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现自己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
不仅要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还要通过绘画和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因此,儿
童绘画心理的研究和分析对于了解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儿童绘画心理与儿童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视觉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也带动了儿童绘画的发展。
儿童从描摹模
仿开始,逐渐向自我表达和理解转变。
同时,儿童在绘画过程中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锻
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其次,儿童绘画心理与儿童情感发展密不可分。
儿童的情感发展往往与家庭、教育和
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绘画过程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愉快、悲伤、恐惧等复杂情感,
从而得到情感的宣泄和调整。
同时,儿童在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培养自
己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最后,儿童绘画心理也与儿童自我认知和个性形成密切相关。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不仅
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体验自己的想象力和才华。
儿童通过绘画中的自我表达和创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特点,形成更加自信和积极的人格特质。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儿童绘画在身心健康和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和家庭应该注重培养
儿童的艺术兴趣和能力,鼓励他们参与绘画和创意活动。
同时,教育和家庭也应该尊重儿
童的表达方式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认可。
这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也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儿童绘画是儿童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是儿童表达情感、展示创造力的方式,还能够反映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学原理对于儿童艺术教育和心理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
儿童通过绘画可以表达内心感受、情感体验和情感体验。
很多时候,儿童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通过绘画可以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等视觉元素来传达情感。
当儿童感到开心、快乐时,他们可能会用明亮的色彩、多种形状来表达这种愉悦的情感;而当他们感到悲伤、恐惧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暗淡的色彩、尖锐的线条来表达内心的困扰。
通过绘画,儿童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从而得到释放和宣泄,进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儿童绘画可以展示儿童的创造力。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并不受世俗的束缚,他们不受规则和表现的限制,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对于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将想象中的世界展示出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创造力。
儿童的创造力是他们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儿童绘画可以帮助他们将创造力转化为艺术作品,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儿童绘画可以反映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涂色和画图,更是在思考、观察、表达、组织等方面进行认知活动。
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可以反映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早期阶段,儿童通常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如圆形、线条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绘画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具体,他们开始尝试画人物、动物和物体等,同时还可以表现出对立观念和空间可视化的能力。
通过观察儿童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从而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艺术教育和心理支持。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展示创造力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通过儿童绘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状态。
以下是对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一些常见主题和解释。
1.色彩运用:颜色在儿童绘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明亮的颜色通常与愉快、积极的情绪相关,而暗淡的颜色则可能与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有关。
儿童可能通过颜色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状态。
2.符号和图像:儿童在绘画中可能使用一些特定的符号或图像,这些符号和图像可能代表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经历。
例如,太阳可能代表快乐和温暖,雨可能代表伤心或孤独等。
通过了解儿童对这些符号和图像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3.主题选择:儿童在绘画中经常选择一些特定的主题,如家庭、朋友、动物等。
这些主题可能反映了他们关注和重视的事物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通过研究儿童选择的主题,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4.人物形象:在儿童绘画中,人物形象经常出现,并且可能反映儿童对自己、家人和其他人的认知和感受。
人物形象的特征、表情和姿势都可以提供关于儿童情感状态和人际关系的线索。
5.绘画风格:每个儿童的绘画风格都独特,它可能反映了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
一些儿童可能更加细致和准确,而另一些可能更加抽象和自由。
通过研究儿童的绘画风格,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6.图案和纹理:儿童绘画中的图案和纹理也可以提供有关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的线索。
一些儿童可能更喜欢绘制对称的图案,而另一些可能更喜欢随意的纹理。
这些选择可能与他们内心世界中的秩序和混乱有关。
总的来说,儿童绘画心理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解释儿童绘画作品来理解他们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的方法。
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家长、教育者和心理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支持。
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
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的儿童,其绘画的线条通常清晰、力度适中。
而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则可能是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的表现。
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的线条,则反映出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可能发泄愤怒。
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的线条,可能表示儿童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2.色彩偏好:偏爱暖色的儿童,通常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爱冷色的儿童,则更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
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可能是易怒型,缺乏耐心。
喜欢阴郁的颜色,暗示儿童含蓄、焦虑、多愁善感。
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则可能表示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可能浮躁。
只喜欢一两种颜色,则可能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3.人物描绘:孩子经常画的人物通常在孩子心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代表孩子对其表达深沉的爱意和依恋。
如果孩子能描绘出更多细节,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这意味着对人物的关注程度更高,感情也更加强烈。
4.手臂和手的画法:孩子在三到四岁之前通常不画手。
之后随着成长,孩子开始画手。
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和得意,对自己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手臂部分画得比较大,可能代表这个孩子有强烈的占有欲。
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力,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
若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属于占有欲强的孩子;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的孩子;还有一种可能是受欺负、胆小害怕的孩子,他们经常感到挫折,需要更多关注。
5.布局:居中表示自我意识比较强;偏左表示留恋过去;偏右表示憧憬未来;偏上表示喜欢幻想;偏下表示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画在角落可能意味着有心理压抑。
幼儿绘画心理分析
用图式来表现对象,此图式会重复出现 图式会因特别的经验而改变 发现人与环境的明确概念 使用几何线条来表现形象
人物 有明确的人物概念及表现,重复出现人物形象。 会以省略或夸张改变符号,来表现某种经验。 无一定比例,视情绪而定。 空间 会用基地线表现空间。 画面形象无重叠关系,但有明确的空间次序。 主观经验表现:展开式、平面与垂直混合表现、X光
人物 开始时会画头足形人 逐渐增加人体其他部分及细部,表现方式经常改变 空间 形象散乱 没有空间次序,无空间关系 会转动画面绘画
色彩 与实物固有色无关,凭感情用色 设计 无装饰意图
图式阶段(7~9岁)
此时期的儿童用几何线条的图式来表示视觉对象, 并重复出现,但有时会因特别经验而改变,画面有
身心能获得释放。葛拉玛认为,艺术治疗是一种辅 助的工具,艺术创作可以帮助个体发泄其潜意识的 问题,消除其队环境防卫性,个体在安全的环境气 氛下,其行为将会有所改变。
Naumburg持不同的论点,Naumburg主张:艺术的形 式可以作为个体在被观察中对情境的相关事件产生 知觉重组的历程,也是个体对整个情境中的关系一 种的领悟基础。
荣格认为曼陀罗是成形,变形,永恒心灵的永 恒创造,也是一切道路的代表,是通向中心点, 通向自体完整化的道路。
在1926年古得那伏‧佛洛伦斯〈Florence Goodenough〉出版了《运用绘画评估智力》 《Measurement of Intelligence by Drawing》。
他将儿童美术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涂鸦期(2岁至4岁)——自我表现的阶段; 图式化前期(4岁至7岁)——首次表现尝试; 图式化时期(7岁至9岁)——形体概念的形式; 党群阶段(9岁至11岁)——写实的开始; 推理期(11岁至13岁)——拟写实阶段; 青春危机期(13岁以后)——决定时期。
绘画心理学中现在的我未来的我分析孩子们的什么内容
绘画心理学中现在的我未来的我分析孩子们的什
么内容
绘画心理分析的原理:
在潜意识中,心灵仿佛一个活在我们心中的原始人,他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图画是最有效直达人心的工具,在画面中,画者的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涂抹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着他的个体信息。
大多数治疗技巧是针对成年人相对稳定的结构化人格和自我而形成的,而儿童的人格还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自我意识不成熟,认知能力较低,焦虑很容易被激发。
儿童倾向于用直接的行动和游戏来外显他的愉快、焦虑、混乱等,而绘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他们通过绘画,能表达出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
1、测试前准备:
A4白纸、铅笔、圆珠笔、各色水彩笔或蜡笔呼吸、放松引导
2、测验的指导语:“请你用你选取的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房子、树、人物在内的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尽量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不限,也允许涂改;画完以后请写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业!”。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绘画可以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察和记录周围的事物,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绘画,儿童也能够获得自信心和满足感。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儿童绘画心理。
儿童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儿童通过绘画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和观点。
他们可以用颜色、线条、形状等表现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当一个孩子感到开心时,他可能会用明亮的颜色和愉快的形状描绘出他的快乐心情;当一个孩子感到悲伤时,他可能会用暗淡的颜色和扭曲的线条来表达他的忧伤情绪。
通过绘画,儿童可以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和想法展现出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从而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
儿童绘画是观察和记录的方式。
儿童天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些事物,探索世界的奥秘。
绘画是儿童观察和记录的方式之一。
儿童可以通过绘画来展现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理解。
一个孩子可能会画一只鸟,描述了它的颜色、形状和特点;又或者一个孩子可能会画一幅城市景观,展现出他对城市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绘画,儿童可以将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儿童绘画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过程。
儿童天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绘画可以帮助他们将想象力变成可见的形式。
儿童可以通过绘画来创造自己的世界,设计独特的角色和场景,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个孩子可能会画一幅奇幻的梦境,创造出他心中的童话世界;又或者一个孩子可能会画一幅科幻场景,展现出他对未来的想象。
通过绘画,儿童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儿童绘画作品心理分析案例
儿童绘画作品心理分析案例
儿童绘画作品是儿童自我表达的重要形式,透露着儿童内心的想法和
感受。
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的心理分析,可以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
心理发展情况和需求,为其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
下面将
为大家分享一个儿童绘画作品心理分析案例。
某幼儿园的小班级里有一名4岁男孩小明,他绘制了一张题为“太阳”的画。
在画中,小明用黄色的颜料画了一个大太阳,太阳下方画了一
个小房子和一些花草。
小明使用的线条勾勒简单明了,色彩鲜艳而不
刺眼。
这幅画作品格调简单自然,表现出明快、欢乐的气氛。
心理分析:小明的绘画作品表现出他正处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自我表现”阶段,希望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他选
择画太阳,很可能是因为太阳是生命之源,可以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
小明将太阳画得很大很明亮,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
美好期望。
小明画的房子和花草则表现出他对家庭和自然的关注。
他可能希望能
够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美好的家庭环境中,并能够享受自然带来
的美好。
他的画作简单明了,说明小明对生活还没有过多的思考,但
是表现出他的世界观已经开始建立,并且他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
通过对小明的绘画作品的心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儿童的画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
《儿童绘画心理学:从绘画和涂鸦中读懂孩子的内心》札记
《儿童绘画心理学:从绘画和涂鸦中读懂孩子的内心》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绘画与心理学的结合 (3)1.2 儿童绘画的重要性 (4)二、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 (5)2.1 涂鸦期(1-3岁) (6)2.1.1 涂鸦的类型与意义 (8)2.1.2 涂鸦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8)2.2 写实期(3-6岁) (10)2.2.1 写实期绘画的特点 (10)2.2.2 写实期儿童的心理需求 (12)2.3 象征期(6岁以上) (12)2.3.1 象征期绘画的主题 (13)2.3.2 象征期儿童的心理特征 (14)三、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15)3.1 通过绘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 (16)3.1.1 独立性 (17)3.1.2 依赖性 (18)3.1.3 自信与自卑 (19)3.2 通过绘画发现孩子的情绪状态 (20)3.3 通过绘画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22)3.3.1 对动植物的喜爱 (23)3.3.2 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24)3.3.3 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 (25)四、如何引导儿童绘画 (26)4.1 尊重儿童的创作自由 (27)4.2 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与环境 (28)4.3 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 (29)4.4 与孩子共同探讨绘画主题 (30)五、结论 (31)5.1 儿童绘画与心理成长的关联 (33)5.2 家长在儿童绘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34)一、内容简述儿童绘画心理学概述:简要介绍了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为后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儿童从涂鸦期到象征期的绘画发展进程,以及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儿童绘画与心理关系:重点分析了儿童绘画与认知、情感、个性等心理方面的关系,揭示了绘画作为儿童表达内心世界的媒介。
儿童涂鸦的心理解读:针对涂鸦这一儿童早期绘画形式,探讨了其所反映的儿童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从儿童绘画中解读其心理状况,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绘画,儿童能够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情绪表达出来。
儿童绘画心理是指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点。
深入了解儿童绘画心理,能够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儿童的绘画创作。
儿童绘画心理反映了儿童的个性和特点。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兴趣爱好,这些个性特点在绘画中也会得到体现。
有些儿童可能喜欢绘画自己喜爱的事物,比如动物、花草等;有些儿童可能更喜欢绘画抽象的图案,思维更加灵活。
了解儿童的个性特点,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和兴趣来选择绘画主题,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儿童绘画心理也反映了儿童的情感和情绪状态。
儿童绘画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方式,通过绘画,儿童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当一个儿童遇到困难或者受到伤害时,他可能会选择通过绘画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绘画中的颜色可以反映儿童的情绪状态,明亮的颜色可能代表快乐和幸福,而暗淡的颜色可能代表伤心和失落。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儿童绘画中的情感表达,并通过与儿童的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情感。
绘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画过程中,儿童需要思考和做出创造性的决策,这有助于他们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绘画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力和细致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和观察力。
虽然儿童绘画有着许多积极的心理影响,但在引导儿童绘画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家长和教师不能过度干涉儿童的绘画过程,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
不能强加自己的意愿和评价,要尊重儿童的创作造型和思维方式。
要鼓励儿童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仅限于画画,也可以通过手工、拼贴等方式来表达。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儿童绘画心理是指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过程。
儿童绘画是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绘画能够观察儿童的思维发展、情感表达及心理特点。
儿童绘画可以反映儿童的认知发展。
3岁以下的儿童还处于感觉期,他们对颜色、形状等进行简单的感觉认知;3-4岁的儿童开始进入表象期,能够将客观事物的某些特点进行简单的表达;5岁以上的儿童进入象征期,能够将绘画作品与实际事物进行联系,并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能够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水平。
儿童绘画还可以展示儿童的情感表达。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颜色、线条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儿童在绘画时使用明亮的颜色和流畅的线条可能表示开心、快乐的情绪,而使用暗淡的颜色和粗糙的线条可能表示不开心、沮丧的情绪。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可以了解儿童情感的变化和特点,及时关注并指导他们处理情感问题。
儿童绘画还能够展现儿童的心理特点。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在绘画中也会有所展现。
一些儿童可能绘画中注重细节、精细认真,反映了儿童个性特征中的细腻性;而一些儿童可能绘画简单粗糙,反映了儿童个性特征中的外向、大胆等特点。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可以了解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为儿童个性发展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儿童绘画也是儿童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体现。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会不断观察、评价自己的作品,并产生对自己绘画技能的认知和评价。
儿童可能会对自己画得好的作品感到满意,而对画得不好的作品感到失望。
这种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家长和教师可以及时关注并对儿童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儿童绘画心理是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过程。
通过观察儿童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表达、心理特点以及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相关情况。
儿童绘画心理的研究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手段。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文化素养。
但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是具有较强目的性的职业教育,开展美术教育的主要宗旨不是要幼儿学会多少知识,而是要使幼儿的人格得以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从幼儿的心理情况出发,正确把握幼儿心理变化,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并且给幼儿一个自由绘画的空间,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与绘画心理由于幼儿园的儿童年纪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少,不仅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思维方式也比较幼稚。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幼儿的世界比较单纯,他们只是将通过眼睛看到事物画到纸上,表现出儿童的世界。
同时一些幼儿园的孩子还无法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展示心理世界。
因此在幼儿教育当中,不能忽视绘画的作用。
尽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绘画,表现内心最真实的感情,然后再从绘画当中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正确的帮助,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了解幼儿的心理态度,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如果可以把绘画与游戏进行有机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绘画的热情,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幼儿的内心。
幼儿对一切身边许多的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常常会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注意力。
在进行绘画游戏的时候,也需要激起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可以亲身进行感受。
例如让幼儿画花草树木的时候,老师可以转移教学的场所,带孩子们到户外进行游玩,使幼儿可以亲身触碰到花草树木,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然后在纸上将所看到景象画下来,并且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使画作更加美丽生动。
另外在户外进行观察花草树木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游戏,使幼儿可以玩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获得独特的感悟。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幼儿可以保持心情的愉悦,也可以使幼儿的绘画更加真实有趣。
所以要想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就需要了解幼儿的心理,提高幼儿的绘画热情,让幼儿可以快乐成长。
由画知心——小学生绘画作品与心理分析
由画知心——小学生绘画作品与心理分析摘要:绘画不仅是对物象的再现,而是基于人精神思想的视觉创作。
我们通过对小学生绘画作品的分析,可以洞察其心理、性格、品性等特征,为引导其发展、实施教育管理提供依据。
通常来说,从儿童绘画去分析其心理,应主要关注色彩、线条、构图和主题内容四个方面,并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小学生;儿童画;心理;分析美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是作者基于某种特定思想、心理和需求而进行的具有表达意愿的创作,而不仅是对世间物象的再现。
即便是摄影,也是如此。
摄影者会有意通过剪裁及对角度、光线等元素的处理来表达某种心情或态度。
绘画在表现心理方面则更显性一些。
有经验的美术教师或心理学家通常可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完成对学生心理较准确、客观的分析判断。
在心理医学中,通过让患者绘画来进行心理诊断,是一个常规手段。
特别是小学生,因为还处于无意识创作的阶段,没有能力按工作或“客户”需求进行命题绘画创作,也就是其绘画的自由度、自主性比较高,反应出的心理更贴近真实。
我们通过小学生的绘画来分析其心理,主要的目的是为引导其发展、实施教育管理提供较可靠的依据,提升教育质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比如某位学生适合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某位学生为什么总是违反纪律,通过对其绘画分析,都可以找到依据。
一般来说,从绘画上分析小学生心理,应从色彩、线条、构图和主题内容这几个方面去综合考虑。
一、色彩一天,有位班主任很生气,因为一名学生“不听话,越批评越故意违反班纪”。
我恰好听到,于是说,“这名学生,我印象比较深。
因为他的绘画中,大量使用了黑色,这在小学生中是比较少见的。
我还想,他如果不是你的班干部,就一定是个不擅长与人交流的‘刺头’。
我的建议是不对其进行批评,而是把他提拔为纪律委员,也许能解决问题。
”这位班主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操作,后来果然见效。
色彩包括着色相、明暗、色调等元素,但一般来说,要分析小学生心理,色相是主要依据。
因为明暗和色调,他们还掌控不好。
儿童绘画 心理解析
儿童绘画心理解析儿童绘画就像是一扇通往他们内心世界的小窗户,可有趣啦。
咱们先来说说儿童绘画里色彩的秘密。
你看啊,要是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用鲜艳的红色来画画,那这个孩子可能是个热情似火的小宝贝,充满活力,就像那初升的小太阳,心里有着满满的能量想要释放。
而那些总是用蓝色的孩子呢,可能就比较安静,有点小忧郁的感觉,像一片平静的蓝色湖泊,在默默地思考着什么。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啦,有的孩子就是单纯觉得这个颜色好看。
再看看绘画的内容。
如果一个孩子老是画房子,而且画得特别仔细,房子还有大大的窗户,那这个孩子可能是很渴望家庭的温暖,希望家里充满阳光,家人之间可以坦诚地互相看到内心。
要是画了很多小动物在一起玩耍,那这个孩子可能特别渴望友谊,希望能像小动物们一样,有一群小伙伴可以嘻嘻哈哈地度过每一天。
还有绘画的线条也很有讲究呢。
要是线条特别乱,像一团乱麻,那这个孩子可能当时的心情就比较乱,可能是遇到了什么让他纠结的事情,比如和小伙伴吵架了,或者是被老师批评了。
相反,如果线条很流畅,就像一条欢快流淌的小溪,那这个孩子可能当时画画的时候心情很舒畅,说不定刚得到了一个小奖励呢。
儿童绘画里人物的大小也能反映一些心理状态。
要是画中的自己特别大,占了画面很大的一部分,那这个孩子可能比较自信,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要是画的人物小小的,躲在角落里,那这个孩子可能有点缺乏自信,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关爱。
从儿童绘画的细节也能发现很多东西。
比如说画里的太阳有很多笑脸,那这个孩子肯定是个乐观向上的小可爱,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如果画的花朵都是低着头的,那这个孩子可能有一点小不开心,也许是在学校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
其实每个孩子的绘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他们的小脸蛋一样,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去评判,但是通过这些绘画的小细节,我们能更好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予他们更合适的关心和引导。
这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探秘之旅,每一幅儿童绘画都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儿童绘画心理学解析
儿童绘画心理学解析儿童绘画就像是一扇通往他们内心小世界的魔法门,轻轻一推,就能看到许多奇妙又有趣的东西呢。
咱们都知道,孩子画画可不像大人,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他们拿起画笔,就像是小魔法师挥舞魔法棒一样,随心所欲地在纸上涂抹着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我邻居家的小娃,有一次画了一幅画,画面上全是歪歪扭扭的线条,还有几个大大的圆圈。
初看就像是一团乱麻,可你要是仔细瞧呀,就会发现那些线条就像是他心里的小路,那圆圈也许就是他心中的小星球呢。
从绘画的色彩上就能看出不少门道。
要是孩子特别喜欢用明亮的颜色,像大红色、鲜黄色、翠绿色,那这个小宝贝的内心世界可能就像充满阳光的花园一样。
这些明亮的色彩就像是花园里盛开的花朵,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每次画画都把整张纸涂得五彩斑斓的,那孩子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走到哪儿就把欢乐带到哪儿。
可要是孩子老是用一些深色,像黑色、深蓝色之类的,这可不一定就代表孩子不开心哦。
也许他正在探索一种神秘的感觉呢,就像在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寻找宝藏,他觉得那些深色很有力量,能表达他内心的某种深沉的想法。
再看看画面里的人物形象吧。
如果孩子画的人物都有着大大的笑脸,那说明他的生活里充满了快乐的元素。
这就好比是在他的小世界里,每天都在上演喜剧片,大家都欢欢喜喜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画的全家福,每个人都咧着嘴笑,眼睛眯成一条缝,那就是我当时觉得家庭很幸福的一种表现。
要是画里的人物看起来很渺小或者在角落里,可能孩子在生活中有些缺乏安全感。
这就像是一只小蜗牛,总是躲在自己的小壳里,对外界有些害怕。
画面的布局也很重要呢。
如果孩子把所有东西都画得满满当当的,那他的小脑袋里肯定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小宝箱,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展示出来。
我见过一个孩子画的画,纸上面全是各种小动物、小房子、花草树木,没有一点空隙。
这孩子平时就是个点子特别多的机灵鬼。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儿童绘画是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通过自身表达情感、思考问题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儿童绘画心理是指儿童在绘画中所体现的心理特征,包括情感、思维、感知和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下面就儿童绘画心理进行一些浅谈。
儿童绘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通过绘画,儿童可以将内心的情感外化成为形象,进而沟通和交流。
儿童在绘画时,往往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通过画画来诉说内心的喜怒哀乐。
绘画也可以成为儿童情绪调节的手段,当孩子处于情绪低落或紧张焦虑的状态时,通过绘画可以释放负面情绪,改善情绪状态。
儿童绘画是思维的体现。
绘画过程中,儿童需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思维表达出来,如何将自己的观察、感知和想象能力转化为形象化的画面。
儿童的绘画作品往往会反映出他们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和思考方式。
在绘画动物时,有的孩子可能会画出自己对动物外貌特征的观察和感知,有的孩子则可能会画出对动物行为习性的思考和想象。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作品,可以了解到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
儿童绘画是感知的呈现。
儿童通过绘画可以将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表达出来。
他们通过观察、摸索、试验等方式获取新事物的信息,并通过绘画将这些感知呈现出来。
儿童的绘画作品往往会展现他们对事物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的感知能力。
儿童可能会用丰富的颜色来表现自然界的多样性,用大的形状来表达某个事物的重要性等等。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作品,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儿童绘画是意识的体验。
绘画对儿童的意识提供了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
在绘画时,儿童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随意选择绘画材料和画布,在自己独立的绘画世界中体验到一种自由和愉悦。
绘画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绘画实践,儿童可以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
儿童绘画心理是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思维、感知和意识等方面的特征。
绘画不仅是儿童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儿童思维、感知和意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儿童心理学绘画心理学作用
儿童心理学与绘画心理学的作用(一)一、引言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却又神秘莫测的,他们常常难以用言语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情感。
在探索儿童心理的领域中,儿童心理学和绘画心理学犹如两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儿童的大门,在心理评估、治疗以及教育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儿童心理学和绘画心理学在心理评估中的作用1.情绪状态的洞察1.绘画是儿童情绪的生动写照。
色彩、线条和构图等绘画元素都能成为我们解读儿童情绪的线索。
例如,当一个孩子在画面中频繁使用暗沉、压抑的色彩,如大面积的黑色、深蓝色或深灰色时,这往往是情绪低落的信号。
黑色可能象征着恐惧、悲伤或孤独,就像一个经历了父母争吵而感到不安的孩子,可能会用黑色涂抹整个画面背景,表现出他内心的阴霾。
2.相反,明亮鲜艳的色彩,如红色、黄色和粉色的大量运用,则通常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情绪。
红色可能体现出孩子的热情和活力,黄色象征着快乐和希望,粉色往往与温柔、喜爱相关。
如果一个孩子画出了一幅充满阳光、花朵和彩色气球的画,那很可能说明他正处于一个幸福、愉悦的心理状态。
3.线条的特点也能反映情绪。
急促、杂乱的线条可能暗示着焦虑或激动的情绪,比如一个孩子在等待考试成绩时画下的歪歪扭扭、相互交错的线条。
而流畅、柔和的线条则更多地与平静、放松的状态相关联,像是孩子在舒适的午后画出的有着优美曲线的云朵和微风中的柳枝。
4.构图方面,画面的疏密、平衡与否也有意义。
如果画面过于拥挤,元素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可能反映出孩子内心的混乱和压力。
例如,一个刚转学的孩子,可能会把新学校里看到的各种人和物毫无秩序地画在一张纸上,表现出他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紧张感。
2.认知发展水平的了解1.从儿童绘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清晰地窥探他们的认知发展进程。
在幼儿早期,绘画往往是简单的涂鸦阶段,这是他们探索手部动作和感知世界的开始。
随着年龄增长,进入象征期,孩子开始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代表事物,如用圆形代表头、两条竖线代表腿的“蝌蚪人”。
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儿童绘画是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观察和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可以了解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方式、情绪表达和艺术创造能力。
以下是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的详细介绍。
1.初级阶段(2-4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具有自我表达和自由性的特点。
他们通常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如画圆、画线、涂鸦等。
他们对颜色和形状的运用还比较简单,往往只有几种颜色和基本的图形。
儿童的绘画作品主要以自我中心的主题为主,如家庭、动物、玩具等。
2.准实模阶段(4-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创造力开始显现,他们开始尝试绘制具体的对象和场景。
他们的绘画作品有了更多的细节和变化,颜色的运用也更加丰富多样。
儿童开始画出具有立体感的图形,如房屋、花园、自然景观等。
同时,他们开始尝试运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太阳代表明亮和温暖,风代表自由和快乐等。
3.实证阶段(7-9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追求真实性和实在性。
他们尝试画出更加真实的对象,注重细节和比例的准确性。
儿童的作画技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线条、色彩和阴影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儿童的绘画作品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社会和文化主题,如人物形象、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4.图示阶段(9-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更加具有表现力和独创性。
他们开始表现出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和把握能力,能够画出更加细腻和复杂的图像。
儿童的绘画作品也开始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追求,他们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儿童开始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法,如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同时,他们的绘画作品也开始创作更加抽象和意象化的内容。
总结起来,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发展阶段分为初级阶段、准实模阶段、实证阶段和图示阶段。
通过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家长和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儿童的绘画发展,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儿童绘画心理学
空窗户:个体在社交中没有任 何的技巧,十分爽朗,没有任 何老练的痕迹,往往容易莽撞。
窗户的线条加粗:个体常常在 口头表达上有一定的困难,同 时出现在“肛欲期”过渡不良 的个体中。
窗户在不同的墙上:反映个体 在进行建构或组织时有困难, 在早期的精神分裂症中常见。
(五)烟囱 象征着与家庭有关的情感的发泄,另外由于烟囱的形状,也常与性的 表现有关。
C.只画一个小小的头部
过于压抑自己的欲望,过于考虑别人的感受,易受别人的影响,精神 匮乏。 喜欢学习,喜欢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喜欢幻想,自以为是。
2、人物部分信息
眼睛
大眼睛 用感性的方式了解世界;外向,积极的性格,容易相 信别人,易受外界影响。
小眼睛 原则性很强,理性,专注,意志坚强;自我反省,关 注自我,内向,沉默的性格。
鼻孔小
没有主见,缺乏精力。 有主见;有攻击性倾向;有性方面的障碍。 有领导能力,独善其身。 协调性不强。 注重理论,缺乏执行力。 直觉强,易冲动。 性格明朗开放,心胸宽广,粗枝大叶,精力充沛。
气量小,懦弱多疑,比较吝啬、节俭,说话唠叨, 处事狡猾。
嘴巴 强调嘴巴
没有嘴巴 露出牙齿的嘴巴 大嘴巴 小嘴巴
防御心态,想要隐藏自己,不想表露真实自我。 拒绝和对抗的态度,或者智商不高。
只画头部 A.只画一个大大的头部,没画身体
对自己的智力极其自信,精力充沛,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强烈的控制欲,不太关心别人的感受,富于想象力,喜欢发号施令。 拥有较高学历或从事需要以智力为主的工作。
B.只画一个适中的头部
能够有节制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考虑问题周全、实际。 从事管理工作,善于管理团队。
再作任何抵抗和挣扎,采取的是消极的防御方式。
儿童绘画心理学心得体会
儿童绘画心理学心得体会孩子画的画我们看不明白,看不出来画的是什么?想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那得先读懂孩子的画。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
但是因为年龄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
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
儿童在绘画中的情感表达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线条与心理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
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
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具有攻击性,发泄愤怒。
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比如不断的圆或迷宫。
二、色彩与心理6岁前只用红色正常,6岁后过度频繁使用,有暴力倾向,对感情自控力差。
5岁前偏好蓝色,表示有分寸,6岁后大量使用,表示适应力好,但过度使用,表示孩子过于自我约束。
偏爱暖色: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爱冷色: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
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属于易怒型,缺乏耐性。
喜欢阴郁的颜色:被动,含蓄,焦虑,多愁善感。
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容易浮躁。
只用一两种颜色: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三、人物与心理画在中间的小人表示这个孩子比较受欢迎,有点自我中心;如果手臂是向上画的,表示他这个孩子很快活,很得意;如果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则说明孩子的占有欲比较强;如果孩子的手是放下的,比较贴近身体的,说明是比较温顺的孩子但是同时也有点胆小。
带有一些愤怒情绪的孩子,通常会把牙齿画得很尖,不画孩子的耳朵因为不想听父母的唠叨,不爱画眼睛或者眼睛闭起来也常常表示孩子们有回避的心理。
四、环境与心理太阳:太阳在孩子心目中是快乐、明朗的象征。
房子:房子是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儿童画解析
儿童画展示:
儿童绘画情况介绍:
绘画者年龄:6岁半
性别:女
家庭成员:父母、奶奶(日常由奶奶照顾)、爷爷(不在身边,只
有寒暑假见)
绘画学习经验:今年暑假后开始学画画,至今3月有余
绘画实施背景:绘画课老师给出主题画一朵花,全图自由创作。
绘画心理分析:
“图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有效工具。
它是表达我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图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
人们对图画的防御心理较低;图画所传递的信息量远比语言丰富,表现能力更强,而且,在画图的过程中,人们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或相反)”。
(严文华,2003)
“绘画是一种语言,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着绘画者的心声;”
“绘画是一种情绪表达,它可以把绘画者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
“绘画是一种精神自我,它用视觉化效果呈现绘画者对生活的感受;”
……(雷秀雅,2017)
根据以上儿童画作,我们发现这里含容了孩子的心声、情绪与对生活的感受。
同时也体现着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一些特征。
她内心世界通过这幅画,也在一点一点的为我们展现。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这位儿童的家庭,我们就叫她“小小”。
小小是家里的独生女,有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奶奶,还有老家里未退休的爷爷。
一般寒暑假,会跟着奶奶回老家跟爷爷一起过假期。
家里的爸爸妈妈都很忙,相对来说,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爸爸做生意,晚上回家都很晚,周末也难得有时间陪她。
因此她与妈妈的关系会比父亲要亲一些。
这些在后面我们的分析中会相应的进行描述。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小小的作品。
她此次画作主题是一朵花。
不难看出,她把花画得跟树一样,有枝有叶。
她还在花的主干上画着一朵她据说是蝴蝶结的图样。
从投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这棵花树看成是她内心自我的一个投影。
树木人格测试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科赫开发的投射心理测试,下面我们根据这个测试里面的一些理论来试着分析我们小小的这棵花树:
1、树冠和树枝
树冠和树枝的匀称、优美、比例恰合,代表一个人发展的平衡。
树冠和树枝的变化程度、大小、形状,传递着成长信息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树冠的变化大、多,往往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变化大的表现。
在上图中树冠伸展舒畅,代表我们小小的成长是比较顺利的。
但花冠的细节,线条稍显繁复,表明作画者有一定的强迫性或追求完美,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做事比较细致。
花树的树枝整体向上生长,表示小小正在成长,而且积极向上,符合她本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
树枝有明确的路径,说明小小有一定的计划性,做事有毅力,有始有终。
日常生活中,她要做的事情一般都会坚持到底。
比如说登山,几十公里,爬七小时,她自己不用大人背不用大人抱,自己坚持爬到了山顶。
这是毅力和有始有终的表现。
树枝折断: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创伤;付出的努力遭到失败;伤心感、沮丧感。
我们发现树干的右侧有一根折断的树枝。
说明小小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过一些创伤或者沮丧,根据格鲁尔德空间示意图的示意,右边代表父亲,说明这个创伤或者沮丧的原因可能跟父亲有关。
2、树干
树干反映成长和发展上的能量、生命力。
树干的疤痕是成长过程中受到创伤的标志,从它所处的位置可以对其创伤年龄进行大致判断。
树干的粗细代表生命力的旺盛程度,过细的、像一根线一样的树干,往往代表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支持和支撑,粗大的树干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
树干越往上越细、最后收于一点,可能代表生命力的衰减。
而上图画作中,树干从根部开始慢慢变大,到中间部位是最粗壮的,然后又慢慢的变小,最后在顶部分出三簇,预示着顶部的生长。
表明了小小的生命力由弱到强,在她开始对现实的生活有了概念以后,有了相应的目标,或者有了自己喜欢的事物,并开始朝着喜欢的事物去努力,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关注。
3、树叶
大叶型:有依赖感;不愿意独立;容易相处。
树叶掉落:象征着倾向于养育来源,如对父母、家庭等的依恋;
根据以上两点,再来观察一下上图的画作。
我们发现树干上有
两片大大叶子,左边的天上还有一片大大的落叶。
表明小小是一个对家人有依恋的孩子。
落叶画在左边,树干上左边的叶子比右边的叶子大,根据格鲁尔德空间示意图的示意,左边代表母亲(内向),说明小小对于母亲的依恋可能要超过对父亲的依恋。
4、树上的附加物
我们发现右边有一根长长的树枝,树枝上画着飞机般的事物,小小说那是一辆汽车。
在绘画分析的各种网上资料里,我目前没有找到车辆意义相关的描述。
但从上图中所画的,车有三层,一层比一层小,上面还插着一个小旗子,我认为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是小小心目中家的投射。
车代表男性,代表父亲。
父亲在最下面,母亲在上面,最上面是她自己。
在小小心目中,父亲依然是家里的主心骨,他承载着母亲与自己,他们是一个整体。
而车从右边开向中间,说明小小内心应该是希望父亲多走向她,多关注她。
她需要父亲更多的陪伴。
树形结构我们分析到这里,我们再从颜色的心理表征角度来看看这幅画。
这幅画的颜色主要有红、黄、蓝、紫、绿,黑色占很小一部分。
画面的色彩是比较丰富的。
说明小小是开放度较高、性格开朗的女孩子。
暖色系跟冷色系几乎平分秋色,说明小小的个性在开放、冲动、内敛与控制中是一个很中和的水平。
心理表征上含有热情、兴奋、冷静与注重细节,这样看来,她是一个温和的孩子,内心比较细腻又不缺乏温暖。
图画中,天上有开心的太阳,有云层,天上飘着雨滴、雪花,还有雨伞,还有像蜜蜂一样的蝴蝶。
地上有长高的蘑菇。
画的四角点缀着彩虹,彩虹上还打着蝴蝶结。
小小说雨伞是给小鸟避雨用的,蝴蝶是在喝水。
一方面说明小小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另一方面表现出孩子童话般的世界与想象力。
这个时候,写实期儿童绘画的特点也体现得很明显。
比如画面中的多色彩与多处的蝴蝶结与小花的点缀,表现了此时的小小更多的觉察到他人对绘画的关注,因此更多的考虑到绘画的美感。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小小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一方面她对母亲有深深的依恋,另一方面她渴望父亲更多的关爱与陪伴。
她心思细腻,但是又温和体贴。
那些成长中的创伤与沮丧感可能还
留存在心中等着大人去疏解。
同时,我们也能够感受到绘画对于心理呈现的特殊魅力。
它就仿佛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将个人内心无形的东西形象的显化。
帮助人更好的去认识自己,也允许他人更好的帮助自己。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虽然没有获得大范围的测试数据,起步相较于其他心理分析和疗愈技术要晚得多。
但是它不分年龄种族,不分性别,不分文化程度。
你只要有手,手能动,都能够随时进行。
它没有任何中间媒介,所想即所画,真实的呈现绘画者的心声。
我相信假以时日,它将会成为最普遍也行之有效的心理分析技术与心理疗愈技术。
当然,现在它还有很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
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