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提纲 2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提纲

1、组织的含义与特点组织:人们为了一定目标,运用信念、理想、态度、知识、技能等各种要素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

特点:(1)组织是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2)组织有自己的目标(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合作来实现目标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对组织情景下,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1)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因变量:生产率,缺勤,流动,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2)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自变量: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水平P7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术语变量,假设,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理论 P184、常用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1、知觉的含义、能动性表现和过程知觉: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认识过程能动性表现:知觉具有选择性,知觉具有整体性,知觉具有理解性,知觉具有恒知觉的过程:注意,组织,解释,检索,判断 P26-272、归因的定义及主要理论归因: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推断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激励下属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主要理论:海德归因理论,对应推断理论,三维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维纳的归因理论P293、社会知觉的含义和若干效应社会知觉:对由人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知觉。

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P27效应:①首因效应(陌生人):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②近因效应(熟人):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③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提出来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④社会刻板印象:也称定式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⑤与我相似的效应: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⑥对比效应: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4、价值观的含义和分类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复习提纲一1.什么是组织?什么是行为?什么是组织行为?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或答: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或答: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人自觉协作的活动或力量所组成的系统。

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动。

组织行为是指人们在作为组织成员(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时表现出的行为。

或答: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组织的三个要素、三个特别是什么?组织的三个要素是:人、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组织的三个特点是:有明确的目标,拥有资源:人、财、物、信息和时间,保持一定的权责结构。

3.组织行为有哪些类型?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可把组织行为分成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可把组织行为分成正向组织行为和反向组织行为。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5.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部分。

6.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有哪些?科学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泰勒;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埃尔顿·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系统与权变理论,代表人物是卢桑斯。

7.霍桑实验的主持人是埃尔顿·梅奥和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8.霍桑实验的意义为工业心理学注入了新思想。

它告诉人们,在把心理学的方法、事实和原则应用于工作着的人时,不仅应当重视人事心理和工业心理方面,也应当注意社会心理方面;不仅应当解决人与事和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也应当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霍桑实验是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性起点。

9.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总复习资料一二三

组织行为学总复习资料一二三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一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发挥积极行为,这体现了人的行为的(可控性)2.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价值观)3.下列价值观中,最古老的、最简单的、局限性最大的价值观是(最大利润价值观) 4.个体在群体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他以以下哪一方面的意见作为定向的标准(群体)5.组织内部职工个人的工作职业由组织外围逐步向组织内圈方向变动的事业生涯变动方向属于(向核心的变动)6. 要开发一个企业、单位、部门或他们之中某个人的创造力,要顺利地开展各种创造活动,首先要求他们的领导者(富于创造精神)7.在群体发展的阶段中,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对群体加给他们的约束,仍然予以抵制的阶段是(震荡阶段)8.整个社会组织体系的基础是(经济组织系统)9.群体规模能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如果群体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则(大群体比小群体表现得好)。

10.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以下方面的适应(人际关系)11.在领导行为方格论中,领导者对工作和人的关心都有高标准的要求,认为员工利益与组织目标是相容的领导类型是(团队式管理)12.事业生涯的设计和事业生涯开发两个概念的关系是(有时有重要区别)13.命令型群体都是(任务型)群体.14。

人的最基本或最一般的能力是(智力)15.按照霍兰德的“个性定向”理论,适合从事沉思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属于(调查研究型)16.日本组织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17.按领导的权威基础,领导者可分为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18.造成不公平感的真正问题在于(收入差距的不合理)19.在群体发展的阶段中,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的阶段是(有所作为阶段)20.适合从事公关、销售、开发,善于管理夕阳企业的人,其气质类型为(多血质)21.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发现其具有的沟通形式或网络有四种,其中最普通的形式是(集束式)22.决策民主化的先决条件是(决策法制化)23.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的第三层次是(组织)24.有效落实计划的基本要求是(良好的评价管理)25.以下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期望理论)26.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个体)27.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心理学)28.提出个人的个性类型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的是(霍兰德)29.提出事业生涯计划是一个持续发现的过程的著名心理学家是(薛恩)30.在群体发展的阶段中,具有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成员各自探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的特点的阶段是(形成阶段)31.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社交需要,人们往往会在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中,感受到满足,这满足了个体加入一个群体的(情感需要)32.在领导行为方格论中,对人和对生产都很少关心,是回避责任、缺乏志向或不称职的领导类型是(任务式管理)33.按照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分,沟通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人际沟通中最普通的形式是(口头沟通)34.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源三个方面即:个体、群体和(领导者)35.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包含经济、政治、道德、法律、宗教等关系,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经济关系)36.管理心理学家莱维特对组织的正式沟通的研究发现更加突出了沟通的层次性的是(链式沟通)37.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多的报酬)38.使组织成员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力量,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39.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具体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的(50-60年代)40.领导的有效性是三种因素的函数,即(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景因素)41.按照薛恩的“职业锚"理论,追求目标是具有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的“职业锚"叫(管理能力职业锚)42.在处理冲突时,当你的问题微不足道,或还有更紧迫、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时,应该使用的策略是(运用回避)43.因为年龄相近、支持某个球队、同一所大学毕业、政治观点相同等原因形成的群体类型属于(友谊型群体)44.适合从事制造业,善于管理朝阳企业的人群,其气质类型为(抑郁质)45.按领导的权威基础,领导者可分为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46.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以下属于环境因素的是(群体的气氛)。

组织行为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复习提纲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的和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组织行为的概念:在一个组织中,发生各种人际关系所产生的行为及其心理。

3、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从而提高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4、组织行为理论三个重要理论渊源:第一个理论渊源是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泰勒,提出“科学管理”思想;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渊源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梅奥等霍桑实验,提出了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等观点。

第三个理论渊源是当代西方管理理论思想。

5、组织的层次观(P10)第一个分析层次:组织中员工的个体行为,可以把组织看成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人的集合,分析个体行为以及他们对不同是组织政策、实践和过程的反映。

第二个分析层次:组织内部中的群体的行为第三个分析层次:组织在环境中的行为。

这种分析力求理解组织的结构设计、如何进行沟通和信息传递、组织与环境间的关系和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组织有效性和效率。

6、行为主体的社会属性人所具有的而动物所没有的特点:劳动;语言;思维;理性;道德等,是人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7、行为的主体生物属性。

人作为动物所具有的特点,人与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是人的先天本能。

如:食、性等。

附加:生物属性受社会属性支配,社会属性在人的性质中起根本性决定作用。

是人的根本性质所在。

8、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由动机的驱使,动机的最终来源是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由于感觉器官受到环境刺激产生的。

9、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的张力,而周围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人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以内部力场的张力为主。

群体活动的方向也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正式“力场”中各种力的平衡,使群体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全·用)

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全·用)

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组织行为学基础组织行为学概念与性质概念1、组织:组织原意是将丝、麻织成布帛,即组合编织。

如今,组织的含义已经:从物到人;从静到动;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个到系统。

(动)安排分散的人和物使其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名)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群体2、行为: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

狭义:人受其心理、胜利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的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外显的活动和内隐的心理人的行为的特点:适应性: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多样性:千人千面动态性:个体自身也会发生变化可控性:可以通过制度、培训、教育等诱导和激发互动性:人的生理、心理和环境相互作用3、组织行为: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产生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

组织行为同个人行为相比:是整体行为(代表组织)与组织宗旨有关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组织的社会责任)成员共同互动的结果通过个体行为实现组织行为包括:管理行为、群体行为和个人行为(三项研究内容)影响组织行为的因素:感觉、经验、学习、动机、认知、个性和社会影响。

4、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及在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规律性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规律性研究范围:个体、群体、组织、社会研究方法:心理、社会、经济、人类、生理、伦理、政治等(P6图)5、为什么学习、研究组织行为学:案例:斯P4管理者的成功之道:管理者成功地实现其目标需要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应用专门知识或技能的能力)、人际技能(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概念技能(分析和判断复杂情况的能力)管理者从事四类管理活动: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协调、控制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材料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

传统的管理沟通网络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一般的管理者: 32% 29% 19% 20%有效的管理者(绩效) 19% 44% 11% 26%成功的管理者(晋升) 13% 28% 48% 11%结论:社交和政治技能对于管理者谋求组织内部升迁起重要作用。

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全·用)

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全·用)

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组织行为学基础组织行为学概念与性质概念1、组织:组织原意是将丝、麻织成布帛,即组合编织。

如今,组织的含义已经:从物到人;从静到动;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个到系统。

(动)安排分散的人和物使其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名)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群体2、行为: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

狭义:人受其心理、胜利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的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外显的活动和内隐的心理人的行为的特点:适应性: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多样性:千人千面动态性:个体自身也会发生变化可控性:可以通过制度、培训、教育等诱导和激发互动性:人的生理、心理和环境相互作用3、组织行为: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产生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

组织行为同个人行为相比:是整体行为(代表组织)与组织宗旨有关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组织的社会责任)成员共同互动的结果通过个体行为实现组织行为包括:管理行为、群体行为和个人行为(三项研究内容)影响组织行为的因素:感觉、经验、学习、动机、认知、个性和社会影响。

4、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及在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规律性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规律性研究范围:个体、群体、组织、社会研究方法:心理、社会、经济、人类、生理、伦理、政治等(P6图)5、为什么学习、研究组织行为学:案例:斯P4管理者的成功之道:管理者成功地实现其目标需要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应用专门知识或技能的能力)、人际技能(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概念技能(分析和判断复杂情况的能力)管理者从事四类管理活动: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协调、控制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材料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

传统的管理沟通网络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一般的管理者: 32% 29% 19% 20%有效的管理者(绩效) 19% 44% 11% 26%成功的管理者(晋升) 13% 28% 48% 11%结论:社交和政治技能对于管理者谋求组织内部升迁起重要作用。

2013年组织行为学总复习

2013年组织行为学总复习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历史:关键阶段、代表人物学科特性:交叉学科研究方法:不同角度,不同分类趋势:全球化,面临挑战一、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莱维特巴斯2、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学派(霍桑实验)人力资源学派(麦格雷戈)3、古典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巴纳德4、源起:亚当.斯密、查尔斯.巴比奇、罗伯特.欧文、弗雷德里克.泰勒关键阶段、代表人物(一)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物本管理时代1.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理论2.亨利•法约尔:一般组织理论3.马克斯.韦伯:组织管理论(二)行为科学的组织管理理论——人本管理时代4.霍桑实验主要观点(是里程碑)★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即人是社会动物,而不是早期科学管理理论所描述的“经济人”。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

工人的“士气”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梅奥等人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s)。

目前比较流行把这个学科称为“组织行为学”。

分微观、宏观组织行为学。

5.麦格雷戈1960年他在所著《企业的人的方面》(Human Side of an Enterprise)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观点,即X,Y理论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人们在工作中能自我控制,在现在的工业条件下,一般人没有发挥其他潜力。

持这种观点的,他称之为Y理论6.莱维特他本人于1958年出版了《管理心理学》一书,用“管理”取代“工业”之后,正式开始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词代替原来沿用的工业心理学的名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理论——能本管理时代7.威廉·大内:Z理论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2013年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2013年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概念)2、雨果·芒斯特伯格的思想3、霍桑实验的发现4、传统取向的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5、组织行为学一般模型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1、影响知觉的因素2、社会知觉(包括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和定型效应)3、归因的概念、对失败和成功的归因4、洞察力(概念)、人际洞察力的过程(包括选择性编码、选择性合并和选择性比较)5、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6、纯理性人、有限理性人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验1、四种气质类型以及A型性格与B型性格2、霍兰德职业人格类型、5种典型的性格类型及特点(Y—G性格测量表)3、“大五”个性因素模型第四章价值观与态度1、三种经营价值观2、如何转变员工的态度3、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4、工作满意度的内容5、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1、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3、如何运用内容激励型理论4、期望理论5、心理契约(概念)6、激励理论的应用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1、非正式群体的作用2、群体行为(从众、顺从、暗示、模仿与感染)3、人性假设与团队建设4、团队建设的策略第七章管理沟通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优缺点2、群体决策的优缺点3、人际冲突的原因4、组织有效沟通和改善沟通的策略和工具第八章权力与政治1、权力的来源和类型2、印象管理3、引发政治行为的因素4、如何防止性骚扰第九章领导理论1、西方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2、管理方格理论3、PM理论和CPM理论4、费德勒权变理论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6、如何选择领导方式第十章组织文化1、什么是组织文化2、组织文化的结构2、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3、如何塑造完善的组织文化第十一章组织变革与发展1、组织变革的诊断2、组织变革的勒温模式3、组织变革的压力和动力4、组织变革的莱维特模式第十二章健康与安全1、心理健康的标准2、如何进行情绪管理3、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4、如何提升工作生活品质5、什么是员工帮助计划,以及EAP的内容与实施。

组织行为学期末知识点复习

组织行为学期末知识点复习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知觉:知觉是指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积极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认识过程。

胜任感:是指希望自己担当的工作与自己的知识能力相适应,工作带来挑战性,负有更多的责任,工作能取得好的结果,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也能得到增长。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态度。

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责明确的群体。

群体规范:是群体对其中的成员应该(或不应该)表现出的行为的界定。

规范约束其中成员的行为准则,也是群体成员相互期待的基础。

在组织中,正式成文的行为规范是制度化了的期待。

沟通:为了设定的目标,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发送者通过一定的媒介或通道,以语言、文字、符号等表现形式为载体,与接收者进行信息(包括知识和情报)、思想和情感等交流、传递和交换,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形态和组织文化的综合,是指有意识地、系统地、持续地吸收、积累、分享、利用各种知识以不断适应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的组织。

组织变革:指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其组成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整、改变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简答题1、对组织行为学的辩证分析答:(1)、人的自热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2)、个人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辩证统一;(3)、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和变化发展;(4)、辩证地看待人的需要;(5)、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2、隐含偏爱模型的步骤答:(1)识别问题,并对其进行简化处理使问题变得清晰而单一;(2)确定偏爱的方案。

(3)确定选择性备选方案。

(4)确定证实性备选方案。

(5)建立决策标准和权重。

(6)选择隐含偏爱方案。

3、团队形成的阶段答:(1)、成立阶段团队的成立或者创建阶段要完成团队方案的制定和其他准备工作。

在这阶段,首先要考虑团队的定位问题,形成团队的内部结构框架;其次建立起团队与外界的初步联系;最后团队的成立必须得到上层领导的支持。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组织⾏为学》复习资料《组织⾏为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20选5)1、⼯作满意度⼯作满意度,指⼈们对⼯作特点进⾏评估后⽽产⽣的对⼯作的积极感觉。

⼀个⼈的⼯作不仅包括⼯作内容本⾝,还有与同事上司的互动、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达到绩效标准、⼯作环境等等,员⼯对⾃⼰的⼯作是否满意常常是对⼤量不同⼯作元素综合概括的结果。

2、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试图控制他⼈对⾃⼰形成印象的过程。

3、群体群体指的是为实现特定⽬标⽽组合到⼀起并形成互动和互相依赖关系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

4、群体凝聚⼒群体凝聚⼒,指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愿意留在该群体中的程度。

5、⼈格⼈格是个体对他⼈反应⽅式和交往⽅式的总和。

在组织⾏为学中,⼈格是⼀个动态概念,⽤于描述个体⼈格的成长和发展。

6、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了⼈们关于判断的最基本的信念,反映个体对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看法与观念。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是指某种⾏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界定的是它有多重要。

7、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指的是群体中成员热衷保持⼀致意见的情况下,从众压⼒使得该群体难以批判性地评估那些不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的或者不受欢迎的观点。

8、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些⾏为标准。

群体规范让成员知道⾃⼰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9、⾓⾊知觉⾓⾊知觉,个体对于⾃⼰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10、⾓⾊冲突⾓⾊冲突,即遵守某种⾓⾊要求会使另⼀种⾓⾊要求难以实现。

例如⼀个⼈的家庭⾓⾊(丈夫)和社会⾓⾊(职业经理⼈)就会有时间分配等问题的冲突。

11、组织⽂化组织⽂化指的是组织成员共享的⼀套能够将本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的意义体系,代表组织成员的共同认知。

如从创新冒险、关注细节、结果导向、团队导向、进取⼼、稳定性等⽅⾯,组织成员共享对本组织、组织开展⼯作的风格以及组织成员应有的⾏为⽅式的理解。

12、组织设计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作。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2)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2)

1,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欲机遇:1.改善质量和提高生产率;2、改善人际技能、3、管理劳动力多元化;4、回应全球化;5授权、6激发革新和变革;7、处理临时性;8、员工忠诚减弱;9、改善道德行为。

2,心理活动: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

3,认识活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4,感觉的特点分类:1,外部感觉;2,内部感觉;3,运动感觉。

5,产生感觉的条件:客观刺激的量度;2主观感觉的能力。

6,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

7,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能注意的反映当时应该认识的事物,就能让我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有所提高。

8,记忆包括:识记、保持、重现、再认。

9,提高记忆注意:1明确识记对活动任务和内容的依存性;2对实际活动树立积极态度;3明确识记效果对理解的依存性。

10,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11.思维的特点:思维的广度、2思维的深度、3独立性、4敏捷性;5逻辑性;6创造性。

12.如何培养与保持积极的情感:1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2努力提高认识水平;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13.意识的特点:1意识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意识活动是一种自觉的克服困难的活动;3意识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活动实现的。

14.意识的表现:1坚毅性;2果断性;3自制性。

15.气质的类型:胆汁性;2多血型;3黏液型;忧郁型。

16. 17.人的性格的形成: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即由后天的生活实践、工作实践以及教育影响,长期塑造而成。

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客观事物不断参透到个体的认识活动、感情活动和意识活动,构成个体的一定态度体系,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从而构成性格的本质。

由于在变化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将不断的产生新的认识、新的需要,激起新的动机,从而形成新的态度,这种新的态度日趋巩固,形成新的性格。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一、重点概念(记忆)1,组织行为学定义2, 组织行为学常见三个变量3, 跨文化的五个文化维度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20)第二章个性、价值观与工作态度一、重点概念(记忆)1, 个性的定义2,个性的性质理解3, 组织情境中的个性:控制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4, 价值观的定义5,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6, 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的关系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37)2, 课后思考题第五题(P37)第三章知觉与归因一、重点概念(记忆)1,知觉的定义2, 社会知觉误差及常见的六种知觉误差3, 归因过程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53)2, 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53)第四章学习与行为改变1, 社会学习理论的五个维度2, 强化与行为塑造: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3, 强化程序与行为修正:连续强化与间隔强化二、问题(掌握)1, 课后习题第四题(P69)第五章工作激励一、重点概念(记忆)1, 激励的概念2, 需要的分类3,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4, 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5, 激励中的误区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一题(P88)2,课后习题第五题(P88)第六章群体行为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的定义以及群体的分类2, 群体的发展阶段3, 群体结构的重要变量4,群体规范5, 群体凝聚力以及对群体绩效的影响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二题(P104)2, 课后习题第五题(P105)第七章群体沟通一、重点概念(记忆)1, 沟通的分类2, 沟通模型掌握3, 有效沟通的障碍4, 改善沟通的方法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20)2, 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20)第八章群体决策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2,群体决策技术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133)第九章团队与团队管理一、重点概念(记忆)1,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2, 采用团队的原因3, 团队的类型与特征4, 高效团队的特征5, 如何创建工作团队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49)2, 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49)第十章冲突、谈判与群体间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 冲突的概念2, 冲突的过程3, 谈判的类型与实质4, 谈判中的问题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70)2,课后练习题第六题(P170)第十一章权力与政治一、重点概念(记忆)1, 权力的定义2, 权力产生的本质3, 权力的来源: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合法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力4, 组织中的政治行为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184)2,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84)第十二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领导的定义2, 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3, 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205)2,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205)第十三章章组织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 组织的特征2, 经典组织的要素与结构3, 组织的控制:产出控制与过程控制、集权与分权4, 水平组织与垂直组织的比较5, 组织的协调二、问题(掌握)2, 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26)第十四章组织设计与组织学习一、重点概念(记忆)1, 四种基本的组织设计类型2, 技术与组织设计3, 组织与环境关系中的三个指标4, 组织学习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44)第十五章组织文化 课后阅读,作为阅读材料案例分析联系:1、案例1:某房地产集团属下一家物业经营管理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非常注重管理的 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 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公司的业务增长了110%。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

组织行为学1.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研究,他探讨个人、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绩效。

2.研究对象是个体,群体,和组织。

3.研究的六个立脚点离职率:是员工永远离开一个组织的想象。

在个体层面,体现为离职意愿。

缺勤率:员工没来上班的现象。

工作率:组织目标完成的效果和效率。

工作越轨行为:是指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和个人健康的主动性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由员工自发决定的行为,这种行为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要求当中,但这些行为无疑会促进组织的有效运作和作用。

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的总体态度,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于动作的积极感觉。

4.你如何来理解OB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层次是?六个角度是?组织行为研究主要是以这6个为落脚点,考察个体、群体和组织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从而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组织管理实践,从而达到提升组织绩效的目的。

管理旨在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追求高效率和高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本质在于协调(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项职能来协调的)管理以人为本(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核心客体,人既是组织生存发展的手段也是目的)。

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行为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而,组织行为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回去了解一下海尔或是富士康的组织行为现象。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是一门对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进行测量和解释,有时还包括对行为进行改变的科学,它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心理学对于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人格、绩效评估、个体决策、领导有效性的研究为组织行为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环境或文化相联系的人,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群体、组织系统研究层面为为组织行为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为组织行为学领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人类学:在群体层面的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组织系统研究层面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的研究为组织行为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应掌握的概念:1、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由组织建立的群体。

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2、霍桑实验(P5)、科学管理学派(P4).3、个性、人性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人性:即人的本性4、X理论P73-74、Y理论P75—76、超Y理论P76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 理论(Theory x);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Theory Y)。

通过观察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的方式,麦格雷戈发现,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管理者又根据这些假设来塑造他们自己对下属的行为方式。

1、X理论以下面四种假设为基础:A、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B、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C、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D、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2、与这些消极的人性观点相对照,麦格雷戈还提出Y理论,它基于这机关报假设:A、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B、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

C、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D、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超Y理论(Super Theory Y),权变理论(Contingency approach)或应变理论的代表超Y理论是1970年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J.J.Morse)和杰伊·洛希(J。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1、分析各种人性假设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西方人性分析中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东方人性分析中的Z理论,我国人性分析理论人性假设X(“经济人〃假设)理论:“经济人〃的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地逃避工作。

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意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地受别人的指导。

个人目标都是和组织目标相矛盾的。

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

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以上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鼓励自己能够给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而这些人就应担负起管理的责任。

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任务方面;应用职权发号施令,使对方服从;强调严密的组织,制定具体的规范和工作制度。

在激励约束制度上,主要用金钱报酬调动人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人性假设丫(“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一般人都是勤奋的。

人们在执行任务重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在适当的条件下学会接受职责和谋求职责。

在解决问题是都能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

首先,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有利于人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的职能应从监督、指挥变为帮助人们克服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其次,激励方式应从外在激励改变为内在激励为主。

最后,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分享权力。

人性假设Z(“社会”人假设)理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

复杂人假设:认为以往的人性假设,如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适合于某些人和某些场合,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失于简单和绝对化。

组织行为学复习总结提纲.doc

组织行为学复习总结提纲.doc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1、考试方式:案例分析,其中一篇以富士施乐收购为背景,企业文化为考试范畴。

2、写作要求•理论分析•决策分•解决方案•行动建议3、篇幅要求:每篇不少于400字。

4、考试范围:组织沟通、组织冲突、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组织沟通1、沟通的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信息)2、沟通的过程(发送者、编码、信息、渠道、解码、接受者、噪声、反馈)3、沟通的方向(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4、组织沟通(链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5、沟通模式口头:会议、视频会议、电话。

书面:信件、ppt、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文本通讯、社交媒体、博客、其他。

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6、沟通渠道的选择信息丰富度(口头〉书面>非语言)信息安全性7、说服性沟通自动处理和控制处理、兴趣水平、先验知识、人格、信息的特点8、有效沟通的障碍过滤、选择性知觉、信息超载、情绪、语言、沉默、沟通恐惧、撒谎。

9、全球化层面的意义(文化障碍、文化情景、文化指南)10、小结沟通与员工满意度之间的联系;信息不确定性越低,工作满意度越高。

信息的失真和模棱两可,言语信息与非信息之间的不一致,都会提高不确定性,进而降低员工满意度。

11、对管理者的启示•沟通方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沟通的有效性•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沟通,都要从员工那里获得反馈,以确保信息被正确理解。

•书面沟通产生的误解比口头沟通多;尽量以面对面会议的方式^员工进行沟通。

•确保所采用的沟通策略适合接受者以及信息类型。

•留意沟通中的障碍,比如性和文化。

二、组织冲突1、冲突的定义当一方感觉对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时随之产生的一个过程2、冲突的类型和范围类型M壬务冲突、关系冲突、程序冲突;范围:二元冲突、群内冲突、群际冲突;3、冲突过程((潜在的对立或失调、认知和人格化、行为意向、行为、结果)4、谈判谈判策略(分配式谈判、整合式谈判)谈判过程准备与计划、确走基本规则、阐述与辩论、讨价还价与问题解决、结束与实施第三方谈判(调停人、仲裁人、和解人)5、本章小结冲突对群体或组织单元的作用具有建设性或破坏性。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有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有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晕轮效应、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直觉对象的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首因效应、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团队、是由具有互相补充技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成员彼此承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

问题解决型团队、为了解决组织中的某些专门问题而设立的。

跨职能团队、有的团队是来自组织内部同一层次,不同部门或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的,他们合作完成包含多样化任务的大型项目,这样的团队就是跨职能团队。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的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组织风气、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

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起指导作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约束力。

情感承诺、是个体对于组织认同的程度,包括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为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而骄傲,愿意为组织利益做出牺牲等。

优势动机、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

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

群体、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相互影响,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从众行为、在群体影响下愿意放弃个人意愿而和大家保持一致的心里行为。

前提是具有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不同于行政压力,不具有直接强制性或威胁性。

态度、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里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正式群体、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编制,有规定的义务和权利,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组织气质态度价值观动力定型目标管理社会助长社会堕化从众群体思维群体转移团队领导激励
二、简答题
1.人群关系理论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什么区别?
2.简述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的重要启示。

3.简述目标设置理论的内涵
4.激励的原则有哪些。

5.简述工作特征模型。

6.简述群体决策的利弊。

7.员工应对不公平的方法有哪些
8.简述费德勒领导方式有效性的权变因素。

9.简述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三、论述题
1.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打造高绩效的团队。

2. 谈谈在当今条件下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3.社会堕化相关知识
4.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5.管理者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四、案例分析:领导行为相关知识、激励部分的知识(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应用)
四、其他题型(选择题)知识要点
第一章
1.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管理者的内涵:在组织中晋升速度最快的是成功的管理者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个体(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群体、组织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5.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谈话调查
第二章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2.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包括:早期理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韦伯)
3.霍桑试验包含的四个分实验:照明、福利、群体、谈话实验
4.霍桑试验的主持者:梅奥
5.霍桑试验提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
6.勒温群体动力论的公式:B=ƒ(P•E)
第三章
1.行为的特征:目的性、原因性、社会性、自主性、持久性、可塑性
2、塑造行为的方法(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和惩罚)及其内涵
3、操作条件反射的内涵
第四章
学会在实际情境中鉴别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等人性假设学说
第五章
1.个性心理特征包含哪几个部分:气质、性格、能力
2.气质的四种类型: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粘液质(粘液占优势)、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和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及其典型特点;
3.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分类标准:主要根据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来划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4.性格的类型:
(1)根据管理工作的特点,美国心理学家麦科比将性格分为:工匠型、斗士型、企业人型和赛手型
(2)霍兰德提出性格类型与职业类别: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
(3)大五性格因素
5.学会鉴别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6.动机的功能、动机冲突
7态度改变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着重掌握改变失调的三种方法;凯尔曼三程序理论
8.组织承诺的结构:持续承诺、规范承诺、情感承诺
9.西方和中国经营管理价值观发展的三个阶段
10情绪理论(詹姆士-兰格、坎农-巴德、巴浦洛夫情绪理论以及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第六章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2.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组织中哪些因素属于保健因素、哪些因素属于激励因素
3.麦克利兰对高层次需要的分类类型(识记),高成就需要者的特点
4.ERG理论的内涵: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5.理解期望理论的内涵(包括公式、扩展公式)、期望理论关注的三方面的关系
6.公平理论的内涵
7.升华、合理化的内涵并会应用(如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属于什么挫折后应对机制)第八章群体行为
1.学会鉴别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2.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间断-平衡模型
3.理解从众现象、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社会堕化的内涵
4.群体决策的两个副产品:群体转移与群体思维
5.群体决策的方法(最费时、复杂的但不需要群体成员见面的决策方法:德尔斐法)
第九章团队
1.学会鉴别团队与群体
2.团队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十章群体沟通与冲突
1.正式沟通网络的类型,群体成员满意度最高的沟通类型
2.非正式沟通的类型
3.个人冲突的类型:双趋、双避、趋避、双重趋避(学会应用)
第十一章领导行为
1.衡量领导绩效的好坏:员工的行为
2.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各包含哪些因素
3.管理方格理论的五种典型领导方式
4.利克特领导理论的四个系统类型
5.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三种极端的领导作风
6.费德勒领导理论的权变因素;在有利或不利条件下领导方式的选择
7.生命周期理论图示(注意掌握在个体不同成熟度下应该采取的领导方式)
8.豪斯的领导类型(识记)以及环境权变因素和个体权变因素
课堂展示部分知识考核:学会结合实例鉴别各种心理效应(投射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效应、踢猫效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