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货币政策战略与策略

合集下载

货币政策PPT获奖课件

货币政策PPT获奖课件
中央投资配套旳信贷资金需求大幅上升自是必然。正在推动旳第三批中央 投资总计只有700亿元,由此资金配套自然也会降低。
• 3、宽松货币政策作用立竿见影,宏观经济短期内止跌回稳
• 今年以来,我国旳信贷高速增长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从年初开始,PMI、投 资、零售市场等经济数据出现主动变化。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贴目前信贷中占有较高旳百分比,其中存在旳虚增成份也可能夸张了信贷旳投
放增长水平。
最终,信贷矢量增长还有某些特殊旳季节性原因。商业银行旳贷款在
一年内一般是一季度最高,而在一季度内一般又是三月最高,这在一定程
度上与商业银行在季末经过贷款扩张来获取更高旳市场份额和利润有关, 如4月份新增贷款只有5918亿元,相比3月大幅降低。某些中央项目旳开启 也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前二批中央投资分别到达1040亿元与1300亿元,为
目前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济下行压力连续加大,有必要 实施稳健偏松旳货币政策。
• 再贴现政策. • 存款准备金政策. • 公开市场政策.
实施稳健旳货币政策 旳工具
• 经过再贴现政策使市场利率下跌,从而增长货币供给 量
再贴现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 公开市场政策是经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 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的
货币政策
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 经济活动所采用旳措施,尤指控制货 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旳各项措施。
广义政策:
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全部有关货币方 面旳要求和采用旳影响金融变量旳一切措施。
狭义内容: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旳经济目旳而采用旳多种 控制和调整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旳方针和措施旳总 称,涉及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货币政策书籍

货币政策书籍

货币政策书籍引言货币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的制定对于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将深入探讨货币政策的背景、目标、工具和实施方式,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章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本章将介绍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首先,我们将解释货币政策的定义和功能,并介绍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关系。

然后,我们将讨论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介绍货币政策的工具和实施方式。

第二章货币政策的背景和历史本章将回顾货币政策的背景和历史。

我们将探讨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介绍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然后,我们将重点分析20世纪以来的货币政策经验,包括金本位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等。

第三章货币政策框架和机制本章将详细介绍货币政策的框架和机制。

我们将解释中央银行的角色和职责,包括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然后,我们将讨论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和监控指标,以及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合作和协调机制。

第四章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因素本章将分析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因素。

我们将介绍货币供应的决定因素,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然后,我们将讨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经济增长、利率水平和预期等。

第五章货币政策的工具和实施方式本章将探讨货币政策的工具和实施方式。

我们将介绍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

然后,我们将讨论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包括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

第六章货币政策的经济影响本章将分析货币政策的经济影响。

我们将讨论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性,以及货币政策的长期和短期影响。

第七章国际货币政策与合作本章将讨论国际货币政策与合作。

我们将介绍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

然后,我们将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对货币政策的挑战和影响,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ppt

货币政策.ppt

▪ 优点
▪ 央行可以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 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调节货币总量和信贷结构等。
▪ 不足:
▪ 中央银行在再贴现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再贴现与否取决 于商业银行
▪ 再贴现率的高低有限度,如果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再贴 现率无论多高,都难以遏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 贷款
▪ 利率管制的目的在于防止金融机构用提高利率的办 法在吸收存款方面进行过度竞争,以及为牟取高利
进行风险存贷活动。
❖ 信用配给 ▪ 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及客 观经济形势的需要,权衡轻重缓急,对商业银行 系统的信贷资金加以合理的分配和必要的限制。
❖ 流动性资产比率 ▪ 流动性资产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流动性资 产在其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
➢ 包括: ▪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 不动产信用控制 ▪ 消费者信用控制 ▪ 优惠利率
三、其他政策工具
➢ 直接信用控制 ▪ 利率最高限额 ▪ 信用配给 ▪ 流动性资产比率 ▪ 信贷规模控制
➢ 间接信用控制 ▪ 道义劝告 ▪ 窗口指导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运用
一、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1. 紧缩性货币政策 1)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 提高再贴现率。 3) 加强公开市场业务。
▪ 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一般是确定存款余额。
▪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
▪ 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 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 调节货币供应总量
▪ 存款准备金政策优点
▪ 对存款货币银行影响是平等的 ▪ 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 局限性: ▪ 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弹性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会使商业银行资金严重周转不良

我国货币政策思路

我国货币政策思路

我国货币政策思路一、背景介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货币政策的思路,从历史发展、目标设定、实施手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历史发展2.1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在这一阶段,我国实行了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货币政策主要侧重于调节内部经济,实现国家经济的平稳增长。

政府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发行政府债券、控制财政赤字等手段实施货币政策。

2.2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开始逐步实行市场化改革,货币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

我国逐渐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货币政策框架,包括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等。

三、目标设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主要包括稳定物价水平、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

### 3.1 稳定物价水平稳定物价水平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保持通货膨胀率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助于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

3.2 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加强金融监管等措施,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防范金融风险,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3.3 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也应促进经济增长。

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支持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四、实施手段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手段多样,包括调整存贷款利率、实施准备金制度、发行政府债券等。

### 4.1 利率调控利率调控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以及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等,调节市场利率水平,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和借贷成本,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调控作用。

4.2 准备金制度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种方式。

货币金融学货币政策及其调节ppt课件

货币金融学货币政策及其调节ppt课件

调整经济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成本。
加强市场监管
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 市场秩序。
通货紧缩现象及原因分析
物价持续下跌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持续负增长。
经济增速放缓
GDP增速下滑,企业盈利下降。
通货紧缩现象及原因分析
总需求不足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减少,导致物 价下跌。
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中央银行通过调控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
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影响政策效果
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的反应速度和程度,以及其对信贷和利率的调控能力,都会影响货币 政策的实施效果。
金融机构的创新对货币政策提出挑战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对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 机制提出挑战。
生产过剩
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导致供过于求,物价下跌 。
货币政策紧缩
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导致 物价下跌。
不同类型通货膨胀下货币政策选择
0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04
稳健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避免过度紧缩 导致经济下滑。同时,通过财政政策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 。
02
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 供应量等,以抑制总需求。
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过调整官方银行利率等手段影响市场 利率和信贷条件。
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调整
01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在金融危机期间,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如量
化宽松、前瞻性指引等,以应对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

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知识点

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知识点

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知识点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汇率等一系列措施来调控经济的手段和政策。

在经济学领域中,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银行的角色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的定义、类型以及与银行业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与目标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内外汇市场、实现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金融稳定等。

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中央银行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负责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

它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因素,来影响市场的货币需求和供给关系,进而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影响。

二、货币政策的类型货币政策根据目标和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宽松性货币政策。

1.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

当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增加时,中央银行将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活动。

具体手段包括提高利率、收紧信贷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等。

2. 宽松性货币政策宽松性货币政策主要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

当经济出现低迷、通货紧缩等问题时,中央银行将采取宽松性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具体手段包括降低利率、放宽信贷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等。

三、货币政策与银行业的关系银行作为货币的主要流通渠道,在货币政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货币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运行和经营环境。

1. 利率传导机制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调整来影响经济运行状况,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等。

当中央银行调整利率时,银行会据此调整自身产品的利率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货币政策的变化。

2. 信贷政策货币政策通过控制信贷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

银行作为信贷市场的主体,根据货币政策的要求,执行相应的信贷政策。

如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银行将收紧信贷政策,提高贷款门槛,以遏制过度融资风险;而在宽松性货币政策下,银行将放宽信贷政策,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

第10讲 货币政策

第10讲 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可控性和抗扰性具有正相关性;相 般来说 可控性和抗扰性具有正相关性 相 关性则与它们负相关。操作指标的可控性和抗 扰性较强,而中介指标的相关性较强。
二 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 二、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准备金和 基础货币 有的国家还将中央银行自行决定的利率作 基础货币,有的国家还将中央银行自行决定的利率作 为操作指标。 准备金有三种计量口径: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金和 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震动太大,各国中 央银行不经常调整。因此,超额准备金一般作为中介 指标。——反映金融机构流动性 基准货币的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强,但离货币 政策最终目标较远 相关性弱 政策最终目标较远,相关性弱。 央行自行决定的利率(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准备金 存款利率 央票利率)等,可控性 可测性 抗干扰 存款利率、央票利率)等,可控性、可测性、抗干扰 性都很强,但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较弱。
控制
存款准备金
传导
基础货币
短期利率
操作目标 传导 中间目标
货币供应量
数量型 传导
长期利率
价格型
物价稳定
数量型操作目标传导至数量型中间 目标;价格型操作目标传导至价格 型中间目标。
典型的利率型中介目标: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Taylor y rule)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由 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 验而确定的 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 他认为 保持实际短 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他认为,保持实际短 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 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 泰勒规则是一个以物价稳定和总产出稳定增长为双重目标,以 “逆经济风向行事”为操作原则,以公开市场操作位工具,以 为操作原则 以公开市场操作位工具 以 短期利率为操作指标,以实际利率为中介指标的货币政策框 架。 泰勒原理:利率对通胀的反映系数必须大于1,即有:

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应对

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应对

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应对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金融危机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当金融市场遭遇严重冲击时,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来对冲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应对策略以及其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背景20世纪末以来,全球多次发生金融危机,其中包括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沙泰克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等。

这些危机往往源于金融市场的崩溃,导致信贷紧缩、经济下滑和金融机构破产。

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影响,而货币政策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货币政策的应对策略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期间的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宽松政策和调控政策。

1. 宽松政策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手段刺激经济增长和推动金融市场复苏。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提高企业和个人借贷成本的降低,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

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购买国债等方式增加货币供应,提高市场流动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 调控政策调控政策是指采取限制性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监管和监管政策、限制资本流动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央银行可以控制金融市场风险的传播和蔓延,减轻金融危机的冲击。

三、货币政策应对策略的影响货币政策应对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金融危机期间,宽松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增加投资、个人增加消费。

而调控政策可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2. 通货膨胀宽松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因为增加货币供应和降低利率会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物价水平。

而调控政策通过限制资本流动和加强监管可以遏制通货膨胀的风险。

3. 资产价格宽松政策可能会推高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降低利率会使得购房、投资股票的成本降低,进而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而调控政策可以通过收紧监管和推出限购等措施来遏制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解析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解析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解析在当今世界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它们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和稳定经济发展,但它们的方式和工具却截然不同。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解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探讨它们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货币政策的含义和作用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旨在管理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以调节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利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和储备金要求等。

它通过影响货币供应来对经济进行调节。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调整利率,中央银行可以激励或抑制消费和投资。

当经济增长较快时,中央银行可能会加息,以抑制通货膨胀和过热的经济活动。

相反,当经济增长较慢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

公开市场操作和储备金要求也可以用来调节货币供应和流动性。

财政政策的含义和作用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旨在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财政支出、税收和债务等。

财政政策通过影响政府的财政状况来对经济进行调节。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政府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反,通过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政府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债务来影响经济活动和稳定。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虽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但它们在实施方式上存在一些重要区别。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而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执行的。

这意味着货币政策通常由专业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来决策,而财政政策则由政治决策者来决策。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来对经济进行调节,而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第三,货币政策的实施速度相对较快,可以迅速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而财政政策的实施速度较慢,需要经过政府预算和决策程序。

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整体经济,而财政政策更侧重于影响特定的经济部门和社会群体。

教学课件: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教学课件: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详细描述
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以影响总需求,从而调节经济活动。 在经济衰退时期,增加货币供应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与货币政策
总结词
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与财政政策相结合,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详细描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强调货币政策应该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 长。在经济衰退时期,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
产业政策
区域发展政策
货币政策需要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 题,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 。
货币政策需要与产业政策相协调,支 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04 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总结词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应对策略
探讨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 下的有效性,分析其局限性, 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局限性。
总结词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经验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详细描述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逐渐扩大,包括防范金融风 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同时,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如
央行应加强与其他政策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能力建设;完善货 币政策工具箱,提高政策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应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强国际政策协 调合作。
05 案例分析
美国货币政策的历史与演变
总结词
美国货币政策的历史与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 杂的过程,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01

《货币政策》PPT课件

《货币政策》PPT课件
– 无法计算实现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社会成本,如环境 污染问题。
– 不增加社会福利的劳动和成本也被计入国民生产总 值,如步行上班改为乘车上班后,并没有增进乘车 者的福利,乘车的负效用却作为购买乘车的服务被 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2021/7/11
15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政治、经济、文 化往来而引起的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 货币收支。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全部货币收入和 货币支出基本平衡
2021/7/11
28
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可测性
一是中介目标应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如M0、 M1、M2,长期利率,短期利率等。
同时有关中介目标的准确数据应能为中央 银行及时获取,以便于观察、分析和预测
中间目标的指标,只有在政策“偏离轨道” 时能比最终目标更快发出较为准确的信号 才是有用的
2021/7/11
度。
2021/7/11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1季度》 6
货币政策目标是随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而逐步 形成的。上世纪30年代以前,自由资本主义时 代,货币政策作用有限,不完全的金本位制要 求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币值和汇率。
30年代大危机以后,失业问题成为头等大事, 充分就业成为主要目标。
2021/7/11
18
随经济国际化和金融一体化,国际收支的规模 越来越大,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 收支平衡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
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一般以一年为期。但是,有
些时候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于暂时的突发性事件
引起的,例如发生自然灾害或依靠进(出)口
的能源价格突然暴涨(跌)。但是这种突发事
2021/7/11
10
稳定物价(币值稳定)

稳健货币政策措施方案

稳健货币政策措施方案

0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为了进一步完 善稳健货币政策措施方案的研究,未 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工作
03
1. 加强对比分析和案例研究,比较不 同货币政策措施的优劣和适用条件;
研究不足与展望
2. 深入研究不同经济形势下的货币政策应对策略,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3. 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实现经济、金融和社会目标的综 合优化;
稳健货币政策措施方案
2023-11-10
目录
• 背景介绍 •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 未来货币政策展望及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背景介绍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全球经济复苏但仍存 在不稳定性
物价稳定,但仍需防 范通货膨胀风险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但仍面临下行压力
利率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居民的储蓄意愿,进而影响消费和经济增长 。
利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利率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货币的供应量,进而影响通货膨胀率和经济 增长。
汇率传导机制
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
01
汇率的波动会影响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而影响贸易收支
和经济增长。
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02
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进而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和
稳健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保持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其目标是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
稳健的货币政策通常采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这些工具的使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确保政策操 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 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动态,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参考 。

探究经济调整中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战略

探究经济调整中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战略

探究经济调整中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战略货币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稳定的作用。

在经济调节中,货币政策需要与其他调控政策进行协调,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果。

本文将探究经济调整中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战略。

首先,适时、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具有时机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经济的变化和发展需要。

在宏观调节中,货币政策的适用时机需要根据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政策目标而定。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利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其次,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是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的政策,两者需要进行协调配合,形成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

在协调配合方面,货币政策需要依据财政政策的变化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财政政策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下,货币政策需要更加谨慎地实施,以避免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

再次,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

产业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货币政策需要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实现双方的协同效应。

货币政策应根据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方针,调整利率、组织信贷资金等,给予产业政策所需的支持。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实现货币政策协调。

国际合作是实现货币政策协调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各国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对话与协调,避免因国际金融风险、贸易摩擦等因素而引发的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实现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货币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其他调控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需要谨慎处理。

通过适时、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加强国际合作等手段,实现货币政策与其他调控政策之间的良好协同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10章货币政策战略与策略

第10章货币政策战略与策略

b.可控性
c.对目标可预计的影响
中介目标决定关键要素
• 1.来自IS扰动还是LM扰动,商品市场波动选择盯 住货币供给,货币市场冲击选择利率为中介目标。 • 2.金融市场结构,比如美国更强调公开市场作用, 而英国更强调利率作用(利率的一致性及其在金融 体系中的作用)
讨论金融创新的影响?
充当中介目标的变量
图19-4 将联邦基 金利率作为政策工 具目标的结果
由于存款准 备金需求在 Rd’和 Rd*之 间波动,将 利率i*ff作为 政策工具的 目标会引起 非借入准备
• 从供求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利率和准备金(货币)总量工 具总是不相容的。 • 4.1 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目标的标准
a.可观测性和可计量性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以汇率为中介目标的作法受到批评
——盯住汇率制适用于哪种类型的国家?
(四)通货膨胀目标
稳定货币,抑制通胀是唯一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与此相对应,将抑制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监控指标
实施方法: 首先,对中央银行的目标函数做出规定 然后,推导出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设定方法,对工具规则做出直接规定,以实 现预定目标 ——最著名的工具规则是泰勒规则(Taylor Rule)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 泰勒 发现,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 关系的变量是真实利率,而决定真实利率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
图19-1 新西兰、加拿 大与英国的通货膨胀 率和通货膨胀目标, 1980~2008年
•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缺点
优点
政策目标简单、明确; 不依赖于稳定的货币-通货膨胀关系; 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 降低通货膨胀冲击的影响。 对是否实现目标所发出的信号是迟滞的; 强加僵硬刻板的规则; 如果只关注通货膨胀,会导致产出的巨 大波动。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战略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战略

中央银⾏货币政策战略2019-09-23⼀、欧洲中央银⾏的货币政策战略根据《马斯特⾥赫特条约》的105条的规定,欧洲中央银⾏的⾸要⽬标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的稳定,在不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持欧盟的总体经济政策,促进总体经济活动的协调和均衡。

然⽽,《马斯特⾥赫特条约》对物价稳定的⽬标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就如何实现物价稳定做出具体规定。

1、货币政策战略对欧洲中央银⾏尤为重要。

⾸先,《马斯特⾥赫特条约》虽以的形式确⽴了欧洲中央银⾏的独⽴地位,但欧洲中央银⾏⾃⾝的声誉及其政策的可信度必须在实践中建⽴,欧洲中央银⾏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中央银⾏只能通过实现稳定物价的⽬标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持。

其次,欧洲中央银⾏的合法性不⾜。

现⾏经济中,货币本⾝并⽆真实价值,是依靠发⾏主体的⼒量⽀持其流通的货币,因此,⼀个明确的、有能⼒的、拥有⾃主资源和资源处置权并能够担当最后贷款⼈的发⾏主体是⾄关重要的,统⼀的实体是货币既定的前提。

欧洲中央银⾏是没有国家的银⾏,欧元是没有政府的货币,欧洲中央银⾏并没有对欧元区经济资源的处置权⼒,欧元没有真正的最后贷款⼈,信⽤不⾜。

再次,从各国的历史经验看,运⽤货币政策抑制物价上涨或促进经济增长往往存在1-2年的时滞,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需要通过机构、资本市场等⼀系列的传导机制才能发挥作⽤,⽽传导机制本⾝也经常随经济主体⾏为或经济体制的变化⽽变化。

第四,货币政策战略的制定不仅能够为欧洲中央银⾏提供全⾯、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以利决策,⽽且也是欧洲中央银⾏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社会公众据此可以对欧洲中央银⾏的政策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为保证欧洲中央银⾏正常运转和其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战略⾄关重要。

2、货币政策战略的原则。

欧洲中央银⾏制定货币政策遵从以下⼏个原则,第⼀,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政策战略能够使欧洲中央银⾏按照《马斯特⾥赫特条约》的要求维护欧元区的物价稳定,让社会公众相信欧洲中央银⾏有信⼼和能⼒通过运⽤货币政策⼯具实⾏物价稳定的⾸要⽬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以通货膨胀为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下,如果通货膨胀率偏离既定目 标,央行须运用各种手段(工具)调整名义利率,使真实利率保持在一个 均衡水平 (即,货币政策的名义锚Nominal Anchor)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货币供应量 — 利率 (中国的利率体系已经实现一定程度的市场化,如同业拆借利率自 由议定 ,并扩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波动幅度 )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以汇率为中介目标的作法受到批评
——盯住汇率制适用于哪种类型的国家?
(四)通货膨胀目标
稳定货币,抑制通胀是唯一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与此相对应,将抑制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监控指标
实施方法: 首先,对中央银行的目标函数做出规定 然后,推导出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设定方法,对工具规则做出直接规定,以实 现预定目标 ——最著名的工具规则是泰勒规则(Taylor Rule)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 泰勒 发现,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 关系的变量是真实利率,而决定真实利率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
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和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现金+存款)
→社会总需求 局限: (理论依据:存款派生模型)
D
R rd
1)央行对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控制力较弱
2)存款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联系存在不稳定性 (存款扩张乘数在现实中受多种因素影响)
3)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可迅速转化(央行不能单纯控制存款规模)
图19-1 新西兰、加拿 大与英国的通货膨胀 率和通货膨胀目标, 1980~2008年
•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缺点
优点
政策目标简单、明确; 不依赖于稳定的货币-通货膨胀关系; 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 降低通货膨胀冲击的影响。 对是否实现目标所发出的信号是迟滞的; 强加僵硬刻板的规则; 如果只关注通货膨胀,会导致产出的巨 大波动。
缺点
3.盯住汇率目标制 典型国家:香港 优点:容易保持币值的稳定与汇率的稳 定 缺点: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
• 4.带有隐性名义锚的货币政策
• 联邦储备体系实施的货币政策策略涉及隐性而非显性的名义 锚;此外,它还涉及一种预测行为,也就是通过广泛分析大 量的信息来监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迹象和信号;另外,它还采 用“先发制人”的货币策略来抵御通货膨胀的威胁。 • 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长期滞后的,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不能 等到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后才做出反应,它需要具有前瞻性和 先发制人的作用。 • 在格林斯潘领导下的联邦体系,成功地实行了先发制人的货 币政策—“直接行动”政策。
b.可控性
c.对目标可预计的影响
中介目标决定关键要素
• 1.来自IS扰动还是LM扰动,商品市场波动选择盯 住货币供给,货币市场冲击选择利率为中介目标。 • 2.金融市场结构,比如美国更强调公开市场作用, 而英国更强调利率作用(利率的一致性及其在金融 体系中的作用)
讨论金融创新的影响?
充当中介目标的变量
图19-2 中央银行工具、操作目标、中介指 标以及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联系
图19-3 将非借入准 备金作为政策工具 目标的结果
• 图19-3是准备金市场的供给需求图。尽管中央银行期望准备 金曲线位于图中Rd*的位置,但是实际上它却在Rd和Rd*之间 移动,原因在于存款的意外波动(从而导致法定准备金变动 )以及银行改变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意愿。如果中央银行的非 借入准备金目标为NBR*(比方说,其货币供给的目标增长 率是4%),那么它会预期联邦基金利率为i*ff。然而,如图 中所示,准备金需求曲线波动会导致联邦基金利率在i’ff和 i’’ff之间波动。因此,追求总量指标意味着会发生利率波 动。
• “直接行动”方式的优缺点
并不依赖于稳定的货币—通货膨胀关 优点 系; 改善时间不一致问题; 证明在美国取得成功。 缺乏透明度; 它强烈依赖于掌握中央银行大权的 缺点 个人的一些偏好、技术以及信誉度; 它与民主原则存在一些不一致性。 在倡导通货膨胀制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领导下,联 邦储备体系在未来可能会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迈进。
要素
• 新西兰 第一个采用通货膨胀制的国家;
1989年通过的《新西兰储备银行法》要求新西兰储备 银行将物价稳定确立为其唯一目标;
目标 范围 1990年: 3%~5%
后续协议: 0%~2%
1996年: 0%~3%
2002年: 1%~3%
结果
见图19-1a,通货膨胀率从5%以上降至1992年 年末的2%以下,但是以经济深度衰退、失业 率急剧上升为代价。自1992年以来,新西兰的 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高位,有些年份甚至超过 5%,失业率也显著下降。
争论焦点:货币供应量 VS 利率
——二者能否同时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NO
现实选择:
发达国家的选择:20世纪30年代以后,利率(理论依据:凯恩斯) 70年代后,货币供应量(理论依据:货币主义) 90年代以来,利率 原因:金融创新和自由化使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靠性下降
一般规律:各国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和央行操作的便利程度进行选择 ——当抑制通胀是首要任务时,选择货币供应量 ——当经济增长成为主要目标时,选择利率
图19-4 将联邦基 金利率作为政策工 具目标的结果
由于存款准 备金需求在 Rd’和 Rd*之 间波动,将 利率i*ff作为 政策工具的 目标会引起 非借入准备
• 从供求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利率和准备金(货币)总量工 具总是不相容的。 • 4.1 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目标的标准
a.可观测性和可计量性
第10章 货币政策的实施:战略与策略
货币政策的战略 货币政策的策略
全球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
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与策略
本章学习目标
实施合理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健康运 行是至关重要的。在本章中,我们首先研 究三种货币政策战略,所有这些战略都将 物价稳定作为首要的长期货币政策目标。 然后,我们研究执行货币政策的具体策略, 即如何选择和设置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 于货币政策战略和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 对联邦储备体系在过去所推行的货币政策 做出评价,并且希望这些成果能对未来的 政策走向提供启示。
• 表19-1 不同货币政策策略的优缺点
• 4 策略:政策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选择
• 政策工具(policy instruments)是一种能够对中央银行工 具做出反应并且能够表明货币政策立场(宽松或紧缩)的 变量。
中央银行工具 操作目标 准备金 总量 利率 中介指标 货币总量 (M1、M2、M3) 利率(长期和短 期) 公开市场操作 贴现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 政策目标 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稳 定 利率稳定 外汇市场稳 定
(三) 汇率 ——本币盯住一个低通胀经济大国的货币
优点:
1)固定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免受汇率波动影响),保持整体物价水平稳定 2)使公众对本国通货膨胀的预期盯住目标国通胀水平,避免通胀预期失控
3)固定汇率制降低国际经济活动成本
局限性:
1)盯住国丧失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的机会
2)目标国的经济波动可直接传导到盯住国 3)本国货币更易受到国际投机力量的攻击
(二)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 基础货币=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货币供应量的层次选择 :M0、M1、M2, 金融创新出现,货币供应量不再成为中介目标,作为经济的指示器,汇率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利率目标、弹性货币供应目标
(二)长期利率 优点: 1)相关数据可随时获取 2)央行能施加有效控制 3)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较强 (市场利率灵敏反映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变化) 缺点: 1)央行只能控制名义利率,不能影响利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 胀预期) 2)影响利率的因素较多,利率变动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可能不十分密 切 3)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依赖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 利率弹性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央行能否灵活自如地调节利率; 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利率变化能否调节企业的投资行为
• 1 货币目标制
• 在货币目标制(monetary targeting)战略的实现过程中, 中央银行一般会宣布其将要实现货币供应量每年以一个确定 的数值(即目标)增长。比如M1以5%的速度增长或者M2 以6%的速度增长。 • 1.1 美国、日本和德国的货币目标制 • 美国
1975年,联邦储备理事会开始公开宣布货币供应量增长的目标。 1979年10月,联邦储备体系将重点转向非借入准备金以及对于货币总 量进行控制,而减少了对于联邦基金利率的重视程度。 1993年7月,格林斯潘在国会公开声明,联邦储备体系将不再使用任 何货币总量目标作为货币政策执行的导向。
• 德国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和瑞士实行了货币目标制,并且持续 了20年。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策略 德国的货币目标制在实现低通货膨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广泛的 关注。 即使货币目标制允许在短期内出现大幅度偏离其目标值的情况,但是 在长期内,货币目标制仍然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尽管其货币政策目标经常未能实现,但是有理认为货币目标制取得成 功的原因在于,这种制度明确地表述了货币政策的目标内容,而且其 促使中央银行就货币政策战略问题与公众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从 而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中央银行的负责程度。
• 加拿大 • 1991年2月26日,加拿大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长联合宣布,正 式确立了通货膨胀制。
1992年: 2%~4% 1995年12月 ~1998年12月: 1%~3% 1994年6月底: 1.5%~3.5%
目标 范围
1996年12月 底:1%~3%
一直保持
结果
见图19-1b,通货膨胀率急剧下降,从1991年 的超过5%跌至1995年的0%,然后回升至2%左 右。代价:从1991年至1994年,失业率飙升至 10%以上。
• 日本 1978年,日本银行开始在每个季度之初公布对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