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3新古典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

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

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引言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一种理论模型,旨在解释和预测国际贸易模式和影响贸易模式的因素。

该理论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了货币经济学和外贸经济学的观点。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念、假设和应用,并讨论其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重要性。

基本概念1.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能力。

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国家或地区应当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相对优势产品,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互补合作。

2. 国际贸易模式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涉及国际贸易模式的研究。

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模式主要由比较优势和市场规模两个因素决定。

比较优势决定了国家或地区在贸易中扮演的角色,市场规模则影响商品的生产和消费。

3. 国际贸易政策新古典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根据该理论,自由贸易政策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由贸易政策可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贸易的增长。

基本假设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研究需要基于一些假设,以下是其中一些基本假设:1.完全竞争市场:该理论假设国际贸易中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垄断和寡头垄断。

2.完全就业:该理论假设国际贸易不会导致失业问题,所有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3.恒定生产要素:该理论假设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是恒定的,不会发生变化。

4.恒定技术水平:该理论假设技术水平在国际贸易中是恒定的,不会有技术创新和变革。

应用案例新古典贸易理论在实际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案例:1. 区域贸易协定新古典贸易理论为区域贸易协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该理论,区域贸易协定的目标是通过贸易自由化来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互补合作。

2. 贸易壁垒分析新古典贸易理论能够为贸易壁垒的分析提供框架和方法。

通过比较各种贸易壁垒的影响,可以评估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

3. 国际贸易政策制定新古典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贸易实践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在贸易实践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指导企业进行国际市场开拓和贸易 活动。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动态比较优势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动态比较优势的概念, 解释了国家间贸易关系随时间变化的内在机制。
01
技术进步与贸易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将技术进步纳入分 析框架,探讨技术进步对贸易格局和福 利效应的影响。
02
当时,国际经济格局以自由贸易为主导,各国经济通
过自由竞争和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03
新古典经济学派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引入边际分
析和一般均衡理论,形成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主要观点
01
比较优势理论
各国应专注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交换, 实现全球福利最大化。
02
资源禀赋理论
资源禀赋理论的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表明,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 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国在出口商品中表现出与 其资源禀赋相对应的特征。
例如,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在出口原材料 和初级产品方面具有优势,而劳动力丰富的国 家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实证分析还表明,国际贸易能够提高各国的经 济效率和福利水平,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 。
资源禀赋理论的局限性
资源禀赋理论无法解释一些国际贸易现象,例如发达国家 之间的贸易、产业内贸易等。
资源禀赋理论忽略了技术进步、市场结构、政策干预等因 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在现实中往往起到重要 作用。
资源禀赋理论的基础假设是各国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受到 限制,但在现实中,生产要素流动逐渐变得更为自由,这 使得资源禀赋理论的应用受到限制。
政策干预与贸易保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即两国生产函数一样, 排除生产技术不同造成相对价格不同,而且假定不存 在“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旳情况。
(6)生产规模酬劳不变 (7)两国旳消费偏好相同:两国无差别曲线旳形 状和位置是完全相同旳。 (8)完全竞争旳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商品价格 等于商品生产成本 (9)无运送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自由贸易旳 障碍。
各国分别会多生产“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旳 产品,少生产“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旳产品
但是,是不完全分工。
3.对消费旳影响 钢铁 P1=1 S
P0=0.5
大米 能够在国际相对价格线上旳任何一点进行消费。但各国详 细消费多少,取决于一国旳社会无差别曲线旳偏向和水平。 在最终消费点上,不一定两种产品旳消费量都增长,也有 可能一种增长而另一种降低,详细取决于相对价格变动旳幅 度和社会旳偏好.(图3.1:中国消费40吨大米,50吨钢铁;美国:50吨大米,40吨钢铁)
附录二:显示性比较优势 衡量一国在某类商品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指数
X ij / X ij
RCAij
i
X ij /
X ij
j
ij
假如RCAij值不小于1(意味着商品i在国家j中旳出口 比重不小于在世界旳出口比重)表达该国家在此种产 品上具有显示比较优势; 反之,若该指数不不小于1则表达该产品没有显示比 较优势,或有显示比较劣势。
1.对产品价格旳影响
对出口国:出口A商品会使国内A商品价格↑ 进口B商品会使国内B商品价格↓
从而使国内A商品旳相对价格(PA/PB)↑
对进口国:恰好相反
均衡:当两国A商品旳相对价格恰好相等为止 这一相对价格也就是“国际市场相对价格”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定理表述及证明 – 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商品价格相等,而且 使两国生产要素价格相等 – 即两国工人获得同样的工资率,资本获得 同样的利润率
Px Py
PB
B E
PA PB
PA
A
o
W r 1
W r

W r 2
W r
相对要素价格均衡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工业(生产钢铁)
WY(?)=PY(短期下降)×MPL(长期提高)
RY(下降)=PY(短期下降)×MPK(长期下降)
Wx= WY Rx= RY
Stopler-Samuelson Theorem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 研究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收入差距的影响 •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 评价
– 不能全面否定这一定理,又不能完全肯定其结果 • 贸易使一些国家的要素收益与发达国家缩小 • 要素收入差距在某些领域和国家在扩大 – 怎样看待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反差 • 理论的逻辑是清晰严格的 • 许多假设在现实中不存在
– 国际贸易并不完全自由 – 生产要素在各国国内也达不到自由流动 – 各国生产技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形资本 科技人员 熟练工人 可耕土地 半熟练工人 非熟练工人 所有资源
美国 日本 西德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其它国家
1990年一些国家的人均资本存量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加拿大 西德 法国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西班牙 英国 15000 10000 5000 0 20000 25000 30000
“福利恶化型增长”
TOT S1 钢铁 S2 C1 U1 C2 U2 S2 S1 D O 大米 O 大米

国际贸易学(3)新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学(3)新古典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知道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就
可以推断其国际贸易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美国被认为 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因此,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1951年,里昂惕夫利用美国 1947年的进出口数据对要素禀赋模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 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 / 劳动比率比出口产品高出 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 资本密集型商品!这样,里昂惕夫的实证研究便得出了与 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在国际贸易理论界被称为 “里昂惕夫之谜”。
第4章新古典贸易理论
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理论) 节标准贸易模型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理论)
伯蒂尔·俄林 (Bertil Ohlin)
埃利·赫克歇尔 (Eli Heckscher)
一、 H-O理论产生的背景与基本假设
1.H-O理论产生的背景
国际贸易
相对价格差
成本差
劳动生产率差异 (比较成本说)
(3)技术要素说
该学说认为,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巧 和熟练程度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劳动和 资本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三者作为一个 整体的全部要素生产率,从而改变土地、劳动和 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从这 个意义上说,技术也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
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 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相对优势,对贸易格 局的变动产生作用。
罗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
假设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比如说资本供给增加了ΔK。
kx
Kx Lx
KxKKy LxLy
ky
Ky Ly
Ky Ky Ly Ly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引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理论,需求偏好理论和里昂惕夫悖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一)定义要素禀赋理论即H-O理论。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要素禀赋则是指一国(或地区)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

虽然对国际贸易“货币”理论(或古典的交换机制理论)的经验检验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无论是李嘉图的解释还是俄林的解释,他们的国际贸易纯粹或“真正”理论直到1951年都仍然完全没有得到检验。

(二)代表人物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指出产生比较优势差异必备的两个条件。

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理论。

20世纪40年代,保罗·萨缪尔森用数学方式演绎了H-O模型,指出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将必然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也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

(三)简介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没有试图去解释国际间生产率的重要差异,这种差异致使各国间比较成本的不同,并由此引起国际贸易。

在现代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这些生产率差异本身被归因于各国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这种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实际上肩负了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重任:比较明显的对外贸易商品构成的原因,如要素质量的国际差异以同一产品生产函数的差异等,都通过假设前提而精心排除了。

国际贸易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3 3新古典贸易理论_(3.3.1) 3.3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国际贸易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3  3新古典贸易理论_(3.3.1)  3.3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2256800
劳动力(年人工)
174
资本/年人工
12970
资本/年人工(排除自然资源)
进口 进口/出口
2303400
168
13711
1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这些产品一 般是资本密集型的,同时限制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
理论基础 理论假设 贸易动因
适用范围
古典贸易理论 劳动价值论 2×2×1 技术差异 国内与国际不同
新古典贸易理论 多种要素理论 2×2×2 要素禀赋差异 国内与国际相同
其中,下标M表示进口,X表示出口,L表示劳动,KX表示实物 资本,KP表示人力资本。一旦将人力资本考虑进来,就会发现 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会变得更高。
3.3.3 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 比较
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对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其 从要素禀赋差异的视角,进一步解释了比较优势的来 源。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3.3.1 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里昂惕夫基于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H-O理论 进行经验检验。结果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 品,而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 预测的完全相反,由此发现了里昂惕夫之谜。
具体的检验结果见下表:
美国每百万美元出口和进口的资本和劳动需求
有研究表明,由于工会的强大影响,美国进口劳动密 集型产品要比资本密集型产品受到更严格的进口壁垒 限制。这种贸易保护政策使得美国的贸易模式,变为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对昂 惕夫之谜是有一定解释力的。
(5)人力资本说
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实物资本,完全忽 略了人力资本,而美国劳动力比外国劳动力含有更多 的人力资本,如果把人力资本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 使得美国的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更 高。这种变化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5
kx=Kx/Lx ky=Ky/Ly kx>ky
X是资本密 集型产品 Y是劳动密 集型产品
图 3-2
6
(三)模型基本假设 • • • • • • • • • (1)两种生产要素 (2)两种可贸易产品 (3)两个国家 (4)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劳动和资本 可以在国内各部门自由流动,但不在国际间流动。 (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 (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9)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 自由的障碍
• (五)贸易影响和贸易所得
1.总体均衡分析
钢铁
S1 P*0=1.5 CIC1
钢铁
C1 60 出口 50 C1 E 40 进口 PPF CIC0 P1=1 0 0 30 50 大米 40 60 大米 A 进口 E P1
*=1
CIC1 A CIC0 S1 出口 PPF P0=0.5
30
美国市场
中国市场
1.0 D 进口
Q
Q
Q
16
(2)贸易条件: 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 际市场价格(Pm)的比率称为该国的“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 (Terms of Trade,简称TOT),表示为 (TOT) = Px /Pm

如果Px/Pm的比率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 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我们称之为贸易条 件改善,反之,则为贸易条件恶化。
(3)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价格P (千元)
供给曲线
P0=2 P*=1
进口M 进口 需求曲线
0
S1
S0 = D0
D1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1
2×2×2模型,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 产要素(劳动和资本)。这一假设目的是为了便于用 平面图说明理论。
2
商品可在国内外自由移动,而要素只能在国内移动。 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只能在国内各部门 间自由流动,这一假设意味着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价 格差异一直存在。
A国(K丰裕) 商品X 资本密集型 出口X 扩大X生产
商品Y
劳动密集型 进口Y 减少Y生产 释放要素
要素投入增加
需求较多的K 需求较少的L 供给较少的K 供给较多的L K价格上升 L价格下降
B国(L丰裕) 商品X 资本密集型 进口X 减少X生产 释放要素 商品Y 劳动密集型 出口Y 扩大Y生产 要素投入增加
1.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理论)
Eil Heckscher (1879-1952)
赫克歇尔
(Eli F.Heckscher, 18791952): 1919年,赫克歇尔发 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 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要 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 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 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 初步的分析。
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决 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 异。在各国生产技术 相同,因而生产函数 相同的假设条件下, 各国要素相对价格的 差异决定了各国商品 相对价格存在差异。
3、国家间的要素相对供给不同决定要素相对价格的差
异。俄林认为,在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 要素供给是主要的。在各国要素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 国不同的要素禀赋对要素相对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相 对供给较充裕的要素的相对价格较低,而相对供给较稀 缺的要素的相对价格较高。因此,国家间要素相对价格 差异是由要素相对供给或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3.1 复习笔记一、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边际收益递减在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时,随着某一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长,由此新增的产出(即“边际产出”或“边际收益”)会逐渐减少。

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原理。

2.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瓦尔拉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的模型中,不同的商品生产使用要素比例不同,生产同种同量的产品,也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要素的生产率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产品生产中对要素比例的选择和要素供给的约束。

产品生产中要素的使用比例(要素需求)和一国的资源储备比例(要素供给)决定要素价格从而影响产品成本,成为决定比较优势和生产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

(2)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国际贸易不仅影响贸易双方的产品市场价格,而且造成各国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动。

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变动也不仅仅影响一国的生产和消费,还会引起各要素之间收入的再分配。

而要素在国内各部门之间的流动或要素储备比例的变动也会反过来影响生产和贸易模式。

二、赫克歇尔一俄林贸易模型1.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即2×2×2模型,这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有很大的区别,H-O模型认为商品至少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才能生产出来,而李嘉图认为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唯一要素,H-O模型的这一假设前提实质上是以要素论代替了劳动价值论,而且也为国际贸易中资本一劳动比的存在、分析不同国家中不同的资本一劳动比对于比较成本的作用确定了前提。

(2)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技术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相同的要素具有同样的生产率,这一假设意味着在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时,贸易仍然可能发生。

国际贸易原理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原理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的生产(产量大于国内消费需求),减少比较劣势产品的产量,即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
展专业化生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进行贸易。
Y
PB
A国 Y
PEB
B国


IA
PEA
● PA
IB ● X
随着A国逐步增加X的产量(减少Y的产量), 生产点IA逐步沿生产可能性曲线下移,相对价 格从PEA逐步上涨为PA,(每增加相同产量的X, 所要放弃的Y的产量越来越多)
在葡萄牙,生产点酒的产量为2.125,消费点酒的消费量是 1.125,产量与消费量的 差额为酒的出口;生产点毛呢的产量为0,消费点毛呢的消费量是 1,产量与消费量 的差额为毛呢的进口。
16
思路 :与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思路相同,完全分工
1、分工前:生产点、消费点各在哪里, 消费与产量的关系: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生产多少消费多少,
优势,消费点与生产点重合
返回酒和毛呢的最大产量组合
13
英国的生产点从A点上移到M点 完全分工生产毛呢
C M (0, 2.2) 生产点
葡萄牙的生产点从A’点下移到N’点 完全分工生产酒
C
M’(0, 1.89)


N(1.83, 0)
W
英国用毛呢换酒的比价≥0.833吨酒/1匹毛呢 葡萄牙用酒换毛呢的比价≤1.125吨酒/1匹毛呢 英国的MRS以M点为圆心逆时针旋转 葡萄牙的MRS以N’点为圆心顺时针旋转 选取国际交换比价:1匹呢绒=1吨酒
Y
O X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三个重要性质: ①凸向原点(每增加等量的X,所愿意放弃的Y越来越少,即边际替
代率递减); ②不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③社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满足水平(效用)越高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引言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解释各国之间的贸易模式与贸易收益。

该理论以价格决定论为基础,考虑了消费者偏好、生产技术和资源禀赋等因素,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本文将介绍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关概念、假设和主要结论,并探讨其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启示。

概念和假设比较优势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上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根据比较优势,各国可以通过专业化和贸易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产出与价格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货物是可交换的,并且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共同决定的。

国际贸易的目的是使各国可以更高效地生产和消费商品,从而提高总体福利水平。

恩格尔系数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衡量了消费者收入中用于购买某种商品或类别的比例。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恩格尔系数,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消费结构的差异,从而判断贸易模式和贸易收益。

理论分析贸易模式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之间的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的存在。

如果两个国家分别专业化生产他们在比较优势产品上,他们将通过贸易实现互补,从而最大化效益。

此外,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差异,贸易模式还可能呈现出国内需求与外部需求的结合或相互替代。

贸易收益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对各国都有机会带来福利增加。

根据比较优势和生产特点,各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通过贸易,生产者可以利用全球资源进行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消费者可以选择更丰富、更优质的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贸易政策的影响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政策也有一定的启示。

该理论认为,自由贸易政策能够最大化效益,提高国家总体福利水平。

因此,各国应该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开放市场来促进国际贸易。

然而,贸易政策可能会因国内市场结构、产业政策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Y0
E
国内均衡时最佳的产
量组合与消费组合
T
O
X0
X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基本概念
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点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相对供给差异
生产可能性边界
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贸易条件(the Terms of Trade,TOT)
贸易条件衡量一国(或地区)贸易利益的变化,它说明 贸易利益的相对变动趋势。
贸易条件是一国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系纯物物交换 条件,不牵涉货币和物价因素。
以价格来表示贸易条件,就是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 指数之间的比率。其中,出口/进口价格指数是由出口/ 进口价格平均数除以基期的出口/进口价格平均数从而得 到的。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二)生产与贸易模式
国两 要国 素要 价素 格禀 不赋 同不
同 , 导 致 两
国际贸易的 根本原因
差要 异素
价 格 差 异 导 致 生 产 成 本
品生 在产 两成 国本 的差 价异 格导 差致 异同
种 产
的同 差种 异产 导品 致在 国不 际同 贸国 易家 发价 生格
国际贸易的 直接基础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2.贸易条件与提供曲线
贸易条件(the Terms of Trade,TOT)
(1)贸易条件的定义 贸易条件是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又叫国际交换价格、相对价格、物物交换比例。 (2)贸易条件的用途 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理论模式中,贸易条件解释国 际贸易条件发生的原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会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贸易,导致贸易条件趋向 均等化。然而,在实际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关税、非关税壁垒、汇率 波动等,导致贸易条件偏离均等化状态。
0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
收集数据
收集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 数据,包括出口和进口的商品
启示
该模型启示我们,各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 配置和经济的共同发展。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措施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专业化分工,以提高国家的经济福利和 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证结果表明,各国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显 著差异,这导致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 贸易格局。
贸易流量与资源禀赋关系
研究发现,贸易流量与资源禀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 系,即资源禀赋差异越大,贸易流量越大。
商品结构分析
通过对出口和进口的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发 现不同国家在不同商品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 势。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该定理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 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解释了 为什么国际贸易能够提高所有 参与国的经济福利。
03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内容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内容之一。该理论认为,各国 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存在差异,进而引发生产要素的国 际流动。
1 2 3
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 在一定的关系,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助于推动经济 发展。
贸易政策影响
研究还发现,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格局和贸易流 量具有显著影响,关税和贸易壁垒的设置会限制 贸易自由化。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学 Nhomakorabea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验证 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拓展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 三、要素禀赋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四、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五、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评价
二、里昂惕夫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一)里昂惕夫对H-O模型的检验结果 (二)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对H-O模型的检验结果
(二)里昂惕夫之谜
按照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各个国家都 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 的产品。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所以,美国的贸易 模式应该是: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里昂惕夫根据美国1947年和1953年的统计资料计算结果却同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大相径庭:美国出口商品中的资本/劳动 比率大于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 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理论两度验证的结果都表明,美国对外 贸易的结构和商品流向同历来被学术界奉为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明 显地相互矛盾,这样的验证结果无法用传统的贸易理论加以解释与 说明,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或“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
四、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赫克歇尔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俄林的一般均衡分析 (三)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一)赫克歇尔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
赫克歇尔从李嘉图的各种假设条件出发,对比较优势的原因 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都一样,各个生 产部门的技术水平也相同,再假定没有运输成本,那么两国进行 贸易的结果,对任何一个国家既不会带来利益,也不会造成损失 。由此可以看出,比较优势的产生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两个国 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程度不同,二是不同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 用的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会存在比较优 势的差异,各国之间才会产生贸易往来。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三) H-O 要 素 禀 赋 论
俄林逻辑分析: (1)国家间的商品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 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2)国家间的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决 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 (3)国家间的要素相对供给不同决定 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 俄林结论: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 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
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 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
绝 对 优 论
要 素 价 格 均 等 化 理 论
里 昂 惕 夫 之 谜
国 际 贸 易 新 要 素 理 论
技 术 差 距 理 论
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
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则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 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 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 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Factor Intensive Commodity)。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劳动 和资本)的情况下,如果Y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大 于X商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则称Y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 品,而称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两国的总体情况是劳动力价格与资本的价格趋于相同,这 种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会持续到贸易参加国的各种生产要素价格 完全相等为止。只要国家之间的要素价格还存在差异,国家之间 的商品价格就会存在差异,国际贸易的规模就会进一步扩大,而 贸易规模的扩大将会进一步缩小国家之间的要素价格差异,直至 要素价格均等化完全实现。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是建立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和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的。 在完 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等于 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价格 的乘积。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 应当是相同的。

国际经济学-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2) They use factor inputs which are of uniform quality; 它们使用同质的要素投入;
3) They all use the same technology.1 H-O Theory
4. Theoretical Concept 理论观点 A country will export products that use
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模型中,产品市场、要素市场 及各国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Introduction
第6页
*Among the important results are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can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but that trade will also cause a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between different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other words, some will gain from trade, some will lose, but the net effects are still likely to be positive.
特别是,该理论强调了国家资源禀赋作为比较优势的关键决定因素的作用。
3.1 H-O Theory
第 17 页
*Example Brazil exports coffee because it has an abundance of the soi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coffee’s production; India and China are huge exporters of shoes and garments because they are heavily endowed with labor.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论述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论述

要点三
现实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现实中的国际贸易 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它能够解释 为什么不同国家之间会进行贸易往来 ,以及为什么不同产品在不同国家之 间会有不同的贸易量。
与其他贸易理论的比较
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区别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如果其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具有出口该产品 的绝对优势。而比较优势理论则强调机会成本的比较,即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成本高低 。
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直关注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 究包括二者之间的内在机制、影响路径等,为政策制定提 供理论依据。
贸易与劳动力市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将劳动力市场纳入研究范畴,探 讨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如工资水平、就业结构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01
贸易与全球价值链
02
贸易与环境
公平贸易强调贸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主张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自由贸易则强调贸易的自由化和市场化,主张减少政府干预。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模式
出口导向型增长
01
发展中国家往往采取出口导向型战略,通过扩大出口带动经济
增长。
技术模仿与创新
02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和模仿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
平和生产效率。
实证检验与应用
实证检验
要素禀赋理论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检验,结果发现许多国家的出口结构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相符合。
具体应用
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 优势来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
与其他贸易理论的比较
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产品要素密集度:
布的要素比例: 资本/劳动力=2/5=0。4;
钢的要素比例: 资本/劳动力=4/2=2
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是资h 本密集型产品。
19
第二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要素供给比例说
广 义 要
贸易后,两国同 种要素绝对价格 会最终完全相同。

绝对均等化说
禀 要素价格 赋 说 均等化说
贸易后,两国要素 价格比例会趋于一 致,最终完全相同。
31
4、自然资源说
☆ H-O学说只考虑了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而 忽视了自然资源要素的作用。
☆ 美国进口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刚好 资本密集度高;出口农产品刚好资本密集度低。
☆ 表面上形成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 本密集型产品的假象。
h
3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h
24
美国出口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 的需要量
1947年 出 口 进口替代
1951年 出 口 进口替代
资本(美元) 2550780 3091339 2256800 2303400
劳动(人/年) 182.313 170.004 173.91
人平均年 资本量
13991
18184
相对均等化说
h
20
一、要素价格相对均等化
美国资本 (K) 相对丰富,出口资本密集型的钢; 德国劳动力(L)相对丰富,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布。
资本需求 PK 美国出口钢 国内钢产量
劳动需求 PL
PK/PL
资本需求 PK
德国进口布 国内布产量
PK/PL
劳h 动需求 PL
21
二、要素价格绝对均等化的证明
1、根据尔勒定理:在规模收益不变,要素报酬取决于其 生产能力,并且,在一切产品刚好被消费完毕的条件下, 某种产品的总产量等于投入的各种要素的量乘以该要素 的边际生产能力之和。
h
12977
167.81
13726
25
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
(1)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 (2)贸易壁垒 (3)技能和人力资本 (4)自然资源说
h
26
(1)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
H-O假设在任何要素价格比率下,商品的要素密 集型不变。但现实中却存在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 显示出不同的要素密集型。这就是生产要素密集 型逆转。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导致里昂惕夫之迷 的产生。
3、要素禀赋与供给的关系
中国 劳动力 丰富
美国 资本丰 富
X产 劳动密 品 集型
Y产 资本密 品 集型
Y 美国
中国
X
h
10
三、理论假设
1、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同质产品。
2、生产中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3、每个国家生产要素供给一定,要素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可自 由流动,在国家之间不可自由流动。
4、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h3一、提出人瑞典经济学家 埃里·赫克歇尔 和伯蒂尔·俄林。
要素禀赋说,又名“赫—俄学说”、“H—O原 理”、
“要素比例说”等。
h
4
二、前期概念
1、要素密集度 2、要素禀赋 3、要素禀赋与供给的关系
h
5
1、要素密集度
★所谓要素密集度是指在现有条件下,生产某产品时 以生产成本最低为标准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 ★在国际贸易中,根据商品所包含要素的密集程度不 同,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土地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
3、一个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所 生产的产品,不生产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 所生产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中获利。
h
13
Y
贸易前,中国的X产品比美国的便宜。 T0’
美国 S0’
中国应生产并出口X产品, 美国应生产并出口Y产品。
S0
中国
C1 T0
X
h
14
Y
S1’ 美国
分工后,中国在S1点生产,美国在
h
16
要素禀赋说示例
国家
美 国
产 资本单



2

4
劳动 力单
位 5
2
德布
2
5


4
2
h
资本 价格
30 美 元
100 马 克
劳动力 价格
50 美 元
150 马 克
单位 成本
310 美元
220 美元
950 马克
700 马克
17
布的相对成本: 美国: 310/220=1。4091 德国:950/700=1。3571
所以,德国在布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美国在钢 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 贸易结构:美国生产并出口钢,德国生产 并出口布。
h
18
★贸易结构:美国生产并出口钢,德国生产并出口布
★各国要素禀赋状况: 在美国,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30/50=0.6 在德国,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100/150=0。67 美国是资本丰富国家,德国是劳动相对丰富国家。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理论特点
第一节 、要素禀赋说 第二节、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第三节、里昂惕夫之迷
h
1
理论特点
区别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投入生产 要素
生产技术 水平
机会成本
一种 :劳动 不同 不变
h
多种多样 相同 递增
2
第一节 要素禀赋说
一、提出人 二、前期概念 三、理论假设 四、理论推导 五、理论结论 六、理论评介 示例
由于规模收益不变,所以X/L相同
所以,发生自由贸易后,两国的工资会趋于相等。 同理,利率也会趋于相等。
h
23
第三节 (Leontief Paradox)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分析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竞争 商品对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得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 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的实证结果和HO理论的结论完全相反。里昂惕夫将研究结果公之于 众,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之谜 (Leontief Paradox)
h
27
红色曲线是棉花等产量线;兰色为钢铁等产量线。
K T2
当相对价格线为w/r=T1 ,棉花是劳动密 集型,钢铁是资本密集型。
当相对价格线为w/r=T2,棉花是资本 密集型,钢铁是劳动密集型。 B2
A2
T1 A1
B1
h
28
(2)贸易壁垒
劳工组织游说 美国贸易政策制定
劳动密集型产品高壁垒
美国出口品倾向于劳动密集型,
美国进口品倾向于资本密集性。
h
29
(3)技能和人力资本
美国大量的教育和培训投入 劳动力熟练程度高
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
美出口倾向于劳动密集型, 进口倾向于资本密集型
h
30
资本投入
教育培训 投入
劳动力 投入
劳动投入 教育培训投入 资本投入
h
出口劳动密集 型品,进口资 本密集性产品
出口资本密集 型品,进口劳 动密集性产品
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投入资本K、劳动L两种 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能力等于利率r,劳动的边际生产 能力等于工资w。
则A国X产品 X= w × L +r × K
h
22
X= w×L +r × K
W=
X/L
1+(K/L) × (r/w)
由于技术水平相同,K/L相同;
由于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所以r/w相同;
5、规模经济不变。
6、无交易成本。
7、商品自由贸易
8、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h
11
分工方式 比较优势 产品成本
四、理论推导
技术水平
要素价格
要素供给
要素需求(引致需求)
消费偏好
h
购买力(要素报酬)
12
五、理论的结论
1、一个国家的要素比例决定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2、一个国家的要素比例决定了该国的贸易结构。
S1’点生产,按照新的国际价格交
换后都在O点消费,福利水平都得
C1
到提高。
更普遍的是中国、美国的消费
O
点未必重合(O点),则福利水 平提高的程度不同。
C1
中国 S1
X
h
15
六、理论评介
积极方面: ★ 正确指出不同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 发展了古典贸易理论。
消极方面:
★ 全部是静态分析,。
★ 不能解释水平贸易的迅速发展。
h
7
2、要素禀赋
(1)根据一国拥有生产要素总量。 A国资本拥有量 > B国资本拥有量 A国劳动力拥有量 B国劳动力拥有量
则A国资本丰富,B国劳动力丰富
h
8
(2)依据一国生产要素的价格。
如果:(A国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 B国 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
则A国劳动力相对丰富,B国资本相对丰富。
h
9
★假设相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不同国家是相同。
h
6
★H-O理论的要素密集程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将 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进行比较而得出结论,而一种 产品与不同产品比较会得到不同结论。
单位A产品所需劳动数 单位A产品所需资本数
> 单位B产品所需劳动数 单位B产品所需资本数
A是劳动密集性产品,B是资本密集性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