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分析
如何解决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时效性的问题
财审论坛收政策,努力减轻工人阶级的个人所得税负担,特别是中低收入工作者,同时,建立一个有地区差异的专项扣减制度,对于教育费用、房贷利息支出等项目分地区制定不同的扣除标准。
2.进一步完善整个科技研发活动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系。
第一,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期间的的损失赔偿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如可以由原来的五年损失赔偿期延长到十年。
第二,扩大投资信贷额度,增加对实体工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并在实际中给予雇员工资一定比例的加计扣除优惠。
第三,对于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资出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建立研发投资的风险基金。
第四,加大偏远地区的投资税收优惠幅度,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投资信贷范围计额度,实行低税收优惠。
3.改变税收征收形式,消除税收壁垒。
落实减税政策,要严格依法依规纳税,规范税收征管方式,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存在阻碍减税政策落地的原因。
但是由于税收规则不完善,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形成了长期以增长导向和国内生产总值为绩效的征收方式。
为此,我们需要有规划的去调整预算和控制,采用不同的征收方式来解决我国的税收问题。
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时要提高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执行的内容和进度,借以保证税收减免政策的实施安排和实施进度及实施效果的透明性,及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工作。
4.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
减税降费政策是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事,同时也涉及到很多职能部门的利益。
因此,在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过程中,各部门人员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将政策层层落实,并定期对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于政策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部门和人员要进行追责。
.........参考文献...........................[1]杨洁.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探究[J].财会研究,019,(1).[2]沈建波.减税降费背景下强税务作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9,(5).[3]张斌.减税降费与中长期税制优化[J].国际税收,2019,⑼.[4]张丽微.新一轮减税降费的成因及效果分析[J].当代经济,2019,(12).(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摘要】新形势下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印发让经济责任审计有了更全局性、方向性的内容。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者:赵东尧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7期赵东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重要措施,成为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有效手段。
但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视不够。
干部管理部门没有真正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监督管理之中,存在评价和任用干部时只是委托审计部门走过场的现象。
有的在干部已被提拔任用后,才通知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审计,甚至人走了很长时间才进行审计,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从一定程度上讲,失去了审计监督的意义。
2.审计结果运用中的不透明和缺乏标准。
按照中办、国办规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部门根据审计情况写出的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干部管理部门,但干部管理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如何反馈没有明确规定,新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三十九条也只是笼统规定“以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审计机关”。
而且,对于存在什么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
3.审计的时效性不强,审计结果滞后,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带来不利影响。
按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五条的要求,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领导干部不再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但在具体操作上,任中审计所占比重较低;有的地方甚至是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
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使审计结果滞后,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4.缺乏统一、具体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评价标准。
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具体明确。
浅谈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孙智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6期摘要:在义务段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下,越来越重视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审计时间滞后问题、经济责任确认问题以及责任难以评估问题等,本文将系统分析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策现阶段,中小学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要依据教育主管部门所办法的文件规定开展。
此项工作可以保障义务段教育事业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時还可以有效提高内部经济使用效益以及中小学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具体开展此项工作时仍然会面临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对问题及归因进行认真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时效性目前的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开展中,通常是当上级下发干部任命或者调任时,才会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审计操作。
此做法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当被审计人已被调离任用后,许多之前所存在的问题难以进行查证与认定,进而无法产生有效的审计结果,同时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原本作为选拔与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也将会失去意义;其次当中小学校长离任后,通常只有一个较短的时间进行审计工作,因此会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及压力,进而无法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大大增加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与风险。
(二)难以确认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校内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对前任经济财务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财务收支及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被审计人自身的廉洁问题等。
在审计这些内容时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因此难以界定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
(三)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难以落实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虽然可以有效处理校园应收应付等债务问题,但是对于被审计人的经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价却作用较低。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8篇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的经济责任制度的实施情况和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各级党政领导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的一种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包括重大经济责任审计、财务管理责任审计、内部审计活动等内容。
下面我将对最近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总结。
一、审计工作概况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单位的经济责任制度和经济活动进行了全面审计,包括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经济活动合规性等内容。
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对相关材料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通过现场查阅、调查谈话、业务了解、比对核实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单位的经济责任情况。
二、审计发现与问题通过审计工作,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会计核算的不规范、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等;其次是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使用不合理、资产流失等;另外还出现了经济活动合规性问题,主要包括违规招投标、违规经营等。
四、审计工作效果通过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单位的经济责任制度和经济活动得到了全面审计和评价,审计工作既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这有助于单位对照审计工作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经济责任制度执行的效果,保障单位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第2篇示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单位或个人在税收、资金使用、资源配置等方面承担的责任进行审计,以保证其合法合规运营,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一项审计活动。
本文旨在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提升财务、资源管理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通过审计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单位或个人的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了资金使用和资源配置的行为,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分析
、
经 济 责 任 审计 工 作 发 展 及 其 时 效性 现 状
随着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 推动着政 府 、 企业 、 事
业单位经济责任关 系发生着不 断变化 , 从 而也推动了经济责任
审计的 内涵不断拓展。从 1 9 8 5 年至今 , 我 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
主要有净 资产收益率 、 总 资产报酬 率、 资本保值 增值率 、 主营业 务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 二是 资产营运状况。 主要有总资产 周转率 、 流动 资产周转率 、 存货 周转 率 、 应收账 款周转 率 、 不 良
资产比率。 三是偿债能 力状况 。 主要有 资产负债率 、 流动 资产负
强化组织治理和完善民主政治的功能 。
一
债率、 速动比率。四是发展能力状况。主要有销售增长率 、 资本 积累率 、 技术投入 比率。五是 其他 经济 、 技术 指标评价 , 如废品
率、 资金 占用 、 公伤事故率等 。
不难看 出 , 以上指标大 多都为时 点指标 , 反 映在某 一特定
时点上经济事项的真实存在性和存在状况 。但在现 有的经济责 任审计 工作实践 中 , 往 往都 是事后审 计 , 比如先 离任 后审计 的
财 经 论 坛
。。 。。。 。。。 。。。
6 i  ̄ E 。 M ‘ p 。 o 。 。 R ’ 。 A ’ R 。 Y 。 E 。 。 C 。 O 。 。 N 。 O 。 。 M 。 。 I C S
【 摘要 】经济责任 审计是现代 审计理论 与方法结合 中国特
色 的 审 计 实践 产 生 的 一 种 制 度 创 新 , 对 完 善 领 导 干 部 监 管 机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_审计工作总结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_审计工作总结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单位内部各级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种审计形式。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确定经济责任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发现并纠正存在的经济责任违反行为,保证单位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符合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过和同事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收获。
现将我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内容1. 查明经济责任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审计过程中,我按照审计标准和方法,对单位的经济责任记录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通过与相关人员的沟通和询问,我对责任记录的编制、审核等环节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2. 发现经济责任违反行为并提出处理意见。
在审计中,我发现了一些违反经济责任的行为,如资金的滥用、管理者私自决策等。
我及时报告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以保证责任追究和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3. 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单位经济责任的审计,我不仅仅发现了问题,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比如提高责任记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对单位经济责任的监督和管理等。
这些建议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并采纳了一部分。
二、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在审计中我发现,单位对经济责任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违反责任的行为的发生。
这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和权限,完善监督体系,从根本上避免问题的发生。
2. 资金使用不够规范。
在审计过程中,我发现单位的资金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如无合理的支出凭证、资金流转不规范等。
这需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流程,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 缺乏对经济责任的重视。
在审计中,我发现一些领导对经济责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和延误处理。
这需要引起领导的重视,加强对经济责任的培训和宣传,提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改进措施2.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评价标准(一)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评价标准(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评价标准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事业单位中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在财务方面的行为进行审计,以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是评价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重要指标,下面列出了几个评价标准。
一、审计程序的合理性审计程序的合理性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是否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审计,包括审核财务报表、检查票据凭证、核查账簿记录等。
•审计人员是否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审计程序是否有效?二、审计实质性检查的充分性审计实质性检查的充分性是指审计人员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实质性检查,以发现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差错或舞弊行为。
•审计人员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实质性检查?•审计人员是否对质量有重大问题的审计事项进行了重点关注?三、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审核结论是否准确和完整。
•审计结论是否准确?•审计结论是否完整?四、审计报告的规范性和真实性审计报告的规范性和真实性是指审计人员在编写审计报告时是否严格按照规范的格式编写,并提交真实的审计结论。
•审计报告的格式是否规范?•审计报告的内容是否真实?五、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是指审计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并及时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是否按照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审计报告是否及时编制和提交?六、重点审计事项的审计深度和广度重点审计事项的审计深度和广度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对重点审计事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审计。
•审计人员是否对重点审计事项进行了深入的审计?•审计人员是否对重点审计事项的相关领域进行了广度的审计?通过对这些评价标准的考核,可以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审计工作更加准确、有效、可靠。
七、信息公开和跟踪整改情况的及时性信息公开和跟踪整改情况的及时性是指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工作后是否及时公开审计报告,并跟踪整改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强化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行为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本文分析了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和完善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基层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审计项目时间常常滞后,失去审计结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参考、监督提醒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应当遵循“先审后离”的原则。
但在近年来的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存在为了得到评价和为了任用干部而委托审计部门走形式的现象。
离任者已离岗,接任者也已经到位任职,有的离任者人走了好久才进行离任审计,时过境迁。
这种先离任后审计,审计监督滞后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讲,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失去了考核、监督的意义,监督上的滞后,导致干部考察与使用“两张皮”。
2、审计对象评价上有失真实,无法体现审计公平、权威的职能。
大部分员工对任期内领导干部赞扬的多,客观批评的少,同时不能完全做到对调任领导应审尽审,多数审计项目是临时上阵,总体审计质量不能保证;促使很多领导产生“审计走过场”的心理定势,从而存在一不能完全体现审计公平监督反映的职能。
二不能体现对领导经济责任追究的权威性。
3、审计内容缺乏创新,影响审计效果。
审计时往往只看重财务数据,忽视理性分析;看重问题罗列,忽视责任划分。
审计内容重点不突出,审计质量难以提高,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雷同于常规审计,影响了审计效果。
4、审计方法简单、常规,难以深入发现问题。
目前主要采取了查阅、设举报箱、公告审计、座谈等方法。
账外审计方法上下功夫不够,使审计的问题难以查深查透,审计质量无法提高。
5、审计成果运用环境不够完善,利用率不高。
通过几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步成为强化干部监督约束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是,在进一步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方面,尤其是在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发挥重要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各级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工作,采取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加强配合等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结果运用力度,通过将审计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利用,在加强干部监管、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这项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要使审计结果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发挥重要作用,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审计结果运用的基础。
这一矛盾虽然是各级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的,但在县级审计机关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调研情况看,县级审计机关实有人员一般在20人左右,其中能够从事一线审计的一般在10人左右,而每年多头安排的审计项目一般在40个左右,其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平均20多个。
特别是在领导干部换届调整时,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更为集中,超出了审计人员的承受能力。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审计人员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没有时间学习“充电”,业务素质难以提高;另一方面,迫于赶进度、保数量,审计中必要的程序过于简单、粗放,使一些重要的审计事项得不到充分的审查,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个别审计项目甚至走了形式,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
2、审计的时效性不强,审计结果滞后,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带来不利影响。
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领导干部应当先审计后离任。
但在具体操作上,“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大部分是先离任后审计;虽然推行了任中审计制度,但任中审计所占比重平均不足30%;有的地方甚至是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
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使审计结果严重滞后,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是造成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审计部门破解经济责任审计集中性和时效性难题的思考
审计部门破解经济责任审计集中性和时效性难题的思考经济责任审计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审计结果正越来越受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相当多的地方在提拔使用领导干部时,都要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这无疑增强了审计部门的地位,也加大了审计部门的工作压力。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日渐正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经济责任审计的集中性和时效性越来越成为困扰审计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以某市2011年经济责任审计为例,足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该市组织部门委托经济责任审计45个,而该市审计局全年安排的审计项目也只有36个,临时委托的项目超过该局全年正常审计项目,而且委托时间集中,45个经济责任审计共分三次委托的:年初7个,年中7个,年底31个。
凭该局现有审计人员,根本不可能在干部离岗之时完成这么多的经济责任审计,碰上换届之年,象这样的情况,决不是该市仅有的。
可能造成领导干部离任一年多还没有审计,“先审计后离任”只是空话。
如何破解经济责任审计的集中性和时效性难题呢?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几方面的改革和努力,本文只是从审计部门自身寻找破解之法,谈一点看法。
笔者经多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尽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尽量多地做到先审计后离岗。
1.日常审计中加大任中审计力度。
在每年的日常审计计划安排中,根据单位的总数,每年安排5%左右的单位搞任中审计,在挑选单位时,要注意考虑单位领导的任职时间、年龄、社会和领导的反映等方面因素,力求准确地在他离任前不久的时间内进行任中审计,等委托离任审计时,就能节省较多时间,大大提高效率。
2.有意识地保留、储存信息。
我们在日常各项审计中,往往会牵涉到各单位各部门的财务、经济活动等项数据,以及各单位各部门的经济活动情况,尽管与当时的某项审计关联不大或没有关联,当时的审计报告也不会采用,但对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却可能有用,审计人员应该保存起来。
零散地保存,很可能遗忘或遗失,市、县级审计机关各科室或各审计组应当在电脑中专门建立信息保存文件,以便今后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查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年终工作总结(2篇)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年终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和任务2024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在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年度,我所承担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年度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对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审计检查。
二、工作内容和进展1.财务状况审计本年度,我所对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审计检查。
通过审计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预算执行不规范、资金管理不到位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提出了合理的整改建议,并与被审计单位密切配合,推动问题的解决与落实。
2.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对于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我们进行了详尽的审计调查。
通过对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比对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预算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预算控制不严等。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了改进预算管理和执行的建议,推动预算执行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3.资金使用情况审计本年度,我所对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检查。
通过审计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如资金流向不明、资金使用效益低等。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三、工作成果和亮点1.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对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了改进意见。
这些改进意见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重视和积极响应,一大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和改进。
2.推动问题的解决和落实在对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审计过程中,我们与被审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跟踪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并及时提供协助和支持。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和落实,有效推动了被审计单位的改进与发展。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02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与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定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 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审计 。
经济责任审计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全面性、时效性、风险性、政策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审计结果不准确
审计报告质量不高
有些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存在表述不准确、结论模糊等问题,导致 审计结果不准确。
缺乏对审计结果的应用
很多国有企业对审计结果的应用不足,没有将其作为改进管理和规范经营的 依据,导致审计效果大打折扣。
04
对策分析
提高审计独立性
建立独立审计机构
将经济责任审计职能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中独立出来,成立专门 的审计机构,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缺乏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全面关注领导人员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但实际工作中这一方面往往被忽 视。
审计方法落后
手工审计仍占一定比例
尽管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仍然有一些国 有企业采用手工审计的方式,导致审计效率低下。
缺乏数据分析工具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经济责任审计还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工 具,无法对大量的审计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
加强结果披露
建立公开、透明的审计结果披露机制,加强公众 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和参与度。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工作 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 现代化进程。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综 合能力提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浅析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其中存在的问
题主要包括:
1. 审计标准不明确:在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有时缺乏明确的审计标准和指引,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不高。
2. 审计对象不全面:目前的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事业单位,
而对一些中小型和基层事业单位的审计较少,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3. 部门之间合作不畅: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合作,但审计过
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
4. 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发现: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关注财务以及经济责任履行
情况,而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和处理能力还较弱,容易出现漏检和疏漏现象。
对于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4.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和处理力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审计,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威慑。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标准不明确、审计对象不全面、部门
之间合作不畅以及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发现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审计标准和指引、完善审计对象范围、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以及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
和处理力度等对策来提升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和水平。
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效率分析
机构 。因此 , 审计 的最终结果 多少 受到地方 的影 响 , 不利于审计 要 对审计 工作 的重要性做宣传 ,这样才能引起审计人员和社会 3 . 审计标准不规范 。 在我 国各个 地方 的关于审计的各项法规 会 氛 围 。 1 . 有利于客观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的履行 『 青况。 建立健全 经济责 任审计机制 , 重视审计人员的考核与评价 , 有利 于增 强审 计人员遵纪守法的 1 9觉性 , 从而依法办事 , 保证 审计 人员按 法律
2 . 独立性严重缺失。在我 国,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 由国家审 示 , 才能将 审计 的作用和功效发挥 出来 。 计机关 公务员实行 , 并将审计结构报告给各级部 门, 没有独立履 行审计工作 。这主要是 由于审计机关 隶属 于政府 , 并不是独立的 结果的准确性 和真实性 , 从而影响经济责任 的评价效果。 文件存在不 一致 , 比如 审计 的概念 、 目标 、 对象 、 方法 、 程序 等存 在差异。审计 的标准 、 内容存在差异 也就导致审计 的结果存在差 异, 不利于 国家对审计信息的掌握 。
一
次, 加 强 日常和年度考 核 , 激 励审计人 员 自主学习 , 紧跟时代 的 ( 2 ) 要大力加强培训工作 ,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 , 要鼓励 审计人员 提高 自身素质 ; 其次 , 要安排 和组织审计人员 及
人 员 的 兴趣 和积 极 性 。
理、 发挥功能 的作用过程及其运行方式 。 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审 脚 步 ; 另外 , 结合审计职业化 管理 的标准 , 健全各种考核制度 。
4 . 执业人员素质偏低 。 近年来 , 我 国经济责任审计任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 ,
呈 现出审计人员严重不足 的现象 ,主要 因为许多 的审计人 员专 法规开展审计工作 , 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 从而保证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1.审计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不够健全,存在一些盲点和漏洞。
审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审计监督的不到位,容易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的失实和滥用行为。
2.审计手段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审计手段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审计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和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和审计结果不够准确。
3.审计管理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4.审计结果不公开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往往不够公开和透明,导致审计工作的公信力不足,监督作用不够明显。
二、对策建议1.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和规章,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建立健全的审计框架和流程,规范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2.推进信息化审计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提高审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效率,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审计人才,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开放审计结果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公开和透明,建立健全的审计结果发布机制。
对审计结果进行全面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提高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5.加强审计监督建立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加大对审计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审计监督的效果和震慑力。
三、结语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意识,促进经济责任的落实,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中职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王林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4期随着我国中职学校的不断发展,领导的经济决策权越来越大,经济责任审计越来越重要,在监督中职学校领导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也起到了必要的监督和评价作用,为我国中职学校办学的质量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本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普通审计的不同之处,对其特征进行提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在中职学校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仍旧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处理中职学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对策。
在中职学校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重要的依据。
根据领导干部的相关经济活动和财政收支情况,对符合法律法规和诚信自律的领导干部进行必要的审计,这不仅起到了维护领导干部廉洁的作用,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推进,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成效,关系到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关系到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这是中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关键保证。
一、中职学校经济责任审计特征分析中职学校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分支,它不仅具有内部审计的一般特征,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要求。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活动对于政策的熟悉度要求较高。
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的人格完整性和重大经济事务的决策、执行、管理和监督权进行评估和审计,在对领导干部的运作进行监督和审计时,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政策,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以便找出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极强。
中职学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考察和评估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和职责履行情况,审计时间是领导干部在职在位在岗的时间,审计内容是任期内的相关内容。
最后,与普通的审计相比,中职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
领导干部在职在位时间长,其中很多都达到七八年,一些领导干部甚至在职在位十几年,这就造成这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跨度太大,有很多信息需要咨詢,况且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经济管理材料和会议资料本身就很多,有可能一些信息和资料已经丢失,因为时间太长,此外,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没有统一的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分析【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对完善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发布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具体法规形式确立起来,标志着其正逐步向成熟完善迈进。
但在现有的工作实际中,由于时效性不足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果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展开分析,提出了有效解决途径。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现状途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审计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是保证和促进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最佳制度安排,是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最有效现实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更加突显了审计价值增值、强化组织治理和完善民主政治的功能。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及其时效性现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推动着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关系发生着不断变化,从而也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不断拓展。
从1985年至今,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经历了厂长(经理)离任审计、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和任期经济审计三个阶段。
其每一发展阶段都是在之前的已有基础之上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应运而生的。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按照时间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领导干部任职期初审计,这一阶段主要针对领导干部权限范围内的经济事项和状况进行评价,明确前任与接任的责任界限划分,也使现任领导干部对组织经营状况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为其合法、合规、有效、尽职地履行职责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领导干部任职期中审计,是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对其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和评价。
三是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满或因其他原因离任后,到新岗位上任之前所进行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评价。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年终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年终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在2024年的某一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总结了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
2024年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部门工作的挑战年。
在各级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在2024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一、全面贯彻党的政策,深入开展审核工作在2024年的审计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政策和方针,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了各项审核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审计工作,提高了审计效果和质量。
二、突出重点,深入推进改革在2024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工作放在深化改革上,并将改革的创新措施和效果纳入审计范围。
我们坚持因任务而改革,因改革而审计,不仅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公共财政改革等进行审计,而且对地方政府债务、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审计工作。
三、注重宏观审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2024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我们注重了宏观审计工作,特别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
我们加强了对国民经济核算、财政预算执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审计工作,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强化监督,推进廉洁审计在2024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我们重点加强了对干部的监督和审计。
我们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了审计执业行为的规范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廉洁高效开展。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效能在2024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我们注重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了审计效能。
通过建立审计数据中心,实现了审计数据的共享和分析,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在2024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我们注重加强了队伍建设,提升了部门的专业水平。
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然而,经济责任审计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 审计时效性不足。
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审计工作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然而,审计报告的出具却往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导致审计时效性不足。
2. 审计规范性不统一。
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审计标准和审计方法存在差异,导致审计结果的可比性不高。
3. 审计对象难以确定。
在某些情况下,审计对象的边界不够清晰,导致审计人员难以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2. 统一审计标准和方法,提高审计结果的可比性。
3. 加强审计对象的边界划分,确保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的明确性。
经济责任审计是保障经济活动合法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克服审计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 1 -。
国有企业如何加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组织人事管理
国有企业如何加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组织人事管理作者:李娜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4年第05期摘要:新形势下,经济审计成为现代企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需提高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利用组织人事管理,提升审计监督成效。
基于此,文章结合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演进历程,探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国有企业加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同时说明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组织人事管理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组织人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計历经探索阶段和起步发展阶段,正逐步迈入成熟定型阶段。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工作繁重、工作难度大,经济责任审计面临时效性低、未全面覆盖、质量参差不齐、成果反馈受限等问题。
只有正确认知审计作用,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应用于实践,从组织人事管理方面加强审计监督,国有企业方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建设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演进历程(一)探索阶段自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主流后,1958年底,国有企业数量与规模攀升,工业产值近90%。
但由于未能设立国家审计部门,国有企业仍由财政管理部门代为监督管理,分散的审计监督模式限制了对国有企业的经济监督,经济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1982年,国家确立审计体制,明确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审计监督职能,同时于1985年正式开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1986年出台厂长负责制,1988年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的责任审计规定,全国各省市加强对厂长的经济责任审计。
探索阶段,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作初步尝试,这使得国有企业改革渐入正轨,此时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措施,为后续确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阶段发展至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关键时期,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公有制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目标发生转变。
国有企业推进现代企业建设,以此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分析【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对完善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发布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具体法规形式确立起来,标志着其正逐步向成熟完善迈进。
但在现有的工作实际中,由于时效性不足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果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展开分析,提出了有效解决途径。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现状途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审计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是保证和促进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最佳制度安排,是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最有效现实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更加突显了审计价值增值、强化组织治理和完善民主政治的功能。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及其时效性现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推动着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关系发生着不断变化,从而也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不断拓展。
从1985年至今,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经历了厂长(经理)离任审计、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和任期经济审计三个阶段。
其每一发展阶段都是在之前的已有基础之上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应运而生的。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按照时间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领导干部任职期初审计,这一阶段主要针对领导干部权限范围内的经济事项和状况进行评价,明确前任与接任的责任界限划分,也使现任领导干部对组织经营状况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为其合法、合规、有效、尽职地履行职责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领导干部任职期中审计,是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对其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和评价。
三是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满或因其他原因离任后,到新岗位上任之前所进行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评价。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应开展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即在领导干部任职之前对其以往的工作状况及与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其他事项进行审计评价,以分析判断该领导干部是否能够胜任且适合承担拟任职务。
但从已有的工作实际看,领导干部任职期初审计很少得到开展;领导干部任职期中审计有部分开展,但大多为特殊事项和情况下的临时决定,并未形成制度固定下来;审计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开展较为普遍,也已作为制度化存在,但工作中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方面,工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时点指标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领导干部任期内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是最直观、最能说明领导干部管理水平和工作业绩。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在审查领导干部任期内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以下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经营、财务状况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一是财务效益状况。
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二是资产营运状况。
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
三是偿债能力状况。
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
四是发展能力状况。
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技术投入比率。
五是其他经济、技术指标评价,如废品率、资金占用、公伤事故率等。
不难看出,以上指标大多都为时点指标,反映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经济事项的真实存在性和存在状况。
但在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中,往往都是事后审计,比如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非常普遍,形成的实际问题就是:站在一个较晚的时点上来证实较早时点上的时点经济指标所反映的经济事项的存在性和存在状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即使有证可循,也很难保证时点指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对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增添了很大难度,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2、发现问题滞后,已流失的国有资产追回难度大由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采取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且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完全遵循和规定必须在离任后至到新岗位上任之前的时段内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致使在领导干部离任后已任新职甚至已升任后才通过审计发现的经济责任问题无法得到处理,为审计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网站引用中国社科院的调研资料披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000至18000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
可见,发现问题时间上的滞后性,使已流失的大量国有资产更加难以追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的难度也很大。
3、造成推诿,整改建议和措施难以落实由于对前任领导干部的审计在时间上的滞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责任人已离任,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所提出的整改意见和措施在新任领导干部接任后往往难以被接受和落实,造成的现实情况就是问题一直被搁置得不到有效解决和控制,久而久之在责任上便难以明确划分,容易形成推诿局面,从根本上不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
4、助长侥幸心理,不利于领导干部自律由于在离任时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且先离任,后审计,这其中的时间差容易助长部分在领导岗位上的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从客观上不利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失去了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所在。
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的必要性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是加强干部管理的措施之一。
通过将审计引入干部管理机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从而管好干部、用好干部,保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勤政廉正、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评价达到控制领导干部合法、合规、有效地履行职责的最终目的。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的查证范围广,对政策性和时效性的要求较高,审计风险较大,如果以领导干部的整个任职过程为审计期间,存在时间跨度过大的问题,从离任时这一时段或时点的相关资料和经济指标来推断整个过程,很难得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使得审计风险进一步被加大。
并且,经济责任审计如果时效性不强也会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同时,也不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
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其工作成果得不到广泛承认和认可,不但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有损于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审计工作形象和建设良好的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造成实际困难。
因此,切实有效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关键问题。
三、有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的途径1、从制度上保证审计独立性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工作客观、有效开展的前提。
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所有经济活动行为的各个方面,具有审计内容广泛、时间跨度长、涉及事项多、需关注的层面多等特点。
由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评价、监督领导干部任期履职情况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应从制度上为其审计独立性提供有力保证,以确保开展相应审计工作时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2、开展定期和不定期任职期中审计,并将其制度化,将离任审计作为任中审计的延续把重点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中审计纳入正常的审计工作范围,离任审计作为在领导干部任职期中审计基础上的延续。
把离任审计与任职期中审计结合起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任期中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在任期时间段内确定固定的时间间隔分阶段定期开展,也可以适当根据实际需要或在遇有重大事项时在任期内不定期开展。
这样,既可以分解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压力,又有利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任职期中审计,能够即时对领导干部现阶段的工作状况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经营管理和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在问题形成的早期尽早通过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和控制,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损失,也便于使揭示出的潜在危机和不利因素于形成早期即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消除,避免形成不必要的损失、浪费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3、开展必要的后续审计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借鉴常规审计开展必要的后续审计工作,并将后续审计作为制度确定下来。
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可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并通过后续审计的方式来监督和评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从而避免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审计结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
4、适当利用其他审计结果在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的前提下,经济责任审计可以适当利用其他审计的工作成果。
可以尝试通过评价社会审计的工作质量来适当利用其工作成果,依据其所指出的薄弱环节和发现的问题线索,确定审计重点区域,进行调查、核实,以提高审计效率;通过利用社会审计工作成果和审计工作底稿的信息资料,帮助审计人员进行判断。
可以适当利用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常规内部审计的结果来了解其经营管理状况及内、外部相关因素,了解任期内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此外,离任审计作为任中审计的延续,可以利用任中审计的审计成果,在其基础上开展工作,以更加全面、有效、及时地评价和界定任期经济责任,并起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的作用。
5、进行任前、任职初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温家宝总理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一再强调,要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因此,任前审计和任期审计并不矛盾,从监督角度讲,任前审计要比任期审计更有力度,更能保证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领导干部任职期初审计利于摸清家底,明确前任和现任经济责任的界定,使得领导干部对单位资产、负债等各项经济指标及经营状况获得十分清晰、明确的认识,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计划,通过对以往经营管理中的得失分析,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1] 刘世林、方伟明: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2] 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M].人民出版社,2008.[3] 刘双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研究与发展建议[D].厦门大学,2006.[4] 刘俊:关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几点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0(3).[5] 王冬莲:关于企业内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6] 邹杰:刍议国有企业负责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月刊,2006(6).[7] 方爱珍:关于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