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执业医师考试第一站总结

执业医师考试第一站总结

病因病机,病症鉴别,诊断,中医治法。

方剂。

药物组成,剂量,用法常见中医病证——1感冒1.风寒束表证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药物: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等。

2.风热犯表证病机: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

方剂: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药物: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竹叶、芦根、牛蒡子、桔梗、甘草等。

3.暑湿伤表证(了解,一般发生在炎热的夏季,湿+热)病机: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剂:新加香薷饮加减。

药物: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香薷、厚朴、扁豆等。

附:虚体感冒1.气虚感冒(素体气虚之人外感风寒)病机: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治法:益气解表。

方剂:参苏饮加减。

药物:党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前胡、半夏、陈皮、枳壳、桔梗等。

2.阴虚感冒(素体阴虚之人外感风热)病机: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治法:滋阴解表。

方剂:加减葳蕤汤化裁。

药物:玉竹、甘草、大枣、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白薇等。

鉴别: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性特点。

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如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如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常见中医病证——2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病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剂: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药物:麻黄、杏仁、桔梗、前胡、甘草、橘皮、金沸草等。

2.风热犯肺证病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减。

药物: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等。

执业医第一站

执业医第一站

第一站:01感冒风热犯表银翘散加减与时行感冒鉴别感冒:治则: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病机: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药物: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竹叶芦根牛蒡子桔梗甘草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02:感冒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68先给的女性月经不调,出现五心多汗,口干。

继而说近三天受风,出现发热,鼻塞,等等!就是脉象搞晕我了,只给了数脉!感冒阴虚感冒治法: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病机: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鉴别诊断:1.感冒与风温:初期相似,风温病势急,热势高,汗出热不退,易传变,甚者出现昏迷,惊厥,谵语等,预后不好。

感冒病势轻,热不高,服药后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好。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轻,全身症状轻,少传变,受气候影响,单无明显流行性,时行感冒病情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易传变,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03:肺痨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汤与肺痿鉴别 79003题男干部 27岁。

近一个月来呛咳气急,痰少质黏,偶有咯血,血色鲜红。

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夜寐盗汗。

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大概题目是这样的)答案是肺痨病证:虚火灼肺证治法:滋阴降火方剂: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病机: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鉴别诊断1.虚劳两病都具有消瘦、疲乏、食欲不振等虚证特征,且有一定联系,肺痨可发展为虚损,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肺痨主要病变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病理特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病变为五脏虚损而以脾肾为主,一般不传染,以气、血、阴、阳亏虚为病理特点,是多种慢性虚损病证的总称。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例分析(辨证+方证)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例分析(辨证+方证)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例分析(辨证+方证)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例分析(辨证+方证)背景:本病例分析是为了帮助中医执业医生提高辨证论治水平,通过辨证分析和方药选择来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病历信息:患者:女性,年龄 45 岁主诉:寒冷、畏寒、四肢冰凉、腰膝酸痛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出现寒冷症状,伴有畏寒、四肢冰凉,尤其在冬季更为明显。

同时还出现腰膝酸痛,活动时加重。

没有其他不适。

初步诊断:肾阳虚辨证分析:从症状分析来看,患者表现出寒冷症状、畏寒、四肢冰凉等,这些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

肾阳虚是由于肾脏功能减退导致机体阳气不足所引起的。

腰膝酸痛是肾阳虚的常见症状之一。

方证选择:温阳壮阳方方药组成:- 黄精 15g:补肾壮阳,温经散寒,提高机体阳气。

- 细辛 9g:温经散寒,温肾助阳,有助治疗寒冷症状。

- 枸杞子 12g:滋肾养肝,提高肾脏功能,补益身体。

- 巴戟天 12g:壮阳补肾,温肾助阳,常用于治疗肾阳虚症。

- 山药 20g:益气补肾,补中益气,有助于改善肾阳虚引起的症状。

临床应用:将以上方药按照比例配伍,加水煎煮服用,每日 2 次,每次一剂。

预后评估:通过温阳壮阳方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寒冷症状、畏寒和四肢冰凉感,同时也可以缓解腰膝酸痛。

预计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会有所改善,身体会得到一定的恢复。

总结:中医执业医师在面对肾阳虚症状时,应通过辨证论治,选用适当的方药来治疗。

温阳壮阳方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肾阳虚的方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鉴别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鉴别诊断.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肺痨与肺痿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

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

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

在临床上肺痿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而肺痨是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特征。

@咳嗽与咳喘的鉴别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 哮病与喘证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哮病与支饮支饮亦可表现痰鸣气喘的症状,大多由于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咳喘,病情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的界限不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与哮病之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喉中哮鸣有声,轻度咳嗽或不咳有明显的差别。

@ 喘证与气短两者同为呼吸异常。

喘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实证气粗声高,虚证气弱声低;短气亦即少气,主要表现呼吸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撷肚。

气短进一步加重,亦可呈虚喘表现。

@喘证与哮病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

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有呼吸困难。

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喘证与哮病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

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有呼吸困难。

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喘证与气短两者同为呼吸异常。

2016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及鉴别诊断

2016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及鉴别诊断

2016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及鉴别诊断题 第一题 第二题号辨病 辨证 方剂 辨病 辨证 方剂1 感冒 风寒束表 荆防败毒散 胁痛肝胆湿热 龙胆泻肝汤 2 感冒 头痛 气虚感冒 血虚头痛 参苏饮 加味四物汤 痔泄泻 气滞血瘀暴泄 止痛如神汤葛根芩连汤3 咳嗽 肺阴亏虚 沙参麦冬汤 脱疽寒湿阻络 阳和汤4 咳嗽 风燥伤肺 桑杏汤 肠痈热毒证 大黄牡丹汤合透脓 5 痔(内痔) 气滞血瘀 止痛如神汤 虚喘乳癖肾虚不纳 肝滞痰凝 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逍遥蒌贝散6 哮证 寒包热哮 小青龙加石膏汤 痔疮 气滞血瘀 止痛如神汤 7 肾虚不纳冲任失调 二仙汤合四物汤 喘证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乳癖8 喘证 痰浊阻肺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肠痈瘀滞证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9 喘证(虚喘) 肾虚不纳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乳癖 肝郁痰凝 逍遥蒌贝散 痔 风热肠燥 凉血地黄汤 10 肺痨 虚火灼肺 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 乳癖 肝郁痰凝 逍遥蒌贝散 11 心悸 痰火扰心 黄连温胆汤 湿疮湿热匀肤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12 心悸心血不足归脾汤湿疮脾虚湿滞参苓白术散13 胸痹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湿疮血虚风燥当归饮子胸痹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精癃脾肾气虚补中益气汤15 不寐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精癃气滞血瘀沉香散16 不寐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崩漏肾阳虚右归丸17 痫病瘀阻脑络通窍活血汤崩漏血瘀证逐瘀止血汤18 痫病痰火扰神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崩漏实热证清热固经汤19 胃痛饮食伤胃保和丸痛经寒凝血瘀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20 胃痛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痛经气血虚弱黄芪建中汤21 腹痛饮食积滞枳实导滞汤痛经气血虚弱圣愈汤22 腹痛寒邪内阻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产后热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2 3 泄泻(久泄)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绝经肾阴虚证左归丸合二至丸2 4 泄泻(久泄)肝气乘脾痛泻要方绝经肾阳虚右归丸25 痢疾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带下肾阳虚内补丸26 痢疾湿热痢芍药汤带下多脾虚证完带汤27 便秘热秘麻子仁丸闭经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28 便秘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胎漏胎动不安症癥伤胎跌仆伤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圣愈汤加减29 黄疸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丹胎漏30 胁痛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症瘕气滞香棱丸3 1 黄疸(阳黄)疫毒炽盛千金犀角散感冒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3 2 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肺炎喘33 头痛厌食症34 头痛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儿泄泻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35 黄疸疫毒炽盛千金犀角汤肺炎咳风寒闭肺华盖散36 眩晕 痰浊阻窍 半夏白术天麻汤 小儿泄 脾肾阳虚 四神丸合附子理中37 中风(恢复 气虚络瘀 补阳还五汤 儿泄泻 脾虚泻 参苓白术散38 中风 (脱证) 参附汤合生脉散水痘 邪热犯肺 银翘散与浓疱鉴别39水肿 阳水 疏凿饮子 水痘 邪炽气营 清胃解毒汤40 水肿(阴水) 脾阳虚衰 实脾饮 儿泄泻 湿热泻 葛根芩连汤41 淋证 劳淋 无比山药丸 痄腮 热毒壅盛 普济消毒饮 42 淋证 石淋 石韦散 痄腮 邪犯少阳 热毒壅盛 柴胡葛根汤 普济消毒饮43 阳痿 湿热下注 龙胆泻肝汤 痄腮 热毒壅盛 普济消毒饮44 阳痿 惊恐伤肾 启阳娱心丹 肠痈 湿热证 复方大柴胡汤45 郁证 痰气郁结 半夏厚朴汤 儿泄泻 风寒泻 藿香正气散 46血证-便血 脾胃虚寒 黄土汤 肠痈 湿热 复方大柴胡汤47 血证-咳血 阴虚肺热 百合固金汤 痔 湿热下注 脏连丸48 水肿 阳水 五皮饮合胃苓汤 水痘 邪伤肺卫银翘散49 消渴 中消 七味白术散 肠痈 热毒证 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5 0 内伤发热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痔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5 1 血证-紫斑阴虚火旺茜根散崩漏肾阳虚右归丸52 虚劳肾阳虚右归丸崩漏血瘀逐瘀止血汤5 3 消渴(中消)气阴亏虚七味白术散崩漏实热清热固经汤54 不孕证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癌病大肠癌大补元煎55 痹证着痹薏苡仁汤痛经寒凝血瘀少腹逐瘀汤56 痹证痰瘀痹阻双合汤肺炎喘风寒闭肺华盖散57 痉证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厌食症脾胃气虚异功散58 痿证脉络瘀阻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肺炎喘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59 腰痛湿热腰痛四妙丸儿泄泻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6 0 中风-中脏腑痰火瘀闭羚角钩藤汤儿泄泻阴竭阳脱参附龙牡救逆汤目前所知道的鉴别诊断:1.咳嗽与咳喘2.肺痨与肺痿3.胸痹与胃痛4.不寐与一时性失眠5.痫证与厥证6.胃痛与胁痛7.呕吐与噎嗝8.痢疾与泄泻9.阴黄与阳黄 10.头痛与眩晕 11.中风与厥证 12.中风与口僻 13.中风与痉证 14.淋证与癃闭 15.阳痿与早泄16.消渴与瘿病17.水肿与鼓胀 18.阴水与阳水 19.便血与痔疮 20.血证-尿血与血淋21.大肠癌与痢疾 22.痹症与痿证 23.感冒与时行感冒 24.心悸与奔豚25.痿证与偏枯 26.湿疹与接触性皮炎 27.乳癖与乳岩 28. 绝经前后诸证与症瘕29.胎动不安与激经 30.厌食症与积滞 31.痔与肛乳头肥大 32.肺炎喘嗽与哮喘33.水痘与脓疱疮 34.湿疮与牛皮癣 35.便秘与肠结 36.不孕与暗胎37.眩晕与中风我自己的笔记归纳的各个鉴别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

中医执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因病机,病症鉴别,诊断,中医治法。

方剂。

药物组成,剂量,用法001:肺痨-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艽鳖甲汤-与肺痿鉴别, 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灼,络损血溢方药:二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请教弟母才知家规。

(生熟地黄麦冬甘草;芍药;百合;元参;桔梗;当归;贝母)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鉴别: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

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

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

肺痿:是由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咳等导致肺叶萎弱不用;以咳吐浊延沫为主症。

肺痨:因正气虚弱,感染唠虫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为特点。

002:痹症-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方药:薏苡仁苍术甘草独活羌活防风桂枝当归鉴别:痹证与痿证的鉴别: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003:喘证-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和参蛤散-与哮病鉴别,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方药:附子肉桂山茱萸冬虫夏草当归熟地哮:指声响而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种症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004:伤发热-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别人材料上的咳嗽-痰热郁肺证是助理的题目)005:水肿-脾阳虚衰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方药:干,附子,草果仁,桂枝,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大枣,泽泻,车前子,木瓜,木香,厚朴,大腹皮,与鼓胀鉴别:两病均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主症见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见轻度肢体浮肿。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诊断(辨证+方证)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诊断(辨证+方证)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诊断
(辨证+方证)
概述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第一站是病案诊断,其中包括了辨证
和方证两个方面。

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我们运用中医学的原
理和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辨证
在病案诊断中的辨证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病史,结合中医理论和经验,进行辨证施治。

辨证的目的是确定患
者的病证类型,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

辨证常用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通过对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进行观察与分析,配合患者的自述和医生的提问,可以初步推断出患者的病证类型,并通过进一步的辨证,确定病因
与病机,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方证
在病案诊断中的方证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推断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根据中医方剂学的原理,我们可以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或者采用其他中医疗法,如针灸、推拿等。

方证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病程、体质等因素。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药的剂量、频率和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第一站病案诊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我们准确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病案的辨证和方证,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帮助其恢复健康。

以上是对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诊断的简要介绍。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执业中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站:辨证论治

执业中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站:辨证论治

例题1:谢某,男,60岁,退休。

2010年6月7日就诊。

患者近2年来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4个月。

近1周加重,痰多,咳声重浊,痰出咳平,痰粘稠而厚,色白,于每天早晨起床后及进食油腻甘甜食物后则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神疲体倦,大便时溏,遂来就诊。

舌苔白腻,脉滑。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例题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咳喘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2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近2年来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4个月。

近1周加重,痰多,咳声重浊,痰出咳平,痰粘稠而厚,色白,于每天早晨起床后及进食油腻甘甜食物后则咳甚痰多,胸闷,脘痞(注:pǐ),呕恶,纳少,神疲体倦,大便时溏。

现症见:咳嗽痰多,痰白而粘,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神疲体倦,大便时溏。

(突出时间变化,最后总结现症状,此处不要写舌苔变化)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咳嗽咳痰为主症,诊断为咳嗽。

患者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出咳平,痰粘稠而厚,色白,于每天早晨起床后及进食油腻甘甜食物后则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神疲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滑,辨证为痰湿蕴肺证。

其病因病机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患者久病脾虚生痰,壅遏肺气而咳嗽痰多,痰白而粘;脾气虚弱,运化无力而见食少,体倦乏力,大便时溏;痰湿中阻,气机不畅,故胸闷,脘腹痞满,呕恶;舌苔白腻,脉滑亦为痰湿之象。

)这四点都要有,特别不要忘了最后一点中医病证鉴别:咳喘与咳嗽均可见咳嗽症状,咳喘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以咳喘并作,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咳嗽日久不愈,可转变为咳喘。

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

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中医证候诊断: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中医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剂: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分析(鉴别+方证)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分析(鉴别+方证)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病案分析(鉴别+方证)内科疾病第一节感冒一、概念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

二、病因病机(一)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二)病机:外邪侵犯肺卫的途径有二,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

感冒的基本病机是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感冒病位在肺卫,主要在卫表。

病理因素为六淫之邪。

感冒的病理性质,常人多属实证,虚体感冒则属虚实夹杂。

三、诊断与病证鉴别(一)诊断依据1、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

若风邪夹暑、夹湿、夹燥,还可见相关症状。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多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二)病证鉴别1、感冒与风温感冒特别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为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

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他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四、辨证论治(一)常人感冒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加减【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精)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精)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精)第一篇: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精)一、感冒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chǐ桔梗汤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wēirúi汤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ào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gã散合加减泻白散4.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二缓解期1.肺睥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证(一实喘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二虚喘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gãjiâ粉五、肺痨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六、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múlì汤合参附汤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七、胸痹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guālǒu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xiâ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八、不寐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补养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九、痫病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 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 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 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 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 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十、胃痛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十一、呕吐(一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二虚证1.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2.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3.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十二、腹痛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府逐瘀汤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十三、泄泻(一暴泄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2.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二久泄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2.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3.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十四、痢疾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银花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十五、便秘(一实秘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二虚秘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十六、胁痛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十七、黄疸(一阳黄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 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4.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二阴黄1.寒湿阻遏(â:健脾和胃, 温中化湿——茵陈术附汤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十八、头痛(一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散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2.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3.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4.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十九、眩晕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4.痰湿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二十、中风(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2.风阳上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3.阴虚风动: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二中脏腑 1.闭证1痰热腑实:通腑泻热, 熄风化痰——桃仁承气汤2痰火瘀闭:熄风清火, 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 3痰浊瘀闭:化痰熄风, 宣郁开窍—涤痰汤2.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三恢复期1.风痰瘀闭: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2.气虚瘀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3.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二十一、水肿(一阳水1.风水相搏: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záo饮子(二阴水1.脾阳虚衰: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2.肾阳虚衰:温肾助阳,行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3.瘀水互结:活血祛瘀,行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二十二、淋证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韦散3.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4.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5.膏淋:清热化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bìxiâ分清饮6.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二十三、癃闭1.膀胱湿热证: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八正散2.肺热壅盛证: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3.肝郁气滞证: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4.浊瘀阻塞证: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当丸5.脾气不升证: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6.肾阳衰惫证:温补肾阳, 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二十四、阳痿1.命门火衰证:温肾壮阳——赞育丸2.心脾亏虚证:补益心脾——归脾汤3.肝郁不舒证:疏肝解郁——逍遥散4.惊恐伤肾证: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5.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二十五、郁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4.心神失养: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5.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6.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二十六、血证(一鼻衄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二齿衄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三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四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五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六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七紫斑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qiàn根散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二十七、消渴(一上消1.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二中消1.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2.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三下消1.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2.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摄——金匮肾气丸二十八、内伤发热1.阴虚发热证:滋阴清热——清骨散2.血虚发热证:益气养血——归脾汤3.气虚发热证: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4.阳虚发热证: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5.气郁发热证: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栀逍遥散6.痰湿郁热证: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7.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二十九、虚劳(一气虚1.肺气虚:补益肺气补肺汤2.心气虚:益气养心七福饮3.脾气虚: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4.肾气虚:益气补肾——大补元煎(二血虚1.心血虚:养血安心养心汤2.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三阴虚1.肺阴虚:养阴润肺——沙参麦门冬汤2.心阴虚: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3.脾胃阴虚:养阴和胃益胃汤4.肝阴虚:滋养肝阴补肝汤5.肾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三阳虚1.心阳虚:益气温阳保元汤2.脾阳虚:温中健脾附子理中丸3.肾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三十、癌病Ⅰ脑瘤1.痰瘀阻窍证:息风化痰, 祛瘀通窍——通窍活血汤2.风毒上扰证:平肝潜阳, 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大定风珠Ⅱ肺癌1.瘀阻肺络证:行气活血, 散瘀消结——血府逐瘀汤2.痰湿蕴肺证:健脾燥湿, 行气祛痰——二陈汤合栝萎薤白半夏汤3.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 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Ⅲ大肠癌1.湿热郁毒证:清热利湿, 化瘀解毒—槐角丸2.瘀毒内阻证: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膈下逐瘀汤3.脾肾双亏证:温阳益精——大补元煎4.肝肾阴虚证:滋肾养肝——知柏地黄丸Ⅳ肾癌、膀胱癌1.湿热蕴毒证:清热利湿, 解毒通淋——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2.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 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3.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 软坚散结——大补元煎4.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 化瘀止痛——知柏地黄丸三十一、痹证1.风寒湿痹(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2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3.痰瘀痹阻:化痰行瘀,蠲(juān痹通络——双合汤4.肝肾亏虚:培补肝肾,舒筋止痛—独活寄生汤三十二、痉证1.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 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2.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 息风镇痉——羚角钩藤汤3.阳明热盛证:清泄胃热, 增液止痉——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4.心营热盛证:清心透营, 开窍止痉—清营汤5.痰浊阻滞证:豁痰开窍, 息风止痉—导痰汤6.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息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三十三、痿证1.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 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2.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 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3.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 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4.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 滋阴清热——虎潜丸5.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 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三十四、腰痛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4.肾虚腰痛(1肾阴虚:滋补肾阴, 濡养筋脉—左归丸(2肾阳虚:补肾壮阳, 温煦经脉—右归丸三十五、乳癖1.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 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2.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三十六、蛇串疮1.肝经郁热证:清泄肝火, 解毒止痛——胆泻肝汤2.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 解毒止痛——除湿胃苓汤3.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三十七、痔Ⅰ内痔1.风热肠燥证: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2.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3.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 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4.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Ⅱ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萆薢化毒汤合活血散瘀汤◆血栓性外痔血热瘀结证:清热凉血,散瘀消肿——凉血地黄汤合活血散瘀汤三十八、脱疽1.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2.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3.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4.热毒伤阴证: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黄芪鳖甲汤三十九、肠痈1.瘀滞证(初期:行气活血, 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2.湿热证(酿脓期:通腑泄热,利湿解毒——复方大柴胡汤3.热毒证(溃脓期: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四十、崩漏1.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2.肾虚证(1肾气虚证:补肾益气, 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2肾阳虚证:温肾益气, 固冲止血—右归丸(3肾阴虚证:滋肾益阴, 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3.血热证(1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2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4.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四十一、痛经1.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方2.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3.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或银甲丸4.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5.肾气亏损证: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四十二、绝经前后诸证1.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2.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3.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四十三、带下病Ⅰ带下过多1.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2.肾阳虚证: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3.阴虚夹湿证: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汤4.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5.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Ⅱ带下过少1.肝肾亏损证:滋补肝肾,养精益血—左归丸2.血枯瘀阻证:补血益精,活血化瘀—小营煎四十四、胎漏、胎动不安1.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或安奠二天汤或滋肾育胎丸2.血热证: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3.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4.血瘀证:活血消癥,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四十五、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或解毒活血汤 2.外感证:养血祛风,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或参苏饮 3.血瘀证:活血化瘀,和营退热——生化汤或桃红消瘀汤 4.血虚证:补血益气,和营退热—补中益气汤四十六、不孕症 1.肾虚证(1肾气虚证:补肾益气, 温养冲任—毓麟珠(2肾阳虚证:温肾暖宫, 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3肾阴虚证:滋肾养血, 凋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或百灵调肝汤3.瘀滞胞宫证:逐瘀荡胞,调经助孕——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4.痰湿内阻证: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苍附导痰丸四十七、肺炎喘嗽(一常证1.风寒闭肺证: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2.风热闭肺证: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3.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4.毒热闭肺证: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5.阴虚肺热证: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6.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二变证1.心阳虚衰证: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2.邪陷厥阴证: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四十八、小儿泄泻(一常证1.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2.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3.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4.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5.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二变证1.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2.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四十九、水痘1.邪伤肺卫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2.邪炽气营证: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五十、痄腮(一常证1.邪犯少阳证: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2.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二变证1.邪陷心肝证:清热解毒,息风开窍——清瘟败毒饮2.毒窜睾腹证: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五十一.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包括桡骨远侧端 3cm以内骨折1.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下端而发生骨折。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一、感冒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chǐ)桔梗汤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wēirúi)汤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ào)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XXX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XXX胃散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gé)散合加减泻白散4.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3、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温肺散寒。

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清热宣肺。

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二)减缓期1.肺睥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4、喘证一)实喘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XXX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二)虚喘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géjiè)粉五、肺痨1.肺阴吃亏:滋阴润肺——XXX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六、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m úlì)汤合参附汤5.水饮XXX: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XXX安神——黄连温胆汤7、胸痹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气滞气度: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guālǒu)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XXX心脉:XXX 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xiè)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奋发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八、不寐1.怒气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补养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九、痫病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XXX——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10、胃痛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XXX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XXX4.湿热衷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断痛——一向煎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十一、呕吐一)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XXX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二)虚证1.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正人汤2.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3.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十二、腹痛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府逐瘀汤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十3、泄泻一)暴泄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2.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XXX二)久泄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2.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3.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十四、痢疾1.湿热痢:清肠化湿。

执业医师 中医第一站(含题目)

执业医师 中医第一站(含题目)

004病例摘要1:方某,男,43岁,已婚,工人。

2015年9月29日初诊。

患者两天前出差,次日出现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干,伴恶风,发热,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脉浮数。

与喘证鉴别。

答案:咳嗽风燥伤肺桑杏汤病例摘要2:徐某,男,42岁,已婚,干部。

2015年9月8日初诊。

患者72小时前出现右下腹痛,逐渐加重。

现腹痛剧烈,高热不退,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大便似痢不爽。

查体:腹平坦,无胃肠型,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肠音弱。

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脉洪数。

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鉴别。

答案:肠痈热毒证(溃脓期)大黄牡丹汤合透脓010病例摘要1:朱某,男,37岁,已婚,工人。

2015年7月21日初诊。

患者经某医院诊断为肺结核后,抗痨治疗中,近1个月来呛咳气急,痰少质黏,午后骨蒸潮热,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夜寐盗汗,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口渴,心烦失眠,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请与肺痿相鉴别。

答案:肺痨虚火灼肺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病例摘要2:周某,女,35岁,已婚,教师。

2015年9月2日初诊。

患者乳房肿块伴疼痛半年,肿块和疼痛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痛,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月经史无异常。

查体:双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片块样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活动度好,有压痛,舌苔薄黄,脉弦滑。

请与乳严相鉴别。

答案:乳癖肝郁痰凝逍遥蒌贝散012病例摘要1:李某,男,55岁,已婚,教师。

2015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近1年来因工作劳累,睡眠较少,反复出现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近日因工作焦虑,心慌加重,优势持续1小时方能缓解。

现症:心悸气短,不能自主,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

舌淡红,脉细弱。

请与奔豚相鉴别。

答案:心悸心血不足归脾汤病例摘要2:高某,男,38岁,干部。

2016年3月18日初诊。

患者饮食稍有不节即皮肤瘙痒反复发作2月,抓后糜烂渗出,伴纳少,腹胀便溏,肢乏。

2016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及鉴别诊断

2016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及鉴别诊断

题第一题第二题号辨病辨证方剂辨病辨证方剂1 感冒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胁痛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2 感冒头痛气虚感冒血虚头痛参苏饮加味四物汤痔泄泻气滞血瘀暴泄止痛如神汤葛根芩连汤3 咳嗽肺阴亏虚沙参麦冬汤脱疽寒湿阻络阳和汤4 咳嗽风燥伤肺桑杏汤肠痈热毒证大黄牡丹汤合透脓5 痔(内痔)气滞血瘀止痛如神汤虚喘乳癖肾虚不纳肝滞痰凝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逍遥蒌贝散6 哮证寒包热哮小青龙加石膏汤痔疮气滞血瘀止痛如神汤7 肾虚不纳冲任失调二仙汤合四物汤喘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乳癖8 喘证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肠痈瘀滞证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9 喘证(虚喘)肾虚不纳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乳癖肝郁痰凝逍遥蒌贝散痔风热肠燥凉血地黄汤10 肺痨虚火灼肺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乳癖肝郁痰凝逍遥蒌贝散11 心悸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湿疮湿热匀肤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12 心悸心血不足归脾汤湿疮脾虚湿滞参苓白术散13 胸痹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湿疮血虚风燥当归饮子胸痹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精癃脾肾气虚补中益气汤15 不寐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精癃气滞血瘀沉香散16 不寐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崩漏肾阳虚右归丸17 痫病瘀阻脑络通窍活血汤崩漏血瘀证逐瘀止血汤18 痫病痰火扰神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崩漏实热证清热固经汤19 胃痛饮食伤胃保和丸痛经寒凝血瘀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20 胃痛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痛经气血虚弱黄芪建中汤21 腹痛饮食积滞枳实导滞汤痛经气血虚弱圣愈汤22 腹痛寒邪内阻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产后热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23 泄泻(久泄)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绝经肾阴虚证左归丸合二至丸24 泄泻(久泄)肝气乘脾痛泻要方绝经肾阳虚右归丸25 痢疾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带下肾阳虚内补丸26 痢疾湿热痢芍药汤带下多脾虚证完带汤27 便秘热秘麻子仁丸闭经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28 便秘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胎漏胎动不安症症伤胎跌仆伤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圣愈汤加减29 黄疸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丹胎漏30 胁痛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症瘕气滞香棱丸31 黄疸(阳黄)疫毒炽盛千金犀角散感冒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32 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肺炎喘33 头痛厌食症34 头痛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儿泄泻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35 黄疸疫毒炽盛千金犀角汤肺炎咳风寒闭肺华盖散36 眩晕痰浊阻窍半夏白术天麻汤小儿泄脾肾阳虚四神丸合附子理中37 中风(恢复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儿泄泻脾虚泻参苓白术散38 中风(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水痘邪热犯肺银翘散与浓疱鉴别39 水肿阳水疏凿饮子水痘邪炽气营清胃解毒汤40 水肿(阴水)脾阳虚衰实脾饮儿泄泻湿热泻葛根芩连汤41 淋证劳淋无比山药丸痄腮热毒壅盛普济消毒饮42 淋证石淋石韦散痄腮邪犯少阳热毒壅盛柴胡葛根汤普济消毒饮43 阳痿湿热下注龙胆泻肝汤痄腮热毒壅盛普济消毒饮44 阳痿惊恐伤肾启阳娱心丹肠痈湿热证复方大柴胡汤45 郁证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儿泄泻风寒泻藿香正气散46 血证-便血脾胃虚寒黄土汤肠痈湿热复方大柴胡汤47 血证-咳血阴虚肺热百合固金汤痔湿热下注脏连丸48 水肿阳水五皮饮合胃苓汤水痘邪伤肺卫银翘散49 消渴中消七味白术散肠痈热毒证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50 内伤发热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痔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51 血证-紫斑阴虚火旺茜根散崩漏肾阳虚右归丸52 虚劳肾阳虚右归丸崩漏血瘀逐瘀止血汤53 消渴(中消)气阴亏虚七味白术散崩漏实热清热固经汤54 不孕证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癌病大肠癌大补元煎55 痹证着痹薏苡仁汤痛经寒凝血瘀少腹逐瘀汤56 痹证痰瘀痹阻双合汤肺炎喘风寒闭肺华盖散57 痉证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厌食症脾胃气虚异功散58 痿证脉络瘀阻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肺炎喘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59 腰痛湿热腰痛四妙丸儿泄泻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60 中风-中脏腑痰火瘀闭羚角钩藤汤儿泄泻阴竭阳脱参附龙牡救逆汤目前所知道的鉴别诊断:1.咳嗽与咳喘2.肺痨与肺痿3.胸痹与胃痛4.不寐与一时性失眠5.痫证与厥证6.胃痛与胁痛7.呕吐与噎嗝8.痢疾与泄泻9.阴黄与阳黄 10.头痛与眩晕 11.中风与厥证 12.中风与口僻 13.中风与痉证 14.淋证与癃闭 15.阳痿与早泄 16.消渴与瘿病17.水肿与鼓胀 18.阴水与阳水 19.便血与痔疮 20.血证-尿血与血淋21.大肠癌与痢疾 22.痹症与痿证 23.感冒与时行感冒 24.心悸与奔豚25.痿证与偏枯 26.湿疹与接触性皮炎 27.乳癖与乳岩 28. 绝经前后诸证与症瘕29.胎动不安与激经 30.厌食症与积滞 31.痔与肛乳头肥大 32.肺炎喘嗽与哮喘33.水痘与脓疱疮 34.湿疮与牛皮癣 35.便秘与肠结 36.不孕与暗胎37.眩晕与中风我自己的笔记归纳的各个鉴别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

1感冒P68病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常用药物: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2泄泻湿热伤中证葛根苓连汤P101病机概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剂:葛根苓连汤加减常用药物:葛根、黄苓、黄连、木香、甘草、车前草、苦参等。

2咳嗽,风热犯肺证p70病机概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等。

3咳嗽痰热郁肺证P71病机概要: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苓、山栀、知母、桑白皮、杏仁、贝母、瓜萎、海蛤壳、竹沥、半夏、射干等。

与咳喘鉴别: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主要特点04血证便血脾胃虚寒黄土汤P140病机概要: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胃肠。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剂:黄土汤加减黄土汤用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代表方药:灶心土、炮姜、白术、附子、甘草、地黄、阿胶、黄苓、白芨、乌贼骨、三七、花蕊石。

04哮病发作期寒包热哮P73病机概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治法:解表散寒,清热化痰方剂: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常用方剂:麻黄、石膏、厚朴、杏仁、生姜、半夏、甘草、大枣等05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证P119病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方剂:真方白丸子加减常用药物: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豨签草。

05哮病发作期虚哮P73病机概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方剂:平喘固本汤加减常用药物:党参、黄芪、胡桃肉、沉香、脐带、冬虫夏草、五味子、苏子、半夏、款冬花、橘皮6喘证P77痰浊阻肺证与气短鉴别P76病机概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治则:祛痰降逆,宣肺平喘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湿化痰兼理气,湿痰阴滞此方珍。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第一站)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第一站)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第一站)一感冒外感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辨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辩证:口不渴或渴喜热饮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辨病: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辩证:口干欲饮。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辨病:汗少,肢体酸重辩证: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

表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或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体虚感冒: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散加减辨病: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辩证: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脉浮而无力。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辨病:身热,微恶风寒,少汗辩证: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咳嗽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辨病:咳嗽辩证: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1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辨病:咳嗽辩证: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鼻流黄涕,口渴,头、身痛,或见恶风,身热。

3.风燥犯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辨病:干咳,连声作呛辩证: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

另有凉燥证,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

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加减。

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辨病:咳声重浊辩证: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辨病:咳嗽气息粗促辩证: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辨病:咳逆阵作,咳时面赤辩证: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脉弦数。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例分析(辨证+方剂)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例分析(辨证+方剂)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第一站病例分析(辨证+方剂)案例描述病人是一位4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以及失眠。

头痛为重痛,经常发生在额部和前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眩晕表现为头晕、眼花,行走时容易摔倒。

失眠严重,每夜只能入睡数小时,早醒且难以再次入睡。

病情分析根据病人的症状描述,可以初步判断为肝阳上亢、肾精亏虚所致。

头痛和眩晕多见于肝阳上亢,而失眠则是肾精亏虚的常见症状。

辨证施治辨证分析根据病人的症状,可辨证为肝阳上亢、肾精亏虚型。

- 肝阳上亢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

可使用平肝降阳的药物。

- 肾精亏虚主要表现为失眠。

可使用滋补肾精的药物。

中药处方方剂:柴胡犀角枳壳汤柴胡犀角枳壳汤组成:- 柴胡 10g- 犀角 10g- 枳壳 10g- 甘草 5g用药解释:- 柴胡:疏肝解郁,平肝降阳。

- 犀角:清肝热,平肝降火。

- 枳壳:疏肝解郁,平肝降阳。

- 甘草:调和药性,调理脾胃。

用药原则- 柴胡、犀角、枳壳具有平肝降阳的作用,可调节肝阳上亢症状。

- 甘草调和药性,缓解苦寒之性。

治疗方案每日一剂,饭后温服。

食疗建议除药物治疗外,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多摄入补肾养血的食物,如黑豆、乌鸡、枸杞等。

注意事项- 患者应按时服药,并注意个人卫生。

- 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结论本病例分析了一位头痛、眩晕、失眠的女性患者,初步判定为肝阳上亢、肾精亏虚所致。

给出了针对性的中药处方和食疗建议。

患者应按医嘱服药,并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就医如有需要。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

治法:调摄冲任。
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如仙灵脾、当归、白芍、巴戟天、
肉苁蓉、制香附、郁金、天冬、贝母、知母。
第一站 008
病案分析:
1.患者女性,53 岁。平素忧思抑郁,今日情绪刺激后出现呼吸短促,吸
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伴心悸,失眠。苔薄,
脉弦。
2.患者男性,学生,19 岁。昨晨开始出现腹部疼痛,4 小时前转移至右
9
证机概要: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常用药: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
味子、玄参、阿胶、龟甲。
2、风热肠燥证
证候: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
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怯风。
克。多有肝浊音界消失,X 线透视或摄片多有腹腔游离气体。如诊断有困难,
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査。
第一站 005
病案分析:
1.哮-寒包热;
2.痔疮-脾虚气陷
解析:1、寒包热哮证
主症: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
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
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证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10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代表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瓜蒌、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茹、人参、茯苓:甘草、石菖
蒲、陈皮、枳实。
2、肝郁痰凝证
证候: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
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及鉴别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及鉴别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站及
鉴别诊断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

痔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
-紫斑阴虚火旺茜根散崩漏肾阳虚右归丸
肾阳虚右归丸
崩漏血瘀逐瘀止血汤
气阴亏虚七味白术散崩漏实热清热固经汤
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
癌病大肠癌大补元煎
着痹薏苡仁汤痛经寒凝血瘀少腹逐瘀汤
痰瘀痹阻双合汤肺炎
喘风寒闭肺华盖散
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

厌食
症脾胃气虚异功散
目前所知道的鉴别诊断:
1.咳嗽与咳喘
2.肺痨与肺痿
3.胸痹与胃痛
4.不寐与一时性失眠
5.痫证与厥证
6.胃痛与胁痛
7.呕吐与噎嗝
8.痢疾与泄泻
9.阴黄与阳黄 10.头痛与眩晕 11.中风与厥证 12.中风与口僻 13.中风与痉证 14.淋证与癃闭 15.阳痿与早泄 16.消渴与瘿病
17.水肿与鼓胀 18.阴水与阳水 19.便血与痔疮 20.血证-尿血与血淋
21.大肠癌与痢疾 22.痹症与痿证 23.感冒与时行感冒 24.心悸与奔豚
25.痿证与偏枯 26.湿疹与接触性皮炎 27.乳癖与乳岩 28. 绝经前后诸证与症瘕
29.胎动不安与激经 30.厌食症与积滞 31.痔与肛乳头肥大 32.肺炎喘嗽与哮喘
33.水痘与脓疱疮 34.湿疮与牛皮癣 35.便秘与肠结 36.不孕与暗胎
37.眩晕与中风
我自己的笔记归纳的各个鉴别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淋无比山药丸痄腮热毒壅盛普济消毒饮
石淋石韦散痄腮邪犯少阳
热毒壅盛
柴胡葛根汤
普济消毒饮
湿热下注龙胆泻肝汤痄腮热毒壅盛普济消毒饮惊恐伤肾启阳娱心丹肠痈湿热证复方大柴胡汤
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
儿泄
泻风寒泻
藿香正气散
-便血脾胃虚寒黄土汤肠痈湿热复方大柴胡汤-咳血阴虚肺热百合固金汤痔湿热下注脏连丸
阳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水痘邪伤肺卫银翘散
中消七味白术散肠痈热毒证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痔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

-紫斑 阴虚火旺 茜根散
崩漏 肾阳虚
右归丸
肾阳虚
右归丸
崩漏 血瘀
逐瘀止血汤
气阴亏虚 七味白术散
崩漏 实热
清热固经汤
痰湿内阻
苍附导痰丸
癌病 大肠癌
大补元煎
着痹
薏苡仁汤
痛经 寒凝血瘀 少腹逐瘀汤
痰瘀痹阻 双合汤
肺炎

风寒闭肺 华盖散
阳明热盛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厌食

脾胃气虚 异功散
脉络瘀阻 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
肺炎

阴虚肺热 沙参麦冬汤
目前所知道的鉴别诊断:
1.咳嗽与咳喘
2.肺痨与肺痿
3.胸痹与胃痛
4.不寐与一时性失眠
5.痫证与厥证
6.胃痛与胁痛
7.呕吐与噎嗝
8.痢疾与泄泻
9.阴黄与阳黄 10.头痛与眩晕 11.中风与厥证 12.中风与口僻 13.中风与痉证 14.淋证与癃闭 15.阳痿与早泄 16.消渴与瘿病
17.水肿与鼓胀 18.阴水与阳水 19.便血与痔疮 20.血证-尿血与血淋
21.大肠癌与痢疾 22.痹症与痿证 23.感冒与时行感冒 24.心悸与奔豚
25.痿证与偏枯 26.湿疹与接触性皮炎 27.乳癖与乳岩 28. 绝经前后诸证与症瘕
29.胎动不安与激经 30.厌食症与积滞 31.痔与肛乳头肥大 32.肺炎喘嗽与哮喘
33.水痘与脓疱疮 34.湿疮与牛皮癣 35.便秘与肠结 36.不孕与暗胎
37.眩晕与中风
我自己的笔记归纳的各个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