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手册
20二甲醚

二甲醚一、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和质量标准二甲醚(DME,dimethyl ether)又称甲醚。
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二甲醚无腐蚀性,无毒,在空气中长期暴露不会形成过氧化物。
二甲醚的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1。
表1-1二甲醚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13日发布、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化工行业标准,规定二甲醚的质量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见表1-2。
表1-2二甲醚质量要求(HG/T3934-2007)(1)对包装、运输、贮存规定有:①二甲醚包装容器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生产厂厂名、厂址、净含量、批号、产品等级、本标准编号、GB190-1990规定的“易燃液体”标志。
②二甲醚小批量产品用钢瓶包装运输,钢瓶质量应符合GB5842、GB15380的规定,充装应符合GB14193的规定。
大批量产品采用液化罐车运输。
③二甲醚应贮存于液化气贮罐中,贮罐应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得靠近火源及热源,严禁烈日曝晒,夏季贮罐应装有降温装置。
④装有二甲醚的钢瓶和液化罐车为压力容器,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严禁烟火、撞击、摔落和曝晒。
包装和贮存容器内保持正压,防止空气进入。
(2)对安全要求特别指出:①二甲醚属易燃物,与空气混合能形成混合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为3.5%~26%。
②二甲醚属低毒类化学品。
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无腐蚀性,对呼吸道有轻微的刺激性。
③当环境中二甲醚的浓度较高时,现场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佩带防护工具。
④二甲醚对部分橡胶具有一定的溶胀性。
国家建设部2007年8月21日发布、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质量要求见表1-3。
表1-3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质量要求(CJ/T259-2007)注: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应进行加臭。
加臭剂宜采用四氢噻酚。
加臭量不宜小于30 mg/m。
对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规定有:①城镇燃气用二甲醚的包装及标志应注明易燃品、严禁烟火等字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二甲醚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二甲醚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则不能熄灭泄漏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移至空旷处。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泄露: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二甲醚个人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尝试超标时,佩戴甲烷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二甲醚

甲醚甲醚为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目录它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
溶解的甲醚由于石油资源短缺、煤炭资源丰富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二甲醚作为从煤转化成的清洁燃料而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竞相开发的性能优越的碳一化工产品。
作为LPG和石油类的替代燃料,二甲醚是具有与LPG的物理性质相类似的化学品,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能便宜而大量地生产。
与甲烷一样,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能源之一。
总之,二甲醚特有的理化性能奠定了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基础产业地位,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日常生活等领域。
二甲醚未来主要用于替代汽车燃油、石油液化气、城市煤气等,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是目前国际、国内优先发展的产业。
编辑本段二甲醚物理化学性质二甲醚的性质:二甲醚是一种无色、具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具有惰性、无腐蚀性、无致癌性。
还具有优良的混溶性,能同大多数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混溶。
在100ml水中可溶解3.700ml二甲醚气体,且二甲醚易溶于汽油、四氯化碳、丙酮、氯苯和乙酸甲酯等多种有机溶剂,加入少量助剂后就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其燃烧时火焰略带亮光。
有关物化性质见表1.1。
表1.1 二甲醚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子式 C2H6O 分子量 46.07甲醚溶解在重油摩尔质量 46.07 蒸气压(20℃) 0.51Mpa熔点 -138.5℃ 气体燃烧热 28.8MJ/Kg沸点 -24.9℃ 蒸发热(-20℃) 410KJ/Kg临界温度127℃ 自燃温度235℃液体密度(20℃) 0.67Kg/L 爆炸极限、空气 3~17vol%蒸气密度 1.61Kg/m3 闪点 -41℃(空气密度1.2936Kg/m3)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臭气体,在压力下为液体,性能与液化石油气(LPG)相似,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见表1.2。
二甲醚操作规程

第一章产品概述一、产品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目前国内商品二甲醚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但据了解国家现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标准的制定,产品可分为燃料级二甲醚和精甲醚,本装置生产的是燃料级二甲醚。
㈠名称:二甲醚,简称甲醚,英文缩写为DME。
㈡结构式:H HH—C—O—C—HH H㈢分子式及分子量:C2H6O,CH3OCH3,46.07。
㈣性状: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有类似氯仿臭味。
㈤理化性质:密度(液相):661kg/m3,(气相):1.617kg/m3(20℃,空气=1)熔点:-141.5℃沸点:-24.9℃闪点(闭口):-41℃表面张力: 16达因/厘米(-10℃)气体粘度: 82.5μP(0℃)蒸发热: 111.64卡/克(-24.8℃)燃烧热: 7545卡/克比热: 0.5351卡/克·℃临界压力: 5.37MPa临界温度: 126.9℃液态二甲醚发热量: 6903×4.1868J/kg气态二甲醚发热量: 14200×4.1868J/kg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3.45~26.7%(V%)。
表1-1 二甲醚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20℃时,约0.49MPa下,二甲醚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5.3%(wt),甲醚在汽油中的溶解度(25℃)7.0%(wt),能溶于四氯化碳、丙酮、氯仿、乙酸甲酯等。
二甲醚为弱麻醉剂,对呼吸道有轻微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使皮肤发红、水肿、生疱。
浓度为7.5%(体积)时,经23分钟引起运动共济失调及麻醉,经26分钟失去知觉,皮肤接触甲醚时易冻伤。
二甲醚对金属材料无腐蚀作用。
对许多塑料和橡胶均有溶胀作用,接触二甲醚的密封材料应选用聚四氟乙烯等含氟塑料和特殊橡胶制品。
二、二甲醚产品规格燃料级二甲醚产品:二甲醚≥99.0%(wt%)H2O≤0.50%(wt%)甲醇≤0.50%(wt%)三、二甲醚用途二甲醚具有广泛的用途,精甲醚可用做日用化妆品、药剂、油漆等气雾剂的推进剂;生产硫酸二甲酯、低碳烯烃的原料;替代氯氟烃做制冷剂。
二甲醚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及标签(十六项完整版)

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甲醚化学品英文名:dimethylether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也用作溶剂,气雾剂,制冷剂和麻醉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GB3000-2013,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1,加压气体-液化气体。
标签要素: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保持容器密闭。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与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戴防护手套、穿防静电工作服、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睛设备。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沐浴更衣,注意个人卫生。
禁止排入环境。
【应急响应】如皮肤接触:皮肤接触时不能先脱衣物,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脱去被污染衣物,用温水抹干净身上有毒物,再送医院诊治。
吸入:迅速将呼入者抬离现场,对发生呼吸障碍者进行人工呼吸,立即就医。
收集泄漏物。
火灾时,使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安全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工。
【废弃处置】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清洗,然后掩埋处理或焚化,不要焚化密封的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该产品可发生静电累积,可能导致放电起火。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物质混合物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NO二甲醚99.5%115-10-6急救: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工的温水中复温。
二甲醚操作规程

二甲醚操作规程1.开车步骤1.1 汽化塔开车1.1.1 通知甲醇精馏或甲醇罐区作好二甲醚开车的送料准备。
1.1.2 开启甲醇罐V2901的进料阀门,打开FIQ2900前后截止阀关闭其旁路阀,给 V2901送入原料甲醇.1.1.3当V2903的液位LIA2901达到67%时,启动甲醇进料泵P2901A(B)给汽化塔T2901送甲醇.1.1.4当T2901塔釜出现液位时,打开汽化塔再沸器E2901蒸汽进出口阀门,用低压蒸汽给T2901塔釜加热.1.1.5当T2901塔釜温度TI2903达到125℃~130℃,PI2901>0.5MPa时,打开塔顶安全阀旁路阀,放走塔内的氮气.1.1.6当T2901塔釜液位LICA2902达到50%时,适当减少进料量,加大E2902的蒸气量,1.1.7当塔顶温度TI2902达到125℃时,打开开工加热器E2901的蒸汽进出口阀,投用E1901;打开流量计FI2903,甲醇蒸汽通过E2903,E2901过热后送往反应器R2901.1.1.8向R2901供甲醇蒸汽后,逐渐加大进料量,是出塔温度TI2902稳定在125℃~130℃,LICA2902在50%~60%,当全系统操作稳定后,将TDIC2901/FIC2902分别设定20℃,1820Kg/h投自动.1.2 反映器开车1.2.1通过调整开工加热器E2901蒸汽量,使进入R2901顶部的甲醇蒸汽温度TI2905达到240℃~280℃.1.2.2出R2901的甲醇蒸汽经过开工冷却器E2910冷却后,返回V2901当床层温度达到240℃时,脱水反应才开始进行.1.2.3当R2901一段床层出口温度TI2908达到300℃∽380℃打开FI2904给二段床层送入冷激气体,并调节TI2908稳定在240℃~280℃,出口温度TIA2910稳定在300℃∽380℃1.2.4当R2901压力PI2904达到0.5MPa,再打开R2901产品气出口阀门,使反应气通过气体换热器E2902甲醇换热器E2904,粗甲醇冷却器E2901冷却后进入粗甲醇储罐V2902同时关闭R2901出口气去V2910的阀门1.2.5当气体换热器出口的甲醇蒸汽温度达到240℃~280℃,打开V29053阀,关闭E2910的甲醇蒸汽进出口阀,停开工加热器E29101.2.6当反应器各段温度,流量都达到设定值且稳定后,将TIC2906设定260℃,TIC2905设定260℃投自动.1.3醇洗塔开车醇洗塔T2902的操作必须再精馏塔(T2903)尾气进入T2902前开始.1.3.1打开醇洗塔进甲醇阀门FV2905,调节其流量FIC2905到设定值0.34m /h.1.3.2打开V29101(T2903尾气进入T2902后阀门)阀,让T2903产生的尾气进入T2902.1.3.3根据生产负荷调整FIC2905,使T2902放空尾气分析(A2907)中的CH3OCH3,CH3OH含量达标1.3.4醇洗塔压力通过PV2909调节,当T2902操作稳定后,将PICA2909设定0.9MPa投自动1.4 精馏塔开车1.4.1打开精馏塔冷凝器E2907产品冷却器E2908的冷却水进出口阀;打开回流液流量计FIT2908进出口阀.1.4.2打开V2902出口阀通过调节进料阀FV2906开度,让物料缓慢进入T29031.4.3当T2903塔釜液位LICA2905达到20%时,打开精馏塔再沸器E2906的蒸汽进出口阀,用低压蒸汽给T2903塔釜加热.1.4.4当粗甲醚罐V2902的压力PI2905和T2903压力PIC2907相当时,启动P2903A/B1.4.5当T2903塔釜液位LIVA2905达到50%时,适当加大E2906蒸汽量,减少T2903进料量.1.4.6当T2903塔顶温度TI2914有明显上升时,打开回流阀FIT2908,继续升温至塔顶有回流液,让T2903处于全回流状态.1.4.7当FIT2908达到设定值9.44m3/h,塔压PIC2907达到0.9MPa,塔顶温度TI2914达到45℃时,开始在A2905对塔顶产品和釜液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不断调整工况,直到合格稳定后维持全回流一小时.1.4.8开启产品冷却器E2908冷却水进出口阀,开启产品采出口阀,产品计量罐V2904A(B)平衡阀及压力调节阀PV2908的前后截止阀……缓慢开启采出阀FV2909和FIT2909.1.4.9适当开启T2903釜液排出阀LV2905,控制液位稳定,并不断分析,使采出产品和釜液达标.1.4.10逐渐加大蒸汽量进料量,调整塔的液位.温度.压力.回流都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将FIC2910、LIVA2905设定50%投自动。
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甲醚化学品英文名:dimethyl ether化学品别名:甲醚CAS No.:115-10-6EC No.:204-065-8分子式:C2H6O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类别 1;高压气体,压缩气体。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气体,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一旦发生泄漏,除去所有点火源。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不适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气体,有爆炸危险。
高压压缩气体,遇热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
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 SDS 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DS 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新燃料——二甲醚(DME

新燃料——二甲醚(DME摘要作为LPG和石油类的替代燃料,目前二甲醚倍受注目,文章介绍了二甲醚的性质、制法及其用途。
作为LPG和石油类的替代燃料,目前二甲醚(DME)倍受注目。
DME 是具有与LPG的物理性质相类似的化学品,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能便宜而大量地生产。
与甲烷一样,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能源之一。
1二甲醚1.1概况DME的化学式是CH30CH3,是醚的同系物,但与用作麻醉剂的乙醚不一样,毒性极低;能溶解各种化学物质;由于加压时容易液化,可以用作喷雾剂、致冷剂及特殊燃料。
现在DME是由甲醇在催化剂存在下脱水合成;也可以将甲醇合成时产生的气体分离精制制造。
目前全世界二甲醚的产量不超过10×104t/y。
1.2DME的物理性质与特性表1列出了DME及其它燃料的性质。
表1DME与其它燃料的性质比较表项目二甲醚丙烷丁烷甲醇轻油(2号)化学式CH30CH3C3H8C4H10CH30H-分子量沸点℃液比重(沸点)(20℃)蒸发潜热kJ/kg6--蒸汽压MPa,20℃爆炸极限%十六烷值155--545>低位发热量MJ/注1十六烷值,表示柴油着火性的指数,该值高表示着火性好。
DME与LPG一样是无色物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沸点约-25℃,比C3H8高、比C4H10低。
常压下冷到-25℃或在常温下加压到,容易液化。
在沸点时液体比重比C3H8、C4H10大。
从表1可以知道其特性:1)液态时的低发热量比C3H8、C4H10低,比CH30H高;2)十六烷值与轻油近似,具有作柴油引擎燃料的优良特性;3)爆炸极限比C3H8、C4H10范围宽,但窄于CH30H。
因此说,DME可以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
2DME的开发自然界里DME并不存在,必须由原料来制成,天然气和煤是目前较好的原料。
当然在考虑原料问题时,对矿物燃料的资源量必须同时考虑。
由最近的统计确认的矿物燃料埋藏量的可开采年份是:(至1996年底,BP统计)石油:42年;天然气:62年:煤:2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