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课件23 北师大版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23 北师大版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你知道吗
想一想:现在世界上很多 国家把中国人称做“唐人”, 而且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聚居 的地区称“唐人街”,世界各 地几乎都有此街。这是为什么 呢唐?朝在中国悉尼历唐史人上街是一个 强盛的朝代, 在世界影响面广。
1、这座墓在南方地区 2、它位于古城扬州 3、它的主人死于非命 4、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 5、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
载舟:文景之治 覆舟:
商朝:牧野之战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隋朝:农民起义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 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 1、这是哪位皇帝说的话?
•
唐太宗
• 2、概述他统治期间的生产和生产状况?
•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徭役负担减轻,
有了安定的生
产和生活环境,农业连
年丰收,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b、唐太宗李世民
• c、隋文帝杨坚
d、唐玄宗李隆基
• 6.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D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
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 7.唐太宗曾说:“以铜为C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话中的“人”指 ( )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50万,马10万 匹。……七月,筑长城,发丁男百万,死者十之 五六。
•大业四年正月,开永济渠,发河北郡民百余万, 丁男不足,以妇女供役。……七月,发丁男二十 余万筑长城。
隋朝的灭亡
劳师远征——三征高丽
•大业七年,初征高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 万、民夫200万,举国骚动。大业八年,征高丽大 败,被迫退兵。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你知道吗
想一想:现在世界上很多 国家把中国人称做“唐人”, 而且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聚居 的地区称“唐人街”,世界各 地几乎都有此街。这是为什么 呢唐?朝在中国悉尼历唐史人上街是一个 强盛的朝代, 在世界影响面广。
1、这座墓在南方地区 2、它位于古城扬州 3、它的主人死于非命 4、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 5、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
载舟:文景之治 覆舟:
商朝:牧野之战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隋朝:农民起义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 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 1、这是哪位皇帝说的话?
•
唐太宗
• 2、概述他统治期间的生产和生产状况?
•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徭役负担减轻,
有了安定的生
产和生活环境,农业连
年丰收,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b、唐太宗李世民
• c、隋文帝杨坚
d、唐玄宗李隆基
• 6.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D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
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 7.唐太宗曾说:“以铜为C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话中的“人”指 ( )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50万,马10万 匹。……七月,筑长城,发丁男百万,死者十之 五六。
•大业四年正月,开永济渠,发河北郡民百余万, 丁男不足,以妇女供役。……七月,发丁男二十 余万筑长城。
隋朝的灭亡
劳师远征——三征高丽
•大业七年,初征高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 万、民夫200万,举国骚动。大业八年,征高丽大 败,被迫退兵。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课件23 北师大版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 与此有关?
隋炀帝
qing
看课本,思考并找出:
1.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直接原因:
隋末农民起义, 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乘乱纷纷起兵
NEXT
隋朝的灭亡
滥用民力
•大业元年,修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 死者十之四五。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50万,马10万 匹。……七月,筑长城,发丁男百万,死者十之 五六。
1、时间: 公元618年 2、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 3、都城: 长安
三、贞观新政
随堂练习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 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B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C)。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8.“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 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 B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B ) A 《隋律》 B 《唐律疏议》 C 《秦律》 D《大明律》
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史称“贞观之治”。
课堂总结:
一、唐朝的建立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2、唐太宗的用人—— 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3、唐太宗的纳谏—— 虚心纳谏,从谏如流。魏征 1、形成的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2、推行革新措施: 政治上: 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经济上: 制。 法律上: 修改法令,订立《唐律疏义》。 3、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课件

以上措施取得了哪些影响? (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1、吏治清明、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经济发展物价低平。为唐 、吏治清明、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经济发展物价低平。 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2、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促进了民族融合;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促进了民族融合; 3、强化了中华文化圈,使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 、强化了中华文化圈,使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 产生了重要影响。 产生了重要影响。
用人与纳谏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唐太宗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 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 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唐太宗的宽容 魏征 化解了许多矛 盾,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 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 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魏征犯颜直谏千秋传美名
用人与纳谏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善于断案和 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善于断案和 处理杂务,但却善于谋划和决定国 家大事,所以用为宰 相,用其所长,避其 所短。而戴胄则相 杜如晦 反,他不通经史,但 做事正直,所以让他做大理寺少 卿,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办事异 常干练,案子从不积压,深得唐太 房玄龄 宗赏识。
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1、年轻有为
立功沙场
李世民(599—649),唐高 599—649) 祖李渊次子。隋末, 祖李渊次子。隋末,随父在晋阳 (今山西太原西南)。617年起兵 反隋。 李渊即帝位, 反隋。618年,李渊即帝位,国 号唐。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 号唐。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 封为秦王。 被封为秦王。在唐朝统一全国的 过程中,李世民军功甚多。 过程中,李世民军功甚多。他先 后打败薛举、刘武周、 后打败薛举、刘武周、窦建德 等,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 出降,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出降,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

3、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 A、581年 B 589年 C 605 年 D 618年 、 年 年 年 4、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 魏征 、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 5、“谁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谁对君 、 谁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关系的认识( ) 民关系的认识 A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唐高祖 6、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 、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 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 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部
工 部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贞观新政结果: 7、贞观新政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 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恢 清明, 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国力增强 增强, 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 贞观之治” 称“贞观之治”。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 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 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程 咬 金
秦 李 靖 宝 叔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 忌等人。 忌等人。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 1.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 贞观之治 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 。 A.隋文帝 A.隋文帝 B.唐太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C.武则天 D.唐玄宗 D.唐玄宗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 羁縻州” C.三省六部制 D. 羁縻州”制度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优选PPT课件

清单一
李世民称帝
“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1.背景 在反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南征北讨,屡立功勋,功 高权重。 2.过程 626 年 , 李 世 民 率 兵 袭 杀 李 建 成 、 李 元 吉 , 史 称 “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登基称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清单二
李世民勤政治国
贞观之治
1.原因 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 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2.内容 领域 措施 率 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 法官员 影响 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
政治 发展和完善隋朝的 三省六部制 法律 重视法制建设,颁行《 唐律 》
科举 发展隋朝的科举制,重视 进士科 扩大了统治基础 经济 民族 关系 延续唐初实行的 均田制 和租庸 使唐初的社会经济逐步 调制 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 复苏 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
探究点
唐太宗“贞观之治”的评价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 “凡事皆须务本。国
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夫不失 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贞观)五年七月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
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史臣曰: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谏比魏征之日。 ……贞观之 风,到今歌咏。 ——《旧唐书· 太宗本纪》 材料三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隋主残暴,身死匹
2.李世民开明政治的作用 造就了唐朝兼容并蓄、 博大开放 、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 3.李世民统治后期的缺点 (1)个人欲望膨胀,求治之心锐减,骄逸之心渐萌。 (2)迷信长生不老,导致服丹药而死。
[深化认知]
唐太宗被称为“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主要依据有:①选贤 任能,虚怀纳谏,选官不拘一格,求贤若渴;②对边疆民族采取 开明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③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兼收 并蓄的开放政策,促进中外友好交往。
李世民称帝
“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1.背景 在反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南征北讨,屡立功勋,功 高权重。 2.过程 626 年 , 李 世 民 率 兵 袭 杀 李 建 成 、 李 元 吉 , 史 称 “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登基称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清单二
李世民勤政治国
贞观之治
1.原因 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 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2.内容 领域 措施 率 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 法官员 影响 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
政治 发展和完善隋朝的 三省六部制 法律 重视法制建设,颁行《 唐律 》
科举 发展隋朝的科举制,重视 进士科 扩大了统治基础 经济 民族 关系 延续唐初实行的 均田制 和租庸 使唐初的社会经济逐步 调制 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 复苏 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
探究点
唐太宗“贞观之治”的评价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 “凡事皆须务本。国
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夫不失 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贞观)五年七月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
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史臣曰: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谏比魏征之日。 ……贞观之 风,到今歌咏。 ——《旧唐书· 太宗本纪》 材料三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隋主残暴,身死匹
2.李世民开明政治的作用 造就了唐朝兼容并蓄、 博大开放 、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 3.李世民统治后期的缺点 (1)个人欲望膨胀,求治之心锐减,骄逸之心渐萌。 (2)迷信长生不老,导致服丹药而死。
[深化认知]
唐太宗被称为“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主要依据有:①选贤 任能,虚怀纳谏,选官不拘一格,求贤若渴;②对边疆民族采取 开明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③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兼收 并蓄的开放政策,促进中外友好交往。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课件 北师大版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三、贞观新政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 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 称“贞观之治”。
小组交流
1.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会出现 “贞观之治”?
2. 由隋的灭亡到“贞观之治”, 你有哪些思考?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

唐太宗时期, 1.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会出现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由隋的灭亡到“贞观之治” 2. 由隋的灭亡到“贞观之治”, 你有哪些思考? 你有哪些思考?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 1.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 贞观之治 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 。 A.隋文帝 A.隋文帝 B.唐太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C.武则天 D.唐玄宗 D.唐玄宗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 羁縻州” C.三省六部制 D. 羁縻州”制度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起草政令) 执行政令) 审核政令 审核政令) (起草政令)(执行政令) (审核政令)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课件
一、唐王朝的建立
1. 隋朝的灭亡 2. 唐朝的建立 618年 618 时间: 时间: 年 唐高祖李渊 建立者: 建立者: 定都: 定都: 长安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 水也;水 君,舟也;人,水也;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 舟也; 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 能载舟,亦能覆舟。 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 能载舟,亦能覆舟。 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唐太宗 唐太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 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 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覆舟 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师版新版七下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探究性课件(25张)

“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1)政治: 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2)经济: 改革赋役制度:减少服役,以实物代 役 (3)法律: 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三
省
六
中书省
部 制
(起草政令)
(
隋
唐
)
吏户
部部
皇帝
尚书省 (执行)
礼兵 部部
门下省 (审核)
刑工 部部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原因: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 宗要吸取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
治国思想:虚心纳谏
魏征 (580—643年)字玄 成。唐初政治家。他 好犯颜直谏,前后陈 谏二百余事,深为太 宗器重,迁为尚书左 丞。
程
李
秦
咬 金
靖
叔 宝
杜
长
如
孙
晦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 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同学们知道“玄武门之变”吗,知道唐太宗 李世民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吗,他在位时的统 治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
1 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
2
贞观新政
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 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 感悟盛唐雄风的深刻内涵。
一、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__6_2_6__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__李__世__民__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 __贞__观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唐__太__宗___。 2、纳谏:唐太宗虚心纳谏,并能_从__谏__如__流__。他鼓励臣下直言, _魏__征___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_一__面__镜__子__。 3、用人:他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做到__唯__才__是__举__、__兼__收__并__用__。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课件23 北师大版

法律上;3. 修改法令,订立 《唐律疏义》
吏 部
选拔 官员
起 草 政 令
户 部
划拨 钱粮
4. 完善科举制 礼 兵
部 部
祭祀 天地 防范 盗贼
刑 部
惩治 犯罪
工 部
整修 河道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中国现存最早 的一部完备法典。
三、贞观新政
3、“贞观新政”的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选 贤 任
唐太宗人才库:
你还知道哪些唐太宗手下的名臣?
程 咬 金
李 靖
秦 叔 宝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鼓励臣下直言,从谏如流。
虚心纳谏
魏征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 人,以敢于直言著称。
载舟:文景之治
覆舟: 商朝:牧野之战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隋朝:农民起义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 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 1、这是哪位皇帝说的话?
•
唐太宗
• 2、概述他统治期间的生产和生产状况?
•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徭役负担减轻, 有了安定的生 产和生活环境,农业连 年丰收,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议一议:
李世民通过非常手段登 上帝位,他到底做对了吗?
中国历代皇帝排行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李世民 康熙 乾隆 李隆基 成吉思汗 刘彻 武则天 朱元璋 刘邦 赵匡胤 得分 934 918 914 907 902 881 846 825 812 804 朝代 唐朝 清朝 清朝 唐朝 南宋 西汉 唐朝 明朝 西汉 北宋
吏 部
选拔 官员
起 草 政 令
户 部
划拨 钱粮
4. 完善科举制 礼 兵
部 部
祭祀 天地 防范 盗贼
刑 部
惩治 犯罪
工 部
整修 河道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中国现存最早 的一部完备法典。
三、贞观新政
3、“贞观新政”的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选 贤 任
唐太宗人才库:
你还知道哪些唐太宗手下的名臣?
程 咬 金
李 靖
秦 叔 宝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鼓励臣下直言,从谏如流。
虚心纳谏
魏征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 人,以敢于直言著称。
载舟:文景之治
覆舟: 商朝:牧野之战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隋朝:农民起义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 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 1、这是哪位皇帝说的话?
•
唐太宗
• 2、概述他统治期间的生产和生产状况?
•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徭役负担减轻, 有了安定的生 产和生活环境,农业连 年丰收,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议一议:
李世民通过非常手段登 上帝位,他到底做对了吗?
中国历代皇帝排行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李世民 康熙 乾隆 李隆基 成吉思汗 刘彻 武则天 朱元璋 刘邦 赵匡胤 得分 934 918 914 907 902 881 846 825 812 804 朝代 唐朝 清朝 清朝 唐朝 南宋 西汉 唐朝 明朝 西汉 北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50万,马10万 匹。……七月,筑长城,发丁男百万,死者十之 五六。
•大业四年正月,开永济渠,发河北郡民百余万, 丁男不足,以妇女供役。……七月,发丁男二十 余万筑长城。
隋朝的灭亡
劳师远征——三征高丽
•大业七年,初征高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 万、民夫200万,举国骚动。大业八年,征高丽大 败,被迫退兵。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你还知道哪些唐太宗手下的名臣?
程
李
秦
咬
靖
叔
金
宝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鼓励臣下直言,从谏如流。
虚心纳谏
魏征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 人,以敢于直言著称。
“以铜为镜,可以正
史称“贞观之治”。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时间: 公元618年 2、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 3、都城: 长安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2、唐太宗的用人—— 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3、唐太宗的纳谏—— 虚心纳谏,从谏如流。魏征
三、贞观新政
1、形成的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2、推行革新措施: 政治上: 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 经济上: 制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法律上: 修改法令,订立《唐律疏义》。
法律上;3. 修 4. 完礼善科兵举制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选拔 官员
划拨 钱粮
祭祀 天地
防范 盗贼
惩治 犯罪
整修 河道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中国现存最早 的一部完备法典。
三、贞观新政
3、“贞观新政”的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玄武门之变
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 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 的威胁。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 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 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 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 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 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时,伏兵突然杀出,李建 成、李元吉中箭而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玄 武门之变 ” 。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你知道吗
想一想:现在世界上很多 国家把中国人称做“唐人”, 而且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聚居 的地区称“唐人街”,世界各 地几乎都有此街。这是为什么 呢唐?朝在中国悉尼历唐史人上街是一个 强盛的朝代, 在世界影响面广。
1、这座墓在南方地区 2、它位于古城扬州 3、它的主人死于非命 4、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 5、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 与此有关?
隋炀帝
qing
看课本,思考并找出:
1.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直接原因:
隋末农民起义, 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乘乱纷纷起兵
NEXT
隋朝的灭亡
滥用民力
•大业元年,修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 死者十之四五。
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见兴替;以人为镜,可 以知得失。”
——唐太宗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
我听说主明臣直, 虚的社课皇唐的的我怀贤会帝 太堂唐男女们若慧有, 宗讨当太人人在 李论应谷。用宗今他 世:,。该,学的李的 民社他世学从 习 人统一会民的治个习谏魏。流在时人背唐如征中行期的后国太流的魏为能,功一历一宗。诚国劳征陛不句史定力吗的学实敢下祝上话强?有宽习。是于是贺盛:一大宏长做。直明呢一家个这大孙一言君?个认些贤量皇个可,,成都慧的,后对是我是功好因怎
1、唐太宗即位 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分别比做什么?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 可畏也。
——唐太宗
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 1.知人善任 2.虚心纳谏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2、唐太宗的用人
3、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随堂练习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 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B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最贤慧的女人
长孙皇后
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形成的原 因:
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 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 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 一系列革新措施。
唐 朝 三三、省贞六观部新政制
2、皇“贞帝观新政”主要内容: 经济上;1.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
薄赋 政治上:2. ①选贤任能,虚心
起 草 政 令
中书省 纳 “三谏尚省,书六省②部沿”执行袭制和。门完下善省隋朝审核的
“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李世民通过非常手段登 上帝位,他到底做对了吗?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中国历代皇帝排行
姓名 李世民 康熙 乾隆 李隆基 成吉思汗 刘彻 武则天 朱元璋 刘邦 赵匡胤
得分 934 918 914 907 902 881 846 825 812 804
朝代 唐朝 清朝 清朝 唐朝 南宋 西汉 唐朝 明朝 西汉 北宋
•大业九年,再征高丽。因礼部尚书叛乱,隋炀帝 迅速撤兵。
•大业十年,三征高丽。高丽遣使请降。
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 (首发地)
翟让、 李密 瓦岗军
一、唐王朝的建立(隋亡唐兴)
1、隋朝灭亡: 618年 隋炀帝的暴政
2、唐朝建立: 618年 李渊(唐高祖)长安 玄武门政变
3、李世民即位: 年号:贞观
一、唐王朝的建立
公元617年,
隋朝太原留守李 渊在太原起兵,
攻占长安,次年 (618年)建立唐 朝,定都长安。 李渊即唐高祖。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649年),政治比 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 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 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 之治”。
•大业四年正月,开永济渠,发河北郡民百余万, 丁男不足,以妇女供役。……七月,发丁男二十 余万筑长城。
隋朝的灭亡
劳师远征——三征高丽
•大业七年,初征高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 万、民夫200万,举国骚动。大业八年,征高丽大 败,被迫退兵。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你还知道哪些唐太宗手下的名臣?
程
李
秦
咬
靖
叔
金
宝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鼓励臣下直言,从谏如流。
虚心纳谏
魏征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 人,以敢于直言著称。
“以铜为镜,可以正
史称“贞观之治”。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时间: 公元618年 2、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 3、都城: 长安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2、唐太宗的用人—— 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3、唐太宗的纳谏—— 虚心纳谏,从谏如流。魏征
三、贞观新政
1、形成的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2、推行革新措施: 政治上: 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 经济上: 制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法律上: 修改法令,订立《唐律疏义》。
法律上;3. 修 4. 完礼善科兵举制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选拔 官员
划拨 钱粮
祭祀 天地
防范 盗贼
惩治 犯罪
整修 河道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中国现存最早 的一部完备法典。
三、贞观新政
3、“贞观新政”的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玄武门之变
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 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 的威胁。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 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 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 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 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 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时,伏兵突然杀出,李建 成、李元吉中箭而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玄 武门之变 ” 。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你知道吗
想一想:现在世界上很多 国家把中国人称做“唐人”, 而且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聚居 的地区称“唐人街”,世界各 地几乎都有此街。这是为什么 呢唐?朝在中国悉尼历唐史人上街是一个 强盛的朝代, 在世界影响面广。
1、这座墓在南方地区 2、它位于古城扬州 3、它的主人死于非命 4、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 5、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 与此有关?
隋炀帝
qing
看课本,思考并找出:
1.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直接原因:
隋末农民起义, 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乘乱纷纷起兵
NEXT
隋朝的灭亡
滥用民力
•大业元年,修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 死者十之四五。
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见兴替;以人为镜,可 以知得失。”
——唐太宗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
我听说主明臣直, 虚的社课皇唐的的我怀贤会帝 太堂唐男女们若慧有, 宗讨当太人人在 李论应谷。用宗今他 世:,。该,学的李的 民社他世学从 习 人统一会民的治个习谏魏。流在时人背唐如征中行期的后国太流的魏为能,功一历一宗。诚国劳征陛不句史定力吗的学实敢下祝上话强?有宽习。是于是贺盛:一大宏长做。直明呢一家个这大孙一言君?个认些贤量皇个可,,成都慧的,后对是我是功好因怎
1、唐太宗即位 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分别比做什么?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 可畏也。
——唐太宗
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 1.知人善任 2.虚心纳谏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2、唐太宗的用人
3、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随堂练习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 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B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最贤慧的女人
长孙皇后
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形成的原 因:
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 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 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 一系列革新措施。
唐 朝 三三、省贞六观部新政制
2、皇“贞帝观新政”主要内容: 经济上;1.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
薄赋 政治上:2. ①选贤任能,虚心
起 草 政 令
中书省 纳 “三谏尚省,书六省②部沿”执行袭制和。门完下善省隋朝审核的
“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李世民通过非常手段登 上帝位,他到底做对了吗?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中国历代皇帝排行
姓名 李世民 康熙 乾隆 李隆基 成吉思汗 刘彻 武则天 朱元璋 刘邦 赵匡胤
得分 934 918 914 907 902 881 846 825 812 804
朝代 唐朝 清朝 清朝 唐朝 南宋 西汉 唐朝 明朝 西汉 北宋
•大业九年,再征高丽。因礼部尚书叛乱,隋炀帝 迅速撤兵。
•大业十年,三征高丽。高丽遣使请降。
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 (首发地)
翟让、 李密 瓦岗军
一、唐王朝的建立(隋亡唐兴)
1、隋朝灭亡: 618年 隋炀帝的暴政
2、唐朝建立: 618年 李渊(唐高祖)长安 玄武门政变
3、李世民即位: 年号:贞观
一、唐王朝的建立
公元617年,
隋朝太原留守李 渊在太原起兵,
攻占长安,次年 (618年)建立唐 朝,定都长安。 李渊即唐高祖。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649年),政治比 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 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 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 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