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3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3张
千古江山:千百年来江山依旧。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曾 以京口为政治活动中心,继续开拓发展江东根据地。赤壁 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
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赞美孙 权;深恨现实中无英雄
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楼台,指孙权时期京口的繁华景象。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 的英雄人物事迹讽刺南宋政权的无 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 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 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筑坛祭天以告成功)。狼居胥山,在今蒙古 境内。此处借封狼居胥表示要北伐立功。
风流: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叹英雄无觅 讽朝廷苟安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 金戈铁马:指代精锐的部队
气吞万里如虎:所向无敌的气概威势。
刘裕以京口为基地,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 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 之功业。 刘裕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这和屈辱苟安的南宋统 治者失地误国构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对庸懦统治者的不满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出了刘裕率领兵强马 壮的军队,驰骋中原,所向无敌的豪迈气概,作者借此表达 了自己对英雄业绩的向往,表明了自己抗敌救国的决心。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课件一、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词人的爱国情怀。

2、品味词中用典的艺术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诵读并背诵全词,感受词的韵律之美和意境之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

体会词人的情感变化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2、教学难点深入领会词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和现实感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宋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受他的壮志豪情和深沉感慨。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一生力主抗金,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 年),当时辛弃疾已六十六岁,任镇江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

(三)诵读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韵味。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四)文本赏析1、上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开篇从眼前所见的江山说起,慨叹历经千古的江山依旧,但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

昔日的歌舞楼台,英雄们的风流事迹,都已被岁月的风雨冲刷殆尽。

这里既抒发了对英雄的敬仰,又暗含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词人由孙权想到刘裕,刘裕曾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一番霸业。

如今,刘裕曾经居住的地方,只是普通的街巷。

回想当年,他率领精锐部队,驰骋沙场,气势如虎,何等威风!这几句通过对刘裕的歌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愿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板书:赞叹惋惜。抗金,收复中原。
❖ 典故二:刘裕。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旳, 这个典故所体现旳作者旳感情与上一种是否一样?
❖ 1、刘裕有何体现?
❖ 2、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帝旳不同体现!
❖ 3、作者对刘裕旳感情怎样?
❖ 4、这体现了作者怎样旳观点
老仍不忘国)
词中用典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佛狸祠 廉颇
❖ 典故一:孙权。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旳。
❖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 2、“舞榭歌台”指什么?
❖ 3、体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 明确:因为孙权以一种帝王旳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旳 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舞榭歌台”体现旳是东吴歌舞 生平旳气象。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以为如 今已没有孙权这么能确保让国家太平旳国君了。体现了对孙 权旳赞叹,体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旳愿望。隐含他对当初 统治者偏安江南旳不满,
想当年,他大举北伐时,北伐队伍兵强 马壮,气势犹如猛虎一样,能吞下中原一带 万里江山。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
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 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 胥那样旳功业,成果只落得仓皇 南逃,时而还掉头北顾。
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
四十三年过去了,遥望中原,还 记得战火一直烧到扬州。
❖ 作为一种帝王,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 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旳敌人一下子都赶回 北方去了。一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旳南宋皇帝呢? 偏安江南,苟且偷生。
❖ 体现了作者对刘裕旳赞叹和对统治者旳惋惜。体现 了他主张北伐旳观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决赛一等奖课件(21张ppt)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决赛一等奖课件(21张ppt)

当时的政治博弈和权力制衡,再有志向再有能
力的文臣武将都未必能够实现其理想和抱负,
这是时代的遗憾,也是辛弃疾个人的悲剧。
课堂训练
联系文本,以《北固亭上的辛弃疾》 为题写一段感悟,不少于300字。
• 结束语:

北固亭上的辛弃疾

作者:常青
• 登亭远眺,残阳如血,晚风吹来,吹动了你 的衣衫,却吹不散你心头的忧伤——英雄难觅, 故土难收,知音难遇,让拥有一腔热血、一身武 功,满腹韬略的你黯然神伤,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又有谁来替你拭去。
“行走的荷尔蒙”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 ——辛弃疾《念奴娇》
“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 义端和尚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时之豪; 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友人陈亮
“ ?” 的英雄
无人会,登临意
—— 《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安阳市开发区高中:常青
政才能逐渐为当权者所知,尤其是在缉捕“寇盗
”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令他最终成为朝廷方面的
大员。以他的出身能够做到这一步已属不易,何
况他的治政风格令某些讲究宽忍的儒者深为不满
,他的仕途生涯屡遭波折也就并不奇怪了。在宋
朝那种重京官而轻外官的整体氛围下,辛弃疾无
缘进入权力的中枢系统,终究只是朝廷镇抚百姓
的一颗棋子、一个工具罢了。
• 备注三:主和派屡占上风
• 26岁的辛弃疾上书孝宗《美芹十论》, 客观分析形势,提出周密详尽的恢复大计和 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后他又向右丞相虞允 文上书《九议》,再述抗金方略,以此唤醒 南宋君臣的抗金热情。然而,事与愿违,他 的两书石沉大海。 由于主和派屡占上风, 主战派的辛弃疾有志难申,在《摸鱼儿》中 ,郁闷的心情有所体现,如“君莫舞,君不 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 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精品课件)【优质PPT】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精品课件)【优质PPT】

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深恨现实中没有孙权这
样的英雄。
2021/10/10
19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为什么用“总”和“被”?
紧承上句,并且用“总”修饰“被”:这就既慨
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
物,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更表明了
1、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有什么作用?
用刘裕典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
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
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
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
业。 2021/10/10
12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
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当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
英雄,抒发了对屈辱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 2021/10/10
20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赏析]单写“斜阳”之下的“草树”,用“ 寻常”修饰“巷陌”,表明刘裕出身寒微, 突出他以寒 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 有讽刺南宋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金戈 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 强敌的英雄气概;“气吞万里如虎”,更表 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 威。这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鲜明 的20对21/10比/10 ,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 21
用孙权典故
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 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 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 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 2,021使/10/1曹0 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 11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

03
艺术特色与风格展示
辛弃疾豪放派诗词风格概述
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辛弃疾的词作常常展现出豪放的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 件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开阔的意境和磅礴的气势。
直抒胸臆,情感激昂
他的词作中常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情感激昂,具有强烈的 感染力和号召力。
运用典故,富有内涵
辛弃疾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事件,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 词作内涵丰富,意蕴深远。
忧国忧民思想在作品中体现
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中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 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体现了强烈的忧国情怀。
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作品在描绘京口北固亭的壮丽景 色时,也不忘提及战乱给人民带 来的苦难,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
深深同情。
对恢复中原的渴望
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对恢复中原、 统一国家的强烈渴望,彰显了他
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忠诚勇敢品质对后世影响
1 2 3忠诚于国家Fra bibliotek辛弃疾一生忠诚于国家,他的这种品质在《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影响。
勇敢抗击外敌
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勇敢抗击外敌、保卫国 家的决心和信念,这种勇敢精神激励了后世的仁 人志士。
坚守民族气节
辛弃疾在词中所表现出的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 对于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对 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ppt
课件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析与赏析 • 艺术特色与风格展示 • 思想内涵及价值观念解读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介绍 • 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讨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ppt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ppt课件
用佛狸祠典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 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元嘉年间,宋文帝 刘义隆北伐兵败, 北魏太武帝拓拔焘 率兵追至长江北岸 瓜步山,在那里修 建了一座行宫,后 改为祠庙,称佛狸 祠。
一路四 片。十 神可三 鸦堪年 社回, 鼓首望 !,中
佛犹 狸记 祠, 下烽 ,火
扬 州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文中典故
连线
孙仲谋 寄奴 佛狸祠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廉颇
今昔对照,表达隐忧。 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暗指 南宋统治者的无能。
借古讽今,警告当局。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扎实掌握辛弃疾及其词作知识,提高在朗 读中品味意境,在诵读中加深对文本理解的 能力。 2.反复诵读,感悟交流,学会总结诗词引用 典故以及用典表义的技巧及对比的艺术方法 。 3.激情投入,深入感知作者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的心情,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用李广的典故,表达对英雄人
物的怀念与渴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宋书·宗悫传》说,宗悫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他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 南归宋朝,一生力主抗金,却 屡遭贬谪。
辛弃疾的词作多抒发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乃“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永遇乐》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 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所作。
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 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 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 浙东安抚使。
辛词风格特点及影响
辛词风格豪放,气势 磅礴,充满强烈的爱 国情感和战斗精神。
辛词对后世影响深远 ,与苏轼并称“苏辛 ”,是豪放词派的代 表人物。
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比 兴手法,表达深沉的 情感和复杂的思绪。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 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思考并回答: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哪些 艺术手法?这些手法对表达主题
有何作用?
预习提示: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 及作品风格等信息。
思考并回答: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有何联系和区别?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两 篇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0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此词抒发了辛弃疾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
的忧虑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02
《青玉案·元夕》
该词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表
达了词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0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此词热情歌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的精神,讽刺当朝统治者的
测验题目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1141 年
绍兴和议,纳贡称臣
1161 年
金主南侵,生灵涂炭
1164 年
北伐失利,隆兴和议
1195 —
1202 年
宰相专权,庆元党禁
1206 军事冒进,开禧北伐 年2021/8/11
生于金国,长于济南。(1岁) 起义反金,为掌书记。(22岁) 江阴签判,任满去职。(25岁)
瓢泉退隐(56—63岁)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 • 而是怀2021古/8/1之1 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 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对比描写了姑苏 台今日的荒凉,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 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 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①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 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②越中:即唐越州,治所在今浙 江绍兴 同是李白的怀古诗,但两首的艺术手法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都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 • 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作 • 探究二:选取你所喜

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并说明为什么?
思哪些古人? 忆哪些古事? 抒什么情怀?
2021/8/11
探究一: 1组、2组、3组(后黑 板) 探究二: 5、6组(前)
展示要求: 1、每组1人书写,A层 协助。 2、书写规范、迅速, 双色笔勾画亮点。注重 总结规律。
要求: 完成讨论后,认真书写 导学案。AB层完成全部 三个探究。C层至少完 成两个探究题目。 要求字迹工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课件

04
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意境分析
雄浑壮阔
通过描绘京口北固亭的壮丽景色 ,词人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 境,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
岁月的沉淀。
悲壮苍凉
在描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中 ,词人融入了悲壮苍凉的氛围, 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
的无奈。
豪放不羁
词人通过运用豪放不羁的艺术手 法,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 见解,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 作风格
掌握《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的诗意和艺术 特色
理解词人借古讽今、抒 发壮志豪情的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鉴赏 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概述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和创作 历程
词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人 物介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的词牌、格律和韵脚 分析
05
诗词的鉴赏与感悟
鉴赏要点
语言特点
这首词语言精练、含蓄,运用典故,富有音韵之 美。
意象选择
作者选取京口北固亭等典型意象,营造出一种豪 迈、悲壮的氛围。
情感表达
通过怀古抒发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 家前途的关切。
感悟与启示
历史沧桑感
01
通过这首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以及个人在
创作背景
01
京口北固亭
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当地名胜之一。
02
历史背景
京口北固亭曾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所建,历史悠久。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写下此词。
03
创作动机
词人登临北固亭,凭栏远眺,感慨万千,想到自己南渡之后长期未得重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3张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23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首词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虽同为怀古 诗,但有着别样的情怀,可谓两枝 独秀,各有千秋。
在学习中,要用心涵咏品味, 仔细推敲琢磨,才能感受其独特的 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借古讽今,警告当局。
5、这首词是如何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将道理隐含在事件之中。
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 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伉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 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复中原的不满;最后川廉 顿白比则是内心的独白。
6、课后小结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是其年号)草率 下令,命王玄谟率师北伐,为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击败,魏趁机大举南侵,直抵扬州, 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 中原形势。借历史映射现实,提醒统治者 吸取教训,切勿好大喜功,仓促应战者必 败。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在这之前,辛弃疾在福 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直到嘉泰三年 (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时韩侂 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 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0多岁的高龄来到镇江 任职的。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 能有所作为,但很快便发觉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 而朝廷则毫无北伐收复之意。于是他登上了北固亭,联想到 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 处境,更加悲愤不平。于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 词。这首词写完后半年,辛弃疾就被诬陷,先是被降职,后是 奉诏归铅山养老。开禧三年(1207)伐金失败,为了满足金人 媾和之要求,南宋诛杀韩侂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优质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优质课件
怀古诗专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知人论世
❖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 山东济南)人。出生在已被金兵所占的济南。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恢复中原。但他所提的建议,均未被采纳, 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一 生壮志未酬,最终抱恨而死。
❖ 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投 降行径进行揭露和批判。风格以豪放为主。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 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怀古诗鉴赏要点
❖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对统治者盲目出兵的严 辞警告
❖ 对国事关注的热肠慷慨 ❖ 报国无门的伤感刘
权 裕
----
时局形势 作者际遇

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
反 决心

颇----作者际遇 相 似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 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
刘义隆----用兵形势 相似 愤以史为鉴 告诫韩侂胄
佛狸祠----国人心态 相关 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
情感总结:
❖ 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 的隐忧
寻找历史陈迹 与
诗人身世或时局之间 的 联系
所以了解词中历史陈迹(古地、古人、古事)、 作者的身世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是解读这两首词的关 键。
合作完成:
1.明确辛词中的“历史陈迹”分别是什 么?词人是如何描述这些“历史陈迹”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如:
• 《锦瑟》引用了 蓝田玉烟、鲛人泣泪 的
典故,是为了表达一种迷惘凄清的心理处境,也 为诗歌增添了文采。
《马嵬》用 卢家莫愁 的典故,玄宗贵为
天子,却得不到平民般的幸福,讽刺了玄宗虚伪 自私的爱情。
辛弃疾的词以好用典故见长。课文用了哪几 个典故?
上阙用了 孙权雄才大略 、刘裕北伐完胜 两 个典故,
答:A 点拨:借景抒情。春芳虽然自然而然的消歇了,但秋光
一样美丽迷人, “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貌似劝人,实则自勉。 “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
5.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
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词的上阙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 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 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 《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 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 “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 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 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 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 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 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 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 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
《青玉案•元夕》
B. “可堪回首”词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 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 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 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 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 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 全词用典虽多,却都关心时事,十分贴 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延伸迁移】辛词名句识记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 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 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 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 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2)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 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再见!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1至3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 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 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 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 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 善戏矣。”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新。
3. 从修辞看,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答:B 点拨:风流是借代,其余为比喻。 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 下列诗词句全是写景的,从实写与虚写的角度
看,不同的一项是( B)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C. 一片神鸦社鼓 D. 大江东去
2. 下列对“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
A.壮心未泯,一直保持着忧国忧民的抗金热忱。 B.怀念家乡,怀念中原,怀念往昔岁月。 C.对四十三年前抗金业绩引以为荣。 D.对四十三年前扬州路一带战斗的岁月记忆犹
京 口 北永 固遇 亭乐 辛怀 弃古

·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 方法与过程:
1.诗词鉴赏“五看法”;
2.理解这首词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3.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借古人古事抒发忧虑国事,壮志难酬 的爱国情怀。
下阙用了 刘义隆北伐惨败 、拓跋焘修建行 宫(佛狸祠)、廉颇思国 三个典故。
分析“用典”的用

1,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极目远
眺,为什么京口建立吴都,临危 受命,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
业 保卫了家园。

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
令 人 仰
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 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作用:
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 无耻行径。突出萧索、凄凉之象,
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作用: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 中原的伟大抱负。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人无能,表达自己 抗金救国的热情。
仓皇北顾。四 十三年,望中 犹记,烽火扬 州路。可堪回
居胥山的功绩,结果只落得北 望敌军南逃而惊慌失措。
四十三年过去了,在遥望中我 还记得,当年战火弥漫扬州。 过去的事哪堪回首,如今佛狸
首,佛狸祠下, 祠前,争食祭品的乌鸦的噪声
一片神鸦社鼓! 和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响成 凭谁问:廉颇 一片。
老矣,尚能饭 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
检查------课前自学
听录音,朗读
课中探究
诗词鉴赏“五看法”-?-----①题目; ------②作者; ------③诗文; ------④注释; ------⑤问题。
看题目: 快速切入,明确方向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指内容,大多是通过今昔 对比,以古讽今。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
否?
吗?
看问题: 审明题意,分析解答
课后习题二
辛词长于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
古来人古事
比喻 今人、今事以抒发情怀,是 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 典”。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 达丰富的意思。恰当地用典,可使文章富有 文采,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 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 意赅,以一当十。
南宋时期名人 :文天祥 、陆游、辛弃疾、 岳飞、李清照等。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 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63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 相韩侂胄tuōzhòu起用,利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 号召,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 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 逞,不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 就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 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 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 借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 多用典故,故手法委婉。
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 幼安 , 号 稼轩 ,南宋 时期历城人,擅长作词, 存世词作620多首,著有《稼轩长短句》;与 苏轼 并称“苏辛”,同属 豪放 词派代表 词人;与 婉约 词派代表词人李清照(今山 东济南人)并称“山东二安”。
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作用: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 出兵,主张有备而战。
佛狸祠: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作用:批评人们忘记了国恨家仇,表示对
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廉颇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 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 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 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 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 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3)作者在词中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 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达观、豪迈的胸怀
如:“波神留我”、“露宿何妨”、“准拟岳阳楼”
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美 随芹 鸿悲 雁黍 南冀 飞南

高铁 唱板 大铜 江琶 东继 去东

•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舞榭歌台,风流 昔日繁华的歌舞楼台,连同那
总被雨打风吹去。 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而去。
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 曾住。想当年,
斜阳照着草丛树木,以及平 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 这里居住过。
金戈铁马,气吞 回想当年,北伐队伍兵强马
万里如虎。
壮,气势像猛虎一样,把盘
踞中原的敌人吞掉。
元嘉草草,封 元嘉27年,宋文帝草率出师北 狼居胥,赢得 伐,想像霍去病那样建立封狼
作用: 以廉颇自况,抒发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以
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以此典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突出来主旨,
也鲜明地再现了词人忧虑国事,悲愤难抑的爱国 形象。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 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 无人无能,表达自己抗金救国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