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方案

合集下载

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方案

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方案

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调整,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作用,促进实验室的实体化运行,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

一、整体目标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国家核心竞争力。

二、管理体系1. 实验室管理机构的设置: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包括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力。

2. 人员管理:制定人员招聘、聘任、考核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实行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提升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建设。

3. 绩效评估: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根据科研成果、技术转化、学术影响力等指标,定期评估实验室的绩效,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和激励。

三、科研能力提升1. 资源投入:加大对实验室的经费投入,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改善实验室的实验条件,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2. 项目申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提供项目申报指导和支持,帮助实验室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和项目支持。

3. 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国际高水平科研人员来实验室访问和合作,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和科研水平。

四、科研成果转化1. 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和商标,保护实验室的科技成果。

2. 技术转化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提供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支持。

3. 产业化合作: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促进实验室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五、安全管理1. 实验室安全规范: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安全,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和使用。

实验室运营规范

实验室运营规范

实验室运营规范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质量检测等众多领域中,实验室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维护实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实验室运营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一、人员管理1、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从事相关实验工作。

2、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3、定期组织人员参加内部培训和外部进修,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设备与设施管理1、建立设备台账,对实验室的各类仪器设备进行详细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买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校准和检定,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准确性。

3、对于关键设备,应配备备用设备,以防止因设备故障影响实验进度。

4、实验室的设施应满足实验工作的需求,包括合理的布局、良好的通风、照明和温度控制等。

三、实验材料管理1、对实验所需的原材料、试剂、标准物质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2、建立实验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制度,做到专人管理、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3、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材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特殊管理,确保安全。

四、实验过程管理1、实验前,实验人员应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并经过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2、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现象。

3、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实验,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4、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五、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和每个人。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如消防器材、通风设备、防护眼镜、手套等。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数据管理1、实验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采用规范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如纸质记录或电子记录。

实验室运行机制灵活实施方案

实验室运行机制灵活实施方案

实验室运行机制灵活实施方案一、引言实验室是科研单位中重要的创新驱动力量,实验室的运行机制灵活与否直接关系到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实验室人员管理、资源配置和实验流程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实验室运行机制灵活实施方案,以促进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室人员管理方案1.弹性工作制:制定弹性工作制的人员管理规定,允许实验室人员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地点。

例如,允许人员在非高峰时段选择在家办公或外出开展实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给予实验室人员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例如,设立科研经费支持,鼓励人员自行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并提供相应的项目经费支持。

3.团队合作:鼓励实验室人员进行团队合作,建立良好的交流和合作机制。

例如,定期组织实验室内部的研讨会、交流会,促进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创新合作。

三、资源配置方案1.灵活科研经费管理: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需求,实行科研经费的灵活分配。

例如,在实验室内设立科研基金项目,允许实验室人员根据自身需求申请科研经费,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2.开放共享资源:鼓励实验室间资源的共享和合作。

例如,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室之间可以共享设备、仪器和实验场地,降低设备资源的浪费。

3.智能化设备管理:引入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和使用,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四、实验流程管理方案1.灵活的实验时间安排: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实验人员的工作条件,制定合理的实验时间安排。

例如,可以安排部分实验在非高峰时段进行,避免实验室内实验冲突和浪费。

2.实验过程标准化:制定实验操作规范,规范实验室内的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并制定实验室内的操作指导手册,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

3.数据管理与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实现实验数据的及时采集、存储和分析。

同时鼓励实验室人员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促进实验结果的复现和验证。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运行与管理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运行与管理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运行与管理一、引言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提升科研能力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然而,仅仅有一份建设方案还不足以确保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和有效管理。

本文将探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运行与管理,旨在为实验室建设者提供一些实用建议。

二、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模式1. 组织架构为了实现高效的研究和管理,重点实验室需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由主任、副主任和各研究团队组成,每个团队负责特定的研究领域。

此外,实验室还应设立相应的支持部门,如管理部门、实验技术支持部门等,以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2. 人力资源重点实验室的人力资源是实验室研究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者应该注重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以激发其科研潜能。

同时,建设者还需要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保证实验室团队人员的不断壮大和进步。

三、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机制1. 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实验室运行的基础,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实验室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实验材料的采购与管理等。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检查。

2. 项目管理重点实验室通常会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和合作项目。

在项目管理方面,建设者需要制定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计划,合理安排各项资源,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成果。

3. 财务管理良好的财务管理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保障。

建设者应监控实验室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好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工作,确保实验室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此外,建设者还应积极争取科研经费的支持,为实验室的运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与改进1. 评估机制为衡量实验室的绩效和质量,建设者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评估可以包括对研究成果的评审、对实验室管理的评估、对人员绩效的考核等方面。

通过评估,建设者可以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时效等方面的要求。
评估方法选择
03
根据评估指标和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定量分析、专
家评审等。
定期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
1 2 3
定期评估
按照设定的周期,对实验中心的绩效进行定期评 估,确保及时了解实验中心的运行状况。
反馈机制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实验中心,帮助实验中心 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持续改进提供依 据。
推动科研发展
实验中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实 验条件和设备,有助于推动科研项目 的开展和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创新 和进步。
实验中心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验中心 将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管
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多元化发展
实验中心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实 现多元化发展,包括科研、教学、 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Hale Waihona Puke 3实验中心运行机制实验项目申请与审批流程
申请人提交实验项目申请书
申请人需提交详细的实验项目申请书,包括 实验目的、方案、预期结果等。
专家评审
邀请专家对申请书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和建 议。
初步审查
实验中心对申请书进行初步审查,确保实验 项目符合中心研究方向和要求。
项目批准与立项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实验中心决定是否批准 项目,并通知申请人。
实验过程管理与监控
01
02
03
实验进度计划
申请人需制定详细的实验 进度计划,包括实验时间 、人员、设备等安排。
实验过程记录
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实验步骤、数据记 录、异常情况等。
实验过程监控
实验中心对实验过程进行 监控,确保实验按照计划 进行,并及时解决实验中 出现的问题。

试验室运营方案

试验室运营方案

试验室运营方案一、前言试验室是科研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保证试验室有效、安全、高效的运营,制定了试验室运营方案。

二、试验室规划1. 试验室布局试验室应按照实验室安全规范和孵化器设计规范进行布局设计,注重实验室的通风、排水、供气和供电等设施。

并确保实验室内设备间的功能分区合理,以便实验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2. 试验室设备配备根据试验室的具体用途和实验需求,选购并布置相应的实验设备,保证实验室的基本实验设备配备和实验条件满足国家或行业的标准要求。

3. 试验室安全所有实验室的使用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以确保试验室的安全运营。

三、试验室运营组织管理1. 试验室管理制度根据试验室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试验室运营管理制度,包括试验室的日常管理、组织架构、人员分工、实验室使用流程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等。

2. 试验室人员管理试验室的人员管理应着重于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质、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做到有备无患、严格按规章制度管理。

3. 试验室设备管理试验室的设备管理应当按照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包括对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和更新等。

四、试验室运营流程1. 试验室使用流程试验室的使用流程包括试验室使用申请、实验条件确认、实验计划编制、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撰写等。

2. 实验室设备使用流程试验室设备的使用流程应包括设备预约、设备调度、设备使用、设备维护等环节。

五、试验室质量管理1. 实验数据管理试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实验数据管理制度,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备份,以便于实验数据的溯源和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实验操作规范试验室应建立一套实验操作规范,包括操作工序、操作要点、实验条件要求等,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实验环境监测试验室应对实验环境进行常规的检测和管控,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灯光等环境条件的监测和控制,以保证实验的稳定进行。

六、试验室安全管理1. 风险评估与管理试验室应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对实验过程风险进行排查,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研发中心实验室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1. 实验室使用规定:- 实验室的使用必须经过预约,并按照指定的时间段进行使用。

- 实验室使用者必须具备相关资格和培训,并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

2. 实验室设备管理:- 实验室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式进行操作,严禁私自调整、拆卸或者损坏设备。

- 使用设备后,需及时清洗、归还或妥善存放。

13. 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并保持整洁卫生。

- 实验室使用者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眼镜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实验室内必须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4. 实验室样品管理:- 所有样品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标识、记录和保存,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更新。

- 使用样品必须经过所在项目组或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存储。

5. 实验室信息管理:- 实验室的数据和信息需进行备份和存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 密级较高的实验室信息必须进行加密和权限管理。

26. 实验室培训与考核:- 对实验室使用者进行相关培训,包括实验操作、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 定期进行实验室操作和安全知识的考核,确保使用者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以上是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具体制度根据实验室所在行业和实验室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实验室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研发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同时保护实验室设备和样品的安全和完整。

3。

中心试验室规章制度

中心试验室规章制度

中心试验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心试验室的管理和运行,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保障实验室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心试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是高度专业化的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条中心试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持,承担科研项目的实验任务,完善实验室设施,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第四条中心试验室的管理以科研负责人为首,科研人员为主,实验室管理员为辅的管理体制,各级管理人员要履行管理职责,维护实验室的正常秩序。

第二章实验室使用规定第五条中心试验室使用范围主要为科研项目实验、研究生实验训练、科研人员自主研究等,其他非科研项目的实验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审批。

第六条使用者在实验前必须向实验室管理员提交实验申请和实验计划,并经过实验室主管领导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实验操作。

第七条实验室使用者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禁止擅自更改实验程序和操作方法。

第八条实验室使用者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归还实验器材和工具,保持实验室整洁、干净。

第三章实验室设备及器材管理第九条中心试验室的设备和器材主要用于科研实验,使用者必须妥善使用并保护好设备和器材,禁止私自拆卸或擅自调整。

第十条设备和器材的借用必须填写借用申请表,经实验室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方可使用,借用结束后必须按规定时间归还。

第十一条设备和器材的维护,使用者需按照《设备维护程序》进行操作,保持设备和器材的正常运转。

第十二条设备和器材的损坏或故障需及时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四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第十三条中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环境的安全。

第十四条实验室使用者在实验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器材和试剂无异常,消防设备齐全,应急通道畅通。

第十五条实验室使用者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工作服和防护用具,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反操作规定。

实验室运营方案

实验室运营方案

实验室运营方案一、引言实验室是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进行各类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工作。

为了高效、安全、顺利地进行实验室运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运营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实验室运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提出一套全面有效的实验室运营方案。

二、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管理1. 设施管理实验室设施管理是保障实验室运营顺利进行的基础。

包括对实验室空间的规划和布局,以及对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同时,应建立设施预约和使用的管理机制,确保各个实验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合理分配。

2. 设备管理实验室设备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核心工具,对设备的管理要求严格。

应建立设备购置、验收、领用、维护和报废的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利用。

此外,为了提高设备的共享度和使用效率,可以建立设备共享平台,并完善设备使用的预约和租借机制。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运营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包括:1. 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并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2. 安全设施和装备确保实验室地面、墙面、天花板等装修符合安全要求,安装消防器材和应急设备。

对实验涉及的有毒、易燃、易爆等物品,要进行科学储存和标识。

3. 废弃物处理建立废弃物分类和处理制度,定期清理和处理实验废弃物,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四、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员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管理对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1. 人员招聘和培训根据实验室需求,制定招聘标准,选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实验室工作经验的人员。

同时,应定期为实验室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2. 工作分工和责任分配明确实验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分工,确保各个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和责任落实。

3. 人员考核和激励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考核机制,根据工作表现和成果进行评定,激励和推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实验教学中心运行制度建设

实验教学中心运行制度建设

实验教学中心运行制度建设一、实验室管理规定1.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安静、整洁,严禁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

2.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规定,规范实验室使用、维护、借还等程序,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3. 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使用、维护、报废等规定,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完好率。

4. 实验室应建立实验药品管理制度,明确药品采购、使用、报废等规定,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5. 实验室应建立实验档案管理规定,规范实验数据、记录、报告等的管理和保存程序,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实验教学管理规定1.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

2. 实验室应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等,并及时更新和完善。

3. 实验室应建立实验教学考核制度,规范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成绩评定等方面的考核标准,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实验室应建立实验教学评估制度,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

5. 实验室应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学术讲座等拓展学生实践能力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1.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等,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转。

2.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转。

3. 实验室应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4.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和报告安全事故,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稳定。

5. 实验室应加强对危险品、放射性物质等特殊物品的管理和使用规定,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转和师生的身体健康。

四、附则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2.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医院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三篇)

医院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三篇)

医院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医院中心实验室是医院中重要的一个部门,负责医学检验、诊断和研究工作。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组织架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阐述医院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组织架构1.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各科室主任等组成,负责实验室整体管理、发展规划和决策。

2.技术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技术工作,并对实验室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

3.各科室主任:分管实验室的各个科室,负责科室内的人员、设备和材料管理。

4.技术人员:包括临床检验师、实验技术员等,负责实验室的具体检验工作。

二、人员管理1.招聘与选拔: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人员配备标准,进行合理的人员招聘与选拔,确保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培训与发展: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3.职称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称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进行薪酬调整和职务晋升。

4.考核与奖惩: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对技术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励或惩罚。

三、设备管理1.设备采购与更新: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进行设备采购和更新,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2.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制定详细的维护方案和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

3.设备管理与清单:建立设备档案和清单,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历史和使用情况,做到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四、质量管理1.质量控制:建立标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日常质量监控、质量控制规范和外部质量评审等。

2.质量评估与认证:定期进行实验室的质量评估和认证,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质量要求。

3.质量监督与改进:建立质量监督制度,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和质量回顾,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五、安全管理1.防火与防爆:建立防火和防爆制度,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材料和药品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一、实验室管理目标1.确保实验室内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2.保证实验室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3.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信息资源,支持科学研究和创新;4.促进实验室成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

二、实验室管理员1.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2.实验室管理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和管理能力;3.实验室管理员应及时公布实验室相关政策、规定和更新的信息。

三、实验室安全1.实验室成员在实验室工作时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并接受培训;2.实验室应配备应急设施和应急救援人员,并进行应急演练;3.禁止吸烟、饮食或饮酒等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行为;4.禁止非实验室成员未经许可进入实验室。

四、实验室设备和仪器1.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应安全可靠,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2.实验室成员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使用设备和仪器;3.对新进入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应进行验收并记录。

五、实验室物品和材料管理1.实验室成员应妥善保管实验室内的物品和材料;2.实验室成员应按需使用并正确存放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和试剂;3.实验室成员应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规定。

六、实验室数据管理1.实验室成员应按照科研项目要求和规定,记录和管理实验数据;2.实验数据应按照规定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3.实验室成员不得篡改、伪造或删除实验数据。

七、实验室卫生1.实验室成员应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2.实验室成员应按规定清洗仪器、玻璃器皿和工作台面;3.实验室成员应定期清除垃圾并妥善处理实验废物。

八、实验室会议和交流1.实验室成员可以定期举行实验室会议,讨论科研进展和解决问题;2.实验室成员应积极参与相关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3.实验室成员可以进行团队内部交流和经验分享。

九、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实验室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纪律处理措施;2.严重违规行为将予以纪律处分或移交有关部门处理;3.对违规行为者,应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工作素质和安全意识。

学校实验室运营思路及管理方案

学校实验室运营思路及管理方案

学校实验室运营思路及管理方案概述学校实验室的运营和管理是确保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些思路和管理方案,以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安全性。

思路1. 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分配是优化运营的关键。

通过制定资源使用计划和预约制度,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

同时,要根据教学和科研需要,合理配置设备和器材,确保其适应实验室的实际需求。

2. 提供培训和指导为实验室的使用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是提高实验室运营效率的重要措施。

建立培训计划,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设备使用方法等内容,以帮助使用者正确使用实验室设施,并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实验室运营需要各方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

建立定期会议和沟通渠道,以便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交流信息、解决问题和共享资源。

4. 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运营的首要任务。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培训和演练,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营。

管理方案1. 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包括使用规定、预约流程和时间安排等,为实验室使用者提供合理的使用条件。

2. 设备维护与更新建立设备维护与更新机制,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3. 数据管理与共享建立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确保实验数据的安全、可靠和便捷的共享。

制定数据管理规定,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存储和数据分享的具体要求。

4.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实验室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收集反馈意见和数据统计分析,识别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上思路和管理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实验室运营方案

实验室运营方案

实验室运营方案实验室是科研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高效地进行实验室运营,提高实验室效能,是每个实验室管理者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资源共享以及实验室人员培训等方面阐述一个实验室运营方案。

一、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室设备是实验室运营中的核心资源之一,合理而高效地管理设备对于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1. 质量管理: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拟定设备使用规范,规定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定期组织设备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

2. 设备报废更新:跟踪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按照一定的周期性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更换,确保实验室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 设备共享:对于多个实验室需要使用的设备,进行资源共享,减少设备的重复购置和浪费。

建立设备共享平台,实现设备的预约和使用记录。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运营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实验室成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工作。

以下是一些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1. 安全规范:制定并推广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实验室成员的安全责任和行为准则。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实验室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 安全设施:确保实验室安全设施的齐全和有效性,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安全出口等。

定期检查安全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修复和更换不合格的设施。

3. 废弃物管理:建立废弃物分类和处理制度,合理清理和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

加强化学品管理,确保实验室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符合规范,并将废弃的化学品及时处理。

三、实验室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是提高实验室效能和降低实验成本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1. 共享空间:对于多个实验室之间空间利用率不足的情况,可以实施共享空间的方式,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

建立共享空间预约系统,合理安排实验室使用时间和空间。

中心试验室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三篇)

中心试验室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三篇)

中心试验室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心试验室的管理,规范试验室的工作流程,提高试验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中心试验室是指本中心设立的专门从事科研试验的实验室。

第三条中心试验室的任务是进行科研试验、技术研发以及相关鉴定服务。

第四条中心试验室的管理原则是合理、公正、互利、便民、高效。

第五条试验室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科研水平和管理经验,并按照本管理制度履行职责。

第二章试验室的组织结构第六条中心试验室采用分级管理制度,分为试验室主任、试验室副主任和试验员三个层级。

第七条试验室主任由中心领导任命,负责试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试验室副主任由试验室主任任命,负责试验室的具体技术工作和试验员的管理。

第九条试验员由试验室副主任任命,负责具体的科研试验工作。

第三章试验室的管理职责第十条试验室主任负责试验室的整体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评价等。

第十一条试验室副主任负责试验室的具体技术工作,包括试验方案的设计、试验数据的分析等。

第十二条试验员负责具体的科研试验工作,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操作,并记录试验数据。

第十三条试验室主任、试验室副主任和试验员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试验室的工作任务。

第十四条试验室的管理人员应遵守试验室的保密制度,确保试验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第四章试验室的工作流程第十五条试验室的工作流程包括试验项目的确定、试验方案的设计、试验操作的实施、试验数据的分析等。

第十六条试验项目的确定应经过科研部门的评审和批准,确保试验项目符合科研的需求。

第十七条试验方案的设计应科学合理,根据试验项目的特点确定试验方法和操作流程,并编制试验方案。

第十八条试验操作的实施应按照试验方案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十九条试验数据的分析应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得出相应的科研结论。

第二十条试验结果和科研结论应报告给科研部门,以供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第五章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第二十一条试验室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备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等。

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方案

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方案

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心实验室为我校新建的全校科研服务公共平台,为做好运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特制定此管理方案。

一、功能定位中心实验室功能定位:服务科研,支撑创新。

将建设成为全校科研设备公共服务平台及全校教学科研创新支撑基地。

作为面向全校开放的公共实验室,学校各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及学生均可申请使用中心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二、建设布局中心实验室划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中央控制(实验技术培训)、分子医学实验、形态学实验、医学成像技术实验、物质结构解析和生物标本库(筹建)模块。

1.中央控制(实验技术培训)模块功能作用:通过开放式统一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和处理实验室运行的各项数据,实现对中心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提高中心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学校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实验室对外开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通过医学实验技术操作和仪器设备管理的培训,提升全校科研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授权下,对分布在学校其他单位的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实行远程管理与绩效评估。

2.分子医学模块功能作用:在蛋白质和核酸水平上,通过对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晶体学和蛋白质动力学的研究,获得有关蛋白质理化特性和分子特性的信息,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改造;针对需要展开基因克隆、基因突变分析、基因功能研究等与基因操作相关的研究,为其提供所需要的基因操作技术、设备支撑等。

3.形态学模块功能作用:通过对细胞各种形态学参数和生物学特征、细胞生化成分组成及含量、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定分子和离子的生物学变化等的实时定量分析研究,建立涵盖从细胞到组织水平的各种形态学科研技术和方法,从而更客观地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

4.医学成像技术模块功能作用:从化学工程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纳米技术与医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四个方面,围绕分子影像学与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5.物质结构解析模块功能作用:开展小分子化合物、生物及药用高分子材料、多肽、核酸分子、无机离子等的结构确证、材料表征、含量测定及质量标准建立。

实验室运营方案

实验室运营方案

实验室运营方案一、实验室定位与目标明确实验室的定位和目标是运营的基础。

我们的实验室将致力于具体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创新,旨在成为该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之一。

短期目标:在接下来的具体时间段内,完成具体项目或研究任务,发表一定数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中期目标:在中期时间段内,取得具体科研成果或技术突破,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长期目标:成为行业内领先的实验室,培养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学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人员管理1、人员招聘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任务需求,制定招聘计划。

招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研究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包括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2、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内部培训可以邀请资深专家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外部培训可以参加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班等。

3、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人员的工作表现、科研成果等进行评估。

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奖励等挂钩,激励人员积极工作。

4、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促进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设备与设施管理1、设备采购根据实验室的研究需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

采购先进、适用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重要设备,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修复。

3、设施管理加强实验室的设施管理,包括实验室的布局、通风、照明、安全等方面。

确保实验室的环境符合实验要求,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四、实验项目管理1、项目立项建立严格的项目立项制度,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

确保项目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2、项目进度管理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中心试验室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范本(3篇)

中心试验室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范本(3篇)

中心试验室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心试验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试验室安全与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中心试验室是本公司科研与产品开发的核心部门,负责试验技术研发、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第三条中心试验室的管理目标是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工作,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试验室管理人员负责试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指导,确保试验室的设备、人员、资料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第五条试验人员应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试验工作。

第六条试验室管理人员和试验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法违规行为。

第七条中心试验室的管理人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第八条中心试验室设有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试验人员和辅助人员若干人。

第九条主任负责试验室的整体工作和日常管理,副主任负责协助主任管理试验室的具体事务。

第十条试验人员负责进行试验工作,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辅助人员负责试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保养、数据管理等。

第十二条各级人员职责明确,任职资格符合公司规定,组织纪律严肃,任期制度适用。

第三章工作流程和规范第十三条中心试验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

第十四条试验室工作应按照试验计划进行,试验计划应事先制定,包括试验目的、方法、时间等。

第十五条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事项,遵守试验室的安全规定,确保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试验数据应真实可靠,试验结果应有科学依据,试验报告应及时详细地书写,确保记录完整。

第十七条试验室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资料管理和知识共享第十八条试验室应建立试验资料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试验资料的完整和安全。

第十九条试验室应加强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建立知识库和研究团队,提高试验室的综合实力。

学校实验中心管理制度

学校实验中心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实验中心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保障实验安全,促进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实验中心的所有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实验人员。

第三条实验中心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管理规范”的原则,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第四条实验室应保持整洁、有序,实验设备、药品、材料等物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第五条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的日常运行、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

第六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实验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

第七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安全。

第八条实验室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如需存放,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三章实验设备管理第九条实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实验设备的使用者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动设备。

第十一条实验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使用者应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由实验室负责人安排维修或更换。

第十二条实验设备报废或升级时,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评估,并按规定程序办理报废或升级手续。

第四章实验药品、材料管理第十三条实验药品、材料应按照分类存放,标识清晰,确保安全。

第十四条实验药品、材料的使用者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使用,不得随意丢弃或滥用。

第十五条实验药品、材料用完后,使用者应将空瓶、空袋等废弃物分类存放,并及时清理。

第五章实验人员管理第十六条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和知识,熟悉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

第十七条实验人员应遵守实验纪律,按时参加实验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第十八条实验人员应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爱护实验设备、药品和材料。

第十九条实验人员应参加实验培训,提高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二十条实验中心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

第二十一条实验中心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运营方案

实验室运营方案

实验室运营方案一、前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为促进学术交流和产业化转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验室的运营管理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和综合竞争力。

因此,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运营方案对于实验室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实验室运营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旨在通过合理的实验室运营方案,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验室组织结构1、实验室领导机构实验室领导机构是实验室的决策机构和管理主体,其负责制定发展战略、安排实验室的运营用支出,管理实验室的全面工作。

实验室领导机构应当具备实验室工作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在领导实验室的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2、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他们是实验室的实际操作者和管理者。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配合实验室的工作。

3、实验室管理机构实验室管理机构是实验室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其负责安排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设备维护、资金开支、技术培训等工作。

实验室管理机构应当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能够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营和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设备管理1、设备采购实验室的设备采购要符合实验室的科研需求和发展方向,要注重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确保设备的合理使用寿命。

设备采购要建立科学的采购制度,严格审核采购需求,确保设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设备维护实验室的设备维护工作要做到及时、规范和科学,要建立健全的维护制度和技术培训体系,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持其运行性能。

3、设备更新实验室的设备更新要根据实验室的科研需求和设备更新标准,定期更新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设备更新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体系,保证设备的科学更新和合理使用。

四、人员管理1、人员招聘实验室人员招聘要根据实验室的科研需求和人才标准,严格审核招聘需求,确保人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心实验室为我校新建的全校科研服务公共平台,为做好运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特制定此管理方案。

一、功能定位中心实验室功能定位:服务科研,支撑创新。

将建设成为全校科研设备公共服务平台及全校教学科研创新支撑基地。

作为面向全校开放的公共实验室,学校各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及学生均可申请使用中心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二、建设布局中心实验室划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中央控制(实验技术培训)、分子医学实验、形态学实验、医学成像技术实验、物质结构解析和生物标本库(筹建)模块。

1.中央控制(实验技术培训)模块功能作用:通过开放式统一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和处理实验室运行的各项数据,实现对中心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提高中心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学校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实验室对外开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通过医学实验技术操作和仪器设备管理的培训,提升全校科研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授权下,对分布在学校其他单位的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实行远程管理与绩效评估。

2.分子医学模块功能作用:在蛋白质和核酸水平上,通过对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晶体学和蛋白质动力学的研究,获得有关蛋白质理化特性和分子特性的信息,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改造;针对需要展开基因克隆、基因突变分析、基因功能研究等与基因操作相关的研究,为其提供所需要的基因操作技术、设备支撑等。

3.形态学模块功能作用:通过对细胞各种形态学参数和生物学特征、细胞生化成分组成及含量、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定分子和离子的生物学变化等的实时定量分析研究,建立涵盖从细胞到组织水平的各种形态学科研技术和方法,从而更客观地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

4.医学成像技术模块功能作用:从化学工程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纳米技术与医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四个方面,围绕分子影像学与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5.物质结构解析模块功能作用:开展小分子化合物、生物及药用高分子材料、多肽、核酸分子、无机离子等的结构确证、材料表征、含量测定及质量标准建立。

6、生物标本库模块(筹建)功能作用:收集、保存和提供人体正常或病理的细胞、血液、组织、器官等生物样本,为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汇集资源。

三、运行机制(一)管理模式1.管理委员会监督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

实行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委员会(简称管理委员会)监督下的主任负责制,管理委员会由9人组成,设主任1名,由分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2名,其中,一名由学校科技处处长兼任;另一名由中心实验室主任担任,作为常务副主任。

委员由各单位推举本单位承担科研实验设施管理较多的专家组成。

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中心实验室的规划、布局、建设、收费、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由中心实验室具体实施,中心实验室主任的产生由学校招聘、考察、任命。

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委员会人员名单如下:主任:高天明副主任:赵醒村(兼),徐江平(常务)委员:(待推荐考核)2.成立模块专家技术委员会。

在实验室各技术模块成立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会由学校各单位或外单位相关领域的3-5名专家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针对各模块在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管理和技术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专业的意见与建议。

委员采用组织推荐的方法产生,组织推荐需征求被推荐人本人同意。

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委员会对推荐人员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最终人选。

3.持证上岗。

所有申请到中心实验室进行独立实验操作的人员均须持证上岗,没有上岗证的人员必须接受中心实验室定期组织的岗前集中培训。

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南方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使用上岗证”,方可正式进入实验室工作。

持证上岗、实验室具体操作步骤等按国家和有关部门相应规定执行。

4.实行预约制。

实验室优先保障校内人员使用,在满足校内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

所有实验人员在申请使用本实验室时必须提前预约,首先由实验人员提前15个工作日向中心实验室网站提交申请,通过审查的项目由中心实验室网站及时公布。

项目由中心实验室按申请先后顺序、轻重缓急,统一安排实验和配备人员,并向实验人员分配门卡。

项目申请人需注明使用设备名称、使用时间,随同的其他实验人员等,并预交不少于总额50%的实验费至学校财务中心实验室专门账户。

5.实行24小时开放制。

实验室采用“酒店房卡”管理模式,实行24小时开放制,不分节假日。

项目申请人预约时需注明实验时间。

所有人员必须持卡进入,且项目申请人只能进入到授权使用的实验室,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其他实验室。

6.定期收集反馈意见表。

实验室使用完毕后,由项目完成人填写意见反馈表,实验室收集整理反馈意见,并按反馈意见及时整改,年终审核时将同年终总结报告一并呈管理委员会审核。

(二)财务管理制度中心实验室由财务处指定会计负责独立核算。

参照学校有关财务审批管理规定,财务支出主要用于实验室建设及运行,支出费用分为资产成本类支出(包括小型仪器设备购置、修理维护、原材料及耗材试剂等物资采购等开支等)和费用类支出(包括非成本性的业务消耗开支,如技术人员培训费、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开支)。

资产成本类支出费用30000元以下由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签字审核同意,30000-50000元由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及副主任共同签字审核后,由管理委员会主任审核签字同意;50000元以上由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审核同意并按照学校财务规定流程审核。

费用类支出费用20000元以下由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签字审核同意,20000-50000元由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和副主任共同签字审核后由管理委员会主任审核签字同意,50000元以上按照学校财务规定流程审核。

财务收支由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视情况不定期举行会议对中心的管理运行进行审核。

实验室负责人每年4月5日,7月5日,10月5日前将上一阶段账目制成报表,并对中心的所有收支情况进行详细说明,相关材料发给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审核,审核通过并经全体委员签字同意后报学校科技处存档备案。

每年元月对上一年度财务汇总,并由学校科技处委托第三方对全年财务运行情况进行专业会计审计,年度审计结果、每月财务报表和专家使用的满意度反馈结果作为每年对实验室运行进行统筹补助的重要依据。

(三)人事管理与人员的确定依据校人字【2015】53号文件,中心实验室编设专业技术人员25人,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

人事原则是:模块负责人优化固定,技术骨干竞聘上岗,绩效考核稳定队伍。

1.中心正副主任:现设中心主任1名、副主任1名,由学校组织部门招聘上岗,具体负责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转。

岗位目标责任由学校制定。

2.模块负责人:根据实验室模块区分,现设模块负责人5-7人,由中心实验室配合学校人事处公开招聘。

主要负责所在模块设备及设施的运行管理,包括实验登记、准入培训、伦理审查、设施领证年审、费用结算、档案整理、设备耗材采购等的日常管理工作。

3.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此类人员分为设备技术骨干和技术员两个层次,现阶段拟聘8-10人。

设备技术骨干负责模块中同类(种)设备(仪器)的管理与操作服务,承担(分列)部分模块负责人的职责;技术员负责设备(仪器)的操作与维护。

此类人员为合同制,择优上岗,相对流动,由中心实验室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公开招聘,报学校人事处审批。

中心实验室编制人员的绩效工资不低于学校教辅机构同职务级别人员标准;现有合同制人员的基础工资福利等费用列入学校开支,不低于校内同等岗位人员平均水平,绩效工资按中心实际收入情况分配,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按年度执行,由中心运行收入支出,列入成本支出。

随着中心的扩大,人员数目超出25名后的合同制人员的工资福利全额由中心实验室承担。

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中心实验室全体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与工作收入、薪酬补助、聘用关系等挂钩,由管理委员会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当年度的人员经费发放比例、人员聘用等方案,人员绩效考核结果报学校备案。

上述工作人员除纳入学校编制内人员可在校内进行技术职称的晋升,其他合同制聘用人员均鼓励通过社会通道获取技术职称,获取的职称可以作为基础工薪提升的参考。

(四)运行成本中心实验室采用全成本核算制,对运行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护检测费、人员绩效工资福利、水电费、空调维修费、耗材、废物处理等)进行核算。

1.设备维护检测费:大型设备的维护检测费实行“仪器质量保险”制,预交费用,全程检测维护。

2.人员绩效工资福利:中心实验室编内人员工资由学校全部承担;其他人员按规模需求逐步外聘,按6000元/人/月计算(包括社保等),现阶段拟聘8-10人,约需60万/年。

3.水电费:中心实验室独立设置电表、水表,费用列入中心运转成本。

4.空调维修费:由归口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列入中心运转成本。

5.实验及办公消耗品费用:列入中心运转成本,预计约50万元/年。

6.废物处理:由归口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列入中心运转成本。

(五)设施使用收费方式与管理中心实验室的使用管理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具体的收费管理办法如下:1.设备使用收费:中心实验室设备使用收费分校内及校外两个层次。

具体收费标准将在近日发布征求意见稿。

2.技术人员支持收费:需要中心实验室设备专家协助检测时,收费标准参考不同技术平台相关说明。

3.耗材购买收费:需要中心实验室提供实验耗材和前期样本处理时,实行按成本收费。

4.加班收费:非正常工作时间或非预约时间申请临时检测时,需要加收日常相关费用的30%。

5.持证上岗培训费:所有申请使用技术设备进行实验操作的人员均需执证上岗。

没有上岗证的人员必须提前接受相关技术设备使用培训,并取得该技术设备上岗证。

上岗培训费由学员从本人项目经费中支出。

所有费用进入学校指定专用账户,中心实验室只负责设施的管理和运转,试运行一年后根据收支情况由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委员会适当调整收费价格。

(六)经费保障按照“建设经费和大型设备学校一次性投入,运转和维护经费多渠道筹集,实现可持续自我发展”的原则。

1.学校设立的大型科研设施维护补助基金。

根据国家基金委有关规定,自2015年起,国家基金项目经费的20%将作为项目间接费用,间接费用主要包括依托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

学校科技处设立大型科研设施维护补助基金,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基金间接费用,主要用于统一集中支付学校大型公共科研设施设备维护及水电消耗等费用。

每年年底,学校科技处将根据实验室运行情况统筹安排对实验室进行水电补助,直接缴纳到学校专用帐户。

2.设备有偿使用收费。

根据估算,设施运行2-3年后,中心实验室大致可达到收支平衡,具体收支按实际情况计算,如有盈利则投入实验室建设,如有不足则继续由大型科研设施维护补助基金补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