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答案
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思考题及答案
一、品析描写百草园的段落1.赏读第②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2)作者在写景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将其写得如此生动、美好呢?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百草园的可爱之景描绘得生动活泼而不显得杂乱无章的呢?3.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百草园中的景物?分别有什么作用?4.总结第②段描写景物的顺序。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第③-⑥段,思考问题1.美女蛇的故事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直接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三、阅读第⑦段,思考问题1.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2.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3.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四、阅读文本,思考问题1.“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2.怎样理解三个“也许……”句?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4.“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5.第⑨段在结构和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作用?答案一、1. (1)写了13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植物)菜畦、皂荚树、桑葚、何首乌、木莲、覆盆子,(动物)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2)既抓住景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
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石井栏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
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园中的其他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不单写出了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了儿童的羡慕。
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则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1.选出下面黑体字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hǎn稀少)人声鼎沸(fèi水开)B.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起)高枕而卧(ɡāo垫高)C.敛在盒里(lǎn放)拗过去(ǎo用力弯曲)D.无处觅食(mì寻找)总而言之(yán说)2.结合语境解释黑体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秘密)B.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把枕头垫高睡)C.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正派)D.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后,真是人声鼎沸。
(人声喧闹)3.下面句中加黑词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4.先选词填空,再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_______(A.现 B.晾 C.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_______(A.架 B.支 C.撑)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A.洒 B.放 C.撒)些秕谷,棒上_______(A.栓 B.系 C.扎)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A.牵 B.拉 C.拽)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A.收 B.拉 C.抽),便_______(A.捉 B.逮 C.罩)住了。
5.仿照例句,用一组排比句向朋友们简介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朋友,百草园真是我童年的“乐园”呀!春天,你看那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草长莺飞,二、提高训练阅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从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这两部分是通过一个过渡段连接起来的。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乐闻(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捕鸟的乐趣)。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三味书屋苦中有乐。
“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
“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②读书乐。
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
③课间休息乐。
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
④收获乐。
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二、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
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
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三、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矛盾的表现:①“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先生却挺“和蔼”。
②先生让“我们”读书,后来“我们”“静下去了”,他却“还大声朗读着”。
评价:对先生的评价不应过多贬斥。
从文中“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见鲁迅先生对他是十分敬重的。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附参考答案基础知识题1.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确凿(z2o)菜畦(qí)皂荚(ji2)B.桑椹(sèn)油蛉(lín g)斑螫(m2o)C.珊瑚(sh1n hú)骨髓(shuǐ)秕谷(bǐ)D.蝉蜕(duì)盔甲(kuī)倜傥(tì t3n g)2.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A.觅食、轻捷、质扑、收敛B.乘凉、监赏、啄食、缘由C.书塾、消释、颠倒、鼎沸D.绅士、蜡梅、渊博、恭敬3.选出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依次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人迹罕至(为人)方正同窗好友A.稀罕正方同伴B.稀少正确同事C.稀奇正派同行D.稀少正派同学4.对“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句话中“只”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单独,表现“我”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
B.仅仅,表现“我”听老师的话,是一个好学生。
C.单独,表现寿镜吾私塾式的教学方法对“我”的束缚。
D.仅仅,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
5.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本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_家。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选自《___________》,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内容都是___________。
鲁迅先生的两本小说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不必说_____的菜畦(),_____的石井栏,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______的黄蜂伏在茶花上,__________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
cuàn()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练习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练习及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原文(一)阅读课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以下问题。
(共12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题目9.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段文字对景物的描写,顺序是从局部到整体。
B.作者小时候听别人说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可以成仙,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所以他觉得自己被欺骗,对百草园有着不满的感情。
C.本段的中心句是“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D.这段景物描写中,详写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略写了斑蝥、何首乌、覆盆子。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所提到的四件事。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从修辞手法和感官的角度赏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答案
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
首先是读题目,看看题目能给我们阅读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⑴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⑵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⑶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
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
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
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以及答案一、课内语段阅读(3)现在是早已并屋子(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2)相传叫做百草园。
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4)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5)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介绍了百草园的(方位),百草园的(名称),百草园的(变迁),最重要一点概括出百草园是(乐园)。
2、文中的“似乎确凿”怎么理解?(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
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
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童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
3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概括(1)-(4)句所介绍的内容(1)位置(2)名称(3)下落(4)景物。
4.从第(5)句可以看出“我”对园子的感情(热爱)(怀念)5这段的中心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二、课内语段阅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答案1. 百草园的故事1.1 主人公百草园的主人公是孙思邈,他是一位古代中医药学家,也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草药学家。
他身为官员之子,却不喜权势,喜欢治疗疾病,让人们免于病痛的折磨,于是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草药,并在自己的家乡建了一个草药园,种植各种草药,让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草药,掌握治疗疾病的技能。
1.2 故事背景百草园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科技、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非常发达。
孙思邈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对中医药非常感兴趣,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中医药知识。
1.3 故事内容孙思邈在自己的家乡建了一个草药园,种植各种草药,名曰“百草园”。
百草园中有各种中草药,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这些草药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使人们更加健康。
在孙思邈的带领下,很多人都来到百草园观赏,其中不乏有城里的官员、学者以及民间百姓。
孙思邈会给大家进行草药解说,讲解草药的功效和治病方法。
此外,他还在百草园内建了一间药房,负责制药和发药,供给那些患病的人使用。
由于孙思邈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他在百草园中进行了很多实验和研究。
他研究了很多草药的性质和功效,并将这些成果记录在了《千金方》这本草药医学书中,并成为著名的医学经典。
2. 三味书屋的故事2.1 主人公三味书屋的主人公是郑板桥,他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是明朝末年的忠臣。
他因为不愿意向朝廷献殷勤,被贬谪到了千里之外的地方。
他与家人一起远离都市,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地方,建起了一间小小的书屋,这就是“三味书屋”。
2.2 故事背景三味书屋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明朝末年的时代背景下。
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的战乱时期,整个社会都十分混乱。
郑板桥不愿意向朝廷献殷勤,导致他被贬谪到了千里之外的地方,与家人一起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地方。
2.3 故事内容在“三味书屋”中,郑板桥每天都在读书、写字、画画,他最爱的就是书法和绘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答案(通用9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答案(通用9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下面是精心整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答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答案嘿,终于把《朝花夕拾》读完了。
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
它主要讲了:童年时的鲁迅先生从上学前常到百草园中独自玩耍嬉戏,和到上学后到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学习,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百草园虽然荒凉,但它却是的乐园。
三味书屋虽然是个私塾,但它却有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
世间再荒凉的地方,也可能是有些人的乐园,世间再枯燥的地方,也有快乐在流动,只不过你没发现而已,就如那一句,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整篇散文就叙写了鲁迅先生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最严厉的私塾上学的过程和心路历程。
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其中充满了童趣,对其中野草树木的热爱,还有对花鸟虫兽的活动,描写得无一不是栩栩如生。
而和百草园相比,三味书屋的景致却完全不同了,如果说百草园的清新神奇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三味书屋的昏暗枯燥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实际上文章前后是和谐统一的,即便是三味书屋的生活充满着陈腐味:学生进学要先向孔子行礼,在向先生行礼。
平时只能专心学习。
尽管私塾设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罚跪的规矩,但对于鲁迅而言同样是新鲜而快乐的。
对于这样的童年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再有了!读完这些文章,长叹一声童年的乐园乐屋,该向那里找寻?第二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答案无意间翻开初一语文教材,第一篇竟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一段时间,好像听说好多有名的没有名的人都认为鲁迅的作品该从教材中删掉的,即使道听途说也没有真凭实据,心里也觉得好大的不舒服,我是很喜欢鲁迅的作品的——便仔细的读了起来,鲁迅从中国的历史的字里行间看出了两个字“吃人”,我仔细的读着鲁迅的作品,试图从字里行间替他们发现其中的应该删去的理论或者替我自己发现不应该删掉的理由……终于发现,中国的教育离不开鲁迅,高效课堂的一步步深入,更需要从鲁迅作品的字里行间吸取养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及答案(供参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及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及答案1 我不知道为何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仍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或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或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或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一、这一段描述,写出了( )A、“我”对被送进书塾的各种原因的猜想。
B、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生活的酷爱。
C、表现了对书塾生活的厌恶。
D、写出了“我”对要被送进书塾的各种原因的猜想,表现了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和惜别之情,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二、(1)从结构上看,这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作用。
(2)第一段文字顶用的修辞方式是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三个“或许”表达了“我”如何的情感?选择正确的一项( )A. 表达了“我”因为要辞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情感。
B. 用疑问、猜想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辞别百草园时心里引发的震荡、依恋与无奈的情感。
C. 表达了“我”后悔当初不该该那么调皮,做了各种错事,现在只好甘愿受罚的思想。
、(一) 1 D 2 (1)承先启后(过渡)(2)排比(3)B(二)一、备选词:略。
特点作用:具体准确的展现捕鸟的进程和乐趣。
二、突出植物动物两方面,表现我顽皮、贪玩的本性。
3、有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
4、插叙;引发好奇心,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
5 、喜爱、迷恋6略7、插入6处。
表现儿童的好奇心,对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对传说有很强的探求心理。
展示了孩子的天真幼稚。
八、略。
九、D10、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盘子;视觉听觉味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及答案2 A①没必要说碧绿的菜畦,滑腻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没必要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答案,答案仅供参考哦。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 ) 菜畦( )宿儒( ) 倜傥( )( )敛( ) 脑髓( )桑葚( ) 斑蟊( )攒在一起( )秕谷( )拗( )盔甲( )锡箔( )( )人声鼎沸( )2、填空题: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节选自,作者原名。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⑵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⑵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 )⑶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4、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句式表明写作顺序是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B、两个“不必说”的内容是略写,“单是”的内容详写。
C、两个“不必说”是为“单是”作铺垫的。
D、这个句式表明这段文字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景的。
5、说说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6、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一个句子。
二、同步解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及参考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及参考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及参考答案【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1.选出下面黑体字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难以接近的(H)ǎN)巨大的声音(fèI沸水)b.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起)高枕而卧(括o垫高)c、塞进盒子里(L)N)弯腰(o)d.无处觅食(mì寻找)总而言之(yán说)2.结合上下文解释黑体字的错误之一是()a.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秘密)b、说只要你把它放在枕头旁边,你就可以仰卧。
(把枕头放起来睡觉)c.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正派)d、每个人都张开喉咙读了一会儿书后,一片喧嚣。
(大声)3.下面句中加黑词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上次见面已经七八年了,似乎只有一些杂草;但那是我当时的天堂。
4.先选词填空,再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薄雪不好;地面必须被雪覆盖一两天,鸟类很长时间没有地方觅食。
把一块雪扫到地上,用一根短棍子把一个大竹网挂在下面,在上面撒上一些谷壳,在棍子上扎上一根长绳子,远处的人们看着鸟儿下来啄食。
当他们钻到竹竿下面时,拉绳子(A.收,B.拉,C.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例句,用一组排比句向朋友们简介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我的朋友,百草园真的是我童年的“天堂”!春天,看看五彩缤纷的草地和飞翔的莺,二、提高训练阅读以下段落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思考题及答案
一、品析三味书屋的生活1.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选取了哪几个片段?2.你喜欢三味书屋的老先生吗?说说理由。
你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什么样的?3.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二、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情感1.文中的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2.三味书屋有没有我们感兴趣的事?试举例说明。
3.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4.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归纳写作特点四、拓展延伸阅读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三个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1.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
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
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
2.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
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四个字。
3.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
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
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过。
参考答案一、1.①提问“怪哉”虫;②小园玩耍(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③师生共读;④上课时偷玩(做戏,画画儿)。
2.示例1:喜欢,他是一位和蔼、宽容、淳朴、亲切、爱孩子、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老先生。
他和蔼地回学生的行礼、不常用戒尺和罚跪的规则,自己读书入神时宽容孩子们的游戏,给“我”读的书、对课越来越多。
示例2:不喜欢。
他教孩子们背不懂的书而不给讲解,对孩子不懂的问题不予解答而且“脸上还有怒色”。
他读书入神时不管孩子们在课堂上做小动作。
他是一个古板、教条、不负责的老师。
我希望自己的老师品德高尚,正直、善良,有责任心;学识渊博,幽默、热情;身体健康,家庭和谐、美满。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作业(含答案)docx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作业(含答案)docx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菜畦()斑蝥()收敛()脑髓()秕谷()倜傥()宿儒()人迹罕至()油línɡ()chán 络()桑shèn()mì食()蝉tuì()yuān博()kuī甲()锡bó()人声鼎fè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签赏。
B.会场上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云宵。
C.乔治看似申士、温柔,实则平庸、懦弱。
D.这位葛君便很恭敬地向他作揖问候。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研究古文字只有两年,但进步飞快,现在已经是这方面的宿儒了。
B.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C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D.在任何行业中,不管企业经营得多么成功,领导们都不应高枕而卧。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这是闰土的父亲所________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2)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________的沙漠。
(3)集市上万头攒动,________。
A.传授穷乡僻壤人声鼎沸B.讲授人迹罕至群情鼎沸C.传授人迹罕至人声鼎沸D.讲授穷乡僻壤群情鼎沸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鲁迅故乡绍兴的三月是一个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地方。
B.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C.为应对钓鱼岛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多艘海洋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
D.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
首先是读题目,看看题目能给我们阅读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⑴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⑵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⑶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
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
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
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本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
三、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
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