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岁儿童发展纲要
关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的深度思考——公共图书馆助
关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的深度思考——公共图书馆助力幼儿早期阅读文/长春图书馆 何爽【摘要】幼儿早期阅读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家长的认同与重视,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其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
本文从一名公共图书馆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幼儿早期阅读在书目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早期阅读最佳书目推荐者的优势,对公共图书馆在推荐早期阅读书目上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对幼儿早期阅读有所助益。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公共图书馆;书目推荐儿童心理学家认为,0-3岁是养成儿童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3-6岁是培养儿童的阅读和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
在此阶段,科学有规划的为幼儿提供优秀的阅读材料,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自2013年进入长春市图书馆青少部工作,通过对低幼儿童活动区近3年的观察,欣慰于家长对孩子早期阅读的重视与投入,也担忧于早期阅读材料良莠不齐,使用混乱,阅读活动缺少科学规划等弊端。
作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具有成为早期阅读最佳书目推荐者的优势,以少儿图书馆员的角度,对幼儿早期阅读的书目推荐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有助于孩子们健康快乐阅读。
一、我国早期阅读材料的使用现状早期阅读,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
幼儿早期阅读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家长的认同与重视,但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统一的学前教育体系,早期阅读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由祖父母、父母协助幼儿完成。
科学育儿知识的匮乏,导致早期阅读材料的使用存在如下弊端:(一)盲目性与滞后性。
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理解不够深入,阅读材料多是盲目挑选,以语、数、英等学习型读物为主;同时,忽视幼儿阅读持续、渐进的特点,阅读活动无规划,书目选择无年龄层次性。
祖父母在育儿时,常选取他们所熟悉的,如《葫芦娃》《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拼音图画书,对近些年引进的中外绘本(如《love系列》),双语画册(如《神奇字母组合》),持有漠视甚至排斥的态度,导致幼儿的阅读材料存在滞后性。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0)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一)儿童与健康。
主要目标:1.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
2.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和13‰以下。
降低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
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
4.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5.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
6.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以下。
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8.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9.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
11.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
12.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
13.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
14.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策略措施:1.加大妇幼卫生经费投入。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和边远地区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促进儿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省、市、县均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
加强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妇幼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县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设置儿科,增加儿童医院数量,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
加强儿童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儿童卫生服务能力。
3.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
推进儿童医疗保健科室标准化建设,开展新生儿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等服务。
逐步扩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儿童保健服务内容。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80%以上。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与教育主要目标:1.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2.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农村每个乡镇建立并办好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
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确保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4.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5.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办学质量提高。
6.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
7.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提高,薄弱学校数量减少。
8.教育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
策略措施:1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
12.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
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13.提高儿童科学素养水平。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儿童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为儿童提供科学实践的场所和机会。
建立校外科学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相衔接的机制。
加强校内外结合的儿童科普网络建设,建立和巩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儿童科普队伍。
14.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价制度体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评价体系。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年)
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从健康、教育、福利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详细规定了未来十年促进中国儿童发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目标和策略措施。
全sssssss文如下: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发展战略)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妇女占全国人口的半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于发展中维护妇女权益,于维权中促进妇女发展,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内于动力和重要途径。
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推动男女平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妇女和经济、妇女参和决策和管理、妇女和教育、妇女和健康、妇女和法律、妇女和环境六个优先发展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将妇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管理责任,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社会宣传动员,有力推动了“纲要”的实施。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于促进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妇女享有社会保障的程度普遍提高,贫困妇女情况进壹步改善;妇女参政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参和意识进壹步增强;妇女受教育水平稳步提高,男女受教育差距进壹步缩小;妇女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进壹步延长;保障妇女权益的立法、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妇女权益进壹步得到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壹步深入人心,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进壹步改善。
这十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之壹。
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制约和影响,妇女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就业性别歧视仍未消除,妇女于资源占有和收入方面和男性存于壹定差距;妇女参和决策和管理的水平仍然较低;妇女受教育程度和男性存于壹定差距;妇女的健康需求有待进壹步满足;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壹步优化;妇女的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壹步提高。
各阶层妇女利益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城乡区域妇女发展不平衡仍未全面解决。
未来十年,经济全球化将深入发展,国际竞争会日趋激烈。
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
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卫生部关于印发贯彻 -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02-23 17:11:09卫妇社发〔〕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为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20年)》,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工作,着力改进妇幼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我部组织制定了《卫生部贯彻 -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七日卫生部贯彻 -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反映了全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对于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自国务院发布—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紧紧围绕妇女儿童健康目标,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努力提高妇幼卫生服务水平,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进。
可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制约,中国在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
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城乡、地区和人群差异,妇幼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亟待改进;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必须大幅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能如期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出生缺陷、营养性疾病、心理疾患等已成为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妇幼卫生服务能力与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全面实现妇女儿童健康目标任重道远。
为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0年)》(以下简称两纲),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目标,改进妇幼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1年第08期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
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前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创造者。
加快儿童事业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发展儿童事业。
认真贯彻落实党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三个周期儿童发展规划,为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2012年,颁布实施了《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儿童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发展儿童事业。
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多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儿童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儿童工作社会化格局和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各项规划目标基本完成。
截止2020年底,儿童健康环境明显改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福利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项权益得到有力维护,儿童发展和儿童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儿童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和群体差距仍然较大,基层儿童保护服务网络需要织密织牢,儿童思想引领的时代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保障儿童权利的法治建设需要持续推进,儿童优先意识有待全面形成,儿童保护面临科技进步和生活方式变革带来的新挑战,促进儿童事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十年,也是在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趁势而上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起步期。
要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路,优化儿童发展环境,增进儿童福祉。
要进一步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全面提高儿童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依照《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宜春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儿童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至2020年主要目标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至2020年主要目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是指中国政府以儿童为中心,明确并规划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发展路径的一项政策文件。
它旨在保障儿童的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为实现儿童在教育、保健、福利、参与等方面的最低保障提供指导。
下面将介绍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至2030年的主要目标。
一、儿童权益保障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在2021至2030年期间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和落实。
具体目标如下:1.儿童权益法律体系完善。
完善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儿童权益监督机制健全。
建立有效的儿童权益监督机制,加强对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儿童权益教育普及。
加强对全社会儿童权益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儿童权益保护意识。
二、儿童教育发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在2021至2030年期间的第二个重点目标是推动儿童教育普及和提高。
具体目标如下:1.优质早期教育普及。
加大对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优质的早期教育资源。
2.义务教育公平发展。
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实现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
3.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健全。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建设,提高儿童就业能力。
三、健康成长保障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在2021至2030年期间的第三个重点目标是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如下:1.儿童医疗保健覆盖率提高。
加大对儿童医疗保健的投入,提高儿童医疗保健覆盖率。
2.健康生活方式教育。
加强对儿童的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提倡科学饮食和良好的运动习惯。
3.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
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四、儿童福利保障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在2021至2030年期间的第四个重点目标是加强对儿童福利的保障。
具体目标如下:1.儿童社会福利体系完善。
建立完善的儿童社会福利体系,包括儿童福利院、收养机构等。
2.特殊儿童关爱保障。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doc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2023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3—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
国家统计局2023年4月2023年是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3—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开局之年,为全面反映《纲要》实施进展情况,国家统计局根据《纲要》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相关部门数据资料,对儿童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和法律保护等七个领域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纲要》实施首年总体进展顺利,儿童健康水平整体提高,安全保护持续加强,受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儿童福利提标扩面,家庭建设日益完善,成长环境日益优化,法律保护机制不断健全。
一、儿童与健康(一)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
2023年,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0.78名,比2023年增加0.14名;每千名儿童拥有床位2.2张,增加0.03张。
全国新生儿死亡率为3.1‰,下降0.3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由2023年的5.4‰下降到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1‰,下降0.4个千分点。
(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不断强化。
初步建立覆盖婚前、孕前、孕期、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防治出生缺陷宣传教育得到加强,公众优生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2023年,全国婚前医学检查率为70.9%,比2023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产前筛查率为85.7%,提高4.6个百分点;新生儿访视率为96.2%,提高0.7个百分点。
(三)儿童健康管理得到加强。
围绕儿童生长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等儿童生长发育重点,全面加强儿童健康服务和管理。
2023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2.8%;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为94.6%,比2023年提高0.3个百分点。
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为93%,提高1.2个百分点。
小学生和初中生近视率分别为35.5%和71.1%,与2023年基本持平。
(四)儿童疾病防治持续强化。
加强儿童传染病防治,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儿童血液病等重大疾病救治诊疗体系逐步完善。
3-6岁儿童发展纲要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提供幼儿用安全剪刀。
为幼儿示范拿筷子、握笔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附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年9月
说 明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2020)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0-2020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201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至2020年主要目标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至2020年主要目标2021年至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主要目标围绕儿童全面发展展开。
首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之一是优化儿童教育。
中国致力于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改善教育环境、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中国目标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其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还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
这包括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以及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提供儿童健康保障和促进健康教育,中国aims to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还强调保护儿童的权益。
这包括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例如受教育权、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保护权。
中国将落实儿童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儿童权益的监测和维护,打击虐待、剥削和暴力对待儿童的行为。
此外,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还关注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中国将促进社会对儿童的尊重和关爱,创建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同时,中国还将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还注重加强政府机构和各方合作。
中国将加强儿童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完善儿童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儿童发展的各项工作。
综上所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优化儿童教育、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保护儿童的权益以及提升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通过加强政策措施、落实法律法规、加强合作机制,中国致力于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岁儿童发展纲要
附件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教育部
2012年9月
目录
说明1
壹、健康3
(壹)身心情况3
(二)动作发展7
(三)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9 二、语言14
(壹)倾听和表达14 (二)阅读和书写准备18 三、社会22
(壹)人际交往22
(二)社会适应27
四、科学32
(壹)科学探究32
(二)数学认知37
五、艺术43
(壹)感受和欣赏43 (二)表现和创造45
说明
壹、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和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和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俩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能够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壹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壹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壹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壹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壹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于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壹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壹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于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壹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于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
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壹、健康
健康是指人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壹)身心情况
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
注:身高和体重数据来源:《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4、5、6周岁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参考数据。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如:
⏹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壹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如:
⏹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
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桌、椅和床要合适。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4.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目标2情绪安定愉快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如: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
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和同伴做横向比较。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如:
⏹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
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成人和幼儿壹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和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且给予适当的引导。
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能够接受的。
⏹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目标3具有壹定的适应能力
教育建议:
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壹般不少于俩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
2.经常和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