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1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1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学习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授新课: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达标反馈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方法归纳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

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

板书设计第一节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1、认识过程2、真实形状二、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地球 课件(两个课时,共58张PPT)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地球  课件(两个课时,共58张PPT)

(2)特点:
特征 形状特征 长度特征 方向特征 数量特征 位置特征
经线
纬线
纬线和纬度 (1)概念: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
特征 形状特征 半圆
经线
长度特征 等长
方向特征 指示南北方向 数量特征 无数条 位置特征 相交于南极和北极
纬线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并收缩
O
170 W
西

180度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任何一组正相对经 线圈都可以把地球 分成两个半球,但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160°E
这样划分可以避免把 非 洲和欧 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探究:所有的东经度都是东半球吗?所 有的西经度都是西半球吗?我们怎么快 速去判断东西半球呢?
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东半球:20°W—0°—160°E; 西半球:160°E—180°—20°W。
成一点。纬度相同,长度相等 指示东西方向 无数条 相互平行
经纬网 (1)概念: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 相互交
织所构成的网。 (2)作用:利用经纬网
确定地球表面任一 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常见的经纬网图题
横纬竖经
图9
纬线
(一)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位于同一条的纬线的两 点是东西关系
/5、高中低纬的划分和
4、五带的划分和范围范围
小结:
1、 0°纬线也叫赤道,是南北纬的分界,以北为北纬,用字母 N 表示,以南为南纬,用字母 S 表示。纬度的变化范围为0°~ 90°。
2、判读:向北越大时北纬,向南越大是南纬。
3、南半球的判断、五带范围、高中低纬度范围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陆地分布比例? 2.各大洲的名称?洲界线? (亚欧、亚非、亚北美、 欧非、南北美、南美南极) 3.赤道穿过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 主要在北半球的大洲?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 4.指读四大洋;最大、最深的大洋? 最小的大洋?呈“S”形大洋? 5.找出世界之最:最大的大陆?最小的大陆?最大的岛屿?最大的 半岛?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的大洋?
第一节 认识地球
6.地球运动:
运动形 式 方向 中 心 周 期 产生现象
自转
公转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地 轴
太 阳
一 天
一 年
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不 同区时
四季产生;五带形成;昼夜长短变 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子长短 变化。
7.地球五带:A、B、C、 D、E的名称、划分依据、 范围、太:海拔?相对高度? 2.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类型?各自特点?
地形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 地面起伏 共同点 地面起伏小
<200米 >500米
>500米 200-500米

小 边缘陡峻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坡度和缓
地面崎岖不平
四周高,中间低 中间起伏小,坡度陡
海沟
第四节: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假说内容?提出者?证据? 2.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六大板块ABCDEF名称?板块内部与交界处的特点? 板块两种运动形式?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4.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红海不断扩大? 地中海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是成因? 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四个阶段?最先证明地球 是球体的事件? 说出几个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三个数据:地球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3.比较经线和纬线:

地理七年级 2.1 认识地球课件

地理七年级 2.1  认识地球课件

思考:图中地球有两个不同半径,这说明了什么?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形状
1.“_天__圆__地__方__”→“_天__如__斗__笠__、__地__如__覆__盘__”→_麦__哲__伦__船__队 首次环球航行→__地__球__卫__星__照__片___ 2.麦哲伦船队首次环球航行(经过的大洋依次是__大__西__洋___、 __太__平__洋___、__印__度__洋___、__大__西__洋___。) 3.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___登__高__望__远____、__海__岸__观__船_____、 ____月__偏__食_____等。
0°、180°、 20°W,160°E
纬线
圆 由赤道向两极缩短
东西 赤道 0-90° N、S N向北变大、S向南变大 南北 赤道
0°、 30°、60°、 90°
①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北回归 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 北极、南极,算一算赤道与北极、 南极各相差多少度。
②在地球仪上找出0°经线和 180°经线,算一算这两条经线 相差多少度。
C.地表起伏不平
D.地球卫星图片
2.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D)
A.南极圈
B.北回归线
C.南纬90°纬线
D.0°纬线
3.关于地球表面上两个不同地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可能有相同的纬度和不同的经度
B.可能有相同的经度和不同的纬度
C.可能有相同的纬度和相同的经度
D.可能有不同的经度和不同的纬度
经线与经度 经纬网
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A
a b c d Be f
5.在地球仪简图中,字母所代 表的地理名称分别是: A__北__极_____B__南__极_____ a_北__极__圈____b_北__回__归__线__ c__赤__道_____d_南__回__归__线__ e__南__极__圈___f___地__轴_____.

七上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课件完整版

七上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课件完整版
• 什么是地球仪? • 地球仪的用途?
北极圈 认识: 地轴、北极、南极、纬线圈、 赤道、南半球、北半球,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认识: 纬度、北纬表示法、南纬表示法、低中高纬度划分
N 0°20°40° 60°
S
600 450 300
150
00
150
300 450 600
南北极 纬线 赤道 南北回归线
S
S
经纬网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方便确定地球表面任一个地点的位置
• 经纬网的应用
1、思考:有一艘海上航行的A海轮触上了海底暗礁,情况
十分紧急危险,船长立即发出求救信号……. 140° 150° 如果你是船长,信号的内容如何写呢?
参考答案:(报告准确的经纬度位置)
A
20°
A海轮触礁遇难,位置东经140°南纬20°,
三、地球的运动: 自转和公转
1、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转动,周期为一天,形成昼夜 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公转:地球按一定轨道绕太阳自西向东不停运动,周期为一年, 形成四季冷116600°°WE
西半球
东半球
180°
20°W
本初子午线
经纬度综合图
90° N 北 纬 北半球
180°W 西经 西半球
0° 20° W 东半球
南 纬 南半球 90° S
东经
180°E
160° E
西半球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
N
N
0°20°40° 60°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1节 认识地球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 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 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 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 分布、变化规律 ; 4. 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 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 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 知点。

2.1认识地球_

2.1认识地球_

90° 105°120° 145° 160° 180° 160° 145° 120°105° 90°
西经
180°W 150°W 120°W
N
本 初 子 午 线
90°W60°W 30°W 0°
越往西越大
S
东经
本 初 子 午 线
N

30°E
60°E
90°E 120°E
150°W
180°E
越往东越大
三、读图1.1-14,回答:
(l)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 B D , E ,F 。 (2)写出C、D、E三点所在的半球:C D ;E 。
C


讨论
暑假期间一中国小朋友,写 信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美 国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0、经度 1600的地方一同度假。他们能聚会 在一起吗?可能发生什么差错呢? 不能聚会在一起的
子午线(或称 0°经线)的地面
标志。
1 以本初子午 线为起点,向15°
东增东经
0° 本 初 子 午 线
15° 15° 30° 45° 60°90°
90° 60° 45° 30°
0 °经线以西 称西经,用“W” 表示
0 °经线以东 称东经,用“E” 表示
东增东经
西增西经
西经20度,东经160度
南北半球
赤道(0度纬线)
纬度
经度 本初子午线 (0º 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º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度数最大值
赤道 (0 º 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 作90º
南纬(S) 北纬(N) 90º
东经(E) 西经(W) 180º
经 纬 网
1、向北读数越大,为北纬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 西班牙 大西洋南美洲(麦哲伦海峡) 太平洋 菲律宾群岛 印度洋 非洲好望角 西班牙 (一路向西,一洋一陆3、地球的基本数据:(1)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2)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3)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4、经纬线(度)特点及半球划分度数变化规律及半球划分示意图S~66.5°S ),北寒带(66.5°N~90°)南寒带(66.5°S~90°)8、各温度带之间的界线:热带与北(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南)回归线;北(南)温带与北(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南)极圈。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1、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是杨利伟。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1)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2)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3)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亚洲、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非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4)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5)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6)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4、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太平洋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3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3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


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

2、知道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过程与方法:
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经纬网定位,读图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在黑板上绘制经纬网图,复习经纬线知识
2、师生互动1
举例说明,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它对军事、航海、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3、用经纬网定位
给出经纬度,让学生找位置;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

完成25页活动题。

3、练习、讲解地理填充图册P12面内容。

4、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地球的运动。

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经纬线定位
二、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加深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能够指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高中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标准等。

3.通过阅读地球仪培养学生观察、演示能力。

4.通过用乒乓球制作简单的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法、讨论法认识地球及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在远古年代与现代时期对地球开头的不同认识,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使其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经度、纬度以及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类生活在巨大的地球上,我们自身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你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吗?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出示课题)二、课前热身教师出示地球仪,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小地球仪,提名学生描述地球,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你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生答:如登高望远,在海边看远方的航船,首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才能看到船体;大草原上远处奔跑而来的马群,首先看到的是前面的马匹,然后逐渐看到整个马群。

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师:地球的真实形状如何准确地描述?地球究竟有多大?请同学们围绕这引起问题自学课本P14-18。

2、四边互动互动1:在远古时期由于受到人类活动范围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哪些片面的认识呢?明确:麦哲伦在1522年9月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多媒体显示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图及相关的文字配音,让学生观察。

提问: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明确: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这部分内容。

互动2:地球到底有多大?你能用具体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吗?明确: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2024年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新版)湘教版

2024年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新版)湘教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认识地球”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实际地球照片,引出“认识地球”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构造等基本知识时,采用讲授法,以清晰、简洁的语言进行讲解,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的面貌、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见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 观看地理知识视频:建议学生在家中观看地理知识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加深对地球知识的理解。
- 制作地理手册:鼓励学生利用图集和地球仪等资源,制作自己的地理手册,总结和梳理所学的地球知识。
- 参与实地考察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户外实地考察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本概念,如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但他们对地球的面貌、地形、气候等方面的认识尚浅,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较为薄弱,需要加以引导和培养。

2.1认识地球

2.1认识地球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把地球仪上的地图“撕开”展为平面
C:东经100(100E
00 00 100 200 300 C
1100
1000
900
D
D:西经1100 (1100W)
读一读
救援船是如何 找到团结号船只的。
五、经纬网
1、什么是经纬网?在地图上划分经纬网的目 的?作用? 2、完成8页想一想。
200 00 200
150 00 150
E
F
G
经纬网: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低 、 中 、 高 纬 度 的 划 分
100
A
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
00 100
300 200
A:北纬100(100N) B:南纬100(100S)
B D
00
500
C:南纬600 (600S) C
600
700
0 D :北纬 20 100 (200N) 00
五.经线和经度
纬 度
零度线的确 定
经 度
本初子午线 ( 00 经线) 0—1800
赤道(00纬线) 0—900 往北、往南度数 越来越大
标度的范围
往东 、往西度数 度数变化规 律 越来越大 相同度数的 东经(E)西经(W) 区分 北纬(N)南纬(S) 西 经 200 和 东 经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1600 的经线圈划分 东西半球
100
A
00
100
练习:写出各点的经度
A:西经100(100W) B:东经100(100E) B
1700 1600 1500 00 D
C:东经500(500E) 00 500 600 700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 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1. 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 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 科学精神的培养。

2. 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目标引领:1. 导入新课:(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仰望星空,我们大家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那么俯瞰大地,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地球的真实形状吧!2. 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修改和补充:学习任务一地球的形状【导语】地球在浩瀚宇宙中只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对于茫茫太空的一切未知,人类至今都没有停下不断探索的脚步,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之旅!1. 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一框内容和教材P16 图2-1,完成以下要求。

⑴完成课文17 页“活动” 1 题。

⑵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⑴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⑵展示地球卫星图片,加深对地球的形状的理解。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动画演示:“天圆地方麦哲伦航海认识的地球形状精确测量的地球形状”,出示讨论题:1. 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 列举能够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教师点拨】古代的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作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后来,人们通过多方面的观察,逐渐发觉“天圆地方”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

2.1 认识地球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4)

2.1 认识地球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4)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学科年级授课时间课型备课者地理新课型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学目标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大小,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从而达到对地球事物描述能力的培养。

2.了解地球仪,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级、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级圈等。

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

3.知道经纬网并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科学态度的形成。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球仪,动手操作、演示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了解地球仪,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级、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级圈等。

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

2.知道经纬网并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形式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充分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入)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地球到底形状怎样,大小如何,人类是怎样对地球进行研究,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弄清楚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用投影仪显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内容要达到的目的。

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大小,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从而达到对地球事物描述能力的培养。

2.了解地球仪,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级、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级圈等。

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

3.知道经纬网并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科学态度的形成。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球仪,动手操作、演示的能力。

二、出示本节内容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课时)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有哪些说法?2.是哪位航海家证实了地球是圆的(即地圆说),是怎样证实的?3. 地球是怎样的形状?4.你知道地球有多大?教后修改5.什么是地球仪?6.什么是地轴?真正的地球有地轴吗?7. 什么是两极?南北极怎样区分?8. 什么叫赤道?它的作用如何?9.什么叫纬线,这种线有什么特点?10 .什么叫纬度,在地球仪上是怎样标识的?11 .低中高纬度是怎样划分的?请同学们围绕上面问题,认真研读教材第14—17页,思考并将答案写在课堂学习本上。

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D点从纬度看,在南北半球的南半 球,在高中低纬度的低纬度;从 经度看,在东西半球的西半球。
C 170°E,5°N
D 170°W,5°S
C点位于D点的西北方向。
E 、110°E,50°N F 、130°E,30°N
北半球、东半球 北半球、东半球
B:看下面的经纬网图(侧视图), 试着写出各点的经纬度

小明可能到达的地点有四个.如下图:
A(1160E,400N) C(1160W,400N)
D(1160W,400S) B(1160E,400S)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回归线
俯视图
首先确定纬线和纬度
纬线是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 点,则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 北极点增大,反之则各纬线均表示 南纬数值向南极点增大
90 45
135

180° 135 90
南极俯视图
45
再确定经线和经度
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段就 是经线。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 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则随着 地球自转方向减小。
泰坦尼克号事故地点
(50º 14´W,41º 46 ´ N)
解决问题:请在图中找出泰坦尼克号的出 事地点(50014′W,41046′N) 。
50014′W,41046′N
•探究提升
• 学会判读三种类型的经 纬网
A: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
度(圆柱投影)
C点从纬度看,在南北半球的北半 球,在高中低纬度的低纬度;从 经度看,在东西半球的西半球。
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地球
——经纬网的应用
经度判定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W W W W W
E
E
E
E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史实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准确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并能够说出地球的真实形状;通过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2.能正确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认识特殊的纬线;会利用经纬网写出各点的经纬度,判断所在的半球,充分感受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并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知经纬度以及半球的识别与划分
对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认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某点的位置
能够识别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产生的现象
【评价设计】
任务:
1.能够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能够准确的在地图上判断某点的经纬度以及半球位置
3.能够区别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产生的现象
6、请你标出几条特殊纬线名称及度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当堂训练。

1、某地向东是西半球,向西是东半球,向南是高纬度,向北是中
D点
、关于地球表面上两个不同地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纬度经度东西半球
A
B
C
附:【板书设计】
地球的真实形状及基本数据
经纬线的认知以及判断
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