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
第三讲 国外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的比较
第三讲国外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的比较分析一、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兴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各个国家迅速发展。
法国:1990年建立了6万多个社团德国:每10万人1960年160个1990年475个瑞典:有近20万个社团,大多的瑞典人参加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社团埃及:90年代早期,有约2万个NPO巴西:20万个NPO泰国、曼谷:2200个NPO印度:世界上最复杂多样的NPO美国学者萨拉蒙惊呼:我们是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的世界的重要性。
二、戴维路易斯研究NPO得到重视、迅速发展的原因1、理论困境。
2、政府在反贫困问题上的无能。
3、90年代,从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关注转变到对环境、性别和社会发展等问题,NPO的声音明显增加了。
4、对各个派别都有吸引力。
自由主义(平衡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新自由主义(增强了市场的手段,加强了私有化的理由);当权政治(承诺了一种“新政治”,不采取以前夺取政权的斗争战略)。
三、国外NPO的多样化概念:美国通常使用“the third sector”和“NPO” 。
除了美国外,别的国家一般不认为各类NPO能构成一个统一的部门。
它们注重的某一类或某几类NPO.英国、印度注重“志愿组织”法国注重“社会经济”东亚注重“社团”转型国家注重“公民社会组织”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但这些概念都比“NPO”窄的多。
概念上的差别反映了各国历史、文化和法律上的差别。
规模:以第三部门雇员占劳动力比重作为衡量规模的标准美国规模最大,有将近7%的劳动力服务于NPO英国、法国、德国规模也较大,雇员占劳动力的2、5%至4、2%但日本占劳动力的2、5%、意大利1、8%结构:美国、德国医疗机构首屈一指英国、日本教育机构独占鳌头法国、意大利社会服务最为重要东欧转型国家文体休闲一支独秀东亚国家宗亲团体和邻里组织特别引人注目第三世界国家社区发展和政治领域收入来源:会费、服务收费、经营收入、个人捐款、公司捐款、政府资助、外国资助都是NPO可能的收入来源。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与意义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分类是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统计考察的基础。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含糊且难以统一的问题。
西方分类:萨拉蒙根据26个国家的比较研究,建立了国际非营利组织分类标准:①教育学术;②医疗;③社会福利;④文化休闲;⑤职业团体;⑥住宅开发;⑦国际事务;⑧公民倡议;⑨环境保护;⑩慈善;⑾宗教;⑵其他。
这种分类法很容易识别哪些组织是非营利组织,但不利于深入的学术研究,而且各个国家的背景存在差异。
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把非营利组织划分为3大类,15小类,它们是: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医疗和社会工作:医疗保健、兽医和社会工作;其他社区服务和个人服务:环境卫生、商会和专业组织、工会、其他会员组织(包括宗教和政治组织),娱乐机构、新闻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机构,运动和休闲。
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把非营利组织划分为5类18项: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护理教育;研究与开发;医疗与卫生:医院、诊所,其他医疗机构,牙医和兽医;其他公众服务:社会工作、慈善机构、专业组织、雇主协会、工会、宗教组织和学会、旅行社;休闲与文化:娱乐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动物园和体育组织。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中,4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领域被划分为12个大类和26个小类。
美国流行的分类是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再将后者分为服务型组织和资助型组织。
在我国,政府所采用的正式分类是将民间非营利组织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前者进一步分为基金会、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等;后者进一步分为教育类、科技类、文化类、卫生类、体育类、社会福利类等。
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学者关于分类的论述中,实际上存在着不同分类标准的交叉和混用,这在方法论上是不可取的。
因此,我们主张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应当就不同层次进行分层分类;在每一层次的每一类别的确定上要遵循和采用同一标准。
外国非营利组织分析
外国非营利组织分析非营利组织的兴起自20世纪80年月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诚如美国学者莱斯特•萨拉蒙所言:“我们正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结社革命’之中。
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
其结果是,出现了一种全球性的第三部门即数量众多的自我管理的私人组织,他们不是致力于安排利润给股东或董事,而是在正式的国家机关之外追求公共目标。
”基于对41个国家的分析,萨拉蒙发觉非营利组织的平均规模大约是:经济贡献占各国gDp的4.6%,就业人口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占服务就业人口的10%,相当于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荷兰、爱尔兰等国家,非营利部门经济贡献占到其gDp、就业人口占非农就业人口的10%以上。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正在发展之中。
近年来,伴随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供应了宽阔的体制空间。
非营利组织,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作为第一部门的国家体系缺乏效率的缺陷,并且能很好地承接那些“有限政府”交给社会的职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克服作为市场体系缺乏公正的弊端,进而解决市场的自利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根植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有一些较为共通的东西和成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验(一)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有不同的模式。
在美国,依据联邦税法501c3,在宗教、慈善、教育、科学、公共安全试验、文学、促进业余体育竞争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七个方面,从事非营利性、非政治性活动的组织可以申请成为慈善组织,获得税收优待。
除此以外,并没有一部特地的法律来统一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的志愿活动已经渗透在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之中。
英国非营利组织的传统主要源于志愿互助和民间慈善,它们被称为“志愿部门”,比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非营利部门”的概念要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英国1601年出台的《慈善法》和《救济法》,是世界上较早的特地规范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行为的法规。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摘要】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本文将分析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背景、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资金来源和社会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经验也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包括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和运作,以及注重公益理念,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这些经验和启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历史背景、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资金来源、社会影响、经验、启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公益理念、社会作用1. 引言1.1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国外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国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的重要力量。
它们通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环境资源,提升社会公益意识等方式,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模式、资金来源、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经验,我国非营利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实现更高效的公益目标。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运作,是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整体水平的关键措施。
注重公益理念,积极发挥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希望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能够不断学习和创新,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背景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欧洲,当时一些慈善团体和宗教组织开始在社会中出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问题逐渐增加,这些组织的作用也逐渐扩大。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社会主义思想和民主运动的兴起,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影响力逐渐增加。
非营利组织国外发展2 案例分析.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1.美国51%的医院,46%的高校,86%的博物 馆,超过90%的音乐、舞蹈和艺术团体,以 及58%的社会服务是非营利组织提供。 2.分为2大类:一类是提供会员服务的会员性 组织(如专业组织、社交联谊组织、互组 合作组织等);另一类是提供公共服务的 公益类组织(如宗教组织、基金会等)。
法律形式与制度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是一个极为庞大和精细完整 的体系,包括联邦非营利组织法律、州非营利组织法律、 与法院的判例三大块。每个法律板块都根据不同的情况对 非营利组织的各种行为进行规定,如联邦税法第501(c) (3)条对美国的25 种具有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以列表的形 式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规定。 501(c)是美国国内税收法(IRC)中的一项条款,符合该条 款要求的NPO就是501(c)组织,它们享有不同程度的免税 资格。501(c)(3)组织是501(c)享受联邦税收减免的非营利组 织中的一类,它是一种最重要的免税组织,包括公共慈善 机构和私人基金会两种类型。为了获得免税资格,也就是 成为税法认可的免税组织,一个NPO的成立和运作必须符 合501(c)(3)条款的规定。免税资格是依据美国联邦和州的 税法,非营利组织的成立是依据州的公司法等法律。
资金来源
约12%来自个人、基金会和公司捐赠,约30% 来自政府赠款和合同;58%来自会费、服务 费、投资收入及其他收入。
德国非营利组织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大约有50万个。德国的非营利 组织可分为互益性和公益性两大类。 德国有着悠久的结社传统,是当今世界上非营利 组织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发达的非营利组 织成为今天德国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在 德国各级司法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种类型的社团共 有55万家,财团共有10000 家,大约另有50 余万 家没有在司法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德国非营利组 织数量和国家人口比值为1: 75,不仅高于英国(1: 250)和日本(1: 260),更是远远高于我国(1: 5400)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一、引言在当代社会,非营利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次考察将聚焦于美国和加拿大的非营利组织,探讨其在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中的作用和特点。
二、美国非营利组织1. 组织类型和数量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多种多样,涵盖了慈善、教育、社区发展、健康等众多领域。
其中,非营利慈善组织的数量占主导地位,主要致力于救助弱势群体和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2. 组织结构和管理美国的非营利组织通常采用理事会制度,由董事会负责监督和决策。
它们往往会设立行政团队,负责日常运营和实施具体项目。
3. 资金来源和运作模式美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企业捐赠、个人捐款以及基金会赞助。
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活动筹款,如慈善义跑、募捐晚宴等。
4. 社会影响力和重要项目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诸如“美国红十字会”、“联合方式”等知名组织对救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环保、教育、公民权益等方面的工作,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加拿大非营利组织1. 组织类型和数量加拿大的非营利组织与美国类似,存在于各行各业。
近年来,随着加拿大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2. 组织结构和管理加拿大的非营利组织多数采用董事会制度,由董事会负责决策和战略规划。
此外,很多组织还设立执行团队,负责具体运营和项目实施。
3. 资金来源和运作模式加拿大的非营利组织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和个人捐赠等方式获取资金。
他们也会积极开展各类募捐活动,如义卖、募捐活动等。
4. 社会影响力和重要项目加拿大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致力于推动全球贫困减少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外,各地区的社区组织对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总结美国和加拿大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其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当代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的非营利组织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通过实证研究和文献综述,我们试图揭示非营利组织在这些发达国家中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以及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文章首先概述了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为后续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后,我们详细探讨了美国和加拿大非营利组织的法律环境、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来源,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非营利组织的运营和发展。
接着,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深入探讨了非营利组织在教育、医疗、环保、文化、公益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和成效,以及它们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我们总结了非营利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公平正义和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机遇。
希望本文能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同样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涵盖了教育、科研、环保、公益慈善、社区发展等各个领域。
这些组织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为美国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美国政府通过立法、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例如,美国税法规定,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的优惠政策,这极大地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美国非营利组织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和独立性。
它们大多由志愿者组成,实行民主管理,决策透明公开。
同时,非营利组织之间竞争激烈,这促使它们必须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再次,美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个主体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它们经常与政府合作,承接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提供社会福利;同时,也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境外的非营利组织
2.1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非营利组织
2.1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资本主义早期的非营利组织
近代资本主义开始于17世纪的英国。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 度,从16、17世纪开始萌芽,到19世纪最终确 立。 美国早在独立战争前就开始有非营利的社会组织
2.1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资本主义成熟期的非营利组织
2.2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非营利组织
印 度 印度有着发达的非营利组织,被称为“NGO大国 ”。 印度现有NGO数量超过百万,它们遍布全国,其 中有许多规模很大的非营利组织,活跃在教育、 医疗保健、农村发展、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保护 等领域。
2.2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非营利组织
菲律宾
目前菲律宾有各种非营利组织约十万家,主要包括:提供 各种服务和政策建议的发展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的慈 善组织、提供资金援助的基金会以及作为政治家和企业附 属机构的所谓“变形NGO”。 这些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人权问题、妇女问题、城市贫困问 题、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劳务输出、少数民族等各种社 会问题的解决,在菲律宾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
(修订版)
第二章境外的非营利组织
本章要点 ●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简史 在当今世界的各个国家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非营利 组织,相对而言美国是非营利组织高度发达的国家 。
外国非营利组织对我国的启示
目录摘要 (2)1.国外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 (2)1.1、美国的非营利组织 (2)1.2 英国的非营利组织 (3)2.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4)3.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3.1 我国非营利组织能力的不足 (5)3.1.1缺乏自治能力 (5)3.1.2 资金来源不足 (5)3.1.3 组织缺乏公信力 (5)3.2国家政策,法规的不健全 (6)4.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4.1政治法律制度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6)4.2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7)4.3 必须建立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提高自身公信力 (8)5.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外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摘要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包括社区建设、地方自治、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等区域性公共事务,还包括积极参与国际决策,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1]。
可见,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治理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幸福工程等知名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在我国社会,非营利组织正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蓬勃地发展着,其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认识到,与我国社会的转型需求不相协调的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局限和不足。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必造成影响。
因此,本文从国外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出发,对比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从中得到启示,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字:外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我国非营利组织启示1.国外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1.1、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美国的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教育、培训、咨询、扶贫救济等各类服务在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方面举足轻重,是美国社会中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
国外非营利社会组织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
国外非营利社会组织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国外没有事业单位的说法。
在西方发达国家,那些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所谓第三部门,发挥着类似于我国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
一、国外非营利社会组织的概念及属性非营利社会组织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中文译名,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民间组织。
西方经济学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以推进科学、教育或慈善事业”发展的,“不能向其控制人收益处置任何净利润的机构,所谓控制人可以是该组织的成员、管理人员、董事或信托人”。
在经济学中,非营利组织通常指“私人所有”的机构。
在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一般被看作是与私人部门、政府并立的第三部门。
[1] 非营利社会组织的概念现在被广为使用,已成为一个有固定含义的国际化、全球化的概念。
它实际上反映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基本社会组织形式。
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志愿公益性三种基本属性。
1.非营利性。
作为非营利社会组织,非营利性是它的基本属性。
非营利性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这种组织不应具有明确的牟利宗旨或动机。
这一属性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是被普遍认同的;第二,它不具有利润分配机制。
作为非营利社会组织,不应有分红机制,它可以开展经营活动,但经营所得不能通过任何形式转化为任何人的私有财产。
关于这一点,很多国家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非营利社会组织不得把经营所得分配给所有者;第三,它的财产及其运作财产的收益不归属任何个人,而属于社会。
作为非营利社会组织,其主要的财产应当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其他公益性的资源,不应来源于市场,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的产权基础不应是私人产权,也不应是国家产权,而应当是基于捐赠等公益资源的公益产权。
非政府性。
非政府性也是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
它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直接管辖,是这类社会组织区别于政府组织的本质属性。
非营利社会组织的非政府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具有自治性,在决策机制上不依赖于政府,在组织上独立于政府;二是具有草根性,也就是说非营利社会组织不存在像政府那样的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不是权力的运作机制,而是面向受益者的社会服务机构,是一种网络式、扁平式的组织结构;三是不存在垄断性的权力控制和支配机制,特别是不存在行政垄断性的权力控制。
国外非营利组织
法律法规
1995-1996年期间,俄罗斯国家颁布了《社会 组织法》、《非营利组织法》、《关于慈 善活动和慈善组织法》三部重要的专门性 法律文件,并随后逐年根据非营利组织的 发展对法律作出调整及修正 。
分层级登记、立体式监督
类别 国际性社会联合组织
特征 在俄联邦建立和活动,并在 外国设立分支机构。 在半数以上俄罗斯联邦主体 领土上实施活动,建立机构。
特定非营利法人
私立学校法; 社会福祉事业法; 宗教法人法; 农业协同组合法等100多个法律。
新加坡社团注册
社团注册局为新加坡内务部下属的一个 法定机构,负责依照新加坡社团法令和条 令对社团进行注册。 1、团体注册在两个月内完成; 2、其它类别的申请在两个月内完成; 3、摘录和检查文件在一天内完成。
印度非营利组织人员与支出
近200万人在非营利组织就业,志愿人 员更相当于专职人员的5.5倍。但大多数 NPO的人员规模并不大,73.4%的NPO只 有一个甚至没有专职人员,有10个以上专 职人员的NPO只占8.5%。 总支出约3亿美元,占全国非农GDP的 1.26%。其中组织收益占51%,政府资助 占29%,捐赠占13%,信贷占7%。
印度的捐赠
一、来自国外的资助很少,仅占7.4%; 二、捐增以家庭为主,40.7%的家庭曾经进 行过慈善捐赠; 三、捐赠更多来自于下层民众,68%的捐赠 来自于农村地区 在捐赠理由:80%以上系道德责任, 78%系回报社会,66%系宗教信仰,大部 分人认为与政府履行责任不足有关。
日本的公益法人
公益法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 设立公益法人三个条件∶1、实施公益事业;2、不以 营利为目的;3、得到主管政府机构的许可。 社团法人是以一定目的结合起来的人的集合体,以有 作为团体的组织、目的等,以与组织成员个人相区别的社 会存在,以团体的名义进行活动的团体。 财团法人是以一定的目的出资、以聚集的财产,为公 益目的而进行管理运营的团体。 二者关系类似中国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日本的公益 法人总数为3万个,社团法人、财团法人约各半。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一、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历史与现状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外非营利组织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以及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和启示。
二、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运营和管理模式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如何管理和运营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分析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以及其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运营的启示。
三、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分析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剖析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讨论其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以及这些经验和启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四、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经济影响力分析国外非营利组织不仅在社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领域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分析国外非营利组织在经济领域中的影响力,探讨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精准定位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借鉴意义。
五、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力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力极为重要,对于一个组织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究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力,分析其成功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力特征,以及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借鉴意义。
六、国外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1.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作为美国著名的非营利组织之一,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在医学研究和教育领域有着很高的声誉。
该组织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运营机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 medical education 和 clinical research 体系,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医学人才,促进了医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
同时,该组织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提高了国际医学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2.英国动物救援协会英国动物救援协会是英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动物保护组织之一。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
在欧洲,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大约有50万个。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可分为互益性和公益性两大类。
德国公益性组织的主体是社会福利服务,主要类型是社会服务、卫生保健和教育事业。
这源于政府对社会福利服务采取直接补贴和社会保险的社会公共政策。
德国的社会福利服务是高度专业化的组织,从资金来源上看,呈现出“准政府”性质,其运作几乎与政府机构已经没有很明显的区别了,这类组织有些类似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或民办非企业单位。
德国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比较简单,基本的条件是:人数7人以上、不违反宪法、有章程、明确解散后财产的归属,达到这些条件,即可获得法律登记。
德国政府在审查非营利组织成立条件时,特别强调公益性组织解散后的财产去向,要求在章程中明确规定收缴政府,或转移给同类非营利组织。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一是会费,二是组织活动的收入,三是企业和个人捐款,四是各级政府补贴。
不同的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是不一样的。
如德国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主要资金来自政府拨款,其比例就几乎占了德国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2/3。
私人基金会等慈善组织来自政府的资金就很少。
其它如职业协会、工会、环境协会、文化协会等社会团体的收入,主要靠会员交费和房屋出租及各种售票构成。
德国各级政府每年都有许多资金用于社会福利项目,但这些项目不是政府亲自去做,而是采取招标的方式,让非营利组织去实施。
如黑森州朗根市政府每年财政有4700-4800万欧元,用于社会福利服务的资金大约有200万欧元,约占财政总资金的4.3%%,基本上都安排给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要获得政府的项目资金,应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详细的项目申请书和实施计划。
政府在审查时,主要评审非营利组织的目的、能力以及项目设计实施的合理性,最后由市议会来决定。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可享受比较广泛的税收优惠。
非营利组织可以接受社会捐款。
公司和个人向公益性机构捐款,可以从所得税中扣除。
通过非营利组织的项目资金的运作实践,德国政府认识到,非营利组织在运作社会福利服务事务方面比政府更具效率,这是因为:第一,政府将社会福利服务的工作交给非营利组织,可以使公民更有社会责任感,激发非营利组织和广大公民的能动性;第二,非营利组织在政府资助的基础上,还可再向社会募集资金,甚至垫入自有资金,这就做大了项目资金的“蛋糕”,也使非营利组织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第三,非营利组织可充分利用社会上丰富的人力资源,组织和调动更多的志愿者参与项目建设,进而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
npo组织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npo组织1、NPO含义NPO的意思是:非营利组织。
这种组织形态最早于17世纪便存在,是产生于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其后伴随着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因而它也具有丰富的西方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背景。
2、NPO的英文全称非营利组织是英文non-profitorganization(NPO)的中译,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非营利组织是一个基于市场经济、政府与企业部门严格分工、独立的企业等背景下出现的概念,它的存在和特征是与市场经济的进程和营利部门(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非营利组织的出现被理解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产物。
3、与NGO的关系共性:概念部分重合,NPO包含NGO;区别:NPO、NGO是不同角度看待社会组织尽管对于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学术界还未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概念,但是从二者所涵盖的内容尤其是其特征来看,二者也有着很多的相似点,仅从概念外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非营利组织的外延可能更为广泛。
因此,莱斯特·萨拉蒙则把非政府组织(NGO)看作是非营利组织(NPO)的一部分,他在上述非营利组织的六个特征之外另加两个特征:非宗教性(活动不是为了吸引新信徒)和非政治性(不卷入推举公职候选人)。
在内涵和特征上来看,NPO包含NGO;从性质和角度来看,二者是有极大区别的。
非营利组织(NPO)的前提假设是政府-企业-社会三部门的分工、独立,因而它是民间的、独立运作的、有一套自身的运作规则、经营管理理念的组织形态,是公共治理结构中的行为主体之一。
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是从活动性质的角度来认识这类组织的,是相对于企业组织而言的一个概念;非营利是从“经济——社会”的角度着眼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与经济组织(企业)相对应的是社会性组织,经济组织是营利组织,社会性组织就是非营利组织。
我们平常所听到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世界宣明会、国际青少年基金会等就习惯于称之为国际性的非营利组织。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及启示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及启示作者:韩磊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1期一、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况及特点作用(一)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况特点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又称第三部门,与政府(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一般是指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美国的非营利组织进入高速发展期,主要是美国等许多西方各国兴起了以“政府再造”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浪潮,通过重新确立政府职能定位,把原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交由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承担,以求从根本上实现政府管理的转型,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构建公民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民社会。
通过长期的努力,在今天的美国,形成了政府、营利组织(企业公司)和非营利组织三大部门唱主角的格局。
营利组织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非营利组织主要致力于社会服务和管理;政府是在这两者之间,站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政策调节、法律制定和财政支持,来实施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
特别是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美国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石。
这种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模式,是既体现政企分离、又体现了政事、政社分离的双重要求。
美国非营利组织机构目前已经发展到有160万个,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为会员服务或相互受益的部门,即互益性组织,如社交俱乐部,行业协会、工会等;一类是为公共服务或使公众受益的部门,即公益性组织,如慈善和宗教协会,各类服务中心和基金会等。
笔者此次考察学习了洛杉矶橙县的OneOc组织、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无家可归者服务协会等非营利组织,初步了解到美国非营利组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宽松的准入制度在美国,“结社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无权干涉非营利组织的建立与运行,不同于我们国家经过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部门的双重认定。
当然,非营利组织如果需要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就必须注册法人资格,但这也不难,只需要提交一份机构的章程,明确机构名称、目标和宗旨即可。
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与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
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与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非营利组织在中西方国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财务管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文化环境中,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方式和财务管理体系也存在着一些独特之处。
本文将围绕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的差异以及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展开研究,并探讨中西方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异同之处,以期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1. 定义中西方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国家通常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组织,其目的是为了社会或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个人或利润”。
而在中国,非营利组织通常被称为“社会组织”,其定义包括“以提供公益服务为宗旨,自愿组织,非营利性质,独立法人地位,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发展”。
2. 组织结构在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通常采取民主化的组织结构,由成员或捐助者共同参与组织的决策和管理。
而在中国,由于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控制力度较大,很多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对较为集中,组织成员和员工的参与度较低。
3. 目的和使命中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目的和使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通常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致力于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而在中国,非营利组织更多地以提供公益服务为宗旨,服务对象主要以弱势群体为主。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1. 政策法规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和监督机构较多,包括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
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上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境外接受捐赠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和透明。
2. 财务透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日益趋于透明,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开始自愿接受审计,并在其网站上公布财务报告,以增强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和支持。
非营利组织的名词解释
非营利组织的名词解释NPO是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缩写,译为非营利组织,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
这个概念的产生晚于NGO,大致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之后兴盛于全球。
这种组织形态最早于17世纪便存在,是应生于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其后伴随着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因而它也具有丰富的西方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背景。
“非营利组织”这一名称本身就映射出其背后隐含的前提假设:先它而存在着另一种组织形态——营利组织,或曰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
由此可知,非营利组织是一个基于市场经济、政府与企业部门严格分工、独立的企业等背景下出现的概念,它的存在和特征是与市场经济的进程和营利部门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非营利组织的出现被理解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产物。
具体阐述“非营利组织”的含义,首先有必要区分几个概念,即“营利”与“赢利”、“盈利”的区别。
从现代汉语的基本含义上我们知道“赢”,意为“赚”,相对于“赔”,从而,“赢利”指赚得利润用作动词,或者即指利润用作名词。
“盈”,意为充满、多余,“盈利”即指利润,或者较多的利润。
而“营”的意思是谋求,“营利”相应地是指以利润为目的。
因而,“非营利”的含义,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无利润,更不是不讲经营之意,而是一个用以界定组织性质的词汇,它指这种组织的经营、运作目的不是获取利润。
非营利组织是政府以外的为实现社会公益或互益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与我国原有的事业单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事业单位的概念是计划经济之下,政府全面负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位责任的环境下的产物,而非营利组织的前提假设是政府-企业-社会三部门的分工、独立,因而它是民间的、独立运作的、有一套自身的运作规则、经营管理理念的组织形态,是公共治理结构中的行为主体之一。
1、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任重道远,有着巨大的扩展和完善空间。
2、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既红红火火又“弱不禁风”,无论在研究广度还是在研究深度上,都与企业管理、公共管理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李培林/徐崇温/李林2012-10-22 15:26:23 来源:《河北学刊》(石家庄)2006年2期第71~80页【作者简介】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徐崇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100720李培林(1955—),男,山东省济南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发展研究;徐崇温(1930—),男,江苏省无锡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李林(1955—),男,山东省招远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理学研究。
【内容提要】非营利组织是指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以非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分配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五大特征。
在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非营利组织开始呈蓬勃增长之势,目前已覆盖了社会服务、医疗健康、公共安全、教育和研究、环境与动物保护、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扶贫和弱势群体保护、宗教事务等非常广泛的社会领域。
西方非营利组织建立在慈善、博爱和志愿等西方文化传统基础上,这一社会的“第三部门”,已成为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伙伴、公平分配资源的手段、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在西方社会的成功发展启示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会不断推动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非营利组织实行的那种有别于政府和市场的运行规则,已使其成为支撑现代社会健康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
中国的“事业单位”应改称为非营利组织,同时依靠健全的法律和“管办分离、分类管理、目标约束、购买服务”的管理方式推动其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非营利组织体系。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慈善意识/志愿精神/事业单位/公共服务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调要“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会、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就是说,要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提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指出,要“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救助活动”。
这些都清楚地说明,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正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现代公益建设还处于发育阶段。
据国家民政部估计,中国每年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2200万城市低收入者享受低保,7500万农村贫困和低收入户需要救助,6000万残疾人和1.4亿68岁以上的老人需要社会帮助。
而据2002年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人均捐款仅0.92元,共计10多个亿,约占GDP的万分之一;在中国1000万家注册的公司中,只有1%的公司曾经捐助过慈善事业。
相比之下,2003年美国人均捐款828.7美元,捐款总计占其GDP的2.19%。
2005年10—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课题组赴美国和加拿大考察了两国的非营利组织情况,形成的这个考察报告有望为中国现代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非营利组织:界定、历史和理论(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所谓非营利组织(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即市场部门)之外的,以非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
这里所说的非营利目的,包括宗教、慈善、科学、公共安全实验、文学、教育、促进国家或国际间业余体育竞赛和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
所以,非营利组织涵盖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术、扶贫、环保、弱势群体保护等许多方面,其中,慈善组织占相当大的部分。
例如,加拿大有16.2万个非营利组织,而慈善组织就占了一半。
自美国学者沃尔夫(Thomas Wolf)在1990年发表《经营一个非营利组织》一书以来,一般都认为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组织性,即这种组织有内部的规章制度,有负责人,有经常性活动,而不是非正规的、临时聚集在一起的团体,它应该具有根据法律进行注册的合法身份;二是民间性,即这种组织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接受政府的资金支持;三是非营利分配性,即这种组织可以赢利,但必须将其所得用于完成组织的使命,而不得在组织成员中间进行分配;四是自治性,即这种组织能够控制自己的活动,有不受外界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五是志愿性,即在这种组织实际开展的活动中和管理组织的事务中,都有显着程度的志愿参与,尤其要形成由志愿者组成的董事会,并广泛使用志愿工作人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非营利组织又被称作是志愿组织或志愿部门。
在英、美的普通法中,非营利的慈善组织的收入无须纳税,而且捐助者也由于其捐款给慈善组织而获得税收减免。
例如,根据美国《国内税收条令》501(C)(3)的规定,凡满足以下六个方面要求的慈善组织即可获得免税资格:一是必须以非营利为目的;二是其成立完全出于非营利目的;三是其经营主要为达到规定的非营利目的;四是不得为个人谋取利益,即不给控制该慈善组织或能对该组织施加实质性影响的人提供任何不适当的利益;五是不得参与竞选,即不支持或反对任何公共职位候选人;六是不得参与实质性游说活动,即不对立法进行实质性的支持或反对。
由于非营利组织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即市场部门之外的组织,因此,又被称作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一起构成为现代社会三大支柱之一的“第三部门”,即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之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或部门。
一般认为,这种“第三部门”具有六个基本特征,即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
与非营利组织相关联乃至相重叠的另一个组织称谓是“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非政府组织最初是指得到联合国承认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后来,发达国家中以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为目的的组织、发展中国家中以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的组织也被包括进去。
为此,世界银行曾把非政府组织界定为“从事解救苦难、促进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承担社区发展任务等活动的私人组织”。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谈到影响世界发展的十个因素时,将非政府组织排在第五位。
在美国和加拿大,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人们一般习惯于把从事全球活动的非营利组织称为非政府组织。
根据法律,非营利组织应当是非政治性、非政党性的组织,但在现实中,许多从事国际活动的非政府组织都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而且情况相当复杂。
例如,有的持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有的则主张向所谓“非民主国家”“输出民主”。
多伦多大学国际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加拿大国际贸易部前副部长奥斯垂(S.Ostry)与我们座谈时认为,西方政府对跨国非政府组织也心怀戒心,因为有些跨国非政府组织从事反战和反资本主义活动,甚至与恐怖主义有牵连。
非政府组织曾举行过反达沃斯会议活动和反全球化的抗议,它们既反资本主义,也反共产主义,要求自治和民主参与,但未来究竟会发展到什么方向,目前尚不清楚。
(二)非营利组织的历史非营利组织,特别是其中从事慈善事业的基金会这种公益组织形式,源于西方,它们同基督教的“感恩”、“回馈”社会的观念有密切关系。
基督教神学中的“恩宠论”认为,在上帝赐人的恩宠中,实效的恩宠启发人的悟性,感动其心愿,帮助人行善拒恶,以得永生;而习惯的恩宠则是受宠爱者灵魂的生命,它使人养成行善的习惯,成为上帝的子女和圣灵的居所,帮助人们为获得永生而积累善功。
因此,信徒们得“感恩”、得“回馈”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社会设有“感恩节”。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讲演时,曾谈到这种基督教神学的恩宠论和感恩思想,是如何通过学校教育而逐渐成为公民的公益意识的。
他说,美国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有这种感恩的观念和回馈社会的思想。
因此,差不多全体美国人都会主动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做义工、做志愿者。
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西方的许多富翁,宁愿把自己积累的财富捐赠给社会,用于公益事业,而不把它们留给子女。
例如,拥有数百亿美元财富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最近几年来给慈善事业的捐款多达235亿美元,并在其50岁生日时宣布:他还将向社会捐出数百亿美元个人财产,而不会将它作为遗产留给子孙。
20世纪美国工业巨头安德鲁·卡内基在1889年发表的《财富的福音》一书中说,“拥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只有将自己的剩余财富用于造福社会公众的事业,才是最为明智的安排。
非营利组织中从事慈善事业的基金会,最初是作为某一笔公益信托财产的受托人而存在的,它并不向公众募捐,是典型的非公募基金会。
例如,创始于1936年,并在1950年以后发展成全国性和国际性基金会的福特基金会,其资金最初来源于一项遗产信托——亨利和爱德瑟尔·福特作为赠与和遗产而提供的福特汽车公司股票,后通过经营多种多样的投资组合而发展起来的。
与此相比较,主要靠公众募捐而建立起来的公募基金会则一般规模较小。
虽然从事慈善事业的基金会萌生于基督教神学的恩宠论和感恩思想,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节律,却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紧密联系着。
以20世纪为例,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前,占主导地位的自由放任主义经济理论认为,通过市场机制,市场供求关系会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不必要的。
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就极力反对向救济事业发放贷款,反对联邦政府对失业工人实施救济,而主张仅由地方机构、私人团体进行救济。
在发生经济危机,社会出现剧烈动荡紧急关头就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及时改弦更张,不仅提供财政援助救济失业者,还出台了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法,等等,适当缩小社会财富分配差距,以维持社会稳定。
然而,从那时开始,直到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盛行期间,政府越来越成为社会福利事业的主体,政府拨款也成为数量巨大、类型众多、以提供某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公共非营利机构的主要财政来源,私人捐赠的绝对数量虽然也有所增长,但在整个公益事业的捐赠中所占比例却日益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