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韧剂

合集下载

增韧剂原理

增韧剂原理

增韧剂原理
增韧剂(Toughening agent)是一种添加到材料中的物质,用于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增韧剂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断裂机制,以增加材料的能量吸收和变形能力,从而提高其韧性。

增韧剂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断裂韧性提高:增韧剂能够通过各种机制增加材料的断裂韧性。

例如,增韧剂可以增加材料的断裂韧度(toughness),使其能够在受到冲击或拉伸载荷时更好地抵抗裂纹扩展和断裂。

能量吸收增加:增韧剂能够吸收能量并将其分散到材料中,减轻冲击或应力的影响。

通过吸收和分散能量,增韧剂可以阻止裂纹扩展和断裂的传播,从而提高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微观结构调控:增韧剂可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例如引入弹性相或韧性相。

这些相与基体材料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结构,提供增强的能量吸收和塑性变形能力。

界面效应:增韧剂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界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界面能够阻碍裂纹扩展并分散应力,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

综上所述,增韧剂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断裂机制,增加能量吸收和变形能力,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这种原理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体系,包括塑料、复合材料、金属和陶瓷等,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用性。

ABS增韧剂(KT-6)产品说明

ABS增韧剂(KT-6)产品说明

_ABS增韧剂(KT-6)产品说明特性:本品为高分子量的丁二烯类三元共聚物,外观:白色粉末。

用途:用于ABS增韧等,提高ABS的抗冲击性。

表一:ABS树脂增韧典型数据表二:ABS树脂阻燃增韧典型数据PP增韧剂一、产品成份、特点:类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外观:白色或浅淡黄色颗粒及粉末。

特性:显著降低塑料制品表面电阻,使其达到108-9Ω,抗静电高效持久,与树脂相容性适宜,并不影响制品的加工和使用性能。

本品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

指标:有效物含量:≥99%胺值:60-80mgKOH/g熔点:50°C分解温度:300°C以上>5000mg/kg(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毒性:LD50二、产品用途:作为聚烯烃类塑料、尼龙等制品的内加型抗静电剂,用来制造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如PE和PP的薄膜、片材、容器、包装袋(箱)、矿用双抗塑料网带,用及尼龙梭子和丙纶纤维等制品。

三、使用方法和用量:本品可直接添加到树脂中加工制品。

预先制成抗静电母料,再与空白树脂混合加工制品,则均匀性更好,效果更佳。

根据树脂种类、加工条件、制品形态以及对抗静电效果要求程度,确定恰当的添加量。

一般在制品中添加本品0.3-1.5%则能达到优良的抗静电效果。

四、包装:内衬聚乙烯袋,外套牛皮纸塑膜复合袋,每袋净重20kg;或内聚乙烯小包,外钙塑箱包装,每箱净重25kg。

五、运输贮存:注意防水、防潮、防晒。

未用完助剂应及时扎紧袋口。

本品为非危险品,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保管。

保质期一年。

ABS抗静电剂一、产品成份、特点:二、产品用途:本品主要应用于PS、ABS材料,添加量2~3.5%,可使制品表面电阻达到108~10Ω。

本品也可应用于PE、PP、PVC、PC、PET等塑料制品,抗静电效果显著、持久。

三、使用方法:根据加工条件、制品形态以及对抗静电效果的要求程度,确定恰当的添加量,一般在制品中添加本品1.5~3%则能达到优良的抗静电效果。

混凝土中添加增韧剂的效果和使用方法

混凝土中添加增韧剂的效果和使用方法

混凝土中添加增韧剂的效果和使用方法一、增韧剂的概念和分类增韧剂是一种能够在混凝土中增加韧性和延展性的特殊添加剂。

根据不同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增韧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颗粒状增韧剂:包括橡胶颗粒、聚丙烯纤维、聚丁烯纤维等。

2. 液态增韧剂:包括聚合物乳液、聚合物水溶液、丙烯酸酯聚合物等。

3. 化学增韧剂:包括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等。

二、增韧剂的作用原理增韧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混凝土的延展性和韧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应力集中,避免混凝土发生剪切破坏。

3. 增加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 改善混凝土的加工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率。

三、增韧剂的使用方法1. 预先调制混凝土配合比时,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增韧剂,并调整水灰比和骨料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增韧剂应该与水或水泥一起加入,并进行充分搅拌,以保证增韧剂的均匀分散。

3. 在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增韧剂的效果评价增韧剂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裂性能:增韧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延展性和韧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抗冲击性能:增韧剂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冲击韧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

3. 施工性能:增韧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加工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率。

4. 经济性:增韧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损耗和维修成本,提高混凝土的经济性。

五、增韧剂的注意事项1. 增韧剂的使用应该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选择适当的增韧剂,并按照建议的用量添加。

2. 在添加增韧剂时,应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搅拌时间,以保证增韧剂的均匀分散。

3.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过程,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

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

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
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是一种新型的增韧剂,它是由有机硅材料制成的,具有很好的增韧效果。

在塑料、橡胶、涂料等领域中,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

它可以使材料的断裂韧性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材料更加耐用和可靠。

此外,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使其更容易加工和成型。

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将有机硅材料与其他材料混合,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将其制成核壳粒子。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粒子的大小和形状,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

在塑料领域中,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可以用于改善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的性能。

它可以使这些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其更加耐用和可靠。

在橡胶领域中,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可以用于改善橡胶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从而使其更加适用于工业和汽车领域。

在涂料领域中,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可以用于改善涂料的耐久性和耐磨性。

它可以使涂料更加耐用和抗污染,从而使其更加适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

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增韧剂,它可以用于改善各种材料的性能,从而使其更加耐用和可靠。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硅核壳粒子增韧剂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PP 增韧剂的特性是什么

PP 增韧剂的特性是什么

1、PP 改性:
PP 增韧剂着良好的回弹性和柔韧性,且其硬度很低,耐寒性极佳,所以POE 弹性体广泛的用于PP的增韧,提高PP的常温和低温下的冲击强度,改性增后的PP应用有,汽车保险杠,汽车门板,家电外壳,办公文具,电瓶车和摩托车的塑料配件等。

2、与EVA并用发泡:
PP 增切剂柔韧性和回弹要比EVA 高出很多,很多情况下,POE和EVA 并用发泡会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发泡后的产品重星更轻,压缩回弹更好,触感良好,泡孔均匀细腻,撕裂强度高等突出优点。

无论是模压发泡还是造粒后的注射发泡,POE都已经大量的被使用在如沙滩鞋,拖鞋,运动鞋的中底,鼠标垫,座垫,保丽龙材料,保温材料,缓冲片材,箱包衬里等发泡产品上。

3、PA等工程塑料增韧,相容剂:
PP 增韧剂非极性虽然使得其与如PA,PET等工程塑料的相容性不好,但POE 通过过氧化物引发,可以顺利且有效与MAH,GMA,AA等单体发生接枝反应,所得到的接枝物广泛的用来增PA等工程塑料,同时也可以当作相容剂用于塑料合金中。

pe塑料增韧剂的配方

pe塑料增韧剂的配方

pe塑料增韧剂的配方
pe塑料增韧剂的配方如下:
塑料增韧剂按重量份计包括:聚乙烯10-15份;聚酰胺酰亚胺5-10份;过氧化苯甲酰3-5份;超细滑石粉10-15份;铝锆偶联剂0.3-0.5份;氯化聚乙烯3-5份。

本发明通过添加聚酰胺酰亚胺和过氧化苯甲酰,利用聚酰胺酰亚胺、过氧化苯甲酰和聚乙烯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制得的增韧剂不仅可有效增加聚乙烯波纹管道的韧性,同时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步骤:择将配方量的聚乙烯、聚酰胺酰亚胺、过氧化苯甲酰和铝锆偶联剂于50-60℃下高速混合,然后加入配方量的超细滑石粉和氯化聚乙烯,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自然排气口堵死,真空排气,整个螺杆组合使用弱组合,使用水环式切粒机组,在一定温度下挤出成形。

塑料增韧剂:
塑料增韧剂是一种增加塑料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的塑料助剂,针对不同的塑料有相适应的增韧剂,以保证增韧性的同时良好的互容性。

塑料增韧剂的形态由多种,以固体粉末或者颗粒为多。

增韧剂用于PP使它既有优异的韧性又有良好的加工性。

增韧剂分子结构中没有不饱和双键,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能。

增韧剂分子量分布窄,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与聚烯烃相容性好。

良好的流动性可改进填料的分散效果,同时也可提高制品的熔接痕强度。

增塑剂、增韧剂有什么区别?

增塑剂、增韧剂有什么区别?

增塑剂、增韧剂有什么区别?
增塑劑是提供塑料的加工塑性, 所以是加工助劑的一種; 增韌劑是增加材料做成成品後提升韌度的,屬於功能性助劑..可塑劑大部分使用在熱敏感性材料, 當它們的加工溫度與裂解溫度非常接近時非常不易加工, 須靠可塑劑先軟化塑料避免加工溫度過高而裂解.. 例如常見的可塑劑對PVC而言是DOP或DINP,及環氧大豆油(協效,二次可塑); 對PV A.澱粉而言,則是甘油或多元醇等..所以大多是液體的型態; 而增韌劑可以是橡膠或TPR, 可以是粉末或顆粒型態,但必須與主材料相容;測試增韌效果的設備是耐衝擊試驗機, 如果耐衝擊值比原來未加入增韌劑前還高則稱具有曾韌效果; 但由於成本會提高所以都以價性比去衡量增韌的最適添加量..。

聚酯树脂用增韧剂

聚酯树脂用增韧剂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后产物硬度高,机械强度好,但偏脆,抗剥离、抗开裂、抗冲击性能和抗震性能较差。

而增韧剂的添加能与树脂形成网状结构,有效解决树脂固化后出现应力开裂,提高树脂的韧性。

主要特性:增韧的主要作用是改善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后产物的脆性,提高其抗拉、抗冲击、抗剥离等性能。

具有增韧性能、稳定性能及其物理机械性能,具有润滑、增溶、消泡抑泡、增塑、防冻性能。

可有效解决树脂产品脆性,防止固化后开裂,提高树脂的流平性能。

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类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体系。

用量与使用方法: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树脂体系中并充分溶解,使其与树脂形成网状结构即海岛结构,推荐温度75-80度,用量为树脂量的0.2-1%。

包装规格:25公斤/桶。

塑料增韧剂的改性机理与应用

塑料增韧剂的改性机理与应用

塑料增韧剂的改性机理与应用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脆性以及力学性能的限制,其在某些应用领域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塑料增韧剂作为一种常见的改性材料被引入,以提高塑料的韧性、冲击性和强度。

本文将探讨塑料增韧剂的改性机理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塑料增韧剂是一种被添加到塑料基体中的化学物质,其目的是改善塑料的机械性能。

它们通过改变塑料分子链的结构和间隙,使其更加柔韧和耐冲击。

增韧剂可以通过三种主要的机理增加塑料的韧性:弯曲机理、界面机理和骨架强化机理。

首先,弯曲机理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增韧机制。

当外力作用于塑料材料时,增韧剂通过抑制分子链的滑移和脱落来增加材料的变形能力。

增韧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并能够吸收和分散剪切应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塑料的弯曲性能。

其次,界面机理是增韧剂的另一种重要机制。

增韧剂与塑料基体之间的界面层可以增加分子间的粘附力,从而增强材料的韧性。

界面机理主要通过增加界面的黏着力和减少界面能量来实现。

这种机理还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能量分散机制,提高材料的耐冲击性。

最后,骨架强化机理被广泛应用于地理聚合物增韧剂中。

增韧剂通过与塑料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网络结构,从而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

这种机制通常通过交联作用或共聚作用来实现,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骨架结构,提高塑料的强度和刚性。

塑料增韧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汽车制造业中,增韧剂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车身和安全部件,如保险杠和仪表盘,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此外,增韧剂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和电器行业,以提高产品的耐冲击性和耐久性。

在建筑和建材行业中,增韧剂可以增加塑料管道和绝缘材料的强度和耐用性,使其更适合使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中。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塑料增韧剂还在环保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增韧剂可以提高废塑料的韧性和强度,使其更易回收和再利用,从而减少了塑料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胶粘剂助剂:交联剂及增韧剂

胶粘剂助剂:交联剂及增韧剂

胶粘剂助剂:交联剂及增韧剂增韧剂, 助剂, 胶粘剂, 交联剂(交联剂)线型或支链型聚合物大分子若本身含有活性官能团,能与多官能团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受高能辐射等作用形成具有交联键结构的过程称为交联,能使聚合物大分子产生交联的物质叫做交联剂。

交联剂常为含有多元活性官能团的物质。

交联剂对于胶粘剂的改性主要起:提高粘接强度、硬度、耐热性、耐水性、耐老化性、贮存稳定性等性能。

合理适当选用交联剂,对于胶粘剂的改性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常用的胶粘剂交联剂,我推荐几种:硼酸、硼砂、四异氰酸脂交联剂。

(增韧剂)是指能增加胶粘剂膜层柔韧性的物质。

通常将能减低脆性,增加韧性,而又不影响胶粘剂其他主要性能的物质称为增韧剂。

增韧剂一般都含有活性基团,能与树脂发生作用,固化后不完全相容,有时还要分相,能够获得较理想的增韧效果,使热变形温度下降甚微,而抗冲击性能又明显改善。

推荐其中几种常用的增韧剂:聚乙烯醇缩醛、碳酸钙晶须、聚乙二醇---------------------------/bbs/?fromuid=16483改性玉米淀粉制粘合剂[配方]基料玉米淀粉100糊化剂固化烧碱8~10氧化剂次氯酸钠(Cl->10%)30~40交联剂硼砂1~1:5稀释剂水450~550催化剂氯化铁少许催干剂硫酸镁0:5还原剂碳酸钠1:5消泡剂磷酸三丁酯适量[制法]先用水将玉米淀粉调匀,并在少量催化剂存在下加入次氯酸钠进行氧化,再加入氢氧化钠糊化,最后加碳酸钠及硼砂进行还原和络合,前后反应时间为1~1:5小时。

[说明]所得粘合剂色泽乳白色或浅米黄色;游离碱0:8%~1:1%;10分钟初粘接力>95%;涂4杯40~60;比重1:06~1:09;含固量16:0%~18:0%;存放时间>2个月。

催化剂(FeSO4、FeCl3、NiSO4)的加入量要少,否则粘合剂色泽会变深。

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所得粘合剂具有色泽较白,存放时间较长,不发霉、不溶液、无毒、无污染等特点。

相容增韧剂M-8001

相容增韧剂M-8001

M-8001是一种聚酯为载体丙烯酸酯和GMA无规三元共聚物,采用聚合混炼而成。

丙烯酸酯带来柔软性和极性,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高的热稳定性。

GMA具有一定的活性,从而在与工程热塑性塑料溶体混合时实现分散。

M-8001使用方向大致如下1.用于PBT,PET,PC以及合金,增强阻燃时,建议加入2-5%,一般按照3%可获得最佳相容增韧效果2.用于PA6,PA66以及合金增强,增强阻燃时2-5%,用于超韧时,替代接枝POE,具体方案咨询我们,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大幅度提升3.无卤阻燃材料:M8001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等特点,可以提高填充无卤阻燃体系理性能。

4.以优越的刚性和韧性提升指数为主,并且不影响阻燃性能5.用于PET,有一定的抗水解功能,其效果优于碳化二亚胺6.有一定的成炭效果,可以作为阻燃协效剂使用PET/PBT合金+GF30+8%的无机填料M80013%(Mpa)10.06(Mpa)98.07(%) 5.20PBT+GF30+v0M800110mm/min Mpa101.5108.6510mm/min% 2.24 4.922mm/min Mpa152.47157.222mm/min Gpa8.02210.4423G/cm3 1.576 1.585250 2.16Kg G/10min24.4131.21,8Mpa193.75190.1223Kj/m27.57.823Kj/m28.110.4 PET增强+GF25实验结果市售增韧剂8900M8001冲击强度16.8916,2817.50拉伸强度91.5796.44108.1伸长率7.07.157.55。

增韧剂用途

增韧剂用途

增韧剂用途引言:增韧剂是一种在材料中添加的物质,它能够改善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提高其抗冲击性能。

增韧剂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重点介绍增韧剂的主要用途。

一、塑料增韧剂的应用1.改善塑料的韧性:塑料增韧剂能够在塑料中形成弹性相,增加其韧性和延展性,从而提高塑料制品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

增韧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如电子产品外壳、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等。

2.提高塑料的强度:增韧剂能够改善塑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其强度和刚性。

在塑料制品中加入增韧剂,可以使其更加耐用和可靠,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增韧剂还能降低塑料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橡胶增韧剂的应用1.提高橡胶的韧性和强度:橡胶增韧剂能够形成网状结构,增加橡胶的弹性和韧性,提高其抗拉伸和抗压缩性能。

橡胶增韧剂广泛应用于轮胎、密封件、振动隔离器等橡胶制品中,可以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

2.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橡胶增韧剂能够降低橡胶的粘度,改善其加工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增韧剂可以使橡胶更容易流动和填充模具,提高成型质量。

三、金属增韧剂的应用1.提高金属的韧性:金属增韧剂能够改变金属的晶体结构,使其形成细小的晶粒,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强度。

金属增韧剂广泛应用于铁、铝、镁等金属中,可以提高其抗拉伸和抗冲击性能。

2.改善金属的耐腐蚀性:金属增韧剂能够形成保护膜,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金属增韧剂在海洋工程、化工设备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金属材料因腐蚀而失效。

四、复合材料增韧剂的应用1.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复合材料增韧剂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增加其抗冲击性能和承载能力。

复合材料增韧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安全性能。

2.改善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复合材料增韧剂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使其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

复合材料增韧剂在航空发动机、火箭推进器等高温工作条件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奇士增韧剂QS-BE

奇士增韧剂QS-BE

®北京金岛奇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JINDAO QISHI MATERIAL SCI&TECH CO., LTD 地 址:北京市清华大学液晶大楼4408室 邮政编码:100084电 话: (010) 62787495 62796480 62781492 传 真: (010) 62796480 62781492 E-Mail: service@ Web: 奇士增韧剂QS-BE一、介绍QS-BE 增韧剂是用于聚酰胺做固化剂或以聚酰胺为主固化剂、以少量其它改性胺(如593)为辅助固化剂体系的韧性改性剂,亦可做环氧/810固化剂及环氧/105缩胺等体系的改性剂;添加QS-BE 增韧剂,可使固化物形成具有“海岛结构”的环氧树脂合金,从而数倍提高断裂韧性(G IC ),同时保持较高的耐热性。

在合适的条件下,添加QS-BE 增韧剂的胶粘剂,粘接强度大幅度上升;添加QS-BE 增韧剂的复合材料基质,疲劳强度大幅度提高;添加QS-BE 增韧剂的密封浇注材料,低温抗开裂能力、抗冷热冲击能力显著提高。

二、产品主要参数外观: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密度:1.05~1.10(25℃,g/ml) 粘度:<3500(25℃,mPa .s )环氧值:0.15~0.25相溶性:与液体双酚A 型环氧树脂互溶。

贮存性能:25℃干燥避光环境1年。

三、使用方法1、QS-BE 增韧剂可与通用的双酚A 型环氧树脂预混。

100重量份双酚A 型环氧树脂添加QS-BE 增韧剂的量在15~30之间。

QS-BE 增韧剂的环氧值为0.15~0.25,当QS-BE 增韧剂与通用环氧树脂混用时,固化剂用量需相应调整。

2、应用参考配方(重量份):E-51: 100QS-BE : 16聚酰胺651: 58四、注意事项使用本产品时应该遵循强制性和推荐的工业卫生操作程序。

本说明书中包含的信息(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知识) 是真实准确的,是否采用请以贵公司的试验为基准进行判断。

增韧剂

增韧剂

增韧剂增韧剂是具有降低复合材料脆性和提高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一类助剂。

可分为活性增韧剂与非活性增韧剂两类,活性增韧剂是指其分子链上含有能与基体树脂反应的活性基团,它能形成网络结构,增加一部分柔性链,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非活性增韧剂则是一类与基体树脂很好相溶、但不参与化学反应的增韧剂。

增韧剂可分为橡胶类增韧剂和热塑性弹性体类增韧剂:(1)橡胶类增韧剂该类增韧剂的品种主要有液体聚硫橡胶、液体聚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及丁苯橡胶等。

(2)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类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在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合成材料。

因此,这类聚合物兼有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的特点,它既可以作为复合材料的增韧剂,又可以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这类材料主要包括聚氨酯类、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酯类、间规1,2-聚丁二烯类和聚酰胺类等产品,目前作为复合材料的增韧剂用得较多的是苯乙烯类和聚烯烃类。

(3)其它增韧剂适用于复合材料的其它增韧剂还有低分子聚酰胺和低分子的非活性增韧剂,如苯二甲酸酯类。

对于非活性的增韧剂也可称为增塑剂,它不参与树脂的固化反应。

稀释剂稀释剂是一类使液体树脂粘度变稀薄时的液体物质。

这不能溶解树脂,但能部分代替溶剂。

稀释剂的作用是降低树脂粘度,使树脂具有流动性,改善树脂对增强材料、填料等的浸润性;控制固化时的反应热;延长树脂固化体系的适用期;填料用量增加,降低成本。

按不同的树脂需要,所用的稀释剂也不同。

(1)不饱和聚酯树脂用的稀释剂主要是交联剂单体,并能使树脂粘度变稀薄。

不饱和聚酯用的稀释剂主要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单体等。

(2)酚醛树脂用稀释剂主要是酒精、丙酮等溶剂。

(3)环氧树脂用稀释剂有活性稀释剂和非活性稀释剂:①非活性稀释剂这种稀释剂只共混于树脂中,不参与树脂的固化反应,仅仅是降低树脂粘度,如添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双酚A环氧树脂。

②活性稀释剂这类稀释剂主要指含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化合物,能与固化剂反应,并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成为交联树脂结构的一部分。

TPE增韧剂

TPE增韧剂

TPE增韧剂
(1)适用于:聚苯(PS)、聚丙(PP)、聚乙(PE)、PO、PPO、ABS、PBT、塑料再生料、PS片材、PP片材、PS发泡相框条、圣诞礼品、塑料外壳、汽车保险杠,三型聚丙烯PP-R管,塑料桶/盆等多种工程塑胶。

(2)产品性能:可与塑料混合抽粒,直接添加成型等多种加工方式。

增韧剂与塑胶混合在不影响塑料本身物性的前提下提高它的抗冲击强度,韧性,拉伸强度,耐曲折性,抗寒性,缓解热胀冷缩,降低成本。

附图片
TPE增韧剂pp.ps.pe增韧剂PP.PS.PE.增韧剂TPE包胶料,手柄料
TPR增韧剂TPR增韧剂TPR增韧剂TPR
增韧剂增韧剂增韧剂增韧剂填充母料填充母料填充母料。

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

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

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材料。

它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引入阳离子基团,形成阳离子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环氧树脂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与传统的增韧剂相比,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一般来说,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聚芳醚酮的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另一种是基于胺基化合物的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

这两种类型的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在提高环氧树脂韧性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但具体使用哪种取决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主要用于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胶和粘接剂等工程材料。

通过合理选择增韧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满足不同工程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除了提高环氧树脂韧性外,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还具有一些其他优点。

它们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使其在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还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加工性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增韧剂。

它不仅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还可以改善其其他性能,满足不同工程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必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优越性能,为工程材料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篇示例: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是一种常用的环氧树脂增韧材料,它可以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和耐冲击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耐磨耐用。

本文将对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的原理阳离子固化环氧增韧剂是一种基于阳离子交联技术的增韧剂,其原理是通过阳离子交联剂与环氧树脂中的基团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环氧树脂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环氧树脂的强度和韧性。

常用MBS增韧剂介绍

常用MBS增韧剂介绍

韩国增韧剂MBS EM500 A韩国LG化学的MBS抗冲改性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

我们提供的牌号有MB S EM-500/EM—500A,可做为耐寒增韧剂、相容剂、抗冲击改性剂使用。

韩国L G化学PC,PC/ABS耐寒增韧剂MBS EM500 A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是核——壳结构抗冲击改性剂。

用于提高PC、PBT、PET、ABS、PC/ PBT 合金、PC/ABS 合金、PVC 的冲击性能。

PC/ABS混合-物性• EM500室温下的冲击强度相比于EXL稍差,但低温冲击强度比罗门哈斯EXL 2 620及日本钟渊M521好。

• EM500A比竞争对方及EM500的抗冲击强度.• EM500A颜色改善要比竞争对方及EM500的要好.• EM500A更具价格优势,在同行列竞争产品当中。

如E920、EXL 2620.配方:PC:ABS:MBS =70 : 25 : 5PC/ABS,PBT工程塑料合金用进口增韧改性剂,主要品牌有罗门哈斯,钟渊化学,LG化学等。

主要型号有KM355P,EXL-2330,IM808A,IM810,IM812等ACR类增韧剂;以及EXL—2620,2691,EM500,M521,M511等MBS类增韧剂。

详细信息LG化学出品的EM600系列ACR类增韧剂主要用于透明PMMA 塑料增韧,也可用于PC合金等,效果良好,产品独特.MBS EM500 A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是核——壳结构抗冲击改性剂。

用于提高PC、PBT、PET、ABS、PC/PBT 合金、PC/ABS 合金、PVC 的冲击性能. 韩国LG化学的MBS抗冲改性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我们提供的牌号有MBS EM-500/EM-500A,可做为增韧剂、相容剂、抗冲击改性剂使用。

EM500室温下的冲击强度相比于EXL要差,但低温冲击强度比EXL好,而EM500A比竞争对方抗冲击强度、颜色改善要好.进口韩国LG公司PC及合金抗冲击改性剂EM500A1) 有效改善PC及PC/ABS、PC/聚酯的抗冲击性能;2)通过改善热稳定剂来改善黄变问题;3)降低异味;进口韩国LG公司MBS 耐寒增韧剂EM500AMBS类型增韧剂,相比较罗门哈斯的2691A,后者更具有成本上的竞争力。

增韧剂需要检测什么性能如何检测

增韧剂需要检测什么性能如何检测

增韧剂需要检测什么性能如何检测增韧剂是指一种能够加添材料韧性的添加剂,紧要用于提高塑料、橡胶、涂料等材料的抗冲击性、韧性和耐裂性能,以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增韧剂通常是高分子化合物或无机物质,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能够在材料中形成均匀分散的相,从而有效地吸取和分散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性。

常见的增韧剂包含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硅酸钙、硅酸铝钠等。

性能指标以下是常见的增韧剂及其可能需要检测的性能和指标:增韧剂可能需要检测的性能和指标聚氨酯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强度、热稳定性、耐候性、耐腐蚀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热变形温度、玻璃化变化温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抗冲击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乙烯丙烯共聚物冲击强度、弯曲模量、热稳定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硅酸钙颗粒粒径、颗粒分布、比表面积、硬度、粘度、流变性能、分散性硅酸铝钠颗粒粒径、颗粒分布、比表面积、硬度、粘度、流变性能、分散性、热稳定性、耐候性需要检测的性能和指标紧要包含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方面。

实在的检测方法和测试标准可能因增韧剂类型、应用场景和要求而异,通常接受的测试方法包含拉伸测试、冲击测试、热分析、颗粒分析、流变性能测试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依据实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检测和掌控以确保产品质量。

测试方法实在如何检测增韧剂的性能和指标,需要依据不同的性能和指标来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测试方法:拉伸测试:可以测量增韧剂对材料的拉伸强度、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

测试方法包含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

冲击测试:可以测量增韧剂对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测试方法包含冲击试验和落锤试验。

热分析:可以测量增韧剂对材料的热稳定性、玻璃化变化温度等性能的影响。

测试方法包含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热膨胀分析等。

颗粒分析:可以测量增韧剂的颗粒粒径、颗粒分布、比表面积等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它们被加入到脆性聚合物中,形成 “脆性聚合物-弹性体”
两相体系,可大大提高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提高聚合物体系抗冲强度的方法因聚合物种类不同而异。
常用的增韧方法分为两种:
9
即通过共聚改性改变脆性聚合物分子骨架,增加其强韧性。
例如,对于聚苯乙烯(PS)、有机玻璃(PMMA)等,可 在聚苯乙烯聚合过程中引入橡胶组分,制成高抗冲聚苯乙 烯;在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过程中引入丙烯酸乙酯或丁酯, 制成丙烯酸乙酯或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即通过物理共混,在脆性聚合物体系中引入韧性组分,增加其 强韧性。
例如,将聚丙烯与某些相容性较好的橡胶按适当比例共混, 制成聚丙烯/橡胶共混物(PP-R) 10
3、增韧剂的作用机理 高模 量
高弹 性 易加 工
应用领域更 宽的新材料
多相体系
11
对于具有抗冲击性能的热塑性塑料来讲,先决条件: 有硬组分热塑相和软组分高弹相不相容的多相结构存在。
硬质PVC抗冲性能的提高是通过在PVC基体中引入增韧剂(橡胶或 弹性体)来实现。由于橡胶与PVC之间的相容性有限,经过共混后 通过界面结合存留在重新聚集的PVC基本粒子之间,从而导致了两 相结构的存在。
当改性后的共聚物受到冲击 时,能量首先作用于树脂相 使之产生弹性变形,树脂相 弹性形变后过剩的机械能, 则被橡胶相通过自身的变形 和恢复过程吸收并消耗掉, 从而避免了基体破裂现象的 发生。使得改性后的塑料韧 性大幅度提高。
3.银纹能在聚合物表面、内部单独引发、生长,也可在裂纹端部
形成。在裂纹端部形成的银纹,是裂纹端部塑性屈服的一种形式。 4.在单一应力作用下引发的银纹,称为应力银纹。在短时大应力 作用下可以引发银纹, 在长期应力作用下,即蠕变过程中也能引发 银纹,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也可引发银纹。受应力和溶剂联合作用引
发的银纹,称为应力-溶剂银纹。溶剂能加速银纹的引发和生长。
甚至可能消弱强度、韧性等主要性能指标。
3

偶联剂:偶联剂实际上是改性剂的改性剂。是为改善填充、增 强体系的界面状态,提高填充剂、增强剂与基体树脂的结合力
而添加的加工助剂。
• 交联剂及助交联剂:为使线形大分子交联成网状或体形结构而 添加的引发或参与聚合物交联反应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主 要作用是通过化学交联提高材料的强度、刚度以及耐热性、耐 腐蚀性等。
21
横向应力分量
微空洞
微空洞长大并彼此复合
银纹中椭圆空洞
银纹终止
具体原因有多种,如银纹发展遇到了剪切带,或银纹端部
引发剪切带,或银纹的支化,以及其它使银纹端部应力集
中因子减小的因素,如图所示
22
银纹的特点
1.银纹是在拉伸力场中产生的,银纹面总是与拉伸力方向垂直; 在压力场中不会产生银纹。 2.银纹在玻璃态、结晶态聚合物中都能产生、发展。
的形成;
c) 空穴化本身不能构成材料的脆韧转变,它只是导致材料应力状 态的转变,从而引发剪切屈服,阻止裂纹进一步扩展,消耗大 量能量,使材料的韧性得以提高。
17
(6)刚性有机填料的增韧机理 刚性有机填料的增韧机理认为,刚性有机粒子并不在 树脂基体内引发银纹和剪切带, 而是在应力场作用下, 基 体对刚性粒子产生强大应力, 使之发生脆-韧转变, 由于刚 性粒子发生了“冷拉”大形变, 吸收了冲击、拉伸等能量, 从而提高其冲击或拉伸强度。共混物如PVC/ABS/SAN、 PVC/MBS/SAN、PVC/MBS/PS、PVC/MBS/PMMA、 PVC/CPE/PS等中的SAN、PMMA和PS等。 与传统的弹性体增韧改性不同,刚性有机粒子改性能 在提高其体系抗冲能力的同时, 保持刚性和拉伸强度不受 损失。
加, 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易于产生塑性形变而提高韧性。
15
(3)裂纹核心理论 橡胶颗粒充作应力集中点,产生了大量小裂纹而不是少 量大裂纹,扩展众多的小裂纹比扩展少数大裂纹需要较多的能
量。同时,大量小裂纹的应力场相互干扰,减弱了裂纹发展的
前沿应力,从而,会减缓裂纹发展并导致裂纹的终止。 (4)多重银纹理论 由于增韧塑料中橡胶粒子数目极多,大量的应力集中物引 发大量银纹,由此可以耗散大量能量。橡胶粒子还是银纹终止 剂,小粒子不能终止银纹。
剪切形变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分子间的内聚能和物体的 密度基本不变。 银纹化过程则使物体的密度大大下降。
20
银纹的引发
聚合物中应力集中物
应力集中效应
银纹体形成时所消耗的能量称为 银纹生成能,包括消耗的4种形 式的能量:
塑性剪切变形
生成银纹时的塑性功
生成银纹时的黏弹功 形成空洞的表面功 化学键的断裂能
5.银纹的外形与裂纹相似,但与裂纹的结果明显不同。裂纹体中 是空的,而银纹是由银纹质和空洞组成的。
23
剪切带
剪切带具有精细的结构,其厚度约1μm宽度约5-50μm由大
量不规则的线簇构成, 每一条线簇的厚度约0.1μm如图所示。 剪切带内分子链或高分子的微小聚集体有很大程度的取向,取 向方向为切应力和拉伸应力合力的方向。
25
高弹相的影响
① 橡胶粒子是增韧塑料中的分散相, 它们尺寸大小及形态, 对增韧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对不同基质塑料的增韧, 其橡胶粒子要求有临界尺寸。若粒子小于临界尺寸, 则 无增韧效果。 ② 临界尺寸的确定主要与基体塑料自身的韧性有关。基 质自身的韧性愈好, 临界尺寸愈小。 ③ 粒子尺寸过小, 不能有效引发银纹的产生, 或者不能有 效地控制银纹的增长。因而不能发挥增韧作用。 ④ 在增韧塑料中, 橡胶粒子的形态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完 全不包藏基质塑料的橡胶粒子; 一种是包藏有塑料基质 的橡胶粒子。实验证明, 后者的增韧效果好。
16
(5)空穴化理论 指在低温或高速形变过程中,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橡胶粒子内
部或橡胶粒子与基体界面层的空穴化现象。
a) 橡胶改性的塑料在外力作用下,分散相橡胶颗粒由于应力集中, 导致橡胶与基体的界面和自身产生空洞; b) 橡胶颗粒一旦被空化,空洞之间薄的基体韧带的应力状态,将 平面应变转化为平面应力,而这种新的应力状态有利于剪切带
图2-5 橡胶增韧PVC应力-应变曲线 1-硬PVC 2-橡胶 3-增韧PVC
28
对不同配方下抗冲改性PVC的电镜研究表明,共混物的结 构形态与增韧剂用量及其PVC相容性有关: • CPE(氯化聚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等增韧剂,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包裹PVC基本粒子,在 PVC基体中形成了蜂窝状网络结构,发挥增韧作用; • ABS(丙稀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甲基丙 等增韧剂,则保持单个球形高弹粒子的形态分散于PVC 基体中形成海岛结构。
18
实现刚性粒子增韧改性至少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一是刚性粒子的模量要大于基体树脂的模量, 而其泊松
比要比基体树脂的小, 即要求被增韧的基体本身有一定
的韧性。(泊松比是指材料在单向受拉或受压时,横向正应变与轴向正应变
的绝对值的比值,也叫横向变形系数,它是反映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 二是要求分散的刚性粒子与被增韧基体的界面粘结良好, 以满足应力传递条件。 • 三是粒子的分散浓度适当, 一般1-5份(重量份), 浓度太低 或太高都使改性效果不明显。
在基体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这两相的热胀缩系
数大致相同,然而当温度低于Tg时,基体的热胀缩系数减
少,而高弹相却基本保持不变。继续冷却时橡胶比基体有
更显著的收缩,从而在基体与高弹粒子间产生收缩应力。
因此,为了确保大量的剩余应力不致产生负面影响,
高弹相与基体间模量必须存在显著差别。即,基体必须有
低弹性,弹性模量要比橡胶相高的多。
图1. 室温(23℃)下不同聚合物的抗冲强度
7
聚合物的抗冲击性能的改善可以由以下几个因素来决定:
增韧剂的种类和使用比例
增韧剂与被赋予抗冲击性能的热塑性 塑料之间结合的条件
形成抗冲击改性塑料时的加工条件
8
2. 增韧剂的定义及性能要求
所谓增韧作用就是在聚合物体系中引入某种组分,以增 加材料韧性,提高材料或制品的抗冲强度。 增韧剂就是为提高材料的韧性而添加的改性剂,主要作 用是提高材料或制品的抗冲强度,所以又称抗冲改性剂。常用 的抗冲改性剂通常是某些玻璃化温度较低的韧性聚合物或弹性
抗冲击强度用单位面积吸收的能量(kJ/m2)表示,在实 测中要进行放大,以便在试验中能使标准件破坏。
6
韧性差是工业上某些重要塑料的性能缺陷,如,PVC、PS、PP
等,尤其在低温时因抗冲强度太低而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然而,在这些热塑性塑料中,引入某种组分(改性剂)就可能大大 提高它们的韧性。
提高制品耐寒性。增塑剂兼有降低聚合物熔体粘度和材料特性 温度(Tf、Tg、Tb)的作用,也是常用重要的加工性能改良剂。

增强剂:主要作用是提高材料的模量和强度,增强制品的承载
能力。增强剂多为宏观尺寸较大的纤维或织物,所以又称为增
强材料。 • 填充剂:主要作用是提高制品的硬度和刚性;如果选用价格低 廉的物质大量添加则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此时填充剂就变 成了增量剂,又称填料,改良机械性能的作用退至次要位臵,
24
① 剪切形变又有扩散剪切屈服和剪切带两种。扩散剪切 屈服是指整个受力区域内发生的大范围剪切形变;剪 切带是只发生在局部带状区域内的剪切形变。 ② 剪切带可由外加剪切力、拉应力、压缩力作用下引起, 而银纹形变则只能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才能发生。电镜 证明了在应力方向成45℃方向有剪切带, 它们都是共生 且相互垂直的。 ③ 剪切带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聚合物应变软化作用, 是材料 结构上造成应力集中之故。
26
4.增韧剂的品种及应用性能
1、PVC增韧
悬浮PVC树脂一般是粒径在50~150μm之间的粉状物,单个粉 粒由5~8个大分子组成,粉粒外表有一层胶质保护膜;每个粉粒由 若干个粒径在1~2μm之间的基本粒子堆砌而成,基本粒子之间存在 大大小小的空洞;每个基本粒子又由微空洞、纤维状结构及微晶构 成。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