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高校_去行政化_改革的利弊及应对策略_基于SWOT模型的分析
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的, 也将是长期的。
(一) 高校 “去行政化” 改革的因素分析
○○
二
但是, 我国高校在长期的行政管理中, 形成了一些性
1. 优势分析
一
质和状态。 高校在管理中较多依靠行政权力、 行政手段、
《高等教育法》 已经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有七方面的办
年
行政运行机制, 忽视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 导致了高校管
授治校
富的建议和研究成果
威胁因素(Threats)
ST策略(多元化策略) WT策略(防御性策略)
1. 高等 教 育 行 政 存 在 计 1. 合理 协 调 教 育 行 政 部 1. 教育中介机构的建设
划经济体制特点
门与高校的关系
2. 倡导 民 主 和 自 由 的 校
2. 社会 大 系 统 的 行 政 化 2. 探索 与 社 会 其 他 系 统 风
教育法》 等一系列法律规章, 保障了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
“去 行 政 化 ” 改 革 要 采 取 四 种 策 略 : 即 SO策 略 (增 长 型 策
】
为这次改革提供了法律基础。 另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略)、 WO策略 (扭转型策略)、 ST策略 (多元化 策 略 )、 WT
制的建立, 也呼唤高校做出改革, 与之适应。
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 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 包括经
母 分 别 代 表 : 优 势 (Strengths) 、 劣 势 (Weaknesses) 、 机 会
济 建 设 、 文 化 教 育 、 市 政 建 设 、 公 共 卫 生 、 环 境 保 护 等 各 (Opportunities)、 威 胁 (Threats)。 从 整 体 上 看 , SWOT可 以 分
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一辩发言稿:尊敬的主持人、评委和各位观众:今天,我们反方一方将就教育去行政化这一议题进行辩论。
我作为反方的一辩,将为大家分析教育去行政化带来的弊端超过其利益的理由。
首先,教育去行政化会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如果教育完全去行政化,学校将完全自主决定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的配置,这就可能造成教育资源在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异。
一些贫困地区或边远地区的学校由于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可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这将导致不公平的教育机会分配,加剧教育差距。
其次,教育去行政化可能会增加教育成本。
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实施统一的资源调配和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浪费和重复。
然而,如果完全去行政化,每个学校都要独立负责资源调配和管理,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还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进而增加教育的开支。
最后,教育去行政化可能会降低教育质量。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优秀的人才,而教育行政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对学校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教育的质量和公平。
如果教育完全去行政化,学校将面临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
在没有足够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的情况下,学校可能出现质量下降、乱收费等问题,这将影响到学生的教育成果和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去行政化带来的弊端超过其利益。
它可能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增加教育成本,降低教育质量。
因此,我们反方认为教育去行政化不利于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谢谢。
反方二辩发言稿:尊敬的主持人、评委和各位观众:我是反方二辩,将继续就教育去行政化这一议题进行辩论。
在前一位辩友的基础上,我将进一步阐述教育去行政化的弊端大于利益的几点理由。
首先,教育去行政化可能引发高校竞争加剧,导致升学压力增大。
当前,教育部门通过一些统一考试的方式,对高等教育进行规划和调控,实现公平机会的分配。
如果完全去行政化,高校将面临更大的自主权,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招生政策和标准,从而导致竞争加剧和升学压力增大。
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一辩辩词: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观众朋友,我代表正方一辩,将要为大家阐述教育去行政化的利大于弊的观点。
首先,教育去行政化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行政化教育体制通常过于重视规范化的管理和行政任务,忽视了真正的教育教学工作。
去行政化可以将教育机构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去行政化可以鼓励教育机构自主创新,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和教育内容,提供更多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
其次,教育去行政化可以增加学生的素养和自主性。
行政化教育体制往往将学生变成了机械地执行规定和考试答案的工具,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去行政化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个人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育体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更有利于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职业需求。
最后,教育去行政化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行政化教育体制往往限制了教师的发展空间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的执行者。
去行政化可以减轻教师的行政负担,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教学和个人专业发展。
教育机构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晋升渠道,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精神,从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教育去行政化的利大于弊。
它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生的素养和自主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成长环境。
谢谢大家!正方二辩辩词: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观众朋友,我代表正方二辩,将要进一步为大家阐述教育去行政化的利大于弊的观点。
首先,教育去行政化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行政化教育体制通常使教师和学生受到繁重的行政任务和规范化处理的约束,限制了他们积极性的发挥。
教育去行政化可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行政压力,让他们更有动力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
论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
论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即高校行政化程度日益加深。
本文将讨论这种行政化现象对高校的影响,并探讨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
1. 影响教学质量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然而,行政化导致高校管理层过度关注行政事务,而忽视了教学工作。
教师们被迫花费大量时间处理繁琐的行政手续和会议,无法充分投入到教学中。
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削弱学术研究高校作为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中心,学术研究是其核心职能之一。
然而,行政化使得高校教师们被迫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行政工作中,无法充分专注于学术研究。
高校行政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评估和管理方式也常常过于繁杂,给教师们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这将削弱高校的学术研究能力,阻碍了学术创新的发展。
3. 增加经济负担高校的行政化不仅导致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还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行政机构的人员和设施成本相对较高,如果行政层次过多或冗杂,会使高校经费分配失衡,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行政化还常常伴随着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如大量的行政会议和文件的制作等,增加了高校的财务压力。
4. 削弱院校自治高校应该是具有一定自治权的机构,可以自主决策和管理。
然而,过度的行政化瓦解了高校的自治权,限制了学术自由和教师的创造性。
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制约使得高校难以灵活应对学术和教学的挑战,制约了高校内部的改革和创新。
5. 破坏高校文化高校作为知识传承和文化繁荣的场所,应该拥有独特的学术和文化氛围。
然而,行政化严重破坏了高校的学术自由和学术多样性。
一些行政措施和规定可能限制了学术交流和文化创造,使得高校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去行政化”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应该重新审视行政化现象给教育和学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措施减轻行政负担,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和学术水平。
学校“去行政化”的现实意义
学校“去行政化”的现实意义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教育体制一直处于行政化管理的模式中,这种模式导致了许多不利于教学的现象。
为此,许多学校开始探索“去行政化”管理模式,即通过削减行政层级和权力下放来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效果。
那么,学校“去行政化”究竟有哪些现实意义呢?学校管理效率提高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通常存在行政层级过多、相互之间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与此相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减少行政层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
通过权力下放和去行政化,学校管理层面将会更加明确,工作有标准可依,职责有明确分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和协调。
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教学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而行政化管理模式下,行政工作占用了很大的管理资源和时间,耗费大量的精力和人力财力。
权力下放和去行政化可以使学校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更好地提供教育服务。
提高运营效率学校要承担教学、科研、文化、体育以及社会服务等多重任务,因此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工作和活动,例如环境维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等,而这些行政工作会对学校整体的运营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权力下放和去行政化可以优化学校制度,提高产出效率,减少浪费,为学校的健康、快速、节约的经营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有利于人才培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常常会让学校管理人员陷于琐碎而繁重的行政工作中,耗费了他们应该在教学、科研、创新和服务中付出的精力和时间。
这使得学校很难留住更多的有实力和潜力的人才。
去行政化和权力下放则能够集中学校的资源,着重发挥学校的教学、科研等主要职能,更加重视教师的技能,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和聚集。
通过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能够更好地吸引和留住有才华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在行政化管理模式下,学校发展往往只是为了满足行政部门和行政首长的需要,而忽视了学校的发展需要和特点。
论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
论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高校“去行政化”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
行政化的高校运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灵活性发展,也制约了教育的优质发展。
因而,高校“去行政化”具有必要性,下面从几个角度进行论述。
首先,高校“去行政化”可以促进教育观念更加贴近教育本质、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当前中国高校的行政化趋势很明显,高校各级领导层对教学的关注度大大低于行政管理。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层级逐步降低,校长、教授等学术带头人的支配力逐渐减弱,而行政管理人员的职权日益加强。
如此一来,高校教育教学中的管理、指导、规范等各个环节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
同时,指导教育教学的人员往往并没有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和社会要求。
例如,市场上要求高校毕业生出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却缺乏对实践活动的扶持和引导,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难以适应市场。
因此,高校“去行政化”意味着高校注重教育教学本身的价值,以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作为科研攀升的标准,可以推进人才培育模式的更新换代,达到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其次,高校“去行政化”可以缓解关注面过窄、决策失误的现象。
在学校行政化运营模式下,高层管理者负责的职能广泛,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的决策就一定更好地顺应了时代和大众的需要。
行政化节点过于集中,经常导致对于学校整体发展的关注面较窄,过于专注于某一节点,而那些对于学校发展更加重要的领域则越来越被忽略。
高校“去行政化”可以解决这种状况,在尽可能考虑到整体机制的同时,也更注重强化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并更加重视教学、科研的需求。
此外,高校“去行政化”也可以采用更加民主的机制为学校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促进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校“去行政化”要求学校管理人员要从行政思维走向教育教学思维,并注重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同时要成立民主决策机制,有效减轻中央领导,加强校内民主治理部门的权利与资金的支配。
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是对当今“权力通吃”弊端的挑战
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是对当今“权力通吃”弊端的挑战
经济特区深圳正在加紧筹备成立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所大学的校长是通过全新的方式----由猎头公司在全球遴选产生的----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当选。
朱清时一向以敢于创新闻名于国内高教界。朱清时信心满满:“要将南方科技大学办成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大必须去官化、去行政化。” 朱清时认为,一些高校存在的弊端是“权力通吃”是我国高校目前最大的弊端。高校这些年来也在谈改革,但关键的症结总是很难触及,成效也不大。究其原因,关键是高校的管理体制不改,其他改革都是隔靴搔痒。高等学校是育人机构、学术机构,学术机构的本质应该是崇尚真理,即“谁有真理谁就有发言权”。但是我们现在一些高校管理行政化了,行政化就是“谁的权力大,谁就有发言权”,甚至是“权力通吃”。当官之后教授职称就容易得到,得到教授职称后项目和经费也容易得到,项目和经费得到后,成果奖也就容易到手了。在权力本位的引导下,大学里的人把精力放在追求权力和官位级别上去了,很少有人能长时间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搞学术研究。这些大学“崇尚真理”的精神被淡化了。本来学术优秀的人才能评上教授,而现在高校有一些管理人员,不论有没有学术成果,都理所当然地当上了教授。
朱清时谈到上任教育南方科技大学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去行政化,不按行政化体制来运作学校。如果搞成功了,也可以为其他高校的改革趟出一条路来。南方科技大学是独立法人单位,依法治校。行政部门按照法律规定拨款,授予财务、人事和学校运作的自主权。财务、人事和运作要接受监督,但不是行政监督,而是一些社会和学术机构、专门机构的监督,这样就保证了政府不会直接干预具体办学。
朱清时结合高校腐败说:高校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个别高校已经丧失了追求学问、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些人在高校工作不是为了追求学术的卓越,而是在追求权力的高升,靠权力和牟取更多利益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有时甚至不择手段,不顾法律道德,这样就难以避免发生腐败大案了。在行政化中的高校,这样的干部还不少,这也是改革的难点所在。某些高校腐败案件的涉案领导,本身没什么能力和本事,是靠行政化的竞争系统升上去的,是靠资历、人际关系升上去的。他们无法靠学问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无法用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只能靠追求权力和谋取利益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高校反腐败,首先还是要去掉行政化,去掉权力本位,回复高校的本质,即让高校成为追求学问和真理的净土。
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
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摘要】我国高校行政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行政化产生原因、现状及弊端,探讨了应对策略和与国外高校行政化的对比。
高校行政化产生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受政府干预、社会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表现为行政管理职能过于强调,影响高校教学科研自主性。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化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行政机构庞大、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高校教学科研不畅。
弊端方面包括降低高校创新力、加重师生负担等。
鉴于此,应加强高校治理体制改革,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效率。
国外高校行政化水平相对较低,更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未来需重视高校自主权保障,促进高校行政化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高校行政化、产生原因、现状、弊端、应对策略、国外对比、影响、未来展望、研究启示。
1. 引言1.1 高校行政化概述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内部行政机构和管理人员规模的快速扩大,以及行政职能在高校日常管理中的过度强调和扩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行政化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高校行政化主要表现在行政机构的庞大化、人员的过度增长、行政成本的不断增加、行政事务的繁杂化等方面。
高校行政化的产生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期,高校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管理环境和竞争压力,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竞争环境,高校不得不加大对行政管理的投入,导致行政化现象逐渐显现。
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干预也是高校行政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为了保证高校的政治稳定和管理效率,常常会通过各种手段对高校进行行政管理,使得高校内部行政化程度不断加剧。
高校行政化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如何正确理解高校行政化的本质,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促进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校行政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其对高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申论+攻击+防守(中国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申论稿:对方辩友刚才的演说着实精彩,但有几个地方我方实在不能苟同,希望一会能给予我方解答:首先,。
其次。
最后。
下面再次重申我方观点:首先,去行政化能解决教育目前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目前靠什么发展?是在靠我们政府的行政规划在做发展,这有如当年我国实行的靠行政规划干预经济的计划经济一样,导致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如同当年的经济状况一样发展缓慢,学校受到的干预太多,僵化的规划导致了僵化的教育,培养出来僵化的学生。
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当然是教育的去行政化,减少对学校的干预,才能让教育重新焕发生机。
其次,去行政化不会改变教育在民众和国家心中的地位和教育的本质。
我想问在座诸位一句:“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其一显然是传授知识,其二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去行政化对他们的影响呢?先是传授知识,去行政化后学校可以更加自由的办学,可以更方便的与国际接轨,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显然是有利的,再看价值观的培养,去行政化反倒可以减弱官场上的不良风气,让学校更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显然也是有利的。
最后,我方需要声明一下,去行政化不是说完全把行政力量完全从学校中抹去,他只是减弱行政力量在学校中的影响力,使学校能够真正的把经历真正的放在办学上。
这有一个度的问题。
另外请对方辩友不要混淆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相混淆,教授治校只是去行政化的一种不是很合理的方式而已。
攻击点:1.防守点:1.(混淆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我方刚才已经说过,教授治校只是去行政化的一种方式,并且这种方式还不是很合理,目前几乎已经被抛弃,而去行政化不止这一种方式。
2.(即然好处这么多而坏处几乎没有,那为什么推进会这么缓慢?)首先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次,在具体细节上还需要探索,这也是需要时间的。
最后腹黑一些的说,去行政化违反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必然会阻挠这项工作的展开。
3.。
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浅析
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管理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其中,高校管理实现“去行政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文将分析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必要性和现状,并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
一、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必要性1. 提升高校管理效率高校管理中存在大量的行政管理工作,例如文档审批、会议组织等,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投入。
如果可以实现“去行政化”,那么可以释放出更多的人力资源去开展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
2. 增强高校活力和竞争力“去行政化”可以缩短高校决策的时间和流程,加速高校的响应速度。
当高校遇到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情况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增强高校的活力和竞争力。
3. 改善高校内部管理行政管理过多容易导致高校内部管理混乱,员工劳累过度,工作效率低下。
通过“去行政化”,可以让高校管理更加简洁、规范,从而改善学校内部管理。
二、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现状目前,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进程已经开始。
作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去行政化”已经被列入了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
2017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去行政化”、“精细化管理”等举措。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在“去行政化”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例如,复旦大学开展了“新复旦管理”改革,取消了大量的冗杂程序;清华大学创新“一报两审一批准”制度等。
这些实践探索为高校“去行政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管理“去行政化”1.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为了推进高校管理“去行政化”,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对高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推动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深入发展。
2. 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减少手工操作,缩短作业周期,提高管理效率。
对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的一些思考
对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的一些思考我们不止一次的被要求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无意义的活动,缺席就会面临扣分的处罚;我们被要求去做所谓的领导们的陪衬,还要努力的鼓掌和微笑;我们的老师忽然变得遥远,签字盖章还要面对无数的不耐与冷眼。
大学里的行政化似乎变得司空见惯。
那豪华富丽的行政楼,那数不完的处长院长科长,那各种花样的政治课程那波波不息的理论学习活动,还有那优秀教授争当领导的现象,让我们不禁感叹,大学不愧是“亚社会”,让你身在象牙塔,却早早得体会到官场与权力的复杂。
可是,这是真正的大学吗?这是能够真正孕育出社会精英的摇篮吗?这是代表着自由、知识与道德的神圣殿堂吗?近来,大学的去行政化问题,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之一,引起了无数的争论和探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提出,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而对于最为没有话语权的学生自己来说,我们对大学中的行政化弊端感之更深,也恨之更深。
我认为大学作为指向未来的精英文化场所,其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我们也真心的希望,大学“去行政化”能够真正的实现,大学的学术教育环境能够更加的独立,更加的清明。
刚刚在09年成为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的朱清时,任中科大校长期间,直陈现行大学教育弊端——“大学像官场”,“应试教育阻碍创新人才培养”。
当许多大学不惜举债大兴土木之时,中科大顶住压力不建新园区,同时还是2000年以来全国惟一没有扩招的高校。
他还多次呼吁终止行政主导的高校教学评估。
他说,“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跳车。
”与多数高校反复动员、轮番演习甚至造假迎评不同,中科大“原生态迎评”,没有手捧鲜花迎接教育部的专家评估组,甚至没有在课堂上给评估组安排听课坐的凳子。
然而受制于强大的行政体制,朱清时在卸任时依然有太多遗憾。
获聘南方科大首任校长后他提得最多的就是“去官化、去行政化”、“教授治校、学术优先”。
“教授治校的本质就是崇尚真理,真理在谁手上就听谁的,因为它往往在不引人注目的小人物手上,往往在年轻人手上。
论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
论高校“去行政化”的必要性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热门话题。
行政化是指高校管理中,行政体系比较复杂,繁琐,办事效率低下,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去行政化不仅是高校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去行政化”有助于建立具有特色和优势的高校制度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行政体系繁琐,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
这种行政体系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优化结构,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高校需要建立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制度,这样才能够使高校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地实现高校的发展。
通过“去行政化”,高校可以使管理更加简单化,更加高效,使得高校可以更好的发挥优势和特色。
二、“去行政化”可以推动高校教育国际化高校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集散地,为此,高校的教育、学科建设和国际化都需要迅速跟进。
由于高校行政繁琐,办事效率低下,高校面临着许多不必要的困难,在推动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受限,甚至降低了高校教育的质量。
因此,高校需要加快推行“去行政化”,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吸引更多优秀的国外学生和教授来到高校实践。
三、提高高校办事效率高校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在进行研究与教育工作中,需要完成课程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补助、项目申报等一系列繁琐的行政事务。
如果大量时间、精力和人力都花费在行政事务上,则必然会影响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的质量。
因此,“去行政化”可以减轻高校行政负担,提高高校办事效率,使课程设置更加透明、学生学习更为自由、教师科研更高效、学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最终是高校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得到提高。
四、“去行政化”能够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管理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应用,信息化时代的管理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高校也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管理需求,积极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流程。
当高校采用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时,多余的行政部门、冗长的审批程序都可以被取代,不用花电大量时间、精力和人力来完成这些工作。
去行政化对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性
文艺 生活 L I TE R AT URE L I F E
文 教 研 究
去行政化对 当代大 学教育 的重要性
邢 雨 薇
( 临沂大学 教 育学院 , 山东 临沂 2 7 6 0 0 0 )
摘 要: 去 行 政 化 也 就 是 淡化 行 业 、 职 业 或 某 项 工 作 的 行 政 色彩 , 尽 可 能 地 突 破 行 政 的束 缚 , 突 出行 业 、 职 业 的主 导地 位 。
行政化 不仅是 一个习惯 的问题 , 行政权 力往往 还代 表真切的利益和话语权 。去行政化 的精 髓 , 不仅是取 消行政级 别 , 更在 于规 范行政权 力, 督促权力恪尽职责、 恪 守边界 。高校去行政 化与教授 治校 , 这是 一个问题 的两种表 达方式 , 都是 针对“ 大 学治理机 制” 而谈的。大学是追求高深学问的场所, 其 以知识 的传播 、 知识的发现及知识 的应 用为本质 特征 , 学术 自由是 大 学的 内在要 求。 科层化是 以追 求效 率、 统一性和服从 为其基本特征 良好的、 具有 活力的、 能够 自我创 新的大学治理机制 。 从 我 国现有 高教体制 改革历程 来看 , 大学面临的最根本的一条规则就是几十年计划体 制延伸下来的 国家包办大学和统 管大
系统工程 , 要破除 以行政主导 , 实行行政 管理 的体系 , 构 建行政 、 教育 、 学术分而治之 的现代治理体系 。对学校来说 , 是从行政治
位校长是否杰出 , 不是看其行政级别的高低 , 而是看他对高校
校 到教 育家办学的过程 , 对于校长来说 , 是从 官员走 向教育家 的 过程。我国高等教育 要获得 长足发 展 , “ 去行 政化” 是必 由之路。 同时高校“ 去行政化” 又存 在诸 多的困境 。
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第一篇: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一,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历史文化背景我国大学行政化现象由来已久,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事实上,自近代大学创建起,行政权力长期充当着大学运行管理的主导力量,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和变革,最终形成了当前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客观现实。
从办学方针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清末崇尚“中体西用”,国民党统治时期推行“党化教育”,解放后遵循“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即使在大学自由度较大的清末民初及抗战时期,我国都是将大学视为国家“富国强兵”的工具。
国民党统治时期确定的大学宗旨之一,便是在“党化教育”方针指导下,强调“信仰及服从领袖”。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地位的从属性和大学功能的工具性,以及大学行政化的萌芽并非今天才有。
从权力基础看,官员身份和资源控制是大学行政化的物质前提。
建国后,我们不是把大学视为独立的学术自治体,而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大学没有了独立性。
从主观认识看,对教育行政化之弊端的认识并不是今天才有。
早在1931年,梁漱溟就曾指出:“要想中国教育有生机,非打破推翻今日官办教育的局面、得一大解放不可,官办教育,教育愈办愈死……中国现在所需要的正是创造。
因中国社会旧日的一切多不适用,近今从西洋直接抄袭过来的又不适用,所以非创造自家所适用的一套新文化不可,政治、经济乃至一切皆然,教育正同一例。
这变断非由官去变,要自由试验而后才变得通。
”从客观效果看,总体上,大学行政化倾向与大学功能表现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我国大学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恰恰是政府对大学不管或管得少、大学行政化色彩较淡的时期。
无论是在大学刚刚起步的清末民初时期,还是在大学相对快速发展的北洋政府时期和民国时期,社会基本上都处于动荡状态;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都在事实上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其意志在全国各个方面还难以“贯彻执行”,从而为大学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各位好今年啊,在深圳出现了这样一所特殊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它是完全以教育科研为主,跳脱于中国原有的高等教育行政化的体制之外的。
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但这个变革是否合理、前景如何,却是众说纷纭。
而正是这样一个问题,也引发了我们今天的讨论:中国大学教育是否应该去行政化。
所谓行政化,是指以公权力为主导,由各行政部门管理,以国家意志为基本准则的公共治理模式。
今天,我方观点是: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而利弊比较的标准则在于能否让大学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能否对我们的社会、学校、学生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从必要性来看。
去掉大学行政化,我国大学才能寻求更加自主高效的发展。
现在的高校中,政府部门过多的以行政方式干预学校的工作,使得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了限制。
试想一下,当一个高校的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和经费使用等都必须由国家决定时,高校的自主权在哪里?所以说只有去行政化后大学才能更大程度上做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资金分配。
而且政府的过多干预更导致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以我国08年的审计报告来看,通过对几百个高校课题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发现,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40.5%,管理费用、人员经费却占近六成。
如此本末倒置,对大学的发展无疑产生了极大的桎梏。
那么当行政化已然成为了高校进步发展的绊脚石,为什么我们不该勇于改革,以去行政化,求更好发展呢?再从可行性看。
诚然,学校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国家或政府之外,如果完全去掉行政因素的支持,大学的发展便会失去依托,但在我国今天的大学里,行政因素和行政权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应有的限度。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去行政化,实现大学的“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要实现这个目标也许是艰难曲折,任重而道远的,但我们绝不是无法做到。
首先,政府部门可以更多的给学校下放权力,既可以让高校的发展不用过多受政府制约,又能减少政府因为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资源浪费。
其次,通过对行政职位进行精简,通过权力分散,互相制衡的办法,把高校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别下放,以行政管行政,以学治学,从而解决高校的行政权力压制学术的问题,给高校一个更合适的发展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弊端及解决路径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弊端及解决路径摘要大学行政化关乎大学自治、净化学术,大学的精神等问题。
本文从大学行政化导致的弊病入手,分析弊病形成的原因。
同时提出了“校长公开竞选”,“精简机构” “教授治校”等大学去行政化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行政化大学精神教授治校大学去行政化大学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曾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这一体制本身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今天这一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障碍。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显示了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
针对争论数月的高校“去行政化”的教育改革,中央政府一锤定音,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大学行政化在很多不同的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其表现形式各种各样。
当前,大学的行政权力不仅象征着身份与地位,也决定着对教育资源的占有能力。
一、凸显大学的行政级别教育部长袁贵仁透露,高校改革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模式。
他认为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高校的校领导是有行政级别的。
本科院校的党委书记与校长为正局(厅)级,专科院校的书记、校长则为副局(厅)级。
进入21世纪之后,为加强对高校的管理,位列985高校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干部,出现了所谓的“副部级大学”。
这一情况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带来以下弊病。
首先,强化了政府对高校的行政管理。
由于高校领导是由上级主管部门选拔、由中央部门任命的,高校领导的选拔权、任命权、考核权、评价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因此,在办学过程中,高校领导很难做到不唯上是从,主要按照政府部门的文件、指令办学,造成大学“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和个性,很难真正体现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意志。
其次,外行领导内行,弱化学术氛围从政府官员中选拔高校领导的做法,致使那些有先进办学理念、较强管理能力,但无行政级别者,被排除在候选名单之外;而那些从官僚体系中选拔上来的领导,对办学兴趣不大,更在乎领导岗位所带来的职务变动、级别变化。
高校去行政化的现实意义
高校“去行政化”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高校行政化的问题是中国教育体制长期发展下累积形成的一个老问题。
今天,我们要谈的高校“去行政化”就是要高校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
同时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办高校,把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而非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这就意味着高校要突出与重视教授治学、学术至上、大学自治、民主管理等内容。
那么,高校“去行政化”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去认识。
1、高校“去行政化”的现实必要性高校行政化倾向的长期存在,不仅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精神,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实践证明,高校过度行政化严重影响大学自主权的发挥,不利于教育家办学,甚至将教育机构、学术机构演变成了官僚机构,助长了官本位意识,不利于大学民主管理的实施,更不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因此,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高校“去行政化”有利于正本清源,重塑我国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评价一所高校的优劣,关键看它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同样,评价一位校长是否杰出,不是看其行政级别的高低,而是看他对高校的贡献。
当前我国的大学和校长们,热衷于提升学校的档次和“高大全”,重视外在的表现形式,却忽视高校的内涵发展,以致中国的大学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正如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所说:“我们的学校领导人都是上级任命的官员,靠行政权力治校,下级服从上级。
教授没有话语权,只能去迎合权力,或者主动去做官。
于是产生了大学不去竞争学术,而是崇尚权力大、地位高的校园文化,在这种氛围中,学术就萎缩了。
”3、高校“去行政化”有利于落实我国高校办学的自主权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对外是自主办学,对内是学术自由,崇真求实,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等。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中,我国已由法律形式确定了大学拥有的各项自主权,但是大学办学自主权迟迟不能落到实处。
浅谈高校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
I论坛■浅谈高校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文/王艺璇摘要:高校“行政化”是我国高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管理方式,会因为管理层的非专业性而降低高校决策的科学性,增加办学成本,妨碍高校学术的有效开展,甚至滋生腐败,影响社会风气,高校“去行政化”进程势必需要加快。
关键词:高校管理行政化去行政化高校的“去行政化”在2016年的两会成为一个全民性议题,正逐渐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
它主要包括两个含 义:一是政府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 行政化。
一、 高校“行政化”的形成自我国的大学开始建立以来,大学就受到行政人员的管 理和制约,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高校行政化不但没有减缓反而越来越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中国传统思想的禁锢我国在历史上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官本位”的传统政治文化思想根深蒂固,教育也难免落入这种思想的深渊。
古代的学者为谋一官半职而参加科举考试,现在的学校更 是行政色彩浓厚,这种行政制度下的高校吸引了大量的教师 对待遇更高、发展机会更多的仕途道路的向往。
(二)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一切社会资源由政府 主导,政府分配。
在这种体制下,我国的学校很少拥有自主权,一切按照政府的规划,循规蹈矩,在招生、学校建设、科研等各 个方面都基于国家的指令办事。
(三)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教授”解决不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化进程在加快,高校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术上的问题,而更多地涉猎高校市场、竞争 甚至是高校间、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基于此,高校的发展 需要一个有实权,说话有分量的人来主持大局,行政权力便成 了高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 高校“行政化”的弊端目前,高校的“去行政化”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重视起来的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行政管理的严格行政等级制度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弊端。
(一)强化了政府对高校的行政管理,甚至滋生腐败高校的领导是由上级部门选拔,中央部门任命,高校领导 的选拔权、任命权、考核权等都集中在政府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所谓行政化,是指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由各行政部门管理,以国家意志为基本准则的公共治理模式。
而大学教育的主要职能是输送人才和进行科研。
今天,我方观点是: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而利弊比较的标准则在于能否让大学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首先,我要声明:我方认为去行政化不代表完全去除行政方面的因素。
自建国以来,我国套用苏联的办学模式,将大学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
大学本身同样高度政府机关化。
并且收到中国传统“官本位”观念的影响,最终苏联模式在中国大行其道。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
大学不同于其他部门,以简单的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管理大学教育和科研工作。
不仅扼杀了大学管理和执行层人员的工作自主性,还造成了资源浪费或资源搭配错位。
本应该百花齐放的大学校园,就这样在现实的引力中砰然坠地失去活力。
从这个方面来看,大学去行政化,我国大学才能寻求更加自主高效的发展。
但在大学内部,我国目前实行校长任命制,大学校长直接由政府任命并具有行政等级。
同时我国盛行校长负责制,简言之行政、学术权力都属于校长权力。
所以即使上级下放权力,但大学内部的高度集权仍会造成大学自我管理的行政化。
搞管理的不搞学术,搞学术的不搞管理。
搞管理还要搞学术,你还有这么多精力搞学术吗?于是,因为行政手段强力高效等原因行政终于压倒了学术。
但这所谓的强力高效却是行政学术一把抓。
这是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强力高效。
而非,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强力高效。
于是,行政化状态下的大学里面,有两重追求目标,除了学术,还有类似于官员的追求。
科学研究在行政权力面前,常常受到压抑和挑战。
从这个方面来看,大学去行政化,有利于大学高效的自我管理,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综合来看,去行政化解决旧体制的弊端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的需求,而达成这一目的的困难才是更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些困难在于,如何去行政化,同时如何建立一个新体制和新体制的可行性,以及新体制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那么,如何去行政化呢?我方认为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上级管理部门下放权力,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
不能不管,也不能管的太宽。
二,对于大学内部,行政权力要与学术权力分离。
校长对大学进行日常事务管理,成立学术委员会对教学,科研项目评估与决策,成立校董事会制定学校教育的政策、规划学校的发展、审核教育经费的预算,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管理监督与决策等。
具体事项在此不一一赘述。
另外本段大部分内容引自1985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本方案的可行性。
同时南方科技大学的建立,也为大学去行政化提供了本土典例进一步证明了新体制完全有可能建立并且运转。
综上,我方认为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