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63张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ec9b5feefdc8d377ee3231.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5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5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dee31a580216fc700afd7a.png)
230年,孙权派卫温 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 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3、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 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 西南地区的开发。
系统总结:
①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吴
③三分天下:
曹操
10/13/2018
动脑筋: 为何曹操能以少胜多? 你能说说袁绍失败和曹操胜利的原因吗?
1、双方实力对比,袁军10万,曹 军3、4万。袁绍易… 袁绍自恃兵多,产生骄傲 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纳谋士许 攸的正确建议。 2、 “曹操赤脚迎许攸”说明了 什么? 曹操善于用人,采纳了许 攸的建议,火烧袁军粮草,最 终大败袁军。 10/13/2018
10/13/2018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
10/13/2018
是谁顺应历史潮流,完成 北方的统一的呢?
董卓之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汉献帝 受困于洛阳……
一、官渡之战
1.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人才。
10/13/2018
政治上——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
10/13/2018
刘备三顾茅庐,打动诸葛亮,得其辅佐大业。
•
诸葛亮,字孔明,隐 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城附 近)。
•
见识高,多谋略,号卧
龙先生。辅佐刘备后,一
生“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
• 东吴孙策死后,其弟孙权继立……
孙权有周瑜、黄盖、鲁肃等人才辅佐,实力不容小觑
鲁 肃
大 敌 当 前 , 刘 备 和 孙 权 决 定 联 合 抗 曹 。
孙兄,大敌当 前,你我不如合 力抗敌可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7316093169a4517723a34b.png)
群雄并起、政权 林立
材料二:
白骨露于野,三国经济各 具 千里无鸡鸣。
——曹操
《蒿里行》
衰
特色—— 魏:农业大
国 国
兴
东汉末年经济 凋敝
蜀:丝绸大 三国经济发展
材料 2000 三:
1500
人 口 变 化
1000 500 0
少 多
760万
东汉末年
1600万
三国并立时期
时期
1.群雄并起 三大
军事集团
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吞并河北诸州, 统一了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三顾茅庐》
207年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p 孙刘联军 曹军 k
二.赤壁之战( 208年) 曹
刘 刘 刘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刘
刘
五 赤壁之战 孙、万
曹军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 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 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 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的性格 有凶残、奸诈的一面,但他统 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曹操 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和诗人。
千里无鸡鸣”“白骨蔽平原”
龟 虽 寿(节选)
——曹操
老 骥 伏 枥, 志 在 千 里;
烈 士 暮 年, 壮 心 不 已。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 《曹操像》 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 经济上: 实行屯田
(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 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 (xié)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2735e65fbfc77da269b1ee.png)
吴国船只
有人认为,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时期局部统一,是历 史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呢?
东汉末年
1.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 2.经济衰微 3.人口锐减
三国时期
局部统一
多
少
魏 吴
蜀 经济恢复发展
人口增多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草船借箭
如何正确看待历史类的文学作品?
《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演义》的描述
董卓之乱后的各割据势力中,最初以盘踞在河北一带的袁绍最为强大,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
*
官 渡 之 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公元200年 官渡 袁绍和曹操
曹操胜利
历史短剧——官渡之战
人物:曹操 袁绍 许攸 旁白
曹操
袁绍
许攸
两军交战,相持不下。 袁绍的谋士许攸劝袁绍:“袁将军,乌巢乃屯粮重地, 不可不用心提防。守将淳于琼素喜饮酒,恐难当重任。我劝 将军派一支部队驻扎在屯粮处外侧,以防曹军偷袭。” 袁绍傲慢地说:“我筹策已定,你休操心!” 这时,许攸拿着曹操的催粮书信,对袁绍说:“袁将军, 曹操主力屯兵官渡,后方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偷袭许 昌,不但可把许昌连根拔起,而且还可生擒曹操。” 袁绍:“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 许攸气愤地出来,恨恨地说:“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 谋!” 许攸见袁绍刚愎自用,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
壹
备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 杰。今闻黄巾倡乱,欲破贼安 民。关羽、张飞,虽为异姓, 志趣相同,遂与之桃园结义, 勠力同心,讨贼安民。
平定黃巾起义后,地方长官不交回权力,形成地方割据,群雄并起的局面。
2018/ 11/ 16
第二章回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120cb57f1922791688e873.png)
京剧中的曹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白脸曹操,被刻 画为阴险狡诈、 凶暴多疑的奸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三国演义》中曹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阴险凶残 卑鄙无信
另外 : 曹操性格也有凶残、奸诈一面。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三国智慧为我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评评价价一一个位历同史学人或物朋?友应该多角度去
一看还要,分去不为能发二仅现、、看客欣到观别赏公、人正学的。习缺点别人,的我优们
军阀割据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汉东汉室末期衰的社会微状况群雄起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自主学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阅读课本P74—P76,完成下列表格)
战役
时间及 地点
双方
结果
作用
官渡 200年 袁绍 袁 十万
曹操 为曹操统一北
之战 官渡
曹操
VS
曹 三、四万 战胜袁绍
三国时期经济恢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 三国鼎立(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 三国鼎立(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959e38ff00bed5b9f31d74.png)
曹操取胜的原因
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 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 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 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 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 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 烧掉粮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 绍、曹操两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 大集团逐步 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 壮大起来。 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不弱。
官渡之战
思考:曹操的势力何以发展壮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 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 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论 从 史 出
袁绍自恃兵多 袁军人心动摇, 粮足,继续南 不战而乱, 7万人 下,与曹军在 全军覆没。袁绍 官渡僵持。 带 800骑兵逃回。 官 曹 渡 操
袁 绍 十万袁军度过黄 河,包围白马。 黎 阳 白马
乌巢 曹操得知袁军粮草在 鉴于敌强我弱, 乌巢,率五千轻骑, 曹操只能撤退至 伪装成袁军,直达乌 官渡一线设防。 巢,烧毁袁军粮草。
二、赤壁之战
时间:200年 地点:赤壁(今湖北) 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过程: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胜曹操
特点:以少胜多(曹军20万,孙刘联军5万)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共37张PPT含三个视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共37张PPT含三个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b9ec79d2aaea998fcd220e25.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滚浪是青几白惯一古都
滚花非山度发看壶今付
长淘成依夕渔秋浊多笑
江尽败旧阳樵月酒少谈
东英转在红江春喜事中
逝雄头
渚风相
水
空
上
逢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军阀混战,生产破坏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假如你是生活在东汉末 年的百姓,生活在这种环境 中的你会有怎样的愿望?
袁绍
袁绍
200年
曹操
官
官渡
袁绍占据兵力袁优势绍,
渡之战
但是为什么最后胜利的
夜袭乌巢,
之前
却是曹操呢?历史剧
烧毁袁军粮 草
战的
乌巢
形
曹操 曹操
势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曹
万 军
操
队
这个短剧不仅再现了历史场面,而且再现了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
拓展延伸: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 人谋也.
•
创设情境一:
“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河南一带,出现了一位割 据一方、实力不断增强的军阀,在当时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他就是曹操。”
合作探究
1.为什么在那么多军阀中,曹操能够异军突起、势 力壮大呢?
K
材料一 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 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 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占有 政治优势。
产生了什么影响?
K
学习活动二:赤壁之战
(一)自主探究:结合导学提纲,速读课文P103—104三 段文字,标识相关要点,汇总疑难问题。 1. 背景:官想渡要之统战一后南曹北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2. 时间 208年 3. 交战双方 曹操-孙刘联军 4. 结果 孙刘联军胜
第16课 三国鼎立
滚浪是青几白惯一古都
滚花非山度发看壶今付
长淘成依夕渔秋浊多笑
江尽败旧阳樵月酒少谈
东英转在红江春喜事中
逝雄头
渚风相
水
空
上
逢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军阀混战,生产破坏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假如你是生活在东汉末 年的百姓,生活在这种环境 中的你会有怎样的愿望?
袁绍
袁绍
200年
曹操
官
官渡
袁绍占据兵力袁优势绍,
渡之战
但是为什么最后胜利的
夜袭乌巢,
之前
却是曹操呢?历史剧
烧毁袁军粮 草
战的
乌巢
形
曹操 曹操
势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曹
万 军
操
队
这个短剧不仅再现了历史场面,而且再现了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
拓展延伸: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 人谋也.
•
创设情境一:
“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河南一带,出现了一位割 据一方、实力不断增强的军阀,在当时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他就是曹操。”
合作探究
1.为什么在那么多军阀中,曹操能够异军突起、势 力壮大呢?
K
材料一 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 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 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占有 政治优势。
产生了什么影响?
K
学习活动二:赤壁之战
(一)自主探究:结合导学提纲,速读课文P103—104三 段文字,标识相关要点,汇总疑难问题。 1. 背景:官想渡要之统战一后南曹北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2. 时间 208年 3. 交战双方 曹操-孙刘联军 4. 结果 孙刘联军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2f1cb76f1aff00bed51eac.png)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D )
改错题: 1.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错误:把三国时期改为东汉末年
2.曹操率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错误: 把官渡之战改为赤壁之战
政权名称
魏
建国年代
220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pī)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从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 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学习重点:赤壁之战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自主预习
比较
时
间
官渡之战
交战 双方
战争 结果 特点
意义
赤壁之战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发展措施
第一篇章
群雄逐鹿说战争
政局动荡,军阀割据
材料: 经“光 武中兴” 到105年, 全国人 口达 5300万, 可东汉 末年, 只剩下 760 万······
袁绍
——
3-4
官
千渡 官 白
政治上:
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 许,“挟天子以令诸 侯”,处于有利地位。
袁绍
延津
兵力白多强马粮 大足,曹 实里无之 战 前 渡 之骨露
操 《
鸡的 战 于
鸣 野 经济上: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f4894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f.png)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今江苏南京)
3.三国的发展状况: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 造船业 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 权派将军 卫温 到达 夷州 (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 民族 关系,加速了 西南 地区的开发。
三
北方社会经济
方
尚未恢复和发展,惨
都
败后无力南下
不
曹操
具 备
统
一
统治区域扩大, 刘备
尚需稳定巩固
孙权
江东、江南地区 正在巩固发展
全 国 的 条
件
学习任务四
时间:220年 建立者:曹丕 都城:洛阳
时间:221年 建立者:刘备 都城:成都
魏 蜀
吴
时间:229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建业(今南京)
学习任务四
改善民族关系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总结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为未来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第三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东汉末期,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2.交战双方:
(1)占据河南一带的 曹操 。 (2)占据黄河以北的 袁绍 (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蒿里行》 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族有“四世三
结合以上材料和教材中的形势
公”之称。
图,说明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袁绍
州郡割据(军阀割据),
战乱不已(政局混乱)。
曹操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割据势力 曹操的优势: 中,实力较强的是哪两个,并分别 取得了政治主动权;人才济济; 说出上述两个势力各有什么优势。 粮食充足;拥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42434e647d27284a73512a.png)
随堂演练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 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 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 A、B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第16课 三国鼎立
新课讲授
一、官渡之战
结合课本内容及下列材料,归纳官渡 之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曹操为什 么能赢?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
思考:
东汉末年 的社会状 况如何?
农民起义, 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东汉末年,中央朝廷无力征讨起义军,放任各 地幕兵镇压。
B.统一北 D.废掉汉
二、赤壁之战
阅读课文,指出赤壁之战的背景、时间、交 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和影响: 背景:
(1)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 统一全国。
(2)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3)孙权、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赤壁前天下形势示意图
赤壁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 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 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 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胜
曹操 败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 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0c07d90b1c59eef8c7b4d9.png)
对比两场战役 有何共同点?
战争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官渡之战
曹操 为统一 200年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战胜袁绍 北方打下
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vs 孙刘联军
奠定 孙刘 三国鼎立 以少胜多 战胜曹操 局面的基
础
想一想
在官渡大战中以少胜多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
天时
地利
因此,我们说这是历史的进步。
再见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败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
曹操胜败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壹 汉室衰微乱世起 之 官渡之战
贰 群雄斗智战赤壁 之 赤壁之战
人和
大战时刮起东 南风,火攻不 利于曹军
以史为鉴
考虑曹军军情多,北战方备人充, 分 谦虚来谨到慎南,方骄水傲土必败 团结可不以服战,且胜不强擅大敌人
长水战 .
孙刘组成联 军,齐力对 抗曹操
叁 三分天下向统一 三国鼎立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 帝,国号魏,定都
⑤五个时间: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
牛刀小试
1.东汉末年,形成相隔黄河对峙局面的军阀是( D) ①刘备 ②曹操 ③孙权 ④袁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三分天下有其一,关东义士首起兵。屯田数载救黎民, 官渡一战挫傲军。豪气万古观沧海,漫漫长路短歌行。千 秋霸业传百世,唯有英雄堪比君。”这首诗写的是(A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6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6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9ef60825c52cc58ad6be40.png)
动 手 练 一
鼎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 立的示意图。
1.曹魏重视农耕 广屯田 修水利 造翻车
2.诸葛亮治蜀 重农耕 织蜀锦和治理西南夷
3.孙吴开发江南 垦荒田 制青瓷 通夷州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三国 的治 理与 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学史今用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
生白铠淮势军初关 民骨甲南利合期东 百露生弟使力会有
蒿 遗 于 虮 称 人 不 盟 义
一野虱号争齐津士
里 , , , , , , , ,
念千万刻嗣踌乃兴 曹
行 之 里 姓 玺 还 躇 心 兵 操
断无以于自而在讨 人鸡死北相雁咸群 肠鸣亡方戕行阳凶 述了东汉末年群雄互相争权夺利、彼此争战,造成民不聊生的社 会惨状。
联想记忆法 •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 • “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
(22)饼(0)”。 • 公元221年,刘备建蜀,定都于成都, • “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
药(1)” • 公元222年,孙权建吴,定都于建业, • “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
222)”。
开动脑筋合作探究
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 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 刘联军手里?
(从孙刘联合、曹军弱点、指挥者 的态度、计策等方面思考。)
填表并比较: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用
官渡 之战
袁绍 200年
曹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3-4万 以少胜多 奠定了基础
曹操
赤壁 之战
208年
孙权
刘备
自学指导
• 阅读书本,(2分钟)找出并标注以下内容: • 1.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和“光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优质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优质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a6b317844769eae009ed94.png)
草船借箭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 史学著作 《三国志》的记载
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 描述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建安十八年 (213年) (孙)权乘大船来观军, 公(曹操)使弓弩乱发, 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 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 箭,箭均船平,乃还。
孙刘联军火攻战术 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 描述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 2、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三国志》 “……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 3、曹操自持兵强,骄傲轻敌 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翻车
魏
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3、蜀汉
建立:221年,刘备称帝,定 都成都,国号汉 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影响:加速西南地区的发展
蜀
诸葛亮
“三顾频频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4、吴国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 的最早记录。
吴
建立:222年,孙权称王,后定都建业 (南京),国号吴 措施:开发江东,发展了造船业、海外 贸易;230年,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 洲(台湾) 影响: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 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 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28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28张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8cd68f43323968001c923d.png)
——曹操
要统一天下,主要对手是谁?
二、 赤壁之战
孙权
刘备
曹操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曹 军南下。
刘备不敌,撤军南逃, 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
曹刘曹军备操在率前长兵往坂东江追逃上, 刘败陵备退。。至樊口。
最终曹军败退,孙 刘联军乘胜追击。
5万孙刘联军行至 赤壁,与正在渡江 刘备派诸葛亮 的曹操水军相遇。 前周往瑜联率合3万孙兵权。
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自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
,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
,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
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而许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
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
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
发展概况
蜀汉的治理与开发
蜀
蜀 锦
改善_民__族___关__系_,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蜀国经济的发展 蜀汉在丞相诸
葛亮的治理下,发 展经济,改善民族 的关系,加速了西 南地区的开发。
要统一天下,主要对手是谁?
二、 赤壁之战
孙权
刘备
曹操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曹 军南下。
刘备不敌,撤军南逃, 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
曹刘曹军备操在率前长兵往坂东江追逃上, 刘败陵备退。。至樊口。
最终曹军败退,孙 刘联军乘胜追击。
5万孙刘联军行至 赤壁,与正在渡江 刘备派诸葛亮 的曹操水军相遇。 前周往瑜联率合3万孙兵权。
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自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
,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
,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
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而许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
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
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
发展概况
蜀汉的治理与开发
蜀
蜀 锦
改善_民__族___关__系_,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蜀国经济的发展 蜀汉在丞相诸
葛亮的治理下,发 展经济,改善民族 的关系,加速了西 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cc549c852458fb770b56ee.png)
隋 朝
局
必分。 南朝
统 一
部 统 一
统 一
——《三国演义》第一回
分裂
统 一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 。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和历史的发展。
界功 定过
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肃鲁
瑜周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曹 军南下。
刘备不敌,撤军南逃, 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
曹刘军备在率长兵坂东追逃上, 刘败曹备退操。至前樊往口江。
陵。
最终曹军败退,孙 刘联军乘胜追击。
5万孙刘联军行至 赤壁,与正在渡江 刘备派诸葛亮 的曹操水军相遇。 前周往瑜联率合3万孙权。
兵马沿江西 进。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 败,退至乌林,会合陆 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 峙。
为东其汉中镇末,压年“起,黄朝巾义廷起,腐义汉败”,规灵天模帝灾最允频大发许,各各州地起郡义自不行断…招… 募兵马……
2021/2/3
东汉袁末绍年出军身于阀世割家据大形族,势图
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
在地镇位压和黄势巾力起,成为当时最大 义的的军过阀程。中占,有今河北、山西 形和成山群东雄东并部起,兵多粮足,有 的局面,在10这万兵力 些割据势力的 连年征战中, 袁绍、曹操两 大集团逐步壮曹操在镇压黄巾 大起来。起 己义的中力,量不,断曹发操展占自据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73e15fa26925c52cc5bfeb.png)
230年, 吴国大将卫 温率万人船 队到达夷洲 (今台湾 岛),加强 了台湾地区 和内地的联 系。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 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 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但三国之中最 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 州呢?
200年时战官渡, 曹操用了许攸计, 老骥伏枥志千里, 曹操南下到赤壁, 孔明周瑜巧用计,
读图说史:根据地图,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等。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赤壁 之战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 备统一全国 的条件
那么他的“壮心”指的是什么呢?
一统天下
赤壁之战背景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在江东 建立较稳固的统治 刘备:依附于刘表,无固定地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 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 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 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精通兵法,著有《孙 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善诗歌,写有《蒿里行》《观 沧海》等诗篇,他用诗抒发了
自已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
负。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材料二 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 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 196年去 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 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三 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 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 操成就大业。 材料四 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 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 实力不断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浪是青几白观一古都
滚花非山度发看壶今付
长淘成依夕渔秋浊多笑
江尽败旧阳樵月酒少谈
东英转在红江春喜事中
逝雄头
诸风相
水
空
上
逢
这是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重要的
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区别文学描写和历 史原貌之间的关系。(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 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说出其与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简述三国鼎立局 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 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 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20多万 5万
孙刘联军 导致三国 鼎立局面
以少胜多 的形成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魏,
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吴
222年,孙权称 王,国号吴,定
都建业。
曹丕
刘备
孙权
魏
汉
吴
刘备 221年
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曹丕 220年
魏
成都
洛阳
孙权 建业 222年
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 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 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 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 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 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 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 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 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 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 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 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 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 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 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 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蜀吴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思考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 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 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 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 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 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联想记忆法 •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 • “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
(22)饼(0)”。 • 公元221年,刘备建蜀,定都于成都, • “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
药(1)” • 公元222年,孙权建吴,定都于建业, • “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
222)”。
赤壁之战后,曹操再无力南下,势力被局限在北方。孙权巩固了在江南的地位。刘备 先据有荆州(今湖北、湖南部分地区)大部分地方,后又进入益州(今四川成都及其周边 地区)。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
合作讨论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有 何相同点?
1.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战争都用了火攻 3.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利 的斗争。
生白铠淮势军初关 民骨甲南利合期东 百露生弟使力会有
蒿 遗 于 虮 称 人 不 盟 义
一野虱号争齐津士
里 , , , , , , , ,
念千万刻嗣踌乃兴 曹
行 之 里 姓 玺 还 躇 心 兵 操
断无以于自而在讨 人鸡死北相雁咸群 肠鸣亡方戕行阳凶 。。。。。。。。
——
曹操《蒿里行》诗,描述了东汉末年群雄互相争权夺利、彼此争战,造成民不聊生的社 会惨状。
孙权
182~252 字仲谋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在东汉末年群雄角逐中,孙氏历经孙坚、孙策、 孙权,打败一些军阀,据有江东,成为后来三国鼎立 的一方。曹操对孙权能继承和发展父兄的事业,非常 赞赏,曾感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备
161~223 字玄德 蜀汉昭烈帝 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
周瑜
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有 什么意义?
动脑筋
为什么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 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诸葛亮 正可谓:势弱只因多算胜,
兵强却为寡谋亡。
若使许攸谋见用, 山河焉得属曹家。
赤壁之战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 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 江表,成鼎峙之业。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75~210 字公瑾 东吴四英将第一位 庐江舒城(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
讲故事
《三顾茅庐》
蒙冲(模型)
斗舰(模型)
赤壁之战中周瑜用蒙冲、斗舰攻击曹操水军
曹操
曹
刘备
刘 刘
孙权 孙、刘联军
刘刘 刘
赤壁
之战
孙、刘 联军
孙
曹
军
《赤壁大战》国画
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7月~12月)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qí] 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多数学者认为在湖北赤壁市)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 基础。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招贤纳士.
经济上:(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兵士屯田
军事上:曹操军事才能出众,有勇有谋
曹操赤脚迎许攸
许 攸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 心理素质,找出曹操胜利和 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开动脑筋合作探究
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 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 刘联军手里?
(从孙刘联合、曹军弱点、指挥者 的态度、计策等方面思考。)
填表并比较: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用
官渡 之战
袁绍 200年
曹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3-4万 以少胜多 奠定了基础
曹操
赤壁 之战
208年
孙权
刘备
动 手 练 一
鼎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 立的示意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曹魏重视农耕 广屯田 修水利 造翻车
2.诸葛亮治蜀 重农耕 织蜀锦和治理西南夷
3.孙吴开发江南 垦荒田 制青瓷 通夷州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三国 的治 理与 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学史今用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
自学指导
• 阅读书本,(2分钟)找出并标注以下内容: • 1.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和“光武
中兴”的含义。 • 2.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
及意义. • 3.三国的名称、建立者、都城及经济发展情
况。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图
匈 奴
袁绍
200年 官渡之战
刘璋
曹
操
刘表
袁术
【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
滚花非山度发看壶今付
长淘成依夕渔秋浊多笑
江尽败旧阳樵月酒少谈
东英转在红江春喜事中
逝雄头
诸风相
水
空
上
逢
这是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重要的
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区别文学描写和历 史原貌之间的关系。(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 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说出其与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简述三国鼎立局 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 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 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20多万 5万
孙刘联军 导致三国 鼎立局面
以少胜多 的形成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魏,
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吴
222年,孙权称 王,国号吴,定
都建业。
曹丕
刘备
孙权
魏
汉
吴
刘备 221年
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曹丕 220年
魏
成都
洛阳
孙权 建业 222年
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 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 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 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 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 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 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 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 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 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 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 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 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 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 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 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蜀吴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思考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 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 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 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 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 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联想记忆法 •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 • “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
(22)饼(0)”。 • 公元221年,刘备建蜀,定都于成都, • “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
药(1)” • 公元222年,孙权建吴,定都于建业, • “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
222)”。
赤壁之战后,曹操再无力南下,势力被局限在北方。孙权巩固了在江南的地位。刘备 先据有荆州(今湖北、湖南部分地区)大部分地方,后又进入益州(今四川成都及其周边 地区)。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
合作讨论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有 何相同点?
1.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战争都用了火攻 3.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利 的斗争。
生白铠淮势军初关 民骨甲南利合期东 百露生弟使力会有
蒿 遗 于 虮 称 人 不 盟 义
一野虱号争齐津士
里 , , , , , , , ,
念千万刻嗣踌乃兴 曹
行 之 里 姓 玺 还 躇 心 兵 操
断无以于自而在讨 人鸡死北相雁咸群 肠鸣亡方戕行阳凶 。。。。。。。。
——
曹操《蒿里行》诗,描述了东汉末年群雄互相争权夺利、彼此争战,造成民不聊生的社 会惨状。
孙权
182~252 字仲谋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在东汉末年群雄角逐中,孙氏历经孙坚、孙策、 孙权,打败一些军阀,据有江东,成为后来三国鼎立 的一方。曹操对孙权能继承和发展父兄的事业,非常 赞赏,曾感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备
161~223 字玄德 蜀汉昭烈帝 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
周瑜
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有 什么意义?
动脑筋
为什么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 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诸葛亮 正可谓:势弱只因多算胜,
兵强却为寡谋亡。
若使许攸谋见用, 山河焉得属曹家。
赤壁之战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 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 江表,成鼎峙之业。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75~210 字公瑾 东吴四英将第一位 庐江舒城(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
讲故事
《三顾茅庐》
蒙冲(模型)
斗舰(模型)
赤壁之战中周瑜用蒙冲、斗舰攻击曹操水军
曹操
曹
刘备
刘 刘
孙权 孙、刘联军
刘刘 刘
赤壁
之战
孙、刘 联军
孙
曹
军
《赤壁大战》国画
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7月~12月)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qí] 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多数学者认为在湖北赤壁市)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 基础。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招贤纳士.
经济上:(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兵士屯田
军事上:曹操军事才能出众,有勇有谋
曹操赤脚迎许攸
许 攸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 心理素质,找出曹操胜利和 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开动脑筋合作探究
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 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 刘联军手里?
(从孙刘联合、曹军弱点、指挥者 的态度、计策等方面思考。)
填表并比较: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用
官渡 之战
袁绍 200年
曹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3-4万 以少胜多 奠定了基础
曹操
赤壁 之战
208年
孙权
刘备
动 手 练 一
鼎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 立的示意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曹魏重视农耕 广屯田 修水利 造翻车
2.诸葛亮治蜀 重农耕 织蜀锦和治理西南夷
3.孙吴开发江南 垦荒田 制青瓷 通夷州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三国 的治 理与 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学史今用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
自学指导
• 阅读书本,(2分钟)找出并标注以下内容: • 1.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和“光武
中兴”的含义。 • 2.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
及意义. • 3.三国的名称、建立者、都城及经济发展情
况。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图
匈 奴
袁绍
200年 官渡之战
刘璋
曹
操
刘表
袁术
【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