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案例分析
思政实践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案件日益增多,其中不少案件涉及思政实践领域。
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在思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思政实践法律案件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思政实践法律案件的分析提供借鉴。
二、案件背景2019年,某高校一名学生(以下简称“原告”)因涉嫌抄袭他人论文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处分。
原告不服,认为自己的论文系原创,学校认定抄袭证据不足。
随后,原告将学校诉至法院,要求撤销留校察看处分。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围绕原告是否抄袭进行了调查取证,并最终作出了判决。
三、案件分析(一)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原告是否抄袭他人论文。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1. 原告论文与被指控抄袭的论文在结构、观点、论证等方面是否存在高度相似之处。
2. 原告是否具有抄袭的故意,即是否存在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
3. 学校在认定抄袭过程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
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作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
学生应当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件审理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的论文与被指控抄袭的论文在结构、观点、论证等方面存在高度相似之处,且原告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论文系原创。
同时,学校在认定抄袭过程中程序合法。
因此,法院判决维持学校对原告的留校察看处分。
四、思政实践法律案件分析(一)法律在思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1. 维护学术诚信,促进学术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案例分析
思想品德教育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冲击和道德困境。
为了引导青少年正确树立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了教育界的关注焦点。
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和有启发性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索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案例描述某中学开展了一项旨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校邀请了社区的志愿者组织,希望通过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爱护环境,并以此增进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该校在公告栏上张贴了活动的宣传海报,并将参与活动的具体要求发布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
活动期间,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并按照要求前往指定的社区进行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了社区环境整治、为老人送温暖、清理街道等多个方面。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学生们体验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进一步增长了社会知识和道德修养。
三、案例分析与评价1. 提升思想觉悟:该案例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的需求和个人责任感。
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他们的思想觉悟和价值观。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这对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技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精神,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3. 增长社会知识: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亲自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知识。
他们通过与社区居民互动,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在实践中扩展了自己的见识。
4.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们需要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情况,这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志愿服务中,学生们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爱心,更要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思想道德法律典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想道德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思想道德法律典型案例的分析,旨在揭示思想道德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二、典型案例分析1. 案例一:见义勇为案情简介:2019年,某市发生一起火灾,一名女子被困火场。
邻居小王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场将女子救出。
事后,小王因救人过程中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
在治疗期间,小王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分析:此案例中,小王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法律的要求。
首先,小王在火灾发生时,勇敢地冲进火场,救助被困女子,展现了见义勇为的精神;其次,小王在救治过程中受伤,依法享有医疗救治权利。
此案例反映了我国在思想道德法律方面的成果,即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案例二:诚信经营案情简介:某市一家超市老板李某,在经营过程中,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
经消费者投诉,有关部门调查取证,证实李某违法行为。
法院判决李某赔偿消费者损失,并处以罚款。
分析:此案例反映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商家应当诚信经营,不得欺诈消费者。
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最终受到法律制裁。
此案例警示商家,诚信经营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3. 案例三:反腐倡廉案情简介:某市原市委书记张某,在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
经群众举报,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张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分析:此案例体现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党员干部必须廉洁自律,不得以权谋私。
张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此案例警示党员干部,要严守思想道德法律底线,做到廉洁自律,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4. 案例四:家庭教育案情简介:某市一名中学生小张,因沉迷网络游戏,成绩下滑。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 (2)(一)主流表现 (3)(二)存在问题 (4)(三)影响因素分析 (6)三、调研方法与样本概况 (7)(一)调研方法 (8)(二)样本选择 (9)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措与成效 (10)(一)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11)(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创新实践 (12)(三)社会共同参与机制的建设与成效 (14)五、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剖析 (15)(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7)(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18)(三)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19)六、对策与建议 (20)(一)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22)(二)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3)(三)构建社会共同参与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4)七、案例分析 (26)(一)成功案例分享与分析 (27)(二)问题案例剖析及启示 (28)八、结论与展望 (30)(一)研究结论总结 (31)(二)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32)一、内容概览本调研报告旨在全面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报告首先概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后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在家庭环境中,调研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的质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一些家庭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学校教育方面,报告指出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但目前一些学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部分教师在处理学生道德问题时存在偏颇和简单化的现象,也影响了学生的道德成长。
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思想品德课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想品德课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公民素养。
法律案例分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精神。
本文将以一起真实的法律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分析。
二、案例背景(案例名称:《小明的校园霸凌事件》)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优秀。
一天,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几名同学围殴,原因是他们觉得小明学习成绩好,但性格软弱,想通过欺负小明来展示自己的“英雄气概”。
这次事件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关注。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中的法律问题(1)校园霸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禁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以及教职工、学生实施校园霸凌。
本案中,小明的遭遇属于校园霸凌行为。
(2)故意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案中,小明的遭遇属于故意伤害行为。
2. 案例中的道德问题(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本案中,施暴者没有尊重小明的合法权益,侵犯了小明的生命健康权。
(2)友善待人:友善待人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案中,施暴者没有友善待人,反而采取暴力手段对待小明。
3. 案例中的教育启示(1)加强法律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友善待人。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和家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防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四、思想品德课教学建议1. 结合案例,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案例,向学生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2. 组织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思政主题教育活动案例
思政主题教育活动案例一、背景介绍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与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学校开展了以思政主题教育为核心的活动。
本文将以某高中为例,对一次成功的思政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分析探讨。
二、活动内容1. 主题确定:该高中决定以“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年成长”为主题,旨在通过学习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讲座与演讲: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前来讲解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并与学生就热点话题展开互动交流。
同时,在校园内举办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锻炼表达能力。
3.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古迹等地方,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4. 志愿者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5. 作品展示:学生们可以自行制作相关作品,如绘画、书法等,以展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造性表达。
三、活动效果1.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途径,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与价值观念:在辩论、演讲比赛等环节中,学生们锻炼了批判思维能力,并形成了独立思考的意识。
同时,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 加深校园文化氛围:这次活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生们更加自信、积极地融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并形成一种良好的校风。
4. 拓展学生视野:通过博物馆参观、古迹探访等实践活动,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
他们对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激发出对知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5. 培养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学生们增强了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这对于塑造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事迹材料
2024年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事迹材料标题:____年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事迹材料尊敬的评委老师们:我所介绍的这位未成年人,是我心目中值得称赞和推崇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典范。
我将以此人为例,阐述他在____年为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
这位未成年人的姓名是张浩,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学生。
尽管他年纪轻轻,但他已经展现出了非常成熟的思想和道德观。
他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深刻而丰富,他的行为规范、品德高尚,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首先,张浩在学习上努力进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认为只有通过深入学习,才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在____年中考中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想要通过这个成绩,实现自己更高层次的追求。
他在年龄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取得如此的成绩,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的精神。
其次,张浩一直秉持着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
他坚信分享乐趣、传递快乐的力量,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
在____年,他主动参与了环保志愿者活动,带领着志愿者团队清理并改造了附近的公园。
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更美好的环境,并在社区中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此外,张浩还非常注重个人修养和成长,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他通过广泛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他参加了各种社团和俱乐部,培养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领导才能。
在____年的学生领袖选举中,他以诚信、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当选为班级的学生会主席。
他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社区义卖、文化交流等,展示了他出色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其他学生的集体意识。
最后,张浩在社会上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在____年的地震灾害后,他毫不犹豫地参与了救援工作。
他在紧急救助和后期重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了他的勇气和担当精神。
他还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活动,关注困境儿童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争取社会资源来帮助这些人群。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案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案例分析案例:小明,今年17岁,高二学生,是一个男生。
上课经常迟到,课堂上爱睡懒觉或搞小动作。
作业没按时完成,或者马马虎虎随便了事,许多次,各科目的课代表催他教作业,他因为没有完成而与课代表发生冲突。
老师也因为他上课睡觉和没完成作业而经常批评他,逐渐地他对一些老师有意见。
一提到学习,小明就无精打采,只说没兴趣,就是挨日子混个文凭。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厌学案例。
案例分析:一、分析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矛盾分析法分析其原因(1)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思想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思想矛盾,一类是敌我的思想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思想矛盾。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人民的内部矛盾上升为社会生活的主题。
因此,社会存在的大量思想问题是人民内部的思想矛盾。
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思想问题也是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
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西方的思潮的涌入,稍不留神,功利主义就会膨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就会滋生。
特别是大多青少年网络受众,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这些腐朽思想的腐蚀。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访问调查法,访问小明身边的同学,以及通过观察法,观察小明对学习内容的反应,特别是政治老师要密切观察小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应。
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活动,学习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通过这些途径的理解,可以知道小明对学习内容并非反感。
由此也可以看出小明厌学并非是反对教育,反对学习内容,因此,可以说小明的思想矛盾并非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
总的来说小明的问题就是学习没有积极性,厌学的问题。
(2)把握思想矛盾的特性善于分析和把握思想矛盾的特性,这是深刻认识和正确解决思想矛盾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析思想矛盾的特殊性就要着重分析诸思想矛盾中起主要作用从各种思想矛盾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关系出发进行分析,可以明白小明的主要思想矛盾是缺乏学习动力,而次要矛盾是与同学(课代表)相处不和睦、与老师发生分歧、以及纪律松散。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一、教案目标:1. 让学员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 使学员掌握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
3. 培养学员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 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3.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4.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5. 学员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行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引起学员关注。
2. 讲解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让学员了解现实情况。
3. 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让学员深入思考。
4. 讲解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引导学员思考如何改进。
5. 讨论学员如何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实际行动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使学员掌握相关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中的典型案例,使学员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员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提出的实际行动方案。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员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所在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经验和案例。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员模拟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种角色。
七、教学资源:1. 调查问卷:用于收集学员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2. 实地调研工具:如摄像机、录音笔等,用于记录调研过程。
3. 专家讲座PPT:用于展示专家讲座的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了解现状。
2. 第二周:分析问题及原因,讨论加强建设的措施。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教学案例
1.详细讲解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社会中的道德问题。
2.阐述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它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
3.介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等。
4.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道德原则和规范分析、评价道德现象。
(三)学生小组讨论
2.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3.通过讲述道德故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道德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问题。
(二)问题导向
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2.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具体包括:
1.了解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2.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它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
3.掌握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等。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教学案例,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为主要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现状、重要性以及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我还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他们的道德素养提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道德认识,培养了一定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日益凸显。
思想道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法律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
本文以“小悦悦事件”为例,分析该事件在思想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相关问题,旨在探讨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和谐。
二、案例分析1. 案件背景2011年10月13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一岁半的女童小悦悦被两辆汽车连续碾压,经过18位路人目睹事故发生,却无一人伸出援手。
事后,小悦悦被路人捡起送至医院,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 思想道德分析(1)道德失范:小悦悦事件反映出部分人道德观念的缺失,见死不救的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德。
在传统美德中,救死扶伤是人们的共同责任,而事件中的路人却选择了袖手旁观,这种行为令人痛心。
(2)社会道德滑坡:小悦悦事件折射出我国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
在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置他人生命于不顾,这种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3. 法律分析(1)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233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对于事故中的司机,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6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事故中的司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3)道德责任:虽然道德责任并非法律责任,但道德责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事故中的路人,应承担道德责任,反思自身道德缺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论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加强道德教育: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美德。
2. 提高法律意识(1)普及法律知识:通过多种渠道,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2)加强法律监督: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学生品德培养个案
中学生品德培养个案一、个案介绍刘某,男,14岁,跟随进京务工父母来校学习。
家庭条件不好,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平时很少与其他同学接触,对同学和集体漠不关心。
自由、散漫,性格暴躁,缺乏自制力,一旦同学无意中碰到他,他会表现得非常无理。
虚荣心强,总想表现自己,却常常弄巧成拙,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头脑比较聪明,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字迹潦草、马虎,错别字特别多,学习成绩较差。
二、个案分析经过我的调查了解,刘某存在这些问题,主要缘于他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
1.学前教育缺失入学前,他跟随爷爷、奶奶在偏远、落后的农村生活,没有上过幼儿园。
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和学前教育的缺失,导致他性格上任性、散漫,学习上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2.家庭条件较差他家租住的房屋拥挤、狭小、不卫生,没有单独的厨房和厕所,孩子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而且由于父母更换工作、房租到期等原因,经常更换居住地。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狭小的环境,他的性格也会变得压抑和封闭。
3.家庭教育不当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教育孩子手段简单粗暴。
训斥、责问的多,理解、倾听的少,与孩子有限的交流也仅限于问一下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思想倾向、兴趣爱好不管不问。
另外,由于生活各方面的压力,父母不顺心时经常拿孩子出气。
使他形成了暴躁、反叛的不良心理。
三、品德培养方法1.用爱温暖他的心灵爱是教育的前提。
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用真诚的心与他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
让他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的位臵,老师始终都在关注他,消除他的戒备、排斥心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能主动地向我吐露心迹,进而接受我进一步教育引导。
2.积极进行家校沟通我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他的家长建立起经常联系。
首先让其家长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
其次教授一些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让家庭创造温馨的环境,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
3.引导他融入集体我利用他在体育方面的特长,积极创造他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同学们逐渐地接纳他,认可他,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改变他不良的人际关系,培养他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思想品德教学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思想品德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公民素养。
然而,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校园霸凌事件,探讨其在法律层面的应对与反思。
二、案例描述2019年春季,某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霸凌事件。
受害者小明(化名),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霸凌者小刚(化名)的家境较为困难,于是心生怜悯,主动借给小刚100元人民币。
然而,小刚并未感激,反而利用小明的善良,以借钱为由,多次向小明索要钱财。
在最后一次索要时,小明拒绝了小刚的要求,小刚便纠集了一群同学,对小明进行了殴打和侮辱。
事件发生后,小明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其父母将学校、小刚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20万元。
三、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该法规定,学校应当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本案中,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有责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预防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规定,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在本案中,学校、小刚的父母以及其他同学均有责任保护小明,防止其受到伤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对未成年人实施暴力、胁迫、侮辱等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寻衅滋事罪。
在本案中,小刚及其纠集的同学对小明的殴打和侮辱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小刚及其纠集的同学侵害了小明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案件处理1. 学校处理:学校对事件进行了调查,认定小刚及其纠集的同学存在违法行为,对涉事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向小明道歉。
2. 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对事件进行了调查,认定小刚及其纠集的同学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拘留。
思政教育的反面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高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知名学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然而,近年来,该校出现了一起重大的学生思想道德滑坡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事件经过2018年,该校某学院发生了一起学生集体作弊事件。
经调查,这起作弊事件涉及学生人数众多,作弊手段多样,严重违反了学校的相关规定。
在处理过程中,学校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存在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以下是事件的具体经过:1. 考试临近,部分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开始寻找作弊手段。
他们通过微信、QQ 等社交平台交流作弊信息,甚至购买作弊器材。
2. 在考试过程中,部分学生采取夹带、抄袭、传递答案等手段作弊。
有的学生甚至将手机藏于衣物内,通过手机传递答案。
3. 考试结束后,作弊学生洋洋得意,认为自己能够通过作弊获得高分。
而未作弊的学生则感到十分愤怒和失望,认为作弊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4. 学校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
经过调查,学校发现作弊学生并非个例,而是存在一定范围的群体性作弊现象。
5. 针对这一事件,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包括取消作弊学生的考试资格、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等。
同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了一系列讲座和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原因分析1. 思政教育不到位。
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导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2. 家长教育缺失。
部分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网络、影视、游戏等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学生自身原因。
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容易受到诱惑,从而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
四、启示与反思1. 加强思政教育。
学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家校合作。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3. 社会引导。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用心感化,以德育人平罗县陶乐一中:高雪湘2008年3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用心感化,以德育人平罗县陶乐一中:高雪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不断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
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分辨真、善、美,引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有人说“智育抓不好,就会出次品;体育抓不好,就会出残品;德育抓不好,就会出危险品”。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为切实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广泛开展“生命教育”。
在此期间,我率先垂范,采用直接面对学生,亲自深入学生生活,以真情打动学生,以行动感化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引领他们走出了生活误区。
案例一:“绊脚石”也有闪光点去年,我担任初一年级地理课。
由于班大人多,一个月下来,每个班我也没记住几个学生的名字,但有个别学生,名未留影却有。
也许有人会说:“那肯定是学习好的,要么是调皮捣蛋的学生。
”其实错了,而是那些学习困难,默默无闻,被遗忘在教室角落的学困生。
多少次,走进初一(5)班教室,我都发现坐在教室最后面的那位女同学,总是不声不响,静坐于位。
上课时提问,她难得能回答一次,说话声音也像蚊子叫一样,交上来的作业,字迹像蚂蚁爬过一样。
半个学期我根本没看她笑过一次,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她,说她是班里的“绊脚石”。
看到这情景,我试图接近她,可她却总是躲着我,我就想着法子靠近她。
一天课间活动,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围在一起玩,再向后一看,又是她——常文玲,在无心地嚼着方便面。
于是,走近,叫出了她的名字,和她话起家常。
10.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如撰写道德感悟、参与社区服务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修养。具体目标如下:
1.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1.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如“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引导小组成员展开讨论。
3.组织小组汇报,鼓励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收获,提高道德素养。具体策略如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我反思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收获。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评价,鼓励成员相互肯定、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表现,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道德感悟,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我总结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收获。
2.针对学生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点,巩固学生所学。
3.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道德感悟,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4.学会分析道德问题,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五年级思想教育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周围的事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本案例以某五年级班级为例,通过一次班级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二、案例描述某五年级班级共有学生30人,班级氛围和谐,但部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较为自私的态度,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在一次学校举办的拔河比赛中,班级面临挑战。
为了提高班级在比赛中的表现,班主任决定开展一次以“团结协作,共创美好”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
三、教育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 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教育方法1. 主题班会:通过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团结协作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团结协作的典型案例,如体育比赛、团队合作项目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总结团结协作的经验和教训。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拔河比赛前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团结协作的过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家长在家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教育过程1. 主题班会: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邀请了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团结协作的例子。
同学们纷纷发言,讲述了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场合中,通过团结协作解决困难的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班主任选取了奥运会拔河比赛、NBA篮球比赛等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比赛中团结协作的成功因素。
学生们通过讨论,总结出团结协作的关键在于相互信任、默契配合、勇于担当等。
3. 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团结协作的过程,班主任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前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班主任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宽容耐心沟通----心理辅导案例一、案例简介我们班里有个打架大王名叫栗世彤,三天两头都能听到同学告他的状,不是欺负女同学,就是与男同学发生争吵。
我这个班主任成了劝架师,每次他打完架,我都和他讲道理,分析引起争吵的原因,教他与同学如何交往。
不过每次过后没多久又打上了,真拿他没办法。
不过这学期事情有了转机,开学两个月了,没有同学来告栗世彤打架的状,我想:看来栗世彤到底长大了,懂事多了,我要在班里表扬一下他。
还没等我在班里表扬,他又开始惹事了。
一天,上课的铃声响了,我刚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就冲着我告状:“栗世彤又打架了!”我一听,气就上来了:这个打架大王又开始惹事了,我非好好教训他不可!我气呼呼地板着脸,朝他俩望去,只见栗世彤和李泽涛互相瞪着眼,拽着拳头,非常不服气的样子。
我把他们俩叫到跟前,生气地问道:“说说是怎么回事!”通过他们的表达,我理解了事情的起因:做完课间操,李泽涛和孙亚南一起玩,栗世彤看见了,就冲过去想和他们一起玩,不过出手就拍了李泽涛一板,李泽涛不乐意了,就和他打了起来。
二、案例分析: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个个都是小皇帝,家人都以他们为中心,所以学生的性格都挺有个性的。
在学校里就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常常会引起冲突。
以往教师视学生之间的冲突为惹事欺负人,是破坏纪律的表现,常常对学生训斥一番,各打五十大板就解决问题。
其实这样根本不利于冲突的解决。
“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
”作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生之间起冲突,往往是因为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造成的。
三、具体措施:(1)增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个性。
每个人的个性中都有健康的东西,也有不健康的东西。
所以,作为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矫正学生不健康的个性,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
(2)引导学生准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合作。
在学校,总避免不了学生之间的打架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案例分析
迭部县藏文小学赵小英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事关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
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样形成良好学生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生的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信息技术的高速化,人文意识的复杂化,个性思维的自主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学生教育工作的实例,谈几点做法。
案例介绍:
应当草,女,小学三年级学生。
成绩较差。
她是一个刚转进来的学生。
性格较内向。
课堂上沉默寡言,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和同桌讲话,喜欢玩小东西。
不肯写作业,不写回家作业。
有时还会为了写作业跟老师说谎。
听她母亲说,她在原校成绩一直是前几名。
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
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
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像这样的现象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纵观整个社会的学校,都普遍反映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
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
好多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还有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头晕”等借口逃避学习。
做起作业来,不是找本子就是找铅笔,几个字要写半天,磨磨蹭蹭的,学习总是没有效率。
一:原因探究:
1、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2、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
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
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
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3、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
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
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
该承担的责任。
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二:做法:
1、个别谈心:我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
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
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
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指导家庭对策。
(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
三:小结
关心尊重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是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一种扬帆远航的动力。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
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优秀教师的眼中,学校没有“差生”,只
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要特别的关心尊重。
如果像一块用旧抹布放在一边,置之不理,那就是用错误对待错误了。
一:案例介绍
我们班有个叫九云将的孩子,父母各成立家庭,孩子跟着爷爷生活,其自主意识差,学习差,找架、骂人、违纪现象时常发生。
经常偷拿别人的学习用品。
二:做法
我首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这个孩子,从生活上,思想上去教育孩子,让孩子重新燃起母爱的希望,感受到被人关怀的温暖。
同时我让他当了小组长,用严格的职责约束他,并针对他拿别人东西的这种行为作了严厉的批评。
我问他,你喜欢偷人东西的坏人吗,孩子摇头,我告诉他,监狱中那些坏人,都是从拿别人东西小事开始的,你再这样做,老师就不喜欢你啦!几年来,吴迪逐渐转化为一名好学生,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付出绝对大于孩子的成长。
小结:
爱心是老师亲近学生,学生爱戴老师基础,是“爱其师,信其道”的关键。
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单亲或无亲的孩子,更应该付诸爱心。
现代教育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观念。
只有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投入全面推行新课程的伟大实践,从教育、教学的实践问题出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全面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才能迎接对世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