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管理推进学区建设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一、绪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背景和意义1.1 背景1.2 意义二、改革目标与原则2.1 改革目标2.2 改革原则三、学区划定与管理3.1 学区划定3.1.1 学区划定依据3.1.2 学区划定程序3.1.3 学区调整机制3.2 学区管理3.2.1 学区管理机构设置3.2.2 学区管理职责3.2.3 学区管理指标与考核四、学校资源配置与公平保障4.1 学校资源配置原则4.2 学校资源配置方式4.2.1 人员配置4.2.2 教育设施配置4.2.3 教育经费配置4.2.4 教育教材与学习资源配置 4.3 学校教育公平保障4.3.1 资源均衡机制4.3.2 社会支持机制五、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5.1 家校合作机制建立5.1.1 家校合作协作机构设立 5.1.2 家长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 5.2 社区参与机制建立5.2.1 社区资源整合与利用5.2.2 社区教育服务建设六、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6.1 师资队伍建设6.1.1 职业发展机制6.1.2 师资评价机制6.1.3 师德师风建设6.2 师资培养6.2.1 教师培训计划6.2.2 教师培训机构与资源6.2.3 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七、监督与评估7.1 监督机制建立7.2 评估机制建立7.2.1 教育质量评估7.2.2 学校绩效评估7.2.3 教师评估八、法律名词及注释具体列出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解释。
附件:1.附件一:学区划定程序示意图2.附件二:学校资源配置方案样本3.附件三:家校合作协议范本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解释12.法律名词2:解释23.法律名词3:解释3。
小学学区管理实施方案
小学学区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小学学区管理是指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将一个地域范围内的小学划分为不同的学区,并对学区内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学校的制度。
小学学区管理的实施,对于保障每个学生的入学权益,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划定学区范围。
根据当地的人口分布、交通情况、教育资源等因素,确定小学学区的范围。
学区范围应该合理,保证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教学质量,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就近入学需求。
2. 制定学区管理政策。
明确学区内学生的入学政策、转学政策、学籍管理等相关政策,保障学生的入学权益,防止学生因为学区划分而受到不公平待遇。
3. 完善学区内教育资源。
加大对学区内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包括学校建设、教师配备、教育设施等,保证每个学区内的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强学区管理与监督。
建立健全学区管理机制,加强对学区内教育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学区内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5. 加强学区间的协作与交流。
学区间应该加强协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保障措施。
1. 政策法规的制定。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小学学区管理的政策和规定,保障学生的入学权益。
2. 完善学区管理机制。
建立学区管理机制,明确学区内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具体工作内容,确保学区管理的顺利进行。
3. 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
加大对学区内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确保每个学区内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4. 建立学区间的交流平台。
建立学区间的交流平台,促进学区间的协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小学学区管理的实施,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入学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学区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学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计划
一、背景及目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我校拟开展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
通过改革,实现以下目标: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2. 促进学区内部教师交流,实现资源共享;3.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增强学校办学活力;4. 推动学区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区域内教育公平。
二、改革内容1. 教育资源配置改革(1)合理调整学区内部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学校硬件水平;(3)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2. 教师交流与培训改革(1)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鼓励教师跨校交流;(2)开展学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3)建立学区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3. 学校管理水平改革(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2)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3)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 学区教育均衡发展改革(1)推进学区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学校之间差距;(2)加强学区教育质量监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开展学区教育评价,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学区制管理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内容、步骤和时间安排;2. 成立学区制管理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组织实施;3. 开展学区内部调研,了解各学校实际情况,为改革提供依据;4. 制定学区教育资源配置、教师交流与培训、学校管理水平、学区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5. 组织开展学区制管理改革培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改革意识;6. 试点改革,总结经验,逐步推广;7. 定期对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进行评估,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顺利推进;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3.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学区制管理改革的认识;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5.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正文】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学校资源配置、学生入学问题等方面存在不均衡问题。
为了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力求在管理机制、资源配置、入学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教育公平性和质量。
二、总体思路1·坚持立法为依托,明确学区管理的法律地位和职责,促进、学校等相关各方共同参与学区管理。
2·健全学区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学区规划、资源配置和监督评估体系,确保学区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坚持分类管理原则,根据地区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管理政策和措施,推动学区内学校的多样化与优化升级。
4·优化入学制度,确保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入学机会,通过多渠道择校方式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三、学区管理机制1·学区规划(1)制定并更新学区规划,以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等因素为依据,科学规划学区内学校布局和容量。
(2)统筹规划学区资源的利用,做到公平、合理、高效。
2·资源配置(1)建立健全的学区资源配置机制,包括教育经费、师资、教材设备等方面的统筹管理。
(2)注重学区内学校的差异化发展,根据学校特色和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推动优质学校的发展。
3·监督评估(1)建立学区管理的内外部评估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公平性的监测评估。
(2)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和学区管理的重要参考,通过持续改进和激励机制,提高学区管理水平和学校绩效。
四、入学制度优化1·多渠道择校(1)建立丰富多样的择校渠道,包括学区内学校自主招生、特长生招生、公办民办学校择校等。
(2)鼓励家长和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长和发展需求的学校,提高学生入学的满意度和教育质量。
2·入学公平机制(1)建立入学公平机制,确保学生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
区域推进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P38 治理Strategy P42 样本●文/ 余华云区域推进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是新时期区域教育办学主体的使命担当。
2015年底,为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作用,加快生成优质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沙坪坝区正式启动中学学区制管理与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改革。
目前,全区共建有4个中学学区共同体和10个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小学8个、幼儿园2个),中学学区共同体实现全覆盖,小学教育集团覆盖面达51.5%。
一、多位联动,实现协同治理学区制管理与集团化办学本质上都是区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体制机制,二者在理论基础、基本内涵与核心价值上趋同,主要差别体现在操作层面。
2015年,沙坪坝区抢抓重庆一中、南开中学管理体制“下划”契机,结合辖区优质小学富集实际,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采取“多位联动、三年一贯、规划引领、项目驱动”策略,分中学、小学(幼儿园)两个系列推进改革。
一是行政部门“主管”。
区教委于2015年11月、12月相继出台《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中学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通知》《沙坪坝区关于创建首批教育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方案》,对中学学区制管理、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形态、职能定位、管理模式、运行方式和工作开展进行了顶层设计。
沙坪坝区小学教育集团教师培养研讨会方略39EDUCATION TODAYJanuary 2020今日教育通过将学区共同体、教育集团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个中学学区共同体每年有150万元预算。
每所小学教育集团校(园)每年5万元预算),制定并实施经费使用、研讨交流、考核评价等系列制度,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研修机构“主导”。
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将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工作纳入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列为部门集体视导“规定动作”,为区教委和中学学区共同体、小学教育集团提供专业支持。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管理,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特制定本《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教育质量的不稳定。
因此,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是必要的,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
二、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区划分和学校资源配置机制,确保每个学区内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区划分⒈学区范围的确定将根据实际情况,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定义务教育学区。
⒉学区内学校的分类根据学校特点和教育资源分配情况,将学区内的学校分为基础学校、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等不同类型。
⒊学区内学校的数量控制根据学区人口和学生需求,科学确定学区内学校的数量,并进行合理分配,避免过度集中或资源过剩。
四、资源配置⒈师资力量通过调整学校师资结构,合理分配优质教师资源,确保学区内每所学校都能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⒉教育设施与硬件根据学校规模和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设施和硬件资源,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⒊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学区内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教学资源的流动和交流,提高教育质量。
五、教育管理机制创新⒈学校自治与监管相结合在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加强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⒉完善学校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估机制,对学校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⒊家长参与与社会监督提高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的监督,形成多方面共同监管的机制。
附件:⒈学区划分图示⒉学区内学校名单及分类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学区制管理:即将教育区域划分为学区,并通过学区划分来进行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学区管理制工作总结
学区管理制工作总结学区管理制是指对学区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和工作方法。
其目的是优化学区资源配置,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下面是学区管理制工作的总结:1. 整合学区资源:学区管理制的核心是整合学区资源,合理分配资源给各个学校,使每所学校都能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开展学区资源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确保学校之间的资源均衡分配。
2. 加强学校管理:学区管理制要求学校将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要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育教学计划,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区管理制要求各校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学区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 加强学生管理:学区管理制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
5. 推动教育公平:学区管理制要求促进教育公平,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象。
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弱势学生的扶持,提供特殊教育和辅导服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6. 建立学区管理机制:学区管理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学区管理机制,包括学区管理领导机构、学区管理规章制度、学区管理流程等。
学区管理机制要健全,能够确保学校和学区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推动学区整体发展。
学区管理制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重要手段,各个学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提升学区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学校学区管理实施方案
学校学区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学校学区管理是指根据学校规模、地理位置、教学资源等因素划分学区,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学校资源的一种管理模式。
学校学区管理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学区管理的意义。
1. 优化资源配置,学校学区管理可以通过合理划分学区,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2. 促进教育公平,学校学区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为地域差异而导致的资源不均衡问题,促进教育公平,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提高学校整体形象,通过学校学区管理的实施,可以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和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选择该学校。
三、学校学区管理的实施方案。
1. 划定学区范围,根据学校所在地域特点、学生分布情况等因素,科学划定学校学区范围,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
2. 统一招生政策,对于同一学区内的学校,统一招生政策,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因为学区差异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公平问题。
3. 教育资源整合,学校学区管理可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4. 加强学校间协作,学校学区管理可以促进学校间的协作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共享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四、学校学区管理的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加大对学校学区管理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学校学区管理的实施细则。
2.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学校学区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学区管理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3. 提高师资水平,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为学校学区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五、结语。
学校学区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管理举措,对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积极推进学校学区管理的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学区化治理工作思路
学区化治理工作思路一、引言学区化治理是指以学区作为基本单位,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政策和实施教育管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区化治理工作的目标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区化治理工作的思路。
二、确立学区化治理的重要性学区化治理能够有效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择校问题等难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学区化治理还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和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多元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三、建立科学的学区划分体系学区化治理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学区划分体系。
划分学区应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等因素,确保学区内学校的规模适宜、师资力量均衡、教学设施完善。
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学区化治理要注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通过合理安排学校布局、优化师资配备、完善教学设施等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每个学区内的学校都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五、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估学区化治理需要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估。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同时,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为学校改进提供依据。
六、加强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学区化治理要加强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
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建立起广泛参与的家长委员会,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紧密联系。
同时,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学校治理,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区化治理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八、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学区化治理需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提高教育管理效能。
同时,要加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一、前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公平、有效的学区制管理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水平。
三、学区划分1、学区划定原则学区划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公平原则:坚持资源均衡、有序合理,不得做出偏向某一学区的决策。
- 效益原则:学区划定应充分考虑学校的规模、资源配置、教学水平等因素,确保学区的运行效益最大化。
- 协同原则:学区划定应促进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2、学区划定程序学区划定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确定学区划定的范围和标准。
- 制定学区划定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
- 经过评估和论证后确定最终的学区划定方案。
- 实施学区划定,并进行动态调整。
四、学区管理机制1、学区管理机构设置根据学区划定方案,设置相应的学区管理机构,包括学区教育局、学区教育委员会、学区督导组等。
2、学区管理职责学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落实国家和地方教育方针政策,制定学区内的具体实施细则。
- 组织制定学区内学校的教育计划和管理规定。
- 组织学区内的教育督导,确保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 统筹协调学区内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 其他与学区管理相关的工作。
五、学校评估与监督1、学校评估制度建立学校评估制度,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队伍、教育环境等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及时公布。
2、学校监督机制建立学校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定期检查和督导,确保学校按照教育政策规定开展工作。
六、家校合作与家长参与1、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家长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活动,组织家长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参与。
学区房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区房管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房的管理。
第三条学区房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就近入学原则:优先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学区内学校就近入学。
(三)规范管理原则:加强学区房管理,维护良好教育秩序。
(四)动态调整原则:根据学校布局、人口流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学区划分。
第二章学区划分第四条学区划分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学校办学规模和学位供给能力;(二)适龄儿童、少年的居住地分布;(三)交通便利程度;(四)学校周边环境;(五)历史沿革和居民意愿。
第五条学区划分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学校、社区、家长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学区划分方案;(三)向社会公布学区划分方案,接受社会监督;(四)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正式实施。
第六条学区划分应当保持相对稳定,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三章学区房管理第七条学区房是指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拥有产权的住房,用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第八条学区房管理应当遵循以下规定:(一)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向学校提供以下材料:1. 房产证或购房合同;2. 户口簿;3. 适龄儿童、少年的出生证明;4.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二)学校应当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符合学区划分要求。
(三)学校应当建立学区房信息库,对学区房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四)学区房信息库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住房地址;2. 房产证或购房合同编号;3. 户口簿信息;4. 适龄儿童、少年的就读学校;5. 其他相关信息。
学区化管理实施方案
学区化管理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学区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学区化管理是指以学区为单位,对学校进行整体管理和资源配置,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目标的管理模式。
下面将从学区化管理的背景、实施方案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背景。
学区化管理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单一学校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各个学校之间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协调等问题。
而学区化管理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学区内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学区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实施方案。
1. 学区划分。
首先,要对学区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每个学区内的学校数量合理、规模适中。
学区划分应考虑到学生的居住分布、教育资源配置等因素,尽可能使每个学区内的学校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2. 教育资源整合。
其次,学区内的教育资源需要进行整合,包括教师、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
通过资源整合,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教学质量评估。
针对学区内的学校,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通过评估,可以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学校的改进提供依据。
4. 教学协作。
学区内的学校应该加强教学协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以提高整个学区的教学水平。
5. 学生流动管理。
对于学生的流动,学区内的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和协调,保证学生的流动不会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三、效果评估。
学区化管理实施后,应该对其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学校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学区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学区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学区建设”,实现课后服务工作“六统一”
加强“学区建设”,实现课后服务工作“六统一”作者:黄晓丽来源:《云南教育·视界(时政)》2023年第12期自2011年起,玉溪市積极探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城乡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玉溪市教育局下发了《玉溪市教育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学区建设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
成立了学区管理机构,负责学区管理工作,实行任命制和任期制,学区管理实行民主决策。
学区基本做到了课后服务工作6个统一:即统一学校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队伍管理、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教研管理、统一监督考核。
学区内统一对人、才、物、事进行调配管理,区域内实行“名师共享”制,促进“学区内”教师的跨校交流、跨校授课、跨校教研,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
一是突出目标导向,“五育融合”助力全面发展。
坚持课后服务素质教育为导向,将课后服务作为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的重要阵地,指导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科学制定服务方案,根据家长需求,提供午托、晚自习,寒暑假温馨托管,形成以“基础托管+特色课程”为主要形式的课后服务机制。
二是突出需求导向,“菜单服务”强化基础保障。
采用“1(作业辅导)+N(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形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水平、学生需求和课程设置,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
建立以作业辅导为主,科技教育、体育锻炼、劳动实践、艺术教育、社团活动、素质拓展为辅的课后服务内容体系。
区域内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课后服务,开展读书、体育、科技、艺术等课后服务活动,探索以人工智能、少儿编程、无人机、机器人为主的校内课后服务新体系,区域内统一加强课后服务时间管理、服务对象管理、服务内容管理、和服务主体管理,开展舞狮舞龙、虎掌舞、陶艺、皮影戏等非遗传承和社团活动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学生兴趣特长得到了培养和拓展。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巩固薄弱环节。
建立区域内的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学校为主、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
学区治理年度工作计划
学区治理年度工作计划一、学区治理年度工作计划概述学区治理是指学区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机构和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政府主导的、协调一致的整体性教育活动。
为了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学区教育按照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求进行,学区治理年度工作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某市教育学区为例,从学区发展定位、教育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以及教育公平和创新等方面进行权威性国务院考试工作。
旨在通过系统性、全面性和精准性的规范计划,为学区科学、合理、有效地推进治理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二、学区发展定位学区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区治理的定位,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政策,实施县(市)、校(园)发展规划,创新学区治理模式,提高学区管理水平。
在此背景下,针对某某市教育学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年度的学区治理工作计划,根据市委、市政府履行义务教育保障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要求,充分研究新时期学区治理发展新任务。
三、教育质量提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权益,提升学区整体教育质量,某某市教育学区将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组织英语教师外语能力提升培训,加强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推开教学工作合同制度,建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此外,学区还将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学区教研活动,加强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德育工程,注重文化课、素质教育、特色教育的整合。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某某市教育学区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教师培训与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激励机制设置等。
具体来说,学区将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并加大对中小学教师“互联网+教育”能力提升、高水平骨干教师培训、教师交流活动、加强教研、教改和工程师制度建设等工作力度。
五、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学区治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某某市教育学区将持续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各类学生工作细则。
学区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学区管理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区管理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区管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各界参与,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形成一种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为了推进学区管理改革,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建立健全学区管理机制。
学区管理机制是学区管理的基础,是保障学区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建立由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学区管理委员会,明确学区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学区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其次,我们将加强学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推进学区管理改革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学区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我们将建立学区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学校之间、学校与政府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共享,为学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将加强学区管理的财务保障。
学区管理需要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我们将加大对学区管理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学区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学区管理经费的合理使用。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学区管理的队伍建设。
学区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我们将加强学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建立健全学区管理人员的选拔、考核和激励机制,为学区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最后,我们将加强学区管理的社会参与。
学区管理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
我们将建立学校、家长、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学区管理机制,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共同推进学区管理改革。
总之,学区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将按照上述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学区管理体制,提高学区管理水平,为推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机制建设 学区化管理全面升级学区制
加强机制建设学区化管理全面升级学区制作者: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年第05期编者按:2014年3月,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在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举行东城区学区制综合改革推进大会,会上东城区教委八大学区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挂牌。
这是东城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
东城区将以深化学区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期,“区域教育”将聚焦东城区在教育综合治理体系改革方面的探索。
为缩小校际间差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4年,东城学区化管理正式启动。
这一新型管理模式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了校际间的壁垒,着力学区内设施及设备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促进校际之间资源优化均衡配置。
2005年至2006年,学区化管理模式在原东城区全面铺开。
2010年,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原东城区与原崇文区合并,学区化建设向南延伸,至2012年底,新东城八大学区全部建立,学区化管理实现区域全覆盖。
十年间,学区化管理成果丰硕,形成了深度联盟、大年级组、一长执两校等一系列东城教育的响亮品牌,“学区化管理经验”还被纳入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
近年来,面对老百姓的需求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面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东城教育力争再上新台阶,借助教育综合改革提供的发展经验与实践平台,学区化将逐步升级为学区制,探索构建科学、民主、开放、多元的教育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高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水平。
机制建设是引领事业发展的基础。
未来,东城学区制综合改革将着力六大机制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学区工作运行机制东城区教委成立学区制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八大学区工作委员会形成以学区为基本单元的新型现代化治理体系。
学区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学区发展规划、管理章程和议事规则,研究、协调、统筹改革事项推进,实行学区、社区、家庭等多元参与,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结构。
学区行政管理实施方案
学区行政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学区行政管理是指学校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学区行政管理的实施方案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学区行政管理的实施方案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通过学区行政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加强学校管理和指导,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通过学区行政管理实施方案的落实,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推动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1.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明确学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学校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3.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环境,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4. 强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督。
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 加强学校与家长沟通。
建立健全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实施保障。
1. 加大政策支持。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区行政管理的政策支持,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学区行政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3.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学区管理助力学校发展
工作 , 首先要找准学区管理工作
了实现 目标的关键途径 。笔者还 特别 与学校发展 思路 不甚清 晰 的
一
定位 , 明确学区管理工作方针。 学 区是教委 的派 出机构 ,它 的职责
是“ 两协助” 即协助上级落实方 , 针政策 , 协助学校实现 自主发展。
名 校长进行 了数次 交流 ,共 同
作为 区与校之 间 的一 级管理 机构 ,学 区的主要 职责是 协助上
学校 的办学 目标 确定 为 “ 加强 队
伍建设 , 赢得社会 声誉” 。
激发他 们 的内在 活力 ,而不是 把 自己当做 总校或 中心校 ,直接 对
学校下 达命 令 。学 校发展 必须 遵
20 06年 , 者在暑 期 全体 干 笔 部会 上 提 出 了“ 弘扬 务 实 、 搏 、 拼 创新 的杨 柳 精 神 ,创 办优 质 、 均 衡 、 色 的杨柳 教 育 目标 ”带 领 特 ,
探 讨 学 校 的 发 展 目标 和 办 学 思
路。 交流过后, 这名校长的思路开 始发生转变 : 困难到找问题 , 从讲
:查 兰
—
—
—
—
一
◇ ◇
制, 鼓励学 校特色 办学 。 学 区评 价学 校 的主要 目的是 激励学校 。学 区对学 校 的评 价应
品牌典 型 、实施促进 学校发 展 的
有 哪些办学 打算 ?学校需 要学 区 提供哪些 帮助 ?” 假期 间 , 体 暑 全
实例说明学区管理的引领价值和 实现引领的策略措施。在笔者看 来, 学区管理的引领价值集中体 现在 对 校长 办 学思 想 的 引领 、 对 学校办学方向的引领、对整体 目
标掌 控的引领 、对 工作进 程推进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一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努力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合水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7所,其中小学94所,教学点62个,占学校总数的75%。
小学教职工1125名,在校小学生19502名,分别占全县教师和学生总数的58%和61%。
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促进全县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现就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一、以创新管理体制为抓手,不断加强学区建设体制创新是永葆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省、市加强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工作的历史机遇,把建立“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作为解决“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下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
立足县情,广泛调研,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建立了由乡镇中心小学校长负责管理辖区内小学教育工作的新体制,实现了人权、财权在乡镇区域内相对统一,确保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
按照“理顺体制,整合资源,降低重心,减员增效”的工作思路,2002年撤销了乡镇教委,其管理职能由乡镇中心小学承担。
为每个乡镇中心小学增加了2名编制。
乡镇中心小学设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报账员各1名。
中心小学校长兼学区主任,全面负责本乡(镇)小学管理工作,副校长主管中心小学并参与全乡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其它班子成员分别负责全乡小学相应业务工作,建立了由县教育局直管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2003年,针对小学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召开了全县小学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捆绑管理”思路,即县局工作人员与所联乡校捆绑、乡镇中心小学与所属完小及村学捆绑、完小与所属村学捆绑,捆绑者同考核、同奖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区域管理推进学区建设——东丰县南片学区自查报告按照省教育厅规划部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第二批实验工作要求,以《东丰县“大学区建设”工作方案》和《东丰县“大学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为指导,东丰县南片学区于2014年4月牵手成立。
所辖学校有第二实验小学、横道河镇小学、大阳镇小学、和平镇小学、一面山乡小学、影壁山乡小学六所学校,以第二实验小学为学区基地校,牵头引领南片学区工作整体推进。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南片学区本着“准确定位,专题突破,积极创新,稳步推进”思想,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共同发展”的原则,站在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构建和谐区域教育的高度,深层思考并探索实践学区化建设,在“共思”、“共行”、“共进”中提升学区发展品质、丰厚学区发展内涵、打造学区教育品牌。
结合进修学校《大学区建设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对照南片学区实际情况,现总结汇报如下:一、建立组织机构,整合区域特色,提升管理共识在学区建设初期,我们以“学区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为核心,形成三级管理网络遵循原则,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整合学区管理机制,以确保大学区发展及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1、组建学区组织机构成立“小学南片学区管理委员会”、“小学南片学区秘书处”、“小学南片学区业务研修组”、“小学南片学区学科备课组”等机构。
落实小学南片学区管理委员会职责,学区长职责,学区联络员职责,学区管理秘书处职责,学区业务研修组职责,学区学科备课组职责。
各个岗位,各位领导能够各负其责,为了更好的便于交流沟通,学区建立了QQ群具体指导开展工作,学区把各负责学校开展的工作情况纳入到对成员校的考核系列。
每学期召开校长联席会议2——3次,筹划开展学区各项工作,学区校定期向学区长汇报工作情况,成立以大学区长为中心的视导工作组,定期到成员视察学区建设工作,解决实际困难,指明发展方向。
2、确立学区管理模式六所学校各有其相对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但校际之间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差异。
基于这种情况,南片学区领导组反复商讨,达成了以大学区内公共教育资源为基础,构建资源运筹与质量管理一体化的学区教学管理体系,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共识,并通过学区整体策划和各校协同运作,初步形成了南片学区教学“体系化质量管理模式”。
该模式由常态的管理体系和动态的运行机制两部分构成,其中常态管理体系包括教学常态管理的组织、制度、目标、资源和信息;动态的运行机制包括教学活动同步、科研课题引领、教师研修培训、教学工作视导、教学质量评价五项机制。
3、统筹学区目标规划按照县教育局大学区建设的精神,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规范常态、调整思路、减负增效、创新发展”为主线,各学校教学校长以常规管理、学科发展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到课程建构、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做好大学区办学目标规划和发展目标确立的落实工作,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及优质资源共享方案。
制定学区三年工作计划,共同协调制定学区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学区送课、送培活动,教研活动等大活动的开展。
学区六校以地理位置、学校发展情况为基础,成立帮扶机制,如二实验与一面山小学、大阳与影壁小学,横道与和平小学互助形式,更便于学区校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4、完善运行机制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经学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协商,形成了统筹安排、轮值承办、校际联动、专题研培、网络互动等多形式工作模式。
逐步建立学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实现学区工作依规运作,确保实效。
建立学区管理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两次:学期初研究策划学期工作,学期未进行工作总结与反思;建立学区学期专题研讨展示制度,实行轮值承办模式;建立学科单元集备制度,确保集备时间,共享智慧,张扬个性;发挥网络优势,建立学区内网络研修体系,明确网络研修制度,确保每个学科均参与研修活动,实现学区内同学科教师教研常态化;建立名师骨干引领制度,发挥学区内名师骨干的作用,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建立奖励机制,调动学区内联动工作的积极性,定期评选学区工作优秀工作者及各项工作先进教师,六校联合颁发奖励证书,并按教育局通知精神和学校标准兑现延时工作和加班工资。
南片学区定期向县教育局“大学区”办公室报送信息简报,以便于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学区建设工作。
二、以均衡发展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依托,促进合作共生2014年“三疑三探”课堂模式改革如一枚重弹在东丰教育领域炸响。
“大学区建设”在此基础上布署实施,为课改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同时课改也为学区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为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创设了更多发展空间。
(一)专题培训活动,走在课改前列学区重视教师培训,各校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在磨课、研课、评课的过程,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特别是针对农村青年教师多,经验不足的大练兵活动。
南片学区还结合课改,开展大量开放活动,以点带面,引领课改思路,推动学区师资队伍整体提升。
3月28日,学区内横道河小学就在教育局、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率先举行了“三疑三探”开放日活动,为全县课改模式推进起到了引领、探路的作用;4月15日,“南片学区启动仪式暨课改研讨会”在东丰县第二实验小学隆重召开,在本次会议中第二实验小学作为基地校,为学区五所学校展示了27节课改推门课,学区共同选送的四节研讨课,供大会交流、探讨。
在学区优秀教师的引领下,在小教部教研员的释惑解疑后,“三疑三探”课堂模式改革在南片学区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幕。
4月23日,学区内大阳小学,在汲取了其他学校课改的先进做法基础上,也推出了自己学校的课改实践开放日活动。
6月25日,学区内两所学校将课改以来所取得的点滴进展、收获向全县的教育系统推广。
横道河小学在上午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汇报了“三疑三探”课堂模式改革的成果。
下午,大阳小学以“评星活动”的实操与优化为主题汇报了在模式探索过程中,小组建设先进做法。
10月23日,南片学区为在大阳小学举办了“教学模式改革语文精品课例展示研讨活动”现场会,在本次现场会上举行了隆重的“531”骨干教师牵手仪式;学区中心备课组正式会面,筹划集体备课相关事宜;举办了南片学区小微课题发布,立项六个小微课题,学区校分别负责一个,由骨干教师牵头,其他学校选派教师参与研究;在会上六所学校分别选派青年教师参与研讨,共展示六节语文课例,并由青年教师的“师傅”现场点评。
2014年11月25日、2015年4月7日,2015年4月17日,南片学区开展了三次“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分别由二实验小学前往一面山小学送课,大阳小学往影壁小学送课,横道小学往和平送课,共有7位优秀教师参与送课,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在现场点评、答疑、讲座,为乡村教师送上了课改教学的一场场饕餮盛宴。
学区长刘斌校长还对教师们提出了三点希望:做一个有职业追求的教师,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做有一思想的教师。
(二)实施调研视导,倾听课改心声为了掌握课堂改革实施情况,深入了解课改的动态与进程,深化大学区基础建设,倾听基层教师课改心声,在东丰县进修学校的组织下,2014年九月对南片学区六所学校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专项调研。
截止至调研,南片学区六所学校均能按照教育局课改文件精神、大学区建设方案开展学校的课改工作,并能认真落实并执行工作计划。
在东丰教育信息网、学校网站课改专栏中共计发表文章513篇,大型课改活动记实41次,发表课改案例、视频36件。
各所学校都能有效组织实验教师学习课改文件、理念知识,并能自主学习课改相关知识,努力提升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在业务学习笔记中可以体现学校课改大型活动的记录,也有教研组共同培训、探讨课改实施的过程。
共计学习78次。
南片学区六所学校有五所学校采用县集中分发的电子教案,教师在备课时,能合理使用电子教案,各校按要求提交足够的数量学科教案,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个性修改,细致、认真,有针对性。
调研中还与部分教师进行了问卷和座谈,倾听并答复了一线教师们在课改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也发现并收集了一些教师的典型做法,一些学校的课改措施被及时肯定,课改中取得的问题得到梳理,为下一步继续推进课改指明方向。
(三)规范数据管理,学区共享资源根据文件精神,在南片学区内设置南片教学研修群,及时发布学区动态,组建大学区数据中心,及时收集整理学区成员各校教师基本情况、学生基本情况,了解学区动态,保障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各校教育资源各不相同,二实验作为基地校,在资源共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次为成员校提供学生演出服装、道具等,为影壁山小学赠篮球架一幅,为一面山小学赠电脑10台。
二实验、横道小学是学区内的优秀学区,在县内也首屈一指,多次组织其他成员校到这两所学校参观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墙设计、学前班管理、文档管理等,将学校管理的一些先进经验与各校分享,促进了学区各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531”牵手联盟,共促师资队伍发展学区成立业务研修组,由各校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导主任为中心力量。
成立学区中心备课组,由各校优秀教师为骨干,分学科、分年段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的力量,互助互学中稳步提高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课时的研究,对课堂的设计等,减小差距,提高学区整体体师资力量。
定期开展网络研修工作,共同探讨课改话题,总结经验,交流心得,互助提高。
“531”牵手联盟的骨干教师会定期组织所代培的青年教师针对教学中实际问题进行剖析、讲解经验与心得,并把自己在各级培训中体悟与之分享,带动学区青年教师整体提高。
在学期初中心备课组会在负责教师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利用微信、qq群等工具集体中备课,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案设计与大家分享,共同改进,完善教案,使年青教师清晰了教学思路,积累了教学经验,提高了课堂质量。
(五)重视师德教育,树立身边典型学区各校重视师德的宣传与培养,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职业道规范》等相关文件。
2014年,响应教育局活动精神,让青年教师发现身边的师德典型事迹,并在学区内开展讲身边的师德演讲片赛,二实验王虹教师代表学区参加县复赛获得第一名,并代表东丰县参加了辽源市师德演讲获得一等奖;2015年,各成员校又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寻找师德典型事迹,并向学区推广,学区各校利用时间,集中学习各校上报的优秀教师事迹。
身边人教育身边人,一些习已为常的事情,一些感人至深的事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地坚持去做就是最可贵的。
三、规范办学理念,突出工作重点,彰显学区成效依据我县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围绕校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以教学改革、教师发展、文化建设为重心,发挥各校特色优势的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学区活动。
1、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口,以探索有效培养学生设疑、自探、合作、交流、评价的操作范式为重点,开展小微课题研究,实现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打造学区“家长认可的教学质量、学生认可的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