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科 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证治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证治煅皂矾150g、人参50g、鹿角胶50g、阿胶50g、龟板胶50g、黄芪100g、白术50g、茯苓30g、半夏20g、当归50g、炙鸡内金20g、神曲20g、木香20g、砂仁20g、黑脂麻100g、红枣150g。
将所有中药研极细末,做成黄豆大小药丸,备用。
临床证治:张某,女,25岁未婚,2001年12月初诊。
主诉:纳少,气短乏力,头晕眼花,活动后心悸,已一年之久,近日加重。
察证见:面色萎黄,胖而虚浮,结膜苍白,指甲干枯,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无力。
实验室检查:Hb90g/L,血清铁8.0μmol/L,血清铁蛋白10μgl/L。
经四诊合参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中医辩证:脾气虚,血虚。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女性发病率高。
此病属于中医的“萎黄”、“黄胖”、“虚劳”等范畴。
该患平素忧思,忧思伤脾。
张介宾说:“脾土为思,过则伤脾。
怒为肝木之志,故胜脾土之思……。
”脾伤则功能减退,脾不能运化,日久致脾气亏虚,导致水谷精微不足,化血无源,且脾虚会影响铁的吸收。
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致胖而虚浮。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气亏虚导致脾气不能升清,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故出现纳少,气短乏力,头晕眼花。
血虚不能荣于面,故面色萎黄,头晕目眩,指甲干枯。
血虚不能养心,故心悸。
舌质淡、苔薄腻,脉沉细无力均为脾虚,血虚之症。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
”治则上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
治法上以补虚为主,一方面补血,补铁以治标,另一方面补脾益气以治本。
辨证施治:投皂矾参胶补血丸。
连服两个月,每次服15g,日3次。
服药期间忌食萝卜,忌饮茶。
治完整个疗程,化验结果显示:Hb130g/L,其他结果也均正常,饮食尚可。
面部红活润泽。
五年后随访未复发。
皂矾参胶补血丸是在香砂六君子汤的基础上配皂矾、三胶(龟板胶、阿胶、鹿角胶),红枣等加减而成。
【偏方】缺铁性贫血效验良方
【偏方】缺铁性贫血效验良方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涉及面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西医采用铁剂治疗疗效肯定,但常因出现胃肠不适、食欲不振等消化症状,而影响了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中医虽无缺铁性贫血的病名,但其病症散见于历代医书中,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当归于血虚和脾虚的范畴。
方一八珍汤【主治】:缺铁性贫血,症见面色萎黄或淡白,疲乏,头晕眼花,心悸,多梦等。
【方药】:当归10g,熟地黄10g,白芍10g,川芎10g,党参10g,炙甘草6g,白术10g, 茯苓10g,生姜1片,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1日1剂,第1个月,5剂/周;第2个月,3剂/周;第3~4个月,2剂/周。
共治疗6个月。
【编按】:八珍汤中之四君子的健脾益气对缺铁性贫血有较大作用,因为在缺铁性贫血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脾胃吸收障碍引起的,四君子的健运脾胃作用促进了铁剂的吸收,且兼治了气不摄血之月经过多等原发疾病。
经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5.7%。
方二归脾汤联合铁剂【主治】: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症见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耳鸣、腹胀纳差、下肢浮肿、月经过多或过少。
【方药】:黄芪20g,党参15g,龙眼肉12g,白术12g,当归15g,熟地15g,茯苓15g,远志12g,酸枣仁12g,甘草9g。
【加减】: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党参;血虚明显者,重用当归加熟地、阿胶;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者去当归、熟地,加苍术、陈皮、焦山楂以调脾助运;心慌加柏子仁、夜交藤以养心安神;出血明显者,加大蓟、小蓟、地榆炭、艾炭、茜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维铁缓释片(福乃德)或琥珀酸亚铁(速力菲),1片口服,1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
第1个疗程结束如未恢复正常,则继续下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月。
每周复查血常规,并记录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
【编按】:笔者采用归脾汤加减联合口服铁剂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一方面西药补充铁剂,同时配以归脾汤健脾益气生血,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与增强机体造血功能,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缺铁性贫血(萎黄病)中西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益中生血胶囊(片)
药物组成
党参、山药、薏苡仁(炒)、陈皮、法半夏、草豆蔻、大 枣、绿矾、甘草
功效
健脾和胃,益气生血
临床应用
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纳差、 心悸气短、食后腹胀、神疲倦怠、失眠健忘;缺铁性贫血 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胶囊剂,一次2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片剂,一次2片 ,一日3次
THANKS
感谢观看
护理建议
口服铁剂
对于已经确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 ,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铁剂。在 服用铁剂时,应遵循医嘱,按时
按量服用。
饮食调整
在服用铁剂的同时,患者应注意饮 食调整,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铁 元素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
观察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观察病 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 和任何不适症状。
猪血提取物、黄芪、大枣
功效
补血益气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用于血虚证、气血两虚证证 候治疗,症见面色萎黄或苍 白,头晕目眩,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自汗,唇舌色淡 ,脉细弱等,以及缺铁性贫 血见上述证候者
颗粒剂,成人一次1袋,一 日3次;儿童一次1袋,一日 2次;3岁以下儿童一次1/2 袋,一日2次。胶囊剂,成 人一次4粒,一日3次;儿童 一次4粒,一日2次;3岁以 下儿童一次2粒,一日2次。 片剂,一次4片,一日3次; 儿童一次1片,一日3次
生。
04
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成药介 绍
生血宁片
药物组成:蚕砂提取物
01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输标02入题
功效:益气补血
03
04
临床应用:用于轻、中度缺铁性贫血属气血两虚证者 ,证见:面部、肌肤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眩晕耳 鸣,心悸气短,舌淡或胖,脉弱等
中医内科贫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循环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而言。
包括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抗贫血因子缺乏所致的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原因的贫血。
中医学统称血虚,属于"黄肿病"、"虚劳”等范畴。
其原因很多,如失血、虫积、饮食失调、素体不强或病后体虚都可耗伤气血,而致脾肾亏虚,不能生化气血,甚则影响心肝等脏。
【诊断】1.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指甲、口唇和睑结膜颜色苍白,头晕耳鸣,甚则困倦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
血液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量均减少。
2.询问有无失血、胃肠道功能障碍、营养缺乏、接触或使用过有害于造血组织的物质或药剂,或慢性感染,严重心、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体检时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黄疸、舌炎,心肺有无异常特征,肝、脾、淋巴结是否肿大等情况,再结合血液常规化验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骨髓象检查,以判断贫血的性质和病因。
【治疗】一、辨证论治对于贫血病的治疗原则,当以补血为主,但应同时重视补气,因益气可以生血。
并需辨别脾虚与肾虚的主次,分别予以补脾和补肾的方法,以加强气血生化之源。
此外,还需掌握导致贫血的原因,针对原发疾病进行适当处理。
1.气血两虚面色眺白,或萎黄少华,头昏眼花,或心慌气短,疲劳乏力,甚至面足虚浮,或有一时性昏倒。
女子月经不调,经闭。
口唇及爪甲淡白,舌质淡,边有齿印,脉细弱。
治法:补气益血。
方药举例:十全大补汤加减。
当归IOg,黄英15g,党参10g,白术10g,熟地黄12g,炙甘草3g,红枣5个。
加减:心惊失眠,加熟枣仁10g,五味子3g。
2.脾虚湿困面色萎黄虚浮,腹胀食少,或能食而无力,或有异嗜症,舌质胖淡,苔腻。
治法:健脾燥湿。
方药举例:绛帆丸加减。
苍术IOg,厚朴5g,砂仁(后下)3g,当归10g,制鸡内金10g,六神曲12g,燃皂矶(分吞)1,5gO3.肝肾阴虚心悸,耳鸣眩晕,时有烦热,口干,或牙龈出血,肌肤有瘀点、瘀斑,舌质红,脉细数。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概述】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无论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发生。
根WHO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
男性发病率约10%,女性大于20%。
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
最近,据WHO 报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数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患贫血,称为营养性贫血。
妇女中(特别是孕妇)发生率可能要比男人大10倍。
发展中的国家(中国除外)在四亿六千四百万育龄妇女中(15~19岁),约有两亿三千万妇女发病,其中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贫血患者最多的国家(孕妇约占60%~80%),营养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12。
可见发病如此之广,妇女患病数字如此之大,十分惊人,值得重视。
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
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中“萎黄”、“黄胖”、“虚损”、“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动态平衡。
体内的铁呈封闭式的循环,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有在需要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缺铁。
造成缺铁的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两大类。
(一)铁摄入不足成年人每天铁需要量约为1~2mg,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
如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
肉类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易于被吸收,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丹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故食物的组成,对铁的摄入是否充足有较大的影响。
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亦可影响铁的吸收。
如金属(镓、镁)的摄入,抗酸药(碳酸钙和硫酸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均可抑制铁的吸收。
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术后亦会减少铁的吸收。
(二)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
中医辩证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治疗)
中医辩证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治疗)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中"萎黄"、"黄肿""虚损"等范畴。
(1)脾虚型:证候:面色萎黄或(白光)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
方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加减。
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炙甘草、当归、炙鸡内金、六曲、木香、砂仁、黄芪等。
方中以党参甘温,入脾肺二经,补气健脾,白术甘苦温,健脾燥湿,益胃和中,茯苓甘淡而平,渗湿健脾,助白术使湿从小便而去,加强健脾除湿之功,炙甘草甘温益气,调和诸药;半夏燥湿化痰;木香、砂仁理气醒脾。
黄芪当归为当归补血汤,为补气生血的代表方剂。
根据"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道理,方中以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固护肌表,以防气脱,补益中焦,资助化源,取其"阳生阴长"益气而生血,当归养血和营,使气有所附,气旺血生。
炙鸡内金,六曲消食健脾。
全方共奏补气生血,健脾燥湿助运之功效。
(2)心脾两虚型:证候:面色苍白或(白光)白,倦怠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毛发干脱,爪甲裂脆,舌质淡胖,苔薄,脉濡细。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用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
药用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陈皮、炒枣仁、炙甘草、大枣等。
本方重在益气生血,以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化生气血;酸枣仁、当归、熟地补血和营,养心安神;白术、陈皮健脾理气,以防滋腻滞气,大枣健脾和胃,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3)脾肾阳虚型:证候: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唇甲淡白,周身浮肿,甚则可有腹水,心悸气短,耳鸣眩晕,神疲肢软,大便溏薄或有五更泻,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女子经闭,舌质淡或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用实脾饮合四神丸加减。
药用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附子、大腹皮、厚朴、补骨脂、菟丝子、肉桂、鹿角胶、当归。
若腹泻严重加炒山药、炒扁豆以健脾温肾补中,水肿明显者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分科 序号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7
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
18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
19
臁疮(下肢溃疡)
20
水火烫伤(烧伤)
21
毒蛇咬伤(蝮蛇咬伤)
1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62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
63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64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5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
66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
67
狼疮性肾炎
68
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
69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70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
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7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
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2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
3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
4
登革热
5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急性咳嗽病
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9
慢性咳嗽病
10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11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
12
哮病(支气管哮喘)
12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1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青盲(视神经萎缩)
15
中西医结合内科(血液系统疾病)-试卷2
中西医结合内科(血液系统疾病)-试卷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治疗非重型再障的基本方法是(分数:2.00)A.补肾法√B.补脾法C.补肝肾法D.补脾肾法E.补心肾法解析:2.治疗气血两虚再生障碍性贫血,应首选的方剂是(分数:2.00)A.归脾汤B.四物汤C.八珍汤√D.当归补血汤E.补中益气汤解析:3.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以滋肾阴、温补肾阳或阴阳双补为主B.补肾法是治疗非重型再障的基本方法C.治疗重型再障多以调肝理气、化瘀为主√D.治疗重型再障多以清热凉血解毒法施治E.治疗非重型再障还要兼顾健脾活血化瘀为法解析:4.再生障碍性贫血热毒壅盛证的首选治疗方剂是(分数:2.00)A.泻白散合黛蛤散B.清营汤C.清瘟败毒饮D.茜根散√E.犀角地黄汤解析:5.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色咣白,肢寒畏冷,大便溏,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其中医辨证是(分数:2.00)A.肾阳亏虚证B.气血两虚证C.脾肾亏虚证√D.气阴两虚证E.肝肾阴虚证解析:解析:患者腰膝酸软,面色优白,肢寒畏冷,大便溏,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迟,均为脾肾阳虚的表现。
脾阳虚则大便溏,肾阳亏虚可见腰膝酸软,面色优白.,肢寒畏冷等症,而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迟均为脾肾阳虚之征。
6.下列各项,对白细胞减少症有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 9/LB.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10 9/L √C.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5×10 9/L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 9/LE.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明显减少解析:解析:外周血白细胞持续低于正常值称为白细胞减少。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 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 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三个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方剂
三个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方剂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这类症状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
中医对这种病症的治疗很有研究。
三个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方剂1、脾肾阳虚型缺铁性贫血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唇甲色淡,周身浮肿,眩晕耳鸣,腰膝冷痛,大便溏或五更泻,小便清长,舌胖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则治法:益气健脾,温补肾阳。
中成药:①四君子丸,口服,蜜丸1次1丸,1日2次;水丸1次15g,1日2次。
②右归丸,口服,蜜丸1次1丸,1日2次;水丸1次15g,1日2次。
方药:实脾饮合四神丸加减。
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10g,附子(先煎)10g,大腹皮10g,厚朴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5g,肉桂6g,鹿角胶(烊化)15g,当归10g,甘草6g。
2、脾胃虚弱型缺铁性贫血症状:面色萎黄,口唇色淡,爪甲无泽,纳少,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腻,脉沉细。
治则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中成药:①四君子颗粒,冲服,1次15g,1日3次;②人参健脾丸,口服,水蜜丸1次2丸,1日2次;③启脾丸,口服,1次1丸,1日2~3次。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5g,陈皮6g,法半夏10g,木香10g,砂仁(后下)6g,鸡内金15g。
3、肝肾阴虚型缺铁性贫血症状:口唇色淡,爪甲无泽,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隐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则治法:滋肾养肝,养阴清热。
中成药:①六味地黄丸,口服,蜜丸1次1丸,1日2次。
②大补阴丸,口服,水丸1次6g,1日2次。
③左归丸,口服,蜜丸1次1丸,1日2次;水丸1次6g,1日2次。
方药: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
熟地黄15g,当归15g,白芍15g,山茱萸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枸杞子10g,炙甘草6g。
以上就是三个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方剂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到你!另外,在平时多食用一些鸡肝,猪肝,新鲜的水果蔬菜就可以,这样对纠正贫血也有一定的帮助。
缺铁性贫血,如何用中药治疗?
缺铁性贫⾎,如何⽤中药治疗?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瑞⾦医院药剂科管滢芸脸⾊不好,⽪肤暗成,头晕乏⼒,⼜查不出什么“⼤⽑病”,你是否也正受到缺铁性贫⾎的困扰呢?吃铁剂导致排便困难?还有什么其他⽅法能治疗呢?⼀起来听听瑞⾦药师说说缺铁性贫⾎能⽤哪些中药来治疗吧~中医也有“缺铁性贫⾎”⼀说?贫⾎是⼀种较为普遍的疾病,贫⾎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以缺铁性贫⾎最为普遍,其是全世界发病率最⾼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以⼥性为主,孕妇和⼉童为⾼发⼈群。
缺铁性贫⾎主要由储铁不⾜、铁摄⼊减少、⽣长发育过快、铁丢失过多或吸收减少等导致,多数患者表现为⾯⾊萎黄或苍⽩,头昏⽿鸣,体倦乏⼒,⼼悸⽓短,⾷欲不振,或伴有恶⼼呕吐等症状。
类似缺铁性贫⾎症状的中医描述始于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匮要略·腹满寒疝病宿⾷病脉证治第⼗》中的记载,明朝《医学纲⽬》记载“⾷劳黄”以及民国出版的《证治⼼得》中记载的“萎黄病”与现代医学的缺铁性贫⾎症状极为相似。
“缺铁性贫⾎”的中药治疗因缺铁性贫⾎总体为虚,虚在脾胃与⽓⾎。
因此,应遵照《灵枢·经脉篇》“虚则补之”的理论,应以健脾和胃、双补⽓⾎为主进⾏治疗。
轻、中度贫⾎单纯中药治疗即可,重度和极重度贫⾎宜在输⾎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缺铁性贫⾎可具有与铁剂相当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其除了能有效补铁外,还能促进铁的吸收和利⽤。
中药材阿胶、龟板胶、⿅⾓胶等有利于⾎液化⽣,为针对缺铁性贫⾎病因进⾏的治疗。
汤剂⼝服汤剂对改善缺铁性贫⾎某些症状:疲乏⽆⼒、⼼悸⽓短、⾷欲不振有较好效果,可根据病情适当选⽤,根据具体证候⽅剂也需做适当加减。
脾胃虚弱证⾹砂六君⼦汤:党参、⽩术、茯苓、炙⽢草、⽊⾹、砂仁、陈⽪、半夏⼼脾两虚证归脾汤:党参、黄芪、⽩术、茯苓、酸枣仁、龙眼⾁、⽊⾹、当归、远志、⽣姜、⼤枣、⽢草脾肾双亏证异功散合六味地黄丸:⼈参、⽩术、茯苓、陈⽪、半夏、熟地黄、⼭药、⼭萸⾁、牡丹⽪、泽泻、⽢草冲任失调证固冲汤:⽩术、⽣黄芪、龙⾻、牡蛎、⼭萸⾁、⽣芍药、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肠道⾍积证四君⼦汤合化⾍丸:党参、⽩术、茯苓、槟榔、鹤虱、苦楝根、枯矾、炒胡粉、使君⼦、芜侇中成药益⽓维⾎胶囊(颗粒、⽚)处⽅组成:猪⾎提取物、黄芪、⼤枣主要成分为猪⾎提取物(含猪⾎红素铁),易于被⼈体吸收和利⽤,对缺铁性贫⾎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
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减少所导致的机体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状态。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贫血是由于气血不足、运化失常等导致的,因此在中医中,贫血的辨证施护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调理脾胃功能等方面来改善患者症状。
一、辨证施护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向注重辨证施治,贫血也不例外。
在中医对贫血的治疗中,辨证施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辨证施护,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气血的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辨证对于贫血患者,中医辨证要首先明确病因,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来进行辨证。
常见的贫血辨证可以分为气血两方面进行分析。
如气虚血瘀、脾胃虚弱等。
2.施护根据贫血患者辨证结果,中医师可以针对每一种证型进行相应的施护措施。
(1)气虚型贫血如果是气虚型贫血,中医师会建议患者通过调理脾胃、增加气血生成等方法来改善症状。
常用的施护方法包括草果、山药、黄精等中药的调理。
(2)血虚型贫血对于血虚型贫血患者,中医师会通过滋补血脉、调理气机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症状。
例如可以采用首乌、当归、黄芪等中药进行调理。
(3)气血两虚型贫血对于气血两虚型贫血,中医师一般会综合调理气血,调理脾胃功能,以及改善血脉循环等。
中医常用的施护方法包括党参、熟地、黄精等中药的调理。
二、饮食调理除了辨证施护外,中医对贫血的治疗还包括饮食调理的方面。
中医认为,饮食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的作用。
1.补血食物贫血患者可以适当摄入一些补血食物,如猪肝、鸽肉、动物血等。
这些食物富含丰富的铁和其他微量元素,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2.搭配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强调合理搭配食材,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如贫血患者可以搭配食用一些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食材,如红枣、黑豆等,以提高气血的合成。
三、生活调理除了中医的辨证施护和饮食调理外,贫血患者还可以从生活方面进行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1.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调理气血非常重要。
适当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调理身体的关键。
缺铁性贫血临床常用中药处方
缺铁性贫血临床常用中药处方【概要】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影响到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贫血,其原因与需铁量增加或(和)摄入量不足、慢性失血及胃酸不足、慢性腹泻、小肠吸收不良等影响铁吸收有关,以育龄妇女和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软弱无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口舌发炎、浅表性胃炎等。
本病属中医学“虚劳”“萎黄”“黄胖”等范畴,病因为脾虚血亏、气血两虚、肝血不足等,治宜健脾和胃、养血益气,可结合西药补铁和加强营养等。
处方1绛矾丸【方药与用法】绿矾(煅红)、苍术各90g,厚朴、陈皮各30g,大枣120g。
上药各研细粉,制成绿豆大小药丸;治疗时每次1.5g口服,每日3次,以连服8周为1疗程。
注意小儿用量须酌减,并且应从小剂量开始,而后逐渐增加。
【功能与主治】健脾燥湿,补血和胃;主治缺铁性贫血。
【简释】方1中绿矾也主含硫酸亚铁,煅红后为绛矾,主含氧化铁,能刺激造血机能,促进红细胞生成;方1中苍术、厚朴能燥湿理脾,陈皮能和胃行气,大枣既可养血益胃,又能降低绛矾对胃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本方服药期间应禁止饮茶,妊娠、消化道出血者应禁用;绿矾的一般不良反应是出现以呕吐或胃痛为主的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也可出现食欲下降等。
处方2健脾生血丸【方药与用法】党参、苍术、陈皮、生鸡内金、六神曲、醋煅针砂、煅绿矾各30g,米醋1500g。
把前六味各自研成细末,将大枣煮熟、去掉皮核;接着把绿矾、米醋置于沙锅溶化后,再放入大枣肉,小火煎煮浓缩至300ml,与六味药末混合在一起,捣成口服药丸。
治疗时,每次1g,白开水送服,每日3次。
【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补铁生血;主治缺铁性贫血。
【简释】此方源自《医学正传》绿矾丸合《小儿药证直诀》异功散加减,方内针砂、绿矾能补铁生血,党参、苍术、陈皮、鸡内金、神曲能健脾和胃,具有促进铁吸收利用的治疗作用,尤其适用于胃内缺少游离酸时的治疗。
处方3黄芪乌梅饮【方药与用法】黄芪、醋煅赭石各30g,党参、制首乌各15g,乌梅、白芍各12g,桂枝、五味子、甘草各6g。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存铁量减少,不能满足正常造血需要所引起的贫血。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铁为形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缺铁可使血红蛋白的合成碱少,引起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的减少。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是:1. 铁的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哺乳期婴儿、生长期儿童,铁的需要量增加,如不及时补充含铁较多的副食品,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妇女孕期内约有400~500毫克铁输入胎儿体内。
分娩期及哺乳期铁耗损也大,都容易造成铁的缺乏。
萎缩性胃炎、胃癌、胃肠手术后,由于胃酸缺乏,影响食物中铁的游离及转化;慢性腹泻及肠道功能紊乱等都可影响铁的吸收。
2.铁丧失过多: 慢性反复失血(胃肠溃疡、鼻衄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等),由于铁的长期损失,以致发生缺铁性贫血。
钩虫病是农村中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重要病因。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贫血大致相似,常见面色苍白、无力、倦怠、心悸、气急、头昏、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反甲(手指甲反卷过来)、下肢轻度浮肿、心尖区可闻收缩期杂音。
方一: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熟地20克。
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气血不足的缺铁性贫血患者。
方二: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
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的缺铁性贫血患者。
方三:熟地12克,当归12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煅磁石30克,生铁落30克,党參20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
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肝阴不足(眩晕、心悸)的缺铁性贫血患者。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单方验方:②血藤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皂矾粉0.1克,开水吞服,饭后服,一日三次。
③猪肝250克,剁成泥状,加调料炒熟食用,此为一日量。
④猪血100克,豆腐50克,加调料,共炒熟佐餐。
猪血中含有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素型铁,防治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疗效,并且营养丰富,还含有钾、钙、磷、镁、锌、铜等10余种微量元素,含有人体必需的优质蛋白质。
缺铁性贫血的中西医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中西医治疗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病属祖国医学“血虚”、“萎黄”、“黄肿”、“虚损”等范畴。
主要是铁摄入不足和慢性失血引起[1]。
婴儿、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铁量增加,如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
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也可影响铁的吸收。
慢性失血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痔出血、钩虫病、月经过多以及分娩出血过多等均可导致缺铁。
引起本病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失血过多、久病体虚、虫积和瘀血内阻等方面。
上述各种病因,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而发展成为本病。
病机的关键是脾胃虚弱。
本病一般以虚为本,但虫积所致者可表现为虚实夹杂。
病久生瘀,或因瘀致虚,同属虚实夹杂之证。
1 西医治疗1.1病因治疗应尽可能查找导致缺铁的病显增高。
骨髓小粒无造血细胞,呈空虚状,可见较多脂肪滴。
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1.2支持及对症治疗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皮肤及口腔卫生。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时,应保护性隔离。
纠正贫血、控制出血及控制感染。
1.3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1.3.1免疫抑制治疗: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m/ATG)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药物。
马ALG10~15mg/(kg?d)连用5天,做过敏试验,静脉滴注不宜过快,每日剂量维持点滴12~16h,也可与环孢素同时用,剂量为5mg/(kg?d)。
1.3.2促造血治疗:1)雄激素:常用司坦唑醇(康力龙)2mg,每日3次,3~6个月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可用至血象恢复正常,再用维持量继续治疗。
因其可导致肝损害,每月需检测肝功能。
2)造血生长因子:适用于重型再障。
包括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5μg/(kg?d)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50~100U/(kg?d)。
2 中医治疗2.1辨证论治2.1.1热入营血证治法:清热凉血止血。
24个专业104种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目录
狐惑病(白塞病)中医诊疗方案
220
42
产后痹中医诊疗方案
225
43
皮痹(系统性硬化病)中医诊疗方案
229
44
瘾疹(慢性荨麻疹)中医诊疗方案
239
45
风湿疮(玫瑰糠疹)中医诊疗方案
243
46
扁瘊(扁平疣)中医诊疗方案
247
47
油风(斑秃)中医诊疗方案
259
48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256
49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狂病(轻躁狂)中医诊疗方案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诊疗方案 惊悸(惊恐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网球肘(肱骨髁上炎)中医诊疗方案 肩锁关节脱位中医诊疗方案 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诊疗方案 跟疼症(足跟疼)中医诊疗方案 颞下颌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页码 3 9 16 21 27 32 36 39 45 50 56 60 66 70 75 80 89 95 100 107 113 117 124 133 137
531
100
老年颤证(老年特发性震颤)中医诊疗方案
534
101
呆病(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疗方案
540
传染病科 102
老年郁证(老年期抑郁)中医诊疗方案
553
103 麻疹(典型麻疹)中医诊疗方案
561
104
肺痨(耐多药结核病)中医诊疗方案
565
骨伤科
针灸科 内分泌科 肾病科
外科
风湿科
皮肤科 肿瘤科 血液病科
27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诊疗方案
141
28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
145
29
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
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一、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萎黄。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CD-10编码:D50.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萎黄(缺铁性贫血)协作组制定的“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
萎黄(缺铁性贫血)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证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萎黄(缺铁性贫血)协作组制定的“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萎黄(缺铁性贫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萎黄(缺铁性贫血)的患者。
2.必须符合HB>60g/L,并无严重脏器功能损害需要治疗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2)铁四项(转铁蛋白、血清铁浓度、不饱和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3)肝功能、肾功能;(4)血细胞形态分类。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清维生素B12、叶酸、肿瘤标记物、骨髓穿刺、妇产科彩超、腹部彩超、消化道造影、胃镜、肠镜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
(2)心脾两虚证:养心健脾。
(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
(4)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
2.针灸疗法3.外治法4.食疗5.健康指导(九)完成路径标准:1.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心悸等症状明显好转。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药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药治疗作者:张兴来源:《家庭医学》2021年第02期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由于机体缺乏造血原料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导致的贫血。
铁参与组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
当身体缺铁时,血红蛋白无法正常合成,血液中的红细胞无法正常携带氧气,人体各组织器官无法获得足够氧气,便会出现乏力、气短等贫血症状。
或同时出现异食癖、口角炎、萎缩性舌炎、吞咽困难、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燥无光泽、易脱落,(趾)甲脆薄、少泽、平甲或反甲。
中医将缺铁性贫血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三个证型。
辨证选用中成药及药膳治疗缺铁性贫血,不良反应少且轻,且食用药膳安全,对缺铁性贫血病的早日治愈有着积极的意叉。
【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头晕心悸、失眠,舌淡胖、苔薄,脉细。
【中成药】当归补血丸(膏、胶囊、口服液)、强力蜂乳浆胶丸、归参补血片、健睥生血片(颗粒)、益中生血片、紫芝多糖片、养阴生血合剂、参茸三七酒、复方刺五加片、益气养血口服液、参杞酒(片)、当归益血膏、加味归芪片、复方首乌补液、益气养元颗粒、长春益寿膏、杜仲药酒、健睥补血片、气血双补丸、人参首乌精(胶囊)、养血饮口服液、益气强身颗粒、参桂养荣丸、参芪首乌补汁、阿胶当归合剂、复方阿胶浆(胶囊、颗粒)等。
【补血药膳】1.薏米大枣粥。
薏米30克,大枣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薏米、大枣、粳米一起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加红糖调味即可。
早晚各1次。
方中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健睥利湿,可抗癌、降血糖等;大枣味甘性温,益气、养血、安神;粳米健脾养胃;红糖温中养血。
三味协同,共奏补气养血之功。
2.党参酒。
党参250克,当归125克,黄芪250克,枸杞250克,冰糖1000克,白酒2500毫升。
一齐装入坛内,密封30天后即可饮用。
早晚各20毫升。
方中党参有补中益气、养血健睥、生津止渴的功效;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滑肠道。
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
萎黄(缺铁性贫⾎)中医诊疗⽅案萎黄(缺铁性贫⾎)中医诊疗⽅案⼀、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等教育“⼗⼀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
主要症状为:⾯⾊萎黄,周⾝肌肤呈淡黄⾊,⼲萎⽆光泽,⼩便通畅⽽⾊清,倦怠乏⼒,眩晕⽿鸣,⼼悸少寐,⼤便溏薄,⾆淡苔薄,脉象濡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 3 版(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年 8 ⽉)。
(1)Hb:男<120g/L,⼥<110g/L,孕妇<100g/L;MCV<80fl,MCH<27pg,MCHC<0.32;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素表现。
(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清(⾎浆)铁<8.95µmol/L,总铁结合⼒>64.44µmol/L。
(4)运铁蛋⽩饱和度<0.15。
(5)⾻髓铁染⾊显⽰⾻髓⼩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µmol/L,或⾎液锌原卟啉>0.96µmol/L,或 FEP/HB>4.5µg/gHb。
(7)⾎清铁蛋⽩(SF)<12µg/L。
(8)⾎清可溶性运铁蛋⽩受体浓度>26.5nmol/L。
(9)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第 1 条和 2~9 条中任何两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
(⼆)证候诊断1.脾胃虚弱证:⾯⾊萎黄,⼝唇⾊淡,⽖甲⽆泽,神疲乏⼒,恶⼼呕吐,脘腹胀满,纳呆⾷少,⼤便溏薄。
⾆质淡、苔薄腻,脉细弱。
2.⼼脾两虚证:⾯⾊晄⽩或姜黄,头昏眼花,⼼悸不宁,或肝脾肿⼤,倦怠乏⼒,头晕,失眠,少⽓懒⾔,⾷欲不振,⽑发⼲脱,⽖甲裂脆。
⾆淡胖,苔薄少,脉濡细。
3.脾肾阳虚证:⾯⾊萎黄或苍⽩⽆华,形寒肢冷,唇甲淡⽩,周⾝浮肿,甚则可有腹⽔,⼼悸⽓短,⽿鸣,眩晕,神疲肢软,⼤便溏薄或有五更泻,⼩便清长,男⼦阳痿,— 283 —⾎液病科中医诊疗⽅案⼥⼦经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周身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光泽,小便通畅而色清,倦怠乏力,眩晕耳鸣,心悸少寐,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象濡细。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
(1)Hb:男<120g/L,女<110g/L,孕妇<100g/L;MCV<80fl,MCH<27pg,MCHC <0.32;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血清(血浆)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
(4)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或血液锌原卟啉>0.96μmol/L,或FEP/HB>4.5μg/gHb。
(7)血清铁蛋白(SF)<12μg/L。
(8)血清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浓度>26.5nmol/L。
(9)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第1条和2~9条中任何两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二)证候诊断
1.脾胃虚弱证:面色萎黄,口唇色淡,爪甲无泽,神疲乏力,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大便溏薄。
舌质淡、苔薄腻,脉细弱。
2.心脾两虚证:面色晄白或姜黄,头昏眼花,心悸不宁,或肝脾肿大,倦怠乏力,头晕,失眠,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毛发干脱,爪甲裂脆。
舌淡胖,苔薄少,脉濡细。
3.脾肾阳虚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唇甲淡白,周身浮肿,甚则可有腹水,心悸气短,耳鸣,眩晕,神疲肢软,大便溏薄或有五更泻,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女子经闭。
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少,脉沉细。
4.肝肾阴虚证:面色苍白或姜黄,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肌肤甲错。
舌暗红,苔薄少,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和胃。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炙甘草、当归、炙鸡内金、六曲、木香、砂仁、黄芪等。
中成药:复方皂矾丸、益中生血胶囊、益气维血颗粒等
2.心脾两虚证
治法:养心健脾。
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黄芪、白术、陈皮、茯苓、酸枣仁、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鸡血藤、参三七、炙甘草等。
中成药:归脾丸、十一味参芪片、复方皂矾丸等。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实脾饮合四神丸加减。
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附子、大腹皮、厚朴、补骨脂、菟丝子、肉桂、鹿角胶、当归等。
中成药:济生肾气丸、右归丸、复方皂矾丸等。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淮牛膝、龟板胶、当归等。
中成药:归芍地黄丸、左归丸、复方皂矾丸等。
(二)针灸疗法
以调补脾肾为主,取穴如足三里、三阴交、上脘、中脘、阳陵泉、阴陵泉等,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三)外治法
可选用具有调补脾肾功能的电脑中频治疗仪或其他中医诊疗设备。
(四)食疗
1.脾胃虚弱证
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
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
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
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
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
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
2.心脾两虚证
蜜枣扒山药:山药1000克,蜜枣150克,罐头樱桃10粒,猪网油1张(碗口大),猪油15克,白糖200克,糖桂花适量。
将山药煮熟去皮,蜜枣用温水洗净,切成两半,去核。
猪网油洗净,晾干水分。
樱桃去核备用。
扣碗内抹上猪油,将网油平垫碗底,放入樱桃,将蜜枣围在樱桃周围。
把山药切成3~4厘米长段,顺长剖为4片,码在蜜枣上。
码一层山药,撤一层白糖,依次将山药码完。
稍淋些猪油,最上层加入糖桂花,上笼蒸熟。
上菜时,将扣碗取出,扣入盘内,去网油。
同时给锅内倒入清水,放入白糖溶化,用湿淀粉勾成稀芡,淋于山药上即成。
3.脾肾阳虚证
花生红枣汤:连衣花生200克,红枣30~50克。
红枣、花生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花生烂熟即可。
参杞狗肉:狗肉1000克,党参2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砂仁5克,牛膝15克。
上物除狗肉外,入砂锅加水煎煮30分钟后,倒出药汁。
将狗肉切成小块,加酱油、糖、黄酒、葱、姜、味精等调料,腌渍入味,放入锅中,加药汁及适量清水,煮沸后,文火慢慢煨至狗肉烂熟即可食用。
4.肝肾阴虚证
补血瘦肉汤:生晒参9克,当归10克,生地、熟地各15克,红枣20枚,瘦猪肉60克。
瘦肉放入沸水内,去浮沫,加入生晒参、当归、红枣、生地、熟地、料酒、八角茴香,用小火煮1~2小时,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桑椹杞子米饭:桑椹30克,枸杞子30克,梗米80克,白糖20克。
取桑椹、枸杞子、粳米加水适量并放入白糖,文火煎煮焖成米饭。
(五)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缺铁性贫血常常引起舌炎,口腔炎,反甲,腹泻等,以生理盐水漱口,或用中药佩兰水煎剂、银花水煎剂漱口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也是预防口腔感染的措施。
经常修剪指甲预防指甲脆裂造成患者皮肤伤害。
2.饮食调护:加强饮食调理,食用含铁元素较多的蔬菜或粮食。
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饮食能够保持胃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增加胃肠道对铁的吸收。
腹部适当保暖,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促进胃肠道对铁的吸收。
铁剂及某些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对胃肠道刺激较大,应在饭后半小时后服用。
3.情志调摄:正确认识本病,消除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血液病学》第一版(黄振翘、梁冰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临床痊愈:Hb:男>120g/L,女>105g/L;RBC:男>4×1012 /L,女>3.5×1012 /L;中医临床症状消失或积分≤2分,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或总铁结合力恢复正常。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积分下降>2/3,贫血症状分级改善2级以上。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证侯积分下降>1/3,贫血程度改善1级以上。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及贫血程度分级改善未达到有效水平。
(二)评价方法
1.积分方法:根据附表1中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内容,由医生询问及检查患者的情况后填写门诊评分记录,根据轻重程度进行评分。
2.疗效评估方法:在治疗前与治疗中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结合临床指标检查结果判断为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