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疾病的护理PPT

合集下载

运动障碍疾病护理查房PPT

运动障碍疾病护理查房PPT

04
患者评估与护理措施
患者评估内容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用 药情况等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运 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等
实验室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 血液检查、神经传导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 MRI等,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心理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 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情况
运动障碍疾病护理查房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03 05 07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护理查房目的与流程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6
总结与建议
运动障碍疾病概述 患者评估与护理措施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01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02
运动障碍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运动障碍疾病定义: 一组主要累及运动系 统的慢性疾病,表现 为运动功能异常、运 动协调障碍或丧失
监测与调整: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 划和措施。
护理措施实施与效果评价
护理措施:根据 患者、康复 训练等方面
实施过程:详细 记录护理措施的 执行情况,包括 执行时间、执行 人、执行效果等
效果评价:对患 者进行定期评估, 了解护理措施的 效果,及时调整 护理计划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定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迹象。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因饮食不当 引起的并发症。
运动康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 身体免疫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控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药物控制方案,有效控制病 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课件

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课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2
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预防疾病发生。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03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降低运动神经元
病的发病风险。
早期筛查与诊断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及早发现运动神经元病的 早期症状。
观察症状
留意身体出现肌肉无力、 萎缩、震颤等症状,及时 就医检查。
家属的心理支持与培训
提供心理支持给家属
理解家属的担忧和焦虑,为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培训家属照顾技巧
教导家属如何应对患者的情感问题、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照顾。
加强家属间的交流与分享
组织家属交流会,让家属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社会支持与资源链接
01
02
03
链接社会资源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 社会资源,如慈善组织、 志愿者服务等。
运动与康复训练
总结词
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
详细描述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运动和康复训练,包括物 理治疗、职业疗法和言语疗法等。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进 行日常活动,如散步、做家务等。
心理护理与沟通
总结词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 和有效沟通,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 。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肌萎缩侧索 硬化症、进行性肌肉萎缩、进行 性延髓麻痹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 境因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
病理机制
病变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 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导致 神经元变性、坏死或凋亡。

骨科护理ppt课件

骨科护理ppt课件

骨科护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 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
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智能化护理
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 护理效率和准确性,减轻护理人员 的工作负担。
康复一体化
加强骨科护理与康复治疗的衔接, 提高康复效果,缩短康复周期。
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建议
加强培训
定期对骨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 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骨科护理ppt课件
目录
• 骨科护理概述 • 骨科疾病与护理 • 骨科护理技术 • 骨科护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 骨科护理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骨科护理概述
骨科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骨科护理是针对骨骼、肌肉、韧带等运动系统的疾病进行的 专业护理,旨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预防并发症。
特点
骨科护理涉及多种疾病类型,如骨折、关节炎、脊柱疾病等 ,需要针对不同疾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骨科护 理需要运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如伤口处理、康复训练等, 以促进患者康复。
关节置换手术前后,需要对患 者的病情状况、自身认知情况 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
康复训练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在康 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并发症预防
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 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实践
总结词
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实践涉及多个方 面,包括手术前后的护理、疼痛管理 、康复训练和并发症预防等。
骨科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骨科护理,患 者可以减轻疼痛、恢复功 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性疾病 ppt课件 (2)

运动性疾病  ppt课件 (2)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症状与体征
◙ 昏厥型:主要表现为一时性
意识
丧失。昏倒前,常伴有头晕、耳鸣、眼
前发黑、乏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昏倒后,意识丧失、手足发凉、脉搏增
快或正常、血压下降或正常、呼吸减慢
或加快。清醒后,全身无力、精神不佳,
常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症状与体征
情绪改变(烦躁、易怒、无训练欲望) 等类似神经官能症症状,称为“特殊神 经官能症”。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症状与体征
(因疲劳程度不同而各异)
(二) 消化系统症状 ◙ 食欲下降、纳差、恶心、呕吐、肝区疼
痛、腹泻或便秘、腹痛、腹胀等胃肠功 能紊乱,个别运动员可以出现消化道出 血症状。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2、迅速送医院治疗,运送时要使病人保持半 卧姿势。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预 防:
◙ 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注意渐进性,量力而 行。
◙ 做好准备活动,参加大运动量的比赛应做 体格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能参 加比赛,感冒、扁桃体炎患者也不要参加 比赛。
◙ 伤病初愈或中断训练一段时期后,要逐渐 增加运动量。
◙ 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表现为 运动中或运动后不久,出现头晕、眼 花、步态不稳、面色苍白、发绀、呼 吸因难、极度衰弱、恶心、呕吐、咳 嗽、咯血、胸痛、右季肋部痛,甚至 意识丧失。检查时心律不齐、脉搏快 而弱、血压下降等。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急救处理:
1、平卧,保暖,给服热糖水或镇静剂。对于 有心力衰竭的人,应注意安静,使他半卧, 采用针刺或指点内关和足三里,昏迷者可在 此基础上加人中、百会、涌泉。
◙ 比赛安排不当(如比赛过多、休息不足和 带伤参赛)

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心理护理:给病人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关心、尊重病人,多和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导克服焦躁、悲观情绪,适应病人角色的转变;避免不良刺激和伤害病人自尊的言行;鼓励病人克服困难,摆脱对照顾者的依赖心理,增强自我照顾能力与自信心;营造和谐与舒适的修养环境,建立医院、家庭、社区的协助支持系统。
偏瘫: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常伴有瘫痪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等,多见于一侧大脑半球病变,如内囊出血、大脑半球肿瘤、脑梗死等。
截瘫:指双下肢瘫痪。多见于脊髓胸腰段的炎症、外伤、肿瘤等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伤。
二、临床分类
不随意运动 指病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出现不受主观控制的无目的的异常运动。
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正确的卧位姿势可以减轻患肢的痉挛、水肿、增加舒适感。不同的体位均应备数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软枕以支持,避免被褥太重或过紧,翻身主要是躯干的旋转,它能刺激全身的反应与活动,是抑制痉挛和减少患侧受压最具意义的活动。1.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肩关节向前伸展并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手掌向上放在最高处,患腿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2.仰卧位:为过渡卧位,因为受颈牵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增强,应尽可能减短时间。3.健侧卧位:患肩前屈,手平放于枕头上,伸肘,下肢膝、髋屈曲,髋稍内旋,偏瘫、截瘫病人每2小时翻身一次。
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鉴别
体 征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瘫痪分布 整个肢体为主 肌群为主 肌张力 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减低,呈迟缓性瘫痪 键反射 增强 减低或消失 病理反射 阳性 阴性 肌萎缩 无或轻度萎缩 明显 肌束震颤 无 有 皮肤营养障碍 多无 常有 肌电图 神经传导正常,无失 神经传导异常,有失 神经电位 神经电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急性疼痛 与骨折、肢体肿胀、感染等有 关。
2.躯体活动障碍 与疼痛、制动、外固定有 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 关节僵硬等。
护理措施
(一)现场急救护理 1.抢救生命:骨折病人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休克、大出
血、窒息、张力性或开放性气胸时,配合医生或独立 进行现场急救。 2.处理伤口:伤口用无菌敷料或现场最为清洁的布类进 行包扎,以压迫止血和避免伤口进一步污染;伤口出 血用绷带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使 用止血带止血时,注意标明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每40 ~60分钟放松1次(2~4分钟)。
痛,无法起身。查体见右下肢呈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外 旋、短缩畸形,大粗隆上移,右髋部有压痛,纵向叩击痛 阳性。医嘱:髋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立即。 ❖ 工作任务:
1.正确对病人进行搬运。 2.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3.对病人实施护理措施。
概念与分类
1.骨折(fracture):是指骨的连续性和(或)完整性的中断。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运动系统疾病的护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第一节 骨折病人的护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骨折病人的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 ❖难点:骨折病人的护理评估

工作情景与任务
❖ 导入情景: 72岁的陈老太太,在洗澡时不慎滑倒,出现右侧髋部疼
概念与分类
概念与分类
4.根据骨折处的稳定性分类 (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固定后不易发生
再移位者。例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嵌插 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固定后易发生再 移位者。例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概念与分类
5.根据骨折时间长短分类 (1)新鲜骨折:3周以内骨折。 (2)陈旧性骨折:3周以上骨折。
护理评估
(4)骨筋膜室综合征:最 多见于前臂和小腿闭合性 骨折。主要表现是局部剧 烈疼痛、肿胀、皮肤张力 增高、有时可见到水疱, 肢体呈微屈曲状态,被动 伸展剧痛,远端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骨筋膜室综 合征处理不当可导致缺血 性肌痉挛严重并发症。
(5)关节僵硬:这是骨折 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晚 期并发症。
果及骨折愈合情况等。 (2)CT、MRI检查:了解结构复杂的骨折和其他组织的
损伤,如脊柱骨折引起脊髓损伤的情况。
护理评估
(五)处理原则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1)复位:有手法复位、手术复位、牵引复位。 (2)固定:有外固定和内固定
①外固定: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架、牵引固定(皮牵 引、骨牵引、牵引带牵引); ②内固定:螺丝钉、钢板、髓内针、克氏针、张力带内 固定等。 (3)功能锻炼: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功能锻炼
起,平行放下,始终保持脊柱中立位,切忌背驮、抱托或坐立 ; (3)颈椎骨折者,须用双手牵引头部,使颈椎维持中立位,平 置病人于硬板上,在头颈两侧放置沙袋或布团以限制头颈活动 ,现场有条件者可在牵引下安放颈托。
向; 2.了解受伤后的急救处理经过; 3.既往有无骨质疏松、骨肿瘤史或骨折和手术史; 4.询问病人近期有无服用激素类药物及药物过敏史。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一般表现:肿胀、瘀斑或出血、疼痛和压痛、功能障碍
等表现。开放性骨折病人可见到伤口出血并可有骨质外 露。 2.专有表现: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3.并发症 (1)休克 (2)神经、血管损伤 (3)感染
界相通。
3.根据骨折的程度及形态分类 (1)不完全性骨折:骨折后,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
部分破坏中断。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 (2)完全性骨折:骨折后,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中
断。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 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 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离等。
骨折愈合
(二)影响骨折愈合因素 1.全身因素:年龄、性别、发育、营养及健康状况等; 2.局部因素:骨折的类型和数量、引起骨折的原因、骨折
部位血运情况、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神经功能障碍、 感染、软组织的嵌入; 3.治疗因素:过度牵引、复位不及时或复位不当等。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评估病人的受伤经过,外力的大小、性质和作用方
2.根据骨折原因分类 (1)外伤性骨折 ①直接暴力性骨折;②间接暴力性骨折;③牵拉暴力性骨折; ④疲劳应力性骨折(长途行军致第2、3跖骨骨折) (2)病理性骨折:骨肿瘤、结核、骨髓炎等疾病所致骨破坏在轻
微外力作用下引起骨折。
概念与分类












间折






概念与分类
2.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皮肤黏膜完整,骨折与外界不想通。 (2)开放性骨折:皮肤黏膜的完整性破坏,骨折端与外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骨折引起的疼痛、行动障碍等,常使病人表现出
忧虑、失眠、烦躁、情绪异常。如需住院和手术等治 疗,由此形成的压力可影响病人与家庭成员的心理状 态和相互关系。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了解骨折是否合并感染;尿
常规检查可了解有无泌尿系损伤。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明确骨折的程度及类型,判断治疗的效
骨折愈合
(一)骨折愈合过程 根据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变化,骨折的愈合过程可分为: 1.血肿机化期:持续2~3周才能初步完成,骨折断端形成
纤维连接,断端附近骨内外膜处形成骨样组织。 2.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需4~8周。断端处逐渐形成内骨
痂、外骨痂、桥梁骨痂、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这些骨 痂不断钙化加强,使骨折处达到临床愈合。 3.骨痂改造塑型期:原始骨痂逐渐被改造成为永久骨痂, 具有正常的骨结构。骨髓腔可再通,恢复骨的原形,此 时可进行正常的劳动。这一过程成人大约需要1~2年。
护理措施
3.妥善固定: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用简单的方法做骨 折肢体的固定,最好用小夹板固定,也可现场取材,如树枝、 木棍、木板等。必要时可利用人体进行固定。
4.搬动转运 (1)骨盆骨折者,在搬动时,先行骨盆兜固定、平拉下肢翻动
或将病人平行托起; (2)脊柱骨折者,尽量减少搬动,必须搬动时,3~4人平行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