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重难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设计通用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设计通用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第一节《倍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数的表示方法;2. 学会通过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倍数;3. 能够运用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能够表示和计算一个数的倍数;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数的表示方法;2. 教学重点:通过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倍数,运用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6个苹果,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苹果是几个一组吗?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来?”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苹果是3个一组;(2)讲解倍的概念,表示方法;(3)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计算,求出6的2倍、3倍、4倍等。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倍数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倍的认识》2. 板书内容:(1)倍的概念;(2)倍数的表示方法;(3)求一个数的倍数;(4)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出12的2倍、3倍、4倍;(2)已知一个数的3倍是18,求这个数;2. 答案:(1)12的2倍是24,3倍是36,4倍是48;(2)这个数是6;(3)小华有10个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倍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加强引导;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倍数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与应用;2. 例题讲解中对倍的概念的深入解释;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针对性教学;4.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倍的认识》一等奖教学设计《倍的认识》数学优秀教案汇总

《倍的认识》一等奖教学设计《倍的认识》数学优秀教案汇总

《倍的认识》一等奖教学设计《倍的认识》数学优秀教案汇总一、教学目标:1.理解“倍”的概念,能利用“倍”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问题中的实际情境,灵活地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理解“倍”的概念和运用倍数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运用倍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教具等。

2.学生准备笔和本子。

3.准备一些实际情境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利用所准备的教具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如铅笔、橡皮擦等,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a.你们看见了几支铅笔?b.如果我把这几支铅笔摞在一起,一共有几支铅笔?c.你们觉得这几支铅笔是不是可以用“倍”的概念来描述?为什么?2.概念解释(15分钟)通过导入部分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并通过黑板或白板上的数学式子进行解释,如:2×3=6,这表示铅笔的数量翻一倍是3支,再翻一倍就是6支。

然后,通过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进行概念的巩固,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3.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做一些简单的计算和判断题,如:a.3×5=?2×5=?4×5=?b.4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c.小明有3支橡皮擦,小红有小明的2倍,那小红有几支橡皮擦?d.如果5是6的倍数,那6是不是5的倍数?4.讨论(15分钟)让学生和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a.如果一本书的价格是30元,那么两本书的价格是多少?b.如果一张纸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那么两张纸的面积是多少?c.如果一个汽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那么两小时后行驶的公里数是多少?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问题的特点,理解倍数的概念。

5.拓展(20分钟)教师给学生一些实际情境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如:a.一辆巴士每次能载20人,今天共要运送200人,需要多少辆巴士才能够把所有人运送完?b.一个花园里有10颗树,园丁每天向每颗树浇水2升,要浇水一周需要多少升水?c.一根铁丝长40米,需要切成5段,每段的长度相同,每段铁丝的长度是多少?六、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情况,给学生进行总结,强调倍数的概念和运用倍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的表象,能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解决关于“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的表象。

2、教学难点能准确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能解决关于“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小棒、圆形卡片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量比较的情境,如小兔子和胡萝卜的数量,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提问:“小兔子有 2 只,胡萝卜有 6 根,胡萝卜的数量和小兔子的数量相比,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胡萝卜比小兔子多 4 根。

教师进一步引导:“除了多 4 根,还能怎么比较它们的数量关系呢?”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倍”(1)教师在黑板上摆出 2 根小棒,然后再摆出 6 根小棒,分两行排列。

提问:“第一行有 2 根小棒,第二行有 6 根小棒,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呢?”(2)引导学生用圈一圈的方法,把第一行的 2 根小棒看作一份,第二行的 6 根小棒里面有这样的 3 份,所以 6 是 2 的 3 倍。

(3)让学生同桌之间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巩固对“倍”的初步认识。

2、进一步理解“倍”(1)展示课件,呈现 3 只小鸡,6 只小鸭的图片。

提问:“小鸡有 3 只,小鸭有 6 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几倍?”(2)引导学生把 3 只小鸡看作一份,圈一圈,6 只小鸭里面有这样的 2 份,所以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 2 倍。

(3)改变小鸡和小鸭的数量,如 4 只小鸡,8 只小鸭,让学生再次通过圈一圈的方法,找出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几倍。

三年级上《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倍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倍”的概念,体会“倍”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学习用除法计算倍数,掌握除法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会用除法计算倍数。

2.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倍”的概念。

2.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教具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因篇幅原因无法一次性提供,请您继续提问,我会逐步为您提供剩余章节。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教具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倍”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倍”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除法计算倍数,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七、课堂练习1. 完成教材配套练习题,巩固“倍”的知识。

2.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

3. 学生互相交换答案,讨论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倍”的知识。

2. 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并将解题过程写成小论文。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积极性等。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倍数的意义。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 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倍数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采用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果分份,引入倍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倍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心得。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6.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 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答题情况评价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结合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倍数应用的实践活动,如制作购物预算表,计算打折后的价格等。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倍数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家庭任务等。

3. 开展倍数知识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倍数树、倍数卡片等。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 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先后出示)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 1 幅图(2 个辣椒 ),挨次出示第 2,第 3、第 4 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 2?又摆几个 2?现在有几个 2?(2)出示玉米图(3 个一组)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3)出示紫薯图(5 个一组)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4 个 2、5 个 3、3 个5。

3.思量:(1)5 个 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2)3 个 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3)3 个 5 与 5 个 3 有什么不同?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 2 根,红萝卜 6 根,白萝卜 10 根。

(2)如果把 2 根胡萝卜看成 1 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 1 个 2,2 个 2,3 个 2。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必备(15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必备(15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必备(15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1.知识目标: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会倍的含义,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理解“倍”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感知“倍”1.出示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

(出示主题图)看屏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红萝卜,胡萝卜还有白萝卜,生数数量)观察地真仔细!师:刚才他找到了3种萝卜,分别是胡萝卜,胡萝卜有几根?(2根)还找到了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

(出示)2.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

师: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这三种萝卜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吗?生说“多与少”的关系,倍的关系等,从而引出倍。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倍(揭示课题)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初步认识“倍”师:听说过倍吗?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吗?(生: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你能不能摆一摆、圈一圈,让我们一眼看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生摆,圈红萝卜,数)小结:红萝卜和胡萝卜比,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这样的3个2根(板书),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师:谁还能像他这样完整地说?同桌互说,一起说。

2.进一步感知“倍”。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的?(圈一圈),那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找一找其他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吗(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再填一填,学生汇报,小结)3、想象推理,认识“倍”。

(1)师:(课件出示图)看,现在白萝卜有几个2根呢?轻轻地数一数,有几个2根?(6个)那么我们可以怎么说?(生: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2)师:现在呢?(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7倍,出示)(3)师:如果白萝卜有9个2根(一生: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9倍)(4)师:你还能继续接着往下说吗?(如果白萝卜有10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10倍……)(5)师:如果白萝卜有20个2根呢?几倍?(20倍)有50个2根呢?(50倍)100个2根呢?(100倍)(6)师:你有什么发现?(白萝卜有几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倍”进行数量关系的描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2. “倍”的计算方法3. “倍”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倍”进行数量关系的描述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倍”的概念,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3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倍”的关系。

2. 探究新知-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倍”的计算方法。

- 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倍”的计算方法。

- 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倍”的计算方法。

3. 应用拓展-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进行数量关系的描述和计算。

- 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提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倍”的更多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倍”的计算方法。

2. 请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倍”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倍”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理解“倍”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进行数量关系的描述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应用拓展部分应用拓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设计通用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设计通用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第一节《倍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数关系;2. 学会使用乘法计算倍数;3. 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的含义,掌握倍数关系的建立与计算方法;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倍数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数关系;2. 教学重点:掌握倍数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学校运动会,展示4名运动员和他们的成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倍数关系;2. 新课导入:讲解倍的概念,引导学生建立倍数关系;3. 例题讲解:以乘法算式为例,讲解倍数计算方法;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的练习题,巩固倍数计算方法;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3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倍的认识》2. 板书内容:倍的概念与意义;倍数关系的建立;倍数计算方法;实际问题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3个篮球,小华的篮球数量是小明的2倍,小华有多少个篮球?(2)学校有4个班级,每个班级有5名学生,共有多少名学生?2. 答案:(1)小华有6个篮球;(2)共有20名学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倍的认识及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倍数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本教案设计力求严谨、实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希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数关系;2. 教学重点:掌握倍数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例题讲解:以乘法算式为例,讲解倍数计算方法;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等方式,探索倍数的性质和规律。
4.家庭作业
-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倍数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倍数的定义、性质、求法以及生活中的倍数实例。
-通过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增强学生对倍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拓展阅读
-推荐一本与数学有关的趣味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数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倍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倍数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倍数。
5.注重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一个趣味故事引入:小兔子拔萝卜,小兔子每天拔的萝卜数量是前一天的2倍,引导学生思考小兔子第3天、第4天分别拔了多少个萝卜。
-练习题包括基本计算题、应用题和拓展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倍数的意义。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 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难点: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倍数的意义。

2. 采用引导发现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 采用实践应用法,让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倍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倍数的意义,举例说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倍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5.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正确率,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倍数概念的理解。

3.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的兴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如苹果、种子等,用于直观演示。

2. 准备练习题,涵盖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引发学生对倍数的思考。

三年级《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倍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倍”的概念,理解倍数关系。

2.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方法。

3. 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方法。

难点: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倍的概念。

2.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关系。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倍的概念。

如:老师拿出一篮子苹果,让学生观察苹果的个数,提问:“如果老师再拿出一篮子苹果,每篮子里都有5个苹果,两篮子苹果一共有多少个?”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新课导入:讲解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数关系。

如:老师拿出两篮子苹果,每篮子里都有5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篮子苹果一共有多少个?”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并回答。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拿出一篮子苹果,尝试用倍的概念解决问题。

如:一组拿出3个苹果,另一组拿出5个苹果,让学生提问:“一组拿出3个苹果,另一组拿出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用倍的概念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倍的认识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倍的认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三年级《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倍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倍数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与倍数相关的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倍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 学习利用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利用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倍数的概念。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求一个数的几倍。

3. 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倍数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倍数关系的练习题。

3. 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相关倍数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发现倍数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倍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求一个数的几倍,巩固倍数的概念。

4. 练习巩固: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倍数概念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倍数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七、课堂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倍数的概念。

2. 组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3. 教师点评练习题,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讲解。

八、拓展延伸1. 出示一些与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倍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鼓励学生课后探索,深入了解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 针对教学反思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倍数的概念。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倍的认识》优秀教案《倍的认识》优秀教案3篇《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小学数学教案《倍的认识教案》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原意吗?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同学上来。

师叫3名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名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教学例2)菲菲有三个好朋友,他们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摆的情况,用了多少根小棒。

(课件演示例2中第一个小朋友,摆了一个正方形)学生观察。

你知道了什么?生:摆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4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生:一个4根。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小朋友,他们摆图形的时候用了几个几根。

出示例2中另外两个小朋友摆的两个和三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2个4根,3个4根(板书:2个4根,3个4根)揭示倍的含义,指出第三个学生摆的小棒说:第三个同学摆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让学生反复说几遍。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师:是的。

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板书)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

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

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或。

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倍的认识》。

教材通过现实情境引入“倍”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倍”的含义,学会用乘法来求一个数的几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的含义,学会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个苹果和2个橙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3个苹果是2个橙子的几倍?”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思考,回答问题。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倍?怎么求一个数的几倍?”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倍”的概念,并学会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乘法求解,并解释答案的依据。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5. 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每组选择一道练习题,讨论并求解,然后分享答案和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倍的认识什么是倍?怎么求一个数的几倍?例题讲解练习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的铅笔数是小华的两倍,小华有5支铅笔,小明有多少支铅笔?2. 小红有3个气球,小蓝的气球数是小红的2倍,小蓝有多少个气球?3. 小刚有6个糖果,他的糖果数是小丽的几倍?请计算并说明答案的依据。

答案:1. 小明有10支铅笔。

2. 小蓝有6个气球。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知道“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

学生能够掌握“倍”的计算方法,能够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计算方法。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的表象。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讲解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演示法通过演示教具、多媒体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演示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掌握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倍”的概念。

讲解“倍”的计算方法。

通过演示教具、多媒体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知道“倍”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建立“倍”的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的概念。

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的概念。

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

通过演示解题过程,让学生掌握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练习法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出“倍”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有什么,有多少个。

引导学生比较图片中不同物体的数量,引出“倍”的概念。

1. ◦ ◦ ◦2. ◦ ◦3. ◦ ◦ 1. ◦ ◦ 2. ◦ ◦ 1. ◦ ◦ 2. ◦ ◦ 3. ◦ 1. ◦ ◦ ◦讲授新课讲解“倍”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有几个苹果,几个梨。

引导学生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引出“倍”的概念。

讲解“倍”的概念: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举例说明“倍”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有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比较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数量,说说三角形的数量是正方形数量的几倍。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有几个圆形,几个三角形。

《倍的认识》的教案设计

《倍的认识》的教案设计

《倍的认识》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数的含义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实物或图片素材3. 练习题或作业纸4.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小明比小华少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倍数的概念。

2. 探究倍数的含义: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素材,分组讨论,总结出倍数的含义。

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如:求3的2倍是多少,就是3×2=6。

4. 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小华比小明多几个苹果?”5.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倍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倍数的含义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素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倍数的含义。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倍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倍的认识教案十篇

倍的认识教案十篇

Don't think about creating the sea, you must first start with small river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倍的认识教案十篇倍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1、建立“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准备出示算式: 2 × 3师问:2 × 3表示什么?你能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图、三角图等表示出来吗?请你在答题纸上画出来,看谁表示得最清楚,画得又快又对!1.学生画教师巡视2. 投影展示和订正(要画出3个2和2个3的意思)二、创设情境导入:出示花坛图片:同学们,小动物们今天要召开森林运动会了,小红、小丽和小明打算去那看一看,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跟随小红、小丽和小明去森林运动会玩一玩吧!刚一进运动会的会场,小红、小丽和小明就被会场门口漂亮的花坛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师说:那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蓝花和黄花好吗?提问:仔细观察蓝花和黄花,请你比较一下这两种花的数量有什么关系?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1.黄花比蓝花多4朵2.蓝花比黄花少4朵3.蓝花和黄花相差4朵4.蓝花再添4朵就和黄花同样多5.两种花一共有8朵6.黄花是蓝花的3倍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黄花是蓝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黄花是蓝花的3倍”进行引导)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的认识》重难点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1.充分利用动手操作活动加深理解。

本节课通过组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感知倍、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用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理解倍的意义”整个过程,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本质。

2.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充分理解“求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看红萝卜里包含几份胡萝卜,包含3份,就是胡萝卜的3倍。

”通过这样结合除法比较关系的角度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倍的概念的认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知识,知道“份”的含义,并能够进行准确区分一份数及几份数。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通过画一画、动一动、比一比等活动,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倍的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中,能够解决简单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比较中自主生成“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建立“倍”的概念,能够正确表达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2、通过改变其中的一份数、几份数或倍数,学生能够在变化中准确找到数量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加深对标准量的理解,深化“倍”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善于交流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2、能够正确表达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圈一圈”“摆一摆”积累感性经验。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1、全班齐背乘法口诀。

2、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2、5个3)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揭示本课主题: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2.揭示本课主题: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1)胡萝卜、红萝卜之间的关系
①学生自由发挥,说出之间的一些数量关系:加,减,比大小等等
②引导学生说出把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如果说不出教师说出,同时用课件将2根胡萝卜慢慢的圈起来。

同时出示:2根看胡萝卜看做一份。

③看红萝卜,课件慢慢演示圈一圈的过程,边圈,学生一起边数,得到“3个2根”,引导学生说出,红萝卜里有3个2根。

④师总结: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红萝卜里面有3个2根。

师板书: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

(2)胡萝卜、白萝卜之间的倍的关系
①引导学生说出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
②演示白萝卜2根2根圈的过程,学生跟着数,得到5个2根,进而得出结论:白萝卜里有5个2根,
③师板书:5个2根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
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

)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

)有几个4呢?(4的几倍。

)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3.小结
(1)出示两个例子,找到各自标准是什么?
(2)出示两个例子,归纳怎么找到倍的关系的方法:
①找到标准量作为一份
②找到另一个量里有几个这样的标准量
③确定倍数关系,也就是另一个量里有几个这样的标准量就是它的几倍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对生活中具体实物量的比较中抽象出倍的过程。

再让学生自主发现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形成对新知的巩固与运用,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1份”的标准不管是在哪一行,都不会影响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关系,要明析谁是“1份”的标准量是关键】。

三、运用新知,巩固练习
1.圈一圈说一说。

(课件出示)
(1)师:还可以怎么说?(是的2倍)
(2)思考:是的2倍,是的2倍,都是2倍,为什么和
的数量不一样呢?(标准量不一样。

)【设计意图:以图片呈现,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以表象建立概念。

从起初的“1份数不变,几份数变化”到“1份数变化,几份数不变”两个层次的推进,让学生体会“标准量”在变与不变比较中,强化概念的形成过程。


2.动手摆一摆,体会“倍”的关系。

(课件出示)
3、拍手游戏。

刚才的几个题大家都完成的很好,所以现在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玩个小游戏。

老师先示范规则:我拍2下,你拍3个2下,回答你是我的3倍。

同桌之间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四、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本课内容。


2、小兔子吃剩的红萝卜有3个,白胡萝卜有5个,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老师要再贴上多少个白胡萝卜,它才是红萝卜的2倍?3倍呢?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胡萝卜: 2根
红萝卜:3个2根 3个2
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
白萝卜:5个2根 5个2 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

)集体数一数。

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

)10个2呢?(2的10倍。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

)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

)有几个4呢?(4的几倍。

)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板书:几个几几的几倍
(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

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

我们称之为“标准量”,及时板书。

②揭示本课主题:找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红、黄珠子之间的关系
①学生自由发挥,说出之间的一些数量关系:加,减,比大小等等
②出现倍的答案,抓住契机,引导“3倍”里的“3”怎么得来?
追问,3个学生说出想法
③引导学生说出把2颗红珠子看做一份,如果说不出教师说出,同时用课件将2颗红珠子慢慢的圈起来。

同时出示:2颗红珠子看做一份。

④看黄珠子,课件慢慢演示圈一圈的过程,边圈,学生一起边数,得到“3个2颗”,引导学生说出,黄珠子里有3个2颗
⑤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所以黄珠子的数量是红珠子的3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