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导师组集体智慧 锤炼博士生科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导师组集体智慧锤炼博士生科研能力
摘要:研讨课是提高博士生科研能力、出成果、出人才的一种培养方式。基本的方法,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成四个时段,用一年的时间组织四次讨论,使之覆盖学科的整个范围。研讨时先由学生报告研究的成果,全体导师和学生参与评点与讨论,在分析和质疑中把问题引向深入。研讨课的优势,在于发挥导师组的集体智慧,有利于培养博士生的问题意识,锤炼他们的科研能力,同时在相互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也在互动中获益匪浅。研讨课的实施,需要学科点的导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导师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在培养人才方面速成共识。研讨课的成功,还需要选好论题,并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研讨课目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探索中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博士生;科研能力;研讨课;培养效率
近几年,高校研究生的规模扩大,一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改为两年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博士生的生源质量。总体上看,现在博士生的学术起点不能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博士生相比。面对前进中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来提高培养效率,保证培养质量。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十余年来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坚持并逐步完善了一种博士生培养的形式,这就是研讨课。这种形式最早是由老一辈学者,如陆耀东教授、易竹贤教授、孙党伯教授、陈美兰教授等带头实施的。龙泉明教授和於可训教授等也参与了探索,迄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笔者认为可以作为现在新条件下博士生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实施的方案和方法
博士生,已经具备了系统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基于这一情况,我们为博士生开设的专业课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导师向自己带的学生单独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指导学生从事研究。二是在新生第一学期向全体博士生开设的前沿问题专题课,由学科点的导师轮流主讲,每人讲二到三次研究性的专题,目的是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第三种类型,就是博士生入学第二学期开始,用一年时间完成的研讨课。
研讨课已经开设了十余年,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变化和完善的过程。早期,博士生人数少,一般是由导师提出一个题目,先让学生准备,然后约定一个时间,导师组和研究生一起参加研讨。先由学生报告研究的内容,后由导师组进行评点。所谓评点,其实就是会诊,会诊既肯定学生的优点,又指出其存在的问
题。重点是后者,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每位导师有自己的学术背景,评点的角度有所不同,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既有针对性,又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对学生深化课题的研究很有帮助。
因为取得了照好的成效,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这门课正式列入了培养方案,占2个学分。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研讨课成了一门固定的学位课程。实施的形式也作了规范,具体方法是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开课,持续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安排3次研讨,总计6次。这6次的研讨覆盖本学科的全部内容。相应地,我们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为6个时段,即20世纪初期文学、五四文学、三四十年代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每次研讨,讨论一个时段中的问题,循序渐进。研讨前,要求每个学生在约定的时段内选题目,写出详细的提纲。准备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也就是说,学生从确定题目,到查阅资料,撰写提纲,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每个学生自行选定的论题不一样,但都在同一个时段里,所以提出的问题往往有互补性,可以形成一些讨论的热点。通过讨论,对热点问题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又能涉及该时段里的广泛现象,使学生对这一时段里的文学发展情况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学生每人发言时间大约15分钟,不能念稿子,要用口头表达的方式介绍自己的主要观点,并做必要的论证。然后导师组进行评点,学生也可参与讨论。这样,经过两个学期共计6次的集体研讨,博士生实际上对整个学科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回顾,写出了总计6篇的发言提纲。这些提纲,吸收了老师的评议意见后,可以写成学术论文发表。研讨课的考核方法,就是由学生提交6次讨论中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文章,导师组综合参照6次讨论中的学生表现,经协商给每一个学生打出一个分数,作为这门课程的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博士生的招生规模扩大,研讨课遇到了新问题。一是每个学期3次讨论,每次讨论一般花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这几乎占了一个学期的四分之三。学生反映压力太大,并且限制了他们的研究个性,没时间去研究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事实上,由于现在的博士生大多是从硕士直接考入的,学术积累不如以前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要他们在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一个专题的研究确实有难度。二是由于人数增加,每人15分钟发言,就得花三四个小时,老师评点和同学讨论就没有时间了。如果改成上下午连续进行,则又太疲惫,效果不好。
针对这些新情况,我们对研讨课的形式做了改进。
(1)把研讨课的总量减为4次,同时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为四个时段:20世纪初和五四文学、三四十年代文学、“十七年”及“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每次仍然讨论一个时段中的问题,每个学期讨论2次,持续一年完成。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使他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来搜集资料,进行准备,也使他们能够研究一些自己更感兴趣的课题。一年下来,既保证了学生对学科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同是又增加了他们个人选择的自由。
(2)对学生的发言方式做了改革。一是实行分组发言,即不像以前学生人数少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言,而是把学生分成两组,每次由其中一组做中心发言,其余学生和导师一起参与讨论。没有发言的,下一次做中心发言,交替进行,这
样就减少了发言人数,给研讨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按十几个学生的规模计算,每个学生发言15分钟,加上师生的研讨,能够保证在半天的时间里完成。二是要求发言的学生向全体老师和同学提交一份打印好的发言提纲或者完整的文章,这就要求发言者做更为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了研讨的质量。三是对导师参与研讨的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原先老师主要是评点,学生是聆听和记录。后来我们发现这样做气氛比较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而且老师事实上只是提出问题,没有真正参与讨论。我们的改进是让老师直接参与讨论,在学生发言后带头把论题引向深入。这样做效果非常好,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提高了研讨的水平。
(3)引进了新的研讨方式。早期,我们基本是由学生在规定的文学史时段里自行选择研究题目,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有自由选择权,但缺点是各自提出问题,不大容易形成讨论的焦点。虽然经老师的引导可以加以弥补,比如引导到一个有意义的方向上去,但学生毕竟不能事先自觉地来讨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后来采用了一种新办法,即先由导师组根据国内学术动态和本学科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商定一个既具有学术含量、又可能引发争议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规定要围绕这个题目来讨论。这样做效果很好,不仅话题集中,便于相互质疑,使气氛十分热烈,而且由于这类问题往往具有重大的意义,讨论中虽然不能达成共识,但可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事先布置中心议题的讨论,往往可以产生实际的成果。有很多次这种形式的讨论,最后形成了一组笔谈,在刊物上发表后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4)举办学术沙龙。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们要求在整个研讨课程结束前,由博士生利用在研讨课中所取得的成果组织一次学术沙龙,作为最后的检验。沙龙面向全体专业课老师和学院全体研究生,由学生自己主持,并且打出广告欢迎全校有兴趣的学生和教师参加。每个博士生都要在沙龙上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专人进行评点,而且留出时间让听众提问,进行互动。有几次学术沙龙吸引了四五百人的听众,这既锻炼了博士生的组织能力,又活跃了校园的学术气氛。
二、研讨课的优势
研讨课开设十余年来,成效是明显的。有一组数据有助于说明问题:我们学科点的博士生在读期间在研讨课提纲基础上吸收老师的意见修改后写成的文章,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上的有十多篇。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学术月刊》、《人文杂志》、《天津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江汉论坛》、《外国文学研究》及《武汉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上的文章,按2000年至2002年的统计数据,3年里达到120余篇,年人均2篇。这一成果有多方面的背景,反映了博士生个人的努力和导师的有效指导,但研讨课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研讨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