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
教师要形成良好的组织合作学习的能力,必须很好地了解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并在日常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组织中加以落实。

一、合作学习的目标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主体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学生社会化进程。

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组织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育人性原则
合作学习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大目标为出发点,实现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全面发展中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2.全面性原则
合作学习是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但并不是要求学生“整齐划一”。

我们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使每一个受教育
者的“潜能”得到开发,超越原有的认知水平及自我,使不同的学生在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和谐性原则
合作学习是在师生关系、教育过程、教育环境和教育效果等方面达到和谐,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文明、优美的育人环境,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等诸多因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身心发展诸多因素的和谐发展。

4.激励性原则
合作学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坚持以表扬、鼓励、引导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的乐趣、创新的渴望,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自强心和进取心,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发展。

5.主体性原则
合作学习中学习、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等活动中,让学生有学会、会学、成功、创新的主动,从而使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素质获得全面提高,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6.优化性原则
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

在组合时,首先要对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特长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家庭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合作小组,小组人数通常3~4人或4~6人为一组。

在充分尊
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基础上,力求使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组与组间总体水平基本一致,都应是全班的截面或缩影,这样的组合才是最优组合,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同伴成功。

合作学习通过创设“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活动形式来改变班级的教学结构,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组与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7.互补性原则
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主要形式。

讨论交流中教师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共同讨论中先自学后协商,先组内后组外,把个人学习变为集体共进、共享,形成合作、互相促进的动力机制。

有小组学习目标,更要有巩固小组学习形式的措施。

在进行集体评价时,注意帮助薄弱小组,小结时要包含对协作互助典型事例的表彰与鼓励等。

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暂时有困难的学生”都获得关照,使优生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要注意纠正角色固定化,让学生既要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形成特色互补。

8.平等性原则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为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长轮换担任,力求改变小组内强者独占一方的局面,使人人参与的机会均等,使组内成员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三、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
1.混合编组
合作学习的专家都建议异质分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特长爱好、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家庭背景、守纪状况等将学生分组,这样有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

按能力水平将学生混合编组的目的是提倡同伴互教,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好处。

能力强的学生为能力弱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并在帮助能力弱的学生的过程中巩固并提高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除此之外,混合编组可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丰富学生的思维。

但有许多父母、教师和学生担心把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组会导致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他们害怕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为教其他学生而浪费了时间并会感到厌烦;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可能跟上那些好学生,从而会有种挫败的感觉。

但有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1)在共同学习环境中较之在其他学习环境(比如自学)中,能学到和掌握更多的知识;(2)通过向其他同学讲解学习内容可以提高他的认知、推理水平;(3)通过参加小组活动,增强他们的从属感、接纳感和责任感;(4)为他们将来的职业作准备,像医生、经理和律师之类的职业,领导才能和教学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而也有研究发现“学困生”(他们常常被正确地或错误地划定为能力低的学生)也能从中获益。

共同学习将使学生取得较高的成绩,特别是“学困生”。

“学困生”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原因可能为:(1)得到更多的帮助,因为不仅仅是教师,而且他们的小组成员都在帮助他们;(2)通过观察优生的学习过程来获益;(3)因为小组同学希望他们成功,所
以尝试的动机更加强烈。

当合理地安排小组任务来提高合作技能时,“学困生”就能最大程度地获益。

“学困生”往往缺乏这方面的技能。

这一缺陷导致了他们缺乏自尊和动机。

对混合编组有效性的评判还牵涉到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

教育是否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通过考试?教育是否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互相关心、共同合作,学会接受与己不同的意见,并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然而,也有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专家提出混合编组并不总是有效的,针对某些特定的内容和目标,或许同质小组更为有效。

混合编组的步骤:问题提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组内讨论、组际讨论)──师生共评。

2.建立“专家组”
有研究者研究了几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集体的任务,他给出的一个例子是“给人编号”。

譬如说学生5人一组进行活动。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个号,从1号到5号。

这是一种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第一步,建立本组,把本组中的成员进行编号;第二步,把所有具有相同编号的人组成一组(即所有1号组成一组,所有2号组成一组……),建立专家组;第三步,各个专家组分别研究、讨论弄通一个问题;第四步,每个成员分别回到原来的本组,把自己在专家组中弄通的问题分别教给本组中的其他成员;第五步,本组中的成员编写一份本课内容的提纲式教案;第六步,进行考察并及时反馈所学
内容;最后一步,师生共同进行评议。

这个方法可以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会成为旁观者。

建立“专家组”的步骤:建立本组──建立专家组──专家教自己本组──本组编写一份本课内容的提纲式教案──考察反馈──师生共评。

四、合作学习的组织程序
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诱导产生合作动机──明确学习任务──个人责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1.诱导产生合作动机。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想要合作的动机,激发学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2.明确学习任务。

产生合作欲望后,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3.个人责任。

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并且通过独立思考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同时,要承担自己在合作学习小组内的角色任务。

教师通过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角色状况和学习水平。

4.合作探究。

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角色任务,分工合作,探索交流。

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引导。

5.交流学习。

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

对小组内没有
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6.反馈结果。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五、合作学习的技能
通常把合作中需要的技能概括为四个方面:有效的沟通,好的领导,信任的建立和维持,建设性地解决冲突。

1.有效的沟通
小组成员之间是否能够准确而有效地沟通是首要的合作技能,主要包括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两个方面。

发送信息的技巧有:(1)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用“我”或“我的”陈述,而不要用“大多数人”、“有些人”、“我们组”等,否则很难辨别是你的想法还是只是简单复述别人的思想感受而已;(2)使你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一致,否则别人不知道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3)请求听者给予反馈。

接受信息的技巧有:(1)准确而非评价性地复述信息发送者所传达的意思;(2)描述你所看到和理解的信息发送者的思想感受;(3)陈述你对信息的理解,与发送者商讨,直至达成一致。

2.得力的领导
通常将领导定义为能够帮助小组成功完成任务和维持成员之间有效关系的表现。

因为只有当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权力时,每个人才会对小组更加尽力。

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更有效的好像还是要指派一个有指挥和引导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的领导,使得小组更有效地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领导角色的具体分配也要考虑
到具体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比较轻松的时候,可以考虑轮换领导角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领导能力。

3.信任的建立与维持
包括信赖他人和值得信赖两个维度。

信赖他人的行为表现为:(1)开放(openness):信息、思想、感受、见解等与他人交流;(2)分享(sharing):提供资料和资源,为了小组达到共同目标。

值得信赖的行为表现为:(1)接纳(acceptance):沟通中非常重视其他人的行为和贡献;(2)支持(support):沟通中向他人传递你看到他的力量,并相信他有能力解决好问题;(3)合作的意向(co-operative intentions):表现出你有合作的意愿,其他人也是如此。

4.冲突的建设性解决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难免会有争论或冲突的出现。

争论或冲突的出现正表明小组成员都暴露了自己真实的见解和想法。

试想如果没有一个相互信任的民主的氛围,成员没有敞开心扉,也就不可能有争论和冲突。

要想建设性、创造性地利用争论,教师应当教学生:(1)视争论为问题解决情境,要辨清差异,而非把它看成为由某人主宰的输赢的冲突;(2)在辩论中,要让学生学会对事不对人,即针对具体的观点,而非个人;(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让所有的成员发表完各自的见解再整合观点,要防止在没有弄清不同的观点之前就进行整合总结;(4)让学生采用他人的观点或视角来看待问题,以理解他人的理论背景和看待问题的参照框架。

如果冲突能够得到建设性的解决,冲突就可能成为创造力、乐趣、
高水平推理和有效决策的源泉;如果对冲突加以破坏性的处理,就可能成为分裂、愤懑和挫败的源泉。

可见,如何教学生学会建设性地解决冲突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上,如何解决冲突,如何与他人磋商谈判是真实社会生活中如何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
方面。

建设性地解决冲突包括:(1)创设学术性的辩论氛围;(2)教学生学会如何相互磋商谈判;(3)教学生学会如何调和不同观点。

为了创设学术性的辩论氛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具体完成以下任务:(1)研究并确定立场,学习相关信息,并计划如何向其他组展示;
(2)陈述和倡导自身立场、观点,鼓励对方成员记笔记、认真倾听,并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反驳对方观点;(4)交换观点;(5)综合最好的证据和推理,整合成一个总的观点。

当学生不能成功地建设性地解决冲突时,教师可以首先安排一个同伴调解者来帮助解决冲突,教师不要立即予以仲裁。

有些冲突通过同伴就可以解决,并且同伴的认识和观点可能更容易被冲突双方认可,而教师的评判有时则很容易使学生认为对某一方有所偏袒。

只有在同伴调解者无法使双方达成一致时,教师再给予必要的仲裁。

这样的活动在一般的课堂上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在问题出现针锋相对的论点时,教师可以选择这种形式,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及提高学生解决相互之间冲突的能力。

同伴调解者首先问双方是否想解决问题,待双方答应后才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同伴调解者要说明:(1)调解是自愿的,我的角色是帮助你们在冲突中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
受的解决方案;(2)我是中立的,我不会试图决定谁对谁错,我将帮助你们解决冲突;(3)每个人都有机会陈述他对冲突的看法而不会被打断。

双方都同意解决问题,不准骂人,不打断别人,尽可能真诚并遵守承诺。

冲突调解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生如何尊重他人观点、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日益多元的社会,让学生学会宽容是非常重要的。

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小组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技能。

具体而言,主要可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1.学会收集资料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

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3.学会讨论问题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

教师要
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5.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6.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
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7.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论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

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靠山中学陈明智
2009-12-17
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
靠山中学陈明智
2009-1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