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

说明:

1、资料中粗楷体字为教材每章后的复习思考题,请大家特别注意。

5、本资料仅供参考,还请各位学员以仔细研读书本为主。

预祝大家考试顺利,全部通过!

第一章绪论

➢本章在正式讲述高等教育问题之前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高等教育研究的阶段、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动因、学科体系、主要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使大家对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章重点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与特征,特别就是各阶段中涉及到大学或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1、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活动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它曾走过了19世纪末以前漫长的成长阶段,度过了20世纪的扩张时期,现已跨入了21世纪的门槛。

2、高等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与系统研究阶段。

3、高等教育学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除主体动因外,主要就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与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等促进的。

第一节高等教育发展简况

4、考察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特征来分析,即成长中的高等教育与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5、成长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19世纪末以前高等教育从萌芽到雏型、成型而趋于完善的过程。

6、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在西方为古希腊时代;在中国为春秋战国时代。

7、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把学问分成两级,一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一为高级教育,除读写训练外,还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字等;古埃及也有“寺庙学校”,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

8、寺庙学校:古巴比伦与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

9、雅典大学:雅典大学就是希腊最古老与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就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与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10、七艺:即文法、修辞学与辩证法(三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与音乐理论(四艺)。

11、中国在殷商时期,便有“右学”、“辟雍”、“泮宫”等高层次的学问传授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12、稷下学宫:就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就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与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就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13、这一阶段世界公认的教育家,西方历史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以及“智者派”成员;中国主要为孔子与老子。

14、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就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她与她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她被后人广泛认为就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5、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就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之一,她与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16、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柏拉图的学生,就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与教育家之一。

17、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其学说与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与主流思想。

18、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就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她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的思想主张就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就是就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9、高等教育萌芽阶段的显著特点:①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②专业教育性质模糊,③学生年龄参差不齐,④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⑤这时的高等教育不就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就是相对于当时的知识水平而言的,故后人将其表述为“高级学问”(higher learning)。

20、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主要指形成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教育与中国汉代的太学及唐、宋的书院教育。

21、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就是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开始的。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已初具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型与特征。

22、中世纪大学:指12~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之滥觞的高等学府如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中世纪大学就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雏型阶段的标志,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与教育管理体制。

23、大学(universitas)一词,原意就就是“行会”。行会组织就是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管理与学术活动组织的最重要的力量。

24、在中世纪大学中,教师与学生开始按一些专门的学科(法律、神学、医学及人文学科)聚集在一起,采取“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当时课程的安排上,课程就是经过较大修改的“七艺”。

25、到14世纪中叶,大学课程有了很大发展,主要包括三类:学士学位课程、特许课程、硕士学位课程。

26、教会与僧侣在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世纪的大学制度及办学实践,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7、在中国,汉代的太学为高等教育从萌芽走上雏型奠定了基础。在汉代的太学,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大学教育制度、形式与方法,如考试制度、大班上课以及学术称谓等。而始于唐、盛于宋的中国教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制度——书院教育,就是从萌芽走向雏型的标志。书院教育与学术结合、自学与讲授结合、自由研习、争辩论道、游学访问、修身养性等学风,对后世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8、书院教育:就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就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就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就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29、高等教育雏形阶段的显著特点: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与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领域。

30、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始于文艺复兴末期与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而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把这一阶段推向了高峰;同一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却出现了一个断裂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