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11章 数学活动 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 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本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拓展。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不等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不等式的应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导: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准备PPT,用于展示解题过程和巩固知识。

3.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2元钱,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3元,问小明最多能买几本书?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和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4.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4.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4.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4.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方程的解法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解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应用解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不等式的概念,然后通过探究、交流、归纳,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方程的解法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不等式的解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解不等式的步骤和规则还不够明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和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不等式的解法,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并让学生尝试解不等式。

例如,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50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3倍,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让学生解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不等式,并解释不等式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在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后,教师给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和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练习题,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解答。

例如,给出一些形如“解不等式2x+3>7”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0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doc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0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doc

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教学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3、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能力要求1、通过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归纳及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类比,培养思维能力。

3、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法的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寻求合理、简捷的解法,培养运算能力。

三知识点、思想方法总结:1.类比法:类比方法是指在不同对象之间,或者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根据它们某些方面(如特征、属性、关系)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利用已有知识去认识新知识和加深理解新知识,如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将其与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类比,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应将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类比,类比如下表:(1)基本性质比较:2.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轴上表示数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比在数轴上表示数又前进了一步,本章中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不等式有无数多个解,并易于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3. 注意事项总结:(1)对不等式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内容的学习,应复习对比等式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以比较异同。

(2)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时,一定要慎重,特别是该数是负数时,一定不要忘记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如果不对该数加以限制,可有三种可能。

以不等式5>3为例,在不等式5>3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a时有下面三种情形:3a>2a(a>0) 3a=2a(a=0) 3a<2a(a<0)(3)不等式的解集x<a与x≤a(x>a与x≥a)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空心圆圈与实心圆点的区别。

(4)如果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各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则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教案

分享!法;
(2)领悟一种思想:在“选
择优惠方案”的过程中领悟“分类
讨论”的数学思想;
(3)体验一种过程:继续体
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
程.好地学习数学.
(2)师生互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
课后作业:
1.必做题:课本P133“练一练”
2.思考题(选做):有人问一位数学老师,她所教的班级有多少个学生,这位老师风趣地说:“一半在学数学,四分之一在学音乐,七分之一在读英语,还剩不足6位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试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参考答案:
解:设这个班共有x个学生,
由题意,得
x-(
x
2+
x
4+
x
7)<6.
解之得x<56,
又因为
x
2,
x
4,
x
7均为正整数,
所以x=28.
答:该班共有28名学生.
(1)通过
课后作业,教师
及时了解学生
对本节知识的
掌握情况,知识
延伸,使学生能
力得以提高.
(2)练习
能充分体现本
节课的重点,能
准确及时地了
解教和学的效
果,巩固了教学
目标.。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1《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1《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1《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1》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求解方法,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对实际问题理解的不到位,不能准确地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实际问题,找出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能够正确列出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2.教学PPT。

3.相关案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明身高1.6米,小华比小明高,小华的身高是多少?”让学生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身高问题等,让学生尝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

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商品原价大于等于50元,打8折。

小华想买一件衣服,原价是80元,她能享受打折优惠吗?”学生独立解答这个问题,并解释解答过程。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1.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公开课教案_1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1.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公开课教案_1

课题:11.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会解不含有分母的简单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3.通过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学习重点:不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学习过程:一.【情景创设】1.尝试着将以下不等式分类.(1)5>3; (2)x ≥2.9; (3)2x <3y -1; (4)x 2-1>2x ;(5)1x >x ; (6)7x +2≤44; (7)2x <3x -3; (8)13y +4≥0.2.解方程:(1)7x +2=44. (2)2x =3x -3二.【问题探究】活动1:由情景创设1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归纳: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练习:已知3m -2x 2-m <1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 = .活动2:如何求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1)7x +2≤44; (2)2x >3x -3自学要求:(1)自主阅读课本第127页至第128页例1部分;(2)能说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每一步的依据;(3)归纳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4)通过对比,能说出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和区别。

问题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1433y +> (2)4x ≥2x +3; (3)-12a -1≤2.问题2:求不等式3x +6≥5x +2的非负整数解.三.【变式拓展】问题3:当x 取什么值时,代数式3x -4的值大于代数式2x +1的值?问题4:解关于x 的不等式3x -2>a +2x问题5:你能求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11a x a ->-的解集吗?四.【总结提升】本节课的收获是五.【当堂反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 教材分析1.本节课内容为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1.4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该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不等式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2.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教材还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1.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为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打下了基础。

2.学生对于解不等式这一概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3.学生可能对于不等式的解法与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对比和分析来澄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能够正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2.教学难点:不等式的解法与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采用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不等式的解法与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准备PPT,用于展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和方法。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解题过程。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0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4).doc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0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4).doc
一元一次不等式
课题
第十一章小结4
课型
新授 课
教学目标
1.不等式有关概念及性质,解不等式(组),会运用不等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不等式解集的理解及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不等式有关概念及性质,解不等式(组),会 运用不等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不等式解集的理解及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目标展示】
不等式有关概念及性质,解不等式(组), 会运用不等式模型解 决实际问题
【章节回顾】
回顾一:不等式及其性质
不等式性质应用若 ,用“>”号或“<”号填空:
, ;- - , ,
变式训 练:已知(2a-1)x<4的解为x> ,则a的取值范围为
回顾 二:不等式(组)解集
1.若不等式组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11B.m>11 C.m≤11D.m≥11
2.若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1,则a的取值范围是。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例题1.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3[x-2
(3) (x-7关于 的不等式组 只有四个整数解,则实数 的 取值范围是
【章节归纳】
归纳本章知识结构,主要内容、典型题目、数学思想及方法等
五、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中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本册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不等式组,如何求解不等式组,以及如何判断不等式组的解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等式,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不等式组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不等式组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强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组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能够判断不等式组的解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判断不等式组的解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不等式组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判断解集的方法。

同时,利用小组讨论法和师生互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PPT和黑板。

3.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组的概念,例如:“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60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两倍,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从而引出不等式组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不等式组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不等式组的解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不等式组的题目进行求解,并展示解题过程。

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和解题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不等式组的练习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和解答疑问。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1.5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_17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1.5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_17

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一、教材分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后,进一步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将本课时的知识与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进行类比,进一步了解不等式和方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不等式和方程一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的数学模型。

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接下来学习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

2、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找出不等关系并用准确的不等式表示出来。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有方向地探索。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按下图所示的搭法,用少于50根的火柴棒最多可以搭多少条“小鱼”?图(1)图(2)图(3)学生填空:先找规律:图(1)中共有1条鱼,用了8根火柴棒;图(2)中共有2条鱼,用了14根火柴棒;图(3)中共有3条鱼,用了20根火柴棒;……再归纳:图(n)中共有n条鱼,用了(2+6n)根火柴棒。

那么用少于50根的火柴棒最多可以搭多少条“小鱼”?解:由题意得:2+6n<50解之得:n<8答:最多可以搭7条“小鱼”。

学生观察图片,按照图片内容寻找规律,并完成填空。

从图片中总结规律,找到第n张图片所需火柴的根数。

根据关键字“少于”列出不等式。

学生从图片入手,观察每一幅图中“小鱼”条数及火柴根数,总结出规律后,完成题目,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苏科版七年级下数学 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数学 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案

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

(2)知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点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2)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实际问题中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并通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2)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探索活动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小组合作:同座位两人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共同的特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系数不等于0,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注:①一元值含有一个未知数.②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一起总结.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同座位两人先观察再展开讨论.通过让学生观察不等式在形式上的共同点,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从而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9248x x≥+<、、2-3x x<、1403y+≥⎧⎪⎨⎪⎩(二)概念辨析下列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______(填序号)解:①有两个未知数,故不是.②x的次数有2次,故不是.③不含有不等号,故不是.④不是整式,故不是.⑤是.⑥是.让学生独立写出答案.分析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学生通过已有的概念来判断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三)探索活动情境:一棵高70cm的小树,平均每周长3cm,几周后这棵小树的高度超过100cm?解:设x周后小树的高度超过100cm.问题:①所列的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吗?(是)②如何解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呢?(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两边都减去70得合并同类项得不等式两边都除以3得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你能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吗?从小树高度入手,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列不等式.总结解不等式步骤:①移项②合并同类项③系数化为1.在教师的引导下列出不等式.思考如何解该不等式.体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从生活中的小树高度出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如何通过不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感受解一元一次方程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区别与联系,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四)例题精讲例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析:不等式中有括号,应先去括号.解: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分析例题特点,并板书解不等式过程.感受解不等式的步骤与书写格式,注意解不等式过程中的易错点.通过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样的步骤来解不等式,总结如何解含有括号的不等式.(五)及时巩固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指导学生独立完成.4位同学上台板书.熟悉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总结解不等式过程中的易错点.(六)能力提升1、若不等式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____.2、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的值不大于代数式的值?3、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有____个.4、三个连续正偶数的和小于21,这样的正偶数有多少组,把它们都写出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学生先思考,再与组员合作完成,每小组选代表为讲解员.在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解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作用,同时组员之间通过合作学习,火花碰撞.(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请谈谈你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的收获及困惑.学生自我总结.在学生自我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形成知识框架.。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6.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6.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6.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1章第6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不等式组,使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难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不等式组的含义,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2.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应用。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含义,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并运用不等式组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不等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组的解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不等式组,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和解法。

2.实例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不等式组解决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不等式组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展示不等式组的解法,引导学生发现解法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一些简单的不等式组,并总结解法步骤。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章节,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如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如何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不等式,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还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建立直观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掌握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2.能够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如何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满100元减30元,如果小明有200元,他最多可以购买多少钱的商品?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ax + b > 0(其中a, b为常数,a≠0)求解方法:分别求解每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例1:求解不等式组:2x - 3 > 0,x + 1 ≤ 4例2:求解不等式组:3x - 7 < 0,x - 2 ≥ 1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2《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2《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2《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5.2》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稍显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列出不等式并求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并求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家和小华家相距3km,小明以60km/h的速度骑自行车去小华家,问小明需要多少时间到达小华家?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

小明家和小华家相距3km,小明以60km/h的速度骑自行车去小华家,可以得出不等式:时间≤ 3/60。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0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2).doc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1.0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2).doc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难点
熟练地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式(组)解决问题,综合应用不等式、方程、函数的知识进行解题。
教法
分析讨论,引导自学,练习等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知识梳理
1、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审、
(2)设、
(3)找、
(4)、列、
(5)解、
(6),答其中关键是正确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
例1、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 种商品 进价12万元,售价14.5万元,每件乙两种商品进价8万元,售价10万元,且它们的进价和售价始终不变,现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
(1)该公司有哪几种进货方案?
(2)该公司采用哪种进货方案可获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万元?
(3)若用(2)中所求得的利润再去进货,请直接写出获得最大利润的进货方案。
做练习:
1、阅读P28~29的小结与思考的知识梳理,完成P30第9~13题。
分析讨论,解答




教学内容
个案调 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B型的陶艺品,学校现有种制作材料36kg,乙种制作材料29kg,制作A、B两种型号的陶艺品用料情况如下表:
2、方程、函数、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方程刻画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不等式刻画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函 数是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当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 值确定时,可以利用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函数中的一个变量取值范围时,可以利用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的范围。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公开课教案_23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公开课教案_23

1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6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二、教材分析: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要求学生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并且本课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来类推地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些概念,尝试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进行培养。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创新意识,为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更好运用数学作准备。

三、学生分析:学生在本章第四节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分三步进行:画数轴、定界点、走方向。

本节我们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此由一元一次不等式猜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集的概念;(2)能利用数轴找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3)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过程与方法:(1)合作类推法;(2)自主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3)启发诱导式教学.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意识;(2)加强运算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培养思维的全面性;(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五、教学重点:1、理解有关不等式组的概念。

2、会解由简单的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教学重点突破办法:在本章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此让学生从字面上来推断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并请大家交流后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这样,学生在猜想和推断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关系后,能更好的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六、教学难点:在数轴上确定解集。

数学活动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活动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活动: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活动介绍本次数学活动是由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的第十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推出的。

通过此次调查活动,学生将能够进一步了解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不等式的应用。

此次活动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学生,适合在数学课上进行。

活动目标1.熟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2.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活动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纸和笔•学生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活动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将主题“一元一次不等式”介绍给学生,并向学生展示几个实际问题:小明要在家修理自行车,但他只有300元,他需要在购买材料与零件的时候花不超过300元,请问最多能够购买多少钱的材料与零件?小明考试想要成绩及格,而及格的分数为60分,而他只得到了X分,请问他需要至少得到多少分,才能及格?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了解到这些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

第二步:学习教师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解法,并在课堂上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

帮助学生了解到以下的知识点:•不等式的符号及其含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加减、乘除、移项等)•求解不等式的方法第三步:调查教师让学生在班级内进行调查,首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总结出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调查表中记录下来。

问题学生姓名解决方法结果小明只有300元,他需要在购买材料和零件的时候花不超过300元,请问最多能够购买多少钱的材料和零件小明考试想要及格,而及格的分数为60分,而他只得到了X分,请问他需要至少得到多少分,才能及格?……第四步:汇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让学生将调查结果呈现给整个班级。

让学生将自己列出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结果进行汇报,并且在班级内进行讨论。

活动评价通过此次调查活动,学生将会学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解法的同时,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进一步加深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活动 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教学目标1.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过程.2.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学重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学模型,建立不等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找到不等关系,并用准确的不等式表示出来.教学准备发动学生采访周围熟悉的有关人员,去工厂、商店等地方,观察和收集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一些数据和数量关系,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关的实际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设计一、情境“端午”假期,赵玉星同学在家里洗碗.洗碗后,碗要放到碗柜里.为了节省碗柜空间,她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6只饭碗摆起来的高度为15cm ,9只饭碗摆起来的高度为20cm ,她家的碗柜每格的高度为36cm.则一格碗柜最多能放几只这种饭碗?(注:饭碗的大小形状都一样,且碗与碗之间无缝隙)【设计意图】情境选自学生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洗碗、摆碗的情境,导入本节课,揭示课题,同时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习的热情、兴趣.师:生活中处处都有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等式是刻画这种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表示不等关系的最基本工具,同学们也能够去调查、发现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现在我们有请赵玉星同学和我们分享一下她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赵玉星分享)师:今天这节课希望同学们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模型的理解和应用.下面开始本节课的探究之旅.二、探究1.你能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3,5x x x 吗?【设计意图】通过解三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进一步熟悉口诀在解不等式组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画数轴找解集的公共部分,进一步熟悉数学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师:首先考考大家,你能解由三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吗?大家动手试试看.学生画数轴找解集的公共部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教师平板拍照上传A 同学解题过程.师:我们看一下A 同学做的对吗?生:对师:不错,画数轴是确定不等式组解集的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大家都是用这个方法解决的吗?生:不是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生:口诀.根据“同小取小”,确定前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为3<x ,再根据“大小小大取中间”找到这个解集和第3个解集的公共部分为32<<-x .2.一个不等式常常可以有不同的实际意义.例如,不等式2143≤+x 的实际意义可以是:小明准备用21元买笔和笔记本.已知笔每支3元,笔记本每本4元,如果小明买了1本笔记本,那么她最多还可以买几支笔?你能给出这个不等式不同的实际意义吗?【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思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意义,再次构建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及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师:同二元一次方程一样,一个不等式常常可以有不同的实际意义,你能给出不等式2143≤+x 不同的实际意义吗?学生合作交流2分钟,2位同学口答.三、例题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含参数的不等式中求参数值或范围的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回顾一下.例1.已知不等式组⎩⎨⎧<>.,1a x x(1)如果这个不等式组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学生思考10秒,随机,生口述,师平板板演生:根据“大大小小是无解”可得a >1.考虑特殊情况a =1时,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是1>x 和1<x ,两个解集没有公共部分,不等式组仍然无解,因此可得a ≥1,即1≤a .(2)如果这个不等式组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学生思考10秒,随机,生口述,师平板板演生:根据“大小小大取中间”可得a <1考.虑特殊情况a =1时,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是1>x 和1<x ,两个解集没有公共部分,不等式组无解,因此a =1不合题意.所以a 应满足a <1,即1>a .(3)如果这个不等式组有2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批注作答,展示优秀作业进行适当点评生:先画数轴,在数轴上表示1>x 的解集.由不等式组有2个整数解,可得整数解为2和3,则a 应满足43<<a .分别考虑a =3或4时是否符合题意,当a =3时,不等式a x <即为3<x ,这与整数解2和3矛盾,不合题意,舍去;当a =4时不等式a x <即为4<x ,与整数解为2和3吻合,符合题意,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43≤<a .师:概括起来讲,解决这类问题有主要三步骤——生:“画数轴”、“定范围”、“取特殊”.师:三步骤中相对容易弄错的是——生:“取特殊”.师:大家想一想,“取特殊”这个环节是不是和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检验很类似?只要把取的特殊值代入原不等式组中,看是否符合题意,符合就保留,不符就舍去.事实上,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知识联系起来.比如前面提到的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以及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等.它们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和各自的特殊性,大家可以在类比中进一步领会不等式有关知识的特点和本质.【设计意图】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的情况,有解、无解、有若干特殊解等情况来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某个参数的范围,是常见题型,它考察了学生对不等式组解集的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等方面,也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为后面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问题的解决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例2.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 ,13,若x 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A .2个B .3个C .5个D .13个学生思考5秒,举手回答. 生:由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不等式组⎩⎨⎧>+>+xx 132132,,解得1511<<x .师: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要不要再列出不等式213>+x ?为什么?生:不需要.因为13比2大.师:本题还有其它解决的方法吗?生: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213213+<<-x ,直接可得1511<<x .变式:一个三角形的3边长分别是cm x cm x xcm )2()1(++、、,它的周长不超过39cm ,求x 的取值范围.生:由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不等式组⎩⎨⎧+>++≤++++213921x x x x x x ,,解得121<<x .师:本题和上一题相同的地方是都要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但本题还应满足周长不超过39cm 这个不等量关系.此外,因为本题三边之间有明显的大小关系,所以只要满足两条较小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另外两种情况无需考虑.【设计意图】本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简单应用,它有效的结合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体现了知识的前后联系,综合应用.本题除了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需要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熟悉有时可以根据三边的大小关系,用较为简单的不等关系解决问题,而不是千篇一律列出三个不等关系的式子.四、应用1. “端午”假期,赵玉星同学在家里洗碗.洗碗后,碗要放到碗柜里.为了节省碗柜空间,她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6只饭碗摆起来的高度为15cm ,9只饭碗摆起来的高度为20cm ,她家的碗柜每格的高度为36cm.则一格碗柜最多能放几只这种饭碗?(注:饭碗的大小形状都一样,且碗与碗之间无缝隙)师: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生:一审、二设、三列、四解、五答.师: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主要有:(1)审:分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师:现在请大家说一说,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生:等量关系是6只碗高15cm,9只碗高20cm ;不等量关系是碗高小于或等于36cm.师:如果设碗底高x cm ,碗身高y cm ,可以得到怎样的数量关系?生:⎩⎨⎧=+=+.209;156y x y x师:解这个方程组得⎪⎩⎪⎨⎧==535y x .现在知道碗底和碗身的高度了,如何确定一格碗柜最多能放几只这种饭碗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解决,拍照上传.生:设一格碗柜能放a 只这种饭碗,可得不等式36535≤+a ,解得6.18≤a .答:一格碗柜最多能放18只这种饭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切身经历、观察、发现,提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问题,通过她提出的问题,所有同学一起思考,构建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同时也构建了二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在学生认真、仔细分析问题后,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2.为参加学校近期举行的“舞林大会”,初一(10)班张恒翼同学要为他们演出团队选购演出服装.经过精挑细选,最终目光定格在A 店和B 店.两家店服装款式和做工相差不大,同类款式价格相仿,但是优惠方案不同:在A 店累计购买金额超过500元后,超出的部分打九折;在B 店累计购买超过400元后,超出的部分按九五折出售.张恒翼同学应该选择哪家店购买演出服?师:大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这个问题属于哪种类型的实际问题?生:方案选择类.师:大家再进一步思考,本题中方案的确定和什么有关呢?生:购买服装的费用.师:如果设购买服装费用为x 元,接下来我们用什么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生:不等式.师:下面请同学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完成,师总结师:当500>x 时,在A 店实际付款数为509.09.0)500500+=⨯-+x x (;当400>x 时,在B 店实际付款数为2095.095.0)400400+=⨯-+x x (. 师:换言之,当x 取值在什么范围时两家店都没有优惠,选择两家店都一样? 生:400≤x师:当x 取值在什么范围时B 店有优惠,A 店没有,选择B 店购买演出服; 生:500400≤<x师:当500>x 时,两家店都有优惠,该如何做出选择呢?生:设A 店优惠,得不等式2095.0509.0+<+x x ,解得600>x ;设B 店优惠,得不等式2095.0509.0+>+x x ,解得600<x ;设两店费用相同,得方程2095.0509.0+=+x x ,解得600=x .师:刚才我们分别按照400≤x 、500400≤<x 、600500<<x 、600=x 、600>x 五种五情况进行了讨论,每种情况分别对应一个选择.五种情况虽然取值范围各不相同,但选择只有几种?生:三种师:对,要么选择A 店购买,要么选择B 店购买,要么两家店都可以选择.那么什么情况下去A 店购买,什么情况下去B 店购买,什么情况下两家店都可以选择?(思考10秒,同学回答)生:当400≤x 或600=x 时,A 、B 两家店费用相同,两家店都可以选择;当600400<<x 选择B 店购买演出服;当600>x 时选择A 店购买演出服.师:××同学的回答是否正确呢?我们知道数轴可以非常直观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下面我们借助数轴来帮助我们判断.师:观察图形我们不难发现,当400≤x 时,因为A 、B 两家店都没有优惠,所以两家店都可以选择;而当600=x 时,因为两家店优惠一样大,所以两家店都可以选择.综上所述,是不是可以概括为当400≤x 或600=x 时,两家店都可以选择?生:是的.师:当500400≤<x 时B 店有优惠,A 店没有,选择B 店购买演出服;当600500<<x 时B 店优惠大,选择B 店购买.这样,是不是可以概括为当600400<<x 选择B 店购买演出服?生:是的.师:当600>x 时A 店优惠大,选择A 店购买,这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同学的回答完全正确.【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学生为“舞林大会”购买演出服这样的切身经历,同样提出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供全体同学共同来探究.本题属于方案的选择,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同时还要结合方程的思想共同来解决问题,对于提升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五、总结提升师:生活中处处都有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进一步熟悉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吗?学生总结,师概括.师:用不等式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一、数学建模,恰当地选择未知数,通过列不等式建立不等式的数学模型.二、数学解决,解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三、解释应用,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释和检验.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期待我们下次课再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小结,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数学模型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解不等式 列不等式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集 解释、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