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对比及其翻译

合集下载

英汉植物词汇对比及翻译

英汉植物词汇对比及翻译

英汉植物词汇对比及翻译作者:刘天娇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9期【摘要】英汉两种与语言中都有丰富的植物词汇,但是同一种植物的名称在两种语言中的内涵意义却又不尽相同。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植物词汇的对比以及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者的文化差异,从而减小文化隔膜,增进理解。

【关键词】植物词汇对比翻译一、植物词汇内涵意义的分类1.语义重合。

虽然中英文中某些植物词汇的内涵意义上,却存在着语义重合的现象。

比如,“橄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代表着“和平”。

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守护雅典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将一株橄榄树带到了人间,这橄榄树代表神赐予人类以和平幸福。

巴勒斯坦前总统,阿拉法特先生于1974年在联合国发表了一篇著名的以“和平”为主题的演讲,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便是:“Today,I have come bearing an olive branch and a freedom fighter’s gun. Do not let the live branch fall from my hand. I repeat: do not let the olive branch fall from my hand.”(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在我手中滑落。

我再说一次,请不要让橄榄枝在我手中滑落。

)与此同时,橄榄绿色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装也代表了中国一贯爱好和平,保卫和平。

桃不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桃花都可以用来指代妙龄少女,例如,“Anna was really a peach.”即表示“安娜当年真是美丽动人。

”在英语中”peach“又可以用来指代美好的事物,如“a peach room”意为“整洁的房间”;中国唐代诗人罗隐在其《桃花》一诗中写道:“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英汉文化植物词对比

英汉文化植物词对比

英汉文化植物词对比在中国的植物和食物是随处可见的,例如:大白菜、葱、豆腐等。

但是,在英语里并没有一个专门指食物的名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常用植物词汇吧。

这篇英文作文,不仅让你了解英汉植物词汇之间的差异,还教会了你很多有关英汉文化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你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吧!“ Apple”一词,主要用于描述苹果、梨、橘子等水果类的词汇,由于苹果、梨都属于水果类,因此“ Apple”可以理解为“苹果”的意思。

比如: We have an apple and an orange。

我们有一个苹果,一个桔子。

The apple is red。

那个苹果红通通的。

“ Clover”是很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但是,它可以表示“短时间”“突然发生的”的意思。

比如: The apples fell off the tree suddenly。

那些苹果突然从树上掉了下来。

“ Plant”一词,可以表示“草”“植物”等意思。

例如: The boys like to play on the grass。

男孩子喜欢在草地上玩耍。

“ Plum”,可以表示“棕色的”“白色的”“有粘性的”“编织物”“用棕色丝线编织的”等意思。

例如: She has a red plum hair。

她有一头红棕色的卷发。

“ Hazel”一词,可以表示“长在高高的树上的”“自私的”“令人讨厌的”等意思。

例如:He is a very worldly boy。

他是个自私自利的孩子。

“ Lettuce”是一种常见的“庭院植物”。

可用于描述“花盆”“花园”“花园围栏”等词汇。

例如: She spends a lot of time in the garden。

她很喜欢在花园里呆着。

“ Chicken”一词,主要表示鸡肉、鸡蛋、鸡腿等食物。

这是因为“ chicken”可以表示“鸡肉”“鸡蛋”“鸡肉制品”等意思。

例如:I like to have chicken。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英汉植物词汇常常用于比喻和隐喻,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和表达思想感情。

比喻和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某一事物或概念与其他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以达到对某一概念的更深入理解和更丰富的表达。

英汉两种语言在植物词汇使用的比喻和隐喻方面有着一些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英汉植物词汇在比喻和隐喻中的使用目的和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

用“开花结果”来比喻一个计划的完成或一项工作的成果,既在英语中常见也在中文中常见;用“枝繁叶茂”来比喻事物的繁荣和兴旺,在中英两种语言中也都常见。

这些共同的比喻和隐喻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交流和表达中能够有一种共通的理解,使得表达的效果更具生动感和形象感。

英汉植物词汇在比喻和隐喻中的使用也有一些差异。

一种差异在于对于同一事物或概念所用的植物词汇有时不同。

在暗示某人狡猾或阴险时,中文中会用到“狐狸尾巴”这个隐喻,而在英语中则常说“snake in the grass”,其中“蛇”这个动物成为了表达狡猾的象征。

在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评价时,英语中常用“rose”这个词来比喻美好和完美,而中文常用“万里无云”来隐喻纯洁和无缺。

这些差异也反映了两种语言对于植物的认知和文化观念的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在植物词汇比喻和隐喻的程度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通常来说,中文中比喻和隐喻的使用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中文中有许多习语和成语是以植物为基础的,如“李代桃僵”、“举一反三”等。

这些习语和成语丰富了中文的表达和表达的深度、广度。

相比之下,英语中相对较少以植物为基础的习语和成语,植物词汇的比喻和隐喻用法相对较少。

英语中也有一些常见的植物比喻和隐喻,如“tree of life”、“fruitful”等。

这些比喻和隐喻的使用使得英语的表达更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

英汉植物词汇的比喻和隐喻在使用目的和效果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源于两种语言对于植物的文化观念和认知上的差异,也可能因为语言本身的特性和习惯的使用方式不同。

英汉植物文化比较与翻译

英汉植物文化比较与翻译

常见的几种中国名花和树的文化内 涵
• • • • • • 菊花: 梅花 松 竹 柳 荷花
• • 、apple(苹果) 苹果是人们喜爱的最为常见的水果,因而其喻义特别丰富。在美国棒球运动 特别流行和普及,因此人们用最普通的苹果喻指棒球运动。如: 1.He likes to play apple 他喜欢棒球。 apple又常用来俗称“同伴、家伙”,用作该喻义时通常需用形容词修饰。 如: 2.He is a real slick apple. 他真是个狡诈的家伙。 据说在美国乡村有一种风俗,小学生上学时常给老师带一个擦亮的红苹果, 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于是to polish the apple由此引申出“送礼、讨好、拍 马”之意,该说法源于本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开始流行通用,现喻指曲意奉 承、讨好巴结的人或行为。如: 3.This called for some extra apple-polishing by employees. (M.S. Davis) 这就要求雇员们格外讨好巴结了。 4.Mary is an apple-polisher, she will do anything for the boss. 玛丽是个马屁精,老板叫她干啥她就干啥。
• 四、nut(坚果) • nut是各种干果的总称,可指粒子、核桃、橡子、棒子等,在十九世 纪末开始喻指“怪人、疯子、傻子”等,如: • 1.If a guy always holds a book upside down to read it, he’s considered some kind of nut. • 要是谁老是把书倒拿着看,他准被认为是个怪人。 • 2.The president was wounded. It must have been one of the nuts. • 总统被刺受伤,准是哪一个疯子干的。 • 在口语中,nut常用来喻指“入迷的人,狂热的人”,如电影迷(the movie nut),让某人着迷(turn sb. into a nut),又如: • 3. He is a Thomas Hardy nut; he has read all his novels. • 他是个哈代迷,哈代的小说他都读过。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被用来描述一些抽象的或复杂的事物。

在植物词汇中,隐喻的运用也非常普遍,这些隐喻有助于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本文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中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探究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植物词汇隐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一、相似性
1.植物-家庭:在英汉语言中,人们都使用“树木”、“灌木”等词汇来形容一个家庭的成员,这个隐喻基于家庭的结构和植物的树状结构,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最为常见的植物词汇隐喻。

3.植物-人性:英汉语言中均使用“葱”、“榆树”等植物来形容人的性格特征,这个隐喻基于植物的特性与人性的相似性。

二、差异性
1.植物-神秘:在英语中,人们常使用“棕榈树”、“橙子树”等植物来表达神秘和异国情调,而在中文中则常使用“莲花”、“银杏”等植物隐喻神秘和积淀。

结论:
英汉语言中,植物词汇隐喻的使用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性的隐喻基于植物的特性和人类文化共识,比如“植物-家庭”、“植物-生命”等;差异性的隐喻则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和语言特点,比如“植物-神秘”、“植物-美丽”等。

深入探究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共性和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英汉语言、文化和植物知识。

英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对比及其翻译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由于植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人们倾向于利用植物来隐喻其他事物。

本文拟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比植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考察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进而讨论相关的翻译方法,认为植物词翻译当以传译其隐喻意义为中心,并视具体语境选择翻译方法。

标签:植物词概念隐喻英汉对比翻译一、引言1980年,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Lakoff & Johnson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开创了现代隐喻研究的新途径,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系统。

认知语言学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即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基于人们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基于两个来源:一是植物自身的形态、生活习性、环境适应性及其用途等;二是民族文化,包括神话、宗教、历史、文学、语言、习俗、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等。

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常利用植物来隐喻人、事、物、情感等较为抽象的概念。

本文拟对比汉英语言中关于植物的概念隐喻,寻找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相关翻译方法。

二、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对比廖义容(2002)将汉英文化植物词大致分为三个方面:英语有而汉语无或者相反,或汉英都有文化义的植物词。

本文以汉英语言中的植物词为例,对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

(一)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相似性由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周围的自然环境、人类的身体结构、生理特征和认知心理都有相似的地方。

所以,汉英语言中同一植物词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隐喻意义,即源语相同,目标域相同或大致相同。

如玫瑰(rose)一词,由于其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英汉语言中都把它隐喻为“爱情、幸福和美好”。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隐喻是语言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它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和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植物词汇作为语言中的一部分,在隐喻的运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汉两种语言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植物词汇的隐喻认知上也存在一些差别。

本文将就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进行比较分析。

一、植物词汇隐喻认知的文化差异1. 英文中植物的隐喻较多地与个人品质、性格相关。

“to be a wallflower”(害羞不爱社交)、“to be a late bloomer”(迟开的花朵,指起步慢但有潜力)、“to be a tall poppy”(强者或成功者)等。

这些隐喻是基于植物的特点对人的品质进行隐喻,与英国人个人主义、独立自由的价值取向有关。

2. 中文中的植物隐喻则更多是与亲情、友情和人文情感相关。

“父母如苍松,子女如松树”、“朋友如蓝靛,让我亲在心”。

这些隐喻是基于植物的特点对人的亲情和友情进行隐喻,与中国人重视人际关系、情感与感悟的价值取向有关。

1. 英文中的植物隐喻大多源自于欧洲文化传统,如希腊罗马神话、基督教圣经等。

这些隐喻在英文中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因此对于英语使用者来说,接受和理解这些隐喻是比较自然和简单的。

1.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共通之处在于都是基于植物的特点对人的品质、情感进行隐喻。

2.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其运用的领域和文化内涵上。

英文中的植物隐喻更多侧重于个人品质和性格,而中文中的植物隐喻更多侧重于亲情、友情和人文情感。

3. 英文中的植物隐喻多源自于欧洲文化传统,中文中的植物隐喻多源自于中华文化传统。

这也导致了英文和中文中植物隐喻的形成和传承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和运用对方的植物隐喻也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能力。

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提供一些参考。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作为动植物词汇文化,英汉之间存在着许多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这些联系和区别也揭示出了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

本文将会对英汉动植物词汇进行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动物方面,中文中的“凤凰”是一种神话中的鸟,传说只有皇帝才能拥有。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phoenix”,是一种火鸟,代表着重生和不死,常被用于象征重建和再生。

这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反映出中西方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不同态度。

此外,中文中“狮子”被视为勇气、权威和尊贵的象征,是帝王权利的象征。

而在英文中,它也被视为强大和勇敢的象征,但同时也表示优雅和圣洁,是英国的国家象征。

可见,在不同文化中,同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存在巨大的差异。

植物方面,中文中的“菊花”被赋予了清高、坚强等美德,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常被用于赏花、品茗和文化娱乐等方面。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chrysanthemum”,常常和死亡、葬礼联在一起,代表着哀思和悼念。

这或许是由于植物本身的颜色、形状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所持有的形象不同造成的。

另外,中文中的“梅花”被视作忠诚、坚韧、纯洁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plum blossom”,常被用于象征冬季的开端和生命的重生,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此外,动植物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引申联想也往往存在差异。

比如,在中文中,“鱼”“龙”往往被视作吉祥的生物,常常被用于象征幸福、尊贵和吉祥等意义;而在英文中,“fish”和“dragon”可能没有如此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更多时候是一种自然存在,被用于描述一种不同的生物形态或其特性等方面。

总的来说,英汉动植物词汇间存在着丰富的文化联系和区别,这些联系和区别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不仅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于两种文化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吸收不同文化的儒雅风格和技巧,拥抱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

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策略
再如, 柳树( willow) 虽然在两种语言中都可引起“忧伤”的 联想, 但在汉语中是由离愁引起的, 而英语中是由死亡造成 的 。 在 英 语 中 , weeping willow既 表 “垂 枝 的 柳 ”, 又 表 “垂 泪 的 柳 ”。这 是 因 为 从 前 英 国 人 戴 柳 叶 花 圈 以 表 哀 悼 。“悲 叹 爱 人 之 死”、“服丧”会用以下成语: sing willow; wear the willow garland 或者wear the green willow。但是, 在汉语中, 由于“柳”、“留 ”谐 音, 通常与离别有关, 被赋予分离、思念的联想意义。中国古代 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以表示挽留、依依惜别的深情。李白的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忆秦娥》) 、“此夜曲中闻折 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都寄托了离别的哀 思, 令人黯然神伤。此外, 汉语中还用“柳”比喻女子眉毛纤细, 身段苗条, 如“杏眼柳眉”、“桃面柳腰”; “柳姿”形容女子姿色。 在 汉 语 成 语 “寻 花 问 柳 ”、“花 街 柳 巷 ”中 “柳 ”则 含 有 贬 义 的 感 情色彩, 指的是风尘女子。
月 桂 树 ( laurel tree) 因 其 叶 经 年 常 绿 、芳 香 怡 人 深 受 人 们 喜爱, 桂枝也经常被用来编织花环。中英两种语言中, 人们都 把 月 桂 树 和 “胜 利 、荣 誉 ”和 “辉 煌 成 就 ”联 想 在 一 起 。在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 也 经 常 用 “蟾 宫 折 桂 ”来 形 容 举 人 在 科 举 考 试 中 考 中 状元。同样, 英语中也有很多与桂树有关的表达法。如 : gain/ win/reap one’s laurels比 赛 ( 考 试 ) 夺 冠 ; look to one’s laurels意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隐喻是一种将一个概念或事物用另一种概念或事物来进行表达的修辞手法。

在英汉两
种语言中,植物常被用作隐喻表达的对象。

本文将比较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差异。

英语中的植物隐喻起源于早期的民间文学和宗教文化。

英语中的一些植物隐喻与宗教
信仰相关,如“tree of life”(生命之树)和“tree of knowledge”(知识之树)等。

这些隐喻多用于表达生命的起源、知识的获取等抽象概念。

而在汉语中,植物隐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
中对植物的赞美和隐喻往往与自然、人性和道德等密切相关。

“松柏”被用来比喻高尚的
品质,“梅花”被用来比喻坚强和不畏艰难,“菊花”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性等。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植物隐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在英语中,植物隐
喻通常更偏向抽象和理性的表达,强调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

而在汉语中,植物隐喻
更多地与自然、人性和道德等密切相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品质培养。

汉语中的植物隐喻还常常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和传说相关联。

“桃花”和“牡丹”被用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吉祥的寓意,“竹子”和“菊花”被用来表达清雅和高洁的品性等。

这些隐喻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诗词、歌曲、绘画等艺术形式中。

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对比及翻译技巧

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对比及翻译技巧

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对比及翻译技巧作者:种丽霞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9期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

植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而人们倾向于利用植物来隐喻其他事物。

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比植物词在汉英语中的隐喻投射,考察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进而讨论其翻译技巧,应视具体语境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概念隐喻;植物词;共性;差异;翻译技巧作者简介:种丽霞(1984-),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在读研究生,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汉外语言对比、二语习得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2一、引言1980年,Lakoff &Johnson在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他们提出隐喻是认知的、概念的,在人类生活中无所不在。

植物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随着人们对植物词的运用和赋予的各种情感,形成了植物词隐喻。

本文以植物词为研究对象,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通过查阅字典、文学作品等对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

二、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的对比(一)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的共性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自然环境、生理特征及认知心理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这些共同特征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使得汉语和英语植物词隐喻中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

如桃(peach),其色白里透红,气味芳香,因此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的隐喻义。

人们通常会将桃与女性的外表和其他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

比如汉语中形容女子“面若桃李”“桃腮朱唇”,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

英语也有这样的表达,如“She’s really a peach.”“What a peach room it is.”桃一词在汉语中的运用较之英语更为广泛,如桃还隐喻爱情(桃花运,桃色事件)、长寿(蟠桃会)、义气和友情(桃园结义)、美景(世外桃源)。

英汉动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及翻译

英汉动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及翻译

英汉动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及翻译陈金连摘要: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社会特征。

在一种语言被翻译成为另一种语言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因素。

意义上,翻译就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因为文化的背景和传统的不同,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习惯和生活上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

本质上,翻译是以不同的语言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之间的转换活动。

关键词:语言文化翻译一、引言英汉语言词汇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要把握好这两种语言就要把握好两种文化。

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人类的语言中也很多时候涉及到动植物的名称,而这些名称并非实指动物的本身,而是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意义。

但由于中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环境上的差异,部分动植物名称被赋予的文化含义也不尽相同。

本文首先对英汉两种语言习语中的动植物意象进行举例比较,讨论动植物意象翻译的几种方法,最后得出如此结论:对动植物意象的正确翻译源于对动植物意象文化内涵之正确理解。

二、动物的文化内涵(一)狗英汉民族不同的价值标准首先体现在对狗的褒贬上。

在英汉语言中,狗(dog)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都表示家养的,可以帮人看护家院的一种动物。

但是狗在汉语中是卑贱的动物,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常遭谩骂的东西,如“走狗”,“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

可是dog 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是“忠诚”的象征。

他们都把dog当成自己的好朋友,甚至家庭的一员。

英语中带“dog”的词语很多,而且多含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You are a luckl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等。

很显然,这些说法反映了西方人的文化心理。

但有些习语根据狗的特性来设喻,这时习语多含中性色彩,如water dog(水性好的人),dogs days(三伏天),in the dog house(失宠,受冷遇)等。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植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非常丰富的,同时植物在两种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植物词汇的隐喻含义,以此来窥探英汉两种文化对植物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认知差异。

我们来谈论英汉语中一些常见的植物词汇隐喻。

在英文中,rose(玫瑰)通常被用来比喻爱情、美丽和纯洁。

这可能与西方传统中将玫瑰作为爱情和美丽的象征有关。

而在汉语中,桃花也常被用来比喻爱情和美丽。

在英文中,oak(橡树)经常被用来比喻坚固和稳定,这可能与橡树的强大和悠久的寿命有关。

在汉语中,松树也被用来比喻坚强和稳定,因为松树有挺拔的身姿、坚韧的性格和长寿的特点。

我们来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对植物象征意义的认知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橄榄树通常被认为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因为橄榄树的果实被用来制作橄榄油,而橄榄枝也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用来象征和平的。

而在中国文化中,橄榄树并没有那么突出的象征意义,相反,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坚韧不拔、清廉正直的象征,也被用来表达忠贞不渝的情感。

这种差异可能源于西方和东方对植物自然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认知。

我们来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对植物的不同文化传统中的象征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紫罗兰通常被认为是谦卑和纯洁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紫罗兰则被视为谐和和美丽的象征。

这种差异可能与西方和东方对颜色和植物的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有关。

我们来总结一下英汉两种语言对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在植物象征意义的认知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对植物象征意义的不同理解和认知。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来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中植物象征意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同时也提示着我们在跨文化交流和交往中,要更加注重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尊重,以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英汉语植物词隐喻比较

英汉语植物词隐喻比较

英汉语植物词隐喻比较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是通过在自身与外界事物互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去观察和理解客观世界,语言的体系结构要受人类的认知特点制约。

认知语言学概念还解释了词引申意义产生的机制,即概念隐喻理论。

这个思想首先是在Lakoff&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

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有: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等等。

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概念隐喻理论的革命性观点促进了认知语义学的整体发展。

词的派生意义可以通过隐喻和换喻两种途径产生。

隐喻就是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的引申方式。

由此可见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

英汉语中大量的植物词具有很多的引申义,其根本形成机制就是隐喻和换喻。

本文将从隐喻机制的角度对英汉植物词引申义进行比较。

一、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义微观比较(一)英语独有的植物词经过统计和整理之后,在英语里找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词汇,其隐喻只存在于英语文化中,在汉语中出现了语义缺失现象。

1、cabbage 本义为甘蓝(洋白菜、卷心菜);在非正式语中是“胸无大志的人”;在俚语里面指代钱,尤指纸币;有时候还有指代“脑袋”。

2、Potato: 本意为“马铃薯, 土豆, 甘薯”。

在俚语中有(破的)袜子洞、难看的脸、(垒)球等意思。

3、Apple 基本意思是“苹果, 苹果树”,其比喻意为“苹果似的东西”,还指示“瞳孔、瞳仁、掌上明珠、心爱的宝贝”;在希腊神话中还是三女神争夺的金苹果;bigApple 指“娱乐中心”。

4、L emon的基本意义是“柠檬;柠檬树,柠檬色”;“令人讨厌的东西,无聊的人,没有价值的东西”;在习惯语中handsb.Alemon指代“欺骗某人,把不值钱的东西卖给... ”。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表达方式,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或比喻,以达到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表达效果。

在中文中,植物经常被用作隐喻的对象,用以传达各种概念和意义。

本文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植物隐喻的认知差异。

植物隐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认知内涵。

中文文化中,植物一直与自然和人的生存密切相关。

中国人崇尚自然和谐,赞美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力,并将其作为象征吉祥、美好和寓意的符号。

草木柔嫩的生长不仅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且也是对人性柔情的象征。

而英文中,植物隐喻的认知往往更加直接和简单,更多地着重于植物本身的特性和形态。

中文和英文中对植物的隐喻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的植物在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认知也存在差异。

在中文中,竹子是一种常用的隐喻植物,被用来比喻正直、刚直和品格高尚的人。

竹子外表柔弱,但内在坚韧,象征着性格坚强的人。

而英文中,用于隐喻的常见植物之一是花朵。

花朵象征着美丽、温柔和浪漫,通常被用来形容女性或形容柔软和优雅的事物。

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文化中对植物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认知有关。

植物隐喻的认知也与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有关。

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文化会对植物隐喻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对于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来说,庄稼比喻富裕和丰饶;而对于生活在南方地区的人来说,对于水稻和茶叶的认知又有所不同。

植物隐喻的认知还可能因个人经历和阅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的人可能对于农田中的植物隐喻不那么敏感,而一个生活在农村长大的人可能对于植物的隐喻有着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个体经历和个人情感的影响。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植物隐喻都是丰富表达方式的一部分,通过对植物的比喻和类比,可以更形象地表达出人们对于情感、品质和价值的理解和认知。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一、植物词汇的象征意义植物在英汉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和情感上的滋养。

在英文中,rose(玫瑰)、oak(橡树)、willow(柳树)等植物词汇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rose常用于代表爱情和美好,oak象征力量和耐力,willow则寄托了人们的柔情和哀怨。

而在汉语中,梅花、竹子、菊花等植物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梅花被赋予了高洁、坚贞不屈的象征意义,竹子象征了正直和坚强,菊花则代表了高风亮节和高雅的品格。

可以看出,不同的植物在两种语言文化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自然界的不同认知和审美情趣。

二、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对比1.文化内涵的差异2.情感联想的异同植物词汇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表现出了情感联想的异同。

在英文中,“green fingers”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擅长植物栽培和园艺;而在汉语中,绿手指则用来形容一个人擅长理财和投资。

这里“green fingers”和“绿手指”都是以“绿色”为象征,但引申出的情感联想却截然不同。

在英文中,“rose-colored glasses”(玫瑰色眼镜)的隐喻意义是指用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而在汉语中,同样是“玫瑰色眼镜”,它的意义被拓展为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感寄托。

这种情感联想的异同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对植物象征意义的不同情感理解和表达方式。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对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存在差异,因此在语言翻译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准确传达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的目的。

具体而言,首先要根据植物词汇的不同象征意义,选择合适的对等译词。

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有意识地融入目标语言的文化情感因素,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表达。

要根据具体语境和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如意译、比喻、借用等,从而准确传达原文的情感意义和文化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中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情感表达,也为语言翻译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引言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来进行表达。

在英汉语言中,植物的词汇经常被运用为隐喻,用以传达各种含义。

由于英汉语言文化的不同,人们对于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英汉文化背景对植物词汇隐喻认知的影响。

一、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基本认知1.英语中的植物词汇隐喻英语中的植物词汇隐喻广泛存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

"blossom" (花开), "grow like a weed"(迅速成长), "branch out"(拓展) 等等。

这些植物词汇被运用为隐喻,用以比喻人的成长、发展和改变。

在英语中,植物词汇隐喻的使用非常普遍,常常可以在各类书籍、报刊和演讲中见到。

2.汉语中的植物词汇隐喻与英语类似,汉语中的植物词汇隐喻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才华横溢如松竹","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等。

这些词语都运用了植物的形象,来比喻人的性格、才华或成长。

在中国文学和语言中,植物词汇隐喻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文化差异1.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影响了人们对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

在英语文化中,花草树木被赋予了浪漫、自然和美好的意义,因此植物词汇隐喻通常带有积极的色彩,比如 "blossom" 就代表着希望和新生。

而在中国文化中,植物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经常被赋予了身份、品格和成长的隐喻,如 "茁壮成长" 就代表着个人成长和进步。

2.社会环境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

在英语社会中,自然环境相对较为丰富,人们对植物的认知和感情也更加深厚,因此植物词汇隐喻常常带有自然、浪漫的气息。

英汉植物词汇对比及翻译

英汉植物词汇对比及翻译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ing。

而现阶段为学界所广泛接受的标句词是that、for、if和whether。

我们将依据标句词的充分必要条件重新审视这四个词,“去伪存真”,还原标句词成分的“本来面目”。

我们先来看that。

(4)a. I believe that he is a good guy.b. I believe he is a good guy.如(4)所示,省略了that的b句不仅合法而且语义上没有丝毫缺失,从这些不难看出that并不是它所引导的从句he is a good guy的一部分;它没有对句子的语义做出“贡献”,它承担的是句法功能,可以没有语音表征。

此外,在例(3)中,我们已经看到that拥有使得从句名词化从而使句子无限递归的“神奇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看到that满足了标句词的充分必要条件,因而是“合格”的标句词。

再来看余下的三个词:for、if和whether。

(5)a. He asked whether/if he should come. b. * He asked he should come.(6)a. It is really necessary for us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b. *It is really necessary us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7)a. He said he should come. b. He said that he should come.观察(5)、(6)和(7),我们看到if、whether和for与标句词的特征存在很多矛盾。

首先,(5b)与(6b)的不合法说明if、whether和for是从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省略它们不仅会造成从句语义的缺失更会使句子失去合法性。

其次,这三个词没有使得句子递归的功能。

因此,它们不应该属于标句词的范畴。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that是唯一合理的标句词成分,for、if和whether不属于标句词系统。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隐喻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不同但有类似特征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来传达意义。

植物在语言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通常以隐喻的形式出现。

本文将分析英汉语言中植物隐喻的认知比较。

一、认知基础语言隐喻的理解是基于人的认知能力的,而人的认知是基于经验、知识和文化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对植物隐喻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 英语中的植物隐喻(1)The tree of life;这些隐喻可以让英语母语者思考和感知物理实体和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这些隐喻的意义。

汉语中的植物隐喻也很多,例如:(1)桃花运;(2)百花齐放;(3)人心如草。

二、认知比较针对英汉语言中植物的隐喻,我们可以对英语和汉语母语者的理解方式进行比较研究。

英语和汉语在植物词汇的认知方面有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1)相似之处英语和汉语的植物词汇都具有物理实体和抽象概念的意义,以及歧义性。

例如,“树”可以指一个具体的物理实体,也可以指抽象的概念,“开花”可以指植物物理实体现象,也可以指比喻性语言中表示事情进展、出现的现象。

(2)差异之处英语和汉语在植物词汇的认知方式方面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 语音特点:英语的植物隐喻多为单数形式,易于和其他词汇组成短语,而汉语中多为双数形式。

例如,“樱桃”在英语中称为“cherry”,在汉语中为双数形式,即“樱桃”。

② 语义转换:英语的植物隐喻更加直观,在语义转换的过程中保留更多的原始意义。

而汉语的植物隐喻更多地使用了隐喻化、转喻化等手法,其含义更加修辞化。

例如,“树的阴影”这一英语的植物隐喻,其含义直观易于理解,而汉语的植物隐喻“树上开花”便含义较为隐晦。

2. 语义认知的比较除了植物词汇的认知比较外,英语和汉语的植物隐喻在语义认知上也存在差异。

(1)近义词的使用例如,在表达“开花”这一概念时,英语和汉语都有各自的表达方式,例如英语中的“bloom”和“flower”,汉语中的“花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对比及其翻译一、引言1980年,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Lakoff & Johnson 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开创了现代隐喻研究的新途径,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系统。

认知语言学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即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基于人们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基于两个来源:一是植物自身的形态、生活习性、环境适应性及其用途等;二是民族文化,包括神话、宗教、历史、文学、语言、习俗、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等。

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常利用植物来隐喻人、事、物、情感等较为抽象的概念。

本文拟对比汉英语言中关于植物的概念隐喻,寻找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相关翻译方法。

二、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对比廖义容(2002)将汉英文化植物词大致分为三个方面:英语有而汉语无或者相反,或汉英都有文化义的植物词。

本文以汉英语言中的植物词为例,对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

(一)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相似性由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周围的自然环境、人类的身体结构、生理特征和认知心理都有相似的地方。

所以,汉英语言中同一植物词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隐喻意义,即源语相同,目标域相同或大致相同。

如玫瑰(rose )一词,由于其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英汉语言中都把它隐喻为“爱情、幸福和美好”。

英语中“ a bed of rose ”(玫瑰花床)比喻“愉快舒适的生活”;“rosebud ”(玫瑰花苞)比喻“漂亮姑娘”;“ be coming up roses ”(如玫瑰般美丽)比喻“顺利发展、蓬勃发展”。

著名诗人Robert Burns 曾借玫瑰来歌颂爱情:Oh,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汉语也有“玫瑰色的前景”比喻“美好的前景”;“玫瑰色的梦”比喻“美梦”。

另外,汉语中还有“带刺的玫瑰”,用来表示“难以接近的妙龄少女”。

又如荆棘或刺(thorn ),是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因为其带刺,因此英汉语中用它形容令人苦恼、不适的人或事。

英语中“ a thorn in one 's flesh ”喻指“使人生气或苦恼的人或事”;“ sit/be on thorns ”喻指“如坐针毡,坐卧不安,焦虑不安的状态”。

汉语中也有“肉中刺”的说法。

又因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路,可喻作“困难或艰险处境”。

汉语中的“披荆斩棘”和“荆棘遍地”也由此引申而来。

(二)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差异性虽然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总体上说,还是异大于同。

这主要是因为汉英民族观察植物的角度和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直接影响到植物词的隐喻联想。

1. 英语有而汉语无的植物概念隐喻如“ bean”(豆子),豆粒大多是圆形,可用来指“人的头”。

如“ crack him on the bean ”(打裂他的脑袋瓜)。

由于豆料体积小,可用来指“零星小钱或毫无价值的东西”,如“ He brok e my beans a little. ”(他使我稍有破费)。

“ pea nut ” (花生)因为体积小,常被喻为“微不足道的人或物”,如“ He shows a lot strength for such a peanut. ”(他杀鸡用牛刀)。

又如“ potato ”(土豆),因为长得圆,人们常把它喻为“人或人头,或一个美元”。

如“ You can get this wonderful coat for 497 potatoes. ”(花497 个美元,你就可以得到这件漂亮的大衣)。

“ couch potato ”喻为“老泡在电视机前的人”。

“ lettuce ” (萬苣)、“cabbage” (卷心菜)、“spinach ”(菠菜),因为其和美元纸币背面的颜色一样,都是绿色的,故而在美式英语中被喻为“钱”。

2. 汉语有而英语无的植物概念隐喻牡丹(peony ),由于其花容端丽,枝叶繁茂,气味芬芳,艳冠群芳,在汉语里是吉祥富贵、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象征,也可形容“国色天香级的姿色”,如“面若牡丹”。

兰花(orchid ),因为养人、育人、熏染的气质,被比喻为“君子或高尚的品质”,如“兰芷之室、兰桂齐芳”汉民族由于独特的审美眼光,把一些植物词与动物词,植物词与植物词构成的复合名词来隐喻其他事物,如“松鹤”象征着“长寿”;“桃李”象征着“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桑梓”象征着“故乡”。

另外,由于汉语独特的语音体系,会利用植物词的谐音来隐喻其他事物。

如:“柳”与“留”谐音,喻“离别愁绪”;“梨” 与“离”谐音,喻“分离”;“莲”与“恋”“怜”谐音,喻“男女间的爱情”。

3. 汉英语言中都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但含义不同汉英语言中有时会有同一个植物词,可喻义完全不同,如“苹果”。

在英语中,“苹果”的喻义十分丰富。

可指“大城镇、热闹的街区”,因此纽约也被称为“ the Big Apple ”或“the Apple”。

此外,古时人们注意到“瞳孔”像苹果,于是把“瞳孔”称为“ apple of the eye ”,由于它是人极为重要的器官,所以人们常把珍贵或宠爱的人或物称为“ apple of the eye ”。

另外,据说在美国乡村有一种风俗,小学生上学时常给老师带一个擦亮的红苹果,以示对老师的尊敬,于是“ to polish the apple ”由此引申出“送礼、讨好”之义。

汉语中,苹果的含义很少,因为其与“平”谐音,常用来喻指“平平安安”之义。

英语中,辣椒因其强烈的刺激味道,能增强食欲,因此具有“精力、活力”之义。

如“ There was plenty of pepper left in the old man.”(那位老人依旧精力充沛)。

而在汉语中,注重以物喻人,常把“辣椒”比喻成“泼辣性格的人”,如“辣妹子”。

三、汉英植物词的翻译通过对比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可知两者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

对于相似的概念隐喻,可直译;对于相异的概念隐喻可采取替换、直译加意译、意译。

正如奈达所言,“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所以在进行汉英植物词互译时,一定要准确传达其隐喻意义。

(一)直译法由于汉英民族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对同一植物词会产生相同的概念隐喻。

这样便可采用直译法把源语中的植物词照搬过来。

例如:(1)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 (树大招风。

)(2)a thorn in the flesh. (肉中刺。

)(3)His enterprise bore fruit. (他的事业开花结果了。

)(4)Traditional thoughts took roots.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二)替换法由于汉英民族存在着种种差异,同一喻义会赋予到不同的植物或其他事物上,这时可采取替换法进行互译。

如:(5)gild the lily. (画蛇添足。

)(7)flash in the pan. (昙花一现。

)(8)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三)直译加意译为了完整地表现植物词的形式和意义,可先直译出其意义,然后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表现其内在喻意。

例如:(9)to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趁着天晴晒干草――勿失良机)(10)a carrot and a stick. (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11)A dumpmaneats the bitter herb :he has to suffer the bitterness of it in silence.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12)to draw water with a bamboobasket ―― all in vain. (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意译法在翻译时,有时不可能或没必要保留源语的形式,而且在目标语中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替换,这使可采用意译法。

例如:(13)judge of a tree by its bark. (以貌取人。

)(14)as fresh as a daisy. (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15)the period when boy or girl grew up together. (青梅竹马。

)(瓜田李下。

)四、结语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对比。

汉英民族文化间的较大差异深刻影响了各自对植物词的隐喻联想。

通过具体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利于相互借鉴和跨文化交际。

这对于汉英植物词的互译也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在植物词的形式和喻义一致的情况下,可采用直译法;对于喻义一致而形式不一致的,可采用替换法;若要完整地表现植物词的形式和意义,可采用直译加意译;如果形式不重要,可采用意译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