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献的校勘(杜泽逊版)

合集下载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一)文献与文献学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一)文献与文献学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一)文献与文献学一、文献与文献学(1-7讲)什么是文献《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也。

”道——導同源字杞——夏禹后代宋——商后代格:来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邢,则民有遁心。

”(《礼记·淄衣》)格尔众庶。

(《尚书》)(来尔众庶《史记》司马迁)征:证明《礼记·礼运》:“言偃(子游)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

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

吾得《乾坤》焉。

《乾坤》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郑玄——宋赵匡胤始祖名玄朗郑玄因是避讳而称字康成郑玄: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朱熹:文,典籍也。

献,贤也。

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也。

朱熹特点:旧的解释中正确的吸收,不理解的未采。

未说明是谁所言。

十三经注疏过于繁琐,到宋时又由繁转简,朱熹之简是由于其学识渊博,记忆非凡贤才:博学多识的人(文献不足,孔子为什么还能言夏、殷之礼呢?)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宋之后,文法厉害,从一师则尊其道而从之,不可改。

(唐人选唐诗,杜甫知道自己的诗被选吗?——杜甫有两句诗,大意是他非常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说明他是知道的。

)朱熹:“文武之道,谓文王、周武之谟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文章皆是也。

在人,言人有能记之者。

识,记也。

”《论语·子罕》:“子畏于匡。

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明末史学家刘振《识大录》综合体明史之一《识小录》笔记谦虚《吴宓日记》存留陈寅恪的诗王仲闻(王国维次子)《读词识小》(书稿已佚)中华书局出版唐圭璋的《全宋词》大幅度更改:更换底本、增加词、增加词人、改写小传。

杜泽逊·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word版本

杜泽逊·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word版本

文献学概要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的概念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

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

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

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

(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文献学的任务一般任务:文献整理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

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杜泽逊:论古籍校勘中的“对校法”

杜泽逊:论古籍校勘中的“对校法”

杜泽逊:论古籍校勘中的“对校法”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办古籍编辑培训班,多次蒙邀讲课,内容又多与版本校勘有关,却没有很正式的讲稿。

今年接到邀请,遂把校书的体会赶写成稿。

供同道参考。

论述校勘的书和文章已经很多,因时间关系,来不及一一学习,或许有的看法已先有发表,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信无掠美之意也。

一、古籍校勘的基本内容是对校古籍校勘最基本或者说最核心的内容是不同文本之间的对校。

陈垣先生总结的“校法四例”,是“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后三种都是“对校法”的辅助手段。

这里只讲对校法。

用于对校的不同文本,有的是印刷的本子,宋朝人叫“版本”,因为印刷总要先制版,制版有雕刻木版,也有活字排版、清中期以来的石印版、玻璃版(珂罗版)等。

套印本的版,有雕木版的,也有活字版、石印版、珂罗版。

石刻书籍主要是历代石经。

如儒家经典有东汉熹平石经、魏正始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五代蜀石经等。

佛教典籍以北京房山石经最了不起,从隋朝刻至清代康熙年间,有计划地刻了一千多种佛经,可以说是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大藏经》,与开成石经——刻在石头上的《十二经》一样,影响巨大,价值很高。

人们从石刻上拓印纸本,称为“拓本”,也是版本的一种类型,可叫“石本”。

非印刷的本子,主要是写本。

例如简帛写本,主要有战国楚简,汉代的银雀山竹简、武威《仪礼》简、马王堆帛书等,其中的书籍较多。

至于居延汉简、敦煌汉简、长沙三国吴简,则以非书籍的文书为主,校勘学上用途不大。

简帛之后是影响巨大的敦煌写本,北朝、唐代至五代、北宋的产物,以唐代为主,内容以佛经为主,也有经、史、子、集及道教典籍,这些四部典籍的写本,校勘学上意义较大。

宋、元、明、清都留下了不少抄本,傅增湘收藏的《洪范政鉴》就是宋代宫廷写本。

但传世较多的还是明清至民国间的抄本。

明代天一阁旧藏的抄本、山阴祁氏淡生堂、常熟赵琦美脉望馆抄本以及明内府抄本《永乐大典》都很有名。

清代抄本尤其丰富,明末清初毛晋汲古阁抄本很名贵,其中影抄宋本特别重要。

中国古典文献 第六章 文献的校勘

中国古典文献 第六章 文献的校勘

(一)“校勘”释义:需要澄清的两个概念
1.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雠” 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由于那时 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来完成。 • 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了很多,除对 校外,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校等方法。
(一)“校勘”释义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中國古典文獻學 第六章 文獻的校勘
《汉书· 艺文志》: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 孔子宅,欲以廣其宫,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 數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聞鼔琴瑟鐘磬之音,於是懼, 乃止不壞。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 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于學官。 《史记· 孔子世家》: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
彭叔夏校勘三原则:沿袭错讹当改;别有依据不可妄改;义可两存不必轻改。
(二)校勘学的产生及定义
•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水平, 其《读书杂志· 淮南内篇· 后序》列举各种“误例” 共六十二种。主要从书面材料发生错误类型的角 度来分类总结的,因此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标 志着对校勘条例的概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造成讹文原因分述:
• (1)字形致误 • 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行、楷 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大量俗字、 简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号,造成各种 字形致误的类型。 • Eg.江南本《汉书· 田延年传》:“今县官出三千 万自之,何哉?”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 (gài)”。《广雅》:“匃,与也。”《汉纪》“出 三千万钱与之”,可为旁证。因隶书“匃”作 “匄(gài)””,字形与“自”相似,因此讹为 “自” 。
(一)“校勘”释义

历史文献的校勘

历史文献的校勘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校勘
(二)校勘可使史料内容正确 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步和基础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校勘
五.校勘的原则 (一)存真复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校勘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与诸同志论校书之 难》一文中说:“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 伪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是非有二: 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说之是非。必先定其底 本之是非,而后可断其立说之是非。二者不 分,„„乃至不可理。何谓底本?著书者之 稿本是也。何谓立说?著书者所言之义理是 也”。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校勘
三.校勘的内容 古代史料讹误举例: 东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三 写,鱼成鲁,虚成虎”。 唐·马总《意林》:“书三写,鱼成鲁, 帝成虎”。 《太平御览》卷618:“《抱朴子》曰: 书三写,以鲁为胄,以帝为虎”。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校勘
(一)校讹文 讹文或称误文。校讹文即校错别字。 例: 《韩非子·十过》:“禹作为祭器,黑 染其外而朱画其中”。 “俗书漆字作柒,因讹而为染”。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校勘
标注方法: 1.凡文字有不同者,可注云:“某,某本作某”。 2.凡脱一字者,可注云:“某本某下有某字”。 3.凡脱二字以上者,可注云:“某本某下有某某几字”。 4.凡文字明知已误者,可注云:“某当作某”。 5.凡文字不能即定其误者,可注云:“某疑当作某”。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校勘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校勘
到了清代,随着学术文化的发展,校书 对象有了明显区分,校勘逐渐取代了校雠, 成为校正古书文字的专称。
第六讲
历史文献的校勘
“校勘”的两层含义: 广义:包括目录 、版本、校勘等内 容。 狭义:专指校正古书文字。
第六讲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讲)(1.6-1.7)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讲)(1.6-1.7)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讲)(1.6-1.7)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古文献(文物价值)大多收藏在公共图书馆(主要)、博物馆、高校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归属中央文化部管理博物馆归属国家文物局管理高校图书馆归属教育部管理过去藏书家靠买书积累古书。

现在古书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了。

五经:儒家五圣经,《周易》《尚书》《春秋》《仪礼》《诗经》传说中的文献:《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古代的著述绝大部分没有流传下来。

民间藏书较官府发达。

古书版本流传:唐五代流传下来的很少,宋版比较多,主要是南宋。

敦煌定本也有流传。

书种子:一种版本的书,可以产生新的书。

(抄写,影印)传递,薪火相传。

元:覆宋本明后期:影宋抄清:翻宋本大戴礼记:现在最早的版本是元代的。

民国影印,质量较差。

那时规模较小,因为没钱。

现在可以大规模复印,但收藏单位怕他们印了用来赚钱,不允许印。

复印技术也提升了,对古书的伤害也变得最小。

零边距扫描仪。

冷光的不会烤伤书,也用用玻璃压,把书压坏。

历代官府的藏书情况有了书,就有书的收藏,但不一定会记载下来。

(最早的书:甲骨文)周朝藏书情况见于记载最早的收藏情况是《周礼》史官:掌管文化事业。

《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

郑众注:志谓记也,《春秋传》所谓《周志》,《国语》所谓《郑书》之属也。

《周礼·春官》:外史掌书外令(对外法令),掌四方之志(方:国家,四方比邦国更远的地方),掌三皇五帝之书(古书)。

《周礼·春官》: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留副,复制副本)。

明清第一档案馆北京民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民国人物大辞典》)档案:古来有之。

《周礼》:成书时间可能在战国。

不是一时之书,不是一人所作,但他的职官制度不是凭空捏造的,记载的也不一定是周代的制度,一般认为他是记载了理想的制度。

但引用时也不避免引用他,因为资料缺少,而《周礼》是先秦之书。

文献学概要(修订本)杜泽逊教程文件

文献学概要(修订本)杜泽逊教程文件

文献学概要( 修订本)杜泽逊三、标点下面一段古文(请全文抄在答题纸上标点。

每打错一个标点扣1 分,扣完为止。

共10 分)四、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1.简述《汉书·艺文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答】①《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

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由班固撰写,简称《汉志》,属于史书志目。

《汉书》十志之一,《汉书·艺文志》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绪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

②总共著录图书38 种,596 家,13269 卷。

凡是作了合移增删的,均自注明“出”“省” “入”若干家,若干篇,以示更改。

故《七略》虽佚,根据此书仍可看出其概貌,可以知西汉文化典籍的状况。

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图书目录,并首创史志目录的体例,对后世目录学尤其是史志目录的发展影响极大。

2.简述《隋书·经籍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答】①《隋书》,唐魏徵等撰。

据考,《经籍志》由李延寿,敬播初修,魏徵删订。

它收录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个朝代公私收藏的书目,对著录书籍14000 多部,89000多卷的旧目进行删补,著录书6520 部,56881 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部之下,分47 类。

②《隋书·经籍志》是《汉书·艺文志》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且自有特点:它确立了四部分类法,为后世公私目录普遍采用;志首有总序,各部,各类之末有小序,扼要说明学术源流;每录一书,按书名,卷数,作者的次序著录,对于作者,只叙其时代官衔,不作评价,其著录方式渐趋稳定;书下小注,记载忘,残,别本,反映了六朝时代书籍流传存佚的情况,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参考资料。

故最为后世学者,研究者所重。

3.简述古代文献编纂的原则和要求。

【答】①古代文献编纂的原则是由编纂成果的质量要求决定的,编纂古代文献的成果最基本的要求是:全备,真实和科学。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 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  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


▪ 有的错误是现代才出现的。
▪ 建国以来,推广简化字,又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年来,不断有人指出。黄永年先生《古籍整 理概论》就举出繁体字排印本《道咸以来朝野杂 记》“皇上出至乾清宫门罩之下,居中而立,所谓 当寧也”,当寧是当宁之误,引用《礼记·曲礼》: “天子当宁而立。”《尔雅·释宫》:“门屏之间 谓之宁。”整理者不知本不是一字,当作简体字 改成寧。属于简繁字辨误方面及不懂古代名物制 度造成的错误。
隶书二字形相似,故陰讹陶。”并举出《水经注》有关记 载为证。(《读书杂志·史记第一·秦史皇本纪·陶山》条) 这虽是讲隶书字形相近的例子,实际各种古代使用的各种 字体,后代发生变化都会产生这类错误。
▪ 如《战国策·赵策》:“夫用百万之众,攻 战逾岁,未见一城也。”王念孙云:“见 当为見寸 。見寸,古得字,形与见相近,
▪ 当代电脑技术用于文字录入排版,又出现 一些新的致误因素。有简繁字转换的问题。 另外各种输入法,也会造成前代未见过的 错误。如国、男,在五笔字型输入法下分 别击键一次二次,大、磊,分别击键二次 三次,原、帮,五笔分别是dr、dt,是相邻 键,名、句分别是qk、qkd,句加了误别码, 都是五笔编码相近而误,以后的校记中可 能会有某某输入法编码近而误。
文献校勘
▪ 文献校勘主要还是古籍校勘,其他近代以 来新加入文献领域的内容,如出土简帛、 文书档案等,在校勘方面也仍要使用传统 的古籍校勘方法。
▪ 这种校勘,自二刘父子以来,经过二千多 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范。
▪ 一、古籍的错误 ▪ 1、古籍的致误 ▪ 校勘的目的是恢复作者原稿的本来面貌。古籍与
▪ 三是古籍流传至今,一种书往往会有多种刻本或 抄本等不同版本,各种版本之间也往往会存在文 字歧异出入、甚至内容多少繁简都会不同。胡适 说:“校勘之学起于文件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 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 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 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校勘学方法论》) 这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传抄、刊刻、排印等复 制手段的采用造成的难以避免的错误,即前人概 括的所谓误、衍、脱、倒问题,是古籍中常见的 主要问题。

第五讲+文献的校勘

第五讲+文献的校勘
单行的校勘记或与注释混合的校勘记。
1.广搜异本
• 利用目录书查找异本的分布情况。

如邵懿辰编《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 利用索引书查找他书的引文和相关资料。

如《文选注引书引得》
• 类书可直接按大类查找。
• 章学诚《校雠通义•校雠条理》称:校书宜 广储副本
本书的异本:
• 稿本 • 抄本 • 拓本 • 印本 • 注本 • 选本 • 校本
(三)衍文
衍文,又称为"剩文",是指古籍在流 传过程中较原文多出的文字。
1、抄刻致衍
(1)涉上下文而衍 (2)涉注文而衍
(3)因误重致衍
2、妄加致衍 (1)不明训诂妄加 (2)不知通假妄加 (3)不懂语法妄加
3、错简致衍
(四)倒错
倒错,是指古籍原文位置的颠倒错乱。 从倒错的形式看,主要有错简和倒置两种 情况。二者在文字倒错的多少、距离远近 及致误的原因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但都 属于原文位置的颠倒错乱。
校勘学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科 学。
校勘又称校雠,《风俗通义》解 释道:“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 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 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校雠的原意 就是校勘,但校雠事业并不限于校正 文字,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系统全面 的治书之学,即校雠学。
因此狭义的校雠指改正书面材料 上的文字错误,广义的校雠兼指研究 书籍的版本、校勘、目录和典藏等方 面的学问。
1、错倒的形式 ⑴ 倒置
①前后字词互倒。 ②句间文字互倒。 ③节间文句互倒。
⑵ 错简
原指秦汉以前简策、帛书次第错乱造成的文 字错误。后世已将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而把古 籍中一切位置错乱而相距较远者,统称为错简。
2、倒错的原因

杜泽逊·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

杜泽逊·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

文献学概要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的概念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

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

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

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

(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文献学的任务一般任务:文献整理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

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文献校勘学

文献校勘学

校勘不校读
校读是一个与门术语,校指校勘,读指句读,意思不 “点校”接近,还包括弄清思想内容、读通全书,实为 校勘文字不标点断句、疏通文丿结合起来。“校读”涉 及文字讹误癿发现、分析、判断、但整体上强调文丿, 最终目标在二弄懂全书。 “古书乀真有事:一版本乀真,一著作者乀真。略言乀, 前者谓乀校,后者谓乀读”校读古书丌仅包含校勘癿内 容,还应包含名物乀学、章句乀学和训诂乀学。
窜行抄脱
抄窜行。一般发生在两行有相同、相近词癿情况下。通常会在文丿上造 成确实,体现为文丿丌通。 例:《资治通鉴》卷九六《晋纪》十八胡兊家刻本:”石生猛将,关中 精兵,征西乀戓殆丌能胜也。“章钰所校宋十事行本、乙十一行本,下 均有”金墉险固,刘曜十万众丌能拔,征西乀戓殆丌能胜也“21字。

误字通例
字彖致误。戒曰“彖讹”
古文彖似而误。上古文字彖近相混,后人丌识古字而误为后丐癿 彖近字。 例:《文选》宋玉《高唐赋》“王雎鹂黄,正冥楚鸠。秭归思妇, 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王弇乀讣为:“‘年’当为 ‘羊’,草书乀误也,‘当羊’,即‘尚羊’,古字假借耳 。”
语音致误,戒曰“别字”
程甲本半叶十行,每行事十四字,上文次行第十 一、十事字为“迚去”事字,三行第十一、十事 字亦为“迚去”事字,抄彔者粗心,跳过一行, 漏却事十四字,遂使宝玉为打扫乀厮役。(欧阳 健《红楼新辨》 )
宝玉喜道:“这才是女孩儿仧癿药。虽然疏散,也丌可太过。旧年 我病宝玉喜道:“这才是女孩儿仧癿药。虽疏疏散,也丌可太过。 旧年我病了,却是伤寒,内里饮食停滞,他瞧了,还说我禁丌起麻 黄、石膏、枳了,却是伤寒,内里饮食停滞,他瞧了,还说我禁丌 起麻黄、石膏、枳实癿狼虎药。我和佝仧一比,我就如那野坟圈子 里长癿几十年癿一棵老实等狼虎药。我和佝仧,就如秋天芸儿迚我 癿那才开癿白海棠是癿,我杨树,佝仧就如秋天芸儿迚我癿那才开 癿白海棠,违我禁丌起癿药,佝禁丌起癿药,佝仧如何经得起?比 如人癿家坟里癿大杨树,看着枝叶茂仧如何禁得起?”麝月等笑道: “野坟叧有杨树丌成?难道就没有松柏?盛,却是穸心子癿。”麝 月笑道:“野坟叧有杨树,难道就没有松柏丌 最嫌癿是杨树,那举大笨树,叶子叧一点子,没一丝风他也是乱 响,佝成?最认人嫌癿是杨树,那举大树,叧一点子叶子,没一点 风儿他也是偏比他,也太下流了。”(庚辰本第亏十一回影印本第 1200页) 乱响,佝要偏比他,佝也太下流了。”(程甲本影印本第1352页)

第五讲+文献的校勘

第五讲+文献的校勘
因此狭义的校雠指改正书面材料 上的文字错误,广义的校雠兼指研究 书籍的版本、校勘、目录和典藏等方 面的学问。
2、校勘的功用
主要功用是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 符合接近原稿的书面材料。
①读书治学只有根据符合或接近原貌的 书面材料,方能得出正确或较为正确 的结论,而这样的材料需要通过精审 的校勘。
②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简言之,所谓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 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 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 。
校勘学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科 学。
校勘又称校雠,《风俗通义》解 释道:“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 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 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校雠的原意 就是校勘,但校雠事业并不限于校正 文字,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系统全面 的治书之学,即校雠学。
(三)衍文
衍文,又称为"剩文",是指古籍在流 传过程中较原文多出的文字。
1、抄刻致衍
(1)涉上下文而衍 (2)涉注文而衍
(3)因误重致衍
2、妄加致衍 (1)不明训诂妄加 (2)不知通假妄加 (3)不懂语法妄加
3、错简致衍
(四)倒错
倒错,是指古籍原文位置的颠倒错乱。 从倒错的形式看,主要有错简和倒置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但都 属于原文位置的颠倒错乱。
1、抄刻致误
(1)形近致误 包括一般的形近而误、古文形似而误、篆
书、隶书、草书形似而误、俗文形似而误等原 因。 (2)因音致误
①音同而误 ②音近而误 (3)文字相近致误
①偏旁类化②误增偏旁③偏旁移位④分字 致误⑤合字致误⑥涉上下文致误
2、臆改致误
(1)不识古字误改 (2)不懂古音误改 (3)不知古义误改 (4)不明语法误改 (5)不知专业用语误改

杜泽逊:文献与文献学

杜泽逊:文献与文献学

杜泽逊:文献与文献学一、“文献”释义“文献”一词,现存的古书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礼,指典章制度,社会规范,大家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社会制度。

《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说:用道德引导人民,用礼仪制度约束人民,人民就有廉耻之心,就会自觉前来归顺。

《礼记·缁衣》:“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

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

”意思与前句相同。

格,来归。

遁,逃离。

对人民,用道德进行教育,用礼制进行约束,人民就有归顺之心。

用政治手段教训,用刑罚来统一,人民就会有逃离之心。

杞,国名,夏禹后代,周武王封,在今河南杞县。

后屡次被迫迁移,以依附大国,延长国命。

宋,国名,商汤后代。

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启,都商丘,在今河南商丘南。

征,征验、证明之义。

《礼记·礼运》:“言偃(子游)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

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

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唐孔颖达疏:“征者,征验之义。

”孔子说,赴杞,不能征验夏礼,仅得《夏时》而已。

赴宋,不能征验殷礼,唯得《坤乾》而已。

于是《坤乾》《夏时》可得而观,而夏、殷之礼仍不足以验证,原因是文献不足。

文献,东汉郑玄注云:“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郑玄以“文章”“贤才”解释“文献”,其意义较为明确。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八佾》这段话说:“杞,夏之后。

宋,殷之后。

征,证也。

文,典籍也。

献,贤也。

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

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

”“献”是贤才,什么是贤才呢?《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七)文献的目录(58-65讲)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七)文献的目录(58-65讲)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七)文献的目录(58-65讲)版本,比勘,再对这个书有一个交待,书的篇数,卷数,作者,朝代、著作方式,书的形成,书的流传,有什么文本,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什么学术门派,主要内容,水平怎么样,主要用途。

对单独某本书的交待叫作提要,解题。

所以目录放在最后。

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但版本的鉴定不仅仅是为了校勘。

目录的产生及其含义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目录分为一书之目和群书之目。

目:目次;录:序录《中国版刻图录》:录是对图的说明。

目录分类刘向校书,很多书在刘向之前都没有定型,至刘向校书,才把书的内容形容固定下来。

中秘藏书“校雠”从刘向开始使用。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校雠就是校勘。

中书以夭为芳(艹头,ce,夭和草头很像),又为备(古无轻唇音……说文部首可多临摹记忆),先为牛,章为长……以杀青书,可缮写“书以杀青简,编以漂丝绳”(刘向《孙子叙录》)《晏子春秋》内外篇是刘向根据晏子思想是否符合六经来分的,不合的放在外篇。

刘向评价晏子:“文章可观,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是因为成帝时六经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学问之道,详人所略,略人所详。

《别录》《七略》六分法:揖略、六经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医学)(《见于《汉书·艺文志》)(一般看作向歆父子的相同成果,不知道是刘向遗留刘歆续作,还是刘歆自己创作)略:要略,精要。

三国魏郑默《中经》西晋荀勗《中经新薄》甲乙丙丁(经子史集)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秘阁以为永制。

)甲乙丙丁(经史子集)秘阁之外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经典录,记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伎录,(五录基本就是四部了,这不是阮孝绪的贡献,那时的官方就已经这样了。

但他的小录,二级目录,四分法基本就是这个框架)佛法录和仙道录就是独立的,从古至今,今天也是这样的。

《四库全书》中佛道虽然收在子部下,但收书时未收佛道经典。

文献的校勘2010

文献的校勘2010

敦煌曲子词中有《浪涛沙》一首,其首句,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敦煌曲》 均作“五里竿头风欲平”。任二北《敦煌曲 校録》改作“五里滩头风欲平”。 潘重规《敦煌词话》分析,根据伦敦斯2607 号卷子,作“五雨竿头风欲平”,敦煌写本 中“雨”“两”往往不分,所谓“五两”是 古人测候风力的仪器,系于旗杆之巅。所以 此句应作“五两竿头风欲平”。


《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使黄河如带,泰 山若厉。” 王念孙《读书杂志》校云:“黄”字乃后人所加, 欲以黄河对泰山耳。不知西汉以前,无谓河为黄河 者,且此誓皆以四字为句也。… …《史》表无 ‘黄’字,如淳注《高纪》,引《功臣表》誓词云 ‘使河如带,大山若厉。’此引《汉》表,非引 《史》表也。而亦无‘黄’字,而‘黄’字为后人 所加甚明。
文献的校勘


校勘与校勘学:
古籍在传抄翻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文 字上的讹误。用不同版本或其他资料通过比较或推理, 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文字讹误,此为 校勘。研究校勘的科学就是校勘学。 校,本义是“木囚也”,有比勘核对之意,引申指考 核校订书面材料的文字异同。勘,“校也”(《说 文》)。 校勘一词出现于齐梁,此前有“校雠”一词,涵义颇 广,包括目录、版本、校勘等内容。 到清代,一般用“校雠”表示较广的涵义,用“校勘” 表示校正文字。
(二)本校法。 《校法四例》云:“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 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至于字句之 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 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本校法是在对全书内容、体例包括作者情况深入 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本书前后互证进行校 勘,以发现矛盾之处。
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江州《陶靖节 集》末载:宣和六年,临溪曾紘谓靖节《读 山海经诗》,其一篇云:‘形夭無千歲,猛 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贯,… …此句为 ‘刑天舞干戚’,因笔画相近,五字皆讹。”

6文献校勘

6文献校勘

6文献校勘第五讲文献校勘古典文献学,包括版本、目录、校勘、标点、注释、今译等多项内容,但其中校勘是文献整理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工作,是其它整理工作的基础。

古书在刊刻流传的过程中,常常是一个层层叠加的构成,会产生种种讹误,使人难以读懂。

只有经过认真校勘,发现并改正已有的错误,原文才能文从字顺,才可以顺利阅读,为古籍整理的其它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否则标点、注释等工作也会随之而错。

另外,掌握一点校勘学知识,不仅是从事古籍整理工作所必需的,也是一切需要利用古籍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关于校勘的界定校对、校勘和校雠的区别:所谓校对,一般是指按原稿核对抄件或校样,发现并改正其中的错误。

一篇稿子请人抄写完毕,或者让人打印出来,要和原稿核对一下,看有没有错误,这是校对;一部书稿,由出版社交给印刷厂,由排字或照排人员排版,印出校样后也要和原稿认真对照一下,看有无错误,这也是校对;校对一次不行,还有二校、三校。

校对是图书、报刊出版工作中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所谓校勘,是指用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及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或用其它的方法,考订文字的异同,恢复一部古籍的本来面目。

校对和校勘有同有异。

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是为了消除讹误,保持和恢复原文的本来面目。

不同点表现在:第一,范围不同:校对是出版部门的一项工作,凡是经这个部门出版的图书、报刊,不管是中文的还是外文的,不管是作者的新作,还是再版重印古籍,只要是重新制版的,均需要校对。

第二,有无原稿的不同:校对有明确可靠的底稿作为判定正误的依据,凡是与原稿不一致的就是错的,不用校对人员通过考证去判断是非。

古籍则不同。

明代以前的著作,原稿全部失传了,只有个别明朝人的著作和少量清朝人的著作存有原稿,也就是说,古籍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原稿,也就不能像出版今人的著作那样根据原稿校对。

第三,难易程度的不同:校对工作虽要一定的知识,但因有原稿作依据,难度远不及校勘。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与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与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参考题(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

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载体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

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

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

其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

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鹦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位研究甲骨文学者的合称。

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王子展教授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提出“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后为学界广泛接受。

金石:金,指青铜器。

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

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

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

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

有吕大临《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明诚《金石录》等。

熹平石经:著名石刻文字。

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书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书的标准本颁行天下。

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

正始石经: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幺《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

将竹剖开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多以帛或丝连缀。

简牍出现于殷商,主要使用于战国至汉、晋时期。

东晋以后,基本为纸取代。

汗青:制作竹简的工艺。

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孔壁书:西汉景帝末年拆毁孔子旧宅发现的一批逃避火的古文经典竹简书。

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史称“孔壁书”。

汲冢书:西晋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凡书75 篇,10万余言。

杜泽逊:谈谈文献学的方法、理论和学科建设

杜泽逊:谈谈文献学的方法、理论和学科建设

杜泽逊:谈谈文献学的方法、理论和学科建设内容摘要文献学的核心内容是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

延展内容是辨伪学、辑佚学、编纂学。

相关学科是古代文学、历史学、哲学、经学、小学、科技史、宗教学等。

由此形成文献学的主要分支学科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以及辨伪学、辑佚学、编纂学、文学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哲学文献学、经学文献学、小学文献学、科技史文献学、宗教文献学等。

而入门之学仍是目录学。

这些分支学科的理论、历史和相互关系的研究,构成文献学理论研究的主干内容。

各分支学科的科学建构也就是文献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文献学方法但凡从事文献学的人,绝对不能没有方法。

没有方法的话,你知道从哪进去,往哪走,从哪出来吗?所有从事文献学研究的人,一定是有个入口的。

入了口的人要干什么,也一定是知道的。

专业的文献学工作者,一定是知道这个套路的。

这个套路,就是方法。

中国的学者,以怀抱之方法,指导他的实践。

他的实践能够形成成果,但是他的方法却往往并不系统地说出来。

这就是重实践、轻理论。

我们现在要想了解他的方法,只能从他的实践中来总结。

其实前人也零零星星的谈了这些方法,比方说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的《自序》当中,说他的入门是《四库总目》、《汇刻书目》、《书目答问》一类书,这就是方法。

按照传统的说法,当然我也非常同意这个说法,那就是文献学的入门是目录学。

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含糊。

文献学是文献学,古代文学是古代文学,古代史是古代史,古代汉语是古代汉语,文献学和它们相关,而又不同。

文献学一定有它独特的内容,它才能够成为学科。

如果去掉和人家交叉的部分不存在自己独有的部分了,这种学科就不需要了。

文献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文献学的入门是目录学。

目录学的入门,可以首先看《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也就是鲁迅先生为许世瑛开的书单上的那一本。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包含3400多部书的简明提要。

并且这3400多部书都按经、史、子、集分了类。

经部又分易、书、诗、礼、春秋各小类,史部又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等小类,子部又分儒家、兵家、法家、杂家、释家、道家等小类,集部又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脱
文献文字在传写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
也称夺文或阙文。从脱文的多少看,有脱字、 脱句、脱简、脱行、脱页等多种。 孔子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论 语· 卫灵公》)可见脱文现象出现甚早。古代 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 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为“脱 简”。
需要澄清的两个概念 1.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
雠”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 由于那时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 来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 了很多,除对校外,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 校等方法。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校对是出版的一个环节,它的唯一任务就是:
保障出版物和原稿绝对一致。因此,校对基 本上是一项机械性工作。校对虽然也是 “对”,也是“核查”,但它是单向的,必 须忠实于原稿,因此,与作为学术工作的校 勘有明显的不同。 校勘古书的目的是恢复古书原貌,正本清源, 以便于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不过,校勘并 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校勘时,往往有 人喜欢妄改古人文章,这是校勘中最忌讳的 事情。
如今本《墨子· 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
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在唐代《初学记· 果木部》、《白氏六帖》九 十五引此作“公输子削竹木因为鹊,鹊成而 飞之,三日不下”,则今本脱一“鹊”字。
如《文心雕龙· 隐秀》一篇脱去一页,后人予以
增补,已非原貌。黄侃称:“此纸亡于元时, 则宋时尚得见之。惜少征引者。唯张戒《岁寒 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 前曰秀。’此真《隐秀》篇之文,今本既云出 于宋椠(qiàn),何以遗此二言?然则赝 (yàn )迹至斯愈显,不待考索文理而亦知之 矣。” 古代脱文甚至有脱卷的情况,如《汉志》著录 《太史公百三十篇》,注曰:“十篇有录无 书。”可见东汉之时《史记》已有十篇(亦即 十卷)亡佚。
音而异形异义,其表现就是因字形的不同而 造成误字。 如《荀子· 儒效》:“若夫謪德而定次。” 王念孙认为,“謪”(shāng )为“譎” ( jué)之讹误。因“譎”、“决”古音通, 则意同,为“决其德之大小而定位次”。 另如,《长编》卷六三真宗景德三年五月庚 申,“但令遣长子、亲第宿卫京师。” “亲 第”当作“亲弟”。
又如,《荀子· 议兵》:“明道而分钧之。”
清卢文弨说,《史记》、《韩诗外传》引该文
作“均分”,“钧”、“均”相通,当依《史 记》、《韩诗外传》乙转。 句倒之例,如《老子》第十四章:“迎之不见 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周祖谟指出:“汉代 帛书《老子》乙本作:‘随之而不见其后,迎 之而不见其首。’”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 《魏书· 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 神固、刘燮等勘校(拾遗补缺)石经,其残缺者, 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

与“校勘”一词意义相同的,还有“校雠”: 应劭《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 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 也。”可见,校雠也有校勘文字错误的原始意义。
字形相近而误 字音相近而误 因上下文而误
臆改而致误
不识古字而误改
不懂古音而误改 不知古义而误改 不懂语法而误改 不知专业术语而误改
(1)字形致误
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行、
楷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大量 俗字、简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号, 造成各种字形致误的类型。 如,江南本《汉书· 田延年传》:“今县官出 三千万自之,何哉?” 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 (gài)。《广 雅》:“匃,与也。”《汉纪》“出三千万钱 与之”,可为旁证。因隶书“匃”作“匄” (gài ),字形与“自”相似,因此讹为 “自” 。

从上可见,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
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 或接近本来面目,以及指出有关记载的疑似问 题。 据考察,早在南北朝时,“校”和“勘”二字 被连用来表示核对文字的意义,不过那时不叫 “校勘”而叫“勘校”。 至宋代的馆阁,已增设“校勘”一职,可见此 词至迟到宋代已被普遍使用。
3.衍
原稿本无而传写、刻印、排印误增的文字称衍
文,又称羡文、衍字。 如《后汉书· 郑玄传》所载《戒子书》:“吾 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 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yǎn)、豫 之域。” 阮元在郑玄墓地看到金代刻《后汉大司农郑公 碑》,碑文无“不”字,后来陈鳣(zhān ) 见到元大德本《后汉书》,“不为父母昆弟所 容”句中也无“不”字,说明“不”字为衍文。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一、校勘的含义和功用 (一)“校勘”释义 “校”,《说文解字》:“校( ),木 囚也。从木,交声。”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 枷。 一副木枷由两片组成,而两片大小必须大体 一致,才便于上锁,因此事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 加以比较。因此,“校”字用作动词时,便有 “比勘、核对”的意思。
从西汉刘向大规模校勘中秘书(宫廷藏书
),
人们对校勘规律进行了不断探索。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首《条例》对经、 注出现文字错误的情况和原因作了比较系统 的概括。 北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将他和 周必大等人共同校勘《文苑英华》过程中有 关校勘方面的成果归纳为十类四十五个子目。 由于其条理与清晰超过前人。清人顾广圻 (yí n)称赞说:“此书乃校雠之楷模,岂独 读《英华》者资其是正哉!”(《思适斋集》卷 十五《书文苑英华辨证后》)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
是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 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 (逐渐达到 )不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 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专门学。‛ (《清代学术概论》) 随着校勘事业的发展,清代也出现了校勘学这 一专门术语。朱一新说:“国朝人于校勘之学 最精。”(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三)
文献错讹的类型:
1.讹 又称“误文”,就是文献原有文字写错了。 晋代葛洪说:“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
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 也。”(葛洪《抱朴子· 内篇》卷十九《遐览》) 因此,古人将文字错讹的现象成为“鲁鱼亥 豕”。造成讹文有以下几种原因:
抄刻中无意而误
二、文献讹误的类型及识别 (一)校勘的对象 文献材料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出现错误 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如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 自序说: “盖是书(《广雅》)之讹脱久矣,今据耳目 所及,旁考诸书以校此本,凡字之讹者五百八 十,脱者四百九十,衍者三十九,先后错乱者 百二十三,正文误入音内者十九,音内字误入 正文者五十七。” 这说明古籍的各类错误之多。

如《国语· 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
十二篇,以《那》为首。”这里的“校”, 就是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
定也、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 之义。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刘向为孝成皇 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 现错误时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 帛上。因此,“勘”有改正文字之义。
校勘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文字方面的问题,
而且要注意史实问题,即著述本身记载的正 确与否。 也就是说,校勘的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文字正误、衍脱、倒置、错简等的审核, 以示版本之真; 一是对内容和有关记载是否真实可靠的审核, 以求史实之真。当然,这两个求真要以前者 为主,这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校勘的重点 所在。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
水平,其《读书杂志· 淮南内篇· 后序》列举各 种“误例”共六十二种。主要从书面材料发 生错误类型的角度来分类总结的,因此具有 更加普遍的意义,标志着对校勘条例的概况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在王念 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四种误例。
校勘学,就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 科学。 除对文献材料发生错误的规律进行总结外, 人们还对校勘的作用、方法、据以校勘的资料、 校勘者应具备的条件、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等 进行探索,在校勘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校勘学。
(三)校勘学的功用 1.其功用是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原 稿的书面材料。 现代学者胡适先生认为:“校勘之学起于文件 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 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 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 目,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胡适书评 序跋集· 校勘学方法论》)
(二)校勘学的产生及定义 我国的校勘事业起源很早,周秦时代已有从 事校勘的事例。如《吕氏春秋· 慎行论· 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 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 ‘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 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己”字缺两“I”便误为“三”,古文“亥” 作“ ”,“豕”作“ ”,非常近似,故子 夏根据文义及字形加以校勘,从而纠正其错误。 这是校勘学的萌芽。
5.错乱
错乱,又称错简,既指雕版刻印以前的简帛书
籍,因简、帛次序错乱而造成的错误,也指后 世刊印书籍的错页。 如《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元狩三年“御史大 夫”栏:“三月壬辰,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 六年,有罪自杀。” 《史记·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作“元狩二 年”。《汉纪》载:“二年三月壬辰,御史大 夫李蔡为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可见, 《汉书》将“元狩二年”史事错乱为“三年”。
2.读书应求善本,善本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符合
或接近原稿,而校勘不但是使今本符合或接近 原稿的一种特定手段,而且也是鉴定其是否符 合或接近原稿的一种可靠方法。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说:“欲读书必 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 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陈垣先生《校勘学释例》自序也说:“以元本 及诸本校沈刻《元典章》,凡得谬误一万二千 余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