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曲线和方程》全国高中数学课堂竞赛活动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曲线和方程》全国高中数学课堂竞赛活动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曲线和方程》全国高中数学课堂竞赛活动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曲线和方程》全国高中数学课堂竞赛活动教案

【课题】曲线和方程

【教材】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上)【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3、学会根据已有的情景资料找规律,进而分析、判断、归纳结论;

4、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直线方程的引入,加强学生对方程的解和曲线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的认识;

2、在形成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的教学中,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出结论,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能用所学知识理解新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

1、通过概念的引入,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通过反例辨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怎样利用定义验证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

【教学方法】问题探索和启发引导式相结合

【教具准备】三角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感性认识阶段——以旧带新,提出课题

师:在本节课之前,我们研究过直线的各种方程,建立了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同时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也表示着一条直线。下面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出示幻灯片2)

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上深刻体会如下结论:

(出示幻灯片3)

幻灯片2

画出方程0=-y x 表示的直线

(出示幻灯片4,引导学生类比、推广并思考相关问题)

师:以上问题就是本节课的内容:曲线和方程(板书课题)。

二、分化本质属性阶段——运用反例揭示内涵

幻灯片

4 类比:

推广:

即:任意的曲线和二元方程是否都能建立这种对应关系呢?

也即:方程0),(=y x F 的解与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具备怎样的关系就能用方程0),(=y x F 表示曲线C ,同时曲线C 也表示着方程0),(=y x F ?为什么要具备这些条件? 幻灯片3

1、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

即:直线上所有点的集合与方程的解的集合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也即:

师:刚才的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到了应具备关系:“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有的同学提到了应具备关系:“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还有的同学虽用了不同的提法,但意思不外乎这两个。现在的问题是:上述的两种提法一样吗?它们反映的是不是同一事实?有何区别?究竞用怎样的关系才能把幻灯片4中的曲线和方程的这种对应关系完整的表达出来?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来研究下列问题:

(出示幻灯片5,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加以纠正和总结)

师:方程⑴、⑵、⑶都不是曲线C 的方程。第⑴题中曲线C 上的

点不全是方程0=-y x 的解;例如点A (-2,-2)、B (3-,3-)等即不符合“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这一结论。第⑵题中,尽管“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但是以方程022=-y x 的解为坐标的点却不全在曲线上;例如D (2,-2)、E (3-,3)等不符合“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这一结论。第⑶题中既有以方程0=-y x 的解为坐标的点,如G (-3,3)、H (2-,2)等都不在曲线上,又有曲线C 上的点,如M (-3,-3)、N (-1,-1)等的坐标不是方程0=-y x 的解。事实上,⑴、⑵、⑶中各方程幻灯片5

用下列方程表示如图所示的曲线C ,对吗?为什么?

所表示的曲线应该是如图所示的3种情况。

(出示幻灯片6)

幻灯片6

师:以上我们观察分析了幻灯片3、5中的问题,发现幻灯片3中的问题完整地用方程表示曲线,用曲线表示方程;而幻灯片5中的问题不能完整地用方程表示曲线,用曲线表示方程。如果我们把完整地用方程表示曲线和用曲线表示方程看成“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话,那么就可以给“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下定义了。

三、概括形成定义阶段——讨论归纳给出定义

师:在下定义时,针对幻灯片5中的第⑴个问题“曲线上混有其坐标不是方程的解的点”应作何规定?

生:“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师:针对幻灯片5中的第⑵个问题“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在曲线上”应作何规定?

生:“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有是曲线上的点”。

这样,我们可以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下这样的定

义:

(出示幻灯片7)

四、定义强化理解阶段——多种表征、深化内涵

师:大家熟知,曲线可以看作是由点组成的集合,记作C ;一个二元方程的解可以作为点的坐标,因此二元方程的解集也描述了一个点集,记作F 。请大家思考:如何用集合C 和F 间的关系来表述“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定义中的两个关系,进而重新表述“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

启发学生得出:关系⑴指点集C 是点集F 的子集;关系⑵指点集F 是点集C 的子集。

(出示幻灯片8)

师:另外从充要条件的角度看,关系⑴或⑵仅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必要条件,只有两者都满足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才具备充分性。

五、应用和强化阶段——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幻灯片8

这样用集合相等的概念定义“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为:

F C =??

????C F (2) F C )1( 幻灯片7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 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0),(=y x f 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⑴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⑵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

1、初步应用、突出内涵

(出示幻灯片9,让学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回答:⑴错。不符合定义中的关系⑵,即F C ?但F C 。

⑵错。不符合定义中的关系⑴,即C F ?但C F 。

⑶错。不符合定义中的关系⑴和⑵,即C F 且F C 。

2、变式应用,提升能力

(出示幻灯片10,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以下问题)

学生回答:⑴依据关系⑵点A 在圆上,依据关系⑴点B 不在圆上。 ⑵依据关系⑵求得m=23±。

(出示幻灯片11,教师启发学生共同完成如下证明)

幻灯片9

下列各题中,图所示的的曲线C 的方程为所列方程,对吗?如果不对,是不符合关系⑴还是关系⑵?

师:请同学思考,证明应从何着手?

生:应从以下两方面:(1)圆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2522=+y x ;

(2)方程2522=+y x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圆上。

师:(1)中的“点”和(2)中的“解”指的都是有关集合中的全体元素,怎样解决全体问题?

师:(学生思考片刻后)用“任意一个”代表“全体”是数学证明中常用的方法。

(请同学们完成证明过程,同桌间交流,参照课本证明纠正错误,完善证题过程,加强证明题的严密性。)

六、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实例的研究,掌握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在领会定义时,要牢记关系⑴、⑵两者缺一不可,它们都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必要条件,两者都满足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才具备充分性。

曲线和方程之间一一对应的确立,进一步把“曲线”与“方程”统一了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更多地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七、作业:

幻灯片11

证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5的圆的方程是2522=+y x 。

1、教材72页,习题1、2题。

2、思考题:如果两条曲线的方程0),(1=y x F 和0),(2=y x F 的交点为M (00,y x ),求证:方程0),(),(21=+y x F y x F λ表示的曲线也经过点M 。(λ为任意常数)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 2012年11月16日-19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青年杯"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共听了16节课,上课教师课题自备,包括《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循环结构(二)》,《有趣的杨辉三角》,《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分法与方程的解》,《二项式定理》,《算法的概念》,《导数的概念》,有些内容是两个老师同上,也就是同课异构,每节课都很有特色,听完课后,听有经验的专家点评,并向专家请教了许多问题,回来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思考实践,真正感受到这次观摩活动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一.学生教师双主体的地位改变 这次观摩活动中,每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较充分的体现,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实践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真正教会学生怎样去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如《有趣的杨辉三角》这节课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广西钦州灵山中学的赵金成老师,她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过度自然流畅,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由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探讨完成的,当然这与老师的引导和点播是分不开的。本节课赵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四个问题设计 问题1:计算()n b a+ 通过填表你发现什么规律?问题2:观察“杨辉三角”你能得到哪些数字规律?(学生填到课前发的习题纸上)问题3.请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试着证明你的猜想。问题4.请各小组派带代表发表你们的看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杨辉三角中蕴含的数字规律,再通过小组全班的探讨交流证明发现的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注重运用了转化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把观察到的规律证明化归为组合数性质的应用,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结合,体现了真正的探究-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探究与交流的时空,经历规律的发展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明显。 二.语言简单明确,评价趋于多样化 这次参赛的各位老师语言精练,不管是老师的引导语还是提问语或评价语都十分的准确到

中学数学优质课评选规划方案.doc

中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方案 根据《 2015—— 2016 学年“研训赛”工作方案》要求,拟于2016 年3 月举行中学数学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交流,重在研究。通过中学数学优质课评选与观 摩活动,交流课堂教学经验,研讨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推动广大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活动时间、地点 本次活动时间拟定于2016 年 3 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评选的有关事宜及要求 1.参评教师条件。参与2015——2016年研训赛活动的中学数学学科在职专 任教师,各乡镇中心校和县直学校在本单位上学年三轮赛课评选出的优质课教 师。 2.选拔推荐。本次活动由乡镇中心校、县直各学校负责,公开、公正、 公平,逐级选拔,择优推荐。 3.课题选择。在《函数》中任选一个课时,具体课题及教材版本选择由作 课教师自定。 4.评选项目及程序。本次评选活动分为录像课评审和现场作课两个阶段: ( 1)录像课评审。由评委对选手提交的录像课提前进行评审,确定一等奖;(2)现场作课:录像课被评为一等奖的选手进入本阶段,内容包括:作课( 40 分钟)、“教学设计说明与反思”(5 分钟,可采用课件展示说明)。 5.评奖办法。本次活动设一、二等奖,由教研室组织专家组评审确定奖 次。 6.材料报交。 (1)优质课教师评价表。本次活动的所有参评教师均需填写《2015—— 2016 学年中学数学优质课教师评价表》(见附件 1)。纸质加盖公章。 (2) 教学视频。一等奖候选教师须提供本节课完整的教学视频,时间40 分钟。视频要保证正常播放(教学视频中直接注明课题、作课人及单位,拷贝U 盘),播放流畅,图像、声音清晰,全面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活动。 (3)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纸质和电子稿各一份(电子稿,word,A4) 。其中,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置;学生学情分析;④教学策略分析;⑤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大约 2000 字左右,大致包括以下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5)》(北师大版)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设计思路如下: 四、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通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发展数学应用意识,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发展数学的理性思维。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掌握。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提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 2、(提问)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是什么? (二)创设问题情景 引例:“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一口答 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上一天多1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了名的,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请在座的同学思考讨论一下,穷人能否向富人借钱? [设计一个学生比较感爱好的实际问题,吸引学生注重力,使其马上进入到研究者的角色中来!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学生直觉认为穷人可以向富人借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求,得出: 穷人30天借到的钱:4652 30)301(3021'30=?+=+++= S (万元) 穷人需要还的钱:=++++=292302221 S ? [直觉先行,思辨引路,在矛盾冲突中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教师紧接着把如何求=++++=292302221 S ?的问题让学生探究: 292302221++++= S ①若用公比2乘以上面等式的两边,得到 302923022222++++= S ② 若②式减去①式,可以消去相同的项,得到: 1073741823123030=-=S (分) ≈1073(万元) > 465(万元) 答案:穷人不能向富人借钱 (三)引导学生用“特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猜想数学规律。

全国高中数学说课大赛获奖优秀说课稿汇编

全国高中数学说课大赛获奖优秀说课稿汇编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 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

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试题

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试题 1、(满分1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四条中有下表: 后的余额。例如某人月工资、薪金收入1220元,减除1000元,应纳税所得额就是22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1元。 (1)请写出月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y关于收入额x(0

甲方案:从北京出发飞往美国纽约,再从纽约飞往圣地亚哥。 乙方案:从北京出发飞往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再从弗里曼特尔飞往圣地亚哥。 为简单起见,我们把北京的地理位置粗略地认为是:东经120度,北纬40度;纽约的地理位置大致是:西经70度,北纬40度;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的地理位置大致位置是:东经120度,南纬30度:智利的圣地亚哥的地理位置大致是:西经70度,南纬30度。假设飞行航线走的都是球面距离,请你比较这两种方案哪一个飞行距离更短些?说明理由。 4、(满分15分)用车床加工某种圆柱形零件,是在圆柱形零件的轴旋转和车刀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切削完成的。我们把零件放置一周车刀沿零件轴线所移动的距离称走刀量,把刀刃切削零件的深度称为吃刀深度。现在要把长800mm,直径为10mm的轴的一端加工成长为400mm,直径为8mm的轴,如图所示。 已知走刀量是0.1mm,吃刀深度是0.2mm,轴的转速是每分钟800转;工人从车床上卸下一根加工好的轴,再装上一根待加工的轴需要10秒钟;每位工人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是7.55小时。 某车间有12台车床,24名工人,现要在5天内完成加工1980个这种零件。如果加工零件过程中其余操作时间忽略不计,请你提供一个能够按时完成任务的生产方案,并说明理由。 5、(满分20分)某县地处水乡,县政府原计划从今年起填湖围造一部分生产用地。但根据前几年抗洪救灾的经验教训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要求,准备重新研究修改计划。为了寻求合理的计划方案,需要研究以下问题:(1)若按原计划填湖造地,水面的减少必然导致蓄水能力的下降。为了保证防洪能力不会下降,除了填湖费用外,还需要增加排水设

高中数学《引言》79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四川省2018年高中数学优秀课展评活动※ 1 《数列》章引言课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二章) 成都树德中学 刘豹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 章引言是一章学习的起源 章引言就是高中数学一个章节、一个知识板块教学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教师往往要取材于章头图、章节引言,关注数学的发展过程,把握高中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问题导引,带领学生建构本章的主要知识脉络,揭示本章的基本思想方法,唤起学生对本章学习的热情.章引言课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又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课型之一. 2. 数列是洞开离散函数的专列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揭示自然规律的离散函数模型.承接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几个连续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三角函数)之后学习数列,不仅是函数概念和性质的又一次应用和深化,而且也为后续算法中的“程序框图和语句”,推理证明中的“数学归纳法”,甚至微积分中“积分”等重要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学习的基石.同时,数列作为一种离散函数模型,其规律的把握既重要又特殊.高中阶段,刻画数列规律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都容易利用函数思想加以解释,而递推公式所包含的递推思想,以及这几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则是数列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由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 通过类比函数的学习,揭示本章的知识脉络和基本思想方法; (2) 通过探讨与互动初步体会研究数列的基本方法,凸显递推关系在研究数列规律中的特殊地位.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数列章引言课是数列学习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数列这一章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和问题导引,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列的概念和本章的主要内容,发现研究数列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列在数学自身发展中的价值和现实生活的简单应用.具体目标如下:

二十一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获奖名单

第二十一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100名) 姓名性别学校年级姓名性别学校年级尤纪帆女首师大附中高二邱亦文女北京二中高二刘宇轩女首师大附中高二周钰斌男北京十五中高二李怡婷女朝阳外国语学校高二包涛尼男民大附中高二王沐烑女北京二中高二王一丁男牛栏山一中高二孙亦非男北京五中高一尹子朔男陈经纶中学高二张雨桥男北京八中高二沈畅男北京铁二中高一邓瀚辰男汇文中学高二刘曦瑞男北京八中高二潘乐怡女北京八中高一王波添男清华附中高二曲天泽男北京二中高二柳一欣女北京二中高二陈思蕊女北京十二中高二梁一栋男北京五十七中高二李宁政男陈经纶中学高二蔡恒屹男潞河中学高二辛宇正男陈经纶中学高二谭励彦男十一学校高二王筱男北京四中高二孙文杰女北京四中高二李济泽男景山学校高二董思尧男北京五中高一王燕杰男北京四中高二刘韫滕男民大附中高二李江皓男民大附中高二陈辰男景山学校高一贺禹杰男北京四中高二程锐杰男北京八中高一姚智铭男北京八中高一席浩诚男北京八中高一沈靖开男民大附中高二罗睿韬男北京九中高二杨天昊男北京一七一中高二王若晨女北京四中高一周浩男北京二中高二赵博熙男北京四中高一王震男北京二中高二都欣然女朝阳外国语学校高二刘心怡女北师大附中高一熊开元女清华附中高二刘宇轩男民大附中高一朱函琪男首师大附中高二刘发源男民大附中高二唐子涵女北京一六一中高二许一先男北京八十中高一桂子轩男北京十九中高一马欣仪女北京二中高一李藩女北京一零一中高二陆子恒男汇文中学高二王思雨女北京一七一中高二周永斌男民大附中高二蒋涵锐男八一学校高一刘逸洋女牛栏山一中高二金志扬男北京八中高一钱成男清华附中高一刘宇时男北京二中高一董子奇女北京四中高二王晨奥女北京二中高二何凯男北京五中高二马成男北京一零一中高二王秭祺男北京五中高一任悦妍女北京一七一中高二罗瑞辰男北京一六一中高二李原草男民大附中高二马礼骞男陈经纶中学高二汪之钧男大兴一中高二涂腾男景山学校高二周思耘女首师大附中高二杜鹏程男中关村中学高一张艺涵女北京四中高一阳超然男北京八十中高二于知衡男北理工附中高一付思成男北京二中高一向柯帆男民大附中高二何宜珊女北京一零一中高一王观嵘男北京二中高一康博睿男民大附中高二孙琢璠女北京五中高二韩明夏男北京十五中高一杨晨鹭女北京一七一中高二安宇佳女昌平二中高二张怡淼女牛栏山一中高二

最新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

精品文档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3.2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教法分析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 四、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一)》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

指数函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自觉、灵活地应用其性质(单调性、底数变化图像的变化规律、中介值)比较大小。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 观察、猜想、归纳、概括的能力。 (2). 从数和形两方面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分 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直 观、严谨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 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激 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 趣。 (2). 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感悟数学的统一美、和谐美,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底数a对图像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概念引入: 1. 某种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四个分裂成八个,以此类推,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它物质,每经过一年剩余质量约是原来的12 ,设该物质的初始质量为1,经过x 年后的剩余质量为y ,你能写出,x 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1. 2()x y x N +=∈ 2. 1()()2x y x N +=∈ 上述两个函数都是正整数指数函数,但在实际问题中指数不一定都是正整数,比如在实例(2)中,我们除了关心1年、2年、3年后该物质的剩余量外,还想知道3个月、一年半后该物质的剩余量,这就需要对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扩充,结合指数概念的的扩充,我们也可以将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充至全体实数,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函数——指数函数。 一般地,函数(01x y a a a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R ∈。 结合指数的运算,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规定01a a >≠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你能举出指数函数的例子吗? 练习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1)3x y -= (2)2y x = (3)23x y += (4)(2)x y =-

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 一、窗户造型(满分15分) 《中学生数学》杂志2000年第一期的封面是一幅欧洲教堂的照片,它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筑。建筑物上有一 个窗户的造型如下图所示。图中弧AB和弧AC分别是以C和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的圆弧.☉、☉ 和☉两两相切,并且☉、☉与弧AB相切,☉、☉与弧AC相切,☉、☉的 半径相等.如果使☉、☉充分大,记BC的长度为a,请你计算出☉的半径,并给出这个圆的作法. 二、买房贷款(满分20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借款人应和贷款银行制定还本付息计划,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按月归还贷款本息”的规定,为方便贷款银行操作和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规定了个人住房贷款的两种按月还本付息的办法,允许借款人和贷款银行在双方商议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第一种办法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其还款方式已经在1999年第三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初赛试题的第3题中作了介绍,并要求给出月均还款额、还款总额和利息负担总和的计算公式.按照这些公式不难算出,一个人如果从银行得到买房贷款40万元,计划20年还清贷款,按规定贷款的年利率应为5.58%(折合月利率4.65%。),这时贷款人的月均还款额应为0.27696万元,还款总额为66.4717万元,利息负担总和为26.4717万元. 第二种办法是等额本金还款法(又叫等本不等息还款法),指在贷款期间内,每月除了要还清当月贷款的利息外,还要以相等的额度偿还贷款的本金.这样一来,每月偿还的贷款的利息将随本金的减少而逐月递减.因此称之为等本不等息还款法.如果这个贷款人选择了等额本金还款法在20年内偿还他所借的40万元贷款,他只需要偿还本息总合62.413万元,其中利息负担的总合为22.413万元,比前一种还款方法少支

第八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空间向量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教学设计(陈巴尔)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p 浙江省温州中学陈巴尔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省温州中学的数学教师陈巴尔.有机会参加本次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并向全国的专家和老师们学习,我深感荣幸. 我的课题是《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下面我就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特点及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课作一个说明.希望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对我的这节课例,多提宝贵意见.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选修2-1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3.1.4节《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属于新授课. 本章知识结构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属于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部分中的第四节内容,位置处于在空间向量加减运算、数乘运算、数量积运算之后,坐标运算之前,意义十分明显,就是借助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建立,从而得出空间向量坐 标的定义,从而完成从向量到坐标的转化 .........,进而为后面的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服务. 但同时,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必修4中学习过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

因此,按照教学参考的教学建议,“宜多引导学生与平面向量及其运算作类比..,引导学生体会与平面向量及其运算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让学生经历向量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与归纳.....,体验数学在结.构.上的和谐性...与在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维度..增加..所带 来的影响.” “又因为教材在本章专门安排了 一个‘阅读与思考 向量概念的推广 与应用’,把二维向量,三维向量, 推广.. 为高维向量,并说明了其应用.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 个阅读材料,将空间向量的有关性质 向多维推广.... .” 而事实上,之前学生所学习的向 量共线定理,本质也是一样的,因此, 仔细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 ,我们会发现这节课在整个高中向量课程教学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 的作用,即:完成了从必修4到选修2-1中的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对比与统一.....,同时通过教材的阅读与思考.....

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 1、(满分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没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一个限速为40千米/时的路段上,先后有A、B 两辆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后,交通警察现场测得A车的刹车距离超过12米,不足15米,B车的刹车距离超过11米,不足12米。又知A、B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米)与车速x(千米/时)之间有如下关系: 如果仅仅考虑汽车的车速因素,哪辆车应负责任? 2.(满分北京电视台每星期六晚播出《东芝动物乐园》,在这个节目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抢答题:小晰蜴体长15cm,体重15g,问:当小晰蜴长到体长为时,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选择答案:25g,35g,40g)?尝试用数学分析出合理的解答。 3. (满分受日月的引力,海水会发生涨落,这种现象叫做潮汐。在通常的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船坞;卸货后落潮时返回海洋。下面是某港口顺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 (1)请在坐标纸上,根据表中的数据,用连续曲线描出时间与水深关系的函数图像; (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问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3)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 4.(满分末,某商家迎来店庆,为了吸引顾客,采取“满一百送二十,连环送”的酬宾方式,即顾客在店内花钱满100元(这100元可以是现金,也可是奖励券,或二者合计),就送励券;满,就送40元奖励券,满300元,就送60元奖励券;...。当日,花钱最多的一顾客用现金70000元,如果按照酬宾方式,

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学视频专辑

以下为高中数学视频专辑(专辑名称—视频个数) 浏览时请按下CTRL+点鼠标左键就可直接打开 这里只有几万视频中的一部分,更多视频请到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浏览 2011年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学视频—13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6768579.html 2010年广东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教学视频—12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2065218.html 2009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视频—9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1971515.html 2006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27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1971514.html 高一数学优质课视频专辑—15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6172288.html 高中数学优质课视频—26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6162361.html 高中数学说课优质课观摩课集锦—6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6162358.html 高一数学优质课视频专辑教学视频—11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6159286.html 高二高三数学优质课视频专辑教学视频—26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6159285.html 新课程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教学视频—27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2065219.html 中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说课大赛决赛(重庆)--14 https://www.360docs.net/doc/5a4865342.html,/playlist_show/id_16615550.html

第二十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获奖名单

第二十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88名) 姓名性别年级学校姓名性别年级学校 林左男高二朝阳外国语学校房捷轩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周梦怡女高一北京五中李滟蔚女高一人大附中 张诗雯女高一汇文中学何凯男高一北京五中 黄天行男高一汇文中学杨浥文女高一北京二中 王思雯女高二首师大附中石玉峰男高三东直门中学 邓凌浩男高二民大附中谭励彦男高一十一学校 张子研男高一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李聪睿女高一北京八十中 刘向北男高一首师大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彭江祎男高二北京十二中 许文灏女高二北京一七一中赵嘉莹女高一北京五中 孙弘业男高二牛栏山一中许轩卓男高二密云二中 刘云鹏男高二北大附中刁畅女高二牛栏山一中 臧玉喆男高二北京一七一中蔡亚伦男高一北京二中 刘雨航男高二十一学校秦梦陶女高一清华附中 王奕然男高一北师大附中孟雨凡男高二八一学校 岳璞阳男高一北京十五中张凯风男高一汇文中学 郑晏陶男高一北京二中李雪桐男高一北京五中 昕琦男高二民大附中陈瀚玮男高二牛栏山一中 屠俊天男高二北京五中张一清男高一北京一七一中冯一辰男高一北方交大附中余诗跃男高一中关村中学 付博文男高一民大附中简捷女高一京源学校 权衡男高二朝阳外国语学校周昊辰男高二北京三十五中郭世圆男高二北京一零一中夏铭轩男高二朝阳外国语学校陈冬宇男高一北京二中赵云男高一京源学校 杜懿中男高二北京一七一中李宗泽男高一北师大附中 李祥泽男高二北京二中张宇伦男高二北京一零一中宋心仪女高二北京二中程诗灏男高一北京八十中 邱亦文女高一北京二中陈柏健男高二昌平二中 李天琦男高一景山学校王斌男高二昌平二中 贾泓翰男高二密云二中张朴哲男高二牛栏山一中 魏英暄女高二民大附中史天依男高二大峪中学 李修凡男高二大兴一中李润男高一北京五十七中刘鹿鸣男高一北京四中朱玥华女高二北师大实验中学刘孟琦女高三东直门中学徐沛然男高一北京二中 袁慧华女高二北师大实验中学胡凌女高一人大附中 关美格女高一北京八中王右葭女高一北京四中 姜腾男高二北师大实验中学高楚琪女高二北京二中 张博然男高一人大附中胡茗智男高一民大附中 曹广川男高二牛栏山一中范一凡女高一朝阳外国语学校尹子朔男高一陈经纶中学李国盛男高一汇文中学 吴英图男高二北师大附属良乡中学王子睿涵女高三东直门中学 闫朔男高二延庆一中袁佳音女高二牛栏山一中 李怡然女高二大兴一中郑佳怡女高二牛栏山一中 李博文男高二北京二中刘天启男高二朝阳外国语学校唐仡夫男高一东直门中学侯东良男高二北京一七一中

高中数学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大赛-导数的概念教案

高中数学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大赛-导数的概念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说课课题:导数的概念(第三课时)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内容: 《导数的概念》这一小节分“曲线的切线”,“瞬时速度”,“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四个部分展开,大约需要4个课时.第一、二课时学习“曲线的切线”,“瞬时速度”,今天说的是第三课时的内容导数概念的形成. 2. 导数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导数作为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高中数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横向看,导数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它是解决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等多章节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以更高的观点和更简捷的方法简化中学数学的许多问题. 从纵向看,导数是对函数知识的深化,对极限知识的发展,同时为以后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应用打下必备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1. 有利因素: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函数极限的知识,又刚刚学过曲线的切线、瞬时速度,并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函数变化率的经验;另外,我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不利因素:导数概念建立在极限基础之上,超乎学生的直观经验,抽象度高; 再者,本课内容思维量大,对类比归纳,抽象概括,联系与转化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目标分析】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导数的概念.②掌握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掌握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领悟极限思想和函数思想;提高类比归纳、抽象概括、联系与转化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量变与质变、运动与静止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2. 教学重、难点 【确定依据】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节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 等差数列之欧阳学创编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等差数列 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3.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

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

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教学设计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的第一节课,排列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计数问题,教科书从简化运算的角度提出了排列的学习任务,通过具体实例概括而得出排列的概念,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出排列数公式,对于排列,有两个想法贯穿始终,一是根据一类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寻找简便的计数方法,就像乘法作为加法的简便运算一样;二是注意应用两个计数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理解排列的概念是应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的前提,对具体的排列问题的分析又为排列数公式提供了基础。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布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只是对排列和排列数公式的初步认识,在后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教学难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的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本节课结合教科书的编排,采取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来建构概念的理解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典型事例,从中归纳出共同特征,再进一步概括出本质特征,得出排列的定义,再跟进10个具体事例多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多次强调一个排列的特点,n个不同的元素,取出m个元素,元素的顺序,奠定学生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基础,为后面组合概念的提出埋下伏笔。同时通过有规律的展示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的一长串排列数,为后面水到渠成得到排列数公式作好铺垫,排列数公式的简单应用体现了排列简化步骤的优点,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排列的必要。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几个具体实例归纳概括出排列的概念,并能运用排列的判断具体的的计数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能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简化分步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排列数符号及其公式的产生过程中体现简化的思想。学生学习后能够对排列或非排列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分析原因,能够简单应用排列数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的得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与计数有关的问题时主动联系排列相关知识的能力,体会排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各种事情现象、本质的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通过由简到繁的着色问题、由繁到简的数学符号的引入过程体会丰富的数学文化.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两个计数原理已很好的掌握,但凡计数的问题能够往分类或分步的方向进行思考,学生的层次决定了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大量的生活中诸如设置密码、车牌号、排队、参加活动、接力赛...与计数问题有关的经验,对数学中归纳化归、有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比较敏感,但抽象概括的能力较弱,排列概念的得到,要独立将颜色、数字、人抽象为元素,对着色的方案抽象出顺序有一定的困难,需在独立思考加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再由老师引导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实际生活有机的融合,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丰富多元,避免单调枯燥。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 精品

课题: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长沙市第一中学李谦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 选修2-3》3.2(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 一、教学内容解析 1.本节课是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的第二节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了相互独立事件概率、掌握了分类变量的概念,学会了用列联表和等高条形图直观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包括的知识类型主要有:事实性知识:数据统计分析、2×2列联表、独立性检验基本原理; 程序性知识:独立性检验的操作步骤; 元认知知识: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是高中数学教材的新增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假设检验方法.本节内容将反证法与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有机融合,将假设检验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3.独立性检验在选修2-3的第三章和选修1-2的第一章中都有设置,分别供理科选修和文科选修的学生学习,两部分的区别主要是在构造随机变量K2的过程中理科学生可以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乘法原理进行理解,而文科的学生没有学习相互独立事件概率这一内容.不过对于独立性检验思想的形成过程,教材的设计均还原了数学的本质,是对“观察发现、抽象概括、感性到理性”等数学认知规律的提炼与总结,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发生、发展. 二、教学目标设置 1.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例对分类变量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运用2×2列联表、等高条形图直观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计算过程,从具体实例中学会用样本来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通过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从具体实例“学科选择与性别是否相关”中抽象、概括、总结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发现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及抽象概括、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数学素养.通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

年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1.1-正弦定理-教学设计(人教A版必修5)

正 弦 定 理 ?《正弦定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正弦定理》第一课时,出自新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第一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程安排在“三角、向量”知识之后,是三角函数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更是初中“三角形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续和拓展,同时更是处理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的其他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节课的内容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从实际问题导入,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基础上,触碰解斜三角形的思维困惑点,形成疑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出斜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猜想;第二,带着疑问,对猜想进行验证,首先对特殊的斜三角形边角关系进行验证和实验探究验证,其次是严密的数学推导证明;第三,得到正弦定理,解决引例,首尾呼应,并学以致用,简单应用。 正弦定理其实是把“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这一几何关系的解析化,从三角学的历史发展来看,三角函数其实就是有关三角形、圆的性质的解析表达。这样在悄无声息中,渗透了学科发展中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嬗变。这其实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通过这三个层次,探索——发现——证明,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通过课堂,体会直观感知、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理论验证、实际应用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目标设置 1、从已有三角形知识出发,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证明,从特殊到一般得到正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了解正弦定理的一些推导方法,并学会应用正弦定理解决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缜密思维;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不畏艰难的思维品质和个人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