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的传说故事
帝俊的妻子 娥皇 羲和
![帝俊的妻子 娥皇 羲和](https://img.taocdn.com/s3/m/68e0d879312b3169a451a458.png)
帝俊有三个妻子:娥皇,住在南方荒野, 生了三身国的先祖。这位先祖一个头三条 身子,传下来的子孙也都是这般模样。一 个名叫羲和,住在东方海外的甘渊,生了十个 太阳儿子;另一个名叫常羲,住在西方的 荒野,生了十二个月亮女儿。
凤鸟出现在世间,天下就会太平无事
玄鸟
简狄吞燕卵生契
Biblioteka 1、《史记· 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三人行 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2、《列女传》卷一:“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女也, 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 而坠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 3、《尚书中侯》:“玄鸟翔水,遗卵下流,娀简易 (狄)拾吞,生契封商。”郑玄注:“娀简易在水中 浴,而吞卵生契。” 4、《古史考》:“契生尧世,……其母娀氏女,与宗 妇三人浴于川,玄鸟遗卵,简狄吞之。”
《山海经· 大荒南经》:
“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 生此三身之国。有渊四方, 舜之所浴。”
在大荒的西野,有西周国。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 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 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 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 始作耕。”《山海经· 大荒西经 》 《海内经》:“叔均是始作牛 耕。”
帝俊的竹林
在北方的荒野,有一座帝俊的竹林,斩 下竹的一节,剖开来就可以成为两只天 然的大船。 南方荒中有涕竹,长数百丈,围三丈六尺, 厚八九寸。可以为船。《神异经》
帝俊的子孙后代
在大荒的东野,帝俊生了中容、司幽、 白民、黑齿四国。司幽国最特别,分成 男女两个集团,男的叫做思士,女的叫 做思女,男的不娶妻子,女的不需要有 丈夫。他们只要瞪着眼睛互相望一望, 就能受感动,生出孩子来。
太阳神
![太阳神](https://img.taocdn.com/s3/m/7c22c03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3.png)
人们把每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定为太阳星君的生日。在炎帝神农(姜石年)时代即有拜祭太阳星君典礼,到帝尧 时代,以春分朝日,秋分饯日,周制且帅诸侯朝日于郊,嗣后之朝代,均有拜日朝日之礼。朝廷如此,汉族民间 也早就衍为时俗,形成拜太阳公之风尚,以感谢四季阳光普照之恩惠。
金乌
相传日中有三足乌,世因称太阳为「金乌」。 《山海经·大荒南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 枝”。 《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玄中记》:“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颠有天鸡,为巢于上;每夜至子时则天 鸡鸣,而日中阳鸟应之,阳鸟鸣则天下之鸡皆鸣”。 《洞冥记》:“(汉武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东北有地曰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 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乌数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驭,以手掩鸟目,不听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鸟兽食此草则 美闷不能动矣”。 《艺文类聚》:“引《黄帝占书》:“日中三足乌见者,大旱赤地”。
谢谢观看
《汉书·郊祀志》记载:“一曰天主;二曰地主;叁曰兵主;四曰阴主;五曰阳主;六曰月主;七曰日主, 祠盛山,盛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阳,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根据《郊祀志》的记载,日主的神祠在盛 山。
东君
《九歌·东君》是屈原的组诗《九歌》中的太阳神,东君实际上是远古楚地神话的太阳崇拜;诗歌各章歌辞 之间的联接承转,又极其自然,在轮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贵、雍容、威严、英武,那高亢宏亮的声乐正恰如其分 地演绎出光明之神的灿烂辉煌,很好的表现了太阳神的特点。
上古神明羲和白天夜晚居然是两个人负责
![上古神明羲和白天夜晚居然是两个人负责](https://img.taocdn.com/s3/m/8d7d2ef719e8b8f67d1cb91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上古神明羲和白天夜晚居然是两个人负责
导语:日神羲和是上古的神明,其知名度是众多上古神明中较高的一位。
因为羲和主要负责的是太阳的升降等事件,被人们称为是日神、太阳神。
通过对日...
日神羲和是上古的神明,其知名度是众多上古神明中较高的一位。
因为羲和主要负责的是太阳的升降等事件,被人们称为是日神、太阳神。
通过对日神羲和的介绍,来了解一下这位神明。
最早出现羲和是在《山海经》,这本书中记载了很多中国古老的传说,羲和就是其一。
在书中描述羲和的内容是说有一个国家叫做羲和国。
有一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经常在甘渊中给太阳们洗澡。
所以从这本书开始,羲和就是以太阳的母亲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也就是说羲和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崇拜太阳神的人更为崇敬的存在。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称她为日神羲和的原因。
在《山海经》之后,相继的还有屈原的《离骚》、《天文》等解释过羲和的相关内容。
在《前汉记》中,王逸则还认为羲和是御日的神,并且还掌管着四时的节气。
而随着王逸的注释,羲和还逐渐演化为汉朝的一种官职,深入到了文学与政治之中。
也就是说随着文人对羲和的不同解释,羲和逐渐从太阳之母转化为御日之人,后来又因为其作用而被看做是四时管理的人物,最后还成为了官职。
不过大部分人对羲和的印象还是保留在上古神明的状态,因为羲和作为太阳之母,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极大。
在现在很多神话电视剧中,往往都有羲和的出现。
羲和氏的故事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国家都对太阳产生敬畏之心,因此有很多国家生活常识分享。
羲和的神话故事
![羲和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4ad683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a.png)
羲和,中国上古传说中人物。
羲和是帝俊的妻子,她和帝俊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太阳(金乌),住在东方大海的扶桑树上,轮流在天上值日。
在《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
”
(羲和浴日)
羲和每日为十子套好龙车,拉着十子晨明时分从曲阿出发,定昏时分来到蒙谷,然后又赶往汤谷,帮孩子洗去一天的风尘,然后迎接第二个当班的十子。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羲和跟十个孩子严格按时度过每一个白昼,给人间送去温暖。
(羲和的神话传说)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古代中国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羲和由生太阳的女神演化为太阳本身,又成为太阳的驾车者(即日御,见《离骚》、《天问》等)。
所以现在也有羲和御日的说法。
(羲和御日)
这就是羲和浴日的故事。
因为羲和是太阳的母亲,她经常为太阳们洗澡,这个传说逐渐地就被总结为羲和浴日这四个字了。
而羲和的十个孩子,也是后来被后羿射掉的太阳。
因为这十个孩子觉得每天日复一日的赶往天上,孤零零一人照耀着大地太过无趣。
既然人类需要太阳的照射才能收获庄稼,那就一起去天上照射,这样就能然人类收获更多的食物,最后却好心办坏事,让大地变得干旱,最后被后羿射杀了九个。
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
![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4b606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a.png)
天地初开后,天地不稳,盘古大神便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每日长高一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定型。
后盘古大神有感于天地间万物皆无,便身化洪荒: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头发成繁星点点;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草木,筋脉变成道路;牙齿变成金石,精髓变成珍珠;气为风云,声为雷霆,汗成雨露;盘古大神倒下时,头与四肢化成了五岳,而生殖器却成了天地间的支点不周山脉……盘古大神所化太阳星中经过数年孕育出三大神兽,此神兽为三足形状像乌鸦却比乌鸦无比庞大,全身金色羽毛,天生带有太阳真火,故为三足金乌,其中一名为帝俊,另两名为太一,羲和。
太阳女神羲和与她的哥哥帝俊生下了十个孩子,这十个孩子就是十个太阳。
他们住在东海之外的汤谷。
在那里,有一个叫做扶桑的树。
那个地方也因此被称为扶桑。
据说这棵树长得十分雄伟,有几千丈那么高。
十个太阳从小就住在树上。
十个太阳也是有他们的职责的,就是每天要有一个太阳,去天上值班照亮大地。
羲和作为她们的母亲,每天会在出发前,带着她们的孩子去咸池和甘渊中洗澡。
羲和将自己的孩子洗的干干净净之后,让他们等上由六条龙拉着的龙车出发去天上。
因为从汤谷到蒙古共有16站,所以正好需要一天的时间。
太阳在第14站下车步行,而羲和泽演驾着车回到汤谷,去准备接送明天的太阳。
这就是羲和浴日的故事。
因为羲和是太阳的母亲,所以她经常为太阳们洗澡,这个传说逐渐地就被总结为羲和浴日这四个字了。
帝俊的妻子 娥皇 羲和
![帝俊的妻子 娥皇 羲和](https://img.taocdn.com/s3/m/70676914cc7931b765ce1526.png)
《山海经·大荒南经》: “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 生此三身之国。有渊四方, 舜之所浴。”
在大荒的西野,有西周国。 “有西周之国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 有西周之国 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 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 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 始作耕。”《山海经·大荒西经 》 《海内经》:“叔均是始作牛 耕。”
凤鸟出现在世间, 凤鸟出现在世间,天下就会太平无事
玄鸟
简狄吞燕卵生契
1、《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三人行 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2、《列女传》卷一:“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女也, 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 而坠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 3、《尚书中侯》:“玄鸟翔水,遗卵下流,娀简易 (狄)拾吞,生契封商。”郑玄注:“娀简易在水中 浴,而吞卵生契。” 4、《古史考》:“契生尧世,……其母娀氏女,与宗 妇三人浴于川,玄鸟遗卵,简狄吞之。”
帝俊的竹林
在北方的荒野,有一座帝俊的竹林,斩 下竹的一节,剖开来就可以成为两只天 然的大船。 南方荒中有涕竹,长数百丈,围三丈六尺, 厚八九寸。可以为船。《神异经》
帝俊的子孙后代
在大荒的东野,帝俊生了中容、司幽、 白民、黑齿四国。司幽国最特别,分成 男女两个集团,男的叫做思士,女的叫 做思女,男的不娶妻子,女的不需要有 丈夫。他们只要瞪着眼睛互相望一望, 就能受感动,生出孩子来。
【推荐下载】羲和的传说故事背景-精选word文档 (3页)
![【推荐下载】羲和的传说故事背景-精选word文档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d78e2fe0c1c708a1294a441a.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羲和的传说故事背景羲和,中国神话中太阳神之母的名字。
传说她是帝俊的妻子,与帝俊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太阳(金乌),住在东方大海的扶桑树上,轮流在天上值日。
羲和也是她儿子们的车夫——太阳的使者——日御。
《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羲和的传说故事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羲和个人简介羲和,中国神话中太阳神之母的名字。
传说她是帝俊的妻子,与帝俊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太阳(金乌),住在东方大海的扶桑树上,轮流在天上值日。
羲和也是她儿子们的车夫——太阳的使者——日御。
后来,十个兄弟不满先后次序,十日并出,被后羿射杀其中的九个。
羲和人物渊源关于羲和的原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译: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从南边流进这座山中。
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
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
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
)于是羲和首先以日母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而前。
她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
在以后的演变中又有了《楚辞·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莭兮,望崦嵫而勿迫。
”(译:“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言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译:羲和还没御日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王逸注解: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神。
)又演变成了御日的神,并开始第一次应用于诗歌创作。
至汉代由于《前汉纪·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丞相又奏言古有羲和之官。
【神话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_中国神话
![【神话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_中国神话](https://img.taocdn.com/s3/m/0241fe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3.png)
【神话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_中国神话从前,天上有一对神仙夫妻,他们分别是灵山上的女神嫦娥和玉皇大帝手下的羲和仙女。
他们原来是天上的好姐妹,但因为一场祸事,羲和被玉皇大帝逐出天宫,流落到人间,变成了凡人。
羲和流落到人间后,成为了一个渔家女子。
她勤快善良,常常帮助邻居。
渐渐地,她成为了村里的知心大姐,深受大家的喜爱。
有一天,羲和去山上采草莓,遇到了一个英俊的青年。
青年名叫文君,是一个勇猛善战的将军。
文君看到羲和,就像是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一样,决定与她白头偕老。
不过,羲和并不知道文君是天上的神仙,认为他只是个凡人将军。
文君也不想让她误解自己,于是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
他和羲和坠入了爱河,常常一起出去游山玩水,相聚甚欢。
有一天,文君不小心露馅了,说出了自己是天上的神仙。
羲和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但是她自己也发现,自己早已爱上了文君,不愿意与他分开。
于是两人决定私奔,离开人间回到天上。
他们逃出了人间的纷扰,经过一番波折,终于到达了天宫。
但他们的私奔行为却引起了玉皇大帝的不满。
玉皇大帝让文君下山罚跪,而羲和被关进女仙禁地。
文君在玉皇大帝的威逼下,只好和羲和分手,回到了自己的天上。
羲和孤独地在禁地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她不停地想念着文君,期盼有一天他能回到她身边。
终于有一年八月十五,羲和看到了文君的身影。
他为了能再次见到羲和,决定毁掉了天上神树上的灵草,向玉帝负罪,并请求复命。
玉帝仁慈,原谅了他的过错,让他再次回到天上。
最终,羲和和文君终成眷属,过上了天长地久的幸福生活。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凡人与神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虽然两人的身份不同,但是他们的爱情充满了勇气、决心和坚定。
无论面对多少阻碍和困难,他们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向着爱情的方向前行。
他们的爱情让人感动,也启示我们,爱情无国界,无分别,只有真诚和坚持。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羲和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羲和_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722498aeefdc8d376ee32c3.png)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羲和
相关人物: 和氏 羲氏。
国文·小学·典故:羲和
出处 《尚书·虞书·尧典》: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 谷,……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旧 题汉·孔安国传:「重黎之后,羲氏、和 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使敬 顺昊天」。
国文·小学·典故:羲和
用典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
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全文: 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回环推, 天官玉管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 王母移桃献天子, 羲氏和氏迂龙辔。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
![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78156f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8.png)
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实用版5篇)目录(篇1)1.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起源2.羲和的形象与特点3.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内容4.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的意义正文(篇1)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它是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
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也是天空的统治者。
她被描绘成一位美丽的女神,有着金色的肌肤和长发,她每天驾驶着太阳车在天空中巡游,为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
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内容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她与太阳的故事。
传说中,太阳是羲和的丈夫,他们共同完成了天空的巡游任务。
每天清晨,羲和驾驶着太阳车从东方出发,太阳则坐在车上,他们一起巡游天空,直到黄昏时分,才回到西方。
这个神话故事象征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以及昼夜的更替。
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揭示了古代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和敬畏,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尊重。
同时,羲和的形象也被赋予了保护和祝福的意义,她被视为天空的保护神,为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在现代社会,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篇2)1.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简介2.羲和的形象与地位4.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的象征意义5.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正文(篇2)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被尊奉为天空之神和太阳之神,其形象通常被描绘为驾驭着太阳的神秘女性。
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内容大致如下:在古代,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人们感到非常神秘。
传说中,太阳的运行是由太阳女神羲和所驾驭的。
每天清晨,羲和驾着太阳从东方的海洋中升起,穿越天空,直到西方落下。
在她的旅途中,她把阳光和温暖带给了世界,让万物生长。
晚上,她将太阳隐藏在西方的海洋中,使夜晚降临。
这个神话故事表达了古代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探索。
羲和驭日的神话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被广泛传颂,而且还被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和传统文化。
羲和与太阳的故事
![羲和与太阳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0c2d1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d.png)
羲和与太阳的故事
咱来唠唠羲和和太阳的故事哈。
传说啊,羲和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大神呢。
她就像是太阳的专属老妈子,不过这可是个超级有能耐的老妈子。
羲和住在东方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每天早上啊,她就赶着那辆超级炫酷的马车出门了。
马车上拉着啥呢?就是那红彤彤、热辣辣的太阳啊。
你就想象一下,那马车就像现在的超级跑车一样,只不过是神话版的。
太阳这个调皮蛋呢,就乖乖坐在车上,跟着羲和从东边出发。
羲和就像一个严格又温柔的司机,沿着固定的路线,慢慢地把太阳拉到天空中。
一路上啊,太阳就开始散发它的光和热,把大地从黑暗中唤醒。
小鸟看到太阳出来了,就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羲和姐姐又带着小太阳来上班啦。
”花草树木呢,也都伸着懒腰,等着太阳来给它们能量。
到了傍晚的时候呢,羲和又赶着马车,带着玩了一天的太阳回家去。
太阳就像个玩累了的小孩,慢慢悠悠地跟着羲和回到东方的家。
然后啊,整个世界就慢慢暗下来,大家都等着第二天羲和再带着太阳出来玩耍呢。
这羲和和太阳啊,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玩着这个天空之旅的游戏,可有意思啦。
羲和生日的故事
![羲和生日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f6d073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1.png)
羲和生日的故事
羲和生日的故事
1.羲和大夫的生日
羲和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术高明,治愈了很多病人的疾病。
他平日里谦虚低调,深受大家的尊敬。
今天是他的生日,他已经七十岁了。
2.鸣钟宴
为了给羲和祝贺生日,他的朋友们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叫做鸣钟宴。
鸣钟宴是古代贵族的盛宴,一般招待的人数比较多,酒菜也非常丰盛。
3.宴会上的节目
宴会上,有很多有趣的节目。
有歌唱、舞蹈、杂技等,而且还有不少宣扬医学知识和保健方法的节目。
羲和听了很受用,觉得这些节目很有意义。
4.生日礼物
宴会结束后,羲和的朋友们还送给他一些生日礼物。
有些是书籍,有些是药物,有些是手工艺品。
这些礼物都是为了鼓励羲和继续努力工作,为病人们健康的生活贡献力量。
5.羲和的感受
羲和感到非常感激自己的朋友们,他觉得这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件重要时刻。
作为医生,他虽然没有治愈所有的疾病,但他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今天的生日宴会,使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这是他最大的荣誉。
6.羲和的誓言
羲和在宴会上发誓,要继续为病人们奉献,不懈努力,永远不放弃治疗一个病人的希望。
他还表示要将医学知识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羲和定历故事道理
![羲和定历故事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dba0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d.png)
羲和定历故事道理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叫羲和的伟大天文学家,他花了很多年的时间研究天文学。
羲和非常聪明,他能准确地预测日食和月食的时间,也能根据星象预测天气。
因此,人们都对他非常敬仰。
有一天,羲和发现人们使用的历法不准确,导致农民们种植作物时出现了很多问题。
于是他决定创立一种新的历法,以确保人们可以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羲和开始了漫长而辛苦的研究,他观察了大量的星象和天体运动,同时还研究了植物的生长规律。
他细致地记录下每一次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历法。
在历法的研究中,羲和充分考虑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规律,并结合了四季的变化。
他发现,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的时间大约是一天,这就成为了一天的划分标准。
同时,他也观察到月亮的圆缺变化和四季的交替,进一步完善了整个历法的设定。
经过多年的努力,羲和终于完成了这套新的历法,并将其命名为“定历”。
他把这一伟大的发现告诉了天子,天子非常高兴,立即将定历推广到全国的朝廷和民间。
羲和的定历在后来的几百年中一直被使用,并逐渐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人们发现,使用定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天气和农作物的收成,也方便了商人和航海家进行商业和航海活动。
通过羲和定历的故事,我们可以学到许多道理。
首先,羲和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
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经过反复实验和观察,最终创造出了一套准确的历法。
这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尝试和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有意义的成果。
其次,羲和的研究成果惠及了人民,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他的定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利益,这表明追求科学和知识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更是为了造福人类。
我们应该以羲和为榜样,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羲和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历史文化是我们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从中吸取智慧和经验,同时也要勇于创造和创新,走上自己的道路。
通过羲和定历故事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力量和智慧的重要性。
羲和历史传说故事[推荐五篇]
![羲和历史传说故事[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b0be1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e.png)
羲和历史传说故事[推荐五篇]第一篇:羲和历史传说故事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
羲和实为日神而兼月神。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羲和的传说故事,供大家参考。
一、羲和基本介绍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确地承担了文化的功能载体,并集中表现在古诗词文化环境中的运用上。
中国部分学者认为:羲和、常仪是通为一人,“羲和、常羲,亦同一人名,同一故事之变也”。
因此,羲和也是一位日月女神。
二、羲和概述关于羲和的原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译: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从南边流进这座山中。
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
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
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
)于是羲和首先以日母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而前。
她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
在以后的演变中又有了《楚辞·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莭兮,望崦嵫而勿迫。
”(译:“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言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译:羲和还没御日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王逸注解: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神。
)又演变成了御日的神,并开始第一次应用于诗歌创作。
至汉代由于《前汉纪·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丞相又奏言古有羲和之官。
以承四时之节。
以敬授民事。
(译:丞相又上奏说古代有羲和的官员。
以承接四季的节日。
以慎重任命百姓的事务。
)(出自《前汉纪》)又发展为一种官职,不难看出羲和这一文化现象对文学、政治的影响之深。
再到后来,又在诗歌体系中滋生出了“羲和鞭日”、“羲和敲日”、“羲和练日”、“羲和倚日”等等意象,羲和的原始意象已从神话中逐渐解体并形成不同版本的羲和意象。
上古大神羲和是什么人
![上古大神羲和是什么人](https://img.taocdn.com/s3/m/5be17f7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e.png)
上古大神羲和是什么人羲和是神话故事中的神明,因为她是太阳之母所以被人们称为是日神。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日神羲和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日神羲和简介日神羲和是上古的神明,其知名度是众多上古神明中较高的一位。
因为羲和主要负责的是太阳的升降等事件,被人们称为是日神、太阳神。
通过对日神羲和的介绍,来了解一下这位神明。
最早出现羲和是在《山海经》,这本书中记载了很多中国古老的传说,羲和就是其一。
在书中描述羲和的内容是说有一个国家叫做羲和国。
有一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经常在甘渊中给太阳们洗澡。
所以从这本书开始,羲和就是以太阳的母亲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也就是说羲和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崇拜太阳神的人更为崇敬的存在。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称她为日神羲和的原因。
在《山海经》之后,相继的还有屈原的《离骚》、《天文》等解释过羲和的相关内容。
在《前汉记》中,王逸则还认为羲和是御日的神,并且还掌管着四时的节气。
而随着王逸的注释,羲和还逐渐演化为汉朝的一种官职,深入到了文学与政治之中。
也就是说随着文人对羲和的不同解释,羲和逐渐从太阳之母转化为御日之人,后来又因为其作用而被看做是四时管理的人物,最后还成为了官职。
不过大部分人对羲和的印象还是保留在上古神明的状态,因为羲和作为太阳之母,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极大。
在现在很多神话电视剧中,往往都有羲和的出现。
羲和的儿子羲和与帝俊本是兄妹,后来成婚结为夫妻。
在婚后,这两人共生下了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就是十个太阳。
羲和作为母亲,与孩子的感情非常好。
这十个太阳每天要轮流去天上照耀大地,所以羲和会带着每一个要去照耀大地的儿子去洗澡。
在将儿子洗干净之后,她会亲自架着六龙送儿子去天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后羿射日是关于羲和的儿子的另一个传说。
这十个太阳因为每天只有一个能在天上,所以觉得很无聊。
再加上他们每次去天上的路程都要整整一天,十分麻烦。
所以在商量之后,他们决定一起去天上不下来。
羲和[中国古代神话女神]
![羲和[中国古代神话女神]](https://img.taocdn.com/s3/m/94f6339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9.png)
羲和[中国古代神话女神]关于羲和的原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译: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从南边流进这座山中。
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
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
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
)于是羲和首先以日母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而前。
她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
在以后的演变中又有了《楚辞·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莭兮,望崦嵫而勿迫。
”(译:“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言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译:羲和还没御日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王逸注解: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神。
)又演变成了御日的神,并开始第一次应用于诗歌创作。
至汉代由于《前汉纪·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丞相又奏言古有羲和之官。
以承四时之节。
以敬授民事。
(译:丞相又上奏说古代有羲和的官员。
以承接四季的节日。
以慎重任命百姓的事务。
)(出自《前汉纪》)又发展为一种官职,不难看出羲和这一文化现象对文学、政治的影响之深。
再到后来,又在诗歌体系中滋生出了“羲和鞭日”、“羲和敲日”、“羲和练日”、“羲和倚日”等等意象,羲和的原始意象已从神话中逐渐解体并形成不同版本的羲和意象。
文人墨客、才人骚子从神话原型提炼其文化因素作为文学创作的载体,于是个人意志改变了羲和的原貌。
羲和神话与羲和意象在内容上的关联性,使它在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至,从此羲和开始由神话的荒原向诗歌的百草园过渡,羲和意象开始走向全新境界。
“人类心灵深处有一远古遗留的心理结构,它是通过遗传和文化积淀继承的,各文化成员之间,现代人与原始人之间,这一结构基木相同,故称之为原型。
原型是潜意识心理结构。
羲和是什么意思
![羲和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0b8dbf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3.png)
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
[1]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确地承担了文化的功能载体,并集中表现在古诗词文化环境中的运用上。
中国部分学者认为:羲和、常仪是通为一人,“羲和、常羲,亦同一人名,同一故事之变也”。
因此,羲和也是一位日月女神。
关于羲和的原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译: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从南边流进这座山中。
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
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
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
)于是羲和首先以日母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而前。
她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
在以后的演变中又有了《楚辞·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莭兮,望崦嵫而勿迫。
”(译:“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言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译:羲和还没御日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王逸注解: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神。
)又演变成了御日的神,并开始第一次应用于诗歌创作。
至汉代由于《前汉纪·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丞相又奏言古有羲和之官。
以承四时之节。
以敬授民事。
(译:丞相又上奏说古代有羲和的官员。
以承接四季的节日。
以慎重任命百姓的事务。
)(出自《前汉纪》)又发展为一种官职,不难看出羲和这一文化现象对文学、政治的影响之深。
再到后来,又在诗歌体系中滋生出了“羲和鞭日”、“羲和敲日”、“羲和练日”、“羲和倚日”等等意象,羲和的原始意象已从神话中逐渐解体并形成不同版本的羲和意象。
文人墨客、才人骚子从神话原型提炼其文化因素作为文学创作的载体,于是个人意志改变了羲和的原貌。
山海经羲和浴日和后羿射日读后感
![山海经羲和浴日和后羿射日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065484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d.png)
山海经羲和浴日和后羿射日读后感近日我读了《山海经》中羲和浴日和后羿射日这两篇故事,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羲和浴日讲的是:羲和,中国上古传说中人物。
羲和是帝俊的妻子,她和帝俊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太阳(金乌),住在东方大海的扶桑树上,轮流在天上值日。
羲和每日为十子套好龙车,拉着十子晨明时分从曲阿出发,定昏时分来到蒙谷,然后又赶往汤谷,帮孩子洗去一天的风尘,然后迎接第二个当班的十子。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羲和跟十个孩子严格按时度过每一个白昼,给人间送去温暖。
因为这十个孩子觉得每天日复一日的赶往天上,孤零零一人照耀着大地太过无趣。
一起去到了天上,于是天空就有了十个太阳。
后羿射日讲的是在尧帝时代,当时的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
这十个太阳全都居住在大海以外的东方一个叫汤谷的地方汤谷是个巨大的水池,因为太阳总在里面洗澡玩耍,所以汤谷的水经常是沸腾的。
按照天帝的要求,太阳十兄弟每天只有一个可以到天上去走一圈。
可有一天,这些太阳不乐意遵守天帝的命令,他们不愿意老呆在汤谷里,而是想多到天上走走,于是他们一窝蜂地全都去天上游玩。
十个太阳的强光从四面八方照射到大地上,草木枯焦了,庄稼晒死了河水蒸干了,人们热得难以忍受,纷纷躲进山洞里。
有一个人叫后羿,他来到人间,他和尧一起站在山顶上向十个太阳喊话,要求他们退回九个,只能留一个在天上。
可他们对后羿的话充耳不闻。
后羿忍无可忍,后羿一支箭一支箭的射着,后羿一连射了九箭,后羿准备在射天空的最后一个太阳时,尧急忙一把抓住他说:“不能再射了,太阳的存在对大地万物是有好处的,要是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掉了,到时人间就是一片黑暗和寒冷。
”这样,天上只有一个太阳,早上出来,晚上落下,人们过上了安稳平静的生活。
看完这两篇故事,我明白了我们做人不能像这十个太阳一样,为了一己私欲不顾他人安危。
我们应该向后羿学习,后羿是个爱帮助人民的人。
他在人民危难之时。
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中,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羲和的传说故事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确地承担了文化的功能载体,并集中表现在古诗词文化环境中的运用上。
羲和的传说故事是怎样的传说呢?本文是整理羲和的传说故事的资料,仅供参考。
羲和浴日对于太阳这样一个自然界中的事物,中国原始居民进行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诠释。
《山海经;大荒南经》言羲和浴日,后人把这个故事进行了扩展:羲和每日为十子套好龙车,拉着十子晨明时分从曲阿出发,定昏时分来到蒙谷,然后又赶往汤谷,帮孩子冲洗去一天的风尘,然后迎接第二个当班的十子。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羲和跟十个孩子严格按时度过每一个白昼,给人间送去温暖。
整个叙述角度都是围绕羲和;;太阳之母如何陪伴十子恪尽职守地为人类服务展开,塑造了一个善良、慈爱、自制、没有个人生活和需求的伟大的中国母亲形象。
一方面,这反映了该神话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国正处于母系氏族时期,神话是氏族社会母权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一定的女性崇拜;另一方面,这种女性崇拜意识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里,虽然在后来的父权社会意识的压制下,这种潜意识与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就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道德规范标准。
羲和这样的母亲形象应运而生并生生不息,存在于中国人对于母亲的集体记忆中。
另外,《羲和伴日》故事中的人物描写耐人寻味。
羲和在与东方天帝结为夫妻之前,长得秀美异常,结婚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她的外貌、语言、情感方面的描写,有的只有她做的事情:为十子“准备光彩夺目的龙车”,“看着十子消失在蒙谷这才驾着龙车,在已经变得清凉的夜空中,掠过群星和云彩,朝着汤谷赶路,去迎接下一个当班的太阳”。
十个太阳除了严格遵照自己的职责按部就班地由母亲牵引着从汤谷来到蒙谷,让母亲为它们洗去一身的尘埃外,故事没有在外貌、性格、内心活动、语言等方而添加任何笔墨。
[17]平常人们形容无可比拟的极大的功绩时,就借用“女娲补天”和“羲和浴日”这两个故事来作比喻,称为“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
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
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羲和人物渊源关于羲和的原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从南边流进这座山中。
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
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
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
[4] 于是羲和首先以日母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而前。
她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
在以后的演变中又有了《楚辞;离骚》中的: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5] ,《楚辞;天问》:羲和还没御日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王逸注解: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神。
[6] 又演变成了御日的神,并开始第一次应用于诗歌创作。
至汉代由于:丞相又上奏说古代有羲和的官员。
以承接四季的节日。
以慎重任命百姓的事务。
[7] (出自《前汉纪》)又发展为一种官职,不难看出羲和这一文化现象对文学、政治的影响之深。
再到后来,又在诗歌体系中滋生出了“羲和鞭日”、“羲和敲日”、“羲和练日”、“羲和倚日”等等意象,羲和的原始意象已从神话中逐渐解体并形成不同版本的羲和意象。
文人墨客、才人骚子从神话原型提炼其文化因素作为文学创作的载体,于是个人意志改变了羲和的原貌。
羲和神话与羲和意象在内容上的关联性,使它在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至,从此羲和开始由神话的荒原向诗歌的百草园过渡,羲和意象开始走向全新境界。
“人类心灵深处有一远古遗留的心理结构,它是通过遗传和文化积淀继承的,各文化成员之间,现代人与原始人之间,这一结构基木相同,故称之为原型。
原型是潜意识心理结构。
当它浮现到意识里时,总是以某些特定形象象征式地表现出来。
故而原型又指表现特定心理的特定形象,这类形象曾用于表现初民原型,故而就是构成神话的基木要素;;神话意象。
”太阳正是这类形象中特别典型的一个,中国最早太阳神话原型见《山海经;大荒南经》。
[8] 从这个意义上看,羲和是十个太阳的母亲,当之无愧的日神,但是“语言的疾病”(马科斯;谬勒语)也会滋生新神话。
就羲和二字的理解而言,衍生出了两个神话体系,并且说明了“生日神话的产生必然诱发与这相对的月神话。
”[9] 就是将羲和与常羲视作一人,吴其昌先生也认为:“羲和、常羲,亦同一人名,同一故事之变也。
”关于羲和的隐含意义,姜亮夫先生在《楚辞今译讲录》中认为羲和之“羲”的本字当是“曦”。
姜说是矣,《论衡;是应》正作“曦和”;《玉篇;日部》:“曦,日色也”;《集韵;支韵》:“曦,赫曦,日光”。
可见羲(曦)本义是指日色、日光。
和字,《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郡。
是山也五曲。
”郭注:“曲回五种。
”所谓和山,就是因其曲回而得名。
此亦为可证和为旋转之义。
此外根据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理论“盖天说”,可以推知,古人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循环不已,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斗极而旋转的。
因此羲和之义,就是“旋转的日光”的意思。
古人以此来指称日神。
尽管在古文献的基础上对“羲和”之说有种种歧义,但不可争辩的是她的日母形象、她的御日形象坚不可摧,无论它是日神还是日月神,她已成为原始人类心中理想的太阳崇拜对象,为人们塑造了一幅优美的令人充满想象的御日图,羲和每天不慌不忙地赶着龙车,掌握时间的节奏,驱使着太阳前进并和太阳一起日出日归,并且这一形象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更是大放异彩,她的原型深深地为人们打下了这样的烙印。
[1羲和历史演变日母《山海经》所载,羲和为日母并帝俊之妻,她生有十个太阳挂在扶桑树上,由母亲“职出入”,安排轮流巡游天空。
据郭璞引《归藏;启筮》,日母羲和主职太阳们从东到西,形成早晚晦明,先民的时间观或许正由太阳东升西落的运转而来。
但“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遂又有后羿射日的神话。
[8] 郭璞注所言尧立羲和之官,当典出《尚书》,此详后论。
据此可推知:日母羲和神话在前;《尚书》尧立羲和之官在后;此后,借用《尚书》历史羲和,用以名羲和之后世为羲和国。
[3]日御《离骚》所载,羲和为为太阳驾车的神。
“羲和”句历来为人喜好,羲和驾车扬鞭从东至西匆匆疾驰,但很快又会从崦嵫山落入虞渊。
屈原求帝陈辞心切,当傍晚时分来到昆仑悬圃后,想趁天黑前赶赴天庭,于是开启异想,指挥神灵助佑实现理想,让日御羲和停挥长鞭,使时间静止。
[11]通检屈辞,涉及“羲和”一语尚有《天问》:羲和还没御日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王逸注解: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神。
说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若木如何可以发出亮红色的光华呢?[6] 疏解此句的关键是“若华”,然王逸以及后世楚辞注家皆对“若木”无解,遂使屈原此问始终难以明晰。
《山海经》记“若木”位于昆仑以西之西极地[12] ,故屈原飞升至昆仑悬圃时,要想留住时光“折若木以拂日”,由此,“若木”不会为东方挂日之扶桑树。
《淮南子;地形》云“若木在建木西”,也可佐证“若木”应在西方。
联系日御羲和驾车将太阳从东之扶桑运载至西之虞渊,《天问》此句意为:日御羲和启动日车时,定要扬鞭启节,那么,当羲和尚未扬起御龙之鞭,也即是日车尚未启动之时,西方的若木之花怎么会发出光彩来呢?此外《广雅;释天》:“日御谓之羲和。
”《淮南子;天文》:“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
”不同类书援引此句存有异文。
《初学记;天象部》引为:“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
徐坚引许慎注曰:“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
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虞世南引《淮南子》、《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俱同《初学记》。
以上三家所引,“马”演变为“龙”,颇能引发思索。
据此,日御羲和载着太阳,驾驶六龙之车,来回于东西天衢。
李白《蜀道难》,化用羲和扬鞭御日的神话生趣,“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谓羲和驾龙车至此不得不回御,因为蜀山实在高峻,连日御也难翻越。
看来,羲和御日神话在李白的时代还多为人所识。
此外,三家引“爱止羲和”成“止其女”,其因为何?检索文献,“爱止其女”或依《山海经》“东南海之外,目一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而来。
汪瑗《楚辞集解》:“羲和,日御也。
此所用羲和,当如望舒飞廉等号同看。
”汪瑗《楚辞蒙引;羲和》云:“唯其寓言,此所以解作日御无妨也。
由此观之,则羲和可以为官名,可以为日名,可以为日御名,但以为女子之名始生日月者,则妄诞之甚,不待智者可辨矣。
”汪瑗针对《山海经》有关羲和的记载作了辩驳,为官可,为日可,为日御可,但唯独不能为女人,未免误入男权中心论之偏狭。
金开诚《屈原集校注》谓:“古代神话中关于羲和与日的关系有种种说法,此处当用王逸及许慎说,即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人。
”显然,金氏亦力主羲和为日御。
[3]部落据《尧典》、《吕刑》,羲氏、和氏分别为重氏、黎氏之后,当为两个氏族部落名,因其擅长观测四时星象,故被尧委以重伍“羲”、“和”为尧天文历官,与太阳关系较为疏远。
[13-14] 但《尚书;夏书;胤征》却谓:羲和沉湎酒色,作乱时间日程。
胤侯去征伐羲和,作《胤征》…夏帝仲康开始治理四海,胤侯受命掌管夏王的六师。
羲和放弃职守,在私邑嗜酒荒乱。
胤侯接受王命,去征伐羲和。
[15] 《胤征》篇为东晋梅赜伪造,但《书序》的这则记载与《史记;夏本纪》“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
胤往征之,作《胤征》”却甚为吻合。
苏轼《书传》对此已有详切辩论,兹不赘。
情况似应为司马迁据《书序》作《夏本纪》,梅赜又依《史记;夏本纪》和《书序》进行了敷衍与加工。
同书之中,前说羲、和受命敬授人时,后谓羲、和废时乱日,为何有此龃龉扦格?现推论如下:《尚书》“羲”、“和”应为部族名,这两个部族受到尧的重用,但当夏仲康时,或不敬本职荒于淫逸,或势力强大威肋到夏的统治,故遭到夏的征伐。
[3] 历官《山海经》、《离骚》、《天问》与《淮南子》中的神话人物羲和,到了《尚书》却成为天文历官,此为中国上古神话言说体系被历史化的整体命运之缩影,这正呈现出中国早期神话和历史之深度关联,神话中有历史,历史中有神话,两者已不能截然分离,神话的历史化和历史的神话化,两者胶着,交相附丽。
神话人物羲和先被创造,神话羲和与太阳关系密切,人间专司日月星辰的历官多为先民所钦重,于是,先民即用神话人名给现世中的天文历官命名,在流传中,人们便不知不觉地把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混为一谈了。
对此,郭璞早有审察。
郭璞注《山海经;大荒南经》关于羲和神话时说:“故尧因此而立羲和之官,以主四时,其后世遂为此国”,真谓灼见。
随着神话的诞生与传播,加之人文的进展,史官们在记述历史时,往往喜用神话背景来记载现实人物,以期给现实人物增添神秘权威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