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杂诗(其一)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赏析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
”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这种音调,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
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
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
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附译文)
《杂诗十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咏怀诗,多叹息旅途行役之苦,咏家贫年衰及力图自勉之意,表现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全诗语言质朴,文体省净,而内涵丰富,包蕴深远,体现了陶诗的基本特色。
《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十二首·其一》译文: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原本就像飘泊风尘,没有根蒂。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间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及时行乐,有酒就要邀请邻里朋友一起共饮。
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了,就不会重新再来,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杂诗十二首·其二》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十二首·其二》译文: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杂诗十二首·其三》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荣华难以长久停留,盛与衰也难以预量。
原是春天艳丽的荷蕖,今成秋天结子的莲房。
寒霜打蔫了野草,形容枯萎尚未凋丧。
日月周而复始野草又会复生,我则一旦死去就不能重生世上。
陶渊明最好的六首诗
1、《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来自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住适还历错权医头武简头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型棉把怎作者雷总算又归返林山。
2、《归园田居(其二)》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创选民切州屋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我住在郊野外很少交住,僻巷里难闻到车马声响。
白天里经常地关闭柴门,独处在空室中不生杂想。
偏远的村落里人情淳厚,拨开草丛不时互相来往。
相见时不谈论世俗之事,只说道桑麻的生长情况。
我种植的桑麻不断长高,我开垦的土地日益增广。
常担心严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像那零落草莽。
3、《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给里二内笔南。
译文: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归园田居(其四)》魏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1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从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山中杂诗》注释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山中杂诗》赏析本篇是诗人吴均《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
作品通过对山居小屋悠远、静谧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的心情。
“山际见来烟。
”“这里的山际”说的是目所能及的山与天相接的地方,写的是极目远望之处。
“来烟”,写的是诗人远望所见的动感物象,即远远地看见岚气云烟从天边飘来,这一描写有力地再现了山居小屋环境的深邃和悠远,给人创建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幽深神秘的美感想象空间。
“竹中窥落日。
”这句的“竹中”,从一个“窥”字可以看出说的应该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诗人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见到的明亮清新的一个动感物象。
从这个“窥”字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这里写的是近景,即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视到的红红的落日。
这一“窥”,巧妙而又生动地增强了夕阳余晖洒落竹林时刻山居小屋环境优雅、明亮的美感。
如果说在前两句中诗人不惜笔墨为我们再现了山居小屋的环境,那么下边两句写的则是小屋本身的特点。
“鸟向檐上飞。
”“向”可以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在”。
“檐上飞”,说的是傍晚了,鸟儿们快要归巢了,于是在房檐儿上悠闲地,自由自在地,叽叽喳喳地,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又飞过去。
这一句写的是山居小屋的近景,是近距离的所见,描绘的是一种清新、明快的场景,它在向人们透露着一种愉悦与欣喜的情怀。
“云从窗里出。
”“云”是不可能从“窗里出”的,诗人写的其实也就是一种感觉,我们不妨体会一下,如果站在山脚下,远看山居小屋窗前的景象,那洁白的云朵在小屋的窗前悠闲地飘动,仿佛就是从窗户里飘出来的。
《杂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杂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杂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杂诗十二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陶渊明最著名十首诗
陶渊明最著名十首诗1、《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读山海经·其一》魏晋·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5、《杂诗》魏晋·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咏荆轲》魏晋·陶渊明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7、《归园田居·其二》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赏析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
”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这种音调,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
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
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
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陶渊明《杂诗》
《杂诗》朝代:魏晋原文: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鉴赏: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那么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
〞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这种音调,在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假设飘尘〞,感慨人生之无常。
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局部。
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
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
杂诗 东晋 陶渊明
杂诗
东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注释
蒂(dì帝):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
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此:指此身。
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落地:刚生下来。
这句和下句是说,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斗:酒器。
比邻:近邻。
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盛年:壮年。
及时:趁盛年之时。
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诗词赏析: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意思
诗词赏析: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意思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意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情、血缘之亲呢?《杂诗》其一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赏析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
”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这种音调,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
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
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
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陶渊明古诗大全
陶渊明古诗大全陶渊明古诗大全如下:1、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归园田居五首(其二)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3、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魏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5、归园田居五首(其五) 魏晋-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6、杂诗十二首(其一)魏晋-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7、杂诗十二首(其五)魏晋-陶渊明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8、还旧居魏晋-陶渊明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陶渊明杂诗其一
陶渊明杂诗其一
陶渊明《杂诗》其一原文为: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其一译文为: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已非原来的生命。
来到人世都应成为兄弟,何必骨肉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应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确实很少有美妙的时刻。
在人生路上希望与所有为善,得到欢乐的应同时奉献。
《杂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杂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人生在世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漂泊无根,身世如尘。
犹如陌上的尘土,随风四散,难以自主。
如今的我,已非昔日的我,生命的形态已然改变。
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既然世间众人皆可视为兄弟,又何必执着于血缘之亲?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应尽情享受欢乐,与邻人共饮美酒。
青春时光一去不返,如同清晨的阳光,难以再次重现。
及时努力,珍惜时光,莫让岁月虚度,空留遗憾。
太阳西沉,如同落入西河之中;洁白的月亮,从东岭升起。
万里光芒,照耀天地;空明景象,荡漾于空中。
夜风袭来,凉意透入房舍,枕席生寒。
季节变化,让人感悟时光的易逝,长夜漫漫,难以入眠。
想倾诉却无人倾听,唯有举杯劝影共饮,以慰藉孤独的心灵。
时光匆匆,日月更迭,如白驹过隙。
我虽有壮志,却无法施展,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伤。
每当想起这些,心中便充满了凄凉,整夜难以平静。
荣华富贵难以长久,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昔日的芙蕖,如今已成为秋莲的房,严霜凝结于野草之上,虽未立即枯萎,但生命的衰落已不可避免。
日月交替,周而复始,而我却如同西沉的太阳,再无重见天日之时。
回忆往昔,那些美好的时光,如今已成为心头的伤痛。
大丈夫志在四海,我渴望建功立业,却不知岁月的流逝。
与亲戚共度时光,子孙绕膝,共享天伦之乐,这是我所期望的生活。
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冰与炭往往同时存在,怀抱希望,却又常常被冰冷的现实所打击。
人生如梦,富贵如烟云,百年之后,一切皆归尘土,空留虚名。
回忆年少时光,我也曾充满欢乐,心怀壮志,渴望遨游四海。
然而,岁月的蹉跎,使我的壮志逐渐消磨,如今的我,已不再有年轻时的激情与欢乐,反而常常忧虑忡忡。
体力逐渐衰退,感觉一天不如一天,仿佛壑谷中的小舟,被岁月的洪流所推动,无法自主。
前途未卜,何处是归宿,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前行。
古人珍惜光阴,这让我感到恐惧和不安。
曾经,我对长者的教诲不以为然,如今却已亲身经历。
时光匆匆,五十年转瞬即逝,我已不再年轻。
曾经的欢乐和追求,如今已化为乌有,我的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悔恨。
杂诗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杂诗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杂诗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杂诗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魏晋]左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释:【1】冽冽(liè):寒冷的样子。
【2】露为朝霜:露凝结为霜。
【3】柔条:柔弱的枝条。
【4】旦夕劲:日夜生长得越来越坚劲。
【5】日夜黄:叶经霜而渐黄。
【6】云崖:云际。
【7】皦皦(jiǎo):白净的样子。
【8】流素光:月光。
【9】披轩:开窗。
【10】嗷嗷:众鸟叫声。
【11】高志:高尚的志向。
【12】局四海:四海虽大仍感到局促。
【13】块然:孤独的样子。
【14】壮齿:少年。
《六臣注文选》:吕向注:“壮齿,谓少年也。
言少年颜色不常居住,忽即衰老,故常为叹。
”【15】不恒居:不常驻。
【16】岁暮:即暮年。
【17】慨慷:感伤之意。
作品赏析:此诗的语言质朴,凝练含蓄。
开篇“秋风”四句描写秋景,渲染悲秋气氛,以时令物候变化,表现时光流逝,寄寓对人生的感叹。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写出了秋天萧瑟冷寂的景色,渲染了悲秋的气氛;“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描写了物候的变化,柔条似乎在一夕之间就变得强韧了,绿叶又在一夜之中变得枯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时光流逝而青春易老。
面对这样的荣枯之变,诗人顿生感慨,愁思满怀,以至于一夜不寐。
“明月出云崖”由泛写秋景而转入写诗人所处的特定生活环境,表现诗人精神上的沉重抑郁之感。
月夜不寐,愁思感伤是古诗常见的表现内容,但表现的具体内容多是游子思妇之情。
左思的这四句则结合自身深切的感受,写他月明难寐,清晨开门,望晨雁高翔,从侧面表现他内心深重的苦闷,写得深刻委婉。
另外,“明月出云崖”写月初出之时,“嗷嗷晨雁翔”则是次日清晨之景,暗示诗人整夜未眠,表现诗人精神愁苦之状更为具体,且以“晨雁”引出下文,写法巧妙。
“高志”四句是诗人直抒胸臆。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诗人曾经抱有比四海还要远大的志向,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使得他壮志难酬,落得终老空室的下场。
古诗全文跟注释 杂诗十二首其一陶渊明
【创作背景】
王维在孟津住了十余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 了是作者强烈的乡思,因此做此诗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汉族,唐代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原籍 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 墅。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公元 721 年(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一,为大乐丞,累官至给事中。公元 756 年(天宝十五载),为安史乱军所获,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 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 约四百首,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 活的诗篇。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传统,对陶渊明 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 高峰。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的代表人物。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 佛”。著作有《王右丞集》。
古诗全文跟注释 杂诗十二首其一陶渊明
唐·王维《杂诗三首·其一》(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 片来自网络)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②绮(qǐ)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③寒梅:冬天绽放的梅花。 ④著花未:开花没有?著(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 当于”否”,表疑问。 【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 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作品简介】
《杂诗·君自故乡来》也称《杂诗(其二)》,是盛唐时期大诗 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诗歌 前两句以记言的方式询问从家乡来的友人,后两句则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寒梅是 否开花一事,出人意外。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 思念。此诗化复杂为单纯,变质实为空灵。全诗平淡质朴,却诗 味浓郁。
陶渊明杂诗拼音版
陶渊明杂诗拼音版1. 归园田居·其一拼音:Guī yuán tián jū · qí yī归园田居·其一拼音:Guī yuán tián jū · qí yī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Shǎo wú shì sú yùn,xìng běn ài qiū shān。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Wù luò chén wǎng zhōng,yī qù sān shí nián。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Jī niǎo liàn jiù lín,chí yú sī gù yuān。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Kāi huāng nán yě jì,shǒu zhuō guī yuán tián。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Fāng zhái shí yú mǔ,cǎo wū bā jiǔ jiān。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Yú liǔ yīn hòu yán,táo lǐ luó táng qián。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Ài ài yuǎn rén cūn,yī yī xū lǐ yān。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Gǒu fèi shēn xiàng zhōng,jī míng sāng shù diān。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Hù tíng wú chén zá,xū shì yǒu yú xián。
陶渊明 《杂诗》译文及赏析
陶渊明《杂诗》译文及赏析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蒂(dì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
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此:指此身。
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落地:刚生下来。
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斗:酒器。
比邻:近邻。
这句和上句是说盛年:壮年。
及时:趁盛年之时。
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译文:人生在世,原本就是无根无蒂;到处漂泊流浪,犹如路上的灰尘。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情、血缘之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风华正茂的岁月不会重来,犹如一天里头不会有两个早晨。
年纪轻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人的。
赏析: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
”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
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
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
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原文+赏析
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原文+赏析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①。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②。
落地为兄弟③,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④。
盛年不重来⑤,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⑥,岁月不待人。
【注释】①蒂(dì帝):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
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
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
这句和下句是说,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④斗:酒器。
比邻:近邻。
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
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解释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鉴赏】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
”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陶渊明《杂诗》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陶渊明《杂诗》原文|译文|作者简介《杂诗》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创作的诗歌,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已经五十岁了哦,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杂诗》原文魏晋: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及注释译文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注释①蒂(dì帝):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
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
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
这句和下句是说,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④斗:酒器。
比邻:近邻。
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
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诗十二首·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
①蒂(dì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
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
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
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④斗:酒器。
比邻:近邻。
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
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
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
”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这种音调,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
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
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
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
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
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失落,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承前而来,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
这一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平、泛爱的一种理想渴求。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这在他的诗中表露得非常明确:“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转向仕途荣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这种欢乐平淡冲和、明净淳朴。
“斗酒聚比邻”正是这种陶渊明式的欢乐的写照,在陶渊明的诗中时有这种场景的描述,如:“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移居》)“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癸卯岁
始春怀古田舍》)这是陶渊明式的及时行乐,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
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
但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
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
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
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
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
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平常,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