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职工身份认定的复函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部分废止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5〕76号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部分废止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部分废止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5〕76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嘉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根据《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75号)要求,我厅对2015年1月1日前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出废止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49件。
现将文件目录印发给你们,请抓紧做好相关文件规定的清理衔接工作。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5年7月13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部分废止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名称文号编号说明1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7号ZJSP13-2014-0009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5〕20号)替代2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关于调整精简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8号ZJSP13-2014-0010被《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关于调整精简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5〕21号)替代3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3部门关于2014年对部分工业企业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146号ZJSP13-2014-0036文件已过适用期4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公安厅关于开展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浙人社发〔2013〕85号ZJSP13-2013-0007该项工作已完成5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精简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3〕87号ZJSP13-2013-0008被《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关于调整精简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8号)替代,浙人社发〔2014〕58号已被《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关于调整精简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5〕21号)替代6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3〕92号ZJSP13-2013-0009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7号)替代,浙人社发〔2014〕57号已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5〕20号)替代7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浙人社发〔2013〕162号ZJSP13-2013-0016文件已过适用期8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2013年对中小微工业企业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的通知浙人社发〔2013〕201号ZJSP13-2013-0025文件已过适用期9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2〕79 号ZJSP13-2012-0037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10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2〕96 号ZJSP13-2012-0038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11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 2012 年对部分中小微工业企业临时性下浮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的通知浙人社发〔2012〕309 号ZJSP13-2012-0043文件已过适用期12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1〕32 号ZJSP13-2011-0038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13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1〕51 号ZJSP13-2011-0040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14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0〕43 号ZJSP13-2010-0032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15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0〕53 号ZJSP13-2010-0034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16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9〕16 号ZJSP13-2009-0026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17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9〕17 号ZJSP13-2009-0027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18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 2010 年对部分企业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的通知浙人社发〔2009〕233 号ZJSP13-2009-0033文件已过适用期19浙江省人事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工作人员假期工资待遇的通知浙人发〔2008〕84号ZJSP13-2008-0013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省直机关工作人员各类假期待遇的通知》(浙人社发〔2013〕228号)替代20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退休干部职工管理服务活动经费的通知浙人发〔2008〕166号ZJSP13-2008-0014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退休干部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活动经费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160号)替代21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8〕16 号ZJSP13-2008-0028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22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8〕17 号ZJSP13-2008-0029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23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临时性下浮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的通知浙劳社老〔2008〕125 号ZJSP13-2008-0036文件已过适用期24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7〕114 号ZJSP13-2007-0051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25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7〕115 号ZJSP13-2007-0052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26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6〕123 号ZJSP13-2006-0031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27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6〕124 号ZJSP13-2006-0032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28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5〕188 号ZJSP13-2005-0049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29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4〕224 号ZJSP13-2004-0030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30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4〕225 号ZJSP13-2004-0031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31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3〕224 号ZJSP13-2003-0030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32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3〕225 号ZJSP13-2003-0031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33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省直机关工作人员特殊困难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薪〔2002〕57号ZJSP13-2002-0017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省直机关工作人员特殊困难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86号)替代34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未确定等级的退休技术工人补贴标准调整问题的通知浙人薪〔2001〕167ZJSP13-2001-0007该制度已取消35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1〕87 号ZJSP13-2001-0021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36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社老〔2001〕89 号ZJSP13-2001-0023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37浙江省劳动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险〔1999〕256 号ZJSP13-1999-0018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38浙江省劳动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险〔1999〕258 号ZJSP13-1999-0019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39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再就业和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的通知浙劳政〔1999〕89号ZJSP13-1999-0034该项工作已完成40浙江省劳动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总工会关于调整企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险〔1996〕131 号ZJSP13-1996-0012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41浙江省劳动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总工会关于调整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险〔1996〕132 号ZJSP13-1996-0013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42浙江省劳动厅关于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有关程序规定的通知浙劳政〔1996〕149号ZJSP13-1996-0021执行《劳动合同法》43浙江省劳动厅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关程序问题的通知浙劳政〔1995〕120号ZJSP13-1995-0025执行《劳动合同法》44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加强对省政府工作部门授予省级系统荣誉称号工作管理的通知浙人奖〔1994〕113号ZJSP13-1994-0006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办发〔2010〕33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浙委办〔2012〕104号)45浙江省劳动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提高计划外长期临时工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险〔1994〕146 号ZJSP13-1994-0015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46浙江省劳动厅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总工会转发《劳动部国务院生产办国家体改委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关于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浙劳政〔1992〕49号ZJSP13-1992-0016执行《社会保险法》47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总工会关于调整部分非因工死亡职工配偶生活费标准的通知浙劳人险〔1989〕159 号ZJSP13-1989-0003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48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由工会移交给民政部门管理的国营企业退休工人病故后其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问题的通知浙劳人险〔87〕286 号ZJSP13-1987-0012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49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总工会关于调整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死亡后丧葬费及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浙劳人险〔86〕113 号ZJSP13-1986-0003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53号)替代——结束——。
王国强与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确认纠纷上诉案

王国强与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确认纠纷上诉案【案由】行政行政管理范围行政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确认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复议【审理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6.09【案件字号】(2020)浙01行终178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张波秦方王银江【审理法官】张波秦方王银江【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王国强;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当事人】王国强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王国强【当事人-公司】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二审改判【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王国强【被告】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本院观点】1995/1959/【权责关键词】行政确认行政复议合法违法废止证据确凿证据不足行政复议驳回起诉缺席判决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更新时间】2022-08-16 20:59:45王国强与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确认纠纷上诉案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浙01行终178号上诉人(原审原告)王国强,男,1959年4月1日出生,汉族,住杭州市萧山区。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所地杭州市萧山区金城路某某。
法定代表人华保华,局长。
委托代理人钟捷、俞大良,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住所,住所地杭州市萧山区金城路某某div>法定代表人章登峰,区长。
委托代理人徐箴,杭州市萧山区司法局工作人员。
上诉人王国强因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确认及行政复议一案,不服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2019)浙0108行初57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岗位变动等人员工资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发[2008]80号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岗位变动等人员工资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发[2008]80号](https://img.taocdn.com/s3/m/3f97c89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2.png)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岗位变动等人员工资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岗位变动等人员工资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发〔2008〕80号)各市、县(市、区)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为确保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新工资制度的顺利运行,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对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岗位变动、交流调动等人员工资待遇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简称工作人员,下同)在单位内部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次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
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工作人员在同一岗位系列内变动岗位等级,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不影响正常晋升薪级工资。
工作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比照所聘岗位同等条件人员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二、工作人员在不同事业单位之间交流调动,调动后岗位系列、岗位等级没有变动的,其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不变。
调动后在同一岗位系列岗位等级变动以及岗位系列变动的,工资待遇按岗位变动的有关规定执行。
工作人员由机关或企业单位调入的,应及时聘用岗位,并由调入单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改后职务变动人员工资待遇暂行办法的通知-浙人薪[1994]68号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改后职务变动人员工资待遇暂行办法的通知-浙人薪[1994]68号](https://img.taocdn.com/s3/m/5bc6acc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9.png)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改后职务变动人员工资待遇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改后职务变动人员工资待遇暂行办法的通知(浙人薪〔1994〕68号)各市、地、县人事局(劳动人事局),省级各单位:为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新的工资制度能够顺利运行,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工改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机关工改后职务变动人员工资待遇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工改后职务变动人员工资待遇暂行办法》。
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浙江省人事厅一九九四年七月十二日机关工改后职务变动人员工资待遇暂行办法机关实施新工资制度后,对1993年10月1日以后职务(技术等级、岗位)变动的人员,其工资待遇和正常晋升工资的考核年限,按以下办法执行。
一、执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职务晋升后的工资待遇及正常晋升工资的考核年限1、机关执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职务晋升后,原级别工资低于新任职务最低级别工资的,按新任职务的最低级别工资执行;原级别工资在新任职务对应级别工资以内的,未达到规定正常晋升级别考核年限的,级别工资不变。
机关工作人员因晋升职务级别变动的,其正常晋升级别工资的考核年限均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级别没有变动的,其职务变动前正常晋升级别工资的考核年限可与职务变动后的年限累加计算。
2、机关执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职务晋升后,原职务工资低于新任职务工资标准最低档的,可以进入新任职务工资标准最低档;原职务工资高于新任职务工资标准最低档的,就近就高靠入新任职务工资标准。
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晋升提高职务工资时,其增资额超过新任职务工资标准半个档差的,其正常晋升职务工资的考核年限从职务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不足半个档差(含半个档差)的,职务变动前的考核年限可与职务变动后的考核年限累加计算。
浙江省劳动仲裁院印发《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

浙江省劳动仲裁院印发《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正文:----------------------------------------------------------------------------------------------------------------------------------------------------浙江省劳动仲裁院印发《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劳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经与省高院民一庭联合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制订了《浙江省劳动仲裁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若干问题的解答》。
现印发给你们,供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参考。
实践中如遇到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2012年12月26日关于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近年来,我省劳动争议案件持续上升,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为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本院与省高院民一庭联合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就劳动争议处理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出解答,供参考。
一、如果确系不可归责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确系不可归责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而导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因此主张二倍工资的,可不予支持。
下列情形一般可认定为“不可归责于用人单位的原因”:用人单位有充分证据证明劳动者拒绝签订或者利用主管人事等职权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女职工在产假期内、哺乳假期内的,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病假期内的,及因其它客观原因导致用人单位无法及时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在一年内又补订了劳动合同的,是否应该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后在一年内又与劳动者补订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期间的二倍工资。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全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满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复函-劳办力字[1992]19号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全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满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复函-劳办力字[1992]19号](https://img.taocdn.com/s3/m/5e60bc1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d.png)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全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满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复
函
正文:
----------------------------------------------------------------------------------------------------------------------------------------------------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全民合同制
工人合同期满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复函
(劳办力字〔1992〕19号)
吉林省劳动厅:
你厅劳动仲裁处转来的辽源市《关于全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满既没有续订合同,又没有终止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请示》(辽劳仲字〔1991〕002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根据《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九条第二款“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应立即终止执行”的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后,该合同所确定的劳动关系也就终止,企业与职工应及时办理终止或续订合同的手续。
如果合同期满又没有续订,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与职工应尽快补办终止或续订合同的手续。
劳动部办公厅
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结束——。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建立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的意见-浙人社办发[2014]86号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建立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的意见-浙人社办发[2014]86号](https://img.taocdn.com/s3/m/ecd37bb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b.png)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建立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的意见正文:----------------------------------------------------------------------------------------------------------------------------------------------------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建立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的意见(浙人社办发〔2014〕86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厅、公务员局机关各处室,省外国专家局,厅直属各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形成长效化、常态化工作机制,优化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工作实际问题,更好地发挥人才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
一、联系对象联系对象主要为我省重点行业、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或具有高成长性、高带动性和较强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省、市、县(市、区)三级人力社保部门联动,分片包干、对口联系一定数量的重点骨干企业。
其中,省厅每位厅领导联系1-2个市的企业人才工作,副处级以上干部分别联系1个县(市、区)的企业人才工作(具体企业商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门确定)。
各市、县(市、区)人力社保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
二、服务内容(一)宣传扶持企业发展的人才政策,指导联系企业用活、用好、用足各项人才政策。
(二)全面掌握联系企业人才工作基本情况,深入了解和征集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听取企业对人力社保部门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协调解决企业人才工作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在人才核心团队的培养引进、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收集反馈涉及人力社保部门职能的其他相关问题。
三、工作要求和组织保障(一)联系人要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会、电话连线等形式,与企业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每季度至少上门走访联系企业1次,及时了解企业人才工作情况。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讨论纪要》的通知-浙高法[2001]240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讨论纪要》的通知-浙高法[2001]240号](https://img.taocdn.com/s3/m/6da21b9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2.png)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讨论纪要》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讨论纪要》的通知(浙高法[2001]240号)本省各级人民法院:省高级民庭近段时间在嘉兴市召开了全省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研讨会,就审查劳动争议案件中遇到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讨论纪要》。
现将《纪要》印发给你们,供审判工作中参考。
如遇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民事审判庭。
《纪要》中涉及的问题,如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有新规定的,以新规定为准。
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讨论纪要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的变革,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上升幅度较大。
此类案件政策性强,相关法律规定较原则,审理难度较大。
为提高审理水平,正确适用《劳动法》和相关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庭在嘉兴市召开了全省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研讨会。
与会代表就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遇到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基本达成了共识,现纪要如下:一、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基本问题1.劳动争议案件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答:劳动争议案件应具备的条件是:一是争议的主体必须适格,即应是符合《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二是争议主体之间必须存在书面的劳动合同,或虽没有书面合同,但实际上存在劳动关系。
三是双方履地地了劳动权利和义务,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工作,获得了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权利;同时,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矛盾规章制度。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计划内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被招用为合同制工人有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计划内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被招用为合同
制工人有关问题的批复
【法规类别】招工与就业
【发文字号】浙劳复[1991]48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劳动厅
【发布日期】1991.10.07
【实施日期】1991.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计划内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被招用为合同制工人有关问题的批复
(浙劳复〔1991〕48号)
缙云县劳动局:
你局缙劳(91)字第34号《关于计划内临时工、计划外用工被招用为合同制工人的有关问题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就有关工资待遇问题答复如下:
1 / 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第五批宣布失效和废止文件的通知

1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第五批宣布失效和废止文件的通知•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打印]
分享到
2
人社部发〔2017〕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国务院文件清理工作的统一部署,我部对涉及“放管服”改革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其中部分文件因调整对象已消失、工作任务已完成、适用期已满、已有新规定替代、原有依据已废止等原因,应当宣布失效或废止。
现宣布失效26份文件(见附件1),废止76份文件(见附件2)。
附件: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失效的文件目录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废止的文件目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7年11月24日
附件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废止的文件目录
3
4
5
6
7
8
9
10
11。
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标准和原则

“三龄两历一身份”中的“三龄”是指干部的年龄,工龄、党龄,“两历”是指干部的学历、经历(工作和任职经历),“身份”是指是否是干部身份。
(一)出生日期的审核认定: 1、更改出生日期的情况。
干部的年龄(出生日期)的更改,凡未经组织确认的视为擅自更改,更改后的出生日期不予承认。
2、出生日期前后记载不一致的情况。
根据组通字[2006]41 号文件规定,原则上以干部材料中本人最先填写(表格或出生日期部分明确要求本人填写或有本人签名)的出生日期为审核依据进行审核确认(注:一般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是中学生学籍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等),或以调查后新收集的早于现有档案材料、并可归档的本人所填写材料中的出生日期或原始户口底账、登记卡片、出生证等为依据,按程序报批后确认(建国前出生的,以当地解放后的原始户口底账等记载的出14生日期为依据)。
3、出生日期存在农历、公历的情况。
中组部颁发《干部履历表》以来,明确要求出生日期一律按公历填写,因此干部出生日期不再进行农历与公历换算。
过去已经换算的,干部档案中最早材料中有古历或农历记载的,予以承认;档案中最早材料或其他原始材料无古历或农历记载,后期材料中又填写古历或农历的不予承认。
4、对干部因上学、入团、入党、入伍、招工等不够法定,而将干部人事档案早期材料记载的年龄填大,后根据形成时间更早的户籍档案材料已改回的,按照公平公正原则,须根据干部上学、入团、入党、入伍、招工时填大的年龄进行认定,不得重复得利。
对干部因入伍、招工等超过年龄,而将干部人事档案早期材料记载的年龄填小的,组织人事部门须派专人到公安、教育等部门调查核实,全面取证,严格按照组织认定程序做出认定。
凡确认改小年龄的,一律恢复其实际年龄,防止继续得利。
5、出生日期有涂改的情况。
最早原始材料中的出生日期有涂改的,涂改内容无效。
凡能确认出涂改前出生日期的,可按涂改前的出生日期确认;涂改严重的可根据记载推算上学、参加工作、入党年龄等是否合理,并进行判断,如按照《党章》规定入党时要年满18 周岁。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浙劳政[1995]103号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浙劳政[1995]103号](https://img.taocdn.com/s3/m/96a9c70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8.png)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浙劳政〔1995〕103号)各市、地、县劳动局(劳动人事局),省级各部门:为了贯彻实施《劳动法》,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了《转发省劳动厅关于我省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1995〕19号),各地正在抓紧组织实施。
现就实施过程中反映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对象问题(一)我省境内的企业(含企业所属的事业组织)、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二)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均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三)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四)其他条件具备的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可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二、关于现有固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一)单位与固定职工应在既存劳动关系内容的基础上协商签订劳动合同。
订立劳动合同不应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双方有争议的,合同期限一般定为三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定职工(不含待岗人员和停薪留职人员),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同意:1.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者连续工作满十五年;2.距离退休年龄十年以内(含十年);3.军转干部和复退军人。
(二)对于现已待岗的人员,要明确待岗期,待岗期限一般为六个月。
待岗期限届满后能上岗的,应签订劳动合同;不能安排上岗的,单位有权辞退。
(三)离岗退养人员、停薪留职人员、借用人员、脱产学习人员,以及实行计划生育正在假期内的女职工,均应签订劳动合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厅关于我省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厅关于我省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5.01.28•【字号】浙政办发[1995]19号•【施行日期】1995.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厅关于我省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1995]1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丽水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省劳动厅《关于我省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八日关于我省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劳动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为劳动合同制的全面实行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为了彻底消除企业两种用工制度长期并存的弊端,巩固和发展劳动制度改革的成果,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建立起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加快我省劳动合同制度改革的步伐,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对我省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步骤我省劳动制度改革的实践,经历了新招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搞活固定工制度和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三大步。
总的来说,发展势头是好的。
在当前形势下,各地要以《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劳动体制区域性综合配套改革,尽快实现劳动制度改革深层次地整体推进。
从现在起,我省境内凡属于《劳动法》适用范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新建立劳动关系的,包括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军队转业干部、退役运动员以及新调入的人员,都必须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属国有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实施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00]178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属国有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实施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00]178号](https://img.taocdn.com/s3/m/4bb3275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9.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属国有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属国有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实施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00〕17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省属国有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实施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0年十月十二日省属国有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实施办法第一条为推进省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立新型劳动关系是指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通过与职工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从而转换历史形成的按所有制性质确定的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建立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化用工机制。
第三条要把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作为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依法办理、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规范有序地做好劳动关系转换工作。
第四条企业改制时,要按规定要求制订转换劳动关系的实施方案。
具体程序是:(一)拟订转换劳动关系的实施方案。
(二)广泛听取工会和职工意见,在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提请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三)经企业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同意,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核后实施;涉及国有资产提留的,同时报省财政厅(国资办)审核。
第五条企业改制后,原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改制后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平等自愿、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与留用职工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启用公文发文字号的通知-浙人社发[2009]1号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启用公文发文字号的通知-浙人社发[2009]1号](https://img.taocdn.com/s3/m/98a6efc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9.png)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启用公文发文字号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启用公文发文字号的通知(浙人社发〔2009〕1号)各市、县(市、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中央部属在浙各单位,厅各处室、直属各单位: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浙委〔2009〕41号),组建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将省人事厅的职责、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职责,整合划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不再保留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文发文字号通知如下:一、公文的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年份和序号根据制发公文的年度和公文的顺序如实编制。
(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发的上行文,发文机关代字为“浙人社”,发文字号编为“浙人社〔××××〕×号”。
(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普发的下行文、平行文,发文机关代字为“浙人社发”和“浙人社办发”,发文字号分别编为“浙人社发〔××××〕×号”和“浙人社办发〔××××〕×号”。
(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非普发的下行文、平行文(函、批复、意见、通知等),发文机关代字为“浙人社函”和“浙人社办函”,发文字号分别编为“浙人社函〔××××〕×号”和“浙人社办函〔××××〕×号”。
关于如何确定临时工身份

关于如何确定临时工身份、适用法规、确定待遇等有关问题的复函江西省劳动厅赣劳关[1997]45号(有效)新建县劳动局:你局一九九七年十月六日来函收悉。
现就如何确定临时工身份、适用法规、确定待遇等有关问题答复如下:一、江西省劳动厅《关于使用临时工、农民轮换工有关问题的复函》(赣劳力[1991]10号)第一、二、三款对如何确定临时工身份作了明确阐述,即:“一、临时工的概念。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的规定,企业招用的临时工,是指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
二、临时工、批准使用的权限和程序。
根据原江西省劳动人事厅赣劳人培[1984]35号文规定,企业根据需要从城镇待业人员中自行招收选用的季节工、临时工,应经当地市、县(区)劳动部门办理介绍手续。
三、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以上的是否仍算临时工?根据《暂行规定》规定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概念,企业招用临时工,应当由企业与临时工本人签订劳动合同,并由企业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合同期限届满时必须终止合同。
但鉴于原省劳动人事厅赣劳人培[1984]35号文第三条规定,企业与季节工、临时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满时,如需要续订合同继续使用,应经当地市、县(区)劳动部门办理继续使用手续。
如符合上述手续的,可认定为临时工。
否则,视为非法用工或计划外用工”。
二、根据江西省劳动局《关于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国家计划内长期临时工享受劳动保险待遇的答复》([82]赣劳险字第05号)“在实行劳动保险条例的单位工作的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国家计划内长期临时工,可享受固定职工同样的劳动保险待遇。
”的精神,凡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国家计划内长期临时工应享受原固定职工同样的劳动保险待遇。
符合退休条件的,应与原固定工一样,享受同等退休待遇。
三、虽在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以前参加工作,但不在国家计划内(指未经劳动部门下达招收计划,用人单位自行招用的)的临时工,以及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临时工,均不能确定为国家计划内长期临时工,若在一九八九年十月五日以后清退,可参照一九八九年十月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号《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和《江西省全民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实施细则》(江西省人民政府第9号令)精神处理。
浙江劳动厅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女职工退休问题的复函

浙江劳动厅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女职工退休问题的复函
浙江劳动厅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女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复函
浙江省劳动厅文件浙劳复[1998]29号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女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复函
义乌市人事劳动局:
你局《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请示》(义人劳[1997]8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国女干部和女工人的退休年龄是法定的。
《浙江省劳动厅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浙劳政[1995]105号)和浙江省劳动厅转发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浙劳政[1996]70号)对此也作了具体规定。
二、符合浙劳政[1996]70号文件第五条规定,干部选择工人年龄退休,或工人选择干部年龄退休的,必须由职工本人在年满50周岁时作出明确选择,选择后应严格按选定的退休年龄执行,中途不能变更。
工龄、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与在职职工一视同仁。
三、原干部身份的职工选择工人退休时,本人身份不需要办理更改手续。
此复。
一九九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的复函

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的复函以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的复函为标题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某某公司的职工身份认定委员会主任,针对您关于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的问题,我将详细解答如下:一、企业破产改制企业破产改制是指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导致破产,需要通过改制措施来恢复经营活力。
破产改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债务重组,即通过协商或司法程序将企业债务进行重组,以减轻企业的负债压力;二是股权转让,即将企业的股权部分或全部转让给其他投资方,以引入新的资金和管理经验,重建企业。
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对职工权益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破产改制时应当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
企业破产改制后,新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与职工代表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职工的权益得到妥善保障。
二、职工身份认定职工身份认定是指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对职工的身份进行确认和核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职工身份认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职工是否为企业正式员工,即是否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正常工作;二是确定职工在企业破产改制前的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权益。
职工身份认定应当依据相关证据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
企业破产改制委员会会根据这些证据进行认定,并及时向职工告知认定结果。
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的职工,可以提出书面申诉,并提供相关证据加以说明。
企业破产改制委员会将对申诉进行审查,并及时作出答复。
三、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的重要性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的职工身份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环节。
只有准确认定职工的身份和权益,才能确保职工在企业破产改制后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益保障。
同时,职工身份认定也是企业破产改制公平公正的体现,能够避免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的不公平待遇和纠纷产生。
四、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的具体操作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的具体操作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成立专门的职工身份认定委员会,负责职工身份认定工作。
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的复函

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的复函复函:尊敬的职工先生/女士:您好!我是企业破产改制与职工身份认定部门的工作人员,收到了您关于破产企业改制和职工身份认定的来信。
首先,我代表部门对您的关注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于企业破产改制的问题,破产是指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无法正常运营,被法院宣告破产。
在破产后,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实现债权人的权益,常常需要进行企业破产改制。
企业破产改制是指在法律的指导下,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资产重组等进行调整和改革,实现企业的再生和发展。
职工身份认定是指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对职工的身份进行确认和认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破产企业在进行破产改制时,应当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
在破产改制过程中,职工的身份认定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职工的权益保障和后续的工作安排等问题。
在进行职工身份认定时,我们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职工的工作岗位、职务、工资收入、社会保险等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
同时,我们还将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在职工身份认定的过程中,如果职工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或申请复核,我们将认真对待每一份申诉和复核请求。
在进行企业破产改制和职工身份认定过程中,我们将竭尽全力保障职工的权益,确保整个过程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我们将积极与企业、债权人和职工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职工的损失。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企业破产改制和职工身份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感谢您对企业破产改制和职工身份认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如果您对破产改制和身份认定有任何疑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尽快给予回复和解答。
祝愿您工作顺利,生活幸福!此致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