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选修4复习)
弱电解质的电离_盐类的水解(鲁科版选修4)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HCl
相同点
不同点
弱电解质 CH3COOH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 电离能力弱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电离能力强
水溶液中 存在的溶 质微粒
离子
离子、分子
HCl = H+ + Cl-
请例举出一些常见的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CH3COOH
v v(电离成离子)
CH3COO- + H+
电离平衡状态
v(结合成分子) t
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 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 相等 时, 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常数(K) ------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相对大小的参数 对于一元弱酸 HA H++A-,平衡时
(二)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1、一般模式: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盐+水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酸+碱
盐的离子+水
弱酸(或弱碱)+OH-(或H+)
NH3· 2O + HCl H
NH4Cl + H2O
NH4+ + H2O
CH3COONa+H2O
NH3· 2O + H+ H
CH3COOH+NaOH
CH3COO-+H2O
K 服从化学平衡常数的一般规律,受温度影 响,温度一定,弱电解质具有确定的平衡常数。 Ka (HCN)=6.2×10-10mol/L Ka(CH3COOH)=1.7×10-5mol/L Ka (HF)=6.8×10-4mol/L
【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三章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2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减小
减小
减小
右移,电离程度增大
[例 3]H2S 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第一步:H2S 第二步:HS- H+ +HS-;
H++S2-。
)。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故加入 Na2S 不影响平衡 B.加入较浓的稀硫酸,将抑制 H2S 的电离 C.加入氯化铁固体,将促进 H2S 的电离
D.加水稀释溶液,H2S 浓度减小,但电离程度增大
点拨:改变影响电离平衡的一个条件,电离平衡将被破坏, 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 答案:A
三、电离常数 1.概念: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叫做电离常数。 2.表达式:类似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如对于电离方程式: A2B c2A+· cB2- 。 2A++B2-,其电离常数为:K= cA2B 3.意义:表明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一定温度下,电离 常数 K 的值越大,弱电解质越易电离。
故所得混合液中 c(H+)仍增大,C 错;加入 NaA 固体,溶液 c(A-)增大,平衡逆向移动,D 错。
第一步 电离。 强弱时,通常只考虑____________
6.根据下表的电离常数,比较弱酸的酸性。 弱酸电离常数 第一步电离 K1
第二步电离 K2 HA 0.11 - H2B 0.021 HC 1.2 - HD 1.0×10-5 -
1.0×10 -6
H2B >______ 弱酸的酸性:______ HC >______ HA >______ HD 。
是影响电离平衡的决定因素。 2.外因 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有温度、浓度、外加物质等因素。
可以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处理弱电解质的电
离平衡移动问题。 (1)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升温可促进电
高中化学-3.1 弱电解质的电离

3.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强的是
(A)
A.向亚硫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 B.向硝酸银溶液通入少量HCl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D.向NaOH溶液中加入醋酸
4.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D )
A.1mol·L-1的醋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 B.醋酸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mL 1mol·L-1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H++HS- K1=1.3×10-7 H++S2- K2=1.3×10-15
可记忆为: 分步进行,一步定性
因为多元弱酸的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对其第二步、第三步 电离起抑制作用
Ka或Kb的应用②:
利用酸性相对强的酸可以制取酸性相对弱的酸原理,从K理解, 即相同条件下,K大的酸可制取K小的酸(多元弱酸看K1) 例:
(4)分析醋酸电离过程中,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变化,填写下表:
粒子浓度
c(H+)
醋酸初溶于水 达到电离平衡前 达到电离平衡时
_接__近__于__0 增__大__ _不__变_
c(CH3COO-) _接__近__于__0 _增__大_ 不__变__
c(CH3COOH) 最__大__ _减__小_ _不__变__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时, 图像如下, 电
离程度_变__大__,离子浓度 __变__小____导电能力_变__小__
O点的导电能力为什么不为0?
O点含水,醋酸是共价化 合物,在水中能电离
讨论完成表格:HAc
Ac- + H+ HAc为CH3COOH的简写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章末归纳与整理-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7
c(H+)<c(OH-)
c(H+)<10-7mol·L-1
>7
pH=-lgc(H+) 常温下:①pH相同的酸(或碱),酸(或碱)越弱,其物质的量 浓度越大。②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 倍数时,强酸溶液的pH变化大。
2.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的溶液的pH变化规律:在中和反应中,溶液
pH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滴定过程中会因pH突变而使指示剂发生颜色变
中和滴定
1.溶液的酸碱性规律: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 类别
中性 溶液 酸性 溶液 碱性 溶液 定义
规律
c(H+)与c(OH-)的 关系
室温(25 ℃)
数值
pH
c(H+)=c(OH-) c(H+)=c(OH-)=10-7mol·L-1 =7
c(H+)>c(OH-)
c(H+)>10-7mol·L-1
2.电离平衡的移动与电离平衡常数K、离子浓度的关系
实例 改变条件 加水稀释
CH3COOH CH3COO-+H+ ΔH>0
NH3·H2O
NH4++OH- H+)
c(OH-)
移动方 向
平衡常 数
c(OH-)
c(H+)
向右 不变 减小 增大 向右 不变 减小 增大
加HCl 加NaOH
盐的类别 溶液的酸碱性
原因
强酸 弱碱盐
强碱 弱酸盐
呈酸性, pH<7
呈碱性, pH>7
弱碱阳离子与H2O电离出的OH-结 水解实质:盐电
合,使c(H+)>c(OH-)
离出的阴离子、
弱酸根阴离子与H2O电离出的H+
阳离子与H2O电离 出的H+或OH-结
结合,使c(OH-)>c(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解析版)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课后巩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硫酸钡B. 食盐水C. 二氧化硅D. 醋酸【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强电解质的判断,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物质类别、电离程度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硫酸钡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且溶于水的部分也能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故A 选;B.食盐水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选;C.二氧化硅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故C不选;D.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D不选;故选A。
2.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B. 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 aCO3是弱电解质C. 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D. 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答案】C【解析】A.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碳酸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C.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说明HF只能部分电离,因此HF 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D.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以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关系,如硫酸钡形成的溶液导电性较弱,但是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Ca(OH)2=Ca2++2(OH)−B. FeCl2=Fe2++3Cl−C. H2SO4=H2++SO42−D. Al2(SO4)3=2Al3++3SO42−【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钙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Ca(OH)2=Ca2++2OH−,故A错误;B.氯化亚铁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FeCl2=Fe2++2Cl−,故B错误;C.硫酸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H2SO4=2H++SO42−,故C错误;D.硫酸铝完全电离,该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故D正确。
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三、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醋酸溶液、盐酸溶液、电导率计、PH试纸等。 2、课件制作: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酸和醋酸有什么区别,引出弱电解质的概念 和本节课题。
2、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弱电解质的概念,重点讲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及其影响因素。利用醋酸溶液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 过程和平衡移动。
4、及时反馈矫正,巩固深化认识。设计的练习有层次、有坡度、容量大,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合各层面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 有所收获,优等生也有用武之地,使全体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 发现、有所创新。
三、说教学程序
1、展示目标(2分钟)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的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重视实验与媒体辅助,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实验和媒体资料可以丰富学 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通过测定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和酸碱 中和滴定实验及醋酸溶液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规律实验等来增强学生对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的理解和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认识化学与生 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2、难点: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移动,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5、教学关键
关键是抓住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其平衡也和化学平衡一样, 具有“动等、定、变”的特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基础知识梳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_____ 熔融状态下能够_____ 的_______ 。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_____ 熔融状态下都______ 能导电的_____ 。
例1•下列物质中① NaCl溶液②NaOH ③H2SQ ④Cu⑤ CHCOOH ⑥NH3H2O ⑦CO2 ⑧乙醇⑨ H2O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_________ 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能_________ 电离的电解质。
常见的强电解质:(1)强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强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大部分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弱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1)H2S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f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H2CC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NaHS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NaHC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弱电解质分子______________ 的速率和离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2•特点⑴弱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 __________________⑷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电离平衡常数K对于一元弱酸HA --------------------------------- H++A" K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受温度有关_________ ,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 ,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_________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①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浓度(1)改变弱电解质浓度a•加水稀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增大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外加试剂的影响【例]o.1moi/L 的CfcOOH溶液中CH;COOH CHX00' + H-A、硫酸溶液B食盐C、酒精D铜2、...............................................................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H3 - H2O= NH/+OH-B、NaHCQ二Na++HCQ-C、H2A 2H++?D、KCIC3= K++C I+3O2'3、下列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A B C D强电解质:HBr FeC3 H3PO4 Ca(OH匕弱电解质:HF HCOOH BaSQ HI非电解质:CC4 Cu H2O C2H5OH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化合物- -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 )A、该化合物水溶液不导电;B、该化合物饱和溶液导电能力较弱C、.该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D、该化合物溶于水中发生电离,溶质离子浓度小于溶质分子浓度5、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的正确说法是.......................... ( )A、由离子浓度决定;B、没有本质区别;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6、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是…()A、自来水B、0.5mol/L 盐酸C 0.5mol/L 醋酸D、0.5mol/L 氨水7、、下歹U说法正确的是 .................................. ( )A、强酸、强碱都是强电解质;B、可溶性碱都是强电解质;C、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D、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一定量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为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A.NaOH(固)B.H2OC.NWCI (固)D.CHsCOONa 固)9.................................................................................................................... 下歹U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不溶性盐都是弱电解质10.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熔化时不导电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C.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A •Ca(OH)2B •CH3COOHC •BaSO4D •CH3COONa12.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有错误的是A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 .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C •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同D .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13•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B.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B.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气属于电解质C.硫酸铜晶体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所以硫酸铜晶体能导电D.在一定条件下,电解质的电离都能达到电离平衡15.在O.lmol / L的CH J 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CHCOOM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滴加少量O.lmol /L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D.加入少量CHCOON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6.在NH 3・H2O 二J NH++OH的平衡中,要使NH -H 2O的电离程度及C(OH-)都增大,可采取的措施A.通入氯化氢B.加少量氢氧化钠固体C. 加水D. 升温17.H+浓度均为0.01mol/L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 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 .盐酸和醋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18.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热B.加少量水C.加少量盐酸D.加少量醋酸钠晶体19.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COOH、〜CH3COO「+『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直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B.升高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水20.向0.1 mol -L-1。
选修4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一 强弱电解质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
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
(2)非电解质 :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
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和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如石墨、Cl2、Cu 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但因其不是化合物,所以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两个条件只要具备一个的化合物即成为电解质,不比两个条件同时具备。
③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化合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才是电解质。
如Na2O 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Na+和O2-,而不是其水溶液电离出Na+和OH-;如NH3、CO2、SO3等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他们是非电解质。
④离子化合物(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自身含有离子,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固态或无水的液态酸中只有分子,不能导电,只有溶于水才会电离成离子而导电。
⑤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由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来决定。
⑥电解质自身不一定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实验探究电解质强弱: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的反应,并测这两种酸的pH 。
(1)HCl 和CH3COOH 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反应; (3)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C(H+)的大小;结论:(1)盐酸和醋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及PH 都有差别,这说明两种溶液中的H+浓度是不同的。
(完整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

【人教版】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课标要求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3、熟练掌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要点精讲1、强弱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水、酸、碱和盐;于非电解质的有:非金属的氧化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如:弱酸、弱碱和少量盐)。
注:弱电解质特征: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离子和电解质分子共存,而且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及非电解的判断2、弱电解质的电离(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种可逆过程)(2)电离平衡的特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同样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征。
①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②等: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③动:动态平衡,即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反应并没有停止。
④定: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存在,也有电解质分子存在。
且分子多,离子少。
⑤变:指电离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3)电离常数①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用K来表示。
舅达我二对一元開隈HAJI\H”②忒皆)•OH2UO3[T对■丿亡刃为at BOH:B<Hi--u*on②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或弱碱相对较强。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学课件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课件人教版高中化 学选修 四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课件人教版高中化 学选修 四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CH3COOH
CH3COO− + H+ △H>0
改变条件
移动 方向
C(H+) C(Ac-)
C(HAc) n(H+) n(Ac-)
电离 程度
升温
正向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CH3COO - + H+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
CH3COOH 结合
CH3COO - + H+
醋酸在电离过程中各微粒浓度有哪些变化呢?
c(HAc) V电离 c(Ac-)
c(H+) V结合
HAc
初溶于 水时
随后
最大 最大 变小 变小
最小 变大
一段时 间后
不变 不变 不变
最小 变大 不变
0 变大 不变
水
加热
平衡
移动 逆 正 逆 正 正
方向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课件人教版高中化 学选修 四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课件人教版高中化 学选修 四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外因: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 方向移动。 ②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越稀越电离)
变: 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课件人教版高中化 学选修 四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课件人教版高中化 学选修 四
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 )
A.Ca(OH)2 C.BaSO4
选修四 电解质

§1电解质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1. 特征:可逆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同离子效应。
3. 电离方程式用“”4. 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不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典例1 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 NH+4+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① NH4Cl固体②硫酸③ NaOH固体④水⑤加热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A. ①②③⑤B. ③⑥C. ③D. ③⑤典例2 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1) 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字母表示,下同)。
(2) 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 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 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 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____。
(6) 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7)将c(H+)相同、体积相同的三种酸,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反应至pH=7,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提高练习1. 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它们的()A.H+的物质的量相同B.C.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D.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2. 0.1 mol·L-1的醋酸与0.1 mol·L-1的盐酸,分别稀释相同的倍数,随着水的加入,溶液中c(H +)变化曲线(如图)正确的是( )3.在0.1 mol ·L -1 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CH 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 mol ·L -1 HCl 溶液,溶液中的c(H +)减小D.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 mol ·L -1醋酸溶液至0.01 mol ·L -1,随着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3COOH CH c H c +B.)()(3+-H c COO CH cC.)()H (33-COO CH c COO CH cD.)()(·)(33COOH CH c COO CH c H c -+ 5.在相同温度下,100 mL 0.01 mol ·L -1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 ·L -1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 的量B.CH 3COOH 的电离程度C.H +的物质的量D.CH 3COOH 的物质的量6.在25℃时,0.1mol ·L-1的HNO 2、HCOOH 、HCN 、H 2CO 3的溶液,它们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4.6×10-4、1.8×10-4、4.9×10-10、K 1=4.3×10-7和K 2=5.6×10-11,其中氢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 .HNO 2B .HCOOHC .HCND .H 2CO 3二.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H 2O +H 2OH 3O ++OH -或H 2O H ++OH -。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1、定义:○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如)○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如)○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如HClO、)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2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全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3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习题一】(2017秋•邢台期末)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2C2O4(乙二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草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常温下,0.1mol/L的H2C2O4溶液的PH=2C.浓度均为1mol/L=l的H2C2O4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硫酸的导电能力弱D.常温下,pH=4的H2C2O4溶液稀释100倍,pH约为5【考点】弱电解质的判断.【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电离程度,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只要说明乙二酸部分电离就能证明乙二酸是弱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草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草酸的还原性,不能证明为弱酸,故A符合;B.常温下,0.1mol/L的H2C2O4溶液的PH=2,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草酸为弱电解质,故B不符合;C.浓度均为1mol/L的H2C2O4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硫酸的导电能力弱,说明草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C不符合;D.常温下,pH=4的H2C2O4溶液稀释100倍,若为强电解质PH变化为6,pH 约为5,说明稀过程中草酸又电离出氢离子,存在电离平衡,说明为弱电解质,故D不符合;故选:A。
【习题二】(2017秋•平罗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D.不溶性盐都是弱电解质,可溶性酸和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与电解强弱无关;B.某些共价化合物是强电解质;C.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离子;D.某些不溶性盐是强电解质;某些可溶性酸是弱电解质;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是弱强电解.【解答】解: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故A错误;B.强电解质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氢;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强电解质的特征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不存在溶质分子,故C正确;D.不溶性盐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硫酸钡;可溶性酸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如甲烷,故D错误,故选:C。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

第一部分 电离平衡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和 。
根据电解质在 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 和 。
弱电解质 电离为离子,还有未电离的分子存在。
水也是 。
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 电离成 的速率和 重新结合成 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 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 平衡;③等:v 电离 v 结合(填﹥、=或﹤);④定:条件一定 与 的浓度一定;⑤变:条件改变, 破坏,发生移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① 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② 外因:主要是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温度:升温使电离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因为 是吸热过程。
b.浓度: 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馈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体积的0.5mol·L -1的盐酸、0.5mol·L -1CH 3COOH 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电能力:相同 C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前者大于后者B 、导电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D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2、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 、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4、在0.l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pH减小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浓度减小5、将体积都为10mL、pH值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mL和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值均为5。
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练习1: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E
A、H2CO3 B、NaHCO3 C、CH3COOH D、BaCO3(固) E、HCO3- + H2O F、HCO3- + H2O
2H+ + CO32Na+ + H+ + CO32CH3COO - + H+ Ba2+ +CO32CO32- + H3O+ H2CO3 +OH-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1 弱电解质的电离
1.能准确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能正确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3.会描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4.会分析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电离平衡的 影响。
知识回顾:
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够
②③⑤⑥⑨ 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时都不
(4) Cu(OH)2
Cu2+ +2OH-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CH3COOH → CH3COO - + H+
CH3COO - + H+ → CH3COOH
CH3COOH
CH3COO - + H+
思考与交流:
(1)当醋酸溶于水后, V(电离)和 V(结合) 怎样变化?
(2) 当V(电离) = V(结合) 时,可逆过程达 到一种怎样的状态?
⑦⑧
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NaCl溶液 ④Cu ⑦CO2
②NaOH ⑤CH3COOH ⑧乙醇
③HCl ⑥NH3·H2O ⑨水
(2) 清洁厕所常用盐酸,为什么不用较安全的醋酸?
因为盐酸的去污能力比醋酸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测定导电性实验中,灯光较亮的是
,
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
上述两种溶液均滴加0.1mol·L-1的硫酸溶液进行
中和,在滴入硫酸溶液的过程中,氨水导电性实
验的灯泡发光程度的变化是
。此过
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和
。
【例8】
⑶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⑷若使c点溶液中c(Ac-)增大,溶液c(H+)减小, 可采取的措施是:①
增大 减小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三、一元弱碱
NH
3H2ONH
4
OH
四、多元弱碱
Fe(OH)3 Fe3 3OH高中阶段,一步电离 五、两性氢氧化物
H
AlO
2
HO
2
Al(OH)
3
Al3
3OH
2
【例1】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 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CH3COO-、Cl- B.Mg2+、Ba2+、Br- C.Mg2+、Cl-、I- D.Na+、NH4+、Cl-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例5】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
0.10mol/L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
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
0.10mol/L的乙酸,经测定它们的pH从大到小依
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 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
【例3】将0.l mo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c(H+)和c(OH- )都减小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
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
分子的速率相等时, 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
衡状态 ― 电离平衡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
2.特征
等:V电离=V结合≠0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的浓
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变: 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②
③
【例8】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 导电能力I随加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 图所示,请回答:
⑴“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⑵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
。
【例9】在0.1mol·L-1的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NH3·H2O NH4++O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相同点 电离程度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表示方法
电离方程式用 “=”
电离方程式用 “”
电解质在溶液中 的微粒形式
离子
物质种类
强酸、强碱、多数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
分子、离子 弱酸、弱碱、水
问题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有何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有何关系?
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υ
υ正 电离
电离平衡
υ逆 结合 υ电离 =υ结合≠0 平衡
t
CH3COOH H++CH3COO-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一、一元弱酸
CH3COOHH CH3COO
CH3COOHH2OH3O CH3COO
二、多元弱酸
H CO H HCO
23
3
HCO H CO2
3
3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请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25℃时,50mL
0.10mol/L的醋酸溶液中,若分别作如下改变,对上
述平衡有何影响?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 方向
n(H+)
c(H+)
c(CH3COO-)
加入少量的醋 酸钠固体
向左
减小 减小
增大
加入镁条 向右 减小 减小
增大
微热(电离吸热) 向右
加入一定量的 水稀释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A.6mol/L NaOH溶液
B.6mol/L H2SO4溶液 C.CH3COONa固体 D.Na2SO4溶液
【例11】常温下,在25 mL 0.1 mol/L NaOH溶液中逐滴 加入a mL 0.2 mol/L CH3COOH溶液,有关混合 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例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状态下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CaCO3 = Ca2++CO32— B.NaHSO4 = Na++HSO4— C.H2CO3 H++HCO3— D.NH3·H2O NH4++OH—
【例4】在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
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
A.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3
【例6】甲、乙两瓶醋酸的浓度分别为1 mol/L和0.1mol/L,
则甲、乙两瓶醋酸中c(H+)之比
(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10。说明理由:
。
【例7】浓度为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各50mL,
在此平衡体系中,若按下列情况变动,请将变化 情况(增大用“↑”,减小用“↓”向左用“←”, 向右用“→”)填入表中。 条件的变化 升温 通氨气 加水 加NaOH(s) 加NH4Cl(s) 通CO2 电离平衡移 动的方向 n(OH-) c(OH-) c(导NH电3能·H力2O)
4
【例10】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反应Cl2 + H2O HCl + HClO达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大, 可加入(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概念 强电解质: 在水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强电解质。
HCl=H+ + Cl- 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类 弱电解质: 在水中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弱电解质。
CH3COOH
H+ + CH3COO–
包括: 弱酸 (如CH3COOH)、弱碱 (如
NH3·H2O) 、水
资料: 1.在20℃时, 每升的水中最多可溶解 BaSO 4 1.0×10-6 mol; 2.在20℃时, BaSO 4 的饱和溶液中c(Ba 2+ ) =1.0×10-6 mol/L;
BaSO4 属于 强 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的区分依据不是看该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也不是看其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而是看溶于水的 部分是否完全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