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苏州市总体规划要求,苏州高新区西北部地区将以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绕城高速公路、世纪大道及沿太湖公路等为交通骨架,实施出口加工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东渚开发分区、通安开发分区及旅游度假区组团开发、平行推进,努力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湖光山色秀美,适合创业和居住的湖滨城市。
苏州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新构想:双城两片2010-04-13 09:45我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通过专家论证苏城新构想:双城两片苏州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
制图胡建益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T轴双城两片”结构T轴指主城城区(古城和高新区)、新城城区(主要是园区)构成东西向横轴,相城和吴中片组成南北向纵轴;双城由主城城区和新城城区组成;两片指围绕吴中和相城形成的城市功能片区千年古城如何展现古今文明辉映的新气象,都市形态如何与世界著名城市相媲美。
苏州从去年3月就启动了《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2008—2020)》(以下简称总体设计)的规划研究。
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分析、设计和论证,昨天,这份事关苏州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通过了国内专家的论证,这也标志着苏州诞生了第一份城市总体设计。
它将与《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配合使用,作为指导苏州中心城区各项规划建设的依据。
现有的“4+1”格局难以形成统一规划【现状】苏州是一个有机整体,可是长久以来东、南、西、北、中相对分隔的“4+1”格局,很难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
如高架路导致对城市交通、景观和功能的分割,快速路两侧形态杂乱,风貌参差大,建筑品质悬殊。
苏州固有的城市水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反而成了区块、路段、街道划分的界限。
目前的高新区、相城、园区、吴中、老城分散建设,失去了整体性,各自建构完整体系,反而加剧了分割。
昨天与会专家认为,苏州城市现状结构较为“破碎化”,各片区次结构脱离主结构,相互错位,亟须统筹设计。
【规划】权威调查显示,苏州最引以为豪的方面,只有%的市民选择经济高速增长,而有%的市民选择悠久的历史文化,18%的人选择优美的自然环境。
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背景 (6)第一节吴中区概况 (6)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7)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9)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11)第一节土地利用基本战略 (11)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2)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 (14)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7)第五章合理利用与保护农用地 (21)第一节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 (21)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22)第三节其他各类农用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4)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5)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 (25)第二节保障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用地 (26)第三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7)第四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7)第七章土地综合整治 (30)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32)第一节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32)第二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3)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 (35)第十章中心城区与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39)第一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39)第二节中心城区用途分区及布局 (40)第三节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0)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2)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42)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的控制措施 (42)第三节改善规划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 (45)第十二章附则 (46)附表 (4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评价《吴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和调整完善后的《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统筹苏州市吴中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特编制《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简称“本规划”)。
苏州高新区:“一核、两轴、三心、六片”最新规划图.2009-2030
苏州高新区:“一核、两轴、三心、六片”最新规划图.2009-2030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2010-1-11为促进苏州高新区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保障高新区山水生态格局,指导苏州高新区范围内镇、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特委托江苏省城市设计研究院编制特编制《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
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苏州高新区行政区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3 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将苏州高新区建设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区、生态环保的示范区、现代化的新城区。
3、功能定位真山真水新苏州:以城乡一体化为先导,以山水人文为特色,以科技、人文、生态、高效为主题,集创新科技生产、高端现代服务、人文生态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
4、规划结构总体空间结构:“一核、两轴、三心、六片”。
一核:以阳山森林公园为核心,将山体屏障转化为生态绿核,并成为各个独立组团间生态廊道的汇聚点。
两轴:太湖大道发展主轴:是新区“二次创业”的活力之轴,展现科技、人文、生态的融合。
京杭运河发展主轴:展现运河文化的精华,是城市滨河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公共功能与滨水风光的活力融合。
三心:以浒通片区中心、科技城片区中心、狮山路城市中心构筑三角状的极化空间,为各自所在的城镇建设组团提供公共配套服务。
六片:包括狮山片区、浒通片区、横塘片区、科技城片区、湖滨片区(苏州西部生态城)、阳山片区。
空间布局特征:“紧凑组团、山水环绕”规划采用紧凑组团布局模式推进城镇建设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与生态化建设,各组团根据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及发展前景相对独立地生长,通过山水生态空间围合形成“功能相对完整,产居相对平衡,空间相对集中”的组团式紧凑城镇发展空间。
各城市组团之间强调规模、功能和区位等方面的多样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特别是新老建设组团之间在功能、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
结构与形态 优地劣用
滨水区闲臵封闭 山体周边被封堵 门户区低效开发
主要问题
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
Suzhou City General Urban Design
2008.7
苏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水格局
水 水 水
山水格局
青山、清水
一面望山, 七面环湖; 古城居中, 绿楔入城。
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
Suzhou City General Urban Design
2008.7
苏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上次汇报要点回顾
上次要点
总目标
“青山清水,新天堂”
主要问题
分割、封闭、缺核
核心空间要素
中心、边界、通道
重点关注系统
高度、色彩、建筑设计
苏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
边界 分割
“4+1”个苏 州
新区、相城、园区、吴中、老城各自为政。 分散的建设,失去了整体。 各自建构完整体系,加剧分割。
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
Suzhou City General Urban Design
2008.7
2008.7
苏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汇报内容
汇报内容
工作框架
形象与特征、形态与结构
总体问题与策略
•结构与形态 •边界、通道、中心 •高度、色彩、建筑、广告 •开敞空间 •社区
片区问题与策略
•特色片区:古城、老城、新区、园区、相城、 吴中
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
江苏苏州木渎镇总体规划
男 女
21-30岁, 49.5%
0 16岁以下 17-20岁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1岁以上
14
3%
5%
人口分析
暂住人口分析
文化程度:较低
暂住人口文化层次总体偏低,大专 及以上仅有3%。
暂住人口学历统计
3% 5%
小学及以下 中学 大专及以上
15
人口分析
暂住人口的群体矛盾和社会问题
租房问题
外来人员绝大部分居住在私 房出租户内,2007年共登记私房 出租户7472户。房屋租赁所得成 为木渎镇户籍人口年均收入重要 的组成部分。在苏州高新区、苏 州工业园区的许多企业,没有建 设员工生活区,将大量员工的生 活问题推向社会,致使西跨塘村、 金山村、天平村的私房居住人员 80%来自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 园区的企业,这也是木渎镇许多 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
暂住人口超过七成来自省外,遍布 全国各地。省内以苏北为主。
江苏 28%
其他 11%
江苏 安徽 河南 山东 四川 陕西 湖北 湖南 江西 其他
江苏 安徽 河南 山东 四川 陕西 湖北 湖南 江西 其他
江苏 28%
木渎镇外来人口居住分布
居住分布
暂住人口居住区域较为集中。 原木渎镇占98%。
与高新区接壤的金山村、天平村 和西跨塘村三个村,就达到了 15.9万,占总数的64%。 与胥口、横泾相邻的尧峰村和姑 苏村合计5.0万,占20%。 而市镇上居住的外来人口较少。
西 跨 塘 1 1 6 9 金 山 1 1 1 0 天 平 1 0 1 9 姑 苏 8 7 8 尧 峰 5 8 9 灵 岩 5 4 0 香 溪 3 0 9 翠 坊 3 0 8 花 苑 5 4 2 白 塔 2 3 4 同 春 3 3 4 胥 江 2 5 6 下 塘 1 8 4
苏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特征与机制研究
86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13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最顶层的战略性与政策性规划,在确定城市性质、发展潜力,预测人口、用地,规划空间结构及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等方面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城市规划历史学研究重在探寻特征,发现规律,揭示机制,从而为规划实践过程提供有力解释,并能在未来应对新的挑战。
我国早期关于城市规划史的研究是在建筑史下进行的[1,2]。
1961年,董鉴泓教授在国内首次探讨了城市规划史的相关问题[3]。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对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认识的逐步加深,学者们对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史开展了相关研究[4]。
2014年,邹德慈院士首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脉络,提出了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分期方案[5]。
2011年,李浩对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历史进行分期,主张以中观层次的6个发展阶段作为主体形式[6]。
2020年,杨保军等对我国70年城市规划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全面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市规划取得的成就[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城市历史档案资料查阅的便利和城市规划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进一步扩展和丰富。
目前关于苏州城市规划的研究以古代城市研究为主,苏州现代城市规划发展演化特征及其演进机制的研究,尚未见到。
因此,本文以苏州为例,通过对苏州每一版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对比研究,从城市性质、规划人口、规划范围、用地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苏州现代城市规划的演进特征,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总结城摘要 城市总体规划是政府在一定时期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具有阶段性与时代性特征。
在回顾苏州城市发展历史、梳理苏州城市规划沿革的基础上,以苏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对1985年第一版苏州总体规划、1996年第二版苏州总体规划和2011年第三版苏州总体规划的演进特征,从城市性质、人口规模、规划范围、用地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推进苏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10.18•【字号】苏府[2003]167号•【施行日期】2003.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府P2003]167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现将《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确保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二00三年十月十八日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为圆满完成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建设部建函规[2003]115号、省建设厅[2003]302号文件精神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3]31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一)构建“区域城市”的整体框架,以生态、环境、资源、空间容量为限定,确定远景规划,健康有序推进社会、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以实现“两个率先”为战略目标,通过总体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城市建设思路,落实发展空间和建设项目,提出具体的建设实施建议。
(三)围绕城市发展重点、突出解决关键问题,以提升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强政府对城市发展的调控能力。
规划主要研究落实政府投资的项目和政府可调控的项目,以引导城市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而对于由市场决定的开发建设活动,则主要提出土地总量控制和布局引导。
(五)强调各项规划的协调整合,使城市得到有序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规划的范围、期限和主要内容(一)范围:全市域,包含五县级市范围,面积 8488 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近期到2007年,远期到2020年,远景×年。
(三)规划的主要目的:1. 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城市发展战略及重点,确定近期、远期、远景的城市建设规模及构成和分布。
苏州城市发展史和城市规划现状
高新区;另一个办法是 沿大运河建设开敞 空间,让苏州从小桥流
水走向运河时代,最终走 向太湖时代。
苏城新构想:双城两片, T轴指主城城区(古城和高 新区)、新城城区(主要是园区)构成东西向横轴,相城和 吴中片组成南北向纵轴;双城由主城城区和新城城区组成;
两片指围绕吴中和相城形成的城市功能片区
苏州最引以为豪的方 面,只有8.1%的市民 选择经济高速增长, 而有51.1%的市民选 择悠久的历史文化, 18%的人选择优美的 自然环境。老城区的 干将路,则可以改造 成类似于巴黎香榭丽 舍大道、首尔清溪川 大道的林荫大道。
2001年初——至今
• 2001年初一至今:2001年初国 务院批复同意吴县撤县建区苏 州城市空间开始由“一体两翼, 古城居中’的轴向扩展 向’‘五区组团,四角山 水”(五区即北方城南吴中东 城区西新区、中古城,四角自 然山水即东北角的阳澄湖东南 角的独墅湖‘西北角为虎丘至 三角咀鱼塘‘西南角的上方山、 白湖)的分散组团式城市空间迈 进。
• 块状开始向星状逐渐演变
古代苏州形态示意图
古城之演变
• 已不能打断古城的演进,战后 的大规模修建体现了统治者的 政治军事意图,城市格局规整, 子城建筑雄伟,城市中轴线南 北延伸,建设活动还主要限制 在城墙内进行。 • 新的商业中心区受大运河的吸 引,自发地迁向城市的西北方 向。即阊门地区跃迁在城外, 城市商业中心区以阊门为核心, 沿主河道生长出阊门—枫桥、 阊门—虎丘和阊门—胥门三条 伸展轴,其指状的布局和密实 的肌理与古城联成一体。
干将路建议改建为林荫大道并西延 模拟图
市域轨道线网规划, 规划建设沪宁、苏嘉、 苏常、苏通和沪锡苏 州段等5条城际轨道铁 路。
高架路导致对城市
交通、景观和功能的 分割,快速路两侧 形态杂乱,风貌参差 大,建筑品质悬殊。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苏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府[2002]55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苏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2.04.18施行日期2002.07.01文号苏府[2002]55号主题类别村镇建设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苏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府[2002]55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现将《苏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2年4月18日苏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城乡(包括城市、建制镇、村庄)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规划管理应体现为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规划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
第三条市、县级市、镇、村庄编制和实施规划,进行规划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苏州市规划委员会是全市规划工作的领导机构,决定全市城乡建设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战略,协调、决策市域范围内的重大规划事项。
苏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苏州城乡建设发展战略和重大规划决策前的咨询。
苏州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城乡规划工作。
各区的规划管理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实施。
县级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工作。
第五条城镇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镇区、近郊区及行政区域内因城镇建设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苏州整体规划
Thanks
南 环 新 村 片 区 危 旧 房 重 建 改 造 规 划
规划范围: 北至青阳河,南至南环东路,东至南园路,西至南环中学和南一路, 总用地21.54公顷。 规划目标: 建设集生活居住、商业购物和办公商贸于一体的和谐新家园。 规划结构: “一街一核、两带六组团”。“一街”是指沿小弄路的居住生活社 区商业街;“一核”是指中心社区配套绿地;“两带”是指沿南园路、 南环路的拍卖商业带和沿青阳河的居住配套带;“六组团”是指五个功 能适度混合的居住组团和教育组团。 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13.0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60.4%;规划公共设施用 地4.0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9.0%;规划道路广场用地4.2公顷,占总 建设用地的19.5%;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2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1.1%。 道路交通规划: 提出“二横四纵”的路网体系。“二横”是指基地中央拓宽至18米 的小弄路和北部拓宽至9米的南环中学南侧道路;“四纵”是指南三路 (14米)、南二路(14米)、南一路(18米)、校园路(10米)、南 环小学东侧道路(10米)。 建筑高度规划: 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住 宅 建 设 规 划
为落实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贯彻房地产市场宏观调 控,建设“和谐苏州”和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 加强对城市住宅建设的指导和统筹,制定本规划。规划以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苏州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苏州市土地 利用规划(1997-2010)》以及国家关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政策文件为依据,结合本市实际编制。主要内容包括:住 宅建设目标和实现策略、住宅供应规划、用地供应规划、 保障体系规划、质量提升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等。
专项规划
商 业 网 点 布 局 规 划
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苏州城市总体规划2035
交通工程二班1组
罗 刚
葛稳磊
于占东 舒 凯
刘光涛
苏州城市简介
在人类的城市建设史上,意大利威尼斯城以其奇特的 水街泽巷,宏伟建筑以及丰富的水景著称于世,直到 今日她仍以奇异的水城魅力吸引着全球的游人。在威 尼斯遥远的东方,也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城—苏州。 她始建于公元前年,是春秋时代吴国阖阁命伍子胃建 城。至今已 2500 多年。从那时起苏州虽历经沧桑,然 城址和总体格局始渡未变,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极为罕 见。目前是中国唯一要全面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
太 湖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方案
中心城区范围界定
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 (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 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 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 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 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 郭巷街道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苏州绕城 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 (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
辛庄镇区:1.3万人。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2010年:290万人 2020年:38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2010年:320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
2020年:400平方公里(人均105平方米)
城市总体布局
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 心城为 主体、周边卫星城镇烘托的“分散组团式”的布局形态。由城市组团、山脉、 河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 干道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
苏州新城建设规划
城市建设规划---苏州新城建设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1.1 天然环境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
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
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
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
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
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
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着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
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着称。
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
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
历史名城苏州城市规划
中国山水文化与历史名城建筑xxxx班xxx xxxxxxxxxxxxx摘要:山水住宅的发展形成,对城市组成水平展开式布局是有深刻影响的。
山水住宅文化的主张,简言之就是将城市建设称自然山水的式样,使城市与自然山水融合,而不是驾驭于自然之上,也可以理解为“园林化城市”。
关键词:山水文化、园居文化、沧浪亭、苏州正文:一、山水文化中国古代山水文化是古代灿烂的文化总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包括双重含义:一是山水文化涉及的面非常广,诸如自然地理、天文气象、水文地质、水利灌溉、宗教旅游、。
哲学政治、绘画音乐、工艺构造、诗歌神话、科技工程等方面,都有其活动的内容;二是山水文化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必定集中地表现在人类的居住地——城镇,特别是中国山川广阔,环境壮丽,人口众多,文化发达,城市反映文化现象则更为突出。
因而,上水文化本身即是成真的一部分,山水文化的形成源于城市,融于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中弥漫着的山水文化气息,在世界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这有四点直接原因: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古代文明一直延续下来。
延续意味着文化积累的身后,甚至还保留着原始状态的某种形态,2.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广泛独特的自然地理山川面貌。
与自然展开殊死搏斗,也是山水文化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前提。
3.中国古代特有的天文、农业、水利和哲学思想培育。
山水文化的直接形成是从科技和哲学思想发展而来的。
4.有了理性的探索。
因此,中国古代山水文化发展与城镇规划建设活动,自始至终是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山水文化在城市中最终表现特性为以下两种情况:1.水面和山岗以及周围地区的建筑、桥梁、道路等级重视聚体,有重视个体;2.无论是水边建筑还是山上建筑,大都以“曲折、小巧、院落、群组”取胜。
以上的两种景观与西方建筑的城市风格是大相径庭的,中国是将建筑与城市融于自然之中,而西方则是突出于自然之中。
山水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是逐步积累加深的,在一个区域形成高潮之后,才反应在少数重要的城市之中。
《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2030)》
《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2011-2030)》实施评估报告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10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现行总规)于2012年10月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现行总规遵循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了城镇规模,提出了甪直镇的发展模式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推动甪直镇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行总规批准至今较好地指导了甪直镇各项建设,但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宏观政策、苏州市层面的发展要求以及甪直镇自身发展诉求等方面均产生了新的需求。
为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规划建设,甪直镇人民政府提出了修改现行总规的设想。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特编制《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2011-2030)》实施评估报告,即通过对现行总规的实施进行评估后,提出规划修改建议内容。
1.1 评估目的《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2011-2030)》,是指导甪直镇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自规划编制完成后,在促进甪直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城乡有序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寻找现行总规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及时、科学地修改现行总规内容,使规划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从而促进甪直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特对现行总规进行系统、全面的实施评估。
1.2 评估范围此次评估的范围为甪直镇域行政范围,面积约120.81平方公里。
1.3 评估内容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城乡空间管制、发展规模、建设用地发展态势、建设用地构成、综合交通以及重大项目对总体规划的影响与分析、评估结果与建议等内容。
1.4 评估期限评估的期限为现行总规编制完成以来的时段,即2011~2015年。
1.5 评估依据1.5.1关于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关于印发《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建规[2009]59号)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5、《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6、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解读《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昨天,省建设厅组织12位国内著名专家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进行了专门论证。
专家们认为《规划》体现了节约资源、集约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规定。
由于《规划》对苏州的现在和未来都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因此,现把《规划》作一解读,让读者对《规划》有个基本了解。
中心城区面积599.2平方公里《规划》对苏州城市作了四个层次划分。
即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古城地区。
其中,市域面积为8488平方公里,包括市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和吴江5个县级市。
城市规划区面积为2597平方公里,包括苏州市区(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以及昆山市的巴城、张浦、锦溪、周庄镇;吴江市的松陵镇、同里镇、横扇镇部分地区(仅包括原菀坪镇,下同);常熟市的辛庄镇部分地区(不包括原练塘镇,下同)。
中心城区面积为599.2平方公里,包括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郭巷街道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济开发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太阳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地区。
古城地区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
常熟、昆山、张家港、吴江跃升大城市根据《规划》,到2010年时,全市市域总人口为980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为70%,城镇人口为690万人;2020年时市域总人口为11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城镇人口为880万人。
同时,到2020年时,全市将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四个城市规模等级。
其中特大城市1个,即苏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大城市4个,即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吴江市,城市人口规模都在65万人至70万人左右;中等城市1个,即太仓市,城市人口规模为40万至45万人;小城镇49个。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完整版)苏州⼯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苏州⼯业园区⾸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1.1 天然环境苏州市域⾯积8488平⽅公⾥,其中178平⽅公⾥(包括14.2平⽅公⾥的古城)是属于市区。
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地势基本平坦。
太湖(2,425平⽅公⾥)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注⼊长江和⼤海,五千年前这⾥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道与太湖连接。
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量和⽔位。
这些风景怡⼈的⽔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威尼斯”。
苏州位于长江三⾓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
京沪线铁路和京杭⼤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络和众多的河流/⽔道⽹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陆交通途径。
1.2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567万⼈。
其中:市区⼈⼝856,700⼈,⾃1975年以来,苏州市⼈⼝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涌⼈,这⾥的⼈⼝增长率相信会升⾼。
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增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对苏州市⼈⼝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然增长。
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中少于10%是从事第⼀产业(⽐如农业和渔业),⼤约60%从事第⼆产业(⽐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如零售业、酒店和⾦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苏州是中国⼀⼤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著称。
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前14.2平⽅公⾥古城的所在地。
江苏省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8页)
2023年度:江苏省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基本原则第一条为规范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行为,保障城市规划合理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城市规划条例》、《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规划,是指市域范围内有关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区域空间布局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有关的规划。
第三条城市规划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安全优先的原则,符合科学合理、社会公益、民主参与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第四条城市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资源环境综合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防灾减灾规划、文化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建立健全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公共服务均衡、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等多维度、立体式城市规划体系。
第二节规划编制与管理第二条市人民政府应当主持编制本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空间结构、重点建设项目、保障措施等内容,并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并报省政府备案;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主持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详细规划,明确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空间结构、重点建设项目、保障措施等内容,并报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城市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城市规划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相应范围、内容和程序的规划技术标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行为。
第三章规划编制与实施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是本市城市规划的总体性文件,是编制和实施其他城市规划的基础。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城市空间结构和分区规划;(二)城市开发定位和功能布局;(三)重点建设项目;(四)交通及交通网络;(五)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六)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形象。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发展、人民主体、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二)注重城市品质,提高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三)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突出城市中央和城市副中心区域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四)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速构建智慧城市和便捷出行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五)强化城市自然保护,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及居民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1.总体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龙头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区域空间发展趋势推断
生态绿心,区域中轴, 江海两带,产业斑块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以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天堂”
86版总规——以保护为主题的“假山假水,城中园”; 96版总规——以发展为主题的“真山真水,园中城”; 本版总规——以促进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 天堂”。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人才辈出--高素质、高科技人才缺乏 兼容并蓄--创造性缺乏 天人合一--城市快速扩张对自然造成破坏 诗意栖居--不再是适宜居住的城市,诗意从何谈起?
苏州传统人文特质退色
“新、智、容、精、宜、雅”等苏州的传统人文特质退色。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市区
常熟
张家港
昆山
吴江
太仓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三角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较(2003)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比较(2003年) 100% 80% 60% 40% 20% 0%
荷兰Randstad兰斯塔德地区——绿心结构
荷兰Randstad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土地面积11000平方公里,人口710万人,平均密度约 为700人每平方公里,与苏州近似。
采取集中和强化开发,国家对特定控制地区城市开发的“红色轮廓线”的控制;国家对特定的景 观保护“绿色轮廓线”的控制;确定都市的“绿色核心”;18个特定的景观保护区 。
元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苏州与五城市中人口 最少的宁波相差不多; 2)说明商业零售业不发达和消费能力的差别。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 上海 杭州 宁波 深圳
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也最低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苏州市域三次产业结构比较(2003年,%)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常 熟 张 家 港 全 市 市 区 昆 山 吴 江 太 仓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69467 55227 46596 45762 36397 46551
4.苏州发展的空间对策
区域空间发展趋势推断
市域协调规划 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方案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区域空间发展趋势推断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城市规模
中心城区现状人口
中心城区人口:21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61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8万人 市内中心城区:20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0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3万人。 松陵城区:1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4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6万人。 辛庄镇区:1.3万人。
1986版总体规划 主要思路:妥善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确定了“全面保 护古城风貌”的原则。 空间对策:开发西部新区,保护古城。 实施成效:避免了北京的悲剧。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文化名城、花园水乡、宜居城市、高新基地”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本次总体规划城市性质
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三角次级中心城市。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历年耕地面积变化(1949-2003)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 4 19 9 5 19 7 6 19 5 7 19 5 7 19 7 7 19 9 8 19 1 8 19 3 8 19 5 8 19 7 8 19 9 9 19 1 9 19 3 9 19 5 9 19 7 9 20 9 0 20 1 03
战略性、综合性、全局性
1996版总体规划 主要思路:抓住了外力驱动的机遇,响应了区域发展的趋势。 空间对策:开发园区,形成一体两翼。 实施成效:再造了一个苏州。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当前总规的作用--从技术文本走向公共政策
2004版北京总规的启示
“总规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政治局委员
刘淇) 一切工作围绕着实施总规来展开(包括绩效考核)。 工作方法--“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 众参与、科学决策” 20字方针。 规划的逆向思维--以资源环境条件为前提。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千 公顷) 每年减少耕地面积(千公 顷)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生态安全性下降
目前沿长江生态敏感区、沿太湖生态敏感区、湖泊生态敏感区、山地生态敏感 区等区域的生态环境均受到了城市用地扩张的巨大威胁。 苏州乡镇企业布点存在 “多、散、低、小”现象,企业配套设施自建自用,导 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污染源的分散也给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带来困难。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2.苏州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土地资源瓶颈
生态安全性下降
中心职能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市强民不富
天堂的失落和苏州人文精神的消逝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苏州市域生态敏感区分布图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中心职能弱
上海“树荫”下的“强区域、弱中心”
与苏州市域经济在全国及长三角 地区的突出地位相比,苏州市区 的区域地位并不突出,中心城市 的功能与优势不明显。
60000 50000 40000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人均GDP 人均可支配收 入
元
30000 20000 10000 0 苏州 上海 杭州 宁波 深圳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003年) 35000 30000 27304 19790 30611 24668 23691
亿元
1500 1000 500 0 苏州 上海 杭州 宁波 深圳 526.05 801.77 587.52521.53
国家风景区
生态结构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海 州 锡 州 京 通 州 江 州 州 波 兴 州 长 舟 兴 三 角 15 山 城 市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上
苏
无
常
南
南
扬
镇
泰
杭
宁
嘉
湖
15个地级市域中: 苏州市域二产比重最 大,三产比重第7位。
现状问题:在长三角城市中,苏州二产比重最大,三产处 在较低的水平。说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相对落后。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绍
市强民不富
苏州人均GDP在五城市中居第二位, 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五城中居最末 位。说明单纯依靠产值发展,并不 能为苏州居民带来相应的富裕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3年) 2500 2000 2220.64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2010年:290万人
2020年:38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2010年:320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 2020年:400平方公里(人均1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