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课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语课读后感

对“尽职的快乐”,我本身就已有自己的看法,一向反对“愚忠”,认为做对的事比把事做对远为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因此,我无需等待一本厚达400多页的书告诉并给我论证我心中早已有的定论,于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细节,对细节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远非如此,特别是在一个极端的情形之下,即使我自己也不能坚信自己能够不盲从或者屈服于权威而做出有违自己内心声音的事情。但作者并没有刻画人物的这种挣扎,他笔下所有的人,一开始就选择了立场,并一以贯之。有顺从自己的人性(如西吉不管哥哥作为士兵是否合格,对自己的亲人是要亲近和维护的,村民认为画家小时候救了警长,警长就不应该如此对待画家);有对大是大非有坚定看法的画家,他选择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战争、杀戮、侵略和奴役的反对;有以父亲为代表的国家机器成员,对纳粹政权一丝不苟地尽职。至于这些人是怎样走到这一步,一个普通人是怎样沦为暴-政机器的一员,以“尽职”为由,助纣为孽的呢?他是怎样走过心理历程的,他有过挣扎吗?这些我最看重的细节,我都没有找到相应的刻画。而展开在我面前的就已经是一个儿童眼中类似哈哈镜似的荒谬的成人世界。我觉得这些人作为个体是面目模糊的,而作为群体,唯一使我信服的理由,可能就是作者笔下

逼仄、压抑、顽固的乡土环境,正是这样的乡土氛围养育了这样一个群体。

我想西吉在海岛的紧闭室让自己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也正是要试图厘清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家乡的亲人、邻居、这块乡土上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对尽职、对人事、对是非有着这样一种相似的固执、偏执、狭隘的理解。这些人在西吉眼里都是理解但难以认同又苦于无法挣脱的,他眼里家乡的一切,包括海岛上的人都有着夸张、僵硬、教条的一丝不苟,并丝毫不自觉。他陷在这种思考和叩问下,无法自拔,即使是离开这块土地也无法摆脱。“——新生活?那是什么呢?——也许是完全由一个人来干的事。——这种事不存在。任何一件事情都带着别人的印记。” 至此,我才隐隐约约地臆测,作者不展开对个体心理细节的刻画,就是要将之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个体是有差异的,如画家、如布思贝克博士,但正是这个整体的行为才是作者关注的焦点,如果不是数量上庞大的人构成的整体不选择自主的思考、不自觉、不自知,这个荒谬的时代也无从造就!但,我们如何避免呢,作者没有答案。

回到个体上来时,对警-察哨长父亲的尽职,我也曾想过自己是否有点苛刻,毕竟作为政府公职人员,他没有像普通民众一样“打酱油”的机会,他必须作出选择。但不也正是这份公职,使他拥有了“助纣为孽”的能力吗,难道对这

样的人我们不应该有所要求吗?对这样的角色,即使不能苛求他们选择“揭竿而起”“阵前倒戈”,稍微不那么尽心尽力地“尽职”总不过分吧!

回望那个年代,它的荒唐之处正在于我们普通民众在做这样一件尽职尽责的分内之事时,实质上却是做一件错事,它让一件在正常语境,正常时期下正确的事走向了它反面!我相信我们在做一件自认为正确的事时,是快乐的。“快乐”虽然相对于幸福而言是比较浅层次的感觉,但也就是因其简单和纯粹,反而无法也无需伪装,它是发自内心的,它来自目的也来自过程,它是目的和过程的统一。我们可以为了一个被外界强加的社会化价值观(暂且勿论其对错)做被认为是正确的事,但内心却是不快乐的。只有出自真心的认同,并愉快的践行,才能发自内心的快乐。我觉得警长哨长对自己的尽职虽不致于感到痛苦,但也不是快乐的。

每个人都能快乐得做正确的事的社会,才是正常的社会,良性的社会,快乐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