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复习和巩固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与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2.教具:实验器材、化学试剂、PPT等3.学具:化学实验记录本、作业本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在教学前,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

例如,你们还记得什么是酸和碱吗?它们有什么性质和特点?2. 梳理知识框架通过PPT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式,总结和归纳酸和碱的共同点和区别。

3. 实验探究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进一步深入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和反应。

例如,可以设计以下实验:•实验一:青葱的pH测试实验–实验步骤:•准备青葱、盐酸和苏打粉。

•将青葱切成细碎的小块。

•将盐酸滴在一片青葱上,并观察变化。

•将苏打粉溶解在水中,然后用盐酸滴在溶液上,并观察变化。

–实验结果:•青葱受到盐酸滴到后变色。

•盐酸滴到溶液上产生气泡,苏打溶液变为碱性。

–实验结论:•盐酸为酸性物质,其与青葱和苏打产生不同的反应。

•实验二:酸碱指示剂实验–实验步骤:•准备红色、蓝色和紫色酸碱指示剂。

•分别将指示剂滴在不同的物质上,并观察变化。

–实验结果:•红色指示剂在碱性物质上变为蓝色或紫色。

•蓝色指示剂在酸性物质上变为红色。

–实验结论:•不同的指示剂具有不同的颜色变化,可用于表示物质的酸碱性。

4. 巩固与拓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设计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5. 总结与评价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酸和碱复习 教学设计

酸和碱复习 教学设计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3)处理100t 3.65%的工业废盐酸,需要熟石灰多少吨?
(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Ca-40 CI-35.5)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需要熟石灰的质量为:to
教与学的策

让学生出来板演
反馈评价
加强知识运用;提高答题技巧。
教学活动6:总结和提升
活动目标
让学生谈论这节课的收获,或解答耒解决的疑惑。
技术资源
实物投影,
常规资源
课本,练习
活动概述
1、你能说出关于酸和碱分别跟哪一类物质发生反应?
2、课本P67-68填写有关表格,书写化学方程式。
3、盐的组成:盐f+o
例如:、、等。
教与学的策

投影正确答案,自行批改。
反馈评价
化学方程式过关。完善盐的组成特征。
教学活动5:学生活动4
活动目标
加强知识运用;提高答题技巧。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
分析
本节是初三化学第十单元的复习内容,第十单元是初三化学的 重点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通过从“个别” 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化学 性质。
教学目标
1.利用酸和碱微观组成上的特征,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来 加强对酸碱化学性质的掌握。
2.让酸碱的“组成决定其化学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知识发展 成为一种观念。
3.运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及反应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从组成上认识事物化学性质的方法,学会用比较、分类、 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案內容第十单元复习一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酸碱及其性质用途2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3会写出常见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4会使用指示剂等区分酸碱二自主梳理知识(一)酸和碱的概念1.酸;常见酸的化学式:。

2.碱;常见能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

(二)酸和碱的物理性质(三)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四)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 7,溶液显酸性; pH 7,溶液显中性; pH 7,溶液显碱性。

二合作典题精练1 某市一化工厂发生硫酸泄露事件,为了减少硫酸对环境的污染,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措施,在泄露的硫酸上面喷洒了一种化学试剂,你认为这种试剂是()A.熟石灰 B.硫酸铜 C.食盐 D.干冰2 小华同学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是: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应用饱和石灰水。

请你对小华同学的结论评价:。

3 将新鲜的鸡蛋浸泡在饱和石灰水中,可使鸡蛋贮存6~7个月不变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1)浸泡一段时间后,鸡蛋的表面上会形成一层白色的覆盖物,该物质是____________。

(2)石灰水可使鸡蛋不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刘丽同学在某食品包装内取出一小袋干燥剂,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1)刘丽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度,你认为结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刘丽同学又对白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假设1 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假设2 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假设3 只有CaCO3假设4 只有Ca(OH)2其中假设____不合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0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0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说课稿
2.同理,用课件和实验演示的方式介绍碱的性质、分类和用途,使学生能够对比分析酸与碱的异同。
3.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通过动画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和反应的过程。
4.引导学生探讨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以及pH值与酸碱度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Biblioteka 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酸碱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定期进行学习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和对比分析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对酸碱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能够理解抽象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现象、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较为感兴趣,而对纯理论的学习则可能感到枯燥乏味。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而部分学生则依赖教师的引导和督促。
1.实验探究法: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实验性强,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示酸碱性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认识。
2.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课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酸和碱的性质,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实质;
(2)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总结出知识点使学生掌握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中和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中和反应实质的归纳整理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

第十单元、酸和碱1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1复习教案

课题学科组九年级化学组主备人何宏涛执教人课题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案课型复习课时间2012.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

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5、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设想重点: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难点:对酸和碱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与策略个性化修改一、酸碱指示剂●定义:常见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

二、干燥剂1.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常见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2O=Ca(OH)23.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浓硫酸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 定义:特点:二换二● 反应发生的条件:双交换,价不变,生成水、气和沉淀。

第二节 酸一、酸的定义和分类二、常见的酸盐酸(氢氯酸) 硫酸 化学式HCl H 2SO 4形成 H 2+Cl 2HCl SO 2+H 2O=H 2SO 3, 2H 2SO 3+O 2=2H 2SO 4(酸雨形成的原理)状态无色液体、有酸味、刺激性气味 (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稀硫酸)无色液体特点 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①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②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化学性质)③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用途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 人体胃液中有盐酸帮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 农药、火药、染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敞口放置的变化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注意事项 ②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有白雾出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教案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进一步领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巩固酸、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应用于鉴别一些典型物质的溶液.1.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事项,并掌握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2.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并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培养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1.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2.了解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质量.【重点】(3)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4)长期敞口放置的影响: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应性质浓盐酸减小不变减小减小挥发性浓硫酸不变增大增大减小吸水性(5)酸的用途:①盐酸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②硫酸用途: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可干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不能干燥氨气.注意: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6)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易潮解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CaCCaO+H2O Ca(O 3↓+2NaOH 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材料注意: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如,Fe+2H Cl FeCl2+H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复分解反应).如,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3H2O+2FeCl3(溶液呈黄色) 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a(OH)2+CO2CaCO3↓+H2O.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a(OH)2+2HClCaCl2+2H2应).如:NaOH+HCl NaCl+H 2OO注意:(1)Ca(OH)2与CO 2反应时有明显的现象,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Ca(OH)2微溶于水,故不适合用于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2)NaOH 与CO 2反应时无明显的现象,不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NaOH 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少量的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3)NaOH 和CO 2、盐酸反应时,由于无明显反应现象,因此无法肯定反应是否发生,所以需要借助简单的实验(如加酸碱指示剂等),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专题分析】酸和碱在历年的中考中都占有较大比例,而且难度较大,在以往的中考中,侧重于对酸、碱性质的考核,这部分内容的命题贴近生活,更注重实用性.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形式考查,其题型多,变化大,难度也偏大,如鉴别、除杂等也是常见的酸、碱、盐知识中的典型代表题型,解推断题应使具备的知识全面,各物质和反应间的联系也要了然于心.(茂名中考)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3)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 (填“酸”或“碱”或“盐”).(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解析〕(1)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3)非金属氧化物、酸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答案〕(1)红色(2)2NaOH+CO2Na2CO3+H2O;密封(3)酸(4)OH-(南京中考)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2)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的烧杯里,并用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的感觉.(3)49 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物质发生炭化,故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答案〕(1)小木棍变成黑色(2)浓硫酸;水;玻璃棒;热(3)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H 2SO 4ZnSO 4+H 2↑ 98 249 g×20%=9.8 g x 982=9.8 g x, x =0.2 g.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 g.[解题策略]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和稀释方法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浓硫酸的稀释可以简要记忆为“酸入水中”,依据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时要把硫酸溶液的质量换算为溶质的质量.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1)在C 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 2CO 3CaCO 3↓+2NaOH;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 、C 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3)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4)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物质是碳酸钠化钡溶液,静置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 . 〔解析〕 (1)C 组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知道,它们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且都没有现象,都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钠反应,但是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是CO 2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现象,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为C 和D ;(2)根据题意生成的白色沉淀只能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 3;(3)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在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OH ;(4)能够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钠,而氢氧化钙不能和碳酸钠共存,所以可以判断使溶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即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5)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也可以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仅仅根据溶液变红就判断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只有氢氧化钙. 〔答案〕 (1)C 、D (2)CaCO 3 (3)NaOH (4)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5)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解题策略] 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知道,它们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且都没有现象,都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钠反应,但是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现象,而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专题二 溶液的酸碱度和中和反应 1.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是指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也可将指示剂用滤纸浸泡,制成试纸.常见的试纸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酚酞试纸.(2)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3)使用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指示剂,根据溶液呈现的颜色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注意:①酸碱指示剂是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性或碱性的溶液.②酸或碱的溶液能够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但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的不一定就是酸或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只能说其溶液显碱性,而不能说纯碱是碱或其水溶液是碱的溶液(因为纯碱属于盐类).2.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2)测定pH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 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3)pH的应用.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进行.②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③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④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注意: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以免污染溶液.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可事先用蒸馏水润湿,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被测溶液,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若该溶液为酸性溶液,则pH偏高,若该溶液为碱性溶液,则pH偏低.用pH试纸只能粗略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测得的pH是整数而不能是小数.3.中和反应(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实质: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反应生成水.(3)应用:①医疗: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含盐酸)过多;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刺了(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后可涂上些呈碱性的物质(如氨水、肥皂).②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良,例如: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含酸性物质的农家肥中和.③溶液酸碱性的调节:可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的溶液控制溶液的酸碱性.④污水处理: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4)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部分,复分解反应包含中和反应.【专题分析】以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物质酸碱性的测定或pH为信息,考查酸碱性溶液的区分、pH的测定及应用.酸碱指示剂的考查常和pH相结合,多数是选择题,也可利用其变色情况进行物质的初步鉴别、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及运用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溶液的pH及应用等.以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中和反应的实质.(大庆中考)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稀盐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色;(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稀盐酸中阳离子是氢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2)稀盐酸显酸性,遇石蕊溶液显红色;(3)反应⑤是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答案〕(1)H+(2)红(3)Al2O3+6HCl2AlCl3+3H2O[解题策略]酸具备五大通性: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一般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长春中考)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根据实验一回答: ①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 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 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 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酚酞 B.CuO C.Na 2CO 3 D.Ba(NO 3)2 〔解析〕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据加入酸以后氢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推测酸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 (2)由控制变量法分析,本实验中除了水和稀盐酸的种类不同外,其他各量必须保持相同,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还需控制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相同. (3)在碱中加入过量的酸后,溶液显酸性,再加入酚酞后溶液仍为无色,说明碱已经不存在了,进而证明了酸与碱确实发生了反应. 〔答案〕 (1)①产生蓝色沉淀 ②氢氧化铜 (2)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 (3)A [解题策略] 记忆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采用口诀法记忆:石蕊,酸红碱蓝;酚酞,酸无碱红.。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与特征;2.掌握酸和碱的命名方法;3.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常见酸和碱的性质与特征;2.酸和碱的命名方法。

教学难点1.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2.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示范实验所需物品;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引入(1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学习的内容,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解(30分钟)1.酸和碱的定义:通过PPT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酸和碱的常见性质,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常见酸和碱的性质与特征:通过PPT展示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化学式、常见性质等,让学生对酸和碱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酸和碱性质的实际应用。

3.酸和碱的命名方法:通过PPT详细讲解酸和碱的命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命名规则与原理,并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熟悉命名方法。

三、实验探究(4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一:酸碱中的酸碱指示剂变色反应步骤一:准备实验装置和试剂,包括酸碱溶液、pH试纸、酸碱指示剂等。

步骤二:将不同酸碱溶液分别滴入试管中,观察pH试纸和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现象,并记录结果。

步骤三: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溶液中的变色反应情况,进一步讨论酸和碱的性质与特征。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和判断步骤一:准备实验装置和试剂,包括酸碱溶液、酚酞、石蕊试剂等。

步骤二:将酸碱溶液分别倒入两个容量瓶中,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

步骤三:缓慢滴加石蕊试剂,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记录结果。

步骤四:根据实验结果,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是否发生,进一步讨论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四、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学设计
5.拓展延伸:介绍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7.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如柠檬汁、食醋、肥皂水等,并让学生亲自品尝和触摸,体验酸碱的不同性质。通过这种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对酸碱性质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兴趣氛围。
1.部分学生对酸碱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不同酸碱之间的特点。
2.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面,学生普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训练。
3.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4.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不足,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加强实验操作和理论应用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化学方程式配平比赛、计算题讲解与练习,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与计算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采用分组实验、教师示范、学生互评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柠檬汁的酸味、肥皂的碱性,引起学生对酸碱性质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提出问题
在学生体验过酸碱性质后,我会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这些物质会有酸碱之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酸碱的奥秘。”

第十单元、酸和碱1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1复习教案

课题学科组九年级化学组主备人何宏涛执教人课题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案课型复习课时间2012.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

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5、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设想重点: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难点:对酸和碱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与策略个性化修改一、酸碱指示剂●定义:常见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

二、干燥剂1.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常见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2O=Ca(OH)23.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浓硫酸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 定义:特点:二换二● 反应发生的条件:双交换,价不变,生成水、气和沉淀。

第二节 酸一、酸的定义和分类二、常见的酸盐酸(氢氯酸) 硫酸 化学式HCl H 2SO 4形成 H 2+Cl 2HCl SO 2+H 2O=H 2SO 3, 2H 2SO 3+O 2=2H 2SO 4(酸雨形成的原理)状态无色液体、有酸味、刺激性气味 (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稀硫酸)无色液体特点 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①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②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化学性质)③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用途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 人体胃液中有盐酸帮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 农药、火药、染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敞口放置的变化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注意事项 ②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有白雾出现。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第十单元酸与碱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酸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3)、将酸与碱的通性加以对比,能更好的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回顾已有知识,总结构建出知识网络,学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酸与碱的复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与归纳能力,并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酸与碱的性质的对比与掌握。

教学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教学设计意图:酸与碱的知识,无论是从它们的物理性质还是从化学性质上来讲都比较易混淆,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知遵循哪些规律。

所掌握的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

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酸与碱的性质及反应规律的进一步掌握。

从而对盐的学习打好基础。

酸与碱的知识,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

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酸碱化学性质的教学。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

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酸与碱复习成秉福下伍旗镇初级中学。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提升,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提升,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提升,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及应用的掌握。

2.提高学生运用酸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酸和碱的概念与性质2.酸碱中和反应3.酸碱指示剂4.酸碱溶液的pH值5.生活中的酸碱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中和反应及pH值的应用。

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pH值的测定。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酸和碱的知识?2.复习酸和碱的概念与性质(1)引导学生回顾酸和碱的定义。

(2)学生举例说明酸和碱的性质。

3.酸碱中和反应(1)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举例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

(3)引导学生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4.酸碱指示剂(1)讲解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2)介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3)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5.酸碱溶液的pH值(1)讲解pH值的概念。

(2)介绍pH值的测定方法。

(3)让学生动手实验,测定不同溶液的pH值。

6.生活中的酸碱知识(1)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酸碱知识的运用?(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酸碱知识。

7.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8.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

(3)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提升,学生对酸和碱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酸和碱的概念与性质(1)难点引导: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酸?什么是碱吗?(2)学生回答: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酸碱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列举生活中至少三种常见的酸和碱,并简要描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完成教材第十章课后练习题,重点关注酸碱指示剂的应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以及中和反应的相关题目。
4.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酸碱物质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学会自我保护。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酸碱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和深入理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酸碱性质、中和反应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合理使用酸碱物质的重要性,防止环境污染。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实例。
3.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酸碱滴定实验,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6.思考题: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并简要阐述其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5.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和实验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酸碱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
2.复习旧知:让学生回顾酸和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分类等,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讨论中和反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论文,不少于300字。
5.针对课堂所学内容,制作一份酸和碱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要求内容全面、结构清晰,以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复习和巩固知识。
作业要求:
1.作业完成过程中,注重思考、分析和总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实验报告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九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酸和碱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然而,由于酸和碱的知识点较为繁杂,学生在掌握和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酸碱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对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应用理解不够透彻。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7.课后作业: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现象,如柠檬汁的酸味、肥皂水的碱性等,引发学生对酸和碱的好奇心。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列举出生活中至少三个与酸和碱相关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0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0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0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级化学是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0单元“酸和碱”的复习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分类、制取、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酸和碱的基本特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以及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关爱学生为前提,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发现和解决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作业小结环节,教师要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此外,教师还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初中化学精品资料《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教案.docx

初中化学精品资料《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教案.docx

初中化学精品资料《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教案.docx昌乐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第十单元第6课时总第课时备课时间8 月 30日课题课标教材及学情分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课型复习课设计人郝双凤本单元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

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在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在学习完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以及学完析金属材料、溶液等知识之后的新内容,是对以上的综合应用和拓展,也是对盐、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学习铺垫,可以说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能够区分酸碱指示剂,并能应用酸碱指示剂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2.了解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能够运用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来解教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3. 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能够运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目标和用途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 了解中和反应以及应用。

掌握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重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难点:利用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酚酞石蕊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浓硫酸PH试纸玻璃片准备玻璃棒烧杯试管生锈的铁钉石灰水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板一、酸碱指示剂四、中和反应书二、常见的酸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设计三、常见的碱教学过程改进补充建师生活动议知识回顾:1、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填化学符号);碱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填化学符号);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和。

2、浓酸的特征:浓盐酸易,当打开盛浓盐酸瓶塞,会看到瓶口有;浓硫酸具有性,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可干燥;浓硫酸还具有性,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应立即,再涂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搅拌。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提升,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提升,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提升,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2.培养学生运用酸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用途。

2.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和碱的概念与性质一、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二、探究活动1.酸的性质:通过实验观察盐酸、硫酸、醋酸等酸的性质。

2.碱的性质:通过实验观察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的性质。

三、课堂讲解1.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分类、性质。

2.强调酸和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当堂检测学生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的理解。

第二课时:酸碱中和反应一、导入1.回顾酸和碱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二、探究活动1.酸碱中和反应:通过实验观察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三、课堂讲解1.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原理。

2.强调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当堂检测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2.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讲解答案。

第三课时: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一、导入1.回顾酸和碱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二、探究活动1.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实验观察不同pH值溶液的酸碱性。

三、课堂讲解1.讲解溶液的酸碱性、pH值的概念。

2.强调溶液酸碱性与pH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当堂检测学生对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理解。

第四课时:复习提升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二、拓展提升1.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如胃酸过多、土壤酸碱度调整等。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的酸碱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三、课堂练习1.当堂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讲解答案。

四、课后作业1.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酸和碱的应用。

初中化学_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复习课》教案(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4、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4、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酸碱知识内容多,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些难度,需要师生共同回忆归纳整理,形成分类学习的好习惯,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体会对比、分类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酸、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及原因教学难点:酸、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及原因教学准备: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环节一【课题导入】【教师提问】老师在整理化学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种无色溶液,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如何把他们区分开呢?【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回忆酸碱的一些性质用来区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教师引导】除了上述的一些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帮老师区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吗?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来掌握更多的区分方法。

环节二【课题讲授】【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指导归纳(展示课件)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和用途等【教师提问】浓盐酸打开瓶盖有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瓶口出现白雾【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说一下烟和雾的区别?【学生回答】烟是指固体小颗粒,雾是指小液滴。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指导对比归纳(展示课件)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特性和用途等【教师提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名是什么?【学生回答】火碱、烧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教师讲解】氢氧化钠易吸水而潮解,可以做干燥剂【教师总结】这是常见酸碱的一些物理性质、特性和用途,同学们做一做自主学习指导61页3、5题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
蒙阴四中孙爱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酸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3)、将酸与碱的通性加以对比,能更好的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回顾已有知识,总结构建出知识网络,学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酸与碱的复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并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酸与碱的通性的对比与掌握。

教学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设计意图:
酸和碱的知识,无论是从它们的物理性质还是从化学性质上来讲都比较易混淆,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知遵循哪些规律。

所掌握的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

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及反应规律的进一步掌握。

从而对盐的学习打好基础。

酸和碱的知识,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

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酸碱通性的教学。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

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银粉漆(铝粉)”
临沂中考)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请写出你从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