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
污水处理厂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
污水处理厂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参数,其异常可能导致工艺效果下降。
当COD出现异常时,应进行以下分析和控制方法:1.分析:首先应检查污水进水COD的实际情况,了解进水质量的变化。
进一步分析各处理单元中池液的COD具体情况,找出造成异常的具体原因。
2.控制方法:可采取措施如增加曝气时间、增加曝气量、调整曝气方式等以提高氧化效果;增加活性污泥量、调整污泥沉降速度等以改善沉淀效果;合理调整进水量,保持稳定COD进水质量。
氨氮(NH3-N)是污水中常见的有毒物质,其异常浓度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物毒性增加等问题。
当NH3-N出现异常时,应进行以下分析和控制方法:1.分析:首先应检查进水NH3-N浓度的实际情况,了解进水质量的变化。
进一步分析各处理单元中池液的NH3-N具体情况,找出造成异常的具体原因。
2.控制方法:可采取增加曝气时间、增加曝气量、调整曝气方式等措施以增加氨氧化细菌的活动;增加生物填料以增大生物膜面积和生物量;增加硝化培养液的投加量等。
总磷(TP)是污水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异常可能导致富营养化问题。
当TP出现异常时,应进行以下分析和控制方法:1.分析:检查进水TP浓度的变化,了解进水质量的状况。
进一步分析各处理单元中池液的TP浓度变化情况,找出造成异常的原因。
2.控制方法:可采取增加生物长时间接触氧化池(BLOT)曝气时间、增加曝气量、增加池体搅拌等措施,提高池液中磷酸盐的氧化和沉淀效果;增加化学沉淀剂的投加量,加强磷的化学沉淀过程。
氧化还原电位(ORP)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反映氧化还原反应强弱的重要指标,其异常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当ORP出现异常时,应进行以下分析和控制方法:1.分析:对各处理单元中的ORP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异常原因及其可能的产生路径。
在此基础上,分析进水中ORP的实际情况,了解进水质量的变化。
2.控制方法:根据ORP的数据变化情况,调整曝气时间、曝气量、曝气方式等以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效果;增加化学药剂投加量等。
污水处理常见异常问题诊断分析及处理办法
污水处理常见异常问题诊断分析及处理办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污水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浮现一些异常问题,如水质不达标、设备故障等。
本文将针对污水处理常见的异常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办法。
二、常见异常问题及其诊断分析1. 水质不达标问题描述:经过污水处理后,出水的水质不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
诊断分析:水质不达标可能是由于处理工艺不当、设备故障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办法:首先,检查处理工艺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改进。
其次,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曝气系统、混合系统等是否正常工作。
最后,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需要加强培训。
2. 设备故障问题描述:污水处理设备浮现故障,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或者无法正常运行。
诊断分析: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磨损、损坏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办法:首先,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磨损或者损坏的设备。
其次,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
最后,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和运行。
3. 气味扩散问题描述:污水处理厂周边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诊断分析:气味扩散可能是由于处理工艺不当、设备故障或者排气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办法:首先,检查处理工艺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气味扩散的风险点。
其次,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曝气系统、混合系统等是否正常工作。
最后,加强排气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确保气味能够有效采集和处理。
4. 能耗过高问题描述:污水处理过程中能耗过高,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
诊断分析:能耗过高可能是由于处理工艺不合理、设备运行不稳定或者能源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办法:首先,优化处理工艺,采用更加节能高效的工艺方法。
其次,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加强能源管理,采取节能措施,如合理利用余热、光伏发电等,降低能耗。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异常情况的定义、可能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二、异常情况类型1:污水处理厂运行异常1.1 设备故障1.1.1 污水泵故障1.1.2 混合器故障1.1.3 曝气机故障1.2 管道堵塞1.2.1 污泥管道堵塞1.2.2 污水管道堵塞1.3 转库池异常1.3.1 转库池进水异常1.3.2 转库池内泥浆浓度异常2:污水处理水质异常2.1 COD、BOD、NH3-N等指标超标 2.1.1 COD超标2.1.2 BOD超标2.1.3 NH3-N超标2.2 PH值异常2.3 浊度异常三、异常情况原因分析1:设备故障原因1.1 油封磨损1.2 电机故障1.3 电路故障2:管道堵塞原因2.1 污泥干燥2.2 固体颗粒物聚集2.3 油脂凝固3:转库池异常原因3.1 进水量突然增加或减少 3.2 污泥沉降异常3.3 料浆浓度控制不当4:污水处理水质异常原因 4.1 进水水质波动4.2 操作失误4.3 生化过程异常四、异常情况处理方法1:设备故障处理方法1.1 及时更换油封1.2 维修或更换电机1.3 检修电路设备2:管道堵塞处理方法2.1 清洗污泥管道2.2 清理污水管道2.3 加强油脂处理3:转库池异常处理方法3.1 调整进水量3.2 加强污泥沉降处理3.3 控制料浆浓度4:污水处理水质异常处理方法4.1 调节进水水质4.2 定期检查操作过程4.3 加强生化过程监控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设备维修记录- 水质监测报告- 操作指南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COD(化学需氧量):指水中可用于化学反应的氧化剂对有机物氧化的需氧量。
2: BOD(生化需氧量):指水中微生物生化过程中对有机物氧化的需氧量。
3: NH3-N(氨氮):指水中氨氮的含量。
污水处理厂污泥常见异常问题诊断分析及处理办法
污水处理厂污泥常见异常问题诊断分析及处理办法一、物理性质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1、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白产生原因: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生长不良;PH值高或过低,引起丝状菌大量生长,污泥松散,体积偏大。
解决办法:按营养配比调整进水负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日污泥颜色可以恢复;调整进水pH值,保持曝气池pH值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值范围才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2、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黑产生原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
解决办法:增加供氧量或加大回流污泥,只要提高曝气池溶解氧,10多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3、化验过程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升高产生原因:缺乏营养或水温过低,污泥生长不良,大量污泥解絮解决办法:增加负荷均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
4、曝气池内产生大量气泡产生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较大,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气泡上使气泡发粘不易碎,因此水面积存大量气泡。
解决办法:减少进水,稍微加大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后气泡减少系统逐渐正常。
5、曝气池产生茶色或灰色泡沫产生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
解决办法:增加排泥,逐渐更新系统中的新生污泥,污泥的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时间,期间要控制好运行环境,保证新生污泥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在1.0~3.0内的稳定水平,营养物质比例要均衡,适当投加营养盐)。
6、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产生原因:沉淀池有死角,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污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回流比过小,污泥回流不及时使之厌氧。
解决办法:若沉淀池有死角,可以保持系统处于较高的溶解氧状态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根本解决需要对死角进行构造上的改造才能实现;加大回流比,防止污泥在沉淀池停留时间太长。
7、沉淀池泥面过高,并且出水悬浮物升高产生原因: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影响污泥沉淀性能,沉降效果变差;负荷过低,污泥缺乏营养,耐低营养细菌增多絮凝性能变差;污泥尼龄较长,系统中污泥浓度过高并且污泥结构松散不易沉降;水温过高使小分子有机物增多,菌胶团吸附过多有机物造成污泥解絮。
污水处理厂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厂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一、进水异常表现污水有色度、气味、浊度等明显变化,色度明显有别于正常污水色度;气味非正常呈现;浑浊度加深等情况。
解决措施1.应当及时停止运行进口处一级提升泵,防止异常水质污水进入处理单元;2.及时对后续处理单元分段取样,检查超标污水影响程度,及时上报;3.厂内至少存留3份水样以备后期检验。
二、水量超标设计负荷表现每个污水处理厂都有一个处理水量设计值,但是也有一个允许上限值,所以水量超标设计负荷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出现的。
解决措施1.提升泵房满负荷生产,但不超过设计负荷的变化系数;2.粗、细格栅现场连续开启,并及时清楚栅渣;3.加大生化池清液、二沉池出水及总出水的抽检频次;4.随着生化系统逐渐稳定,DO上升,系统氨氮较低,可考虑减少曝气设备的开启台数及开启频率。
三、污泥解体表现当出现污水解体现象时,表现现象为: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
解决措施1.对进水水质进行化验分析,确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时,如若是新的工业废水混入的结果,减少进水量水量加大曝气量,尽快使生化系统恢复活性;2.调整回流污泥量控制MLSS、排泥量四、沉淀池异常表现1.出水带有大量悬浮颗粒2.出水堰脏且出水不均;3.污泥上浮;4.浮渣溢流;5.污泥管道或设备堵塞。
解决措施1.a、均匀分配水力负荷;b、调整进水、出水设施不均匀,减轻冲击负荷影响,有利于克服短流;c、投加絮凝剂,改善某些难沉淀悬浮物的沉降性能,如除磷剂絮凝剂、重金属捕捉剂等;d、调整进入初沉池的剩余污泥的负荷。
;2.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3)保持及时排泥,不使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太长;检查排泥设备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部件或某些死角的污泥。
污水处理24种常见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24种常见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1工艺:水解+接触氧化法,出水COD在70mg/L,但看起来很混浊,不知道什么原因?测MLSS和测SS的方法是一样的吗?回答:(1)进入接触氧化池的悬浮颗粒过多的话,会被动导致接触氧化池出水的SS升高,这样的话,出水就浑浊了。
如果无机颗粒为主的话,则SS高,而出水COD 并不高。
(2)MLSS与SS检测方法同,只是MLSS过滤时受活性污泥易堵塞滤纸的缘故,最好是用抽滤瓶进行抽滤。
问题2我们公司的污水在三期的部分沉淀池和生化池、二期的部分沉淀池和生化池出现水质恶化,颜色变黑,但是pH值是7.3左右,曝气气也正常,请问出现上述情况是什么原因啊?回答:(1)曝气正常,只能保证曝气池正常,沉淀池如果停留时间过长,水质COD处理效果不佳时,可以发生水质发黑。
(2)如果市政污水,进流途径管道较长,在进污水处理系统前因为缺氧,也会发生水质变黑,如此,出流处理水也会发黑。
问题3终沉池出水呈黄绿色是怎么引起的?回答:(1)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由于途中污水管内厌缺氧所致进水颜色发黑,处理后的出水出现黄绿色也正常。
(2)部分工业废水也一样,出水颜色异常,多半是进水原因造成的。
问题4出水有许多小的碎泥漂出,工艺是卡罗塞尔氧化沟,进水COD为450mg/L,水温14摄氏度,出水COD为200mg/L,SV30=50mg/L,有不少钟虫,出水溶解氧为2.50mg/L,总是有碎泥,持续了10d,请问是什么原因?回答:(1)首先考虑的是污泥解体,常见的是老化解体,看看F/M值是否过低,也就是MLSS是否过高,如果是那样,应适当的排泥(通常冬季会比夏季MLSS控制要高10%-15%)。
(2)钟虫数量有保证的话,进水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但要看看显微镜是否有丝状菌。
如果丝状菌存在的话,进水水量波动过大时,放流出水中有细小颗粒流出。
问题5我厂采用的是CASS工艺,前几天曝气时泡沫上沾有死泥呈黑色,溶解氧升高迅速,出水浑浊。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浮现一些异常情况。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异常情况分析1. 污水处理设备故障:污水处理过程中,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或者停工。
常见的设备故障包括泵站故障、曝气机故障等。
解决方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备用设备的准备,以应对突发设备故障。
2. 污水处理工艺异常:污水处理工艺可能浮现异常情况,如曝气不足、沉淀效果不佳等。
解决方案:加强工艺监测,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处理效果;定期对工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异常: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质可能浮现异常,如超标排放。
解决方案: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4. 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异常:污水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浮现异常,如运行时间过长、能耗偏高等。
解决方案:加强设备运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降低能耗。
三、异常情况分析示例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对其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1. 设备故障:该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机发生故障,导致曝气不足,影响了生化池的处理效果。
解决方案:即将停用故障曝气机,并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在维修期间,启用备用曝气机,保证处理效果。
2. 工艺异常: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度异常升高,导致沉淀效果不佳,出水悬浮物浓度超标。
解决方案:加强对污泥浓度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调整污泥回流比例,控制污泥浓度;对沉淀池进行清理,保证沉淀效果。
3. 排放水质异常: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COD浓度超标,导致排放水质不达标。
解决方案:加强对出水COD浓度的监测,发现超标情况后,优化处理工艺,增加COD去除效果;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设备运行异常: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回流泵运行时间过长,能耗偏高。
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
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浮现生化异常情况,导致处理效果下降甚至无法达到标准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二、异常情况的定义和分类1. 异常情况定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浮现超过正常范围的生化指标,如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等。
2. 异常情况分类:a. COD异常:COD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b. BOD异常:BOD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c. 氨氮异常:氨氮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三、异常情况处理方法1. COD异常处理方法:a. 检查进水水质:检查进水COD浓度是否超过标准要求,如果超过,需要采取措施减少COD的进水量。
b. 调整曝气量:增加曝气量可以提高氧化效果,降低COD浓度。
c. 添加COD降解剂:根据具体情况,添加COD降解剂,加快COD的降解速度。
2. BOD异常处理方法:a. 检查进水水质:检查进水BOD浓度是否超过标准要求,如果超过,需要采取措施减少BOD的进水量。
b. 增加曝气时间:延长曝气时间可以增加氧化效果,降低BOD浓度。
c. 添加BOD降解剂:根据具体情况,添加BOD降解剂,加快BOD的降解速度。
3. 氨氮异常处理方法:a. 检查进水水质:检查进水氨氮浓度是否超过标准要求,如果超过,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氨氮的进水量。
b. 调整曝气量:增加曝气量可以提高氧化效果,降低氨氮浓度。
c. 添加氨氮降解剂:根据具体情况,添加氨氮降解剂,加快氨氮的降解速度。
四、异常情况处理步骤1. 监测异常情况:定期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样品进行检测,确保及时发现生化异常情况。
2. 分析异常原因: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异常情况的原因,确定是COD、BOD还是氨氮异常。
3. 采取措施:根据异常情况的具体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调整进水水质、增加曝气量或者添加降解剂。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污水处理厂往往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污水处理效果下降、设备故障等问题。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异常情况分析1. 污水处理效果下降污水处理效果下降是常见的异常情况之一。
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污水进水量增加:可能是由于附近工业区的发展导致污水进水量增加,超过了处理厂的处理能力。
b. 污水水质变化:可能是由于工业废水中的成份发生变化,导致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污染物。
c. 设备老化:可能是由于处理厂设备老化,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2.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也是常见的异常情况之一。
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设备磨损:长期运行会导致设备磨损,影响其正常运行。
b. 设备维护不当:可能是由于维护人员对设备的维护不当,导致设备浮现故障。
c. 设备设计缺陷:可能是由于设备设计存在缺陷,导致设备易发生故障。
三、解决方案针对上述异常情况,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污水处理效果下降的解决方案:a. 增加处理能力:加大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以满足污水进水量的增加。
b. 优化处理工艺:根据污水水质的变化,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提高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c. 更新设备: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以提高处理效果。
2. 设备故障的解决方案:a. 定期维护:制定设备定期维护计划,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b. 培训维护人员: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维护的专业水平。
c. 设备改进:针对设备设计缺陷,进行改进,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异常情况,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
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过去一年中,污水处理效果下降的情况发生了10次,设备故障的情况发生了5次。
其中,污水进水量增加导致处理效果下降的情况占比40%,设备老化导致处理效果下降的情况占比30%。
污水处理检测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检测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污水排放和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处理成为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迫切需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处理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污水处理检测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监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污水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方法;水质指标;智能算法;可视化1.常见的污水处理检测指标和方法在污水处理领域,常见的污水处理检测指标和方法对于评估水质状况和监测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其中,关键的水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和总氮等。
COD指标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氧化性,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BOD则用于测量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是评估水体自净能力的关键标志;氨氮、总磷和总氮则是表征水体营养状况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参数。
传统的污水处理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需要繁琐的样本准备和实验操作。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污水处理检测方法变得更加便捷高效,通过在线监测设备采集数据,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污水处理过程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这些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在污水处理中相互协作,为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
2.数据分析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1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2.1.1进水水质分析与预测进水水质分析与预测是污水处理的首要环节之一。
数据分析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趋势预测模型等手段,准确预测进水水质的变化趋势,帮助调整处理工艺,以适应不同水质变化,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处理过程。
2.1.2处理效果评估与优化处理效果评估与优化是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数据分析可通过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对比,评估不同处理工艺的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效果。
2.1.3出水水质监测与合规性检验出水水质监测和合规性检验是确保处理后水体达到排放标准的重要保障。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污水处理厂可能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处理效果下降、设备故障等。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异常情况及分析1. 处理效果下降处理效果下降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 污水质量波动:污水中的化学成分、悬浮物浓度等发生变化,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 设备故障:污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 操作不当:操作人员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2.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设备老化: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出现磨损或老化现象,导致故障。
- 设备设计不合理:设备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故障频发。
- 维护不及时:设备未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导致故障发生。
3. 人为操作错误人为操作错误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操作人员缺乏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导致操作错误。
- 操作规程不明确:缺乏明确的操作规程,导致操作人员随意操作。
三、解决方案1. 处理效果下降的解决方案- 加强污水监测:建立完善的污水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污水质量波动,及时调整处理工艺。
- 定期维护设备: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加强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水平。
2. 设备故障的解决方案- 更新设备: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设备设计优化:对设备进行优化改进,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 定期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故障的发生。
3. 人为操作错误的解决方案- 加强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规程的理解。
- 建立操作规程: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
四、结论污水处理异常情况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加强监测、维护设备、培训操作人员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并及时解决问题。
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
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污水处理厂常常会遇到生化异常情况,如氨氮过高、COD(化学需氧量)过高等问题。
本文将就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氨氮过高的处理方法1.1 调整曝气量:适当增加曝气量能够提高氨氮的去除效果。
1.2 调整曝气时间:延长曝气时间可以增加氨氮的氧化反应时间。
1.3 添加硝化菌剂:通过添加硝化菌剂来增加污水中的硝化菌数量,加速氨氮的转化为硝态氮。
1.4 优化污水处理工艺:通过调整污水处理工艺,如增加好氧池的容积等,提高氨氮的处理效果。
1.5 加强污泥处理:合理处理好污泥,避免污泥中的氨氮再次释放到水体中。
2. COD过高的处理方法2.1 加强预处理:通过加强预处理工艺,如格栅、沉砂池等,去除大颗粒污染物,减少COD的负荷。
2.2 调整曝气量和曝气时间:适当增加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提高生化池内微生物的活性,加速COD的降解。
2.3 添加COD降解剂:添加COD降解剂,如硝化菌剂、好氧颗粒污泥等,促进COD的降解。
2.4 优化曝气方式:采用更加合理的曝气方式,如增加曝气孔、改变曝气方式等,提高氧气传递效率,促进COD的降解。
2.5 定期清理污泥:定期清理生化池中的污泥,避免污泥中COD的再次释放。
总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异常情况的处理至关重要。
针对氨氮过高和COD过高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曝气量、曝气时间、添加适当的菌剂以及优化污水处理工艺等方式来提高处理效果。
同时,加强预处理和定期清理污泥也是有效的措施。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然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会浮现一些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处理效果下降等问题。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异常情况分析1.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导致污水处理异常情况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污水泵浮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抽水;曝气设备浮现故障,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等。
针对设备故障,可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设备检修等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处理效果下降处理效果下降是另一个常见的异常情况。
可能的原因包括:进水水质波动大、处理工艺不合理、处理设备运行异常等。
针对处理效果下降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对进水水质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水质稳定;- 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 检查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污泥处理难点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然而,污泥处理可能会面临一些难点,如处理设备不足、处置场地有限等。
为解决污泥处理难点,可以考虑以下方案:- 增加污泥处理设备的数量和容量;- 寻觅新的污泥处置场地,或者采用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式。
4. 水质监测异常水质监测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于监测处理效果和水质变化。
如果水质监测异常,可能会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为解决水质监测异常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对水质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增加水质监测点位,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建立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分析。
三、解决方案针对上述异常情况,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优化处理工艺,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调整处理工艺参数,提高处理效果。
3. 加强污泥处理设备的建设,增加处理设备的数量和容量,确保污泥的及时处理和处置。
4.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如水质变化、设备故障等。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异常情况分类1. 水质异常1.1 pH值异常:污水处理过程中,pH值偏高或偏低可能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下降。
分析可能原因包括进水水质变化、化学药剂投加量不当等。
1.2 溶解氧异常:溶解氧过低可能导致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法有效降解,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分析可能原因包括进水水质含氧量不足、曝气设备故障等。
1.3 悬浮物含量异常:悬浮物含量过高可能导致处理设备堵塞,影响处理效果。
分析可能原因包括进水水质变化、污泥浓度控制不当等。
2. 设备异常2.1 曝气设备故障:曝气设备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设备之一,故障可能导致溶解氧不足,从而影响处理效果。
分析可能原因包括设备老化、电机故障等。
2.2 混合设备故障:混合设备用于混合污水和添加化学药剂,故障可能导致药剂投加不均匀,影响处理效果。
分析可能原因包括设备堵塞、搅拌器故障等。
三、异常情况分析方法1. 数据采集为了进行异常情况分析,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进水水质、处理设备运行参数、出水水质等。
可以通过现场监测仪器、自动采样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2. 数据分析2.1 对水质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对比,找出水质异常的时间点和原因。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确定异常情况的频率和影响程度。
2.2 对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可以通过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和对比,找出设备故障的时间点和原因。
通过故障统计分析,可以确定故障发生的频率和影响程度。
3. 异常情况解决方案3.1 针对水质异常情况,可以采取调整化学药剂投加量、调整曝气设备运行参数等措施,以提高处理效果。
3.2 针对设备异常情况,可以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案例分析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在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水质异常情况。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污水处理系统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水质异常、设备故障等。
本文旨在分析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异常情况分析1. 水质异常水质异常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或无法达到标准排放要求。
常见的水质异常情况包括:- 水中悬浮物浓度超标- 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或BOD(生化需氧量)浓度异常- 水中氨氮或总氮浓度超标- 水中重金属浓度超标2.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会导致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影响处理效果。
常见的设备故障包括:- 污水泵故障- 曝气设备故障- 混合设备故障- 污泥处理设备故障三、异常情况解决方案1. 水质异常解决方案- 悬浮物浓度超标:增加沉淀池的处理能力,加大悬浮物的沉淀时间。
- COD或BOD浓度异常:增加曝气设备的运行时间,提高生物处理效果。
- 氨氮或总氮浓度超标:增加硝化反应器的容积,提高氨氮的转化率。
- 重金属浓度超标:增加沉淀剂的投加量,加快重金属的沉淀速度。
2. 设备故障解决方案- 污水泵故障:及时检修或更换故障泵,确保正常供水。
- 曝气设备故障:检查曝气装置的供气管道和气泡发生器,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 混合设备故障:检查混合设备的搅拌器、传动装置等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
- 污泥处理设备故障:检查污泥脱水机、污泥干化设备等部件,及时维护或更换。
四、异常情况监测与预警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建议建立异常情况监测与预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如水质监测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仪器等,实时监测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
2. 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异常情况的判定模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3. 设立应急响应机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污水处理厂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水质异常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影响周边环境。
因此,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二、异常情况分析1.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导致污水处理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污水处理厂的泵站出现故障,导致进水量不稳定,进而影响整个处理过程。
此时,需要及时检修设备,并采取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污水水质异常污水水质异常是另一个常见的异常情况。
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水质浓度超标、有害物质含量异常等。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进水口、出水口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处理工艺,确保出水质量符合标准。
3. 天气因素天气因素也是导致污水处理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强降雨可能导致进水量剧增,处理厂无法承载,从而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此时,可以采取措施,如增加处理设备的容量,以应对突发的天气变化。
4. 运营管理不善运营管理不善也可能导致污水处理异常。
例如,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过关、管理不严格等情况都可能影响处理效果。
因此,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三、异常情况解决方法1. 设备故障处理针对设备故障,需要及时派遣维修人员进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可以考虑增加备用设备,以应对设备故障时的紧急情况。
2. 水质异常处理针对水质异常,可以通过调整处理工艺、增加化学药剂投加量等方式进行处理。
同时,需要加强对进水口、出水口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3. 天气因素应对针对天气因素带来的异常情况,可以通过增加处理设备的容量、加强排水系统建设等方式进行应对。
此外,可以建立天气预警机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 运营管理优化针对运营管理不善的情况,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同时,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运营管理的规范性和严格性。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
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重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往往会出现出水指标异常的情况,给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的异常进行分析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
市政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初沉池、好氧生化池、次沉池等环节。
通常情况下,厂区内设有监测设备,负责对出水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常见的出水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等。
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异常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控制。
一、COD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1. 原因分析:COD异常可能是由进水COD浓度过高或生化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的。
首先,要通过监测进水COD浓度,确定进水质量是否正常。
其次,要检查生化工艺运行是否稳定,有无投药异常或设备故障等情况。
2. 控制方法:如果进水COD浓度过高,可以采取提前调整进水工艺、降低进水COD浓度的方法。
如果是生化过程中COD异常,需要检查和修复设备故障、优化投药搅拌等操作,确保生化工艺的正常运行。
二、氨氮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1. 原因分析:氨氮异常可能是由进水氨氮浓度过高或好氧生化池出现异常导致的。
首先,要通过监测进水氨氮浓度,确定进水质量是否正常。
其次,要检查好氧生化池的曝气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有无投药异常或设备故障等情况。
2. 控制方法:如果进水氨氮浓度过高,可以采取提前调整进水工艺、降低进水氨氮浓度的方法。
如果是好氧生化池出现异常,需要检查和修复曝气系统故障、优化氧的供应方式等操作,确保好氧生化池的正常运行。
三、总氮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1. 原因分析:总氮异常可能是由进水总氮浓度过高或好氧生化池和硝化反硝化过程出现异常导致的。
首先,要通过监测进水总氮浓度,确定进水质量是否正常。
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
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标题: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环保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保证处理效果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一、监测异常情况1.1 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定期检查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数据准确性。
1.2 污水处理指标监测:监测处理过程中关键指标如COD、氨氮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3 水质监测:定期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整处理工艺。
二、异常情况处理2.1 调整投药量和种类: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投药量和种类,保证处理效果。
2.2 调整曝气量: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曝气量,保证好氧生化过程正常进行。
2.3 增加曝气时间:针对有机负荷过高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曝气时间,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三、处理异常气味3.1 加强通风:对于污水处理站周围有异味扩散的情况,可以加强通风设施。
3.2 使用气味掩蔽剂:在处理站周围喷洒气味掩蔽剂,减少异味的扩散。
3.3 定期清理沉淀池:沉淀池中的污泥容易产生恶臭气味,定期清理可减少异味。
四、处理异常颜色4.1 调整投药量:根据颜色异常情况调整投药量,保证处理效果。
4.2 增加曝气时间:适当增加曝气时间,提高颜色物质的氧化降解效率。
4.3 使用吸附剂:对于颜色异常严重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吸附剂进行处理。
五、预防措施5.1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异常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5.2 做好记录和分析:对处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3 做好应急预案:制定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异常能够迅速应对。
结论: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是污水处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才能保证处理效果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通过监测异常情况、调整处理工艺和设备、预防措施等手段,可以有效处理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确保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污水处理厂运行指标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
污水处理厂运行指标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1、pH值: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工业排水中pH的波动主要由生产中使用的酸碱药品带来的,需要在运行中逐步熟悉企业排水情况,积累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偏酸或偏碱。
(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
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4)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2、进水温度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溶解氧难以提高经常是由于这个原因;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3、原水成分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4、食微比(F/M)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
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
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0.3左右,经常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
BOD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比值。
计算方法为:NS=QLa/XV其中 Q—污水流量(m3/d);V—曝气池容积(m3);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1)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
实际操作上,调整污泥浓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如能根据排泥数据制作出适合该处理站的排泥曲线,对日后运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功率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
法
PH
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工业排水中pH的波动主要由生产中使用的酸碱药品带来的,需要在运行中逐步熟悉企业排水情况,积累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偏酸或偏碱。
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
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
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4.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进水温度
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溶解氧难以提高经常是由于这个原因;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原水成分
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
食微比
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
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
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0.3左右,经常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
BOD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比值。
计算方法为:
NS=QLa/XV
其中Q—污水流量(m3/d);
V—曝气池容积(m3);
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
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1.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
实际操作上,调整污泥浓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如能根据排泥数据制作出适合该处理站的排泥曲线,对日后运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功率的浪费。
食微比过高,系统需氧量上升造成供氧压力,超过系统供氧能力时造成系统缺氧,严重的将引起系统瘫痪。
3.与活性污泥沉降比的对应关系:
溶解氧
运行中的溶解氧监测主要依靠在线监测仪表,便携式溶解氧仪和实验测定,3种方法监测,仪器需要经常对比实验测定结果以确保仪器准确。
在出现容氧异常时,应在曝气池中采取多点采样的方法通过测定曝气池不同区域的溶解氧浓度,来分析故障原因。
1.与原水成分的关系。
原水对溶解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水量和高有机物浓度都会增加系统的耗氧量,因此运行中曝气机全开之后,要再提高进水量就要根据溶解氧情况而定了。
另外,如原水中存在洗涤剂较多,使得曝气池液面存在隔绝大气的隔离层,同样会降低冲氧效率。
2.与污泥浓度的关系。
越高的污泥浓度耗氧量也越大,因此运行中需要通过控制合适的污泥浓度,避免不必要过度耗氧。
同时应该注意,污泥浓度低时应调整曝气量避免过度冲氧引起污泥分解。
3.与沉降比的关系。
运行中要避免的是过度曝气。
过度曝气会使污泥细小的空气泡附着在污泥上,导致污泥上浮,沉降比增大、沉淀池表面出现大量浮渣。
活性污泥浓度(MLSS)
活性污泥浓度(MLSS)是指曝气池末端出口混合悬浮固体的含量,用MLSS表示,它是反映曝气池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
1.与污泥龄的关系。
污泥龄是通过排除活性污泥来达到污泥龄指标的可操作手段。
因此,控制好污泥龄也就同时得出了合适的污泥浓度范围。
2.与温度的关系。
对于正常的活性污泥菌群来说,温度每下降10℃,其中的微生物活性就要下降一倍。
因此,运行中我们只需要在温度高时降低系统污泥浓度,温度低时提高系统污泥浓度就能达到稳定处理效率的目的。
3.与沉降比的关系。
活性污泥浓度越高沉降比的最终结果就越大,反之越小。
运行中要注意的是,活性污泥浓度高引起的沉降比升高,观察到的沉降污泥压缩密实;而非活性污泥浓度升高导致的沉降比升高多半压实性差,色泽暗淡。
低活性污泥浓度导致的沉降比过低,观察到的沉降污泥色泽暗淡、压缩性差、沉降的活性污泥稀少。
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
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应该说在所有操作控制中最具备参考意义。
通过观察沉降比可以侧面推定多项控制指标近似值,对综合判断运行故障和运转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影响沉淀效果的因素及处理对策
沉降过程的观察要点:
1.在沉降最初30~60秒内污泥发生迅速的絮凝,并出现快速的沉降现象。
如次阶段消耗过多时间,往往是污泥系统故障即将产生的信号。
如沉降缓慢是由于污泥黏度大,夹杂小气泡,则可能是污泥浓度过高、污泥老化、进水负荷高的原因。
2.随沉降过程深入,将出现污泥絮体不断吸附结合汇集成越来越大的絮体,颜色加深的现象。
如沉淀过程中污泥颜色不加深,则可能是污泥浓度过低、进水负荷过高。
如出现中间为沉淀污泥,上下皆是澄清液的情况则说明发生了中度污泥膨胀。
3.沉淀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压缩阶段。
此时污泥基本处于底部,随沉淀时间的增加不断压实,颜色不断加深,但仍然保持较大颗粒的絮体。
如发现,压实细密,絮体细小,则沉淀效果不佳,可能进水负荷过大或污泥浓度过低。
如发现压实阶段絮体过于粗大且絮团边缘色泽偏淡,上层清液夹杂细小絮体,则说明污泥老化。
污泥体积指数(SVI)
污泥体积指数SVI=SV30/MLSS,SVI在50~150为正常值,对于工业废水可以高至200。
活性污泥体积指数超过200,可以判定活性污泥结构松散,沉淀性能转差,有污泥膨胀的迹象。
当SVI低于50时,可以判定污泥老化需要缩短污泥龄。
污泥容积指数
运行中要注意的是,当负荷低时要相应调整曝气量,否则过度曝气将导致SVI增高,容易被误判成污泥膨胀。
污泥龄(t)
污泥龄(t)=VX1/24X2Q
式中:V—曝气池容积m;
X1—曝气池混合悬浮物(MLSS)浓度(mg/L);
X2—回流活性污泥混合悬浮物(MLSS)浓度(mg/L);
Q—剩余活性污泥排量(m3/h)
污泥龄可以理解为活性污泥增殖1倍所需要的时间,实际运行中可以依据曝气池的污泥量和排泥流量简单的估算污泥龄。
污泥龄7~15天的范围仅仅是参考值,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现场的进水负荷情况来设置合理的污泥龄。
运行中污泥龄的确定方法:
在“有多少食物就能养活多少微生物”这个大前提下,运行中就需要根据一段时间的平均污染物负荷用食微比公式计算合理的污泥浓度(MLSS),进而算出合理的污泥龄,并以此为依据对系统做出相应调整。
回流比
回流比在正常情况下的调整操作,正面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污泥系统故障时的应急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营养的投加
营养投加不当产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