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元明清-皖江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元明清部分)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China Ancient literatur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y)
课程编号:0111009
课程学时:102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建议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三、四卷元朝、明朝、清朝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一、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开课单位:皖江学院中文系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是汉语言专业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课程任务:元明清文学是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本课程以继承和弘扬这一宝贵遗产为己任,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文学从元代到明代至清代的发展历史,包括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文学流派、文学团体、重要作家、优秀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内容,系统地学习元明清时期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六编元代文学史
第一章元代文学绪论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元代社会概述
一、疆域广阔,国力强盛
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深重
三、思想多元化,文化政策宽松
四、科举废止,儒生地位低下
第二节元代文学概述
一、元代文学的特点
二、元代文学的成就
第三节元杂剧
一、杂剧的形成和基本体制
二、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课程的重点、难点:
元曲概念内涵,元杂剧的形成、基本体制和兴盛的原因。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元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及其学习的意义,掌握元曲、元杂剧等重要术语的涵义及其区别,认识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
思考题:
1.名词:元曲,元杂剧,旦本,末本。
2.元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元杂剧的体制特征主要有哪些?
5.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关汉卿及其杂剧创作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与个性
一、生平
二、个性
第二节关汉卿的创作
一、历史剧
二、爱情风月剧
三、公案剧
四、关汉卿作品选讲:
1.《窦娥冤》:(1)题材溯源;(2)《窦娥冤》的戏剧冲突;(3)窦娥的形象及其悲剧成因;
(4)《窦娥冤》的悲剧审美风格。
2.《救风尘》:(1)解题;(2)赵盼儿形象;(3)戏剧冲突及其价值。
第三节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一、题材选择
二、艺术体制
三、语言风格
课程的重点、难点:
窦娥形象;《窦娥冤》的悲剧意蕴;《救风尘》的喜剧风格;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关汉卿的生平、创作概况,认识关汉卿代表作品的题材内容、美学风貌与艺术成就。
思考题:
1.关汉卿《窦娥冤》与《救风尘》在艺术风格上有何异同?
2.窦娥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作品是如何表现的?
3.《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和鬼魂诉冤情节有何作用?
4.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5.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
第三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王实甫与《西厢记》
一、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二、《西厢记》题材的流传与变异
三、主题倾向
1.形象特质
2.情节意义
四、艺术风貌
1.语言风格
2.体制特征
五、作品选讲:《长亭送别》
1.情感
2.语言
第二节白朴和《梧桐雨》、《墙头马上》
一、白朴的生平和创作
二、《梧桐雨》
三、《墙头马上》
第三节马致远和《汉宫秋》
一、马致远的生平与创作
二、《汉宫秋》
第四节郑光祖和《倩女离魂》
一、杂剧的南移和衰微
二、郑光祖的生平与创作
三、《倩女离魂》的主题倾向
1.剧情概要
2.主题评价
四、《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
1.离魂情节的艺术作用
2.语言风格
课程的重点、难点:
《西厢记》题材流变;崔莺莺形象;《西厢记》的语言风格和体制特征;“离魂”题材的价值;杂剧衰微的原因。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重要杂剧作家的生平、创作和成就,掌握《西厢记》、《梧桐雨》、《墙头马上》、《汉宫秋》、《倩女离魂》等作品的题材源流、体制特征、美学风貌及艺术成就,了解杂剧南移及其衰微的原因。
思考题:
1.《西厢记》题材的流变情况如何?
2.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各写了什么内容?
3.马致远《汉宫秋》的主题是什么?
4.元杂剧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倩女离魂》的情节有何特点?
6.崔张故事的意义何在?
7.崔莺莺形象的内涵和价值何在?
8.《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有何特点?
9.《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各有何作用?
10.《倩女离魂》的情节有何特点?其美学价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