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通渭
我的家乡通渭作文
![我的家乡通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5dc32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c.png)
我的家乡通渭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家乡通渭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家乡通渭作文1俗话说“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在通渭,家家户户的墙上总会挂上几幅字画,颇有文化气息。
在那里,人们一提笔就能写出重峦叠嶂,一沾墨就能画出烟波浩渺。
我的家乡,也是书法之乡。
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县乡里,却有着无限的的魅力。
你若是在某一个秋天慢慢的走进一片农田,相信我,你不会后悔的!金黄的麦子犹如海一般的漂荡,被微风带起的麦浪让人感到异常的舒服。
闭上眼,麦子的香气扑鼻而来,轻柔的微风吹在脸上,就像是母亲的手在抚摸着你。
时不时地还有几只鸟儿在空中划过,在树上歇息,在这种情形下,让人不由得想要多停留一些时间。
在通渭,还保留了许多中国的传统习俗,每当在除夕的时候,每家每户的男人们都会在固定的地方去烧纸、烧香、放鞭炮,这个过程叫做“接仙人”,意思就是把已经去世的亲人接回家和我们一起过年,初一到初五再把“接仙人”的过程重复一遍,就是“送仙人”,意思是把已经去世的亲人送回去。
虽说这些都是老一辈的迷信,但还是把许久以前的东西传承到了现在。
通渭,在粗犷的黄土高原之上,往事已如过眼烟云,但记忆不会被抹去,革命时期的`榜罗会议是在这里召开的、严重的饥荒是在这里开始的……你可知道因为榜罗会议取得了多大的胜利吗?你又能知道那一次严重的饥荒饿死了多少的百姓吗?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
这就是我的家乡——通渭,在那里不仅有我所讲到的,还有着更多的魅力等着你发现,如果你愿意,你不妨去探索一番。
我的家乡通渭作文2通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北小县城,每当别人问起,“通渭都有什么”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是啊,通渭有什么呢?难道有的仅仅是“全国书画艺术之乡”这么一个名号吗?难道只有书画值得一提吗?不,这个人类文明繁衍生息五千多年的地方绝不仅是这样。
写通渭的作文
![写通渭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f02d4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1.png)
写通渭的作文
《我的通渭老家》
嘿,要说通渭,那可是我的老家呀!那里虽然不是啥繁华大城市,但有着不一样的魅力。
记得有一次我回老家,正赶上过年。
那场面可热闹了,大家都忙着准备各种好吃的。
我跟着家人一起去赶集置备年货,一到集上,那真是人山人海呀!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我们逛啊逛,看到了卖春联的,那春联上的字写得可好看啦,龙飞凤舞的,我就想这字咋写得这么棒呢。
然后又看到了卖鞭炮的,一大箱一大箱的,我心里那个痒痒啊,就盼着晚上能赶紧放鞭炮。
我们还去买了好多好吃的,有那甜甜的糖果,各种各样的水果。
我还看到了卖通渭荞圈圈的,那一个个圆圆的荞圈圈看着就好诱人,我缠着大人给我买了几个,咬一口,满嘴都是荞面的香味,特别好吃。
到了晚上,可就更热闹啦。
烟花噼里啪啦地响起来,把整个天空都照亮了,那五彩的光芒可真美。
我们一群小孩子就在院子里又跑又跳,玩得不亦乐乎。
哎呀,在通渭的日子总是那么有趣,那么让人难忘。
这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但有浓浓的乡情,有温暖的家人和欢乐的时光。
通渭,永远都是我的老家,我心里最特别的存在呀!
这就是我心里的通渭,充满活力和乐趣的地方,我爱通渭!。
写通渭的作文
![写通渭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aa155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9.png)
写通渭的作文
《通渭,我的别样家乡》
嘿,说起通渭,那可是我相当熟悉的地儿啊!
通渭这地方,虽没有大城市的繁华热闹,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就说那街道吧,不宽也不窄,两边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店。
有卖吃的,那阵阵香味儿直往你鼻子里钻,尤其是那卖荞圈圈的,一个个金黄酥脆,看着就流口水。
还有卖书画的,通渭可是有名的书画之乡呢,那些书画作品挂满了店里,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记得有一次,我在街上溜达,看到一个老爷爷在路边摆着小摊卖土豆。
那土豆一个个圆滚滚的,特别可爱。
老爷爷看到我在看,就笑着说:“娃娃,咱这土豆可好吃咧,买点不?”我就好奇地问:“老爷爷,咋个好吃法呀?”老爷爷立马来了精神,说:“俺这土豆啊,煮熟了面面的,咬一口,满嘴都是香味儿,还带着点甜味咧。
”说着,他还拿起一个土豆递给我让我摸摸,嘿,还真的是光溜溜的呢。
我被老爷爷的热情给逗乐了,最后还真买了几斤土豆回去尝尝,还别说,真如老爷爷说的那么好吃。
这就是通渭,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县城。
也许它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就是这些小小的人和事,构成了通渭独特的风景。
我爱通渭,爱它的真实,爱它的质朴。
不管走到哪里,通渭永远在我心里有着特殊的位置。
怎么样,这就是我眼中的通渭,一个有着独特韵味的地方。
下次有机会,你也一定要来通渭逛逛哦!。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大全美丽的通渭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大全美丽的通渭](https://img.taocdn.com/s3/m/2d178edbc8d376eeaeaa314d.png)
小学生作文大全美丽的通渭【篇一:美丽通渭,我的家乡】美丽通渭,我的家乡甘肃省通渭县平襄初中八10班张子涵我的家乡通渭,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西南,北控长城,南通渭水,四面群山环抱,地势开阔坦荡;县城背枕笔架山,前挹南屏山,牛谷河三面萦绕,脉络疏通有致。
地扼陇右交通要冲,是川,陕通往河西,西城的重要门径。
就是这样一片土地,从古至今始终洋溢着她独特的韵味,养育这一代又一代辛劳朴实的通渭人。
通渭人独特的“通渭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就是这样一片土地,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才俊,孕育了独具通渭特色的文化艺术,它们是通渭的精髓,是通渭的魂。
在通渭众多历史人物中,最著名的要数秦嘉徐淑夫妻二人。
他们二人刻苦好学,生性聪慧,文思敏捷,善作诗文。
汉恒帝时,秦嘉被辟为陇西郡,后又升至黄门郎。
二人所做五言诗,在两汉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为纪念这对诗人夫妻,我县人民在南屏山下修建了秦嘉徐淑公园,其中的比翼阁,高大宏伟,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很有艺术风格。
通渭人习惯吃浆水面。
浆水面以酸菜浆水和手擀面条做成。
酸菜浆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菜叫酸菜,汤叫浆水酸味独特,清冽芳香,也是通渭人饮食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
手擀面有小麦面做成的,也有荞麦面做成的。
浆水面制作简单但味道极美。
其中虽无燕窝鲍翅,人参丹桂,但养活了祖祖辈辈的通渭人,而且形成了他们如同浆水面一样单纯质朴的性格。
通渭这片黄土地还盛产土豆。
通渭土豆名声远扬大西北,与浆水面并为通渭人主食。
你可别小瞧这其貌不扬的土豆,用不同方法烹制就有不同的味道。
尤其是煮着吃,那种纯天然,纯绿色的味道,真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热气腾腾的土豆刚出锅,毫不夸张,准会让旁边的小孩垂涎三尺。
更让人高兴的是这土豆如今变成了“金蛋蛋”,成了通渭人经济的支柱,引领通渭人向小康迈进。
徐此之外,通渭也是书画艺术之乡,如果漫步通渭县或任何一个小镇,随处可见书画装裱部,里外挂满字画,墨香飘荡。
我的家乡 通渭
![我的家乡 通渭](https://img.taocdn.com/s3/m/e9480a433c1ec5da50e27052.png)
美丽通渭
Page 1
通渭 的风 土人 情
通渭的简介 通渭县为甘肃省定西市属县, 位于定西市东部地处华家岭东 侧,渭河支流—牛古河中上游。 总面积2908.5平方千米。
通渭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 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全国体育先进县” “全国 田径之乡” “中国红豆草之 乡” 闻名遐迩。
漫漫的发展历程,使它在不断汲取当地民歌营养 的同时,无论在音乐旋律,节奏变化,还是速度减缓 与强弱改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渐具备了自 己的地域特色,成为今天的“通渭小曲”。
•
放映完毕
欢迎来通渭 谢谢观赏
秦嘉叙述公园
榜罗会议纪念馆
•
•
通渭县榜罗镇是红军一、二、四方面军 长征途经的重镇之一。 榜罗纪念馆
1935年9月26日,由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王稼 祥等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分三路纵队,从武山县进入通 渭县榜罗镇;1936年9月3日,由朱德、张国焘、徐 向前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由武 山县进入榜罗镇及其附近;1936年10月12日,由贺 龙、肖克、任弼时、关向应率领的工农红军第二方面 军经武山进入榜罗镇。红一方面军进驻榜罗后,党中 央领导在榜罗镇小学校长办公室的报刊杂志中了解到 全国抗日热潮高涨和陕甘苏区“反围剿”斗争的重要 情况后,9月27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 局常委会议,会议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讨论了 党中央的战略方针,改变了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建根 据地的既定方针,从党内最高层正式做了出了把红军 长征落脚点放到陕北的正确决策,并宣布以陕北苏区 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从而为红军长征的胜利 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找到了理想的落脚点,彻底结束 了红军长期没有明确的落脚点而游击转战的被动局面, 从此走向陕北,走向胜利,走向成功。
介绍甘肃通渭县的作文
![介绍甘肃通渭县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68f20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a.png)
介绍甘肃通渭县的作文《通渭:我心中的宝藏小城》通渭,可能很多人都没怎么听说过,这是甘肃的一个小县城,但在我眼里,那可是个充满趣味的好去处呢。
我第一次去通渭,就被那儿的路给“忽悠”了一下。
我坐着个小面包车,那路一颠一颠的,就像骑在跳得正欢的马背上。
车窗外的景色倒是不错,大片大片的田地,偶尔还有些看着就很实在的老农在地里忙活着。
有的戴着那种特别破旧的草帽,弯腰锄地,那场景真像从老画儿里出来的。
到了县城里呀,我发现这小城虽然不大,却特别有生活的烟火气。
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的,小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我就跟个好奇的小猫儿似的到处瞎逛。
在一个街边,我瞧见个卖荞圈圈的小摊位。
那荞圈圈看着黄澄澄的,特别诱人。
我走上前去问老伯伯价钱,老伯伯讲话带着浓浓的当地口音,我愣是听了好几遍才弄明白。
我买了一个立马咬了一口,嘿,口感那叫一个奇特,脆脆的外壳里有着荞面独特的香气。
我一边嚼着一边在街头晃悠。
那街边上的房子,很多都是矮矮的,有些墙皮已经脱落了,可就是透着一种质朴的味道。
晚上住的旅店虽然不怎么高档,可是特别干净。
从窗户看出去,能看到对面院子里的一棵老槐树。
树下有个小板凳,一个小娃娃在那逗着小猫玩。
小猫扑来扑去,小娃娃就笑得咯咯响。
这种画面感觉就像是时间都变慢了,满满的都是生活的温情。
后来我还去看了当地很有名的通渭书画展,没想到这么个小地方,书画作品的水准那是相当的高。
一幅幅字画,或大气,或灵动,我在那些字画面前就像个乡下来的土包子,只知道瞪眼瞧着说好。
通渭这个小县城啊,虽然没有那些大城市的繁华,但是有着独特的韵味,像一杯隐藏在深巷子里的老酒,就等你偶然间发现,然后沉醉其中。
《通渭:独特的小城风情》提到甘肃通渭,我就得竖起大拇指。
这地方跟其他地儿不一样,有它自个的独特风情。
那回我在通渭,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到处探索。
我发现通渭的人啊,都特别的实在。
我去当地一个小饭馆吃饭,点了一碗牛肉面。
那碗一上桌,我眼睛都瞪大了,份量可真足。
关于定西市通渭县的家乡的作文850字
![关于定西市通渭县的家乡的作文8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c5f08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8.png)
关于定西市通渭县的家乡的作文850字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定西市通渭县的家乡的作文字篇1我那美丽的家乡坐落在那山西省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脉西侧,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宜人,古迹名胜闻名遐迩,物产丰富的地方。
家乡的北山,是最让我喜欢的地方。
一到晚上,北山公园人山人海,热闹极了!特别是北山下方的那条阶梯河,如同通向天国的台阶,从那儿流下的水仿佛是神仙赐给我们的,那么圣洁。
水底刻的一幅幅罗马图案都那么生动、逼真,再加上周围的奥林匹斯十二神石像,犹如仙境一般。
北山那片绿油油的草坪,一眼望去就像通往神界的大门。
草坪上盛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有黄的、白的、紫的、粉的,伴随着一首首乐曲在微风的吹拂下展示着优美的舞姿,让人不知不觉陶醉在其中。
位于阳泉市北60公里的藏山很出名,是因为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相传是在春秋时期,程婴冒死救下了赵孤,藏在了山里的一个洞里,避开了屠岸贾的追杀,最终,赵孤成为了晋国政权的一颗明星。
这个洞就被誉为藏孤洞,这座山也就被叫为藏山。
藏孤洞外是飞流而下的水瀑,如同蚕丝光华的珠帘,洞里有个四季都不融化的冰山,是一道神奇的自然景观。
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小山林,每到夏季这里便会盛开五颜六色的野花,招来了叽叽喳喳的小鸟,穿梭在林中,好是惬意!除此,阳泉还保存有北魏石窟,南北朝摩崖石刻,宋代重建的有唐代遗风的林里关帝庙正殿,汉淮阴侯韩信驻军遗址,唐代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的遗址,还有明代陆深《浮山遗灶记》的碑文等等。
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家乡,还有很多特产呢!阳泉是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大量的煤炭远销世界,还用本地特有的煤精做雕塑,曾经连续两次获得百花杯金奖。
此外,还有陶瓷,因为制作工艺考究,年出口量达多万件;砂锅内外光洁,耐酸耐碱,受到人们的青睐。
除了这些,还有可口的黄瓜干、花椒、核桃、北岭牌食醋等等。
我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欢迎大家来做客关于定西市通渭县的家乡的作文字篇2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同安,它位于厦门,它虽然没有上海、广州那么发达、繁荣,也没有北京、西安那么气势磅礴,但我也为自己是一个同安人而骄傲! 现在的家乡呀,简直焕然一新!变化非常大。
我的家乡通渭作文
![我的家乡通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7084ca647d27284a7351db.png)
我的家乡通渭作文我的家乡通渭作文美丽的通渭是我的家乡。
一提起通渭,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书画艺术,不错,“全国书画艺术之乡”――这个让家乡人倍感骄傲和自豪的称谓,鼓舞了多少通渭学子!“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在我们通渭,家中悬挂字画是一种装饰,更是家庭文化底蕴的象征。
如果说书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那么,我们通渭还有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它可是深深的扎根于民间的。
它就是久唱不衰、久听不厌的通渭小曲。
通渭小曲是一种传唱艺术,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瑟瑟寒风中,街头几位爷爷、大伯模样的`男子,正分工明确、正儿八经地唱着小曲,唱得非常投入,我不解地问爸爸:“这些爷爷大伯他们不怕冷吗?”爸爸呵呵笑着:“唱上一嗓子小曲,他们比过年还开心呢!”是啊,只要是农闲时节,街头巷尾、客房场院,随处都可以成为小曲的表演现场。
有了板胡、二胡、三弦、碰铃等一些简单的乐器,少则五六人,多则数十人,一支小曲乐队就组成了,他们拉的拉,唱的唱。
茶余饭后,两盅酒下肚,脸上红扑扑热乎乎的,一场精彩的小曲表演就开始了。
围观的群众也是一脸的投入相,有时还忍不住抢过二胡,拉上两把,唱上一嗓子……人们之所以这样喜欢小曲,是因为小曲的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生活。
有祈求美好生活的《十支香》、《刘海撒金钱》,有祈求平安的《王灵官扫殿》,还有劝诫人们远离毒品和赌场的《张连卖布》、《看女》等等。
据爷爷奶奶说,以前这些小曲主要在田间地头传唱,一到春节,各个村庄都要大办社火,这些小曲就会在社火中闪亮登场。
社火作为各个村庄之间相互交流、联络感情的纽带,正月十五之前的每晚都要去别的村庄“客演”,或独唱、或对唱、或载歌载舞,临了,还要唱一曲《胡麻花儿蓝花花》对招待自己的村庄表示感谢,真是很有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火已经式微,庙会便成了小曲乐队大显身手的场所。
通渭小曲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表演也越来越正规。
现在,党的好政策、社会主义新生活都被唱进了小曲。
家乡的小曲以它特有的方式,娱乐了人们,也让人从中受到教育。
关于定西市通渭县的家乡的作文
![关于定西市通渭县的家乡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f9774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4.png)
关于定西市通渭县的家乡的作文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个地方始终让我魂牵梦绕,那就是我的家乡——定西市通渭县。
通渭,这座位于甘肃中部的小城,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喧嚣,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柔情,但它却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我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回忆。
说起通渭,就不得不提那连绵起伏的山峦。
山不算高,却有着一种别样的韵味。
春天,山坡上的草儿刚刚探出嫩绿的脑袋,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其间,远远望去,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夏天,满山遍野的绿色让人陶醉,那浓郁的绿仿佛能滴出水来。
秋天,树叶渐渐变黄,秋风吹过,落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给大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冬天,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银装素裹,宛如一个童话世界。
在通渭的乡村,那一片片的农田是最常见的风景。
春天,人们在田地里忙碌着,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到了夏天,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成长的故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麦浪此起彼伏,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记得有一次跟着家里人去收麦子,大太阳底下,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但大家的干劲十足。
我一开始还觉得新鲜,拿着镰刀想要帮忙,结果没一会儿就累得不行。
看着长辈们熟练地收割着麦子,我心里充满了敬佩。
那一颗颗饱满的麦粒,凝聚着他们一年的辛勤付出。
通渭的村庄,大多是一排排整齐的土坯房。
虽然比不上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等。
到了做饭的时候,随手从院子里摘一把菜,就能做出一顿美味的饭菜。
村子里的小路弯弯曲曲,路边的杨树高大挺拔。
夏日的午后,老人们会坐在树下乘凉,唠唠家常;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那场景温馨极了。
通渭的美食也是一绝。
浆水面是我们这里的特色,酸爽可口的浆水,配上劲道的面条,吃一口,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那荞面圈圈,看着就像一个个精致的花环,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
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特意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其中就有浆水面和荞面圈圈。
家乡的名片通渭作文
![家乡的名片通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0e2bd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8.png)
家乡的名片通渭作文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有一个小小的县城,它没有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柔情,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那就是我的家乡——通渭。
说起通渭,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它坐落在甘肃省中部,是一个典型的西北小城。
这里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但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以及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通渭的自然风光,虽称不上惊艳,却有着一种质朴的美。
春天,当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山坡上的杏花、桃花、梨花竞相绽放,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整个山坡装点得如诗如画。
夏天,绿草如茵,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给大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麦浪滚滚,高粱笑红了脸,那丰收的景象让人看了心里都乐开了花。
冬天,白雪皑皑,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还在诉说着生活的温暖。
在通渭,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一片片的梯田。
从远处望去,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就像大地的指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去梯田里干活,那时候觉得种地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
顶着炎炎烈日,弯着腰在地里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
但是,当看到那绿油油的庄稼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我们点头致意的时候,心里又充满了成就感。
通渭的美食也是一绝。
说起通渭的小吃,那荞圈圈绝对是不能错过的。
荞圈圈以荞麦面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制作,炸成了一个个金黄酥脆的圈圈。
咬上一口,外酥里嫩,满嘴留香。
还有那通渭搅团,用玉米面或者荞面粉制作而成,吃的时候配上酸菜、辣椒等调料,酸辣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每当家里做搅团的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那种满足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通渭还有一项独特的文化艺术——通渭书画。
通渭被誉为“书画之乡”,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书画作品,人人都能写几笔、画几笔。
走在通渭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书画装裱店和书画工作室。
写我美丽的家乡通渭作文
![写我美丽的家乡通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9868c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0e.png)
写我美丽的家乡通渭作文《我爱通渭通渭,那可是我心中顶呱呱的家乡。
这地方,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多花花绿绿的霓虹灯,但有着让人瞅一眼就忘不了的美。
先说咱通渭的地儿。
从村头望到村尾,都是整整齐齐的田地。
那些田啊,就像大地铺的一块块绿毯子,到了麦收的时候又变成一片金黄,风一吹,麦浪一波一波的,就像大海在翻滚。
小时候,我跟着爷爷去田里干活,爷爷拿着锄头在前面一下一下地松地,我就在旁边捉蚂蚱。
蚂蚱那小东西可机灵了,我一扑,它就蹦老远。
好不容易抓住一只,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瓶里,结果没一会儿,它又蹦跶得瓶子里到处都是声响。
那时候田里的土软绵绵的,带着一股湿润的味道,好闻得很。
通渭的吃食也绝了。
满满的都是家乡味。
像荞圈圈,黄灿灿的,咬一口带着荞面特有的香气,能把人的口水香出来。
我记得有一次,家里来客人,奶奶早早就在厨房忙活做荞圈圈。
她把荞面搓成细腻的面团,再擀成圈圈的形状。
锅里油热了,把荞圈圈放进去,刺啦刺啦一阵响,那香味就满屋子乱窜。
我在旁边馋得直流口水,奶奶看我这模样,笑着说别急别急,等会儿让你吃个饱。
我就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心里盼着那荞圈圈快点熟。
再瞧瞧通渭的人,那可都是热心肠。
邻里之间,你家有个难事,大家都来帮忙。
就说那次我家盖房子,村里的大叔大伯们都自发来帮忙。
有的搬砖头,有的和水泥,忙得热火朝天。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那场面热闹又温馨。
通渭,这就是我的家乡,有好玩的地儿,美味的吃食,还有热情的人儿,每一处都让我深深眷恋,盼着它越来越好呢。
《通渭的四季——我的宝藏家乡》咱通渭啊,一年四季都像是一本有意思的图画书。
春天的时候,通渭就像个刚睡醒的娃娃。
泥土里的草芽一点点冒出来,就像在土里憋了好久着急地探出头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和小伙伴们总爱跑到田野里,找那些最早开的小花儿。
那小野花,五颜六色的,虽然没有花店的花那么娇艳,但有一种独特的野劲儿。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玩得正欢,突然天上下起了小雨。
通渭美景作文
![通渭美景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13bf1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c.png)
通渭美景作文在广袤的陇中大地,有一个地方叫通渭,那是我的家乡,一个充满独特魅力和美景的地方。
说起通渭的美景,最先映入我脑海的就是那连绵起伏的群山。
山不算高,但一座连着一座,像是大地的脊梁,稳稳地撑起了这片土地。
山上的树木,不像南方的那般郁郁葱葱,而是带着一种坚韧的稀疏,仿佛每一棵都在诉说着与干旱和风沙抗争的故事。
春天的时候,山上会悄悄冒出一些嫩绿的芽儿,那是小草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努力生长。
它们从枯黄的草丛中探出头来,给大山带来了一丝生机。
山风拂过,这些小小的生命就会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它们的存在。
你要是仔细瞧,还能看到一些小虫子在草叶间穿梭,忙碌着自己的生活。
夏天,山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不过这绿色是有层次的,浅绿、深绿、墨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山上的杏子也熟了,黄澄澄的挂满枝头。
村里的孩子们总是按捺不住,三五成群地跑到山上,摘几个杏子解解馋。
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至今都留在我的记忆里。
秋天的山是最美的。
树叶渐渐变黄,风一吹,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地上铺满了落叶,走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美妙乐章。
这时候,山上的野果也都成熟了,红彤彤的山楂、黑黝黝的山枣,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
冬天,大山银装素裹,像是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偶尔有几只野兔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给寂静的大山增添了几分活泼。
除了山,通渭的水也别有一番韵味。
我们这儿有一条牛谷河,河水不宽,但却清澈见底。
夏天的时候,我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河边玩耍。
河水凉凉的,我们光着脚丫在水里嬉戏,捉小鱼、捉螃蟹。
那些小鱼可机灵了,总是在你快要抓住它们的时候,“嗖”的一下溜走,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螃蟹则躲在石头下面,你得小心翼翼地翻开石头,才能把它们抓住。
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捡到漂亮的鹅卵石,带回家当宝贝一样收藏着。
河边的垂柳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长长的柳枝垂在水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就像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介绍甘肃通渭县的作文
![介绍甘肃通渭县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1716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a.png)
介绍甘肃通渭县的作文《通渭印象》通渭,那是甘肃的一个小县城,但可别小瞧了这地方,它就像一个隐藏着无数宝藏的小盒子,轻轻打开,满是惊喜。
一进通渭县城,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这儿的街道。
那路不宽,就是两条车道,但路边的树长得特别有性格。
夏天的时候,这些树的枝叶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争着往路中间挤,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满是星星点点的光斑,就像老天爷漏洒的一把碎金子。
我有一次在这儿走路,那树上突然掉下个小虫子在我肩膀上,把我吓了一跳。
我仔细一瞧,那小虫子五颜六色的,小身子扭来扭去,还怪可爱呢,这就是通渭的小意外,就像在街上突然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友,充满了惊奇。
要说通渭的美食,那不得不提酸棒棒面。
这面就像是通渭人的老朋友,三天两头就得见一次。
面馆一般不大,几张小桌子一摆就成了。
我一进店,就闻见一股浓浓的酸味,那酸味不是刺鼻的酸醋味,而是粮食发酵后的醇厚酸味。
面端上来,细长的面条躺在碗里,一碗红汤就把这面条包围了。
面上盖着一把切得碎碎的韭菜,还有几片自家腌制的酸白菜。
吃一口,面条筋道有嚼劲,汤料酸酸辣辣的,那辣味就像一只小手在舌头上轻轻挠了一下,让人欲罢不能。
我嗦面的时候,那酸汤汁不小心溅到衣服上,整个人狼狈极了,可嘴里还舍不得停下,就这么边吃边傻乐,想着这就是通渭美食的魔力啊。
这里的人也有独特的热情。
有一回我找一家小店,在街上拉住个人问路。
那人一听,直接放下自己手里的东西,拉着我就说要带我去。
边走还边告诉我哪哪有好玩的,哪家的馍馍最好吃。
到了地方还非要邀请我去他家喝茶,那热情得就像必须把通渭所有的好东西都塞给我似的。
在这个小县城里,人们就像一家人,随便拉个人都能聊上几句,脸上永远带着真诚的笑。
其实通渭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没有那些特别耀眼的东西,可是它就像个温馨的老家,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烟火气,那种感情是慢慢渗透在心底的,只要你来过,就难以忘记。
《通渭的平凡与不凡》通渭也许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小的点,但这个小不点可有着大大的能量。
我的家乡通渭
![我的家乡通渭](https://img.taocdn.com/s3/m/1575e2e6e009581b6bd9eb3a.png)
我身边的历史———记我的家乡通渭通渭一中高一(3)班景若恒我的家乡通渭,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西南,北控长城,南通渭水,四面群山环抱,地势开阔坦荡;县城背枕笔架山,前挹南屏山,牛谷河三面萦绕,脉络疏密有致。
地扼陇右交通要冲,是川、陕通往河西、西域的重要门径。
就是这样一片土地,从古至今始终洋溢着她独特的韵味、养育着一代又一代辛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磨砺着一代又一代通渭人民的意志,使他们都具有了通渭人特有的“通渭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就是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才俊,孕育了各种别具风姿的通渭文化,逐渐形成了各种独具通渭特色的饮食......它们是通渭的精髓、是通渭的魂。
(一)秦嘉,字士会,东汉著名诗人。
汉阳郡平襄县(今通渭县什川乡大湾村)秦家坪人。
他聪敏博学,善作诗文。
汉桓帝时期(147年—167年),秦嘉被辟为陇西郡掾史,后任上计吏,赴京洛阳上计,被朝廷留任黄门郎。
不久病故。
徐淑,东汉著名女诗人,秦嘉之妻。
汉阳郡平襄县(今通渭县榜罗镇桃园村)徐家窑人。
她生性聪慧,文思敏捷,且刻苦好学。
婚后与秦嘉同住郡治,后回家养病。
秦嘉去世后,她悲痛过度,不久亦溘然长逝。
秦嘉和徐淑少小皆孤苦好学,而且都才华出众,他们都深谙耕读事理,颇受乡人称赞。
婚后二人同住郡所,但由于徐淑体弱多病,她怕丈夫“内顾旷职”,便主动回家调养。
新婚分离,秦嘉不胜思念,即写四言诗一首,以表他“寂寂独居,寥寥空室”的孤寂之情。
恰在此时,他又奉命赴京上计,别离之情更难抑止。
于是起程前写了《与妻书》表明他身不由已,只有“随俗顺时”,“趋走风尘”,并派人持书前往,欲接妻回郡相会。
徐淑接到信后,归心似箭,无赖疾病未愈,不能如愿。
只好写了《答夫诗》,诗中不仅以“仲尼执鞭”的典故鼓励丈夫竭力公务,而且表明自己“心愿东还,迫疾未宜”的抱憾心情。
诗中写道:“谁谓宋远,企予望之。
室迩人远,我劳如何?深谷透逶迤,而君是涉;高山严严,而君是越;斯亦叹难矣。
我的家乡500字通渭精选作文
![我的家乡500字通渭精选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884a358e9951e79a89273b.png)
我的家乡500字通渭精选作文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各位同学,下面就是我的家乡500字通渭精选作文,请看:我的家乡500字通渭精选作文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也奇迹般地改变着。
昔日,我的家乡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
道路全部是泥路,坑坑洼洼的,残留在我脑海里的家乡,到处都是平房,所见的平房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数都是瓦屋,刮风下雨时,严重的倒屋,轻则水会进屋。
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没工厂,没商店,更不要说路灯了。
一条街道简直是封闭的。
在当年,拥有一辆自行车代步,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的。
人们那时穿的衣服都有补丁,以前有一句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连鞋子也是靠自己那双乖巧的手做出来的,有草鞋、有布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的家乡居然变成了一个小城市。
繁荣而昌盛,美丽而心爱。
从前低矮、陈旧的老屋早已被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取代了。
当年泥泞的古道已不见踪影了。
宽阔的高速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在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辆穿梭来往、川流息。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人来人往。
以前的瓦房现在变成了豪华的住宅,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栋栋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崭新的高楼大厦。
儿童乐园充满着欢乐声,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
只要你任意走进一个家庭,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也得到了普及,不少人家还有手机、私家轿车呢,许多家庭还购置了电脑,用以阅读、查询资料和从事文化娱乐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无穷的乐趣。
商场、农贸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包罗万象。
真是一年一个新相貌,一年一个新气象啊!因此,我们必须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学生,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立于世界之林,我相信凭仗着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我的家乡将会变得更加繁荣,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富有。
我的家乡通渭的风俗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通渭的风俗作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7756d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4.png)
我的家乡通渭的风俗作文600字Growing up in my hometown of Tongwei, I have been immersed in the rich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customs that shape the identity of our community. 长大在我的家乡通渭,我沉浸在那些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中,这些传统习俗塑造了我们社区的身份。
From the lively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s to the solemn Qingming Festival rituals, every event in Tongwei is steeped in history and meaning. 从热闹的春节庆祝活动到庄严的清明节仪式,通渭的每一个活动都充满了历史和意义。
One of the most cherished customs in Tongwei is the practice of ancestor worship, where families gather to pay respects to their deceased relatives. 通渭最珍贵的习俗之一就是祭祖活动,家人们聚在一起向他们逝去的亲人致敬。
This tradition not only honors the memory of those who have passed on but also reinforces the bond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through shared rituals and prayers. 这一传统不仅是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而且通过共同的仪式和祈祷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
Moreover, the practice of ancestor worship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the values and belief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in Tongwei. 此外,祭祖活动也提醒了通渭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和信仰。
我的家乡在通渭作文
![我的家乡在通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70b7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3.png)
我的家乡在通渭作文
我的家乡在通渭作文。
这里有通渭广为流传的通渭八景,分别是:有中林春晓、锦鸡循界、华川芳草、桃林红霞、白塔晨烟、温泉冬泳、玉狼屏迹、悠江月夜。
每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只要来到这里,人们便要为你逐一讲述。
还有八景之外的秦嘉徐淑公园,这里承载着1800年前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后来人们在那儿修建了鹊桥,以示怀念。
通渭——这片可爱的土地养育了我,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朴实的通渭人民,孕育了一批批通渭人骄傲、国人骄傲的成功人士。
如杨子恒,他是华人学者,通渭马营人。
2006年当选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
还有姚变娃等体育健将……都是人们心中的楷模。
通渭的一切,岂能是我用区区几百字或几千字能讲完的……通渭——它就像一朵浪花,在历史的.波流里明灭着,那灵动的水质和花朵,无论是昙花一现后的永远沉寂,还是时间浇不灭的永恒绽放,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它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永远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我的通渭我的家,我会永远爱您、敬您、守护您!
1。
我的家乡在通渭作文
![我的家乡在通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c1c3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8.png)
My Hometown: TongweiNestled in the heart of China, Tongwei is a place that holds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It's not just a hometown; it's a tapestry of rich culture, beautiful landscapes, and warm-hearted people.Tongwei is famous for its unique blend of natural beauty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The rolling hills, lush green fields, and crystal-clear rivers paint a picture of idyllic rural life. During the spring, the flowers bloom, and the air is filled with the scent of fresh soil and blooming flowers. In the summer, the fields are abuzz with activity as farmers work tirelessly to harvest their crops.But Tongwei's charm doesn't just lie in its natural beauty. The town is also renowned for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cient temples and historical landmarks dot the landscape, telling tales of a bygone era. These places are not just tourist attractions; they are a part of the town's identity and a testament to its rich historical legacy.What truly makes Tongwei special, however, are the people. They are warm, friendly, and filled with a sense of community spirit. Whether it's a neighbor helping with housework or friends gathering for a celebration, the sense of togetherness is palpable. The people of Tongwei are proud of their town and its history, and they are always willing to share their culture and traditions with visitors.As I grew up in Tongwei, I developed a deep connection to this place. The familiar sights, sounds, and smells of the town are a constant reminder of my roots. From the bustling marketplaces to the quiet streets, every corner of Tongwei holds a memory or a story that is dear to me.In conclusion, Tongwei is not just my hometown; it's a place that shapes my identity and instills in me a sense of pride and belonging. It's a place where I find comfort, inspiration, and a deep connection to my roots.通渭,一个坐落在中国心脏地带的地方,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通渭乡情的作文
![通渭乡情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51829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4.png)
通渭乡情的作文
记忆的河流,老是带着我返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那里有我的根,有我的魂,那里是通渭,我的家乡。
清晨,阳光洒在村头的青石板上,光影斑驳,像一幅历史久远的画卷。
空气里空气里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清香,远处传来鸡鸣狗吠,那是家乡最动听的交响曲。
记忆中,奶奶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针线,为我缝补衣服,她的眼角满布了晶莹的皱纹,却掩盖起来禁不住温柔的光芒。
她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用家乡的方言,讲了着古老的故事,温暖着我的童年。
村里的小河,水清澈见底,水流潺潺,那是我们儿时的乐园。
我们光着脚丫在河边追逐嬉戏,捉鱼摸虾,欢声笑语在河边耳边回荡,透着了童年的快乐和快乐无忧。
每到夜晚,村里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火,星星点点的灯光,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黑夜了漆黑的夜空。
大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家门口,聊天谈笑,孩子们则在院子里奔跑一起玩儿,热闹异常。
如今,我已远离亲人,劳苦奔波在繁华的都市,但家乡的温暖始终飘荡在我的心头,它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与家乡死死地地直接连接在一起。
通渭,我的家乡,我永远永远不会忘掉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是你的让我明白家的温暖,不是你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通渭
在祖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有一个小县城,那
便是我可爱的家乡通渭,这里干净、整洁、淳朴、简单是我停驻已久的温暖的港湾。
这里没有辽阔
的草原,没有蔚蓝的海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
喧嚣,但这里有浓厚的风土人情,华夏文明在这
里孕育。
通渭被誉为书画艺术之乡、田径运动之乡,还是夫妻诗人秦嘉、徐淑的故乡。
通渭地处陇中,十年九旱,地瘠民贫,曾以苦
甲天下而闻名。
然而偏偏就在这样一个地里环境中,出来的人个个心灵手巧,大多能书善画,这
里的书画艺术氛围,广为人们关注和惊叹。
著名
作家贾平凹曾说:通渭人独以书画艺术显示着他
们精神的高贵。
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出通渭,这是著名作家张贤亮感受了通渭现象后,即
兴挥毫,对通渭人热爱字画的描述。
这里有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那是1992年12
月的一天,雄伟壮观的中国美术馆展览大厅里人
头攒动、热闹非凡。
展览会上,一名德国妇女在
一幅题为《黄土坡?小女孩》的国画前流连忘返、比划不已,好半天工作人员才明白,原来当她听
说这是西北一个小县城的农民书画展出之后,她
惊叹不已,感到难以置信,她想出高价收藏这幅
作品。
看着这个场面,几个来办展览的通渭人激
动不已,他们是受43万通渭人民的重托来北京创
造梦想的,是来展作文示祖辈们留在通渭大地上
的精神财富的,这次展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整
个首都沸腾了,人们知道了通渭除了苦甲天下以外,还有遍地的书画艺人,书展后不久,通渭县
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由书画名家
沈鹏先生题写的通渭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宣传牌
矗立在大十字,为这座小县城蒙上了一层厚重的
文化面纱。
如今的通渭艺术更是激发了新的创作活力,吸
引着各地名家不断前来交流探讨。
这里人人钟情
于书画,便有了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
的说法,行走在通渭的大街小巷,你会经常听到这样
的话:有吃有穿,平平安安;满堂字画,生活怡然。
你会时刻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特别韵味。
通渭不仅盛行书画,还有许多著名景点。
如被
誉为陇上神泉的通渭温泉,波光粼粼的锦屏水库,蜿蜒曲折的华家岭林带,云雾缠绕的鹿鹿山仙境,
还有中林山、清凉山等寺庙,吸引着外地人士不
断前来参观。
如今,通渭有了更大的进步,2017
年7月9日,宝兰高铁正式开通了,通渭告别了不通火车的历史。
家乡的一切,我说不完道不完。
在这片土地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朴实的通渭人民,他就像一位
伟大的母亲,有过骄傲、有过自豪、有过黯然、
有过愤怒。
我爱我的家乡,她将永远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