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及概念(doc 61页)
审计基础知识必背
审计基础知识必背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审计基础知识那些事儿,这可真是超级重要的哦!
你说审计像不像一个侦探呀,在各种财务数据的海洋里寻找线索,找出那些隐藏的小秘密。
审计可不是随随便便看看就完事儿了的,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咱先说说审计证据吧。
这就好比是破案的线索,没有足够的证据,你怎么能下结论呢?审计人员得像个细心的猎人,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那些发票呀、合同呀、银行对账单呀,都是重要的证据呢!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那审计不就成了瞎猜了吗?
还有审计程序呀,这可是有一套一套的。
要检查这个,核对那个,可不能马虎。
就像你做饭一样,得一步一步来,少了哪一步都不行。
而且审计人员还得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那些数据背后的故事。
再说说审计风险吧,这可不能小瞧了呀!就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审计也可能会遇到风险。
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故意隐瞒一些事情,也可能是审计人员自己没发现问题。
这时候就得格外小心了,不然出了错可就麻烦啦!
审计报告呢,就像是给被审计单位的一个成绩单。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得实事求是地写出来。
这可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呢,能不慎重吗?
哎呀呀,你说审计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它就像是一场和数字的战斗,审计人员就是勇敢的战士,要为了真相而战!咱平时过日子也得有点审计的精神呢,把自己的钱财管理得井井有条,别稀里糊涂的。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看了审计基础知识,这可是非常实用的呢!学会了这些,说不定哪天你就能发现一些小秘密哦!咱可得好好掌握这些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厉害!就这样,不多说了,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去吧!。
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中的三个重要概念
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中的三个重要概念一、重要性概念(一)重要性定义重要性是审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对重要性的定义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
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可见,重要性实质上强调的是错报或漏报的”程度”,而且这一”程度”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
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能够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改变其原有的决策,则这种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反之,则是不重要的。
实际上,重要性可以解释为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超过这个界限的错报或漏报是不能容忍的,而低于这一界限的错报或漏报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对于重要性水平的判定,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会计报表的重要性的判断就可能存在差异。
(二)重要性的确定及运用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也就是说,应当综合数量和性质因素考虑重要性。
数量特征指错报或漏报的金额,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质量特征指错报或漏报的金额的性质,有些错报或漏报的金额不大,但如果涉及舞弊或违法行为,那么,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比同等金额的笔误更重要。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重要的错报或漏报,而且对单个看在金额和性质上都不重要的小金额的错报或漏报也应关注。
因为单独的看,一笔小金额的错报或漏报无论是在性质上,还是在金额上都是不重要的,但会计报表是一个整体,如果被审计单位每个星期均出现同样的小金额错报或漏报,原本几百元的错报或漏报全年加起来,就有可能成为上万元的错报或漏报。
这样必然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影响的盈亏,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对此特别关注。
二、审计风险概念(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本质上是一种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国际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所下的定义为。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时,审计人员对其发表不恰当意见”。
审计基本理论-文档资料
LOGO
1.2 行业环境对审计供给的影响
❖ 审计的基本属性
▪ 审计界以前的三种观点——查账论、系统过程论、经 济控制论
LOGO
1.1 宏观环境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 是什么因素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在中国中断了20多年后,由 得以恢复重建,并得到迅速发展?
❖ 宏观环境的变化是产生审计需求并促进审计发展的直接原因。
LOGO
1.1 宏观环境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 政治环境的发展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 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国 家治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要素。
• 1992.10.1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和 修订《公司法》、《证券法》,要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经独立的注册会计师 审计。
❖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的 发展历程,而每一历史阶段的演变,政治环境的变化对审计需求 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作用。
1.2 审计假设的性质
LOGO
❖ 审计假设在本质上是普遍性的,而且是推导其它 审计命题的基础
❖ 判断审计假设能否成立的唯一标准是审计实践 ❖ 审计假设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LOGO
2.4 对确立我国审计目标的研究
❖ 确立我国民间审计目标的基本原则
▪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 考虑审计能力的发展 ▪ 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
❖ 我国现阶段民间审计的目标
• 对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的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提出一个独立的公正的鉴证意见
企业财务审计知识
企业财务审计知识第一节企业财务审计企业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
其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
以下按照企业会计报表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涉及的科目,分别阐述其审计目标和内容。
一、会计报表审计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计。
(一)具体审计目标1.真实性:指报表反映的事项真实存在,有关业务在特定会计期间确实发生,并与帐户记录相符合,没有虚列资产、负债余额和收入、费用发生额。
2.完整性:指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会计事项均被记录在有关帐簿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没有遗漏、隐瞒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无帐外资产。
3.合法性:指报表的结构、项目、内容及编制程序和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计算、销售确认、投资、报表合并基础等方法的改变经过财税部门批准,经过调整后没有违规事项。
4.准确性:指准确无误地对报表各项目进行分析、汇总并反映在有关会计报表中。
5.所有权和义务:指列入报表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实为被审计单位所有,负债为其法定偿还的债务责任,对或有负债作了充分说明,没有遗漏和不具产权的列报。
6.公允性:指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表述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
?7.一致性:指编制报表时,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上前后期保持一致,各种会计报表之间、报表内各项目之间、本期报表与前期报表之间具有勾稽关系的数字保持一致。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及概念3
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作底稿⼀、审计证据的种类1.实物证据:指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所取得的、⽤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的证据,对应的具体审计⽬标为真实性、完整性、估价、截⽌。
2.书⾯证据:以书⾯⽂件形式的⼀类证据,也称基本证据,可对应所有具体审计⽬标,内容包括:外部证据:如函证回函、注会⾃⼰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证明⼒内部证据:由被审单位提供,如会计记录等3.⼝头证据:可提供⼀些重要线索,可对应除机械准确性外的审计⽬标4.环境证据:⼀般不属基本证据,只对应总体合理性的审计⽬标⼆、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够性,⾜以⽀持审计意见,应考虑以下因素1.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数量成正⽐2.具体审计项⽬的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成正⽐3.注会及助理⼈员的审计经验:与证据数量成反⽐4.是否发现错误及舞弊:若发现则应增加证据数量5.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三、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即相关性和可靠性,与证据数量成反⽐四、审计证据的获取:即审计程序,包括以下⼏种1.检查:对会计资料和其他书⾯⽂件的可靠程度进⾏审阅与复核2.监盘:现场监督被审单位对各种实物资产及货币资⾦的盘点,并进⾏适当抽查。
3.观察:实地察看被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控制程序的执⾏情况4.查询及函证5.计算6.分析性复核审计证据与具体审计⽬标的关系(要背熟)证据种类审计具体⽬标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估价截⽌机械准确性分类披露总体合理性实物证据√√√√书⾯证据√√√√√√√√√⼝头证据√√√√√√√√环境证据√五、审计程序的分类(按运⽤⽬的)1.对内控取得了解的程序:每次审计都必须执⾏2.控制测试程序3.实质性测试程序六、审计⼯作底稿:是注会在执⾏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其全部内容是注会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包括综合类、业务类、和备查类三种七、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1.第⼀级:由项⽬经理逐张复核2.第⼆级:由部门经理对重要会计帐项的审计、重要审计程序的执⾏以及审计调整事项进⾏复核3.每三级:由主任会计师对重⼤会计审计问题、重⼤审计调整事项及重要审计⼯作底稿进⾏复核第七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审计⽬标,在执⾏具体审计程序之前制定的⼯作计划。
(财务内部审计)审计学常考知识汇总
第一章审计概论【学习重点】审计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掌握)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熟悉)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含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四)审计的依据(五)审计的目的(六)审计的本质二、审计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一)独立性①机构独立;②业务工作独立;③经济独立。
(二)权威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1983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二)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85年10月国家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经历四个阶段:阶段1----详细审计阶段起因:南海公司事件审计的目的:查错防弊审计的方法:详细审计审计的对象:会计账目使用人:股东阶段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20世纪初,美国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也称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审计的目的:对报表数据做检查,判断企业的信用审计的方法:抽样审计的对象:资产负债表使用人:股东和债权人阶段3----会计报表审计阶段30年代到40年代,会计报表审计阶段。
审计的目的:对报表发表意见,不仅仅是资产负债表,还针对利润表审计的方法:测试企业内控做抽样审计鉴证的对象:对企业的内控进行控制测试,同时鉴证报表,对报表发表意见使用人:股东、债权人、金融机构、潜在投资人等.阶段4.----现代审计阶段40年代后,审计国际化,法制化。
(财务内部审计)《审计》必背内容
2011CPA审计背诵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第三节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P30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二节鉴证业务基本准则P44 第三节质量控制准则** P55 第五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 P77 第六章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P94 第七章审计目标*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与审计工作前提P131 第八章审计计划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P151 第三节审计重要性** P156 第九章审计证据第三节函证*** P176 第四节分析程序** P183 第十章审计抽样** P188 第十二章审计工作底稿P240 第十三章风险评估*** P255 第十四章风险应对** P302 第十五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P325 第十六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P357 第十七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P384 第二十章货币资金的审计P429 第二十一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P447 第二十二章审计沟通P467 第二十三章利用他人的工作第一节利用内部审计工作P485 第二节利用专家的工作* P489 第二十四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P497 第二十五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第一节审计会计估计** P515 第二节关联方的审计* P529第二十六章完成审计工作第五节书面声明* P570 第二十七章审计报告** P576 第四节非标准审计报告* P588 第二十八章特殊审计领域* P621 第五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P642==================================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审计的含义P7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原因。
审计专业知识点总结
审计是一种重要的会计职能,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审计专业知识包括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审计技巧等内容,是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对审计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学习审计的同学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是指对企业、组织或个人的经济业务进行检查、核实和评价的一种专业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发表审计意见,以保证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并真实、公正地反映了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审计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独立性、专业性和综合性。
其中,客观性指审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地执行审计工作;独立性指审计人员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对象,不受其控制和影响;专业性指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性指审计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内部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二、审计的基本原则审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和审慎性。
其中,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首要原则,即审计人员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对象,不受其控制和影响,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基础;客观性指审计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地执行审计工作,不受主管部门、利益相关方等的影响;保密性指审计人员应当严格保守审计对象的商业秘密,不得向未经授权的第三方透露审计对象的商业信息;审慎性指审计人员应当审慎、谨慎地执行审计工作,对审计对象的财务信息进行慎重评价。
审计人员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职业道德准则,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并对审计工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审计的基本工作流程审计工作一般包括审前准备、审计程序、审计证据、报告编制等多个阶段。
1. 审前准备:审前准备是审计工作的第一步,包括熟悉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环境、了解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确定审计计划和程序等。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方法,设计审计程序和程序细节,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 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评价审计对象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公正性的依据,包括财务会计记录、会计凭证、银行对账单、票据单据等。
企业财务审计知识
企业财务审计知识第一节企业财务审计企业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
其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
以下按照企业会计报表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涉及的科目,分别阐述其审计目标和内容。
一、会计报表审计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计。
(一)具体审计目标1.真实性:指报表反映的事项真实存在,有关业务在特定会计期间确实发生,并与帐户记录相符合,没有虚列资产、负债余额和收入、费用发生额。
2.完整性:指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会计事项均被记录在有关帐簿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没有遗漏、隐瞒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无帐外资产。
3.合法性:指报表的结构、项目、内容及编制程序和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计算、销售确认、投资、报表合并基础等方法的改变经过财税部门批准,经过调整后没有违规事项。
4.准确性:指准确无误地对报表各项目进行分析、汇总并反映在有关会计报表中。
5.所有权和义务:指列入报表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实为被审计单位所有,负债为其法定偿还的债务责任,对或有负债作了充分说明,没有遗漏和不具产权的列报。
6.公允性:指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表述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
?7.一致性:指编制报表时,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上前后期保持一致,各种会计报表之间、报表内各项目之间、本期报表与前期报表之间具有勾稽关系的数字保持一致。
财务及审计相关知识点总结
财务及审计相关知识点总结财务及审计是企业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相关领域,涵盖了许多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财务及审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财务会计相关知识点:1.会计基础知识:借贷记账法、会计等式、会计凭证、账户分类等。
2.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编制等。
3.利润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4.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的分类、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
5.会计分录与账簿:会计分录的基本要素、会计账簿的分类与使用等。
6.会计估计与计算:常见的会计估计与计算方法,如折旧、摊销、计提准备金等。
7.准则与准则处理:会计准则的种类、准则的适用与处理等。
二、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知识点:1.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意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投资和决策提供参考。
2.重要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等。
3.垂直分析与水平分析: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垂直和水平比较,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
4.财务报表的调整与计算: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如汇兑损益、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等。
三、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点:1.成本与成本控制: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等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预算与预算控制:预算的编制、监控与修订等。
3.制造成本与报表:制造成本分配与核算、制造成本与财务报表关系等。
四、审计基础知识点:1.审计定义与目标:审计的定义、审计的目标和职责。
2.审计程序和技术:审计程序的步骤与方法、审计程序的安排与实施。
3.审计风险与内控:审计风险的定义和类型、内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4.审计报告与意见: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审计师的意见类型和表示方式。
5.审计规范和准则:审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审计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等。
五、税务相关知识点:1.税收基础知识:税种、税务登记、税务报表等。
2.税务筹划与合规: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手段、税收合规的要求和问题等。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及概念62页word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及概念第一章审计概论一.审计概念: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二.审计的目的: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发表意见(一般目的)。
会计报表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支柱。
三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包括被审计的实体和内容。
通常审计对象可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2.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一)区别,列表如下:(二)联系:1。
联系参见民间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都是现代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主要体现在两者都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在很多时候,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考虑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以提高审计效率,而内部审计部门也经常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管理建议。
2.(结合P152[准则原文]、P160学习)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审计工作成果。
这是因为: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一.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由注协制定报财政部批准后施行,他包括以下三下层次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以上两层次属法定要求3.执业规范指南独立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同时具备)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
具体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
企业财务审计
企业财务审计知识点1、企业财务审计的特征(一)审计范围国际化(二)审计领域扩大化(三)审计层次立体化(四)审计内容复杂化(五)审计主体多元化(六)审计行为规范化和审计技术科学化知识点2、企业财务审计的作用(一)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二)有助于正确评价经营业绩,确保企业履行各项经营责任和实现经济目标。
(三)促使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四)及时了解和掌握审计信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
(五)确保会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真实、可靠,为各方面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知识点3、企业财务审计的内容(一)企业资产审计的内容(二)企业负债审计的内容(三)企业所有者权益审计的内容(四)企业收入的审计内容(五)企业费用的审计内容(六)企业利润的审计内容(七)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内容知识点4、循环法的概念把紧密联系的交易种类和账户余额归入同一循环中,按业务循环组织实施审计,此法称为循环法。
知识点5、企业财务审计的程序(一)检查(二)观察(三)询问(四)函证(五)重新计算(六)重新执行(七)分析程序知识点6、函证的含义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
知识点7、客户提出订货要求是整个销售与收款循环的起点。
知识点8、客户订购单即客户提出的书面购货要求知识点9、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的含义1.适当的职责分离2.恰当的授权审批3.充分的凭证和记录4.凭证的预先编号5.按月寄出对账单6.内部核查程序知识点10、美亚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缺陷:(1)会计人员乙同时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不相容职务未进行分离。
应建议美亚公司由不同的会计人员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
(2)会计人员戊开销售发票不能只依据发货单和价目表,因为实际销售的数量和结算价格可能会与发货单上的数量以及价目表上的价格不一致。
应建议美亚公司会计人员戊先核对装运凭证和相应的经批准的销售单,并根据已授权批准的商品价格填写销售发票的价格,根据装运凭证上的数量填写销售发票的数量,再根据数量和价格计算出金额。
财务审计实务知识点总结
一、财务审计的基本概念财务审计是指会计师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审计,从而发表意见的专业行为。
其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金融信息的透明度,帮助利益相关方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评估企业经营状况。
财务审计是公正、独立、客观的,它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审计的过程。
财务审计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管理者进行的审计活动,外部审计是由独立审计师进行的审计活动。
二、财务审计的基本流程1、准备阶段:审计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前期了解、风险评估等。
审计计划要求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制定,同时还要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方向。
2、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主要是对企业业务活动、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等进行现场检查、核实,收集证据,进行分析,识别问题并提出意见。
3、总结阶段:审计总结阶段主要是对审计工作进行总结,撰写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并将审计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者。
三、财务审计的技术方法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审计的前提工作,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确定审计方向和审计重点。
审计师可以通过对企业经营环境、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报表等多方面的分析和比对,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2、证据收集:证据收集是审计的核心环节,审计师需要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凭证、账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审查,以及对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人员的询问,收集足够的审计证据,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核实,以确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3、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评价是衡量企业风险和确定审计工作方向的重要依据。
4、审计程序设计:审计程序设计是审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对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控制的重要环节,审计程序设计要求审计师根据风险评估和企业特点,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并确定审计程序的实施时间和人员。
(财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背诵要点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1、注册会计师审计含义(100%背)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原因。
(100%掌握)(1)内部审计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3)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结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1、普通合伙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其债务是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背)2、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其债务是以事务所以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背)3、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也称特殊的普通合伙事务所无过失的合伙人对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以自己在事务所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不承担无限责任,除非该合伙人参与了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
(背)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1、违约:会计师事务所在商定期间内未能履行合同条款规定的义务。
(背)2、普通过失: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
(背)3、重大过失: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背)4、欺诈:注册会计师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背)5、“不实报告”的定义(100%背)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原则,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应认定为不实报告。
6、利害关系人的含义(100%背)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财务审计知识重点
财务审计知识重点财务审计是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核查、分析和评估的过程,旨在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财务审计知识是财务审计师必备的技能,本文将介绍财务审计中的几个重点知识。
一、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财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审计师在进行财务审计时,首先需要对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进行核实。
1. 资产:包括公司的各种资源,例如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等。
审计师需确认这些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核实其价值和归属权。
2. 负债:指的是公司需要偿还的债务,如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审计师需要核实这些负债的真实性以及债务的履行情况。
3. 所有者权益:指的是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和利润留存等。
审计师需确认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
4. 损益: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审计师需要核实损益的计算是否准确,并检查是否有收入或支出未正确记录。
二、内部控制的评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
审计师在财务审计中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1. 控制环境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管理层是否重视内部控制,并是否为其建立了相应的文化氛围。
2. 风险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控制活动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各项控制活动,包括授权程序、会计记录、财务报告等,以确定其是否有效。
4. 信息与沟通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企业的信息系统和内外部沟通流程,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风险识别和应对财务审计中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是审计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审计师需要识别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误的风险,并建立相应的应对策略。
1. 欺诈风险:审计师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欺诈行为,如虚报收入、夸大资产价值等,以减少审计风险。
2. 错误风险:审计师需要识别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误的内部错误,如制度缺陷、操作失误等,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研究
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研究财务审计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维护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公开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
一、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财务审计是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审核和评估,为投资者、管理者以及政府提供一个公正、客观的财务信息来源。
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审计准则的制定审计准则是财务审计的基础,是财务审计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审计准则的制定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国际审计标准、交易所规则以及行业规范等因素综合考虑,其中包括审计标准的设定、审计对象选取的标准、审计程序、审计质量控制等内容。
2.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评估是指审核时所面临的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一些潜在威胁,审计人员需要从中评估哪些风险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范。
审计风险评估包括风险定义、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三个过程。
3.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来确定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设计审计程序时,需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特点、行业的特点及审计的目的等因素,以确定具体的审计程序,并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不断更新和完善。
二、财务审计的实践技巧实践技巧是指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利用会计准则、法规和审计技术等手段,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实际检查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财务审计实践技巧:1.了解审计对象的背景信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前需要详细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范围、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等信息,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按照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应严格遵守审计计划和时间表,以尽快发现企业财务信息的问题,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查。
3.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减少风险、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其存在与否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验证,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07章 财务审计理论
第07章财务审计理论幻灯片21.1财务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社会需求对财务审计目标的影响●审计能力对财务审计目标的影响幻灯片32.1账项基础审计模式●账项基础审计模式是指将审计工作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账目进行详细检查基础上的一种审计模式●最早的审计取证模式是以会计资料为切入点进行查错纠弊式的审计,其基本要求为,审计人员首先取得各个账项的明细表,与总账核对后再核对会计报表,顺向或逆向核对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
通过检查、观察、函证、询问等具体方法取得证明性材料。
幻灯片4●优点是审计误差小、风险小、可靠性高, 尤其在揭露舞弊或不法行为时效果显著●缺点:●不对审计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详细检查耗费大量成本●采取有限的抽样技术,对样本的选择主要建立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注重于纠错而不能消除错误产生的根源幻灯片52.2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是在了解和评价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性的基础上, 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审查的范围和程度的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制度基础审计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幻灯片6●基本逻辑:如果企业设置的内部控制健全有效,其会计资料准确性较高,发生错报的可能性较小,抽样审计结果的代表性也强,据此所作出的总体性评价也较有把握●制度基础审计以内部控制制度调查、评价为基础,以适当性测试、符合性测试、有效性评价和实质性测试为其审计程序,重点采用统计抽样技术,并结合使用判断抽样技术,以内部控制系统各关键控制点薄弱环节为其审计的重点。
幻灯片7●进步意义:●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审计风险●能发现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中的缺陷,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审计工作从单个数据的验证发展到对整个内部控制制度的系统评价,促进了系统审计思想的形成幻灯片8●缺陷:●对内部控制制度过分依赖而忽视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失效时, 制度基础审计便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判断抽样导致审计测试可能无法揭示某些重大的差错或舞弊幻灯片92.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控制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在理念上引入了审计风险概念,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据以将审计资源相对合理地分配到高风险领域●可接受审计风险●计划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AARPDR=————IR*CR幻灯片10●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战略分析-流程分析-经营业绩评价-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联系起来。
企业财务审计
06072 企业财务审计第一章现代企业财务审计总论(1)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概念:是现代企业环境和现代审计环境下,由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专职审计人员,依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并采用现代审计技术依法独立的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收支业务和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对企业经营经管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监督、签证与评价,借以揭示错弊,维护财经法纪,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促进宏观调控的审查监督体系。
(2)现代审计的基本涵义:1)企业财务审计是现代企业环境和现代审计环境结合的产物,提出了现代企业财务审计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2)主体不仅是社会审计组织,而且包括国家审计机构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以及这些专门审计组织的专职审计人员。
3)审计对象不仅是企业的会计信息,按照现代企业审计发展的要求,它的审计对象还包括企业的财务收支业务、相关经济活动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厂长、经理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等。
4)职能不仅包括传统财务审计的监督、签证,而且包括评价职能,评价职能是现代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审计的客观需要。
5)由于国家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需要,审计目标必须在传统企业财务审计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合理性目标。
合理性目标是评价现代企业财务活动与相关经济活动的一项十分突出的内容。
应针对性的突出该工程标,而不应将其模糊在广义的效益性概念中。
6)依法审计是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重要特征,“依法”不仅是对审计对象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自身的要求,因此在概念中突出审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7)现代审计技术是相对传统的企业财务审计手工操作技术而言的,比如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乃是现代审计工作的一项突出要求。
8)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促进宏观调控服务,企业财务审计也必须服从这一最终目的。
9)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与其他专业监督的根本特征,依法独立监督是宪法赋予审计的特别权力,也是国家审计惯例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财务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及概念(doc 61页)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及概念第一章审计概论一.审计概念: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二.审计的目的: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发表意见(一般目的)。
会计报表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支柱。
三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包括被审计的实体和内容。
通常审计对象可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2.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一)区别,列表如下:比较注册会计师审内部审计计1 在审计的双向独立相对独立、仅仅强独立性上调与所审的其他职能部门独立2 在审计方式上委托审计授权审计,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安排施行3 在审计内容和目的上主要围绕会计报表进行,是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主要是审查各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经营管理状况等,提出各项改进措施4 在审计职责和作用上需要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对外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审计的结果只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只能作为本部门、本单位改进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并向外界保密(二)联系:1。
联系参见民间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都是现代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主要体现在两者都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在很多时候,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考虑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以提高审计效率,而内部审计部门也经常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管理建议。
2.(结合P152[准则原文]、P160学习)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审计工作成果。
这是因为: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一.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由注协制定报财政部批准后施行,他包括以下三下层次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以上两层次属法定要求3.执业规范指南独立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同时具备)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
具体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
心态才能客观、公正。
第二层,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即在他人看来是独立的。
第三,独立原则在强调注册会计师对于委托单位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要求他独立于外部其他机构和组织。
具体来说又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注册会计师“对所发表的意见负责”;二是,不论是业务承接、执行,还是报告的形成与提交,注册会计师均应依法办事,独立自主,不依附于其他机构和组织,也不受其干扰和影响;三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无须经任何部门审定和批准。
2、独立原则的重要性(1)超然关系。
注册会计师尽管接受委托单位的委托执行业务,而且要向委托单位收取费用,但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却是对于整个社会公众的责任,这就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必须与委托单位和外部组织之间保持一种。
超然独立的关系。
(2)注册会计师的灵魂---独立性。
是“鬼”。
是客观、公正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又称独立会计师、独立审计。
综上所述,在理解独立性原则时,一定要搞清楚以下几点:(1)正确把握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两个概念。
辅导教材在这方面一直以来都给的比较模糊,尤其是没有明确指出书中所列举的事例究竟属于何种类型的独立性要求。
在历年的考前辅导班上,当按照教材内容阐述完后,当提问学员:“注册会计师持有委托单位的股票若不实行回避,则违反了实质上的独立要求,还是违反了形式上的独立要求?”决大多数学员都回答错误!为什么?没有正确理解了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两个概念的本质内涵。
其实,就差一句话,一句对二者的本质解释。
实际上,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又称为“精神上的独立性”、“内在的独立性”或“事实上的独立性”,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以及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自己的结论依附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和压力。
如果注册会计师虽然具备了实质上的独立,但是报表使用者却认为他们是客户的辩护人,那么审计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注册会计师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固然关键,但是报表使用者对这种独立性的信任也很重要。
这种信任使得注册会计师又具备了形式上的独立性。
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又称为“形体独立性”、“外在独立性”或“表面独立性”,具体是指辅导教材中几乎全部列举的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的情形。
(2)正确把握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的关系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有时又密不可分。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无形的,难以测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有形的,可以观察的。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
因为实质上的独立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真正保持中立(即不偏不倚)时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独立则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评判的结果。
即使注册会计师确实保持了实质上的独立,但如果社会公众认为其偏袒了委托人或其他任何一方而有失形式上的独立,则审计结果即使再正确也是徒劳,因为社会公众只能通过观察注册会计师外观上是否独立而决定是否信任其报告的信息。
现在,公众通过观察认为注册会计师形式上不独立,那么,就算注册会计师确实保持了实质上的独立,他的服务也会丧失其价值。
因此,可以说,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的独立的重要保证。
(3)独立性是客观、公正的基础。
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
正因如此,注册会计师又称为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为独立审计。
(4)注册会计师审计表现出双向独立性的特征,既独立于委托人,又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二.质量控制:是指会计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
控制程序包括指导、监督、复核三.职业道德:背具体准则原文第四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一.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建立和建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提交审计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
该责任应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中,以示负责二.审计失败:指注册会计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从而导致了审计风险三.注会的审计责任: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通过实施必要和适当的审计程序,将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及舞弊揭露出来。
四.被审单位的责任: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及经营失败五.注会的法律责任:违约、过失、欺诈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P44已学过]责任含义关系行为影响会计责任建立和健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护本单位的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和免除被审计单位会计责任。
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审计责任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对所发表的意见负责。
被审计单位承担会计责任不能作为减少审计测试的理由。
违约、过失和欺诈(二)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验责任、审核责任及审阅责任)在本书中的明示明示地P86、P94审P347管理P363审计报告P398 P410盈利预测审核P414方计业务约定书当局声明书P392承诺函P375特殊目的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报告、P421-423基建工程预、结、决算审核报告内控审核报告明示内容会计责任建立和健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护本单位的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
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合法。
这些会计报表由贵公司负责[这些会计报表的编制是XX公司管理当局的责任]出资者及被审验单位是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和协议、合同章程的要求出资,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验资资料,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贵公司董事会对盈利预测的基本假设、选用的会计政策及其编制基础承担全部责任,(或上述基本建设工程预[编制单位]、结[验收单位]、决算[建设单位]书由XX负责)管理当局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控并保持其有效性审计责任(对所发表的意见负责)(不可能提到审计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些会计报表发表意见。
注师的责任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的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出具验资报告。
我们的责任是对它们发表审核意见。
我们的责任是对XX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主要《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独立审计具体准《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实务公《注册会计师法》;依据2号——审计业务约定书》则第23号——管理当局声明》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6号——特殊目的业务审计报告》《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告第4号——盈利预测审核》;财协字[1999]1号《会计事务所从事基建工程预、结、决算审核暂行办法》《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错误与舞弊、违反法规行为的区别不同点错误舞弊违法1.原因不同无意故意同舞弊2.手段不同未实施掩盖手法实施掩盖手法同舞弊3.形式不同原理性、技术性的差错明显隐蔽难以查证同舞弊4.目的不同不以实现结果为目的以实现结果为目的同舞弊5.结果不同可能影响他人、自己收益肯定影响他人、自己收益同舞弊6.性质不同过失不法行为同舞弊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一.审计总目标: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合法性与公允性发表意见二.被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1.存在或发生:是否把不应列入的项目挤入报表,即不多计2.完整性:不少列应列项目3.权利与义务:通常涉及所有权权利和法律义务问题,只与资产负债表组成要素有关4.估价或分摊:各项目的计价是否合理、适当5.表达与披露:各报表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
认定种类性质特点1、存在或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特定日期均存在,所有已进行会计记录的交易在特定期间均已发生,没有虚构。
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有关;如有错误,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夸大错误)有关。
2、完整性在会计报表中所有应列示的交易和事项均已列入,没有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