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
合集下载
岳麓版必修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1.(2009年高考江苏卷)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 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突出三省“精细分工” 所体现的思想,这与削弱相权没有直接关系,排 除B项,三省的职权分别是:中书省掌决策,负责 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 政令;尚书省 “ 事无不总 ” ,负责执行政令。各 省分工合作、互相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封建 统治机构日益完善。三省都是在皇帝一人独裁前 提下的具体执行部门,三省六部制度归根结底是 为了强化皇权,弱化相权,因此排除A、D两项。 [答案] C
汉、唐选官制度的比较:
汉 唐 选拔的方 自下而上的 科举 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 法和途径 推荐
归中央,加强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集权。
西汉至东汉前期:才 以才能(主 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标准 能和品德; 要是考试成 度的加强。 东汉后期:出身门第 绩)
三、监察与谏议——官僚制度的维系
1、监察制度:
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高效
中书省→门下省→皇帝 →尚书省→工部
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 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 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 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 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D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高中历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三省六部
制度 人才
成熟
廉洁高效
制度
科举
人才 廉洁高效
监察
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基本特点: 1)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20220/)4/30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 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 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2、明清时期专门的谏议制度却没有了,这说明
了什么问题? 君主专制的加强
3、结合所学,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 谏议制度?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之评价
富
皇三
可
帝十
—
敌
年
国
明不
的
神上
大
宗朝
贪
的
官
任
和
性
珅
现在你说办事儿不 花钱,谁给你办
朕今天就是不上朝, 谁劝谏也没用。
不能从根本上但还是发挥了作用
课堂小结
烦恼1之解决——集思广益之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②
起草诏令
皇帝(皇权至上) ①④
尚书省⑤
负责执行
门下省 ③
封驳审议
⑥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特点及作用:分工明确,效率提高;相权被割 部 皇部权加部强;部标志部成熟部,影响深远
打开思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通融性
材料: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通融性。往往每一 制度,都留有活动变通的余地……事实上唐代确 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不经 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何名为敕?”此 是刘祎之批评武则天的话,而因此遭了杀身之祸; 武则天以下的唐中宗,也便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 官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课件1(4)
权力分配未定型
内史省 中书省 门下 省
同唐朝
备注 建立 巩固
完善
唐
宋 元
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
皇 帝 请完成下面的图表内容:
相权被割 皇权加强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起草诏令
负责 执行
封驳审议
特点:⑴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分工和职责明确;
吏 户⑵国家礼事务兵与皇家刑私事工 部 分开部,中枢部 权力部体系完部 善 部
皇帝既依赖宰相治理国家,又对宰相存有疑忌之心, 于是就不时地采取各种措施限制相权,再把剥夺回来的种 种中央行政大权交给自己身边的亲信。这种权力转移和分 散机制,正是 “三公制” 演变为“三省制”的内在推动 力。
秦汉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为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威胁皇帝的绝对权威。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就是皇帝通过把相权一分为三, 分割、削弱相权,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 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朝代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 朝
隋
中枢权力体系
丞相
职能(作用) 最高行政长官
中朝
决策,与丞相制衡
尚书台
取代三公的权力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 省
同唐朝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宰相办公机构,行政权 军权(发兵权) 财政,长官“计相” 下设六部
备注 建立 巩固
完善
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 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 相权,加强皇权
加强,相权再分割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 事 发展
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朝代
制度
西周 “世卿世禄”制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3.东汉: 尚书台
制 的
4.魏晋南北朝: 三省六部制萌芽
确
立 5.隋唐: 三省六部制
及
其 演
6.宋:
二府三司制
变 7.元:
一省制
元: 一省制
皇帝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户 财政 部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枢密院
军政
吏
户
部
部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秦至元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从中可看到中央官 制变化的哪些特点和趋势?
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唐选)拔房官玄员龄时等《会晋徇书私》舞卷弊四五,《难刘以毅传》 选(拔2)出概真括正材有料用二的中人的才主,要因观而点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二、选官制度
朝代
西周 战国、秦、西汉初
汉武帝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制度 世卿世禄
军功爵制 察举征辟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
三、谏议()
朝代
隋唐 宋朝
机构 门下省 谏院
职能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策提出异 议,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
独立的谏官机构
活学活用 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 进行综合评价。
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 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 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 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年里, 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
三 省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岳麓版高一历史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3)影响。 ①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 _社__会__ _基__础__ 。 ②促进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大批的 _高__素__质__人__才__ 。 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微点拨】 2.科举考试的公平与公正,恰恰是由国家主持的统一考试来保证。与 科举制一脉相承的现代高考制度之公平精神与社会效益亦缘于统一考 试。
(4)作用。 ①既相互 _牵__制__,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 _办__事__效__率__ 。 ②完整的 _相__权__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微探究】 材料 唐朝三省六部制工作流程图
思考:根据材料,如何理解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 的成熟? 提示: (1)权责分工明确,保证专事有专门机构负责; (2)权力相互制 约,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保证皇权稳固; (3)提高行政效 率,加强中央集权; (4)是中国官制的重大改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 度的成熟,后世基本沿用。
3.评价: (1)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 (2)_决__策__ 、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 互牵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微点拨】 不同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其实质是皇权与相权的争夺;总的趋 势是皇权逐步加强。
二、选官制度 1.隋唐之前:西周实行“__世__卿__世__禄_”制;战国、秦、汉初按 _军__功__ 授爵;汉武帝时期实行 _察__举__制__ 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实行按照门第 高低选官的九品中正制。
2.谏议制度: (1)目的: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2)隋唐:三省中的 _门__下__省__ 负责谏议和封驳。 (3)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4)明清: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了。
高中历史 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其积极意义在于( ) 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D.加强了相权
编辑ppt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三 省六部制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A错; C项与科举制有关,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可 排除。 答案: B
编辑ppt
3.监察制度是古代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①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②谏议制度是 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③宋代出现独立的谏 官机构——谏院 ④三省六部制下负责监察 的是门下省
编辑ppt
(3)影响 ①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 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②促进_官__僚__体__制__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 提供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 一。
编辑ppt
孙中山先生曾十分欣赏英国通过考试选拔文 官的制度,并设想以此来改造中国的官吏体 系,但孙中山考察研究的结果却是“英国的 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去的,所以中 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 度”。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编辑ppt
列举从汉到元 政治制度演变 的史实,说明 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特点。
1.掌握三省六部制和 从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演变的基本趋势。 2.综合分析我国古代 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的 变化。
编辑ppt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编辑ppt
1.确立 (1)背景: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 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 (2)确立: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于隋唐 时期。 (3)内容 ①三省是指中书省、__尚__书__省__、门下省。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 处理日常事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共38张PPT)
课前提问
1.秦朝三公的职权 2.郡县制下官吏的产生方式 3. 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积极影响
皇帝的烦恼
•好了歌(改编)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错了,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社稷江山难保了。
学习目标:
1.唐宋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2.选官制度的变化 3. 监察与谏议制度的变化
• 隋文帝杨坚也是做了丞相后,篡了北周的位。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2、唐—三省六部制
(1)职权: 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作用: ①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 了办事效率
②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 于加强皇权
【问题探究】
内阁 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军机处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6、清:军机处 雍正时期
(1)设立原因: 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2)主要职权: 内政外交、军国大计、重大案件
(3)特点: 跪奏笔录
(4)评价: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 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 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 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 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
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
B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
“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
1.秦朝三公的职权 2.郡县制下官吏的产生方式 3. 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积极影响
皇帝的烦恼
•好了歌(改编)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错了,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社稷江山难保了。
学习目标:
1.唐宋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2.选官制度的变化 3. 监察与谏议制度的变化
• 隋文帝杨坚也是做了丞相后,篡了北周的位。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2、唐—三省六部制
(1)职权: 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作用: ①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 了办事效率
②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 于加强皇权
【问题探究】
内阁 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军机处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6、清:军机处 雍正时期
(1)设立原因: 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2)主要职权: 内政外交、军国大计、重大案件
(3)特点: 跪奏笔录
(4)评价: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 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 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 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 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
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
B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
“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
高一历史上册《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知识点汇总岳麓版
高一历史上册《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知识
点汇总岳麓版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建立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削弱了相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
⑴概念:三省是尚书省总管六部,负责政令执行、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⑵作用:,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第二,相互牵制,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第三,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宋朝——“二府三司”
⑴基本要点:中书门下省、枢密院合称“二府”,盐铁、度支、户部合称“三司”。
⑵分割宰相权力: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中书门下省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元朝——中书省和枢密院
⑴内容: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统领六部,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
⑵作用:宰相权利加大
二、选官制度:
西周:贵族世袭的“世禄世卿”制度;
战国、秦、汉初:按军功授爵;
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和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按照门第高低选官的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意义3点: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确保帝国繁荣.
三、监察与谏议
监察制度:
秦朝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是刺史;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各省有按察使司。
谏议制度:隋唐是门下省,宋代是谏院。
评价:
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地效。
第二,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独尊;唐代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尚书省;相权虽被分割但 并不是分成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三部分。
答案
A
【体验2】 唐朝“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三省分工彼此制约和监督,其长官都是宰相 B.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C.三省相互配合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D.三省把相权分割为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三部分 解析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削弱,保证了皇权的
提示:秉公执法、监察百官,保证官员队伍的廉洁和高效。
知古通今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原因:①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地位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 ②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且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 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稳定。 (2)趋势:①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成以学识才能为选
拔标准。②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重要
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隋唐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 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成熟。
(4)三省六部官吏听命于皇帝,虽能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
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史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
中书。中书付门下,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
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导读:史料反映了唐代三省的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
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
在《2010 ~ 2020 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提 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 思考: 和 古代相比,当今在选拔干部的方式和标准上有什 么特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课件第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问题1:刘邦建汉后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 异同?
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及 “郡国并立”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三十五分。
汉初在地方上 实行郡国并行的制 度。刘邦分封同姓
王,以为依仗刘 氏天下一家的格 局,就能巩固皇 权,稳定天下。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三十五分。
唐:三省六部制度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 怯如鸡。
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度的 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三十五分。
• 思考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怎样演变的?体 现出了怎样的趋势?
• 提示:(1)演变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三十五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三十五分。
• 提示: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分工明 确,相互牵制,以防止大臣专权。并且由于唐 太宗鉴于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添了这一 制度的“民主色彩”。但从本质上看,这一制 度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对相权的牵制是为了 加强君主的专制。因此,它只是一种“皇权下 的民主”。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三十五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三十五分。
• 【答案】 D • 【解析】 《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
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 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 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 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 缩小,反而扩大;故A、B、C三项表述错误。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三十五分。
• 5.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报考 国家公务员大热。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不同时期 国家公务员产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中历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消极: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 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积极: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 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 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
三省六部制
课堂小结
制度保障 人才基础
成熟
制度保障 廉洁高效运转
人才基础
科举制
维护公平公正
请同学们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从中国古代历史政治制度 的沿革中寻找智慧,为总理出谋划策,为中国的政治改革 寻找符合国情的蓝图。
谢谢聆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三省六部制的学习,借鉴其长处,做到古为今用。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人才选拔制度的突出 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3)通过学习,了解当前我国不断深化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科举制 处理方法:采用情境设置、问题探究等方式,同时
配合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监察与谏议制度的评价 处理方法:适当补充一些历史趣味材料,让学生对 这种制度能够一分为二的正确认识。
好了歌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君权与相权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选官制度 忠 奸 难 辨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腐 败 难 治 官 吏 难 选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地 方 难 管
监察制度
特点:1)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2)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有效训练
1、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 西汉设置刺史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2020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 (1)秦汉:官员监察制度确立。 ①秦朝:_御__史 __大 ___夫__掌管监察。 ②汉代 a.御史府的长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 b.汉武帝设立__刺__史__,负责监督郡国长官,刺史统属于御 史府。
(2)明清时期 ①中央:设有_都__察__院___与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 ②地方: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__按__察__使__司__。 2.谏议 (1)隋唐: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_门__下__省___可以对皇帝的 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2)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__谏__院__。
——《朱子语类》
问题 1:据史料一,概括唐朝“三省”职权的分配以及唐朝 中央机构行政运作的程序。
学生试答: 提示:职权分配:中书省负责政令草拟;门下省负责政令审 核;尚书省负责政令执行。 运作程序:中书→门下→尚书。
史料二:(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 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 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 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3)影响 ①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__士__人__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 治的社会基础。 ②促进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大批的 __高__素__质__人__才__。 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分界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大阶段。隋唐 以前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以门第族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其方式 有世袭和任命两种;隋唐至明清时期是以才学为选官依据,采取 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由皇帝任命。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体现出 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宋、元时期三省六部制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明了皇权与 相权斗争的延续。宋朝以另外的方式继续分割相权,元朝出现反 复,出现权力集中的现象,相权一度得到扩大。
高中历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
内朝又称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拥有决策权; 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沦为执行机构。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朝代
秦朝 两汉 隋唐 北宋 元朝
演变
建立 巩固 完善 加强 发展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制 中朝—尚书台 三省六部制
3.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
背景: 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
4、宋代:
皇帝
二府三司制
相权再被分割 皇权继续加强
三 中书门下(东府)度
司
盐
财政 枢
户
密
院(西府)
行政
支铁部
军政
隋
唐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三
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六 部 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三司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隋唐中央机构: 三省六部制 特点: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决策、审议、执行分解) 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历史影响: 1)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相互监督和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 3)有利于保证政治清明,减少腐败。 4)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
●温故知新 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包括 哪些基本内容?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拔和
考察官吏的制度、法律制度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程)
秦朝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度的形成
从汉到元 明清
岳麓版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优秀ppt课件5
刑 部
工 部
元代:中书一省制
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位低权轻
皇 帝
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 影 响 ? 内 阁 明成祖:位高权重 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政局动荡
亲自掌管 中书省
归入 归入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明 代: 废除丞相制度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课堂设问二
三省六部制的确定与演变说明了什 么?为什么?
40% 31%
龙门
独占鳌头
这本书名叫《四书备旨》,厚约1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印刷、装 帧很是精美,合起来,像今天的英文袖珍小字典。据首页标注,此书印 于1893年,印刷商为“上海城内周月记机器印书处”。小书收录四书的 全部内容和批注,足有20多万字。密密麻麻,一页就排了900多字!其 中,正文字大小2毫米见方,而注解文字仅1毫米见方。拿着放大镜,记 者也看得脑袋发昏。说来好笑,书商竟在首页上留言:“幸勿误带入 场。”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其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的斗争: ①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1 三省六部制的确定及其演变 ②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2 地方建制 3 选官制度 4 监察与谏议体制
②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有德才、门第。
③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特别是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古代的 选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
四 监察与谏议制度 朝代
秦朝 汉代 隋唐 宋代 明清 中央
课堂设问五:完成下表 谏议制度: 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宋太祖加强中 央集权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三省 六 来自 ( 虚 )(三司)度盐户 支铁部
( 宰 相
中 书 门
)下
枢 密
(三衙)
侍殿侍
卫
卫
马前步
院军
军
司司司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秦朝: 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2、汉代: 武帝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东汉时形成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力 3、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4、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枢权力机构定型) 5、北宋:二府三司制(再次分割相权) ①设中书门下分割宰相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
②设三司(度支、盐铁、户部),计相分割宰相财权;
宋代: 二府三司制
皇帝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财政
准确的一项是 (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D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 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 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 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东汉时形成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力
3、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4、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枢权力机构定型) 5、北宋:二府三司制(再次分割相权)
①设中书门下分割宰相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 ②设三司分割宰相财权;
6、元朝: 废三省,只设中书省,统领六部
元代:一省制
皇
帝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财政 支
盐 铁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 旨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尚书省填写“奉行”后, 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
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宰相和皇帝的 意见。交给六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 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
材唐都特也责料代是须。审三初宰唐灭”理:年相代私 此唐循 案太君,中公 的宗权相央, 官发受权政坚员现守戴有到一治直胄一三分制道说人省为度,:诈宰三的庶“伪法事做相;特者相官,和三点启,国法省:沃便家,下律 分三所勿令的工省以上处布制明的下死大约确长雷。信同但。,官于负 相天互下监;督言者和,牵当制时喜,怒保之证所了发耳君。权陛独下发尊一;朝君之主忿而专许 制杀权之力,在既知一不定可程置之度于上法受,到此乃三忍省小的忿而制存约大。信也。”
单元知识网络
政夏 治商 制周 度的
度中 的央 建集 立权
制
固中 和央 汉 强集 到 化权 清
的朝 巩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法律制度、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
皇好帝了的歌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君好权与,相权其实皇帝也苦恼;
丞丞相相权力权太大大了,忠忠奸奸难辨睡难不好辨 ; 官要是吏官吏难选不选好,贪腐污腐败败治难不了治; 地最怕方地方难造反管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B 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
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 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 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
清朝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措施的演变 中枢机构调整
建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力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分割相权 (中书门下、枢密院, 三司)
一省制(中书省) 废中书省,废丞相-内阁(专制皇权达到新高度)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
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 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
思考:三省六部制与秦三公 九卿制有何区别?
秦三公九卿国家事务与宫廷事务不分
三省六部不再负责皇帝私事和宫廷事 务,明确职责和分工,既互相牵制又 互为补充,国家管理机构齐全,标志 中枢权力机构的定型。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秦朝: 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2、汉代: 武帝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监察制度
第3 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选官制度
监察与谏议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逐渐削弱相权):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秦朝: 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2、汉代: 武帝建立“中朝”(内朝),削弱相权;
西汉武帝时:
建立中朝
皇 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外朝
尚侍常 书
决策机构令 中 侍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归入
归入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元朝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很 大,是上层权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 分,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是皇 权争夺战中的重要依靠力量。元朝 的相权是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大趋势下的一次重要反弹。
朝代 秦朝
西 汉 东汉 隋唐 北 宋 元朝 明朝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有事上报
九卿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秦朝: 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2、汉代: 武帝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东汉时形成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力
【问题1】:汉武帝建立中朝反映了君主解决与 相权矛盾的历史趋向是什么?
3、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雏形 4、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枢权力机构定型)
唐 三省六部制
皇帝
掌管
吏 官员 部 任免
考核
中起
书
草 诏
省令
尚负
书责
省
执 行
门封
下 省
驳 审 议
掌管
户 全国 部 土地
财政
相权被割
皇礼 掌祭权管祀加兵强掌管
部 教育 部 军
考试
事
掌
管刑 司部
法
①分工明确,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掌管
土木 工 建筑 部
交通
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岳麓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成熟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 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 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 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 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