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
布鲁氏杆菌
可发生小的坏死、骨髓组织营养不良和出血性素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纤维化等。有的急性和亚急性期病人 发现骨髓样细胞增殖,圆细胞的结节,多数浆液性水肿和渐进性细胞坏死。在慢性期见有髓样细胞増殖,某些病 例尚有圆细胞的病灶性浸润 。
急性期可见病灶性卡他样肺炎,炎症病灶通常局限于肺下叶。有时在肺内见到由类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 的肉芽肿 。
诊断方法
畜间布病诊断标准
人间布病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1)流行病学 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 究有密切关系者 。 (2)临床表现 岀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和睾丸肿 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 (3)实验室检查 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小时分别观察一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 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 。 (4)分离细菌 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鲁菌 。 (5)血清学检查
末梢神经受累较多见,经过较轻。中枢神经受累少见,但经过严重,表现为脑炎、脑膜炎、脊髓膜炎和脊髓 炎等。神经系统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退行性、渗出性、增殖肉芽肿性和硬化性改变 。
运动系统的骨、关节、肌肉、韧带均可受累。骨髓病变表现为增殖性多形细胞的成骨性炎性反应,同时有骨 样组织形成,骨骼肌可有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结缔组织内初期表现为浆液性出血性炎症,沿着血管走向,同时 发生圆细胞浸润。这种浸润或完全消散,或被肉芽组织所代替,然后纤维化。在临床上可经常见到关节炎,关节 周围炎、滑膜炎和腱鞘炎等 。
布鲁氏杆菌会引起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危害较大。在我国该疾 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3种牲畜,其中以羊型布鲁氏杆菌对人体的传播性最强,致病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 布病主要损害人、畜的生殖系统和关节,对畜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
禽痘Fowlpox
败血型
表现为内脏器官萎缩,肠粘膜脱落,若继发引
起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病毒感染,则可见腺胃 肿大,肌胃角质膜糜烂、增厚。
包涵体
眼睑周围皮肤肿胀、脱毛。
鸡冠痘疹
鸡冠痘疹,后期痘庖疱坏死睑上的痘疹
冠、耳垂、肉髯和眼睑皮肤上生长淡黄色隆起的痘疹
鸡皮肤痘疹
胸部皮肤上的痘疹
时上下眼睑肿胀明显,粘膜型鸡痘时上下眼睑多 粘合在一起,眼肿胀明显。
防制(Prevention)
鸡痘的预防,除了加强鸡群的卫生、管理等一般
性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目前使用的是鸡痘鹌鹑化弱毒苗。2~
3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4~5个月。
治疗(Therapy)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皮肤上的痘痂可用消
口腔、食道和喉裂黏膜上的痘疹
口腔上额裂前方黏膜上有痘疹,中央破溃出血 结痂
气管黏膜上的痘斑
咽喉部粘膜和食道粘膜样物的附着
气管黏膜上的痘斑
家畜传染病学 Lem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禽痘(Fowl pox)
禽痘(Fowl pox)
是由禽痘病毒(avipox virus)引起的家禽和鸟
类(鸡、火鸡、鸽等)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 病。
该病传播较慢,以体表无羽毛部位出现散在的
、结节状的增生性皮肤病灶为特征(皮肤型) ,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的 纤维素性坏死性增生病灶(白喉型),两者皆 有的称为混合型。
毒剂如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用镊子小心 剥离痘痂,然后在伤口处涂上碘酊、龙胆紫或 石炭酸凡士林。
口腔、咽喉黏膜上的病灶,可用镊子将假膜轻
轻剥离,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碘甘油涂 擦口腔。
形态特征
反刍动物传染病马传贫
马传染性贫血
本病在1843年首次发现于法国,经两次世界大战后已传播 到世界各地。
1931年日本侵华时把此病带进了我国东北及华北等地。 1954年和1958年由前苏联进口马匹时又将该病传入我国。
病原
马传贫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属反 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属(Lentivirus)。 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其直径为90~120nm,囊膜厚 约9nm,囊膜外有小的表面纤突。 本病毒至少有8个血清型。病毒在持续感染期间,容易发 生抗原漂移。 病毒能凝集鸡、蛙、豚鼠和人O型红细胞。
伊氏锥虫病:贫血较黄疸明显。心肌、骨骼肌常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 组织细胞浸润,网状内皮细胞常无增生。发热期在血浆里可发现伊氏锥 虫。用那加诺或安锥赛硫酸甲酯治疗有特效。 钩端螺旋体病:马、骡感染后多无明显临诊症状,仅少数病马呈现发热 、贫血、黄疸、出血及肾炎等临诊症状。病后期有的病马出现周期性眼 炎临诊症状。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肝常无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在尿 和血液里可发现钩端螺旋体。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有效。 营养性贫血:贫血及浮肿明显,但无传染性,体温不升高,血流中无吞 铁细胞。常无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加强饲养管理可促使康复。
运步时左右摇晃,步样不稳,急转弯困难,尾力减退或消失。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全身败血症变化、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反应 和铁代谢障碍。 肝肿大,切面呈明显的槟榔样花纹,称为槟榔肝。 肝组织学病变更具有特征,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坏死、 崩解,有许多含铁细胞和淋巴样细胞 。肝细胞呈急性肿胀和 脂肪变性,见有含铁细胞。 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量降低、血沉速度加快;白细胞数 和白细胞像发生变化;静脉血中出现吞铁细胞。
鸡网状内皮增殖症及防治措施
鸡网状内皮增殖症及防治措施禽类的网状内皮增殖症是一种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包括急性网状细胞瘤、发育障碍综合征及慢性肿瘤形成。
一、病原该病病原为一种反转录病毒,该病毒可诱发一些慢性肿瘤,主要引起淋巴瘤、肉瘤和腺癌。
二、流行特点本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当病鸡出现病毒血症时,其粪便及分泌物中带毒,被污染的饲料及饮水等可使安康鸡群感染。
蚊子也可传染本病。
此外,给鸡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时,由于疫苗中混有该病病毒造成感染。
三、临床病症及病理变化(一)急性网状细胞瘤潜伏期3天,多在潜伏期过后6-12天内死亡。
无明显的临床病症,死亡率可达100%。
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质地稍硬,外表及切面有小点状或弥漫性灰白色、黄色病灶,脾脏和肾脏也见肿胀,体积增大,有小点状或弥漫性灰白色病灶,胰腺、输卵管及卵巢出现纤维性粘连。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肿瘤是由幼稚型网状细胞所构成,瘤细胞大小不一,核多呈空泡状。
(二)发育障碍综合征表现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体格瘦小,但消耗饲料不减。
剖检可见尸体瘦小、血液稀薄、出血、腺胃糜烂或溃疡、肠炎、坏死性脾炎以及胸腺与法氏囊萎缩等变化。
有的见肾脏稍肿大。
两侧坐骨神经肿大,横纹消失。
形成慢性肿瘤的病例,临床表现渐进性消瘦和贫血。
生长的肿瘤为淋巴细胞瘤。
四、诊断可根据肝、脾脏肿大,有点状或弥漫性灰白色病灶,生长发育障碍,个体瘦小,但消耗饲料不减等特点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应做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及病毒学检查。
五、类症鉴别本病应与鸡肿瘤性疾病相区别。
此外,还应与因饲料不良等原因引起的生长发育迟钝相区别。
肿瘤病主要与马立克氏病相区别,马立克氏病神经型表现一侧坐骨神经肿大,横纹消失;而本病为两侧坐骨神经肿大,横纹消失。
内脏型马立克氏病除肝脾外,性腺、肾脏、肺、肠浆膜等均可见到肿瘤病变。
此外,马立克氏病还有眼型及皮肤型。
本病仅在肝、脾、肾出现肿瘤病变,二者容易区别。
内皮细胞 新生 指标
内皮细胞新生指标内皮细胞是构成血管内膜的一种细胞类型,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指标。
本文将从新生指标的角度,探讨内皮细胞的相关特征和作用。
一、新生指标的意义内皮细胞的新生指标是评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
内皮细胞的新生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等相关,可以反映内皮细胞的代谢活跃程度和功能状态。
通过研究内皮细胞的新生指标,可以深入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预防和治疗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二、内皮细胞的新生指标1. 内皮细胞增殖指标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是衡量其新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内皮细胞增殖与血管再生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增殖相关标志物如Ki-67、PCNA等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可以反映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有助于血管的修复和再生。
2. 内皮细胞分化指标内皮细胞的分化状态可通过特定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来评估。
例如,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1、CD34和血管内皮细胞膜特异性抗原(vWF)可以作为内皮细胞分化的指标。
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升高,表明内皮细胞分化程度增强,具有更好的功能和稳定性。
3. 内皮细胞迁移指标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新生至关重要。
内皮细胞迁移指标如VCAM-1、ICAM-1等的表达水平升高,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参与血管损伤修复和新生。
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与血管再生和血管重塑密切相关。
4. 内皮细胞凋亡指标内皮细胞凋亡是内皮细胞新生的重要反应之一。
内皮细胞凋亡指标如Bcl-2、Bax等的表达水平变化可以反映内皮细胞的凋亡程度。
研究发现,内皮细胞凋亡过多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通过研究内皮细胞的凋亡指标,可以为预防和治疗血管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内皮细胞新生指标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内皮细胞新生指标的研究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评估内皮细胞的新生指标,可以及早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变化,预测血管疾病的风险。
内皮细胞增殖实验步骤
一、脐带内皮细胞的分离1. 脐带收集用无菌止血钳夹闭脐带两端,在止血钳外侧剪断脐带,放入盛有4 ℃Cord Buffer 的饭盒内。
脐带在4 ℃放置不应超过24 小时。
2. 脐带内皮细胞分离(1)带无菌手套,取出脐带,在止血钳内侧用碘酒和酒精棉球消毒后,用无菌剪刀将两端脐带剪除。
(2)在脐带一端找到静脉,插入脐带静脉插管,用2 根粗丝线扎牢,用Cord Buffer 抽吸有的30 ml注射器冲洗静脉腔,至将脐血洗净。
(3)赶出静脉腔内残余液体,将脐带另一端用止血钳夹闭,用10 ml注射器连接针头,注入37 ℃预热的0.1 %胶原酶约6-8 ml,放入37 ℃Cord Buffer中保温6-10 min。
(4)吸出静脉腔内胶原酶所消化的细胞悬液,加入预加有20 ml Cord Buffer的离心管中,冲洗静脉腔,一并加入离心管中。
(5)离心,1500 rpm,10 min弃上清,用5~7 ml 20 %FCS,RPMT 1640重悬细胞,转入培养瓶,放5 %CO孵箱。
二、牛下丘脑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粗提物的制备1. 取新鲜牛下丘脑,加1.5倍体积的冰生理盐水用组织匀浆机匀浆,每次0.5 min,共6次。
2. 在4 ℃条件下用震荡器机械震荡约1.5 h。
3. 离心,10000 g,40 min,收取上清液。
4. 按0.5 %加硫酸链霉素,4 ℃过夜。
5. 离心,20000 g,40 min,收取上清液。
6. 用紫外分光光度测280 nm,260 nm OD值按公式计算蛋白含量。
7. 过滤,分装,-20 ℃保存备用。
三、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1. 培养瓶包被明胶培养瓶(25 cm)中加入0.2 %明胶3 ml,使其铺满瓶底,放4 ℃备用。
用前弃去明胶溶液。
2. 原代培养将从脐带静脉中收集到的内皮细胞移入包被明胶的培养瓶(25 cm),加5~7 ml 20 %小牛血清199培养基,按终浓度分别为20 μg/ml和100 μg/ml加入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粗提物和肝素。
布病症状
布病症状症状一、临床症状、体征(一)潜伏期:在一般情况下其潜伏期为一周,平均为周.也有个别病例潜伏期可达一年之久.潜伏期地长短与病原菌地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诸因素有关.(二)发病及前驱期症状: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病例发病较为急骤.在发病缓慢者中,有些布病患者可以看到所谓地前驱期症状.一般诉说全身不适,乏力感,有时失眠,食欲不振,劳动力减弱,头痛、多汗.与一般感冒有类似.有些病例可见便秘,腰及各部位肌肉和关节有轻度风湿样疼,傍晚有轻度畏寒等症状.体检可以发现患者微热,傍晚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偶见肝脾和扁桃体肿大.前驱期持续时间变动甚大,短者几天长者为数周.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或者易被忽略,发病一开始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等急性期症状.(三)主要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地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布病地各个期.热型不一,变化多样,观察体温傍晚升高.据根我国布病患者热型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种型:低热型、波状热型,不规则热型,间歇热型,驰张热型.而稽留热罕见.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发热曾被认为是典型地热型,因此,曾把布鲁菌病称为“波状热”.热波地数量、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差异很大.波与波之间地间隔不一,短者~天,长者数周.波状发热多见于羊种布鲁菌感染.近年来,波状热型已属少见.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仍然是神志清醒,甚至自觉尚好;但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地现象为布病所特有.迁延性地布病患者,体温可能出现波动状态,波与波之间间隔不一.短者天,长者数周.()多汗: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是其特征.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地是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躁,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疼痛:急、慢性期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地疼痛.在急性期关节与肌肉疼痛呈游走性与风湿颇为相似.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地关节疼痛一般局限于某一部位,并以骶、髂、膝、肩、肘、踝等大关节处为常见.多为持续性钝痛,常因过劳或气候变化而使疼痛加重.其他部位地疼痛,如部分病人脑膜受到侵犯有相当剧烈地头痛和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疼痛和眼球胀痛等.神经痛,多因神经干或神经根受累所致.根性神经痛多发生于病后日,以腰骶神经根居多,患者腰部及两下肢剧痛.神经干病变多发生于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乏力:几乎全部病人都具有此症状.患者自觉疲乏无力.()其他症状: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度地毒血症,血小板减少,心内膜炎或其他更严重地合并症症状.并且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便秘,顽固性咳嗽.少数女患者可见有流产.慢性期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抑郁不振,表情淡漠,失眠,烦燥不安,易于激动,畏寒喜暖,四肢发冷,阳萎,遗精,自觉手足发烧等.主要体征()皮疹:急性期患者出现各种各样地充血性皮疹,持续时间短.还可见到出血疹,水疱疹,类似天花地脓疤疹等.少数患者可出现皮下出血性紫斑.()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不仅有局限性淋巴结炎而且还可以发生多发性淋巴结炎.个别患者淋巴结化脓形成瘘管,在脓汁中可以分离到布鲁菌.()骨关节变化:骨关节系统地损害是布病地主要体征之一.可发生于布病各个期,但慢性期多见.关节肿大,多数由滑膜炎、关节周围炎,关节旁组织炎,关节炎,骨关节炎和滑囊,腱鞘炎症性变化弓起.关节粘连.在个别病例中,可以发生部分地或完全地关节粘连.使关节呈屈曲畸型或强直以及肌肉萎缩等.脊椎受累,寻者被迫处于固定地弯曲状态.形成脓肿.它仅偶见于个别病例.()肝脾肿大:国内资料,急性期肝肿大占,脾肿大占;慢性期肝脾肿大占.肿大地肝脾质软、中等硬.由于肝脏损害,可出现黄疽.()软组织肿胀:各期布病患者均可发生软组织地损害,比如筋膜、腱膜、关节囊、关节周围组织及肌肉等.形成蜂窝组织炎和纤维组织炎,出现大小不同地结缔组织结节及浸润.慢性期患者较常见.二、各器官、系统地病理改变急性期表现为网状内皮系统地弥漫性炎症反应.并发展成传染——反应性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一般来讲,患病人体地器官和组织都会发生病理变化.最易发生病变地为结缔组织系统,其次是淋巴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不仅间质细胞发生改变,而且实质器官细胞也发生结构上地变化.(一)皮肤:有特异性肉芽肿,出血,结缔组织层地纤维裂解,水肿,毛细血管壁肿胀,并有血管壁渗透性增强等变化.镜检取自急性患者丘疹,曾发现布鲁菌性巨大结节.(二)淋巴结:形成类上皮细胞成分地结节,结节周围还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和浆细胞.(三)血管系统:主要侵犯脑、肝、脾和皮肤地小动脉,毛细血管和毛细胞血管后静脉.表现为血管内膜炎,血栓性脉管炎,动脉瘤和硬化以及主动脉炎等.镜下见内皮细胞死灭和脱屑,管腔内形成血栓,内皮下层细胞增主,在内膜形成结节,血管中层有纤维素样坏死,管壁有炎性细胞浸润,管壁轮廊模糊可形成肉芽肿地小结节.(四)心脏:组织学检查为布鲁菌性肉芽肿.心肌炎通常和心内膜炎并发,心内膜炎主要侵犯主动脉瓣,较少侵犯二夹瓣.(五)肝脾:布鲁菌性肝炎地特点是各期炎症过程按先后交替出现,先为浆液性,后转增殖——肉芽肿性,最后以硬变性炎症结束.脾脏初期因网状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而使脾脏肿大,脾髓增生充血形成肉芽肿.有时见粟粒样坏死或血栓性脉管炎所致之梗塞.镜检有网状内皮细胞地弥漫性增生和毛细血管地胶原性变,滤泡可发生纤维变性.(六)骨髓:可发现有小地坏死,骨髓组织营养不良和纤维化.有地急性和亚急性期病人发现骨髓样细胞增殖,园细胞地结节,多数浆液性水肿和渐进性细胞坏死.在慢性期见有髓样细胞增殖,某些病例尚有园细胞地病灶性浸润.(七)肺:急性期可见病灶性卡他样肺炎,炎症病灶通常局限于肺下叶.有时在肺内见到由类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地肉芽肿.(八)泌尿生殖系统:有地作者发现肾脏有实质——类脂体性营养不良,也可见到间质性肾炎.羊种布鲁菌感染地急性期,常可出现病灶间质性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生殖器官变化较肾脏变化更为多见.如睾丸炎,附睾丸炎,子宫内膜炎,卵巢炎,输卵管炎等.急性期睾丸内可见有血管周围圆细胞地炎性浸润灶.在疾病地慢性期,除了圆细胞浸润之外,在睾丸间质出现类上皮细胞结节.同时尚有精细管地萎缩和间质硬化.(九)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发生脑膜炎,脑炎,脊髓膜炎,脊髓炎等.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中,以腰骶地后根和坐骨神经部分表现最为明显.神经系统地主要病理变化为退行性,渗出性,增殖——肉芽肿性和硬化性改变.(十)运动器官:急性脓毒血症患者,有时可在肌肉和关节内发生局限性脓性病灶.骨骼肌肉可见有急性,亚急性及慢性地炎症.结缔组织内,初期表现为浆液出血性炎症,沿着血管走向,同时发生圆细胞浸润.这种浸润或完全消散,或被肉芽组织所代替,然后纤维化.三、现阶段布病地临床特点近年来,布病多为轻型经过.不典型病例较常见.甚至在畜间出菌率相当高地地区,也很少发现急性典型病例,以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病人居多.发病率低,疾病持续时间比较短、神经系统、支持——运动器官和泌尿生殖系统地损害也显著减少、疾病有良好地经过.研究证明,广泛使用抗菌素不仅使疾病地临床经过轻和预后良好,而且影响病原体地致病性.有地学者曾作过对比观察,发现近年布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减轻地趋向.其特点是:发热期短,高热患者明显减少,中毒症状轻微,没有明显地肝脾肿大,关节,肌肉,骨骼等没有发现明显地客观变化,周围神经地损害明显减轻;神经丛和中怄神经系统地损害很少发现,生殖器官损害地发生率显著减少,绝大部分病例地试管凝集试验是低效价,变态反应强阳性者也大大减少.四、病程及预后病程及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布鲁菌侵入门户,感染菌量以及菌种、型,毒力和当时人体地生理状态,治疗方法等.布病病程长短不一,以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治疗方法得当,一般预后良好.有些患者不经治疗往往个月自然康复.但是,疲劳症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然而也有些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形成隐性病灶,反复发作,迁延数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甚至病灶纤维化后形成瘢痕,引起内脏器官地器质性改变或骨关节地变形强直,终生不愈.布病本身不易引起患者死亡,但是个别急性病例,由于极度地菌毒血症,脑膜炎,血小板减少,心内膜炎或其他更严重地并发症也可以死亡.五、布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人间布病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布病地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某一症状来确定诊断.对人布病地诊断,应该是综合性地.具体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如下:()流行病学接触史:密切接触家畜、野生动物(包括观赏动物)、畜产品、布鲁菌培养物等或生活在疫区内地居民.()临床症状和体征,应排除其他疑似疾病.()实验检查:病原分离、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徊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仅供初诊用).凡具备()、()项和第()项中地任何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定为布病病人.对已确诊地慢性布病病人和接种过菌苗地人,应以伤床症状为主要依据,血清学试验效价高低,皮内变态反应强弱仅供参考.实验检查阳性判定标准()病原分离己检出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及以上,即国际单位/毫升及以上.()补体结合试验::()及以上.()抗人球蛋白试验::()及以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毫升,检查出现可见凝集.()皮内变态反应:皮试后、小时分别各观察一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厘米及以上(或平方厘米及以上).人间布病实验检查地各种方法和要求,按照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和农业部畜牧局主编地“布鲁菌病防治手册”和有关其他规定进行.(二)鉴别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见到一些疾病地表现与布病甚为相似,如果不很好地注意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常常会造成误诊和漏诊.、布病与风湿病地鉴别:主要区别是布病多以侵犯大关节为主,风湿病则以侵犯小关节为常见.在风湿病时,经常见到红细胞沉降率加速,中性白细胞增多,心脏瓣膜常见损害.这在布病是罕见地.而淋巴结和肝脾综合征在风湿病时极少看到.此外,水杨酸制剂,对风湿病有明显疗效,应用于布病只能起暂时缓解疼痛地作用.实验室检验:风湿病抗“”试验为阳性,布病试管凝集和皮肤检查等反应是阴性,而布病正相反.、布病与伤寒、副伤寒地鉴别:布病患者在急性发病期:可能与伤寒混淆.主要区别,伤寒起病急,高热,神昏谵语,烦燥不安,脉相对缓,体温与脉搏地分离现象,蔷薇疹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与布病不同. 实验室检验:伤寒为肥达氏反应阳性,伤寒菌培养阳性;布病特异性检验均为阳性.由于副伤寒临床表现与伤寒极为相似,所以与布病地鉴别要点基本同伤寒.、布病与结核地鉴别:主要区别.结核病人一般明显地消瘦,苍白或颊部渐红比较显著.布病没有结核病所特有地心动过速.结核病很少有肝脾肿大.代偿失调地结核病人血沉一定增快,而慢性布病患者常属正常.虽然痰内查不到结核杆菌不能排除肺结核,但是查到阳性结果可以确定诊断.胸部线地检查对肺结核常有着决定性意义.结核病与布病都可以有淋巴肿大地表现:淋巴结核多粘连成块,破溃流脓形成瘘道有瘢痕,布病性淋巴腺炎很少有破溃发生.侵犯骨关节系统,可用线照片鉴别.布病是增殖性改变,关节面模糊;后者呈破坏性改变,有时见圆形或不整形虫蚀样改变.布病常侵犯脊椎,引起椎体破坏,但发生寒性脓疡者极其少见,且在椎体破坏地同时有极其明显地骨质增生性反应.结核脊椎体病多破坏椎体前部,使椎体呈楔状变形,井形成脓疡.两者地线征象截然不同.、布病与败血症鉴别:主要区别:败血症常有化脓性传染病灶,中毒症状严重,大多发生高热,呈驰张热者居多.严重病例可见神志不清.狂燥或谵妄,甚至出现昏迷或休克.白细胞计数多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显著,多数患者有进行性贫血;血培养可以发现其他病原菌.布病高热时神志清楚,甚少谵妄.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试管凝集和皮肤过敏反应阳性.、布病与疟疾鉴别:主要区别:布病发病时没有疟疾发作时地那种有规律性地热型.没有观察到疟疾象布病那样运动器官及生殖器官地损害.未稍血涂片可发现疟原虫.布病特异性实验室检验为阴性.、布病性关节炎与化脓性关节炎鉴别:主要区别:化脓关节炎常查到原发感染灶,关节肿胀疼痛严重,关节积液为脓性且不易吸收,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显著增高.布病特异性实验室检验为阴性.、氟骨症:主要区别:氟病地区地饮水、蔬菜或粮食含氟量高.氟病疼痛部位广泛,固定、不伴有肿胀,不发烧,多有氟斑牙存在;线检查时骨质改变明显;尿氟、发氟高于正常值.、其他需鉴别地疾病:如热,土拉伦菌病,耶尔辛氏菌病和神经官能症等.。
痘病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可做出 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诊断,病原学诊断必须 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血清学诊 断方法有中和试验。
五、防制
预防: 1、要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控制场外物 质进入场内。对厩舍内应定期消毒,特别是冬春 季节,应注意补饲,防寒,如发现病羊应及时采 取隔离治疗措施,并对厩舍内的环境、用具进行 彻底消毒。消毒药可选择过氧乙酸、优氯净或用 0.1%碘溶液等。
绵羊痘 和山羊痘
是发生于绵羊和山羊的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 病,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痘疹,可见 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的病理过程,死 亡率很高。
一、病原
绵羊痘--绵羊痘病毒;山羊痘—山羊痘病毒
在血清学是单一的,但有毒力大小的区别。 病毒适宜培养于原代绵羊羔(睾丸、肌肉、皮
肤、肾脏),犊牛(睾丸、肌肉),山羊(肾脏) 的细胞,并引起细胞病变,细胞培养还可通过绵 羊与CAM交替传代作鸡胚培养。
。
粘膜型(白喉型):此型鸡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
咽喉和眼等粘膜表面,气管粘膜出现痘斑。初为鼻炎症 状(病初浆液性鼻液,后转为脓性。如蔓延至眶下窦和 眼结膜,则眼睑肿胀,结膜充满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 物,甚至引起角膜炎而失明。 ),2-3d后在粘膜上生 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出于粘膜表面,以后小结 节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 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俗称禽白喉。撕去假膜,则 露出红色的溃疡面。当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在口 腔和咽喉部位时,病鸡表现呼吸困难、打呼噜等现象, 食欲减退。严重时嘴无法闭合,往往作张口呼吸。随着 病程的进展,病鸡眼睛肿胀、流脓、失明。由于采食困 难,迅速消瘦,精神萎靡,出现全身症状,并有不同程 度的死亡。
高级兽医化验员理论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高级兽医化验员理论知识试卷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0题。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60分。
)1.“米猪肉”是由下列哪种寄生虫引起的?()A 住肉孢子虫B 旋毛虫C 囊尾蚴D 多头蚴2.臭名昭著的“二恶英”的主要成分是()A 多氯联苯B 六六六 C苯并芘 D亚硝胺3.皮蛋的加工敷料和汽车的尾气中均含有的重金属是()A 铜B 铅C 镉D 汞4.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发生于()A 冬春季节B 夏秋季节C 白天D 晚上5.肉腐败后的pH值要比新鲜的()A 高B 低C 相等 D不能确定6.“疯牛病”的病原属于()A 寄生虫B 病毒C 盶病毒D 细菌7.正常乳的密度大约在()A 0.525~0.565B 0.864~0.896C 0.900~0.930D 1.028~1.032 8.低温巴氏消毒法是将乳加热到61~65℃维持()分钟。
A 15B 30C 45D 609.超高温灭菌法的灭菌温度一般在()℃。
A 100-120B 130-150C 150-180D 190-210 10.鸡蛋存放时间越长,其卵黄指数就越()A 小B 大C 可能大也可能小D 不变化11.鲜鱼在保藏过程中不会发生下列()变化。
A 僵直B 成熟C 自溶D 腐败12.怀疑是下列哪种疾病时,不能放血剖检?()A 炭疽B 口蹄疫C 禽流感D 猪瘟13.高致病性禽流感一般多是由()亚型病毒引起的。
A H5或H6B H5或H7C H6或H7D H9或H514.鸭瘟病毒属于()病毒。
A 腺病毒B 正黏病毒C 副黏病毒D 疱疹病毒15.“兔瘟”的病原体是()A 病毒B 巴氏杆菌C 支原体D 魏氏梭菌16.索氏脂肪提取中用于提取脂肪的溶剂为()。
A 乙醚B 乙醇C 乙酸D 甲醛17.常用于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是()。
A 硝酸银滴定法B 凯氏定氮法C 索氏提取法D 高锰酸钾法18.在使用550℃高温灼烧法测定饲料中粗灰分时,灼烧后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为恒重。
禽病学课件
禽病学禽病的病因分类一、传染病1 病毒病:新城疫(ND)、禽流感(AI)、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支气管炎(IB)、禽传染性脑脊髓炎(AE)、减蛋综合征-1976(EDS—76)、鸡痘、鸭瘟(DP,DVE)、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细小病毒病。
2.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CRD):鸡败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传染性滑膜炎(M。
synoviae,MS)、火鸡支原体病(M。
meleagridis,MM)。
3.衣原体:鹦鹉热,鸟疫:非鹦鹉禽类引起的人类感染。
4.螺旋体病:疏螺旋体、密螺旋体。
5。
细菌病: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禽大肠杆菌,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传染性鼻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结核杆菌病,伪结核,李氏杆菌,绿脓杆菌.6.真菌:曲霉菌,鸭对黄曲霉特别敏感;念珠菌病,冠癣.二、寄生虫病:1。
原虫病:球虫病,鸡、火鸡、鸭、鹅、鸽;白细胞原虫病:卡氏病,沙氏;毛滴虫病:上消化道粘膜溃疡、坏死;组织滴虫:黑头病,盲肠肝炎。
2。
蠕虫病: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
蜘蛛昆虫:禽羽虱、螨病、软蜱病。
三、家禽肿瘤性疾病1。
马立克氏病(MD):幼禽特有.2. 禽白血病(ALV):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般是老年鸡.3。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反转录病毒引起。
4。
其它肿瘤性疾病:食管癌、原发性肝癌、肾癌、小肠癌、卵巢癌、皮肤癌等等。
四、家禽普通病:(一)营养疾病1。
营养及代谢障碍:饥饿、缺水。
2. 蛋白质与氨基酸缺乏。
3。
维生素缺乏.4。
矿物质缺乏:各种微量元素缺乏。
5. 其它代谢疾病:痛风、脂肪肝综合症、腹水。
(二)中毒病农药:有机磷;氟中毒,砷,汞。
药物:磺胺、喹乙醇、痢菌净.呋喃唑酮2~4/万;喹乙醇:促生长剂:禽25~35ppm,猪50ppm;速丹:3 ppm预防鸡环虫,对鸭非常敏感。
食盐:家禽对钠、氯比较敏感。
CO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率比O2大300倍,表现:尸僵不良,血液不凝固。
鸡各部位的病理
双黄蛋:见于食欲旺盛的高产母鸡,这是由于两个蛋黄同时从卵巢下行,同时通过输卵管被蛋白壳膜和蛋壳包上,从而形成体积特别大的双黄蛋。
(9)颈
家禽的颈部一般较长,由颈椎、肌肉、神经、皮肤和羽毛等组成,呈“S”形弯曲,运动灵活。颈部的异常变化有:
坏死性肠炎:表现为肠道变色、肿胀、粘膜出血|有炎性渗出物(在回肠处变化最明显),小肠肠管增粗,肠道黏膜坏死或肠黏膜上覆盖一层灰白色伪膜,多见于魏氏梭菌(C型)感染。
溃疡性肠炎:急性病例为十二指肠出血,肠壁上有小点出血。慢性时从肠壁的浆膜和粘膜面上都能看到一种边缘出血的黄色小溃疡灶或呈圆形,凸起的较大溃疡,此种溃疡边缘常无出血,或由于溃疡的相互融合而形成一种大的固膜性坏死性斑块,多见于棒状杆菌病。
5)胆囊及胆管
胆囊、胆管内有寄生虫:见于散养家禽的次睾吸虫病。
胆囊充盈、肿大:见于急性传染病,如禽霍乱、白痢、住白细胞虫病、某些药物中毒等。
胆囊缩小、胆汁少、色淡或胆囊黏膜水肿:见于马立克氏病、严重的绦虫病、蛔虫病、吸虫病、蛋白质营养缺乏症等。
胆汁浓、呈墨绿色:见于急性传染病死亡的病例,如急性禽霍乱、禽流感、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等。
小肠某节段肠管呈现出血发紫且肠腔内有出血黏液或暗红色血凝块:见于禽肠系膜疝、肠扭转。
小肠肠管膨大、阻塞:见于禽的肠梗阻(常由饲料中的粗纤维和严重的蛔虫感染引起)。
肠壁上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状结节:见于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禽网状内皮增殖症、棘沟赖利绦虫病。肠壁上有出血小结节,可见于住白细胞虫病。
肌肉坏死:见于维生素E缺乏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坏死;由厌氧梭菌感染引起的腐败变质;由注射油乳剂疫苗不当所致的局部肌肉坏死。
肌肉表面有尿酸盐结晶:见于内脏型痛风。
为什么因炭疽病死亡动物尸体不能解剖讲义
、为什么因炭疽病死亡的动物尸体不能解剖?发生炭疽病后如何处理?答:炭疽死亡的动物尸体不能解剖是因为:(1)炭疽是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可经皮肤局部感染而造成死亡。
(2)病死畜体内及其排泄物常含有大量菌体,当尸体处理不当,形成大量有强大生命力的芽孢污染土壤、水源、牧地等则可成为长久的疫源地。
处理:当病畜诊断确定为炭疽后,应立即上报疫情,划足疫区,封锁发病场所,实施一系列防疫措施。
病畜隔离治疗,可疑畜用药物防治,假定健康群应紧急免疫接种。
三、猪瘟的主要临床特征和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答:症状:体温升高41℃以上,食欲废绝,有脓性结膜炎,鼻盘干燥,行动缓慢,背腰拱起;常挤卧一起;初便秘后下痢,耳根、腹下及四肢内侧皮肤上有暗红色出血点;阴茎鞘积尿,呈浑浊白色液体,具恶臭。
病变:主要为出血性败血症和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
全身皮肤、浆膜、勃膜和实质脏器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以肾脏和淋巴结最常见。
淋巴结边缘出血,断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肾脏呈土黄色,表面有多量针尖大暗红色出血点。
脾脏边缘有呈球状梗塞性坏死灶,色黑而隆起。
肠管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主要在大肠,尤其在回肠口附近呈轮状、扣状溃疡(扣状肿)。
三、动物检疫常用的方法有:(1)流行病学调查法。
主要应了解当地和邻近地区过去和现在发生疫病的情况,动物疫病的一般和特殊症状,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数,发病动物的年龄和发病的季节性,疫病的病程经过,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免疫接种情况。
综合分析所掌握的资料,结合临床和病理材料,对动物疫病进行确诊。
(2)病理学检查法。
可分为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两种。
尸体剖检对于一些疫病在临床上不显示任何典型症状,而在剖检时却可能找到特征性病变。
这将帮助检疫人员作出正确判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肉眼看不清楚或疑难疫病,可酌情采取病料送实验室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其细微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借以帮助诊断。
(3)病原学检查法。
马传染性贫血
这三个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隐性 能长期带毒,无明显症状
病变
主要表现为全身败血症变化,贫血,网状 内皮细胞增生和铁代谢障碍 全身粘膜及浆膜有出血点或斑,以鼻翼、 第三眼睑等的粘膜与浆膜最多见 脾肿大,坚实,表面粗糙不平,脾小体肿 大,在樱桃红色的切面有灰白色粟粒大颗 粒突出(西米脾)
肝肿大,呈暗红色或铁锈色,切面呈明显 的槟榔样花纹,在肝小叶有明显的网状结 构 淋巴结肿大,切面充血、出血和水肿 肾肿大,皮质有出血点 心肌变性,脆弱呈灰黄色的煮肉状。严重 病例骨髓呈乳白色胶冻样
本病通常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流行初期 呈急性经过,病死率也高,以后转为亚急 性和慢性,慢性则病死率低 新疫区多呈暴发,急性型多 老疫区多为慢性
本病的发生无严格的季节性。但是在吸血 昆虫多的夏、秋季节多发。在新疆此病的 流行多在农区,其感染率亦高于牧区 1976年在重点疫区和静县抽检农区马8202匹, 1976年在重点疫区和静县抽检农区马8202匹, 阳性206匹,阳性率2.51%。抽检牧区马2932 阳性206匹,阳性率2.51%。抽检牧区马2932 匹,全部阴性 低洼潮湿,过劳,长途运输,饲管不好, 草质差,内寄生虫的寄生,购入马匹检疫 不严等都能促使此病的发生和散播
本病毒最少有14个型。表明该病毒有多向性 本病毒最少有14个型。表明该病毒有多向性 抗原漂移,这与病毒糖蛋白结构改变有关
1961年始由日本小林和夫用马白细胞、马骨髓细 1961年始由日本小林和夫用马白细胞、马骨髓细 胞分离培养和传代成功 我国在1965年首次用马白细胞分离培养和传代成 我国在1965年首次用马白细胞分离培养和传代成 功。本病毒只能在马属动物的白细胞和骨髓细胞 及驴胎组织继代,细胞培养时,可以复制,且培 养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用马属动物以外的其它 动物人工感染和进行细胞培养均未获成功 最近美国报道狗、猫传代细胞培养本病毒获得成 功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研究进展
摘要: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 ),也被称为极性网状内皮组织细胞癌,是一种重要的家禽免疫抑制疾病。
其病原体禽网状内皮组织组织增生症病毒(REV )广泛分布于不同鸟类,可引起亚临床感染。
REV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REV 整合到其他较大DNA 病毒基因组中的能力使其诊断和预防变得复杂,可能导致其他疫病的疫苗接种失败。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疫苗,这也使如何限制RE 对家禽养殖的影响变得复杂。
本文综述了RE 已知的知识现状,强调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关键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共同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研究进展刘洪勋(博兴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山东滨州25650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3.09.057收稿日期:2022-12-02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 ,RE )是家禽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病原体禽网状内皮组织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 -dotheliosis virus ,REV )最早于1958年从患有肿瘤的火鸡内脏中分离而来,于1966年根据肿瘤病变存在的主要细胞成分首次被命名[1]。
我国2008年《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将RE 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
长期以来,REV 一直与鸟类中广泛传播的疟原虫白斑疟原虫有关。
报道最多的是鸡和火鸡,鸭和鹅等水禽也有报道,其他野生鸟类包括鹌鹑、鹧鸪、孔雀、麻雀和鸽子等,成熟鹌鹑和10周龄鸡极易感染[2]。
尚没有证据证明哺乳动物能产生该病,而且REV 不会在任何哺乳动物来源的培养细胞中生长。
美国得克萨斯州濒临灭绝的阿特沃特草原鸡(tympanuchus cupido attwateri )因为种群中流行的RE 致使种群恢复工作颇受阻碍,保护区内的雉和麻雀血液样本检测的阳性率极高[3]。
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来看,RE 导致淋巴组织的急性或慢性肿瘤。
RE 的临床过程类似于其他肿瘤性疾病,如淋巴性白血病(lym -phoid leukosis )或由J 亚组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of subgroup J ,ALV-J )引起的禽白血病等。
miR-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何静,谢平,欧阳君,肖婷婷,徐琰瑛,袁晴.miR 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J].眼科新进展,2022,42(1):25 28.doi:10.13389/j.cnki.rao.2022.0006【实验研究】miR 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何 静 谢 平 欧阳君 肖婷婷 徐琰瑛 袁 晴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何静(ORCID:0000 0003 0539 5243),女,1983年7月出生,江西九江人,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白内障和眼底病。
E mail:he89625@163.com收稿日期:2021 05 21修回日期:2021 08 23本文编辑:董建军△基金项目:江西省卫计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编号:20175116)作者单位: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摘要】 目的 探讨miR 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选取对数生长期的HRMEC,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高渗组、高糖组、阴性对照组、miR 146amimics组、miR 146amimics+IL 17A组。
正常组细胞用含5.5mmol·L-1D 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24h,高渗组细胞用含5.5mmol·L-1D 葡萄糖和50mmol·L-1甘露醇的培养基培养24h;其余各组细胞先用含30mmol·L-1D 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24h后,阴性对照组、miR 146amimics组、miR 146amimics+IL 17A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序列+pcDNA3.1空质粒、miR 146amimics质粒、miR 146amimics+pcDNA3.1 IL 17A质粒。
抗毒口服液联合祛疣酊外搽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78
C n e o na1 hi es J ur of I f m i n n C n or at o o T M
J .2 10 o1 7 u1 0 V .1 No .7
抗毒 口服液联合祛疣酊外搽治疗扁平疣疗 效观察
刘 子航
( 口市 中 医 院皮 肤 科 , 南 周 口 4 6 0) 周 河 6 0 0
年 6 笔者采用抗毒 口服液 与祛疣酊外搽联合治疗扁平疣 5 月, 5
例 , 得 较 好 的 疗 效, 将 结 果 报道 如下 。 取 现 1 一般 资 料
注 :2 总有效 率 比较, :6 0 2 P<0 0 组 .1, .5
9 例 患者均来 自本院皮肤科 门诊, 7 其中男 3 例, 6 例 ; 5 女 2 年龄 1~4 岁, 2 1 病程最短 2个 月, 长 3年。均符合扁平疣诊 最 断标准, 皮损多分布于面部、手背, 偶见躯干部, 疣体数 目>2 0
与 氟 西 汀 疗 效 相 当, 不 良 反应 小 , 示针 刺 治 疗 可 做 为 临床 但 提
南: 山东科 学 出版 社 , 0 1 8 —8 . 20 .7 8
[]汪向东 , 希林 , 弘. 2 王 马 心理 卫生评 定量 表手册 ( 增订版 )砌 . 京 :中 [ 北
国心理 卫生 杂志社 , 9 9 2 0 2 3 19 .0 - 2 .
表 1 2 扁平疣 患者 临床 疗效 比较 ( 组 例)
扁平疣好发于青壮年 的颜 面和手背等部位, 表现 为米粒至
绿 豆 大 小 的 扁 平 丘 疹 , 目多 , 程 长 , 无 明显 自觉 症 状 , 数 病 虽 但 影 响 美 容 , 目前 尚无 针对 性 的 治疗 药 物 。2 0 且 0 6年 6月 -2 0 09
为什么因炭疽病死亡的动物尸体不能解剖
、为什么因炭疽病死亡的动物尸体不能解剖?发生炭疽病后如何处理?答:炭疽死亡的动物尸体不能解剖是因为:(1)炭疽是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可经皮肤局部感染而造成死亡。
(2)病死畜体内及其排泄物常含有大量菌体,当尸体处理不当,形成大量有强大生命力的芽孢污染土壤、水源、牧地等则可成为长久的疫源地。
处理:当病畜诊断确定为炭疽后,应立即上报疫情,划足疫区,封锁发病场所,实施一系列防疫措施。
病畜隔离治疗,可疑畜用药物防治,假定健康群应紧急免疫接种。
三、猪瘟的主要临床特征和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答:症状:体温升高41℃以上,食欲废绝,有脓性结膜炎,鼻盘干燥,行动缓慢,背腰拱起;常挤卧一起;初便秘后下痢,耳根、腹下及四肢内侧皮肤上有暗红色出血点;阴茎鞘积尿,呈浑浊白色液体,具恶臭。
病变:主要为出血性败血症和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
全身皮肤、浆膜、勃膜和实质脏器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以肾脏和淋巴结最常见。
淋巴结边缘出血,断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肾脏呈土黄色,表面有多量针尖大暗红色出血点。
脾脏边缘有呈球状梗塞性坏死灶,色黑而隆起。
肠管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主要在大肠,尤其在回肠口附近呈轮状、扣状溃疡(扣状肿)。
三、动物检疫常用的方法有:(1)流行病学调查法。
主要应了解当地和邻近地区过去和现在发生疫病的情况,动物疫病的一般和特殊症状,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数,发病动物的年龄和发病的季节性,疫病的病程经过,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免疫接种情况。
综合分析所掌握的资料,结合临床和病理材料,对动物疫病进行确诊。
(2)病理学检查法。
可分为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两种。
尸体剖检对于一些疫病在临床上不显示任何典型症状,而在剖检时却可能找到特征性病变。
这将帮助检疫人员作出正确判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肉眼看不清楚或疑难疫病,可酌情采取病料送实验室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其细微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借以帮助诊断。
(3)病原学检查法。
最快治疗水痘的方法
最快治疗水痘的方法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后入血及淋巴液,在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主要损害部位在皮肤,皮疹分秕出现与间歇性病毒血症有关。
随后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血症消失,症状缓解。
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严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
有的病例病变可累及内脏。
部分病毒沿感觉神经末梢传入。
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等处,形成慢性潜伏性感染。
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恶性肿瘤,受剌激病毒被激活,导致神经节炎,并沿神经下行至相应的皮肤节段,造成簇状疱疹及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
皮肤损害表浅,脱痂后不留瘢痕。
粘膜疱疹易形成溃疡,亦易愈合。
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
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1应予适当护理特别重视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污染水痘破损处,避免手抓疱疹,防止继发感染。
局部痒感不适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疱疹破碎后宜用1%甲紫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
2高热时可用退热剂,但应尽量避免用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
青少年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800mg/次,5次/d,服用5~7天;伐昔洛韦万乃洛韦300mg,2次/d,7天;或喷昔洛韦50mg,每8h 1次,7天。
对阿昔洛韦耐药者可用膦甲酸400mg/kg•d静脉点滴,每8h 1次,直至治愈。
对重症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新生儿水痘,亦可早期静脉滴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阿糖腺苷、干扰素等。
3瘙痒甚可用抗组氨药物如扑尔敏片4mg/次,3次/日;赛庚啶片,4mg/次,3次/日。
4继发感染时应用抗菌素如:麦地霉素或螺旋霉素等口服。
5重症患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3~6m1,1次/日,连用3~5次。
6继发感染者外用脓疱疹泥膏、汗疱泥膏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7水痘性角膜炎可用0.1%碘苷疱疹净眼药水或利巴韦林病毒唑。
一、中医治则法宜清热疏风、凉血、除湿解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
*导读:组织细胞增殖症(网织细胞增殖症或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系指组织细胞肿瘤性或假性肿瘤性增生而不能归入恶性淋巴瘤的一组疾病。
一般包括骨嗜酸性肉芽肿、黄色瘤病及婴儿恶性网织细胞增殖症。
……
从剖检病变看难以区别是MD、LL和RE。
但第3次剖检时鸡普遍存在腺胃肿大的现象,肝脾病变与腺胃病变同时存在,加上流行病学调查等结果,初步怀疑为 RE。
从病理组织学观察看,以RE 为主,同时混有LL;从血清学检测看,全部为RE阳性。
仅凭这些结果仍很难确定是RE,还是RE兼有LL。
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看为RE阳性。
综合这几方面的结果,特别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具有特异性)我们认为:该鸡群患的是RE。
因现在 MD、RE、LL病毒的变异和鸡群中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存在,使这3种肿瘤病的发病时、病史、症状及大体剖检变化非常相似,甚至有时多种肿瘤混合发生。
如果没有非常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很难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这就对基层的兽医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据报道,目前在这3种肿瘤病的鉴别诊断上只有何秀苗等进行的PCR法的测定。
但因PCR方法需要设计引物及PCR仪等,在基层的兽医工作中不一定能适用。
而我们所采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是根据病毒血清中一抗与切片
中针对性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点进行的,具有试剂简单、
便宜,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的特点,较易在基层兽医工作中推广。
(实习编辑:陈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