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语言经验提高语言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富语言经验提高语言积累
有一个测试老师读写能力的主观问题:一个班的学生练习写作,结果用15对水汪汪的大眼睛、9对月牙般的眉毛和18张樱桃嘴来描述角色的外貌。问学生描写人物为何会千篇一律?
看到这道题目我不禁乐了,却又陷入深深地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写起话来总是千篇一律,抓不住特点?
答案说必须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抓住人物的特点。其实,观察能力不强只是原因之一,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缺乏丰富的词汇,没有其他词汇来描述眼睛、眉毛、嘴和脸的性格;也没有习惯主动使用平时积累的新词。
如何解决这种千篇一律的写作现象?最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上小学的孩子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差。最有利的是积累语言。语言在这一阶段的最大积累,可以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学生深刻的思维和细腻的情感提供物质支持。
语言材料的积累不仅指词语和句子的积累,还包括使用语言的经验。如何正确地匹配单词,如何将句子和句子结合在一起,才是更美的。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不规律,这就是基于经验,是基于感情。传统的语文越来越强调阅读,强调语言经验的积累。
那么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思考。
一、课堂多读助积累
重视多阅读多背诵,是我们中华几千年留传下来的宝贵经验。朗
读不仅能促进理解,而且还能促进语言的输入、语感的培养,获得语言经验。小学阶段选取的课文,每一篇都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这些文本不仅规范是语言的例子,而且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
仔细阅读这些课文,会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坚实基础。一节语文课
以有启发性的对话开始,以对词语的认识开始,由老师引导然后阅读和复述,直到课程结束,都离不了读。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孩子掌握语言。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能生巧,读得好,读得开心,课文的语言就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课文中的情感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情感,沉浸其中,悠哉!乐哉!
教学《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时,我就以“读”贯穿全文,让
学生读出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体味秋天的独特。首先老师配乐朗读。老师深情的阅读使学生们很快沉浸在美丽的情境中,感受到秋天的各种声音,感受秋天的美丽。进而喜欢上秋天。接着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实现大自然中“黄叶”和“蟋蟀”的独奏,“大雁”和“秋风”的合唱。
接下来的说话训练也就自然而然了:小黄叶在风中快乐地飘浮着,它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小黄叶在和大树妈妈道别呢,他会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乡下林间,让学生直接与课文对话,并产生情感共鸣。“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这
美美的语言也就印在孩子们们的脑海里,得到了积累。最后,我运用一些秋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思维,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写下属于自己的诗歌。那稚嫩却充满童真的语言,更是一次语言的提升,情感的升华。
二、依托教材促积累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引导学生积累新鲜词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小毛虫》这堂课时,我发现课文中新鲜的、比较陌生的词语远不止八个生词,还有“新奇、打量、生机勃勃、羡慕、迟疑、与世隔绝、规律、时辰、飘然而起、雾霭”等十多个词,都是值得积累的。
学生的语言能力存在差异,每个孩子需要积累的单词是不同的。在课堂上,我把这八个词语出示给学生看,读。接下来,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抽出自己觉得新鲜陌生的词,反复阅读,并进行抄录。黑板上八个词生抄三遍、四遍,他们自己积累的词可以抄一遍、两遍。让学生自主积累词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会养成一种习惯,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生词,就会积累这些生词。通过这种认识,这种习惯,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如果阅读是输入语言和吸收语言,那么说就是一种输出语言。课文学完了,让学生讲述毛毛虫的故事,这要求学生主动建构语言,在黑板上使用这些单词,并将它们重组成连贯的句子。学生能够使用了,这意味着他理解了,这也是我们词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当学生们介绍的时候,我也是不吝惜自己的赞美:这个同学用了三个词,谁还能再多用几个呢?这个同学用了五个词语,值得表扬!这个同学用了所有八个词,太棒了,真有水平!如果只用在课文中新鲜的词来说毛毛虫的故事,学生就会不自觉地照着原文说。我改变开头一点:“小毛虫看到到处生机勃勃——”,然后用课文中积累的词语介绍毛毛虫。通过这种方式,一个新的语境被创造出来,学生必须重建话语。学生主动使用课文中新的词语,组织新的句子,文本中的词语和句子就可以大量转换成自己的语言,他的语言就会改变。这样的练习经常进行,学生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表达的质量也会越来越高。表达练习的机会越多,学生表达的流利程度就越高,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经验也就越多。
三、课外阅读拓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著名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教师应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不断充实自身的积累知识库,以此达到厚积而薄发的效果。
我利用每天下午的课前辅导,让学生拿出心爱的书津津有味地默读半小时,同时教师自己也拿出一本书,静心阅读。
我曾经和学生们一起读郝月梅的书——《搞笑鬼王闹》,在这本书中,一位幼儿园老师教王闹写一篇,大致意思是:有一个场景-一棵树,树下停着一辆摩托车,摩托车旁边有一个年轻人。如果不会写
作文的,可能就只会说这么几句。如果你会写作文,你会这样描述它:远远有一棵树,一棵高大浓密的梧桐树,树下停着一辆红白相间的摩托车,崭新的摩托车,摩托车的主人是一个年轻人。他站在摩托车旁边,焦急地望着楼上,仿佛在等什么人。这个描述更具体地描述了树的密度,摩托车的颜色,甚至是小伙子举止的细节。
读完这样的描写,正好一只麻雀飞进我们的教室时,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孩子们观察小麻雀的外形、表情、姿势和动作,然后让他们试着写一写。
我引导他们在写的时候多问自己几个“什么样的”“怎样”。其中就有一个同学这样写:一只小巧玲珑的麻雀飞进了我们教室,它圆溜溜的黑眼睛,一张尖尖的小嘴,褐色的羽毛。它惊恐地看着我们,在教室中间飞来飞去,一会儿碰到了屋顶,一会儿撞上玻璃,真是让人替他担心。这个同学高兴地对我说,这是他从课文《翠鸟》和《搞笑鬼王闹》中学来的。其他的同学笑了,我也笑了。他们真的从读中得到了积累,学会了运用,爱上了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语汇量,语言的积累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几年,甚至十几年,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学习遣词造句,积累使用语言的经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质量。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