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青梅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苏州青梅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苏州青梅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苏州青梅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苏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袁卫明

吴中区西山农林服务中心张海如

产业现状

梅是重要的花果兼用型树种,其果实完全成熟时含有4-6%的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柠檬酸有增进食欲,解除疲劳,调节肠胃功能等作用,同时也具有促进钙的吸收,灭菌的功效,被誉为健康食品。苏州青梅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光福、西山、东山,果农经验丰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主要的外贸农产品。苏州梅子曾出现过两个高峰期,1993年和1998年,梅子卖到了每公斤4.6元,旺销势头让果农们喜出望外,遂开始大力种植梅树,面积最多时达到约三万亩。然而梅子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近几年每公斤只买到0.4-0.6元,生产规模明显萎缩,目前面积万亩左右,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梅加工品过去主要以初级加工品盐渍梅出口日本,外贸依存度较高,近几年由于日本进口量减少,原料梅价格偏低,影响栽培管理工作和果实品质,造成恶性循环;以蜜饯、糖青梅为主的内销梅加工成品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梅制品的多样化、高档化、时尚化的需求,产品缺乏竞争力。然而,苏州的光福、西山、东山三大梅乡景区,早春万亩梅花环抱,白茫茫一片,似雪似海,景象极为壮观,是一种得天独后的旅游观光资源。为扭转青梅效益每况愈下的局面,由地方政府搭台办理多届梅花节活动,如苏州太湖梅花节自1997年举办以来,已有数千万中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休闲,2005年梅花节更加突出梅文化和参与性,不仅有舞龙舞狮、打莲香、蚌舞等吴地民俗风情表演,举办“苏州太湖风情书画摄影展”等,在西山赏梅区,还举办“认养果树,结农家亲眷”大型爱心活动,平时可在果农指导下携家人参与果树管理,采收的果子归认养人所有,通过这一梅子文化观光休闲项目的建设,提升了苏州青梅的知名度。

振兴策略

充分发挥苏州青梅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突出特色,用历史文化的内涵、产业化的经营、市场化思维、科学化的手段,通过树种品种改良,适当减少青梅面积,改进技术,提升品质,并开发新产品,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并创立单一品牌,构建生产、加工、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青梅产业体系。

发展构思

1.配合生态、休闲农业建设,于主要旅游线路两旁适度成带状种植,并于适当地点发展可休闲的梅园,扩大推广梅花节活动。悠久的梅子种植历史使苏州形成了著名的梅乡景色,近年来苏州的梅子观光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前几年西山镇政府将林屋洞周边的200亩梅林统一租赁,租期为10年,涉及200多户果农,政府支付给果农每年每亩500元的租金;而地面上的梅树则由政府买断,每亩一次性补偿5000元,租赁、买断费总计达200万元左右,委托林屋洞景区统一管理、经营,统一调整结构、改良品种,既保护了梅林资源,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果农的利益,在每年的梅花节上做足了观赏经济,近年来,西山镇大打“梅花牌”,一年一度的“太湖梅花节”已成为苏州的一个知名旅游品牌,每年吸引数十万中外游客。苏州是一个园林化的城市,因此苏州的青梅产业要走生产、生态相结合的立体开发之路,和苏州的旅游结合起来,突出梅与其它果品的不同,青梅的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搞好规划,产业起来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效益也就出来了。

2.开发各种梅的新加工产品,如梅酒、梅醋、梅汁、蜜饯……等。随着果梅保健意识深入民心,人们对果梅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糖高盐的东西慢慢没有人吃了,目前苏州的梅制品主要集中在梅蜜饯(话梅)和糖青梅,另外有少量的梅汁饮料,梅酒更是罕见,产品种类单一,这样就造成可消费的群体减少。消费大国日本果梅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如调味梅干、梅丹、梅糖、梅醋、梅酱、梅酒、梅昆布、甘露梅、梅稀饭、调味梅肉等30几种,在众多的产品之中,销售量最大的是调味梅干和梅酒,调味梅干属于日常消费品,因此销售量很大。在梅子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各类梅制品对原料的口感、大小和光洁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梅酒对原料要求更高,所用的梅果不能有苦涩味,而且采收要适期,太早、太晚对梅酒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原料制作不同的产品,如梅酱、梅肉可以采用整齐度差些的梅果或其他制品的下脚料制作,而脆梅对果实的大小、色泽也有严格的要求,在制作的第一步就要筛选,不同原料所制作的产品售价明显不同,如梅酱,用完整的梅果制作的价格要比用下脚料制作的高出一倍多,但从外观上看不出有何差异。制作梅制品时还可加入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如紫苏,因为紫苏是红色的,有很浓的香气,将青梅果染成红色,或直接用其叶子和梅果一起制成甘露梅,或在梅酱中加入,提高其口味,这样产品很受欢迎。

3.推广无公害青梅生产技术,提高青梅质量。自上个世纪80年

代初梅树分到户后,梅树的所有权属果农所有,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出售梅子,果农管理精细,青梅产量高、质量好。而近年来,梅子的收购价却不尽如人意,每公斤0.4-0.6元还少有人问津,每亩年收入仅为200元左右,果廉伤农,果农开始对梅树疏于管理,有的果农甚至萌生了砍树的想法;另外,2005年2月以来,日本及欧盟先后重新制定了青梅进口农药残留检验标准,从原来的检测6项指标提高到40多项,从原来部分批次抽检到实行每批必检,这些措施加剧了中国青梅的出口难度。因此对保留下来的青梅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实行高品质化栽培技术,主要应用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根据不同加工用途合理采收,在采后加强分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4.引入各种加工梅、观花梅、鲜果梅品种或改接杏、李品种,以使品种多样化。一方面引进各种加工梅、观花梅、鲜果梅品种,另一方面改接与青梅亲缘关系相近杏、李优良品种,减少青梅的面积,优化树种、品种结构,如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前几年引进的杏与梅的杂交品种,具有父母本的双重特性,外观像梅,果核似杏,需冷量低、抗性好,果个特大,平均单果重120克,最大的250克,可溶性固形物12%,颜色金黄艳丽,外观十分诱人,风味浓甜,一般青梅改接后第二年可试果,五月上、中旬成熟,正处于梅子收完、继枇杷上市后的水果淡季,市场销路极佳,因此可适当改接一些青梅园。

5.成立青梅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品牌。政府引导,建立青梅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行业管理,通过协会组织果农进行市场化生产,统一销售,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协会增加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协会会员“传、帮、带”推广青梅标准化生产技术。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各位学生朋友们: 您们好! 为了使苏州古城这一充满魅力的富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区在发展中永葆活力与风采,为了使小桥流水、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的苏州古城在管理与保护的更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更能成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品质环境。特发此调查问卷,向同学们征求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共同构建美丽的苏州古城。本调查不用填写您的姓名,答案也无正确错误之分,就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在每题的选项面前打钩即可,例如您选择A 选项就在A选项面前打钩。 衷心感谢您们的支持和合作!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城市管理专业 2012年10月10日 一、选择题 1、您喜欢苏州古城吗? A、很喜欢 B、一般 C、不太喜欢 D、不好说 2、您认为苏州古城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么? A、经济的发展 B、便捷的交通 C、文化氛围与人文形象 D、丰富的娱乐 商业公共服务设施 E、其他 3、您认为苏州古城消费场所最需要改善的是? A、注重古城的文化特色,改善现在商业化购物环境 B、提供丰富的餐饮娱乐设施 C、提供更多停车位和改善步行系统 D、其它 4、您认为苏州古城城街道最需要改善的因素是? A、通行交通 B、街道两侧的商业和生活氛围 C、绿化景观 D、道路设施 5、你希望该地区体现什么样的城市面貌? A、完全传统 B、以传统为主 C、以现代为主 D、完全现代 6、选择居住地点时,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临近主要道路或车站,出行与上下学方便 B、离工作地点近,上下班花时间短 C、有较好的景观环境,受人文气息熏陶。 D、临近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生活方便。 7、你认为苏州古城区的道路宽度怎么样?

苏州市吴中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吴中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年12月07日星期一 9:21 一、规划范围:吴中区中心城区范围,南起越湖路、东吴南路;北止湄长河;东起京杭大运河,西止友新路,与沧浪区交界。规划总用地19.75k㎡。 二、功能定位:以“人文吴中、山水吴中、创意吴中、快乐吴中”为目标,以宜居、商务、娱乐为主要功能的苏州中心城区次中心地区。 三、规模与容量 1、人口规模 居住人口25万人,市政基础设施按30万人计。 2、用地规模 建设用地17.77平方公里,水域其它用地1.98平方公里。 四、总体布局 吴中中心城区总体为“一核、二带、四区、多点”结构。 1 “一核”即运河两岸宝带路至石湖路、苏蠡路至迎春路公共设施核心区。 2 “二带”即沿东吴路公共设施带、沿大运河生态休闲带。 3 “四区”即以运河、西塘河为界的四个居住片区。 4 “多心”即多个公共服务设施集聚点。 五、道路交通规划 1、快速路 友新高架路、越湖高架路。 2、主干路 呈“五横四纵”方格网布局,红线宽度30-40米。 3、次干路 呈环网布局,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0米-30米。 4、支路

支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0--18米.部分支路可以视地块大小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六、绿化系统规划 规划结构: “带、核、点、线”网络结构布置。 “带”:指运河、西塘河风光带。应充分利用其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征,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将防护、景观、游览功能有机结合。 “核”:指澹台湖公园、宝带桥公园、嘉宝公园、龙西公园、蠡墅公园、开发区公园等六处公园。每处公园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点:指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点状绿地尽量沿路、沿河布置,每300-500米即有一处街头绿地,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 线:指沿河、沿路线型绿化。沿河道上口线两侧控制8-10米绿化带;沿友新路、越湖路、东进路规划控制20米防护绿带。 规划结构分析图

姑苏区发展战略规划

实习报告 题目:苏州市姑苏区发展战略规划 学生姓名张鹏 指导教师年福华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地理与城乡规划 日期 2014.6.30-2014.7.12

1.规划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新规划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规划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姑苏区基本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社会经济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姑苏区发展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姑苏区SWORT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发展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发展劣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发展机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发展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战略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战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发展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战略空间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产业发展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产业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重点选择与产业导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7.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完善配套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优化发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集聚培养人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推进项目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背景 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传统风貌、历史文脉尤存。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要求,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古城街坊改造的实践,迫切需要在宏观上有控制、在微观上有指导的规划,以促进古城的保护更新建设。为此,苏州市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编制了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主要内容 一、在总体原则指导下,依据各个街坊的不同情况,采取了相应不同的规划重点和方法。 古城控规按照道路、河道等自然地物划分为54个街坊,并分街坊进行了规划编制。 古城控规突出了保护的基本原则,对总体规划中已划定为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的街坊按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要求编制规划,其它街坊中则依据具体情况,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地段。 古城控规贯彻了保护与有机更新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完善古城的职能,发挥古城的活力。街坊中现有工业企业原则上根据“三个三分之一”和“退二进三”的方针进行调整,合理调整土地使用功能。 居住街坊遵循“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方针,保持街坊原有的格局、空间形态。 二、注重保护、重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搞好古城控规,细致深入的调查是工作的基础。对每栋建筑的调查、评判,按以下四方面进行: 建筑质量: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风貌: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年代:分古代、近代、50-70年代、70年代后四类; 建筑高度:分1-2层、3层、4-5层、6层以上四类。 在编制古城控规中,编制了“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评析表”,以建筑风貌、质量、层数三个因子综合确定每栋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整饰和更新的类别。 三、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的综合评定 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综合评定是根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和层数等因子综合确定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更新和整饰的类别。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委托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时间:2000年1月10日 规划范围:苏州市域包括苏州市区及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六市(县)在内的行政区范围,总面积8488.4平方公里。 苏州市城市规划区指苏州市区的行政范围和苏州市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面积2014.7平方公里。 苏州中心城指苏州市规划建成区,包括各规划分区(含吴县市区),面积186.6平方公里。 苏州古城指外城河以内的古苏州城,面积14.2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1996年—2000年;中期2001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10年;远景2010年以后。 城市性质:苏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人口规模:近期128.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2万人。2005年149.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3.5万人。远期185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近期为134.4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2平方公里。2005年为150.2平方公里,其中吴县新区13.5平方公里。远期为186.6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总体布局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周边城镇卫星烘托的形态。 规划期内形成古城居中、东园(工业园区)、西区(苏州新区)、一体两翼、南景(风景区)、北廊(交通走廊)的城市形态。 古城内保持传统的“假山假水城中园”和“路河平行双棋盘”格局,古城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河相错套棋盘”的格局。 “四角山水”以楔形绿地的形式引入古城四角,与古城环城绿带组成城市绿地的基本骨架。东北角:阳澄湖;东南角:独墅湖;西北角:虎丘至三角咀鱼塘;西南角:上方山、石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一城、二线、三片。一城:外城河以内的整个古城;二线:山塘线、上塘线;三片:虎丘片、留园片、寒山寺片。

苏州市木渎镇发展战略

木渎镇发展战略 1.1社会经济发展路径 从春秋末年的山乡小市,唐代的“鱼米之乡”到现在在吴中区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工业型小城镇,从解放前寥寥无几的工业布局到目前两大工业园区发展并举的状态,木渎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发展成为集工业、商贸、文化、教育、旅游、交通为一体的城镇。2005年,木渎镇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揭开了古镇旅游发展的又一新的篇章,《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整治规划》以及《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整治规划》等规划的颁布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木渎镇政府对古镇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视。2007年《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又将木渎镇的主镇区纳入苏州市中心城区。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木渎镇作为苏州西南部商贸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融入苏州中心城区的速度明显加快。 表1.1 木渎镇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注:数据来源《木渎镇志》 表 1.2 1990年以后木渎镇三产结构的变动情况统计

注:数据来源《木渎镇志》《吴中区统计年鉴》 纵观历年来木渎镇的产业发展路径,从1991年开始,木渎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份额逐渐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全镇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增长15.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80美元,增长14.25%;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31.36%,三产结构为0.3:51.48:4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木渎镇的已从90年代的二产主导逐渐转化成为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态势。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中的衡量工业化的指标,可以判断出木渎镇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中后期。 在新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条件下,对比相关古镇发展的道路,木渎镇必然面临着多种城镇发展的道路选择的可能,而如何在这些可能的发展模式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既成为木渎镇本次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1.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2.1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耕地主要集中于藏书片区(特色农业) 本次规划范围共包括9个行政村(天平村、灵岩村、西跨塘村、姑苏村、金山村、尧峰村、五峰村、善人桥村、天池村),10个社区居委会(香溪社区、同春居委会、翠坊社区、胥江社区、下塘社区、白塔社区、花苑社区、藏书社区、穹窿社区、接驾社区)。近年来由于村庄合并,2007年木渎镇靠近镇区的姑苏、灵岩、金山、尧峰、西跨塘、天平这6个村改设为社区,原名不变。木渎镇现状仅有五峰村、善人桥村和天池村这3个村。考虑到发展的对比性研究,将这些新建社区也纳入镇域研究范围。

苏州青梅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苏州青梅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苏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袁卫明 吴中区西山农林服务中心张海如 产业现状 梅是重要的花果兼用型树种,其果实完全成熟时含有4-6%的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柠檬酸有增进食欲,解除疲劳,调节肠胃功能等作用,同时也具有促进钙的吸收,灭菌的功效,被誉为健康食品。苏州青梅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光福、西山、东山,果农经验丰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主要的外贸农产品。苏州梅子曾出现过两个高峰期,1993年和1998年,梅子卖到了每公斤4.6元,旺销势头让果农们喜出望外,遂开始大力种植梅树,面积最多时达到约三万亩。然而梅子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近几年每公斤只买到0.4-0.6元,生产规模明显萎缩,目前面积万亩左右,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梅加工品过去主要以初级加工品盐渍梅出口日本,外贸依存度较高,近几年由于日本进口量减少,原料梅价格偏低,影响栽培管理工作和果实品质,造成恶性循环;以蜜饯、糖青梅为主的内销梅加工成品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梅制品的多样化、高档化、时尚化的需求,产品缺乏竞争力。然而,苏州的光福、西山、东山三大梅乡景区,早春万亩梅花环抱,白茫茫一片,似雪似海,景象极为壮观,是一种得天独后的旅游观光资源。为扭转青梅效益每况愈下的局面,由地方政府搭台办理多届梅花节活动,如苏州太湖梅花节自1997年举办以来,已有数千万中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休闲,2005年梅花节更加突出梅文化和参与性,不仅有舞龙舞狮、打莲香、蚌舞等吴地民俗风情表演,举办“苏州太湖风情书画摄影展”等,在西山赏梅区,还举办“认养果树,结农家亲眷”大型爱心活动,平时可在果农指导下携家人参与果树管理,采收的果子归认养人所有,通过这一梅子文化观光休闲项目的建设,提升了苏州青梅的知名度。 振兴策略 充分发挥苏州青梅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突出特色,用历史文化的内涵、产业化的经营、市场化思维、科学化的手段,通过树种品种改良,适当减少青梅面积,改进技术,提升品质,并开发新产品,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并创立单一品牌,构建生产、加工、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青梅产业体系。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将遵循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保护古城风貌,逐步把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厚历史传统的现代城市。 规划范围Array城市规划区范围2014.7平方公里。 城市规模 2005年:城市人口149万,建成区建设用地150平方公 里。 2010年:城市人口185万,建成区建设用地187平方公 里。 城镇体系 城乡同步协调发展,形成职能、结构恰当,布局合理,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的城镇网络。优化生产力布局,强化 苏州市区的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市区辐射功能。全市统一规划,区域合理分工,促进优化组合,形成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产业空间配置新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城市总体布局 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周边卫星城镇烘托的“分散组团式”的布局形态。由城市组团、山脉、河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干道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实行“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保护整个古城以及与古城有密切历史、文化景观联系的地段和风景名胜区。内容包括:控制古城容量,改善环境;保护古城风貌;完善职能,改善、改造基础设施、居住条件、公共服务设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苏州市总体规划要求,苏州高新区西北部地区将以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绕城高速公路、世纪大道及沿太湖公路等为交通骨架,实施出口加工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东渚开发分区、通安开发分区及旅游度假区组团开发、平行推进,努力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湖光山色秀美,适合创业和居住的湖滨城市。 苏州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新构想:双城两片 2010-04-13 09:45 我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通过专家论证 苏城新构想:双城两片 苏州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制图胡建益 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 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 “T轴双城两片”结构 T轴指主城城区(古城和高新区)、新城城区(主要是园区)构成东西向横轴,相城和吴中片组成南北向纵轴;双城由主城城区和新城城区组成;两片

指围绕吴中和相城形成的城市功能片区 千年古城如何展现古今文明辉映的新气象,都市形态如何与世界著名城市相媲美。苏州从去年3月就启动了《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2008—2020)》(以下简称总体设计)的规划研究。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分析、设计和论证,昨天,这份事关苏州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通过了国内专家的论证,这也标志着苏州诞生了第一份城市总体设计。它将与《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配合使用,作为指导苏州中心城区各项规划建设的依据。 现有的“4+1”格局难以形成统一规划 【现状】 苏州是一个有机整体,可是长久以来东、南、西、北、中相对分隔的“4+1”格局,很难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如高架路导致对城市交通、景观和功能的分割,快速路两侧形态杂乱,风貌参差大,建筑品质悬殊。苏州固有的城市水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反而成了区块、路段、街道划分的界限。 目前的高新区、相城、园区、吴中、老城分散建设,失去了整体性,各自建构完整体系,反而加剧了分割。昨天与会专家认为,苏州城市现状结构较为“破碎化”,各片区次结构脱离主结构,相互错位,亟须统筹设计。 【规划】 权威调查显示,苏州最引以为豪的方面,只有%的市民选择经济高速增长,而有%的市民选择悠久的历史文化,18%的人选择优美的自然环境。这说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苏州,城市亟须一个融合人文景观、自然山水的协调统一的城市设计“蓝图”。于是总体设计提出,苏州城市发展总目标为“青山清水,新天堂”;具体为“文化名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四大分目标。苏州城市设计总体策略为:和合强心,融通健体。协调各区发展,完善功能、交通、景观系统,打破片区分割,推动各个城区加速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苏州中心城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为: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 “十字轴带”就是集中建设十字交叉的两条功能、交通、景观复合轴。

姑苏区发展战略规划

实习报告 题目:市姑区发展战略规划 学生鹏 指导教师年福华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地理与城乡规划 日期 2014.6.30-2014.7.12

1.规划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新规划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规划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姑区基本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社会经济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姑区发展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姑区SWORT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发展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发展劣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发展机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发展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战略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战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发展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战略空间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产业发展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产业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重点选择与产业导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7.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完善配套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优化发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集聚培养人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推进项目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第17卷第1期铁 道 师 院 学 报Vol.17No.1 2000年2月Journal of Suzhou Railway Teachers College Feb.2000对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王颖洁,许京怀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地理系,苏州215009) 摘 要:笔者就古城苏州的历史价值、基本空间变化及文化发展进行探讨。以表达对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保护,并为未来寻找保护的途径或方法。 关键词:古城保护;城市格局;吴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5201(2000)0120027205 今年4月上旬,我国和欧洲24座历史城市市长国际会议在苏州市召开,这是继去年12月4日我市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的又一件大事。在苏州国际会议上诞生了一部历史性文件———《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它标志着就“加强历史城市的保护,并为未来寻找保护的途径或方法”问题,已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作为会议东道主的城市公民,看到以家乡命名的一部世界性文件,不仅深感自豪和鼓舞,而且也唤起笔者对苏州古城的前景作进一步思考。 1 古城文化遗产要珍惜 1.1 古典园林:世界级文物 苏州古典园林是苏州古城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十分悠远,起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全盛于明清。在史书上记载就有数百处之多,“象天女撒下仙花,分在苏州大街小巷”。(安怀起,《中国园林艺术》)由于历史沧桑,全国各地的古典园林至今大多已经湮没,唯有苏州保存得最多、最好。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童 两位教授为《苏州古典园林》作序,指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荟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正因为如此,去年12月4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理事国表决确认,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世界上,园林遗产多以单体为申报项目,象苏州古典园林至今仍保存在古城内外,以反映宋、元、明、清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群体而申报成功的,这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 世界公认的苏州古典园林具有光辉的历史文化价值,覆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 收稿日期:1999209204 作者简介:王颖洁,本校1997届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现工作于苏大园区附中。该文在海峡两岸大学生论文苏州赛区获唯一一等奖。

苏州市中心城区河道管理技术规定

苏州市中心城区河道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中心城区河道管理,根据《苏州市河道管理条例》、《苏州市城市总体规》、《苏州市城市防洪规划》、《苏州市旅游河道水系景观规划》、《苏州水上旅游开发规划》等有关法规和规划,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苏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河道,交通航道、流域性河道除外。中心城区范围是指西南以京杭运河、东以苏嘉杭高速、北以沪宁高速为界的区域。 第三条河道整治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所有涉河的规划和建设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四条古城内(环城河内)河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现状超过6米的,不得小于原宽度,古城外建城区范围内河道宽度不得小于15米。沧浪、平江、金阊新城内河道宽度按经市水利局批准的河道规划执行,现状超过20米的原则上不得减少原有河道宽度。古城外建城区范围是指中心城区内除沧浪、平江、金阊新城的区域。 第五条河底标高控制在黄海高程(下同)-1.0~-1.88米(吴淞高程0.8米~0.0米)。 第六条根据市区河道特点,古城外河道两岸可砌筑直立式花岗岩驳岸,有条件的河道两侧宜采用生态护坡。古城内河道驳岸应当保持其原有风貌,工程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河道宽度≤8米的,驳岸基础面标高应该当设置在-1.0米以下;河道宽度8米~15米的,驳岸基础面标高应当在设置在-1.5米下;河道宽度≥15米的,驳岸基础面标高应在-1.88米以下。城市中心区防洪包围范围内的河道,驳岸顶标高应在2.5米以上;开放性河道砌筑驳岸的,京杭运河大龙港以上段驳岸顶标高应在4.0米以上,京杭运河大龙港以下段,斜港、外塘河驳岸顶标高应在3.8米以上。 条石镶面规格:长≥0.6米,宽≥0.24米,厚≥0.15米。 第七条管线穿越河道应从河底穿过。穿河工程平直段管线长度不得小于规划的河道宽度,管线顶应当低于规划河底标高0.5米以上。 管线确需跨河时,不得影响河道景观,管线跨度不得小于规划的河道宽度,管线底标高不得低于该河道跨河桥桥梁底高程。在有通航要求的河道上,管线底标高应满足通航要求。 第八条跨河桥梁净跨径不得小于6米;河道宽度8~15米,净跨径可缩小河宽2米以内;河道宽度15~20米,净跨径控制在河宽的0.8倍;河道宽度20米以上,净跨径应与河宽等同,河中主跨应在10米以上。 第九条桥梁梁底标高应满足旅游、河道管理与维护等船舶通航要求,古城内旅游和骨干河道,城南、城东片骨干河道,城西片河道桥梁梁底高程应在3.10米以上;(见附表1) 城西片骨干河道及部分城东河道桥梁梁底高程应在3.20米以上;(见附表2) 古城内、城南、城东片一般性河道桥梁梁底高程应在2.8米以上(见附表3) 沧浪新城、平江新城河道桥梁梁底标高应在3.32米以上,金阊区新城河道常水位参照枫桥水位(枫桥、觅度桥水位差平均0.18米),桥梁梁底高程确定为3.50米以上;

对保护和发展苏州古城的思考

对保护和发展苏州古城的思考 摘要:当前苏州古城的保护面临着时代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如何对苏州古城进行保护需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古城的特点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苏州古城。本文根据具体保护和发展苏州古城的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保护;发展;苏州古城 苏州是我国著名古城之一,延续着伟大祖国的文化历史。提起苏州,人们脑中就会浮现水城的模样,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地方。苏州作为名城保护示范区,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所以为了保持苏州古城给人留下的美好印象,就需要坚持对苏州古城的保护和发展。 1当前面临挑战 苏州古城坚持实施保护和发展古城的措施,古城风貌保护得到改善,但是在重视发展古城的过程中疏忽了健全保护的有效方法,对古城投入和规划不完整,使古城保护和发展面临很大挑战。 1.1古城功能弱化 随着新城的建成,古城的居民因为城市化的原因大多选择去新城生活,这样促使着新城的不断开展而忽视了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人口外迁的同时造成为人们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外键,开发商们会选择在人口多的地段建设施,为人们提供方便并收取利益,以致减弱了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古城功能弱化,居民选择外迁是实现古城发展面临的较大挑战。 1.2居住人口素质下降 古城居住条件较差,居民选择去发展优越的新城,导致古城发展受到限制。外来的迁入人口大多以租住形式进行居住,外来人口的教育、收入程度较低,拉低了居住人口的素质。如何提高居住人口的素质,定要留住一定的原住居民,通过何种方式留住居民是需要采用一定的改善措施让人们发现古城的美及生活在古城的意义是现今面临的重要挑战。 1.3生态环境退化 现如今老城的生态环境一直处在退化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交通出行尾气的大量排放以及工业生产产生的破坏,现代的交通工具发展严重的影响着生态环境的退化,时刻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如何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居民居住环境是保护和发展古城面临的挑战之一。 1.4古老建筑的衰败 古老建筑的维护是维持古城文化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的变迁,难免会造成建筑受损。建筑的脏乱图画、年久坍塌都严重影响着古城的保护。人们针对这一现象的发生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但在措施实行的同时也不能确保每个人对维护古城的观念提高,所以如何将加强古城建设意识深入人心保证有效措施的紧密实施的同时完成相应的一些修复工作是保护和发展古城面临的主要挑战。 2对策建议 2.1深化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管理 深化古城建筑文化的规划,将古城保护发展纳入苏州社会发展格局中,坚持保护城市发展观念,改善旧的实施方案随着对历史文化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化,使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各位学生朋友们: 您们好。 为了使苏州古城这一充满力的富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区在发展中永葆活力与风采,为了使小桥流水、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的苏州古城在管理与保护的更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更能成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品质环境。特发此调查问卷,向同学们征求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共同构建美丽的苏州古城。本调查不用填写您的姓名,答案也无正确错误之分,就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在每题的选项面前打钩即可,例如您选择a选项就在a选项面前打钩。 衷心感谢您们的支持和合作。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城市管理专业 xx年10月10日 一、选择题 1、您喜欢苏州古城吗。 a、很喜欢 b、一般 c、不太喜欢 d、不好说 2、您认为苏州古城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么。 a、经济的发展 b、便捷的交通 c、文化氛围与人文形象 d、丰富的娱乐商业公共服务设施 e、其他 3、您认为苏州古城消费场所最需要改善的是。 a、注重古城的文化特色,改善现在商业化购物环境 b、提供丰富的餐饮娱乐设施

c、提供更多停车位和改善步行系统 d、其它 4、您认为苏州古城城街道最需要改善的因素是。 a、通行交通 b、街道两侧的商业和生活氛围 c、绿化景观 d、道路设施 5、你希望该地区体现什么样的城市面貌。 a、完全传统 b、以传统为主 c、以现代为主 d、完全现代 6、选择居住地点时,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临近主要道路或车站,出行与上下学方便 b、离工作地点近,上下班花时间短 c、有较好的景观环境,受人文气息熏陶。 d、临近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生活方便。 7、你认为苏州古城区的道路宽度怎么样。a.合适b.比较宽敞c.过窄d.不确定 8、你认为苏州古城的城墙与建筑需要怎么发展。 a、大规模重修复古,还原历史的面貌 b、小规模修补,不要使其破坏即可 c、不需要改变,任由其发展 d、大规模拆迁城墙和改变为现代建筑 二、简答题 谈谈你对苏州古城管理与保护的大体看法(100字左右) 第二篇:水资源保护现状调查问卷重庆市水资源保护现状调查问卷

苏州五星级酒店发展战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a7473808.html, 苏州五星级酒店发展战略分析 作者:常志强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来论述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发展战略,文章阐明了香格里拉大酒店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即将面临的威胁,以及对此给出的可行性建议。之所以选择苏州香格里拉,是因为它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于2007年开业,开业初期曾一度门庭若市,时光荏苒,如今它却面临着衰败的困境,作为老牌酒店的一个代表,我们必须要了解它,帮它走出困境,积累出先进的经验来帮助其他的酒店。 关键词:苏州香格里拉;SWOT;战略管理 一、苏州五星级酒店发展的现状 据2017年最新的调查显示苏州目前大概有30家五星级酒店,其中包括苏州W酒店、苏州洲际酒店、苏州中茵皇冠假日酒店、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万豪酒店等等,其中与苏州香格里拉竞争比较激烈的有苏州日航酒店、苏州新城花园酒店,新城花园酒店胜在客房,酒店客房内提供多功能电视电脑一体机全套inax卫浴产品,高端的装修风格,满足了高端客人的 需求。日航酒店胜在精准的客户群体定位,在苏州高新区有多家日企,绝大部分管理层都需要入住酒店式公寓,日航酒店牢牢抓住这一部分客户,让客人更加有归属感。这两家酒店由于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与苏州香格里拉相近,故而竞争相对激烈。苏州香格里拉于2007年3月26日开业,坐落于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整个酒店有53层,是开发区的地标性建筑,酒店拥有410间住房,其中豪华客房275间,豪华阁房86间,豪华套房29间,酒店式服务公寓20套。酒店分为行政办公室、市场销售部、餐饮部、厨房部、房务部、人力资源部、工程部、财务部、安全部这九大部门。 本文研究香格里拉大酒店是高新区一家五星级酒店,笔者针对高新区其他五星级酒店,做出表1。 二、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发展的SWOT分析 (一)发展的优势分析 1.品牌优势:香格里拉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独特的品牌命名和品牌标识,被视为世界最佳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无数公众和业内的投选中,均获得一致的美誉。它的旗下包括香格里拉酒店和度假村、盛茂饭店、今旅、嘉里中心酒店几个品牌,不同的品牌意味着不同的定位,盛茂饭店更加注重价值、讲求效率和功能完备的游客,嘉里大酒店主张充满活力、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不同的品牌定位使得香格里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客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