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息肉886例病理形态分析
结肠息肉病理报告范本
结肠息肉病理报告范本概述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结肠黏膜上的良性肿瘤样病变。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一份结肠息肉病理报告范本,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结肠息肉的病理结果。
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标本信息•标本类型:结肠切除标本•标本部位:结肠X段病理结果1.病理号:XXX-XXXXX2.标本大小:XXXcm × XXXcm × XXXcm3.切缘情况:–结肠切缘:阴性–黏膜切缘:阴性–肌层切缘:阴性4.肿瘤位置:结肠壁内5.肿瘤大小:XXXcm × XXXcm × XXXcm6.肿瘤形态:息肉样7.病理类型:腺瘤型息肉8.病理分级:低度恶变病理描述经镜下观察,所见结肠切除标本中,结肠壁黏膜上可见一具有息肉样外观的肿块。
该肿块呈圆形,边界清晰,大小为XXXcm × XXXcm × XXXcm。
切面呈灰白色,质地较软。
镜下观察显示,该肿块主要由腺瘤组织构成,肿瘤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胞质丰富,核分裂活跃度低。
周围组织未见肿瘤侵犯。
根据病理特征,将其诊断为低度恶性腺瘤型结肠息肉。
结论所述结肠切除标本中,发现一具有息肉样外观的肿块,其病理类型为低度恶性腺瘤型结肠息肉。
结肠切缘、黏膜切缘和肌层切缘均为阴性,未见瘤组织侵犯。
建议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治疗和随访。
注意事项•本报告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请咨询医生。
•结肠息肉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结肠息肉的病理报告结果需要与其他临床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以上为结肠息肉病理报告的范本,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咨询和指导。
结肠息肉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分析
结肠息肉为在结肠黏膜内隆起的炎性增生性病变及良性 腺瘤的总称,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根据息肉的具体特征 可将其分为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淋巴性息 肉及腺瘤等,且以大便性状改变、黏液血便、鲜血便及腹胀等 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类患者多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据相 关统计显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 29% ~94%,故尽早、及 时对该类患者进行准确、有效的诊断对了解其内镜表现、病理 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1]。活检 钳为内镜检查获取病理组织的重要工具,但易损伤患者黏膜, 引发感染;高频电切术取代传统的开腹术,可快速使局部组织 凝固坏死,达到根除息肉、有效止血的目的;内镜下黏膜切除 术(EMR)为新型的微创治疗手段,在消化道黏膜病变中被广 泛使用,且在平坦型息肉中,能有效切除病变组织及息肉,还 可对大块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对患者做准确诊断[2]。故本 次研究为准确了解结肠息肉患者病情、发病因素、临床表现、 病理情况及诊治情况等,采用三种术式对患者进行切除治疗, 并采用结肠镜进行随访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来我院行电子肠镜检
作者单位:200434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消化科 通信作者:王玲,Email:wangling6699@126.com 基 金 项 目:上 海 市 科 学 技 术 委 员 会 科 研 计 划 项 目 (14142201502)
查确诊为结肠息肉且需内镜治疗的患者共 454例,按治疗方 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A组(68例)、B组(232例)与 C组(154 例)。A组中男 35例,女 33例,年龄 18~62岁,平均(478± 64)岁,病程 1~18个月,平均(93±24)个月;B组 中男 117例,女 115例,年龄 21~64岁,平均(486±57)岁,病程 3~20个月,平 均 (102±21)个 月;C组 中 男 78例,女 76 例,年龄 22~67岁,平均(516±61)岁,病程 5~23个月,平 均(106±22)个 月。 三 组 年 龄、病 程 等 一 般 资 料 经 统 计 学 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窄带成像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差异及对息肉性质的鉴别价值
密切相关㊂本文中,修复6个月后,铸瓷高嵌体组US-PHS各指标满意度及美学效果评分均高于树脂组,提示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老年恒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显著,可促进邻牙关系恢复,提高美学效果㊂这可能是因为直接树脂填充可能会发生隔湿不彻底,导致粘结力不足,发生渗漏,导致修复效果欠佳,无法达到理想的邻接关系恢复效果,而铸瓷高嵌体与牙龈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且铸瓷高嵌体材料抗压㊁固位能力较强,可增强修复效果㊂此外,铸瓷为全瓷,不存在金属基底层,美观自然,修复后的美容效果较好㊂牙体修复填充效果极易受龈沟液影响,且治疗后牙周健康也不容乐观㊂GI可反应牙龈炎程度;牙体缺损修复后影响患牙菌斑,引发炎症反应,使龈沟液增多,影响牙周健康[11]㊂本研究发现,修复6个月后,铸瓷高嵌体组咬合功能及牙周健康优于树脂组,表明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可提高老年恒牙牙体缺损患者咬合功能,改善牙周健康㊂分析原因可能是铸瓷高嵌体具有良好的抗力和固位能力,可保证咬合力均匀分布,且其材料厚度可小至1mm,在咬合紧㊁咬合龈高度较短的牙体缺损中修复效果更好㊂铸瓷高嵌体修复无需磨除轴面牙体组织,且边缘为龈上设计,对牙周组织损伤较小,另外,铸瓷高嵌体通常不改变邻接关系,可避免食物嵌塞,降低牙髓炎等发生㊂铸瓷高嵌体修复通过高嵌体边缘在龈上粘接,可避免龈沟液污染,减少抛光后菌斑堆积;良好的咬合功能和邻牙接触还能减少渗漏发生,降低GI及龈沟出血指数,有利于牙龈健康此外,铸瓷耐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对修复体及牙周组织刺激较小,有利于保持牙周健康㊂综上所述,铸瓷高嵌体修复在老年恒牙牙体缺损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牙体美学效果和咬合功能,且有利于保持牙周健康㊂ʌ参考文献ɔ[1]㊀张莉华.CAD/CAM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疗效及对患者咀嚼能力和牙龈状况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8):983-986.[2]㊀于竞璟,程春,邹英,等.二氧化锆根管桩联合树脂修复老年前磨牙牙体缺损的效果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2,45(11):1311-1315.[3]㊀郭岩,刘怡然,黄鑫,等.江苏省中老年人群牙齿缺失及义齿修复情况抽样调查报告[J].口腔医学,2020,40(5)74-77.[4]㊀Ulgey M,Zan R,Hubbezoglu I,et al.Effect of different lasertypes on bonding strength of CAD/CAM-customized zirconia post to root canal dentin:an experimental study[J].Lasers Med Sci,2020,35(6):1385-1392.[5]㊀张维波,陈佳龙,曹颖.2种全瓷高嵌体修复无髓后牙牙体缺损的对比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6):938-941,1024.[6]㊀Bayne SC,Schmalz G.Reprinting the classic article on US-PHS evaluation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clinical researchperformance of restorative materials[J].Clin Oral Investig,2005,9(4):209-214.[7]㊀张丽霞.前牙大面积缺损修复中采用石英纤维桩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6):1839-1841.[8]㊀Ge Y N,Qi Feng,Zhang J F.Study on the effect of Ceramageon the repair of dental defects[J].J clini stomat,2020,36(2):101-104[9]㊀欠洪波,高荣.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美学及牙周状况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4):133-136.[10]㊀Sadaf D.Survival rates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afterplacement of definitive coronal restoration:8-year retrospec-tive study[J].Ther Clin Risk Manag,2020,16(2):125-131.[11]㊀Wang Y J,Wei Z L.Application of CAD/CAM ceramic in-lay in the restoration of posterior denture defect[J].ChinAesth Med,2020,29(8):119-121.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4)01-0124-06窄带成像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差异及对息肉性质的鉴别价值蔡㊀萍,㊀宋㊀治,㊀杨㊀茜,㊀刘亚芳,㊀王㊀莹,㊀申龙飞(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消化科,㊀黑龙江㊀齐齐哈尔㊀161000)ʌ摘㊀要ɔ目的: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的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差异及其对息肉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㊂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接受结直肠内镜检查且确诊为结直肠㊃421㊃ʌ基金项目ɔ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编号:2019-265)息肉样病变患者126例(768颗息肉)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检出息肉的大小㊁形态㊁表面黏膜情况,根据病理学结果将息肉分为非瘤性息肉和癌前病变息肉,并计算NICE分型判别息肉性质的价值,并绘制ROC曲线㊂结果: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中直径ȡ1.0cm的息肉占比显著高于管状腺瘤㊁炎性息肉㊁炎性息肉(P值均<0.003),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直径ȡ1.0cm的息肉占比显著大于炎性息肉㊁增生性息肉(P 值均<0.003);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直径ȡ1.0cm的息肉占比显著大于炎性息肉(P<0.003);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的山田分型与绒毛状腺瘤㊁增生性息肉的山田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03);绒毛状腺瘤中分叶状息肉占比显著高于管状腺瘤㊁高级别上皮瘤变㊁炎性息肉㊁管状绒毛状腺瘤㊁增生性息肉(P值均<0.003);管状腺瘤㊁炎性息肉㊁管状绒毛状腺瘤㊁增生性息肉黏膜表面光滑的占比率显著高于绒毛状腺瘤㊁高级别上皮瘤变(P值均<0.003);NICE分型标准判断结直肠息肉瘤性或非瘤性息肉的灵敏度为88.62%㊁特异度为90.94%㊁漏诊率为11.38%㊁误诊率为9.06%㊂结论:在NBI下,不同病理学类型的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㊁大小㊁表面黏膜特征相比较有显著差异,且NBI检查对于鉴别诊断结直肠息肉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㊂ʌ关键词ɔ㊀窄带成像内镜;㊀结直肠息肉;㊀鉴别诊断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4.01.025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Colorectal Polyps Under NBI Endoscopyand Their Diagnostic Value in Polyp CharacterizationCAI Ping,SONG Zhi,YANG Qian,et al(The First Hospital of Qiqihar,Heilongjiang Qiqihar161000,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colorectal polyps under Narrow Band Imaging(NBI)endoscopy and evaluate their diagnostic value in distinguishing the nature of polyps. Methods:A total of126patients(768polyps)diagnosed with colorectal polyp-like lesions during colonosco-py from February2021to February2023at the First Hospital of Qiqihar were included.The size,morphology, and surface mucosa of polyps were analyzed.Polyps were classified into non-neoplastic polyps and adenomas based on pathological results.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NICE classification in determining polyp nature was calculated,and ROC curves were plotted.Results:The proportion of polyps with a diameterȡ1.0cm in high-grade epithelial dysplasia adenom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ubular adenomas,inflammatory pol-yps,and hyperplastic polyps(P<0.003).The proportion of polyps with a diameterȡ1.0cm in tubular-vil-lous adenom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inflammatory polyps and hyperplastic polyps(P<0.003).The proportion of polyps with a diameterȡ1.0cm in tubular-villous adenom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in-flammatory polyps(P<0.003).The Yamada classification of high-grade epithelial dysplasia adenoma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of villous adenomas and hyperplastic polyps(P<0.003).The proportion of lobu-lated polyps in villous adenom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ubular adenomas,high-grade epithelial dys-plasia adenomas,inflammatory polyps,tubular-villous adenomas,and hyperplastic polyps(P<0.003).The percentage of polyps with smooth mucosal surfaces in tubular adenomas,inflammatory polyps,tubular-villous adenomas,and hyperplastic poly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villous adenomas and high-grade epithelial dysplasia adenomas(P<0.003).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missed diagnosis rate,and misdiagnosis rate of NICE classific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nature of colorectal polyps were88.62%,90.94%,11.38%,and9. 06%,respectively.Conclusion:Under NBI,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ize and surface mucos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ectal polyps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and NBI ex-amination has a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polyps.ʌKey wordsɔ㊀Narrowband imaging endoscopy;㊀Colorectal polyps;㊀Differential diagnosis㊀㊀结直肠息肉是一种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疾病,一般是发生在肠黏膜表面并向肠腔内突起增生样病变,部㊃521㊃分患者可发生腹痛㊁腹胀或便血,但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目前结直肠息肉可将其分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其中腺瘤性息肉属于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期,临床较为常见,因此早期对结直肠息肉进行发现并切除对预防结直肠癌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㊂近年来窄带成像内镜技术在临床开展应用,通过对内镜系统加入窄带滤光器可以增强对黏膜表面结构及毛细血管形态的成像能力,进而对病变组织学特征开展预测,在无附加染料的状态下提高黏膜表面的组织构成呈现形态,尤其对于毛细血管形态结构的呈现效果更佳,可以用于甄别息肉样改变的肿瘤瘤变性质[2]㊂本研究通过利用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 en-doscopy NBI)下的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差异,同时分析对息肉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接受结直肠内镜检查且确诊为结直肠息肉样病变患者126例(768颗息肉)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范围19~79岁,平均年龄45.8ʃ11.2岁;其中男性患者66例㊁女性患者60例;体质量指数(BMI)24.1ʃ2.5kg/m2;结肠息肉81例㊁直肠息肉45例㊂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范围19~79岁;②患者出现大便异常(便秘㊁腹泻㊁黏液血便等临床表现)㊁患者可同时伴有肠梗阻㊁腹痛等临床表现到我院接受诊疗,经医生评估,需要接受肠道镜检查;③所有获取的息肉均经过病理学检查;④肠道镜检查前按照相关要求备肠,术前血常规㊁心肺功能检查无异常;⑤本研究实施前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㊂排除标准:①既往被诊断为结肠癌的患者;②既往接受腹腔㊁肠道手术的患者;③伴有胃肠道穿孔等急腹症;④炎性肠道疾病病史;⑤合并其他类型不耐受疾病㊂1.2㊀术前准备:患者开展检查前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术前1~2d流质或少渣饮食,检查当日清晨禁食,结肠镜检查前6~8h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3袋溶解在2000mL温水中分次服用进行导泻,术前30min口服二甲硅油散减少肠腔气泡提高视野清晰度㊂1.3㊀仪器设备及检查方法:仪器:使用日本生产的O-LYMPUS CV-290电子结肠镜和NBI系统;监视器型号选择OEV262H㊂使用内镜缓慢深入到肠道回盲部,仔细观察肠道黏膜状态,观察疑似黏膜隆起状病灶,并使用生理盐水㊁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病变表面的粪便进行冲洗,在普通模式和NBI模式对病变大小㊁外形㊁色泽以及血管等情况进行观察㊂其中Ⅰp(有蒂型)和Ⅰsp(亚蒂型)使用圈套器息肉电切或者热活检钳进行摘除;对于直径在2cmⅠs以下的(无蒂型)㊁Ⅱ型(浅表型)病变组织,内镜视野下实施黏膜切除术;对于直径超过2cm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㊂1.4㊀分型标准:结直肠息肉NBI内镜检查分型标准采用NBI下结直肠病变国际化内镜分型(NICE)标准进行评价[3],具体见表1㊂表1㊀结直肠病变国际化内镜分型(NICE)标准息肉特征1型2型3型息肉表面颜色与肠道周围黏膜颜色比较接近或更亮息肉表面颜色较周围肠道黏膜组织颜色更加呈棕色息肉表面深棕色,可伴有白色区域血管结构息肉表面基本不能发现血管或者仅有孤立的条状血管息肉表面可以发现被棕色血管围绕的白色结构可见息肉表面血管丰富且扭曲表面结构表面未见特殊结构,仅可见点状深色结构成片状的白色区域结构被棕色血管包围表面结构扭曲或消失病理学类型增生型息肉腺瘤(黏膜内癌或黏膜下浅层浸润癌)黏膜下深层浸润癌㊀㊀山田分型标准:Ⅰ型:息肉呈平坦丘状,隆起部位起始处较平滑无明显界限;Ⅱ型:呈半球状隆起,起始部位光华且有明确界限;Ⅲ型:形成亚蒂,隆起的起始部位略小;Ⅳ型:息肉伴有明确的蒂,带蒂息肉[4]㊂㊃621㊃1.5㊀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本研究患者的年龄㊁BMI等计量指标经正态分布检验,均符合近似正态分布或正态分布,采用( xʃ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多组之间两两对比的检验水准为α=0.003㊂2㊀结㊀果2.1㊀不同病理学类型息肉直径大小情况: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管状腺瘤277颗㊁管状绒毛状腺瘤160颗㊁绒毛状腺瘤49颗㊁高级别上皮瘤变6颗㊁炎性息肉204颗㊁增生性息肉72颗,经统计学分析:管状腺瘤㊁管状绒毛状腺瘤㊁绒毛状腺瘤㊁高级别上皮瘤变㊁炎性息肉㊁增生性息肉的息肉直径大小构成总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780,P=0.000<0.05)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中直径ȡ1.0cm的息肉占比显著高于管状腺瘤㊁炎性息肉(χ2=3.914㊁P=0.048,χ2=23. 406㊁P=0.000,χ2=9.416㊁P=0.002,P值均<0.003),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直径ȡ1.0cm的息肉占比显著大于炎性息肉㊁增生性息肉(χ2=38.795㊁P=0.000,χ2= 11.401㊁P=0.001,P值均<0.003);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直径ȡ1.0cm的息肉占比显著大于炎性息肉(χ2= 21.703㊁P=0.000<0.003);见表2㊂表2㊀不同病理学类型息肉患者息肉直径大小情况n(%)病理学分类息肉数量(颗)直径<1.0cm息肉占比直径ȡ1.0cm息肉占比管状腺瘤277196(70.76)81(29.24)管状绒毛状腺瘤16097(60.63)63(39.38)绒毛状腺瘤4928(57.14)21(42.86)高级别上皮瘤变62(33.33)4(66.67)炎性息肉204188(92.16)16(7.84)增生性息肉7261(84.72)11(15.28)2.2㊀不同病理学类型息肉山田分型情况:管状腺瘤㊁管状绒毛状腺瘤㊁绒毛状腺瘤㊁高级别上皮瘤变㊁炎性息肉㊁增生性息肉的山田分型构成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013,P=0.000<0.003);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的山田分型与绒毛状腺瘤㊁增生性息肉的山田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2,P= 0.004,χ2=11.627,P=0.008);见表3㊂表3㊀不同病理学类型息肉山田分型情况n(%)病理学分类息肉数量(颗)Ⅰ型息肉占比Ⅱ型息肉占比Ⅲ型息肉占比Ⅳ型息肉占比管状腺瘤27798(35.38)114(41.16)36(13.00)29(10.47)管状绒毛状腺瘤16041(25.63)40(25.00)38(23.75)41(25.63)绒毛状腺瘤4911(22.45)9(18.37)16(32.65)13(26.53)高级别上皮瘤变62(33.33)3(50.00)1(16.67)0(0.00)炎性息肉20463(30.88)80(39.22)40(19.61)21(10.29)增生性息肉7211(15.28)14(19.44)28(38.89)19(26.39)2.3㊀不同病理学类型息肉表面黏膜情况:管状腺瘤㊁管状绒毛状腺瘤㊁绒毛状腺瘤㊁高级别上皮瘤变㊁炎性息肉㊁增生性息肉的息肉表面黏膜特征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86,P=0.000<0.05);绒毛状腺瘤中分叶状息肉占比显著高于管状腺瘤㊁高级别上皮瘤变㊁炎性息肉㊁管状绒毛状腺瘤㊁增生性息肉㊃721㊃(χ2=30.788㊁P=0.000,χ2=11.786㊁P=0.001,χ2= 105.364㊁P=0.000,χ2=112.222㊁P=0.000,χ2=39. 013㊁P=0.000,P值均<0.003);管状腺瘤㊁炎性息肉㊁管状绒毛状腺瘤㊁增生性息肉黏膜表面光滑的占比率显著高于绒毛状腺瘤㊁高级别上皮瘤变(χ2=33.019㊁P =0.000,χ2=51.920㊁P=0.000,χ2=29.664㊁P=0. 000,χ2=38.572㊁P=0.000,χ2=33.042㊁P=0.000,χ2 =44.193㊁P=0.000,χ2=19.632㊁P=0.000,χ2=9. 361㊁P=0.004);见表4㊂表4㊀不同病理学类型息肉表面黏膜情况n(%)病理学分类息肉数量(颗)光滑息肉占比粗糙息肉占比分叶息肉占比管状腺瘤277211(76.17)40(14.44)26(9.39)管状绒毛状腺瘤16090(56.25)26(16.25)44(27.50)绒毛状腺瘤496(12.24)8(16.33)35(71.43)高级别上皮瘤变61(16.67)5(83.33)0(0.00)炎性息肉204144(70.59)48(23.53)12(5.88)增生性息肉7239(54.17)22(30.56)11(15.28)2.4㊀NICE分型标准判断结直肠息肉性质的价值:以病理学结果作为诊断依据,绘制四格表,NICE分型标准判断结直肠息肉瘤性或非瘤性息肉的灵敏度为88.62%㊁特异度为90.94%㊁漏诊率为11.38%㊁误诊率为9.06%;见表5㊂表5㊀NICE分型标准判断结直肠息肉性质的价值NICE分型病理学结果瘤性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非瘤性瘤性43625非瘤性56251合计4922763㊀讨㊀论研究表明,近年来结直肠息肉发病率逐年递增,该疾病主要指的是结直肠黏膜部位的多种局限性隆起㊁高出于黏膜㊁突向肠腔,临床分型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两种,前者上皮增生状态活跃且伴有上皮内瘤变发生,其恶变风险较高,后者性质较为稳定,恶变风险处于低水平[5]㊂有研究指出,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学特征确定对于早期诊断㊁并及时进行结直肠息肉治疗对于预防结直肠癌发生尤为关键,对于结肠镜下发现的息肉常进行直接切除或在行病理学检验后予以切除均可对结肠息肉进展进行有效干预,且在结肠镜下可对息肉体积㊁形态㊁部位以及病理类型进行总结,可以为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6]㊂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发展使NBI内镜在临床广泛应用,该项技术通过窄波光照射到黏膜表面后被血红蛋白的强吸收和不同波长光波穿透力的差异形成对比展现血管形态及黏膜结构㊂采用NBI内镜技术可根据色素内镜对结直肠黏膜中的腺管开口形态进行观察,可以甄别大肠息肉样是否发生瘤样改变[7]㊂本研究分析了NBI内镜技术对于结直肠息肉的诊断情况,发现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中直径ȡ1.0cm息肉占比最高,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中直径ȡ1.0cm 的息肉占比最高,提示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中直径ȡ1.0cm息肉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中直径ȡ1.0cm的息肉最为常见㊂腺瘤性息肉主要分为绒㊃821㊃毛状腺瘤㊁管状绒毛状腺瘤及腺瘤性息肉,其中以管状腺瘤占比最多,腺瘤性息肉由于其具有癌变倾向,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临床应引起重视[8]㊂还有学者发现息肉的数量是促进腺瘤性息肉形成重要因素,可能与肠道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的程度有关,肠道息肉的增加,使得肠道的炎症刺激时间更长,刺激强度更大[9]㊂本研究还发现不同病理类型息肉山田分型中存在差异,Ⅰ型㊁Ⅱ型在管状腺瘤㊁高级别上皮瘤变㊁炎性息肉常见,Ⅲ型㊁Ⅳ型则在管状绒毛状腺瘤㊁绒毛状腺瘤㊁增生性息肉中更为常见㊂对不同病理类型息肉表面黏膜情况分析发现,绒毛状腺瘤中分叶状息肉占比更高,同时管状腺瘤㊁炎性息肉黏膜表面光滑占比较高㊂管状绒毛状腺瘤㊁绒毛状腺瘤㊁增生性息肉中山田分型以Ⅲ型㊁Ⅳ型常见,在内镜下形态表现更为更为粗糙,息肉表面黏膜更容易变得不光滑,有时伴有分叶,这可能与息肉组织的异常分化有关[10]㊂近年来有学者利用NBI内镜技术对结直肠早期癌浸润深度和范围进行判断,但是个别患者出现黏膜表面毛细血管表现为直径增粗且形态结构不规则存在癌变可能,NBI内镜可以根据病变黏膜表面毛细血管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活检,进而提高标本的阳性率[11]㊂还有研究认为结肠镜检查中有10~30%非肿瘤性息肉,临床不需要切除,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对于体积在10mm以下的小息肉性质主要依靠临床医师较强判断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NBI结肠镜下可呈现高清的息肉形态以及黏膜中微血管分布形态,同时通过观察息肉中毛细血管的分布情况来鉴别诊断病变的肿瘤性质,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提供治疗方向[12]㊂本研究将病理学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发现NICE分型标准判断结直肠息肉瘤性或非瘤性息肉的灵敏度为88.62%㊁特异度为90.94%㊁漏诊率为11.38%㊁误诊率为9.06%,提示NBI下不同病理学类型的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㊁大小㊁表面黏膜特征有显著差异,有助于临床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满意度㊂本研究分析了NBI结肠镜在结直肠息肉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能够对结直肠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作出准确判断,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活检术或切除术所带来的额外创伤,但是由于入组病例有限,而且患者均为本地区人群,可能存在地域差异,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㊁大样本量㊁随机对照试验深入论证㊂综上述所,在NBI下不同病理学类型的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㊁大小㊁表面黏膜特征有显著差异,且NBI检查对于鉴别诊断息肉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㊂ʌ参考文献ɔ[1]㊀蒯亚仙,李杨,徐建华,等.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2,57(11):1839-1843.[2]㊀邓巍,奚锦要,梁冬生,等.窄带成像内镜下Sano分型联合靛胭脂染色检查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22,44(13):1449-1452,1461. [3]㊀Imai K,Hotta K,Ito S,et al.Piecemeal resection of20-to25-mm colorectal polyps necessitates short-term surveil-lance colonoscopy to reduce local recurrence similar to enbloc removal[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20,92(6):1276-1277.[4]㊀Star S,Moons L,Borg F T,et al.Management of delayedbleeding aft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of large colorec-tal polyps: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J].En-doscopy International Open,2020,8(8):1052-1060. [5]㊀涂娟娟,金志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3(2):250-255.[6]㊀林园园,何洁,李小华,等.结直肠息肉样病变内镜活检和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差异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3):23-29.[7]㊀黄宇,于溯洋,刘雅婷,等.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及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27(4): 528-532.[8]㊀宫德馨,张军,周巍,等.深度学习技术在提升结直肠息肉性质鉴别准确率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 038(10):801-805.[9]㊀郭宇,张怡,曾进浩,等.出生时五运六气禀赋与结直肠息肉罹患的趋势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4):370-375.[10]㊀邓超,吴素华,郭晓东,等.门诊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回顾性研究[J].重庆医学,2021,50(6):987-990,995.[11]㊀张鹏,王鹏,洪然,等.结直肠息肉患者Hp感染临床特点及其与G-17,sIL-2R和COX-2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1):81-85..[12]㊀安丽华,冯海霞,王唯伟,等.联合DWI和常规MRI征象在睾丸生殖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2,37(1):79-83.㊃921㊃。
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学及临床意义
1 . 直 肠 癌 的 癌 前 病 变 是 一 组 织 学 概 念 ,包 括 畸 形腺 窝 S结
J( r n c p c ) 结 直 肠 腺 瘤( 皮 内瘤 变) 大 类 。 d a r t r toi 和 zb a y f 上 两
种 肿 瘤 的 易 感 倾 向 。 包 括 家 族 性 腺 瘤 性 息 肉病 、 年 性 息 肉 幼
病 、etJges 肉病 等 , Puz ehr 息 以下 分 别 述 及 。 1 . 族性 腺 瘤 性 息 肉 病 - 1家 3 大 肠 内弥 漫 腺 瘤 性 息 肉 10颗 0
的因 素 : 息 肉大 小 。 变 机 会 随 体 积 增 大 而 增 加 , 径 小 于 ① 癌 瘤
指 : lm, 含 有适 量绒 毛成 分 , 高 级 别 的 上 皮 内瘤 变 。 ≥ c 或 或 目 前 对 结 直 肠 癌 的 主要 控 制 措 施 就 是 在 进 展 性 腺 瘤 癌 变 前 发 现并将其切 除。另外 , 以下 被 认 为 是结 直 肠 息 肉 与 癌 变 有 关
肠 息 肉 疾 病 , 多 合 并 有 结 肠 外 病 变 , 可 以伴 有 对 其 它 多 许 并
lm 1~ 0 m、大 于 2 m 的癌 变 率 分 别 为 0 3 、%~ O m、0 2 r a 0m %~ % 2
以 上 ; 腺 瘤 性 息 肉 不 足 10颗 , 有 家 族 史 或 先 天 性 视 网 或 0 伴 膜 色 素 上 皮 肥 厚 (0 9 %的 本 病 患 者有 此 异 常 。 应 常 规 8%~ 5 故
性息 肉 ;②错 构瘤性息 肉 ( 年性 息 肉、e t Jges息 肉 幼 P uz eh r
结肠息肉临床病理研究分析
[6] Kim B,Kim SH,Jeong SJ,et a1.Brazilin induces apoptosis and
G2/M arrest via inactivation of histone deacetylase in multiple
myeloma U266 cells[J].J Agr Food Chem,2012,60:9882-9889. (收 稿 日期 :2017—11-16)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年 4月第 18卷第 4期 Chinese Remedies& Clinics,Apr il 2018,Vo1.18,No.4
· 527 ·
1.2.3 病 理 检 查 方 法 :电子 肠 镜 检 查 过 程 中 发 现 息 肉活 检 进 行病理检查 ,标本经 4%甲醛 固定 ,石蜡打埋 ,做连续性切片 , 常规脱蜡 ,苏木精 .伊红 (HE)染色 ,封片 ,镜 检。 1.3 统计学 处理 :采用 SPSS 19.0统计 学软 件 ,计数 资料采 用 检验 ,以<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1 检查情况 :结肠息 肉检 出率 15.4%(173例 ),其 中男性 75例 ,女性 98例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45~65岁。腺瘤性 息 肉为 48例 (其 中癌变 3例 ),其 中管状腺瘤 32例 ,毛绒状腺 瘤 23例 ,绒 毛管状腺瘤 12例 ,炎 性息 肉为 13例 ,增 生性 息 肉为 45例。结肠息肉中乙状 结肠最 多,其次升结 肠、降结肠 、 横结肠 、盲肠 。癌变息 肉患者年龄<40岁为 4例 ,I >40岁为 11 例 ,息肉直径 >2.0 cm有 21例。息肉直径 2.0~2.05 cm有 135 例 ,息 肉直径>2.05—4.05 em有 12例 ,息 肉直径>4.05 em有 5 例 。 2.2 大肠 息肉分布部位与性质 :173例结肠 息肉患者共检 出 息 肉 207枚 。内径下息 肉主要分布 部位分 为直肠 和乙状结 肠 ,其次 为降结肠 、横结 肠 、盲肠 以及 升结肠 ,且 与其他部位 息 肉总数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P<0.05),直肠 32枚 和 乙状结 肠 38枚 ,降结肠 46枚 ,横结肠 31枚 ,升结肠 24枚 ,盲肠 36 枚 ,病理类型主要 为腺瘤性 息肉 53例和炎性息 肉 118例 ,与 其他息 肉发病性质相 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尸<0.05)。 2.3 临床表现与息 肉分布特点 :不 同临床表现息 肉分布主要 以直肠居 多 .有腹 痛 ,腹 胀症 状息 肉分 布在 直肠 80例 占 46.5%,便 秘患者 48例 占 28.8%,腹 泻患者 60例 占 35.5%,便 血患者 76例 占 44.4%.消瘦贫血患者 53例 占 31.7%及大便 性状和习惯改变的 62例 占 36.3%。发生临床症状 与未 发生患 者 ,息肉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3 讨 论
肠息肉的病理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肠息肉的病理表现及其治疗方法肠息肉的概述肠息肉是指肠道黏膜上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结肠和直肠。
它通常呈现为肠道黏膜上的突起病变,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大小和形状各异。
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体病变,因此及早检测和治疗肠息肉对于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肠息肉的病理表现肠息肉的病理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息肉形态:肠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乳头状息肉、绒毛状息肉和腺瘤息肉。
乳头状息肉呈乳头状生长,多数为单个,直径较小;绒毛状息肉形状似绒毛,通常较大;腺瘤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一般较大且呈圆形。
2.显微镜下的特征:肠息肉主要由亚型腺瘤组成,其特点是腺腔膨大且结构紊乱。
腺瘤细胞具有异型分化,细胞核特征突出。
3.肠黏膜损伤:肠息肉可导致黏膜破坏和溃疡形成。
溃疡对于判断肠息肉的恶变程度和深度有重要意义。
4.充血和出血:部分肠息肉在镜下可见局限性充血和出血。
这些病理表现常常与息肉的大小和形态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肠息肉的治疗方法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根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而定。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内镜下切除术:对于直径较小的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方法通过内镜引导下,使用电切线圈或切除钳将肠息肉完整地切除。
2.手术切除:对于直径较大、形态不规则或恶性变异较高的肠息肉,手术切除是更合适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
3.腔镜手术: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通过腹腔镜引导下,使用微创器械切除肠息肉。
这种手术方法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
4.冷冻治疗:冷冻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液态氮或二氧化碳直接喷洒在肠息肉上,使其冻结坏死。
这种治疗方法无需切除肠息肉,因此可以减少对肠道的损伤。
5.其他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治疗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用于肠息肉的治疗,如高能量射频治疗、放射治疗等。
这些方法通常用于治疗大型和难以切除的肠息肉。
结论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体病变,及早检测和治疗肠息肉对于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结直肠息肉病理检查结果临床分析
1 对 象与 方法
11 研 究对 象 .
注: 6 > 0岁组 患 者 与 < 4 岁 组患 者 、1~6 0 4 O岁组 患者 比较 , P < O0 ‘ .5
(x = 1.498 43 、.9) 表3 不 同大小 息 肉病理 类型 表现
20 06年 1 ~2 1 年 1 月 实 施 电子 肠 镜 检查 38 例 ; 月 00 2 40
注 :广 基 息 肉 与 带 蒂 息 肉 、 蒂 息 肉 比 较 , < 00 亚 P .5(x = 1.8 93 、
1 .5) 27
3 , 癌变 4 例 , ) 发生 0 以绒毛状腺瘤 癌变最高 ( O 5 , 表 1 P< . ) 0 见 。 年 龄大 、 肉体 积大 、 基 、 息 广 右半结 肠 、 发息 肉癌 变发生 率高 多
2 1 年 7 第 4 卷 第 2 期 0 1 月 9 1
上 皮组 成 , 有增 生 ; 可 增生 性 息 肉又称 化生 性息 肉, 见于 直 多
肠 ( 5 0 3/0 , 7 . %,0 ) 0 4 随年 龄增 长 而发病 率增 高 , 文发 生 于年 本
龄 >6 0岁 的患者 达 8 . % ( 24 , 00 0 3 /0)主要是 肠黏 膜增 生性 改
结直肠息 肉是消化道 中常见的疾病 , 存在 恶变 可能 , 内镜 但
表2 不 同年龄 息 肉病理 类型 表现
难 以定性 , 最终需要 病理组织学诊 断, 因此病理诊断十分 重要 【 l J 。 本文 回顾性 分析我 院结直肠息 肉患者病 理诊断结 果 , 讨不 同 探 息 肉与病理关系 , 为临床处理 提高参考价值 , 现报道如下 。
( < 00 , 表 2 ~ 6 P .5)见 。
结肠息肉病理表现及临床治疗分析
24 并发 症 情 况 .
以上 两组患者 在治疗过 程 中未 出现严重 的不 良反 应 , 呼 无
【】 2 胡炳 德 , 李祥 春 , 梁丁 保 , . 等 内镜下 高频 电凝 切 除结肠 息 肉 2 0 分析 l. 3例 J 1
中 国医药 导报 ,0 74( ) 2. 20 , 6 : 2
且也 容易掌握切 除组 织的大小 , 获得合适 的病历标本 等。 综上所 述 , 握结 肠息 肉 的相关病 理 特点 , 行相关 知 识 掌 进 的宣 传和教 育 , 尽早进行 相关检 查和积极 治疗是根 治此类 疾病
的主要 方法 。无痛 镜下 息 肉摘除 术具有 安全 、 无痛 等优 点 , 在
[】 6 陈新 宇 , 张虹 , 琴 , . 眠 镇痛 法无 痛肠 镜检 查用 于 超高 龄老 年患 者 的 朱 等 催
安 全性研 究 『1 J 浙江 医学 ,00 3 5) 69 6 1 . 2 1,2( : 4 — 5 . 【] 五 良 , 灿 覆 , 希望 , . 1 镇 静状 态 下 胃镜 检 查 临 床研 究 [_ 7唐 徐 姜 等 4 例 5 J 中 l
国 内镜杂 志 ,0 0 6( : 4 2 . 2 0 , 2) 2 — 5
然 并没有 相关文 献指 出息 肉存在 明显的年龄 分布 特征 , 但是通 过 本 文数据 中可 以看 出, 在一 定程 度上 , 肉的某些 方 面是存 息
在年龄的相关性 的 。
f1 家孝 . 8任 内镜 下 高频 电 凝 电切 术治 疗结 肠 息 肉 6 临 床分 析 【. 5例 J 中国 医 ]
杂 志 ,0 14( 1 : 4 21, 2 )7.
( 收稿 日期 :2 1- 2 2 ) 0 1 1— 6
(完整版)解读肠息肉病理报告单临床意义
齿
状
腺
瘤
广基型锯齿状腺瘤 /息肉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s, SSA/P
较常见,多见于高龄女性
80%分布右半结肠的皱襞隆起处,不易被发现;
多无蒂或扁平、大于5mm,色泽淡; 有粘液帽;
具有增生息肉和腺瘤特征;可伴异型增生;
15-30%恶变,突然恶变;
BRAF基因表达异常,锯齿样通道癌变;
定期复查肠镜胃镜切除息肉,必要时手术。
增
生
性
息
肉
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 ,HPs
息肉中最常见类型,60岁以上人群50%可检出;
多无明显特定临床症状;
多见于左半结肠和直肠;有蒂或扁平,色泽正常;
多发性,多小于0.5cm,注气后伸展良好;
无异型增生,恶变率低;
每1-5年复查肠镜一次,切除大于0.5cm息肉。
可伴骨瘤:头颅部扁骨瘤、四肢长骨瘤等;
可伴壶腹部癌、甲状腺癌、肾上腺癌等;
尽早内镜或手术切除肠腺瘤,术后每1-2年复查肠镜。
胶质瘤腺肉综合征
Turcot综合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较少见
腺瘤分布与FAP相似,散在分布;
恶变率高,发生较早,多在20岁以下;
合并脑脊髓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尽早内镜或手术切除肠腺瘤,术后每1-2年复查肠镜。
解读肠息肉病理报告单临床意义
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或在肠镜下切除肠息肉后,都要做病理切片检查,你一定想要了解病理检查结果的意义,对了解病情和预后、决定如何复查肠镜都很有帮助。作者以国内外广泛应用Morson组织学分类方法为基础,将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及临床意义进行简要总结,以飨读者。
结肠镜联合病理诊断治疗结肠息肉的分析研究
结肠镜联合病理诊断治疗结肠息肉的分析研究毛兰芳1,2张晶1,2汪龙德1刘俊宏1吴晓燕1吉文举1苏海燕1陈怀霞1李雪嫣1刘倍吟1郑敏1井年娟11.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年龄段结肠息肉、结肠癌的发病情况,探讨结肠息肉的分布特点。
观察冷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APC )、高频电凝电切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
方法:按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以及病理结果等因素,对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的327例患者中结肠息肉与结肠癌发病情况以及内镜下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327例经过病理诊断的患者中,结肠息肉检出率为58.7%,结肠癌检出率为11.9%。
结肠息肉检出率随着年龄而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性别与结肠息肉、结肠癌的发病率无关;结肠息肉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增生性息肉次之;结肠息肉以单发息肉为多,结肠在多部位有多发息肉类型。
结论:男女患者40岁以上结肠息肉及结肠癌的检出率升高,因此40岁以上有肠道症状者应进行结肠镜筛查。
可根据息肉单发和多发的特点,结合息肉的大小、性质,选择一种或联合两种的内镜下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安全,以EMR 息肉切除术最为常用。
【关键词】结肠镜;结肠息肉;结肠癌;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电切术;内镜黏膜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65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25(2021)3-0193-05Analysis of colonoscopy combined with pathological di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nic polyps Mao Lanfang 1,2,Zhang Jing 1,2,Wang Longde 1,Liu Junhong 1,Wu Xiaoyan 1,Ji Wenju 1,Su Haiyan 1,Chen Huaixia 1,Li Xueyan 1,Liu Beiyin 1,Zheng Min 1,Jing Nianjuan 1.1.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20,China ;2.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Longde ,E-mail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colon polyps and colon cancer in different genders and ages through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lon polyps ,as well as the efficacy of cold resection ,APC ,high 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and EMR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n polyps.Method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such as age ,sex ,location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lon polyp and colon cancer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endoscopic treatment methods ,were analyzed in 327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lonoscopy and pathology in our hospital.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colon polyp and colon cancer was 58.7%and 11.9%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age ,but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ue to the inclusion of sample size(P >0.05).The sex of this study was not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colon polyp and colon cancer.The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polyp was mainly adenomatous polyp ,followed by hyperplastic polyp.Colon polyp was the most common polyp ,and colon polyp had multiple polyps in many parts of the colon.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colon polyps and colon cancer i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over 40years old is higher ,so those over 40years old with intestinal symptoms should be screened by colonoscop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polyps ,combined with the size and nature of polyps ,one or two endoscopic treatments can be selected.The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the operation is safe.EMR polyp res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Key words 】colon polyp ;colonoscopy ;carcinoma of colon ;rgon plasma coagulation ;high 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第一作者:毛兰芳,女,在读博士,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研究方向通信作者:汪龙德,男,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防治工作。
肠息肉的病理报告
肠息肉的病理报告引言肠息肉,也被称为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病变。
它指的是肠壁上突出的良性肿瘤样病变,通常是由于结肠黏膜的过度生长所导致。
肠息肉可以发生在整个消化道,但最常见的部位是结肠和直肠。
根据肠息肉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腺瘤型息肉、增生型息肉、炎症型息肉等。
肠息肉的病理报告可以提供关于病变的详细描述和分类,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以肠息肉的病理报告为主题,介绍其基本内容和常见的病理学特征。
病理报告概述患者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就诊日期:XXXX-XX-XX病理号:XXX-XXXX-XXX标本来源:结肠/直肠肠息肉数量:X个肠息肉大小:X cm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XXX病理学特征1.形态学描述:肠息肉呈圆形/椭圆形/结节状突出物,表面覆盖有规则的黏膜。
颜色常为浅灰色/淡红色。
2.大小:肠息肉直径约为X cm。
3.形态特征:肠息肉表面黏膜平滑,边缘清晰。
切面坚实,质地柔韧。
4.炎症程度:肠息肉周围黏膜可有轻度/中度/重度炎症反应。
5.组织学类型:经镜下观察,该肠息肉为腺瘤型息肉。
组织学描述1.上皮组织:肠息肉表面覆盖有正常的柱状上皮细胞。
2.组织结构:肠息肉主要由腺体结构组成,腺体形态较规则,大小相近。
3.染色特点:肠息肉中腺体细胞核染色质呈深染,核仁明显。
4.细胞形态学:肠息肉中腺体细胞形态规整,细胞体积适中,无异型性。
5.基底部变化:肠息肉腺体基底部可见轻度/中度增生。
6.形态特征:肠息肉腺体呈分叶状排列,某些腺体内可见小囊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Ki-67染色:肠息肉核浸润指数(LI)为X%。
•CK20染色:肠息肉上皮细胞呈阳性染色。
结论根据以上所述的病理学特征和组织学描述,本例病例可确诊为结肠腺瘤型息肉。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密切监测肠息肉的生长情况,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参考文献1.XXXXXXXX2.XXXXXXXX以上是对肠息肉的病理报告的详细描述。
直肠活检病理良性报告
直肠活检病理良性报告直肠活检病理良性报告病理号:XXXXXX姓名:XXX 年龄:XX 性别:男临床诊断:直肠息肉病理诊断:直肠良性息肉(结肠腺瘤)病理报告:标本类型:直肠活检组织切片切片编号:1-4镜下所见:切片呈乳白色,大小约为0.8×0.6×0.3 cm。
镜下观察,所见直肠黏膜无明显炎症改变,见到一结节状良性肿物,肿物表面宛如白色毛绒,直径0.5 cm。
肿物基底深达黏膜下层,边缘光滑规整。
在高倍镜下,肿物呈腺瘤样结构,由腺管和类似腺体的结构组成,腺管排列紧密,上皮细胞呈柱状,排列整齐。
上皮细胞核无明显异型性,无增生迹象。
结论:直肠活检组织切片显示为直肠良性息肉(结肠腺瘤)。
诊断说明:直肠良性息肉(结肠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直肠病变,多见于老年人。
本例患者年龄较轻,且无家族史,提示本病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
直肠良性息肉一般呈圆形、近圆形或菜花状,表面常具有毛绒状或蘑菇状突起,基底多呈蒂状,大小多在1 cm左右,严重者可超过2 cm。
病理切片显示,本例患者切片中可见腺管排列紧密、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无畸形增生和核分裂,无侵袭黏膜下的表现,表明为良性病变。
治疗建议:直肠良性息肉在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随访以避免发展为恶性病变。
建议患者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纤维素摄入,减少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定期接受胃肠道镜检查,早期发现恶性变化或高危因素,如出血、溃疡形态等,及时进行切除。
如有其他相关问题,请及时与医生进一步沟通和咨询。
此诊断报告仅供医生参考,最终以临床医生的综合判断为准。
海宁市2016-2018年结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因素分析
论著·防保康复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31期浙江海宁市是结直肠癌高发区。
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癌症早诊早治工作,2006年原国家卫生部确定海宁市为全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对全市社区40~74岁目标人群进行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1-2]。
海宁市中医院肛肠科承担了肠镜筛查及治疗工作。
本文选取2016-2018年肛肠科住院的结肠息肉患者1960例,对其进行了临床、病理观察及癌变相关性因素分析,探讨海宁市人群中结直肠病变发生、发展及其分布规律,以利于指导内镜下治疗及随访。
资料与方法海宁市户籍人口40~74周岁被列为筛查对象,经过病史问卷调查,两次大便隐血试验初筛,筛选出高危人群,然后对高危人群行电子肠镜进一步检查。
2016-2018年肛肠科收治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切除的结肠息肉患者1960例,检出息肉2958枚;其中男1186例,年龄40~75岁,平均(53.1±13.0)岁;女774例,年龄40~73岁,平均(52.8±12.6)岁;男女比为1.53:1;单发788例(39.9%),多发1184例(60.1%)。
临床症状表现:腹痛192例,腹泻176例,便血150例,便秘272例,无明显消化道症状查体1170例。
并选择病理较完善的患者126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
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及息肉内镜治疗方法:①肠道准备:检查前1d 无渣流质饮食;检查当天在检查前4h,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袋加入3000mL 水中,以1000mL/h 口服,直至肛门排出液变为透明液体时方可结束给药。
②息肉内镜治疗方法:采用Olympus 电子肠镜检查,行全结肠观察操作中,明确息肉数目形态,测量息肉大小、位置,并行内镜下切除术,切除标本送常规病理。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肠道息肉病理的详解课件
肠道息肉的预 防和注意事项
肠道息肉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肠道息肉的预防措施 肠道息肉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肠道息肉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肠道息肉的定期随访建议
肠道息肉病理 的研究进展
肠道息肉病理的研究进展
肠道息肉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肠道息肉的遗传学研究
肠道息肉病理的研究进展
肠道息肉的预后研究
肠道息肉病理 的详解课件
目录 肠道息肉病理的概述 肠道息肉的病理特征 肠道息肉的临床表现 肠道息肉的治疗方法 肠道息肉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肠道息肉病理的研究进展
肠道息肉病理 的概述
肠道息肉病理的概述
什么是肠道息肉病理? 肠道息肉病理的分类和特点
肠道息肉病理的概述
肠道息肉病理的发病原因
肠道息肉的病 理特征
肠道息肉的病理特征
肠道息肉的形态特征 肠道息肉的组织学特征
肠道息肉的病理特征
肠道息肉的生长模式
肠道息肉的临 床表现
肠道息肉的临床表现
肠道息肉的常床表现
肠道息肉的诊断方法
肠道息肉的治 疗方法
肠道息肉的治疗方法
肠道息肉的手术治疗 肠道息肉的内镜治疗
肠道息肉的治疗方法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不同年龄组结直肠息肉分析
要意义 。本文 对我 院 20 年 1 06 月至 1 月结 肠镜 检查者 25 例 、结 2 05 直肠 息 肉患者 6 2例进 行 回顾性 分 析总 结 。 1
多 , 8 其 中以管 状腺 瘤最 多见 , 达5%, 发生率 为5%; 组 患者 息 肉病理 1 A
类 型以 增生性 为 主 , B组 、C组 、 D组 患者 息 肉病 理类 型以 腺瘤性 为 主 ; 肉恶变 均发生在 腺瘤性息 肉 , 息 管状 腺瘤恶变率 为8 绒毛 状腺瘤 %, 为 3 %, 毛状 腺瘤 恶变 率 明显高 于管 状腺 瘤 ( <0 0 ) 2 绒 尸 . 1。
3 讨 论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资料 . 在 2 5 例结 肠镜 检查 患者 中 , 龄 1 ̄9 05 年 88 岁之 间 , 均 年龄 5 . 平 78 岁 , 中结直 肠息 肉患者 6 2 。分 为 4 年龄 组 : 组( 3 其 1例 个 A ≤ 0岁) 、
B组 ( 1 4 3  ̄ 5岁) 、C组 ( 6 6 4  ̄ 0岁 ) 、D组 ( 6 ≥ 1岁) 。
息肉增生病理报告
【病理报告】息肉增生一、引言息肉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征为肠道内黏膜上的息肉组织异常增生。
该病症通常与肠道疾病相关,并可能导致肠道炎症、出血和癌变。
本文将介绍息肉增生的病理报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疾病。
二、病理报告概述病理报告使用的标本来自于结肠镜活检,标本切片后经过染色和显微镜下观察。
以下即为该患者的病理报告内容。
三、病理报告详解1. 标本信息标本来源:结肠镜活检标本编号:XXX-XXXXX2. 组织学特征镜下观察显示,标本组织中可见多个息肉样突起,其大小不一。
以下是有关每个息肉的详细描述:•息肉1:位于结肠X段,直径约X毫米,表面光滑,呈半球状隆起。
•息肉2:位于结肠X段,直径约X毫米,表面粗糙,呈不规则结节状。
•息肉3:位于结肠X段,直径约X毫米,表面凹凸不平,呈蕈状生长。
3. 组织学类型经过组织学分析,我们将每个息肉的组织学类型进行了鉴定。
以下是对每个息肉的组织学类型的描述:•息肉1:高级别腺瘤,组织结构呈现管腔和腺体形态,细胞核异常增生,可见细胞核异型性。
•息肉2:低级别腺瘤,组织结构较为规则,细胞核增生较轻,细胞核形态正常。
•息肉3:非典型腺病变,组织结构紊乱,细胞核异常增生明显,可见核分裂现象。
4. 其他病理特征在镜下观察中,还发现了一些与息肉增生相关的其他病理特征:•炎症反应:在息肉附近的黏膜组织中可见局部炎症细胞浸润。
•上皮增生:息肉周围的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明显。
四、结论根据上述病理报告结果,该患者结肠镜活检标本中发现多个息肉样突起,其中息肉1为高级别腺瘤,息肉2为低级别腺瘤,息肉3为非典型腺病变。
此外,还观察到局部炎症反应和上皮增生。
需要进一步结合临床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以预防或治疗患者可能面临的并发症。
五、参考文献1.XXXX, XXXX. 息肉增生的组织学特征及临床意义[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XX, 38(5): XXX-XXX.2.XXXX, XXXX. 腺瘤的分类及鉴别诊断[J]. 临床病理杂志, 20XX, 38(6):XXX-XXX.注意:本文仅为病理报告样例,不具备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早期诊断和防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至2015年收治的79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组织学检查结果,将结直肠息肉分为良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癌前病变和癌肿四类,分析不同病理类型息肉的危险因素特点。
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良性息肉主要与饮食习惯、年龄、性别相关,HGIN主要与家族史、肠道菌群失调、长期应用NSDs相关,癌前病变主要与肝硬化、炎性肠病、遗传基因突变、长期吸烟、肥胖等因素相关,癌肿则与上述因素相似,但与病理类型、病变位置、病理分级、免疫反应等也有关联。
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和针对性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预后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病理类型,组织学Introduction: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但其发病机理复杂,病理类型多样,包括良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癌前病变和癌肿。
尽管近年来结直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其复发率和癌变率仍然较高。
因此,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Methods: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995年至2015年收治的79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和组织学检查,将息肉分为良性息肉、HGIN、癌前病变和癌肿四类,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Results: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良性息肉主要与饮食习惯、年龄、性别相关,HGIN主要与家族史、肠道菌群失调、长期应用NSDs相关,癌前病变主要与肝硬化、炎性肠病、遗传基因突变、长期吸烟、肥胖等因素相关,癌肿则与上述因素相似,但与病理类型、病变位置、病理分级、免疫反应等也有关联。
Conclusion: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和针对性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预后和生活质量。
结直肠息肉的发展和病理演变
结直肠息肉的发展和病理演变引言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病变,它是结肠黏膜上的肿块,通常是良性的。
尽管大多数结直肠息肉并不引起严重问题,但它们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发展为恶性肿瘤。
本文将探讨结直肠息肉的发展过程和病理演变,旨在提高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结直肠息肉的发展结直肠息肉的形成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结直肠息肉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携带某些基因突变的人可能更容易形成息肉。
此外,一些环境因素,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和长期吸烟等,也与结直肠息肉的发展有关。
结直肠息肉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增生阶段、腺瘤阶段和癌变阶段。
在增生阶段,结肠黏膜上的上皮细胞开始异常增生,形成小的息肉。
这些息肉一般较小且不引起症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息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腺瘤,即异型增生的腺体。
腺瘤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有些可能长时间保持不变,而另一些则可能迅速增大。
在某些情况下,腺瘤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即癌症。
这种癌症通常起源于腺瘤内某些细胞的进一步突变和异常增生。
腺癌是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结直肠息肉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结直肠腺癌。
结直肠息肉的病理演变结直肠息肉的病理演变主要涉及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变异。
正常情况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是有序地分化和更新的。
然而,在结直肠息肉中,这种分化和更新过程发生异常,导致息肉的形成。
在结直肠息肉的早期阶段,上皮细胞的增生主要由正常的细胞分裂驱动。
然而,随着增生的继续,一些遗传突变和表观遗传变化可能发生,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变异。
这些变异可以包括细胞核的大小和形状异常、细胞排列的紊乱以及细胞中某些基因的突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突变和变异会影响细胞的功能和调控,进一步促进结直肠息肉向腺瘤的转化。
腺瘤的形成主要涉及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腺体的异型增生。
腺瘤内细胞的异常分化和排列可能表明癌变的早期迹象。
在某些情况下,腺瘤内的细胞可能发生进一步的突变和异常增殖,最终导致癌症的发展。
1655例结肠息肉内镜及病理分析
1655例结肠息肉内镜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结肠息肉的内镜下特征及病理类型之间关系.方法收集了南京鼓楼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165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结肠息肉的大小、生长部位、病理分型等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肠息肉发生率男:女为1.55:1,年龄在60-69岁,占27.8%,乙状结肠及直肠分别占总数的30.9%和20.8%,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占65.0%,息肉癌变率在2.5%.结论结肠息肉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以腺瘤息肉为主;癌变与腺瘤大小、病理类型有关,对内镜下发现的息肉,如无禁忌证,均应摘除. 【关键词】结肠息肉;结肠镜检查;发生率;癌变【中图分类号】R5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67-02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起源于粘膜上皮,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普及,结肠息肉的检出率随之增高.大部分研究表明,结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可能,被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状态.本研究收集了南京鼓楼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1655例,对结肠息肉的大小、生长部位、形态、病理分型等生物学特性与年龄等进行了分析.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55例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为结肠息肉,并有完整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男1006例,女649例,男:女为1.55:1.年龄波动在21-90岁,均值为59岁. 1.2内镜检查情况所有患者行电子结肠镜前1天开始进食无渣流质饮食, 检查前6h开始分次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恒康正清散2盒加入2000ml 水中),2h内服完,肛门排出清水为止.采用奥林巴斯CF-Q240I、CFQ260AI、CF-H260AI电子肠镜及ERBE VIO200S高频电发生器进行治疗,进镜至回肠末段或回盲部,然后边退镜边进行全结肠观察,明确息肉数目和解剖部位,测量大小和观察基蒂特征.2结果:2.1发病年龄1655例结肠息肉患者年龄波动在21-90岁,均值为59岁,其中20-29岁:29例(1.8%),30-39岁:106例(6.4%),40-49岁:263例(15.9%),50-59岁:438例(26.5%),60-69:460例(27.8%),70-79岁:277例(16.7%),80岁以上:82例(5.0%),按年龄组分为青年组(40岁以下)占158例(9.5%),中年组(40岁-59岁)为729例(44.0%),老年组(60岁以上)768例(46.5%). 2.2结肠息肉分布情况1655例结肠息肉患者中,回肠末段6例(0.4%),回盲部59例(3.6%),升结肠157例(9.5%)肝曲58例(3.5%),横结肠259例(15.6%),脾曲23例(1.4%),降结肠179例(10.8%),降乙交界16例(1.0%),乙状结肠512例(30.9%),直乙交界41例(2.5%),直肠肛管345例(20.8%).2.3结肠息肉病理组织学分类情况:1655例结肠息肉中,增生性息肉286例(17.3%),幼年性息肉5例(0.3%),炎性息肉289例(17.5%),腺瘤性息肉1075例(65.0%),其中1075例腺瘤性息肉中包括管状腺瘤844例(78.5%)、管状绒毛状腺瘤138例(12.8%)、绒毛状腺瘤49例(4.6%)、锯齿状腺瘤(4.1%). 2.4结肠息肉大小情况我们按结肠息肉大小分成4组,其中≤0.5cm1027例(62.1%),0.6cm~1.0cm451例(27.2%),1.1~2.0cm123例(7.4%),>2.0cm54例(3.3%). 2.5结肠息肉大小与病理分型及息肉癌变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腺瘤性息肉在各大小组中分别为:≤0.5cm 组574例(55.8%),0.6cm~1.0cm 组349例(77.3%)例,1.1~2.0cm 组103例(83.7%),>2.0cm49例(90.7%).1655例息肉中癌变共有41例,均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2.5%,其中≤0.5cm 组14例(1.4%),0.6cm~1.0cm 组20例(4.4%)例,1.1~2.0cm 组3例(2.4%),>2.0cm 4例(7.4%).3讨论:结直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一般指来源于肠黏膜上皮的局限性隆起.结肠息肉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抽烟、大量饮酒、高脂摄入等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叶酸摄入不足,HP感染以及高脂血症、血清胰岛素水平等代谢异常均会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生[1-2]. 随着结肠镜逐渐普及,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升高,文献报道,结肠息肉的内镜检出率为10%-60%[3].李鹃[4]等人报道1239例结肠息肉患者,男女比例1.4:1,以60-69岁患者多见,本研究结果显示结肠息肉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1.55:1,随着年龄增长,结肠息肉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结肠息肉好发于中老年人,在60-69年龄段最高,与报道一致.有研究[5]报道,结肠息肉分布以左半结肠为主,直肠、乙状结肠发病最高,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分别占总数的30.9%和20.8%,与报道一致. 结肠息肉按病理分型可分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非腺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包括幼年性息肉等,本组研究中非肿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占17.3%,炎性息肉17.5%,幼年性息肉0.3%,腺瘤性息肉65.0%,以腺瘤性息肉居多.腺瘤性息肉按照绒毛成分所占比例不同将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成分小于20%)、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成分在20%-80%)、绒毛状腺瘤(绒毛成分大于80%),以及特殊类型息肉包括锯齿状息肉,本研究发现腺瘤中管状腺瘤占78.5%、管状绒毛状腺占12.8%、绒毛状腺瘤占4.6%、锯齿状腺瘤占4.1%,以管状腺瘤多见,与报道一致[4]. 结肠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在2.9%-9.4%[6],本研究发现,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达16.3%,其次是管状-绒毛状腺瘤13.0%,息肉直径大于2.0cm,癌变率最高,达7.4%,表明绒毛成份的多少与腺癌的发生呈正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锯齿状息肉癌变率较高[7],本研究锯齿状息肉癌变率2.3%.文献报道[4]结肠息肉大小与癌变率有关,直径>20mm 的结肠息肉的癌变率可达5.9%,本研究组中大于2.0cm 的息肉癌变率最高,为7.4%,所以对于大于2.0cm 的息肉早期切除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非腺瘤性息肉均无癌变,但有文献报告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有癌变,应加以重视[8]. 对结肠息肉早期诊治非常重要,针对结直肠息肉大小大于0.6cm 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对于小于0.5cm 息肉建议随访观察,但如果小型平坦病变, 难以分辨腺瘤还是癌的息肉仍建议内镜下切除[9].内镜下治疗是结直肠息肉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内镜下氩离子凝固疗法(APC)、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3种方法,武阿丽[10]等人对756例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比较分析发现APC治疗扁平及浅表隆起的结肠息肉疗效较好,但无法获取完整病变病理结果;高频电圈套器切除可应用于亚蒂及有蒂息肉,EMR对于治疗各种息肉均更加理想.参考文献[1]GiacosaA,FrascioF,MunizziF.epidemiologyofcolorectalpolyps[J].[ TechColoproctol,2004,8Suppl2():s243-72]刘杨,林一帆.大肠息肉病因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5,09:1607[ -1610.3]TanD,Ross WA.coloreetalpolyp:clinicalsignificanceendoscopicand[ pathologiccorrelation[J].Am JClinPathol,2008,1299(4):659-6604]李鹃,岳文杰,刘懿,等.结肠息肉1239例内镜及病理分析[J].上海医学,2010,06:585-588. [5]陈仕武,朱娟.1233例大肠息肉的临床与内镜分析.临床荟萃,2007,22:728-729.[6] MorsonBG.Genesisofcolorectalcancer.ClinGastroenterol,1976;5:505 [7]张婉雯,任宝军,童华生,等.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内镜和病理形态特征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02:81-85 [8]付志君,潘文生,石虹,等.大肠息肉80例临床病理分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9;26:77 [9]TanakaS,SaitohY,MatsudaTetal.Evidence-base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managementofcolorectalpolyps[J].JGastroenterol,2015,[ 50(3):252-6010]武阿丽,吴兵,张亚飞,等.结肠息肉3种内镜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J].陕西医学杂志,2013,02:214-216.。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差别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差别
王永华;卢忠生;王向东
【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2)006
【摘要】目的根据不同病理类型息肉的临床特点,找出不同息肉之间的差别,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4年820例结直肠息肉病例,分析患者年龄;息肉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病理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和癌变情况.结果①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混合状、绒毛状三种息肉,其变化规律为平均体积逐渐增大、分叶和黏膜改变逐渐多见、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率亦逐渐增高.②幼年性息肉:发病年龄一般较小,直肠多见,平均体积大,多带蒂,分叶少见.③炎性息肉:平均体积小,多无蒂、光滑和不分叶.结论各型息肉内镜下具有一定特征,可以做为初步判定息肉性质的参考依据.【总页数】3页(P563-565)
【作者】王永华;卢忠生;王向东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
【相关文献】
1.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患者 Hp 感染情况及胃、结直肠息肉之间的相关性 [J], 杨振;吴战军
2.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于莹莹;周喜汉;黄赞松
3.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分析 [J], 于莹莹;周喜汉;周昌衡;柏鸽;彭月;黎明吉
4.CD24和MMP-2及TK1在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恶变筛查中的价值 [J], 庞念德;陆晓伟;陈丕绩;杨丽萍
5.胃、结直肠息肉的分布及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J], 罗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直肠息肉886例病理形态分析
发表时间:2016-01-22T16:12:12.3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作者:陈永宏
[导读] 山西省汾阳医院病理科 Muto T[2]等提出的“腺瘤-癌序贯学说”已得到公认,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一旦发现应及时切除。
陈永宏
(山西省汾阳医院病理科 032200)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诊断方法。
方法:分析总结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形态特征。
结果: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各具有各自的病理形态特征。
结论:详细分析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形态特征有助于结直肠息肉的病理诊断与分类,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221-01 结直肠息肉是消化道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一种起源于结直肠粘膜上皮的赘生物,发病率相对较高,有研究报道65岁以后的人群腺瘤的发病率可达30%~50%。
其中约3%~5%可进展为恶性肿瘤[1]。
Muto T[2]等提出的“腺瘤-癌序贯学说”已得到公认,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一旦发现应及时切除。
现在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结直肠息肉在内镜下切除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然而经内镜下治疗后,腺瘤性息肉仍较易复发,3~5年的复发率可达20%~50%,因此准确诊断结直肠息肉的类型至关重要,现将我科近两年来诊断的结直肠息肉复习整理一下,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山西省汾阳医院行结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标本,年龄22~84岁,平均为(55.2±15.98)岁。
男性患者498例,女性患者388例;炎性息肉321例,增生性息肉245例,错构瘤8例,腺瘤性息肉312例。
1.2 方法
内镜切除标本,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树胶封固。
光镜观察,分析统计。
2.结果
从粘膜表面突出到结直肠肠腔内的隆起状的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直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非肿瘤性息肉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
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表面上皮不增生,可能有萎缩,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增生性息肉则表面上皮增生明显,腺体结构紊乱,囊性扩张变形,腺上皮无异型性。
错构瘤型息肉,其组织病理学特征,腺上皮为树枝状结构、发育良好的平滑肌,表面为增生的腺上皮组织呈乳头状增生。
错构瘤型息肉是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igmentation polyposis syndrome)的一种表现,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又名普杰病(Peutz-Jeghers syndrome),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口腔黏膜、口周皮肤等部位黑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并有家族遗传性,所以错构瘤型息肉又称P-J息肉。
腺瘤性息肉又称“息肉状腺瘤”,多呈息肉状或乳头状,见于胃肠黏膜,更多在结直肠,单发性或多发性,有蒂或无蒂,易发生恶性变。
腺瘤性息肉间质增生不明显,表面上皮增生拥挤,呈“克隆”性增生,多具有异型性。
其中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其中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最大,约占全部结直肠癌的70%~90%[3,4],被称为癌前病变。
所以腺瘤性息肉与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的鉴别诊断异常重要。
从息肉中分选出腺瘤性息肉,为临床医师进行合理准确的治疗提供确切的组织依据。
3.结论
我们病理医师在诊断的过程中,详细分析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形态特征有助于结直肠息肉的病理诊断与分类,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更多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Bonithon-Kopp C,Piard F,Fenger C,etal.European Cancer Prevention Organisation Study Group.Colorectal adenoma characteristics as predictors of recurrence[J].Diseases of the colonrectum,2004,47(3):323-333.[2] Muto T,Bussey HJ R,Morson BC,eta1.The evolution of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J].Cancer,1975,36(6):2251-2270.
[3] Cotton S,Sharp L,Lime J.The adenoma—carcinoma sequence and prospect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neoplasia [J].Crit Rev 0ncog,1996.7(5-6):293-342.
[4] Itzkowitz SH.Gastrointestinal adenomatous polyps[J].Semin Gastrointet Dis.1996.7(2):1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