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
走马灯现象及原理
走马灯原理:走马灯是根据热空气上升产生推力的原理制成的。
走马灯是灯笼的一种,它利用灯笼内部点燃的蜡烛所产生的上升热气流,推动灯笼内部上方的叶片,带动与叶片连接的轴承,令轴承转动。
轴承连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在灯笼四壁上,剪纸不断走动,形成了灯笼四壁上投影的不断前进,从而产生动画的现象。
走马灯制作方法材料准备自备制作用走马灯的工具和材料。
如;剪刀、胶水、铅笔、直尺、圆规、方形或圆形纸片、细铁丝一段(20cm)、子母扣。
制作步骤:
把纸剪成如图一方一圆,方的36×14CM圆的直径12CM,方的作圆筒,圆的作顶盖(风轮)。
把圆筒一端边剪成许多小齿,粘上胶水,以便贴顶盖。
作顶盖上的风轮,把圆形纸中央剪出8个小窗门,每个窗门半开着,方向要一致。
做完之后把它粘在圆筒上,用细铁丝作支架,做成双环状套在蜡烛上,尖端顶在顶盖的圆心处,为了耐用,圆心处嵌上子母扣作为轴承。
走马灯实验方法和步骤
走马灯实验方法和步骤走马灯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走马灯实验也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常见实验之一,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走马灯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走马灯实验方法和步骤:1. 实验原理:走马灯实验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
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中利用一个螺线管和一个磁铁来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2. 实验材料和仪器准备:- 螺线管:长形玻璃管内铺一层多匝的细铜线圈,线圈两端与接线柱相连。
- 磁铁:可以是长条形的永磁铁或者强磁体,用来改变磁通量。
- 直流电源和开关:用来为螺线管提供电流。
- 电压表:用来测量螺线管中感应出的电动势。
3. 实验步骤:步骤一:接线将螺线管的两端接到一个开关和一个直流电源上,另一端接一台电压表。
步骤二:观察静止状态将电路连接好后,关闭开关,观察电压表的读数。
在恒定的磁场中,电动势的大小将保持不变。
步骤三:改变磁场在实验台上放置磁铁,将磁铁靠近或远离螺线管。
当磁通量发生改变时,观察电压表的读数。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感应出电动势。
步骤四:记录数据根据实验结果,记录下螺线管中感应出的电动势随着磁场变化的情况,可以绘制出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观察到感应电流的产生。
4. 实验注意事项:- 在实验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电源短路或触电的危险。
- 在调整磁铁位置时要谨慎,避免磁铁磁性太强造成伤害。
- 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高速运动的磁铁伤到眼睛。
通过以上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走马灯实验的现象,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这也为学习者进一步理解电磁学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实验案例。
走马灯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走马灯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1. 什么是走马灯?走马灯,听这个名字就觉得有趣吧!它就像是一个小魔术师,把静止的画面变得活灵活现。
大家小时候一定见过那种闪闪发光、转来转去的灯笼吧?其实,走马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旋转和视觉暂留,让我们看到一个个生动的图案。
就像是把你心中的故事搬到眼前,让你一瞬间感受到“哇,这就是魔法!”的感觉。
走马灯的基本原理可简单理解为,眼睛看到的图案在瞬间留下的影像,如果这些图案以一定的速度快速切换,我们的大脑就会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种连续的运动感。
这就好比你看动画片,虽然每一帧都是静止的,但连在一起就能让你感受到故事的推进。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觉暂留”,听上去就很酷,对吧?2. 实验准备与步骤2.1 实验材料那么,想要自己动手做个走马灯实验,准备的材料可不复杂。
首先,你需要一个圆盘,最好是那种可以旋转的,像个大披萨盘那样;再来几张纸,纸上画上不同的图案,当然,图案越丰富越好啦!最后,再准备一个支架,把圆盘固定好,让它可以顺利转动。
哈哈,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准备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室?2.2 实验步骤接下来,就是进入实验阶段了。
首先,把纸上的图案均匀地粘贴在圆盘的边缘,确保它们不会互相干扰。
然后,把圆盘固定好,让它可以自由转动。
接下来,开动手脚,手动转动圆盘,速度要适中,千万别一口气转得飞快,不然你的眼睛会吃不消哦!在转动的时候,注意观察那些图案,它们会像是变幻莫测的魔法一样,瞬间从静止变得活跃起来,真是好玩得不得了。
3. 实验现象与结论3.1 实验现象当你顺利转动圆盘,哇哦,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图案开始在你眼前“舞动”,仿佛它们得到了生命。
某些图案可能会相互重叠,形成新的形象,有时候还会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种看似简单的现象,实际上却展现了人类视觉的神奇和复杂。
有些小朋友甚至会觉得这个实验像极了动画片,真是让人感慨不已。
3.2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结论: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就像是一对默契的搭档,在快速的视觉刺激下,它们能将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起来。
走马灯实验方法和步骤
走马灯实验方法和步骤走马灯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实验方法,通常用于检测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这个实验涉及到动物在旋转走马灯上进行学习和测试,以评估其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走马灯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方法:1. 选择实验动物:通常选择小鼠或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因为它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相对较高,便于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2. 建立走马灯实验装置:在实验室内设置走马灯,可以是一个轮转的圆盘,上面安装有若干个小间隔的隔板,每个动物可以站在一个区域。
走马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同时记录时间和速度。
3. 学习和测试阶段:首先让实验动物进行学习阶段,通过培训和奖励的方式让动物适应走马灯的旋转。
然后进入测试阶段,记录动物在旋转走马灯上的活动和行为,包括停留时间,旋转速度等。
4. 记录数据: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精确记录每只实验动物的学习和测试情况,包括学习曲线、停留时间统计、旋转速度分析等数据。
5. 数据分析:通过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以及不同时间点的实验动物在走马灯上的行为差异,评估其学习和记忆能力。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动物,保证其健康状态,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
2. 设置实验条件:在实验室内准备走马灯实验装置,设置旋转速度和间隔时间,保证实验条件的稳定性。
3. 学习阶段:将实验动物放置在走马灯上,让其逐步适应旋转姿势,通过声音、光线等刺激物质培训动物适应旋转环境。
4. 测试阶段:在学习阶段结束后,进入测试阶段,记录每只动物在走马灯上的活动时间和速度,比较不同组别和不同时间点的差异。
5. 记录数据和统计分析:对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绘制学习曲线、热图、速度图等,分析不同组别实验动物在走马灯上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差异。
6. 结论和讨论: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结论,讨论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提出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和改进建议。
走马灯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详细介绍就是这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走马灯
什么是走马灯?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 (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 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 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 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 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 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 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 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 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它主要依靠加热空气,造成气流。我们知道,在同等条件下,热空 气总是比冷空气更重,于是不断产生的热空气就不断从走马灯的上 部沉降到下部,冷却后又回到上部,如此反复,就好像一个汽缸, 也就是蒸汽机,推动了走马灯的旋转。
准 备 制 作 所 需 的 材 料 , 包 括 厚 卡 纸 (19*475px,350g)、软的书写纸(18*1325px,80g)、 放蜡烛的罐头瓶子、细铁丝、胶水或双面胶(双面胶 更好用)、按扣、圆规、剪刀、美工刀、 铅笔、尺子、蜡烛。
1、如图纸所示,在卡纸上画出参考线, 制作灯罩的顶盖。
2、将图2中的实线剪卡,虚线折叠,安装按扣。
取出书写纸绘制灯罩壁的图案。
将折好的顶盖与绘制好的灯罩壁贴合。
制 作 好 的 灯 罩 ︒
灯小铁将 罩*丝细 。以上铁 减档丝 少与拧 摩按到 擦扣玻 )接璃 点触瓶 上的口 蜡面上 烛尽。 放可( 上能注 :
古代走马灯原理
古代走马灯原理走马灯,又称旋转灯、转灯,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传统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古代中国,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走马灯是通过旋转灯笼来展示连续图像的一种装置,其原理并不复杂。
走马灯的核心原理是光与影的作用。
它的构造由灯笼、灯轴、灯座和图画组成。
灯笼是走马灯的外壳,通常由纸或薄木制成。
灯轴是支撑灯笼的杆子,灯座则是固定灯轴的底座。
图画则是灯笼内部的内容,可以是绘制的图案、文字或者是剪纸等。
走马灯的制作过程非常精细。
首先,制作人员要将图画绘制在透明的纸上,然后将其粘贴在灯笼的内壁上。
接着,将灯轴固定在灯座上,使其能够自由旋转。
当灯座上的蜡烛或灯泡点燃时,灯光透过图画,通过旋转的灯轴形成连续的影像。
观众只需站在灯笼的一侧,就能够欣赏到图画随着灯轴的旋转而连续变化。
走马灯的原理可以用光与影的互相作用来解释。
当灯光照射到图画上时,图画上的部分区域会将灯光吸收,而其他部分则会将灯光反射。
当图画旋转时,观众所看到的图像也随之变化。
这是因为,只有当图画上的某一部分与灯光形成一定的角度时,才能够将灯光反射到观众眼中,从而形成清晰的影像。
走马灯的制作与表演需要高度的技艺和耐心。
制作人员需要精确地控制图画的大小和位置,以确保影像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同时,制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图画的内容和主题来选择合适的灯光和配乐,以增强观赏效果。
走马灯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庆典、节日和民间传统活动中。
它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传递信息和故事。
例如,古代的走马灯常常用来展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以向观众传递文化和价值观念。
如今,走马灯已经成为了一种珍贵的艺术形式。
虽然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走马灯已经逐渐被电影、电视等新的媒介所取代,但它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
走马灯代表了古代人们对光与影、艺术与技术的追求,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古代走马灯的原理是通过灯光的照射和图画的旋转来形成连续的影像。
它是一种充满神奇和艺术性的传统艺术形式,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传递了文化和价值观念。
走马灯实验的实验方法
走马灯实验的实验方法
走马灯实验的实验方法如下:
1. 在纸片上剪出一个圆,将圆按视频所示对折三次;
2. 打开对折的圆,在每个折痕上剪出1cm左右;
3. 按照视频所示,将剪出的每个地方依次折叠;
4. 用大头针两个硬纸条垂直固定起来,做成底座;
5. 组装好走马灯,给杯内加入热水;
6. 将做好的走马灯放在热水杯上,注意观察。
走马灯实验的原理是倒入热水,纸片旋转起来,形成类似走马灯的效果。
这是因为热水导致纸杯内底部空气受热上升,热空气从灯上座的四个扇叶口窜出,推动扇叶做圆周运动,而下方的冷空气从底部空隙的地方流进去,这样冷热空气对流,从而带动整个走马灯旋转。
走马灯的意思
走马灯的意思
“走马灯”这个专业术语是指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它使用完全由手工制作的
小木桶,将桶两边装饰成彩色的灯笼,通过人力轮滑的方式来表演。
当走马灯滚出,这种特殊的幕后创作组合将变成一个动人的奇迹,把人们带入夜空中色彩丰富的活动走马灯表演。
在滚动过程中,它能够以奔跑的速度,令人目眩双眼放光。
走马灯原本是清朝宫廷的文娱表演。
现代的走马灯具有明显的发展变化,使用
的机械已经比传统的更先进,也更为复杂。
在表演中,走马灯通常被设置在帆船、小车、滑翔机、电瓶车甚至恐龙等装置上,使灯饰更加完美。
现在,每一个节日,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场梦幻般的走马灯游行。
男人女
人们会身着各式各样的服装,戴上装饰性的头饰,把自己打扮成美丽而神秘甚至怪异的人物。
街上会出现个头各异的小时候的梦想,释放出五彩缤纷的景致,令人兴奋不已。
走马灯在当今世界仍然保留着其古老的传统。
它不仅能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而且也能给我们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走马灯让我们知道,只有当我们用多彩的光环围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的灿烂!。
走马灯实验的实验方法
走马灯实验的实验方法走马灯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旨在研究人们的视觉记忆和认知能力。
以下是50条关于走马灯实验的实验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1. 实验目的:探究人们在短时记忆任务中的认知处理能力和信息保持能力。
实验方法:实验设置走马灯呈现一系列数字或文字,然后被试被要求回忆这些数字或文字。
2. 实验目的:研究走马灯速度对记忆保持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走马灯呈现数字或文字时,控制不同的速度,观察被试的表现。
3. 实验目的:观察被试在走马灯条件下的认知加工方式。
实验方法: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被试在走马灯实验过程中的眼动轨迹,分析其注意力分配。
4. 实验目的:研究走马灯实验中不同类型信息对记忆保持的影响。
实验方法:设置不同类型的数字、文字或图像,并观察被试的表现。
5. 实验目的:探究分心对走马灯实验表现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走马灯任务进行时,向被试提供外部干扰任务,例如解算数题或听力任务。
6. 实验目的:研究被试在有预警与无预警条件下的走马灯实验表现。
实验方法:引入视觉或听觉预警信号来探究其对走马灯任务的影响。
7.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群体在走马灯任务中的表现。
实验方法:招募不同年龄段的被试,进行走马灯实验并比较不同群体的表现。
8. 实验目的:探究被试在熟悉与不熟悉语言条件下的走马灯实验表现。
实验方法:设置熟悉语言与非母语者作为被试,进行走马灯实验,并观察其表现。
9. 实验目的:研究走马灯任务中的脑电活动。
实验方法:使用脑电图记录被试在走马灯任务中的脑电活动,例如P300波、N400波等。
10. 实验目的:探究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走马灯实验表现。
实验方法:利用情绪诱发实验,观察不同情绪状态对走马灯任务的影响。
11. 实验目的:研究走马灯任务中的错误抑制机制。
实验方法:通过设置干扰信息或错觉信息来观察被试的错误抑制能力。
12. 实验目的:观察走马灯任务中的工作记忆容量。
实验方法:通过改变走马灯的信息量,观察被试的工作记忆表现。
走马灯的典故
走马灯的典故走马灯,又称马灯、骑马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兴盛于唐宋时期。
走马灯是一种大型灯彩,以纸或纱为载体,绘制成各种图案,然后用竹签或铁丝固定在框架上。
当点燃灯内部的蜡烛时,热气使纸或纱上的图案旋转,呈现出一种连续的动态画面。
走马灯的典故与以下几个故事有关:1.艾子债:传说古时有一位名叫艾子的人,擅长制作走马灯。
有一次,他在街头表演走马灯,吸引了众多围观者。
这时,一位官员路过,也被吸引过来。
艾子便向官员展示了自己的走马灯技艺。
官员十分欣赏,便赐予艾子很多金银财宝。
艾子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了走马灯的代名词。
2.汉武帝与钩弋夫人:据传,汉武帝的宠妃钩弋夫人擅长制作走马灯。
她曾为汉武帝制作了一个巨大的走马灯,画面上饰有万里长城、江山社稷等图案。
汉武帝见到走马灯后,大为赞赏,遂将钩弋夫人封为皇后。
走马灯因此也成为了宫廷艺术的一部分。
3.走马灯与科举:在唐代,走马灯曾与科举考试有过一段趣事。
据说,有一位名叫王实甫的读书人,在科举考试前夕,梦见一位神仙告诉他:“你若想中举,就必须用走马灯来拜谢神灵。
”王实甫醒来后,便按照梦境制作了一个走马灯,并在灯上绘制了神仙、菩萨等形象。
考试当天,他将走马灯放在考场门口,虔诚地祈祷。
果然,王实甫在这次考试中中了举人。
此后,走马灯成为了科举考试中的吉祥物,考生们纷纷制作走马灯,以求好运。
走马灯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代表着民间艺术的高峰,还承载了许多美好的传说和寓意。
如今,走马灯依然是节日庆典、庙会等活动中的常见项目,深受人们喜爱。
走马灯的物理原理
走马灯的物理原理走马灯原理是走马灯是根据热空气上升产生推力的原理制成的。
走马灯是灯笼的一种,它利用灯笼内部点燃的蜡烛所产生的上升热气流,推动灯笼内部上方的叶片,带动与叶片连接的轴承,令轴承转动。
轴承连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在灯笼四壁上,剪纸不断走动,形成了灯笼四壁上投影的不断前进,从而产生动画的现象。
走马灯制作方法材料准备自备制作用走马灯的工具和材料。
如剪刀、胶水、铅笔、直尺、圆规、方形或圆形纸片、细铁丝一段(20cm)、子母扣。
灯笼的类型有哪些1、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主要是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
2、纱灯又称灯笼,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即用薄纱糊成的灯笼。
古时大都用竹制灯架,蜡烛照明;现多钢丝制作灯架,电灯泡照明。
纱灯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挂的是热烈和吉祥,但能画善诗的文人雅士觉得灯笼的制作简单,灯面单调,没有遐想和品味的余地。
相传宋代著名画家米芾为官时,曾于绢纱上作画,创造了不是圆形而且能通过光线映射灯内花鸟人物神态的纱灯。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3、吊灯是指吊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高级装饰用照明灯。
吊灯无论是以电线或以铁支垂吊,都不能吊得太矮,阻碍人正常的视线或令人觉得刺眼。
4、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
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关于安徽走马灯的介绍
一、历史起源安徽走马灯,又称为“马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舞蹈,起源于中国的唐朝时期。
据传,唐朝时期,安徽地区的人民为了纪念一位名叫马超的将军,开始在民间兴起了一种模仿战马奔腾的舞蹈,这便是走马灯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舞蹈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二、制作工艺安徽走马灯的制作工艺相当考究。
灯架多用竹蔑扎成,外形呈六角形或圆形,高度约在一米至一米二之间。
灯面多为红、黄、绿三色,以黄色为主,兼有红色和绿色。
在灯面上,绘有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和形象,如鱼跃龙门、狮子滚球、喜鹊登梅等。
灯内放置数盏小油灯,点燃后可以转动。
整个走马灯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文化内涵安徽走马灯作为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舞蹈表演,更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在走马灯的表演中,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和形象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走马灯还融合了民间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安徽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
四、传承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徽走马灯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然而,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走马灯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安徽地区的走马灯演出已经逐渐恢复,许多当地的学校和社团也开始将走马灯纳入教学和表演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五、艺术特色安徽走马灯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上。
在表演上,走马灯以模仿战马奔腾的动作为主,演员们通过快速的旋转和跑动,模仿马匹的奔跑、跳跃等动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走马灯还融合了民间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使得其表演更加丰富多彩。
在文化内涵上,走马灯的各种图案和形象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安徽地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六、代表作品安徽走马灯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千里送鹅毛》。
走马灯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背景和原理简介
加热空气,造成气流,并以气流推动轮轴旋转,按此原理造成的玩具就是走马灯。
走马灯的发明,至晚在宋代。
宋代吴自牧的著作《梦粱录》述及南宋京城临安夜市
时,已指出其中有买卖走马灯的。
周密《武林旧事》在记述临安“灯品”时也说:“若
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
可见,走马灯在南宋时巳极为盛行。
在一个或方或圆的纸灯笼中,插一铁丝作立轴,轴上方装一叶轮,其轴中央装两根
交叉细铁丝,在铁丝每一端黏上人、马之类的剪纸。
当灯笼内灯烛点燃后,热气上
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剪纸随轮轴转动。
它们的影子投射到灯笼
纸罩上。
从外面看,便成为清末《燕京岁时记》一书中所述“车驰马骤、团团不休”
之景况。
走马灯虽然是一种玩具式的灯,但它的原理和近代的燃气轮机是一样的,而燃气轮
机是近十几年才研制成功,在欧洲,1550年有过一种雏型燃气轮机的记载,但也
比中国发明走马灯要迟四百多年。
知识点
1、走马灯的原理和近代的燃气轮机是一样的。
2、走马灯的发明,至晚在宋代,比欧洲有过记载的1550年一种雏型燃气轮机要早
四百多年。
走马灯的原理
走马灯的原理
走马灯,又称幻灯机,是一种通过旋转彩色玻璃片或者透明片来投射图像的装置。
它常常用于展示、演出、广告等场合,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那么,走马灯的原理是什么呢?
走马灯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它利用了光学的基本原理。
首先,走马灯内部有一束强光源,比如说聚光灯或者LED灯。
这个光源会发出一束光线,然后通过透镜或者反射镜的聚焦,将光线集中到一个点上。
在这个点上,有一个透明的圆盘,圆盘上有很多个彩色的透明玻璃片或者透明片。
当圆盘开始旋转的时候,这些彩色片就会不断地被光线照射,然后投射到屏幕上,形成连续的彩色图像。
走马灯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就好像我们在玩扇形转盘上的游戏,转盘上有很多个不同颜色的扇形,当转盘开始旋转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不断变换的颜色。
走马灯的原理也是类似的,只不过它是利用光线和彩色片的组合来产生视觉效果。
除了利用彩色片的旋转来产生图像外,走马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光源和透镜来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说,有的走马灯可以通过调节透镜的焦距来改变投射的图像大小,有的走马灯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形状的透明片来产生不同的图案。
这些都是基于光学原理的应用,使走马灯在视觉效果上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走马灯的原理是利用光源、透镜和彩色片的组合,通过旋转和投射的方式来产生连续的彩色图像。
它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却可以产生出非常炫丽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各种场合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走马灯的原理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中国传统走马灯的介绍和特点
中国传统走马灯的介绍和特点
走马灯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表演艺术形式,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和艺术魅力。
走马灯始于唐代,经过宋代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一种独
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走马灯通过灯光、图案和音乐的综合表达,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
现出来。
它通常使用手工制作的布幕,绘制了各种美丽的图案和画面,如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等。
在表演过程中,织物布幕以绕
轴的方式旋转,通过灯光的透射和图案的变化,再辅以音乐的配合,
生动地展示出各种场景和角色。
走马灯的特点之一是色彩艳丽、画面精美。
图案用鲜艳的颜色和
精细的工艺绘制而成,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的享受。
同时,它也非常
注重表现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通过灯光和图案的变化,展现出生动
逼真的场景和角色动作,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走马灯还注重音乐的配合。
通常,表演者会配上中国传统音乐或
者说唱,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与图案的变化、灯光的转换相结合,
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走马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示了中国人民丰富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承
载着人们对于历史、传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中国传统走马灯以其色彩艳丽、画面精美和音乐配合的特点,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也是一
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
走马灯是什么意思
走马灯是什么意思
走马灯释义:一种供观赏的灯。
用彩纸剪成各种人骑着马的形象,贴在一个能围绕中心转动的特制的轮子上,轮子因蜡烛火焰所造成的空气对流而转动,人马形象也一同转动,如同军马奔驰。
也用来比喻人员变换频繁(含贬义)。
走马灯古称蟠嫡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鸾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
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由于走马灯仿佛几个人在你追我赶,也用来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
在日本传统文学中,走马灯是夏季的季语。
走马灯的原理
走马灯的原理走马灯,又称幻灯机,是一种利用旋转的圆盘或者带有图案的轮子,通过灯光投影在屏幕上展示图像或文字的装置。
它常常被用于广告、演出、展览等场合,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信息传达。
那么,走马灯的原理是什么呢?走马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光学和机械原理。
首先,走马灯的光源一般采用强光的白炽灯或者LED灯,它们会产生强烈的光线。
这些光线首先通过透镜聚焦,然后通过一个或多个彩色滤光片,使得投影出来的图像色彩更加丰富。
接着,光线会照射到一个旋转的圆盘或轮子上,这个圆盘或轮子上有很多不同的图案或文字。
当圆盘或轮子旋转时,不同的图案或文字会随着光线的照射而投影到屏幕上,形成连续的动态效果。
在走马灯的运作过程中,机械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旋转的圆盘或轮子需要有一个稳定的驱动装置,使得它可以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其次,走马灯还需要有一个精确的定时装置,以保证每个图案或文字都能在正确的时间投影出来,形成连贯的效果。
此外,走马灯的灯光和投影系统也需要精心设计,以保证投影效果清晰、亮度均匀。
除了光学和机械原理,走马灯的原理还涉及到电子技术。
现代的走马灯通常会配备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播放、定时开关、远程控制等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电子元件和电路的支持,它们为走马灯的使用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走马灯的原理是通过光学、机械和电子技术的协同作用,将图案或文字投影到屏幕上,形成连续的动态效果。
而这种原理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走马灯,还可以在许多其他领域找到应用,比如电影放映、虚拟现实等。
走马灯的原理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
灯笼走马灯制作方法
灯笼走马灯制作方法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1、准备制作所需的材料,包括厚卡纸(19*475px,350g)、软的书写纸(18*1325px,80g)、放蜡烛的罐头瓶子、细铁丝、胶水或双面胶(双面胶更好用)、按扣、圆规、剪刀、美工刀、铅笔、尺子、蜡烛。
2、如图纸所示,在卡纸上画出参考线,制作灯罩的顶盖。
3、将图2中的实线剪卡,虚线折叠,安装按扣。
4、取出书写纸绘制灯罩壁的图案。
5、将折好的顶盖与绘制好的灯罩壁贴合。
6、制作好的灯罩。
7、将细铁丝拧到玻璃瓶口上。
(注:铁丝上档与按扣接触的面尽可能小,以减少摩擦)点上蜡烛放上灯罩。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将小圆盒底部上胶,并置入底板上的 圆洞内,粘牢,用于放置蜡烛。
1、裁切两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KT板,边 长至少15CM,其中一块中间用美工刀挖切出 一个圆洞,然后将两块KT板粘合作为底板。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技能类通识拓展课
教师教育学院 牟洁
第二章实践实训
实训目的 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常见材 料的加工技术与应用。
材料与工具 1、材料:KT板,打印纸,子母扣(暗扣), 宣纸,14号铁丝,小圆盒,牙签,保鲜薄膜, 透明胶,胶水,棉线等; 2、工具:签字笔,直尺,圆规,美工刀, 剪刀,尖嘴钳等。
叶轮与转筒粘接工序
②叶轮边缘涂胶,垂直于桌面上的宣纸, 与其边缘一点粘接;滚动叶轮直至叶轮 圆周与宣纸拼合呈筒状粘好;
①宣纸平铺于桌面;
③筒状宣纸边缘涂胶粘合成形; ④KT板圆环粘于转筒内侧;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三、外灯罩制作
材料:KT板或硬包装纸,保鲜薄膜,胶水等; 工具:签字笔,直尺,美工刀、剪刀等。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传统样式的走马灯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各种自制的走马灯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各种自制的走马灯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顶撑式走马灯的基本结构
底座与热源
外灯罩
叶轮与转筒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一、底座、支架与热源制作
材料:KT板,铁丝,小圆盒,牙签,透明胶,胶水,棉线等; 工具:签字笔,直尺,圆规,美工刀,尖嘴钳等。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四、各部件上色、组装、装饰
还有其他的设计、制作方法吗?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悬挂式走马灯
悬挂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悬挂式走马灯
悬挂式
可 插 接 、 拔 取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悬挂式走马灯
叶轮中央切出小圆孔
光滑纸片或KT板做成圆形托 盘,与挂杆相连接。
圆形托盘
e铁丝制作的挂杆,底端弯制
为 形,上胶与托盘粘牢。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转轴式走马灯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转轴式走马灯
上 胶 粘 牢
下一次实践实训准备工作
请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与工具: 材料:打印纸,绘图纸; 工具:签字笔,直尺,圆规,美工刀,剪 刀等。
3、裁切硬纸板为十字架条,粘于转轮 底部中央,中心钻一小孔;
4、转轮底部中间,粘上一颗金属暗扣 的子扣;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二、叶轮与转筒制作 5、参照叶轮尺寸,裁切宣纸为矩形,在其上绘制 图画;然后卷合、粘接为圆筒状,用胶与叶轮粘合;再 裁切KT板为圆环状,在转筒的下端内侧用胶粘牢。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1、制作顶盖板:裁 切KT板为如图形状的矩 形一块作为顶盖板,中 部挖切出自定形状的窗 口;侧边上突出部分是 与侧面板嵌合的榫头;
将顶盖板与侧面板 构成的柱筒用胶拼合、 粘牢。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三、外灯罩制作
材料:KT板或硬包装纸,保鲜薄膜,胶水等; 工具:签字笔,直尺,美工刀、剪刀等。
可以制作为多种形状
底座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吗?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二、叶轮与转筒制作
材料:KT板,打印纸,子母扣(暗扣),宣纸,胶水等; 工具:签字笔,直尺,圆规,美工刀、剪刀等。
金属暗扣的子扣
1、参照底板尺寸,裁切打印纸或绘图 纸为圆(直径>12CM),圆周边剪为1CM宽的 齿轮状;
2、将圆分为八个相等的梯形,中间留 一小圆,梯形剪切、翻折为如图所示带外环 的叶轮片状;
1、制作侧面板:裁切KT 板为如图形状的矩形共四块 作为侧面板,中部挖切出自 定形状的窗口;侧边上突出 部分为相互嵌合的榫头,凹 进部分为榫槽;
裁切保鲜薄膜为矩形, 上胶粘贴于侧面板窗口;
将四块侧面板用胶拼合、 粘牢,呈柱筒状;
底部通气孔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三、外灯罩制作
材料:KT板或硬包装纸,保鲜薄膜,胶水等; 工具:签字笔,直尺,美工刀、剪刀等。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走马灯是中国传统节庆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等 节日。在其灯罩内点上蜡烛,产生热力造成气流,驱动叶轮旋 转,叶轮上挂贴有武将骑马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外 灯罩上,剪影图象不断走动,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 马灯。
实践实训:走马灯设计与制作
走马灯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