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蕴涵丰富的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蕴涵丰富的作文素材

省云安县云安中学显志

故事梗概:国得楚和氏璧,提出以十五城诈取璧,国面临强权外交,进退两难,缪贤向王举荐了蔺相如。蔺相如以其机智、勇敢完璧归。后王与王会于渑池,蔺相如又一次以大智大勇战胜王,捍卫了国的尊严。蔺相如两次为国立功,得到王信任,被破格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发誓要当面羞辱相如。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处处躲避廉颇。相如的舍人自觉受了委屈,不愿意为相如驾车。相如向舍人晓之以理,说明“强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的道理。廉颇闻之,被相如高风亮节所感动。最后,亲自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与相如成为生死之交。

【拓展方向】

一、从蔺相如方面着想

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诗)

蔺相如虽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一个普通门客,但当国家有难,需要他效力的时候,他义无返顾,慷慨呈辞:“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绝不推脱。后来,在完璧归和渑池会中,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2.好马还要伯乐荐

蔺相如在缪贤门下做门客时,已经表现出不凡的智慧。比如,有一次缪贤曾因犯罪,想投奔燕王。蔺相如以他高屋建瓴的分析,成功地劝缪贤放弃了这一想法,最后使缪贤获得了王的原谅。好马还要伯乐荐。要不是后来缪贤的荐举,蔺相如这匹好马也许就会一辈子湮没无闻,更谈不上后来在完璧归和渑池会中的成功。

3.口才也是才

蔺相如在完璧归和渑池会中立了大功后,被王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对此颇不服气,其中的一条理由就是,蔺相如只是动了一下嘴皮子而已。其实,会动嘴皮也是一种才,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口才。蔺相如正是以其出类拔萃的口才,在强面前,不卑不亢、义正辞严地驳斥了王的无礼,保全了价值连城的璧玉,捍卫了国的尊严。4.勇敢加智慧,无往而不胜

当第一次与王交锋的时候,蔺相如以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镇定和智慧,从王手里巧妙地夺回璧玉,并派人机智地送回国。然后,蔺相如又凭借其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向王重表示,“请就汤镬”。在渑池会上,当王不肯为王击缶时,蔺相如先是柔中带刚,不卑不亢,“跪请王”,遭到王拒绝后,又以五步之“颈血溅大王”的拼命之势逼使王乖乖就。最后,当之群臣提出“请以十五城为王寿”辱时,蔺相如棋高一着,智胜一筹,对之以“之为王寿”,将之威风扫得一干二净。在这两场外交斗争中,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就像鸟的两只翅膀,助他穿云破雾,翱翔长空。

二、从廉颇方面着想

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当廉颇得知蔺相如的官位超过他的时候,心里十分不服,发誓一定要当面羞辱相如。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每朝时,常称病”,一旦“望见相如”,也是“引车避匿”。同时,还向受了委屈的舍人晓之以理,说明“强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的道理。廉颇闻之,终于被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高风亮节所感动。最后,他放下大将军的架子,亲自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与相如成为生死之交。

此段材料还可从不同角度论证不同的道理,如从廉颇的角度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蔺相如角度论证“所至,金石为开”等等。

2.不要以出身论人

蔺相如在完璧归和渑池会中立了大功后,被王拜为上卿,地位超过了廉颇。廉颇对此颇不服气,其中的另一条理由就是,蔺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依照廉颇的看法,一个人出身卑贱,就应该永远卑贱,一个人以前是贼也就永远是贼了,这种观点显然是十分错误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却一直都恪守着这一观念不放。比如,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不是一直奉行只有“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才有资格被推荐上大学、招工招聘等这一十分荒谬的“出身论”吗?

三、从蔺相如和廉颇两方面同时着想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团结才有力量。家和不被外人欺。

当王要与王会于西河外渑池时,王畏惧不去。廉颇与蔺相如一起商量着说对王说:“如果大王不去,就表明国弱小胆怯了”。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王针锋相对,迫使王为王击缶,并对以“之为王寿”,使其“终不能加胜于”,而此时在军事上“亦盛设兵以待,不敢动”。在这里,蔺相如的文(外交)与廉颇的“武”(军事)可谓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强大的国最终也“不敢加兵于”。否则,“两虎共斗”,则“其势不俱生”,国就会遭致重大损失。

此段材料还可论证“军事和外交同样重要,文武之道,一一弛”的道理。

四、从王方面着想

领导者要知人善任,赏罚分明,要不拘一格,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规矩

当提出以十五城诈取璧,国面临强权外交,处境艰难,缪贤向王举荐了蔺相如时,王并不因为蔺相如只是一介宾客而拒于门外,而是破格录用,委以重任,让他代表国出使国。当蔺相如完璧归,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使命后,又不拘一格,王又及时将蔺相如提拔为上大夫。后来,当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以其勇敢和智慧捍卫了王和国的尊严,凯旋归国后,王不顾老将廉颇的面子,再一次破格提拔蔺相如,以至官位都超过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王这种知人善任,赏罚分明,不拘一格的用人观不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吗?

五、从缪贤方面着想

甘当伯乐,为国荐才

蔺相如在缪贤手下做门客时,已经表现得有胆有识。后来,得和氏璧,想以十五城诈取璧。因国力弱小陷入给与不给的两难处境,“求人可使报者,未得”。在这个关键时刻,正是缪贤毫无保留地及时向王举荐了蔺相如,最终才有了蔺相如完璧归,为国立功的卓越表现。

最值得赞赏的是,缪贤那种心底无私,为国荐才,为国分忧,不计个人安危的可贵品质。缪贤把蔺相如推荐给王,王让他代表国出使国,此行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因为此去责任重大,不确定的因素甚多,假如蔺相如不但没有换回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的”的和氏璧也被国夺去了,辱没了国的威名,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人了事,连缪贤也将会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这些缪贤当时不是没有想过的,然而他并不惧怕,他识才敢用,信任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又怎么能做到呢?

反观今天的某些单位部门,当国家需要人的时候,他们不但不积极荐举,相反却以种种理由和借口,大搞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对单位人才实行关、卡、扣、留。比较起来,缪贤甘当伯乐、推贤进士的举动,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本文发表于2004年《新作文中学教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