文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管理行业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然而,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和问题,为了规范行业秩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4月27日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旨在加强对公募基金及其管理人的监管,规范资管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资管新规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资管新规的主要内容1. 业务划分:资管新规将资产管理业务分为公募基金管理、私募基金管理和子公司专项资产管理三个部分,并规定了各自的业务范围和对应的监管要求。

2. 产品备案:所有公募基金及其子公司的专户产品都需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备案。

3. 报告监管:资管新规要求基金管理人每季度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提交补充资产管理交易信息报告,并按规定时间向客户免费提供收益分配报告、管理报告等管理信息以及合规报告等。

4. 杠杆规定:根据新规的规定,私募基金和专项计划的杠杆率都必须小于2,杠杆率的计算方式是资产净值与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比率。

5. 投资标的:对投资标的的管理要求也进一步增强,规定了可投资资产范围并限制投资的比例,同时,资管新规还强调了对投资标的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6. 委外管理:对于公募基金的委外管理,新规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基金管理人必须对其委托人的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核和实时监察等。

二、资管新规的意义1. 规范行业秩序:通过资管新规,可明确资管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规范行业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 提高管理水平:资管新规要求对于资金的使用更加精准有效,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行业内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3. 推动市场转型升级:资管新规对于传统的资管活动和产品的划分进行了明确,促进市场的转型升级,推动行业的发展创新。

4.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资管新规细化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监管的有效性,从而保障市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稳健、健康发展。

2018年4月27日 资管新规发布

2018年4月27日 资管新规发布

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发布2018年4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规》),这是对资管行业发展的重要规范,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规》的出台将促进资产管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规避金融风险,提高资产管理业务的专业化水平,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最终惠及广大投资者,推动资产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

《新规》的发布是基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旨在梳理和规范目前存在的种种资产管理业务乱象,提高资管行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

《新规》将资产管理业务纳入市场化、法治化的轨道,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新规》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资管产品分类管理,分为封闭式资管产品和非封闭式资管产品,明确了各类资管产品的特征和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二是合格投资者管理,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进行分类管理,设立了专业投资者、普通投资者等不同类别;三是风险管理强化,要求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化解;四是信息披露要求,对金融机构推出的各类资管产品,要求进行全面、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和规范性;五是业务经营规则,对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活动进行了细化规范,包括投资限制、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等方面。

《新规》的出台对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加大了对资管业务的监管力度,有效规避了金融风险,提高了市场化经营水平,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

同时,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新规》的推出也将为其提供更加规范、透明、安全的投资理财环境,保障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需要指出的是,新规出台之后资管业务将面临一段调整期,金融机构需要根据《新规》的要求,进行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确保各项业务合规运作。

同时,监管部门也将继续加大对资管业务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对违规行为将依法严惩,坚决遏制各种金融乱象的发生。

资管新规的主要内容

资管新规的主要内容

资管新规的主要内容资管新规是指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规),于2018年4月27日正式实施。

新规针对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旨在提升金融体系风险防控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新规的主要内容如下:1.重新定义资产管理业务的范围和性质:根据新规,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金融机构通过自有出资或代客出资,基于委托人的委托,就委托人的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增值的业务活动。

通过明确定义资产管理业务的范围和性质,新规将有助于统一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业务的认知和界定。

2.强化资产管理计划监管:新规对资产管理计划的监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合同约定,作为受托人履行职责,明确履行投资决策、风险管理、资产运营、信息披露等职责,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此外,还对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投资限制等进行了规定,加强了风险控制。

3.收缩刚性兑付: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向直接或间接为资产管理产品提供刚性兑付承诺,并禁止采取保本、保收益等类似担保行为。

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市场风险定价,避免资产管理产品风险导致金融机构承压,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4.严禁资金池违规运作:新规明确禁止金融机构将不同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相互混合,或将自有资金与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混用。

此外,也禁止金融机构利用资金池向关联方提供融资,以防止潜在的风险传导。

5.完善净值管理制度:新规对资产管理计划的净值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净值计算体系,且净值计算、确认和披露必须独立进行,以增强投资者对产品净值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信任。

6.加强信息披露要求:新规对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信息披露要求提出更高标准。

要求金融机构向投资者披露产品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关系、产品运作方式、内控管理制度等重要信息,并开展风险揭示,向投资者清晰明确地展示产品的风险特征。

7.加大监管力度:新规明确了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权力。

资管新规主要内容

资管新规主要内容

资管新规主要内容一、背景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对于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监管不达标、制度缺失等原因,资产管理行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风险。

为了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维护金融稳定,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资管新规。

二、资管新规概述资管新规主要包括《资产管理产品管理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试点监管办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

这些新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规范。

三、净值化管理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即产品的份额净值要根据资产实际价值进行计算。

这一规定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产品的真实情况,避免了过度承诺和误导投资者的问题。

具体而言,资管新规规定了净值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包括净值估算、净值披露等。

净值估算要按照公允价值原则进行,确保估值结果准确可靠;同时还要求定期披露净值信息,提高透明度,方便投资者了解产品状况。

四、分类标准和风险管理资管新规对不同类型的资管产品进行了分类,分别制定了适用的风险管理要求。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投资对象的不同,可以合理设置风险标准和投资限制,降低投资风险。

另外,资管新规还提出了风险评估的要求。

产品发行前要进行全面、客观的风险评估,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这有助于合理评估产品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五、禁止保本业务和差额补足过去,资产管理业务中存在一些显著的保本业务和差额补足的问题。

这些业务违背了市场化原则,增加了金融风险。

为增强市场化程度,资管新规明确禁止了保本业务和差额补足。

保本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为了保障投资者本金安全而承诺产品收益率不低于本金,这种操作增加了机构的风险。

差额补足则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应对亏损情况而主动补足差额,这种操作损害了市场公平。

六、层级管理为了防范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的传导,资管新规要求对于非类固定收益类资管产品,采用层级管理制度。

金融机构应该将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分别组合,形成层级结构。

资管新规发布在即,一文读懂资管行业发展简史

资管新规发布在即,一文读懂资管行业发展简史

资管新规发布在即,一文读懂资管行业发展简史过去十年,资产管理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表现抢眼,获得长足的发展。

当下,资管新规发布在即,在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的背景下,大资管行业是萎缩还是新生,前进的路在何方,值得我们思考。

对此,笔者将借资管新规发布时间窗口的契机,撰写系列文章对资产管理行业进行深入剖析,此为第一篇:行业发展历程梳理。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之前):以公募基金为主导在这一阶段,资产管理行业主要以公募基金为主,受益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逐步完善带来的股市财富效应,公募基金投资的基础资产主要是二级市场股票,产品结构以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为主。

截至2007年12月底,股票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之和约为2.59万亿,占基金行业总体规模之比为79.29%。

在该阶段内,资产管理行业规模较小,投融资功能发挥不明显,受股票市场影响较大,行业细分领域竞争充分程度不高。

第二阶段(2008年至2012年):银信合作快速扩张2008年之后,资产管理各子行业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受益于金融危机后大量表外融资需求的产生,使得银行理财和信托业务规模扩张较快。

2009年,为对冲2008年的金融危机,政府推出了一揽子的财政刺激计划,辅之以“宽货币宽信贷”的货币环境来提振经济,在稳定经济增速的同时,带来了房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地方政府债务也越滚越多,控制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欲望成为当务之急。

2010年伊始,银监会开始限制信贷资金投入房地产行业,并拟定了地方融资平台名单,限制地方融资平台从银行获得贷款,这些政策使得地方政府措手不及,投资的项目已经启动,而后续的银行信贷资金没有按照计划下放,项目又不能停止,银行急需一种能够突破监管限制、表内资产表外化的工具,导致理财产品与信托公司的价值凸显,银信合作蓬勃开展,银行通过信托计划将理财资金投向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实现向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融资。

资管新规的内容

资管新规的内容

资管新规的内容
资管新规是指中国证监会于2018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规》)。

这一规定旨在加强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规范行业行为,提高市场运作效率,降低金融风险。

《新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分类管理:根据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特征和投资目标,将其分为风险资产管理产品和非风险资产管理产品两种类型。

风险资产管理产品主要是指投资于股票、债券等市场风险资产的产品,而非风险资产管理产品则主要是指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等低风险资产的产品。

2. 资产净值管理:要求金融机构实施净值型产品的估值、披露和计价机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明确了净值型产品的投资范围、杠杆比例等要求。

3. 风险管理:规定了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风险评估和控制、风险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规定了风险备付金的设立和使用等事项。

4. 投资者保护:加强对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明确了金融机构应提供产品说明书、风险揭示书等相关材料。

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
机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 银行理财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进行了专门规定,包括明确了理财资金的投资范围、投资期限、风险控制措施等要求,同时规定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置和监管要求。

总的来说,《新规》旨在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加强风险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金融机构需要根据《新规》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符合监管要求并提供更加安全、透明的资产管理服务。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1. 引言1.1 资管新规背景介绍资管新规是指中国银监会颁布的《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业务监管。

这一新规出台的背景是为了解决我国资管行业存在的问题,遏制影子银行规模扩张过快、资金池风险暴露等风险隐患,促进资管业务健康发展。

根据新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再允许以资管产品规模膨胀和过度杠杆为目的,要求严格监管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单一客户持有比例、募集与存续期,以及规范资产托管业务的运作模式。

资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资管行业将进入更规范、透明度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于规范市场秩序、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资产托管业务在这一背景下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2 资产托管业务的定义和作用资产托管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或专业的托管公司接受委托,代理客户管理和保管资产的一种服务。

在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资产托管业务有助于资产的安全保障。

作为资产的保管人,资产托管机构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妥善保管客户的资产,确保资产不被挪用或损失。

这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资产托管业务有利于提升资产管理的专业性。

资产托管机构通常具有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在资产交易、清算等方面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和投资建议。

资产托管业务也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信任度。

通过资产托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有效监督资产管理人的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和道德风险,增强市场信任度。

资产托管业务在资管新规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维护投资者权益,提升市场效率,促进资产管理业务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资管新规的出台,加强了对资产托管业务监管的力度,规范了资产托管机构的经营行为,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

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监管要求更加细化和严格,要求资产托管机构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加强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确保客户资产安全。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一、资管新规出台背景及对托管业务的影响(一)资管新规出台背景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监管政策的放松和国内机构和个人财富的迅速积累,资产管理业务迅猛发展,跨行业合作日益密切。

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大资管时代”,行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截至2017年末,资管行业规模达到126万亿元,较2013年初增长了近5倍。

在资管行业高速发展得过程中,相关问题和风险也开始暴露,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因此,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并于当日正式执行,标志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统一监管的新时代。

(二)资管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分析近几年,资产托管业务面向资管行业、扎根资本市场,随着资管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7年末我国托管行业规模达到141.5万亿元。

综上,资管新规不仅为托管业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未来托管业务将发生重大变革。

1.资管新规为托管业务带来的机遇(1)托管业务的地位更加重要资管新规明确提出资管产品应由“具有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独立托管”,这也是监管机构首次对各类资管产品统一提出独立托管的要求,体现了托管业务对规范资管行业发展得重要作用。

(2)托管业务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得到扩大和充实从服务范围看,资管新规将带动无托管的金融领域引入托管机制。

从服务内容看,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等资管子行业将比照公募基金,对投资过程中的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实质性监控与监督。

(3)资管行业回归本源为未来快速发展积累内生动力从长期来看,我国资管行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个人客户与机构客户在资金端有充裕的资金,但是却苦于无项目可投。

资管新规后,资管行业将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进入规范发展得轨道,整个行业的投资管理能力和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将会得到较大提升,成为驱动下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内生动力。

资管新规的内容和意义

资管新规的内容和意义

资管新规的内容和意义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日益繁荣。

为了规范资产管理市场,防范金融风险,我国发布了资管新规。

本文将详细介绍资管新规的内容及其意义。

一、资管新规的内容1.定义资产管理业务:资管新规明确了资产管理的定义,即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为投资者获取收益的金融服务。

2.规范资金池业务:资管新规禁止金融机构开展资金池业务,要求金融机构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一一对应,确保投资者利益。

3.限制非标投资:资管新规对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投资进行了限制,要求金融机构在投资非标资产时,应当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

4.强化风险管控: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资产管理业务的稳健运行。

5.严格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资管新规强调金融机构在销售资产管理产品时,要充分了解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确保投资者购买的产品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6.加强信息披露: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充分披露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风险、收益等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

二、资管新规的意义1.防范金融风险:资管新规有助于规范资产管理市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2.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资管新规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回归资产管理本源,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

3.提高市场透明度: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4.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资管新规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5.保护投资者权益:资管新规强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高投资者信心。

总之,资管新规的发布对于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社会融资规模全年增量
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流通中货币(M0)M0=流通中现金174.64万亿19.44万亿167.68万亿
54.38万亿7.06万亿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同比增长8.2%同比增长11.8%
同比增长3.4%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市场信贷市场本外币贷款余额125.61万亿本外币存款余额169.27万亿
2017年同比增长12.1%同比增长8.8%本外币贷款余额120.13万亿人民币存款余额164.1万亿
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53万亿全年新增人民币存款
13.51万亿国债 3.67万亿地方政府债 4.36万亿政策性银行债 3.2万亿发行债券18.96万亿商业银行债0.38万亿同比下降15.13%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0.6万亿不包括可转让存单20.19万亿中期票据 1.03万亿债券市场
发行短期融资券 2.34万亿2017年非公开定向债务
0.49万亿…
托管余额64.57万亿
同比增加增幅14.68%
股票市场
总市值56.7万亿
2017年2485家金融类
35.01%集合资金信托规模
9.9万亿机构信托
资产规模26.25万亿资管业务(零售30%、70%以银行为主的机构客户)房地产类22.96%2017年
68家,平均每家信托公司3859.60亿元根据资金来源单一资金信托规模12万亿投向信托法
(资金主要来源银行理财、通道业务)工商企业类13.08%银保监会
财产管理信托规模 4.34万亿基础产业类8.99%银行资产规模
252万亿2017年4549家
其他类19.87%商业银行法
银保监会、人民银行
证券公司
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投行业务债券、股票承销业务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并购融资《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经纪业务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投资业务
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
公募基金(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等)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非公募资产管理计划一对一基金专户《证券投资基金法》
一对多基金专户《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
私募机构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法》
创业投资基金《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业务资管业务
银行表外理财22.2万亿银行4549家2017年信托
21.9万亿信托公司68家公募基金
11.6万亿基金管理公司109家、公募基金牌照证券公司11家、保险公司2家私募基金(狭义)
11.1万亿私募基金管理人近2万家证券公司资管计划
16.8万亿证券公司129家基子资管计划
13.9万亿基金管理公司109家保险资管计划
2.5万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3家
合计100.072018年4月资管新规
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3比1杠杆公募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信托(存款、债券等债券类不低于80%)资产管理业务金融机构表外业务
证券权益类产品1比1杠杆不得在表内开展资管业务
基金(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不低于80%)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
期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不低于80%)(禁止公募、开放式私募分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混合类
(均为达到80%)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公募产品上市交易的股票
除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可以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
债权类资产私募产品上市或挂牌交易的股票
未上市企业的股权和受益权
*金融机构不得将资产管理产品资金直接投资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
*金融机构不得为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或者股权类资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回购等代为承担风险的承诺*分级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
*
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务院同意的: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信登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票交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
(上海票据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上海黄金交易所
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登记平台: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登、中央结算公司)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证登)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清算所)
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黄金交易所
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银登中心)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中信登)资管业务资管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