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形成

合集下载

客家人的来源和历史发展

客家人的来源和历史发展

客家人的来源和历史发展汉族,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其后代子孙遍布世界各地,而在这个族内,还有着各种分支,不同的民系,比如居长江以北除山西以外的北方民系,居江浙沪皖的吴越民系,居陕西中部的关中民系等等,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很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它是八大民系中唯独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同样也是最先被冠以“民系”称呼的汉族分支。

说到“客”一词,不免想到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客”一词,在汉语中最早是对来访者的敬称,后来也被用于称呼旅居他乡的人。

在魏晋时期,官府为了保证士族地主的利益,曾颁布一种给客制度,将那些依附在地主豪绅门下充当佃农的流民称之为“衣食客”“佃客”,这些衣食客、佃客没有自己独立的户籍,统一标注在地主家,史称“注家籍”。

到唐宋朝时期,官府录入户籍时会依据有无田产将人口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则是那些无田产的。

而在明清时期,为了和土著居民加以区分,那些寄居本地的外地人都被称为“客籍”,就像如今那些去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的人一样,只有个暂住的身份。

与“主”相对的“客”总是有种外来的感觉,像是一个四处漂泊,不断找寻自己的避风港的旅人,而客家这个种群就是这般,千百年来不断迁徙,只为找寻最终的安身所。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客家源于生活在广东潮州一带闽南人对来自闽粤赣边大本营地区迁至广东东南沿海一带那一部分人的总称,由于闽南人来的早,相应的把外来者和后来者称之为“客人”,在明朝中后期,我国自北而南的人口迁移高潮已经结束,闽海人,广府人等基本定居下来,但是客家人还处在动荡不安的迁移中,所以这个族群在当时人的眼中一直是“客”,时时为客,处处为客。

那么客家人起源于哪儿呢?对于客家人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主要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的主体构成主要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 网考答案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 网考答案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 任务1(1/20)、在宋代移民潮中,( )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3分), A、肇庆封开县, B、南雄珠玑巷, C、广信县, D、广州西来初地(2/20)、汕头成为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在( )之后。

(3分), A、明清之后, B、唐朝之后, C、近代鸦片战争之后, D、北宋之后(3/20)、岭南各方言都受到外来词的影响,潮汕话的外来词更多的是来自( )。

(3分), A、马来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日语(4/20)、闽人大量移居潮汕地区,始于( )。

(3分), A、北宋后期1, B、唐朝, C、元后期, D、北宋前期(5/20)、“桑基鱼塘”是( )独有的农业经济形式。

(3分), A、客家山区, B、潮汕平原, C、雷州半岛, D、珠江三角洲(6/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 )代。

(3分), A、唐, B、秦, C、宋, D、汉(7/20)、在广州的茶楼喝茶,结帐时应对服务员说:()。

(3分), A、埋单, B、买单, C、结单, D、卖单(8/20)、粤西的雷州话和中山的隆都话(或叫“村话”)是属于( )。

(3分) 2, A、客家方言, B、粤方言, C、ABC都不是, D、闽南方言(9/20)、在岭南地区,( )时曾建立南越国。

(3分), A、秦朝初年, B、远古, C、秦末汉初, D、战国时代(10/20)、自汉代起,( )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3分), A、雷州, B、广州, C、阳江, D、潮州(11/20)、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 )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

(3分), A、江苏, B、湖南, C、福建, D、江西3(12/20)、粤方言主要分布在( )。

(3分), A、韩江平原一带, B、东江一带, C、粤西一带, D、珠江三角洲一带(13/20)、研究者认为广东河源是( )。

客家介绍

客家介绍

闽西土楼数量与类型繁多,形态别具一格,在中华民居的大家庭里独树一帜。

这种以土为材料建成的房屋,施工方法主要是将未经焙烧的黏土和砂土按比例混合,再用灰板墙夯筑制成坚固的墙体,梁柱等构架则用木料建成。

客属祖地独特环境谈到土楼就不能不提及客家。

客家人是有别于江浙、闽海、广府人的汉民族的一个分支,约占汉族人口的6%。

客家人祖籍中原,西晋(公元265-317年)以降,中原汉人受战乱影响逐步南迁,经多番周折,一部分人迁徙到今天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偏僻山区,与当地民族经过漫长的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客家”就是相对“土著”而言),在历史上产生了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圈,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

闽西客家人主要聚居于宁化、清流、上杭、长汀、永定、连城、武平7个纯客家县。

此外,还聚居于客家人与汉族其他民系混居的非纯客家县,包括明溪、顺昌、建宁、泰宁、邵武、光泽、南靖、平和、诏安等11个县。

闽西地区南部的众多客家人以土楼为宅,现存许多重要的土楼也位于客家聚居区。

这种现象缘于土楼所在地区的地理文化背景。

历史上,闽西客家大都是从邻近的江西省迁入。

因此,闽西客家地区的西北部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区域。

这一带明清时期为汀州府辖地,而汀州府的府治长汀就位于闽西客家地区的西北部。

同样,“客家发祥地”石壁、商贸重镇四堡也位于这一区域。

在这些最核心的客家文化区中,多层土楼却较少见。

倒是往南,即客家人与其他民系如福佬人混居的区域,土楼则大量出现。

明清时期,这一带族群纷争激烈,械斗时有爆发,史书上称之为“寇盗”和“匪患”。

在严峻的形势下,当地的客家人和福佬人不得不调整原有的生活方式,住进了防御功能较强的土楼。

崇文尚武外刚内柔闽西土楼给人第一眼的震撼印象,就是那庞大的建筑体量。

土楼形体单纯,几何感较强,常为圆形、方形,也有椭圆、八卦、半月、多边形平面的。

此外,还有一种屋顶檐口高低错落呈多层叠名为“五凤”楼的。

在古代,几何形象突出的建筑大多具有纪念或祭祀功能,如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天坛等,它们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

客家文化:专题一客家渊源

客家文化:专题一客家渊源

• 客家方言 • 综述 • 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粤 东叫客话、客家话、广东话(正因为客家话在粤 东也叫广东话,所以四川才称土广东话);四川 叫土广东话,却鲜见‘土广东人’的说法,客家 人直接被叫做‘广东人’。闽、赣迁川的,同样 以‘广东人’自称。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 新民话。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 福建省汀州府)。通称客家话,这是自称和他称 的合一。
• •
客家的形成 目前的主要观点有:五代宋初;宋明时期;明代中叶以后;清代中叶以 后。 一般认为在南宋时客家群体分化成为汉族的一个支系,初具规模。 到明代中期,已经人数众多,成为一大社会势力,及至清代,客家人的自我 意识更为增强,在社会舞台上表现很是积极、主动。客家在南宋时期形成的 主要依据是什么? ⑴客方言的形成。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标志。 据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方言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 南迁的移民保留 了部分中原故乡的乡音,而留在中原的百姓则保留了另一部分古中原音,并 不见得现在的北方语言已经完全不存在古汉语因素。闽语诸支系,存在一部 分较为明显的江南古腔调(古吴语)和三国两晋中原语表达法;粤语方言, 存在一部分较为明显的秦汉交广古腔调和宋元中原语表达法;客家方言的发 音,继承了较多隋唐两宋时的中原语腔调。粤语对南北语都有继承,因此与 闽语、客家都有相近之处。 ⑵相当的人口规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载 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无所谓民族、民系。对客家人口的历史估量, 难以用统计数字表示,但可从客家集中区的县治数量作分析。 ⑶共同的 地理环境。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为多山密林地区,交通闭塞,交往困难,十 分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 客家源流 • 综述 • 客家城市——河源 •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2种: (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 (2)北方南 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 在一般 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 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 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 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

客家人的由来以及相关文化根源

客家人的由来以及相关文化根源

正所谓“凡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人”。

经过1600多年的发展,因内外客家人总数已达6560多万︰分布在国内大陆17个省、180多个县市的约有5512万人;分布在港澳台地区的有595万人;散居在海外8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有454万人。

因此客家人被誉为“日不落”民系。

河洛文化与客家人“河洛文化”这一提法是近年才出现的。

近年来,汉族南方支系的福佬人、客家人、广府人等都把自身的文化渊源追溯到中原,认为自己根在中原,而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又是中原的核心区域,所以常常提到河洛,“河洛文化”的概念也就因之而起。

明乎此,“河洛文化”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代名词,是华夏正统文化的泛指,而并非是指黄河、洛水交汇处的一个小小区域的文化。

汉族南方各支系都追根于中原,而以客家人的中原情结最为深厚牢固。

其原因大致有如下两端:一是在汉族南方诸系中,客家是最后形成的,其先民离开中原最迟,对中原和中原文化的记忆也最为深刻鲜明;二是客家人常常处于弱势族群的地位,在与相邻民族的竞争中,唯有中原文化是他们用以增强自身凝聚力、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源泉。

正因为有此特点,因而在漫长而艰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客家人就相对自觉地不断强化着自身崇尚华夏正统和崇尚正义的“崇正”精神。

客家人崇尚华夏正统文化,有很多具体的表现,而讲究郡望、崇文重教、尊崇礼教诸端则是其中荦荦大者。

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你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

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谢姓出于陈郡或陈留,何姓出于庐江,黄姓出于江夏,杨姓出于弘农等等。

如果细细推考起来,这样的标榜可能并不符合史实,但从文化学的观点看,则说明在客家人心目中,只有来自中原才是光荣的、有地位有面子的,这是他们长期养成的中原正统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具体表现是特别看重读书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培养子弟读书,因而就有“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的佳话。

客家文化知识

客家文化知识

客家文化知识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

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

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8000万以上。

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

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全市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1、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

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

中国历史上共有过五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许多人举族南迁到长江流域;第二次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

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第三次是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朝廷南迁,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第四次是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受满族铁蹄的蹂躏,后来又发生瘟疫,人口锐减。

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上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出路。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到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

第五次是近代由于连年的战争,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到沿海,有的移居海外,谋取生路。

这部份人不少成为客家中的富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

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

客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PPT模板

客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PPT模板

客家中原遗民说以及客家方言证据说,客家的来历和定义与梅州客家元代形成说等构成了黄遵宪较为系统的客家源流观。
他的客家源流观开启了20世纪客家研究的先河,对以后客家方言研究和客家历史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客家源流说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 广东省梅州人,晚清诗人,客家诗宗,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
黄遵宪传
黄遵宪全集
人境庐
客家源流说
刘佐泉认为“客家是汉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迁徙——侨居——再迁 徙——再侨居,客家人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与顽强的生命活力,创造了自 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广大的社会区域,从而成为汉民族的一支人口众多, 分布甚广,英才辈出的特殊民系”,即以中原汉人为主并融合当地土著而 形成的特殊民系 。
客家源流说
3、客家先民是以中原汉族为主,兼融当地黄遵宪提出客家中原遗民说的观点 ,他在诗中写道:
中原有旧族, 迁徙名客人。
过江入八阁, 辗转来海滨。
悭吝唐魏风,盖犹三代民 。
就中妇女劳, 尤见风俗纯。
······
······
客民多操劳, 女子多幸苦。
客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汇报人:代用名
目录
CONTENTS
01 客家源流说
02 客家的迁徙
03 客家的形成
01 客家源流说
客家源流说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三种 :
1、客家先民是中原汉人的血统和文化最纯正的承载者。
这种观点是客家研究的创始人罗香林在他的著作《客家研究导论》和 《客家源流考》中 首先提出来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陈运栋 。 他认为,“客家人是汉族里头一个系统分明的、富有忠义思想和民族意 识的民系,客家先民是因受到了中国边疆少数民族侵扰的影响,才逐渐 从中原辗转迁徙到南方来的 。而且自认为是中原最纯正的正统汉人的 后裔。”

客家文化讲义分析

客家文化讲义分析

第一章客家民系的形成一、民族与民系汉族的形成中国古代无所谓“汉族”。

春秋以前,住在中国内地的民族十分复杂。

周朝时有“莱夷、岛夷、嵎夷、淮夷、徐夷、猃狁、犬戎、荆、舒”等等无数外族,而当时中国人自称“诸夏”,可知其内部也复杂不纯。

春秋战国兼并战争促进民族混化融合。

联姻不仅在诸侯之间,诸侯与蛮夷之间也盛行——“周襄以狄女为后,晋献以骊女为姬,戎王之女遣秦,赵襄之姊适代”。

秦国统一天下——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刘邦建立国号“汉” ——始称“汉族”。

也有称“华族”北部民族、南部民族北部民族——东胡、匈奴、氐dī羌东汉以后向内地逐渐迁徙,与汉族杂居。

东胡:东北三省。

春秋为“山戎”,后称东胡,西汉分乌桓、鲜卑二族。

匈奴:内外蒙古及青海一部分,周称猃狁,春秋称狄,战国称匈奴。

氐羌:新疆、青海、西藏、甘肃一部分,春秋称西戎。

)南部民族——南蛮、缅、黎、百越南蛮:湖南、广西、贵州及广东、江西、福建一小部分。

昔日苗猺与畲民。

缅族:云南,以及四川、广西、广东一小部分。

黎族:广东、海南等地。

百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一部分。

原为春秋时越国民族,楚国灭越后,越裔散居东南各地,与南方固有蛮族混化。

中国汉民族八大民系汉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繁衍出以北方话、客家话、吴语、闽语、闽南语、赣语、湘语、粤语为区分的八大民系。

不同民系有不同的个性,但也有汉民族的共性,具有相同的文化传承和认同感。

客家民系——汉民族南迁二、客家先民五次大迁徙汉民族南迁背景五胡乱华(五胡:匈奴、鲜卑、羯、羌、氐)西晋【八王之乱】后,胡人乘机袭扰中原,史称【五胡乱华】。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杀王公士民三万馀,并掳晋怀帝北去,史称【永嘉之乱】。

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晋室南迁,史称【衣冠南渡】链接:西晋“八王之乱”——晋武帝崩,晋惠帝(司马衷,痴呆)继位(291年)后,司马氏八大集团为争夺中央政权的史上空前内讧(291-306年,历时16年)。

描写赣南客家文化的诗句

描写赣南客家文化的诗句

描写赣南客家文化的诗句(实用版)目录1.赣南客家文化的概述2.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分布3.客家文化的特点4.描述赣南客家文化的诗句正文一、赣南客家文化的概述赣南客家文化是指在江西省南部地区,以客家民系为主体的一种地域性文化。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系统分明的民系,主要聚居于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珠江口东岸的客家地区。

赣南是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地,客家文化在这里与其他族群文化和当地文化不断融合、发展。

二、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分布客家民系起源于中原汉人南迁的过程中,与当地族群、当地文化不断融合、发展。

一般认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形成于宋代。

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在各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性特色。

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传承性和独特性。

客家地区地势多山,交通不便,这使得客家文化在长期的封闭环境中得以保留和传承。

客家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客家语言:客家话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2.客家饮食:客家菜以口感浓郁、色香味俱佳而著称,有独特的食材和烹饪方法。

3.客家建筑:客家民居以围屋、土楼等形式为主,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4.客家民间艺术:客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包括歌舞、戏剧、雕刻、绘画等形式。

5.客家风俗习惯:客家地区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婚俗、丧葬、节庆等,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四、描述赣南客家文化的诗句许多诗人对赣南客家文化进行了描绘和赞美,下面是一些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的诗句:1.南山池(五代·梁藻):“翡翠吹翻荷带雨,鹭鹚飞破竹林烟。

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叶靠石煎。

客家由来与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

客家由来与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

客家由来与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口谢重光客家人的由来提起客家人,有的人会想到神奇的土楼,有的人会想到众多的客名人,有的人则会想到客家人遍布五湖四海,人数达好几千万,难免感到有些神秘。

说客家人神秘,其实并不神秘。

从外表上看,客家人与我们身边的各种人——福州人、闽南人、莆田人以及外省人,根本没有什么差别;而客家人内部,长相差别很大的也很多。

比如我与我的一位老乡兼同事,我高大,他矮小;我须发正常,他卷发还有络腮胡子。

这些现象,从血统和种族来解释,就讲不通,既不能解释客家人与别的族群的同,也不能解释客家人内部的异。

从族源上看,高大而须发正常,矮小而卷发多须,显然有着不同的种族来源,但这些都无碍于我们同属于客家,同属于汉族。

翻开汉族五千多年的形成发展史,融汇不同种族、不同来源的事例数不胜数。

黄帝和炎帝,本来就是不同种族,后来融合起来形成了华夏族,奠定了后来汉族的基础。

唐朝的大诗人刘禹锡、元稹等人,论血统,都出身于少数民族,但他们受汉文化熏陶很深,汉化很彻底,都成了汉族的文化名人。

因此说,界定客家,虽然不能排除血缘的因素,但识别客家的根本标准在于文化,而不在于种族和血统。

客家方言、客家风俗、客家人的社会心理、客家人的自我认同。

这些通常用来判别客家人的基本元素,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在历史上,许多人本不是客家人,但迁入客家聚居区,学会了客家方言,按客家风俗行事,子子孙孙完全认同客家,从而成为客家人,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相反地,一些客家人离开客家聚居区,住到闽南人或别的族群聚居区,久而久之成为闽南人或别的族群的人,其事例也很多。

风俗和社会心理,各族群间虽有差别,相似点也很多,不容易把握,而方言却很容易区分,所以客家人很重视方言,祖训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客家人互相认同,也用方言,无论天涯海角,乡音相通,一见如故。

客家由来与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另一个互相认同的标志是宁化石壁。

不少客家族谱记载,自己的祖上曾经在宁化石壁住过,或在南迁时曾经过宁化石壁,再分迂到各地,于是就有了宁化石壁是客家祖地的说法。

客家人的由来 汉族分支客家人是怎么来的?

客家人的由来 汉族分支客家人是怎么来的?

客家人的由来汉族分支客家人是怎么来的?客家人的由来: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历史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

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

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

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

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

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

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

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

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

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

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

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

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

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

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998年第5期 No.5,1998  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 OF J IA YIN G UN IV ERSIT Y(SOCIAL SCIENCE)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李隆秀 李世文【摘 要】 本文从广义上对客家文化进行了界定,认为客家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与美德,这就是客家人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研究客家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传统美德Ξ 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个题目很大,内容很多,要用一部巨著才能说清,下面只是简单概括地叙述三个问题:一是客家文化的界定;二是客家文化特点形成的背景条件;三是客家文化研究的意义。

一、客家文化的界定文化一词,内涵丰富,外延范围很广,在不同的场合,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也不同,人们给文化的定义粗略的统计有几十种。

当一个人说,某某有文化,文化水平高时,文化是指这个人识字多,会写会算,有一定的学历层次(或高中毕业,或大学毕业)。

当谈到一个地方文化发达、文化搞得好时,文化是指这个地方有文化的人多,学校多,教育发达,知识分子多;各种文艺创作(诸如文艺作品———小说、诗歌、戏剧、音乐、曲艺、美术、绘画等的创作)多;电影、电视、广播办得好,相应的文化组织、艺术团体所组织的活动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参与踊跃,等等。

当谈到一个大一点的区域文化,如北方文化如何如何、南方文化如何如何、中国文化如何如何、美国文化如何如何、东西方文化如何时,文化是指某个区域、某个国家、某个人群的语言、文字、风俗、风貌、生产生活习惯、文学、艺术、教育、技术,人们的宗教、信仰、性格、气质、心态、容貌等的特点,乃至各种物质存在形式的特点(如建筑、田园、装饰、服饰、环境形象、各种艺术、各种产品的特点等);当谈论古代文化如何如何、现代文化如何如何时,则文化的概念又把时间的含义包括在其中了。

可见,文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文化的内涵一般是指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艺术、宣传的内容。

历史时期客家文化的迁徙溯源

历史时期客家文化的迁徙溯源

清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 分客家人分迁于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台湾、香港、澳门 、南洋群岛,甚而远至欧、美各洲。这是第五次大迁徙, 是太平军失败以后的属于世界范围的迁移。
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 ,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上党在今山西长 治县境,弘农在今河南灵宝县南20公里境上,淮南在今安 徽寿县境内,新蔡即今河南新蔡县,安丰在今河南渭川固 始等县附近。
东江流域是客家地区的中轴,它上溯江西赣南地区
,下溯珠三角的东莞、增城等地,以龙川为轴心,上下伸
延几百公里,构成一个近千公里的客家带。这一带的客家
民系和客家文化始自秦汉,延至当代,历史悠久,是客家 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基础地。
韩江流域是客家的腹心地,它以梅州为核心,东延
福建,北接江西,西连东江,方圆几百公里。这个地区是
一是因生活所迫,为求新的生存空间。宋元之后,岭南地 区客家人爆满,但又无法在潮洲平原和珠三角地区扩展, 只好外迁到其他省份,或漂详过海到海外谋生;
二是为避难而外迁。这方面的因素以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以 后的一段时间为甚,太平天国起义队伍有不少客家人,太 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为避难逃离原藉地,到其他省份 的一些穷乡僻壤避难。
这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可以说,隋唐以前的南迁北 人都是以平民为主的,人数居多,却缺乏文化底蕴,宋 元之后的北人南迁则不同,他们除了一般平民外,还有 不少官宦人家、文人骚客和仁人志士,特别是宋朝,当 时中原文化非常繁荣,北人南迁是随官府朝庭不断南移 而进行的,他们不仅人来到南方,还带来了浓厚的中原 文化。所以,隋唐之前的中原人来到南方,为客家人的 数量起了壮大的作用,但因缺乏文化因素,难以形成自 己的特色民系文化。
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继发地和标志地,它承接和优化了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 •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 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 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 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 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 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 赣南, 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广东 梅州的多层围垅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 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 梅州的多层围垅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 上的一支奇葩” 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内,有石柱雕联、 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内,有石柱雕联、 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池,美不胜收。 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池,美不胜收。甚至还有土楼附设 学堂,楼有楼名,柱有雕联, 振成楼” 振纲立纪,成德达才” 教人遵纲纪, 学堂,楼有楼名,柱有雕联,如“振成楼”、“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教人遵纲纪,重 德才,奋发进取。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 德才,奋发进取。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 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 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 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 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 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 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 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 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 提出“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动,提出“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 女人,尽是姐妹之群”的口号,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女人,尽是姐妹之群”的口号,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一视 同仁那种朴素的民主思想。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 同仁那种朴素的民主思想。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 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连刘邦、 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 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连刘邦、项羽这对冤家也可合祀一龛接受人们 的膜拜。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 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 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 的膜拜。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作为山乡的保护 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 神。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 取不保守的民风, 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客家是什么地方的民族

客家是什么地方的民族

客家是什么地方的民族客家,一个具有浓厚地方文化色彩的民族,有着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客家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台湾等地方,而在这些地区,客家人自称为“客家人”,也被外界称为“山客”“崤客”等。

客家民族的来源关于客家民族的起源,历史学家认为,他们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而形成的一个独特民族。

传说客家人最早是殷商时期的中原人,后来因战乱迁徙到南方地区,形成了如今的客家民族。

客家民系形成的原因包括战争、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等。

客家民族的文化特色客家民族有着独特的语言和饮食文化。

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虽然客家话的方言众多,但都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下的汉语方言。

客家人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如客家人喜欢吃米饭搭配腌菜,腊肉等美食。

此外,客家人的民间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客家山歌、客家茶艺、客家花灯等民间艺术形式都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民族的生活习俗客家人以勤劳、朴实、团结著称,他们重视家庭、孝顺父母,在婚丧喜庆之类的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客家人在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活动。

客家民族的发展现状现代社会中,客家人也已经融入到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中,客家文化也逐渐被保护和传承。

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来保护和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承,如设立客家文化博物馆、保护客家建筑风格等。

总的来说,客家民族是一个有着独特文化的群体,他们的语言、饮食、传统文化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也是中国众多多元民族文化中的一朵独特的花朵。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是我们重要的文化责任。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客家风俗绝大部分是从中原地区带过去的,所以形成了客家民俗与中原民俗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的现象。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

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着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

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

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

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客家风俗1、客家农村的“打吊聚”客家农村的“打吊聚”,意思是农村人闲暇时间或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搞点什么东西吃。

客家农村有句俗话:“打吊聚都要有个牵头人。

”意思是说,在闲暇时间要聚在一起,弄点东西吃时,也要有一个人出来组织、计划安排。

具体来说,牵头人首先要确定好友有几个,打吊聚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谁的家里搞)、吃什么东西。

关于客家的起源与形成

关于客家的起源与形成

关于客家的起源与形成 2009-7-26 15:41:55 邬观林客家人是汉民族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汉民族构成中一支特殊的民系,她有独特的生活习俗、独特的文化和语言特征。

对客家的起源和形成,许多中外专家学者都作过研究,有着诸多颇有见地的见解。

本人在此基础上,也提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对客家历史研究起砖瓦作用。

一、客家历史演变的四个阶段所谓客家人,意指作客他乡之人。

专家学者对此曾有“主客说”、“给客说”、“时间划分说”、“自称说”等种种诠释。

但无论哪种诠释,其本质都是一致的,即客家人不是原有土著之人,是从外地迁入的。

迄今为止,客家人的历史可以说经过四个发展变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源阶段。

岭南地区是客家人起源和形成的地方,现在国内和国外各地的客家人,其祖辈都与岭南地区有着渊源关系。

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来的,所以,研究客家文化和民系的产生,应与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往联系起来。

上古时代,岭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但在秦朝之前,与黄河、长江流域相比,岭南地区的文明程度属于相当落后的蛮夷之地,秦始皇派兵平定岭南之后,中原地区的文化进入了岭南地区,岭南地区的文明才得到了开发。

由此可见,秦朝之前不存在中原人向岭南移居的问题,只有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融为一体,南北交往大门正式打开,才使北方人有条件迁入岭南。

“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秦始皇平定、治理岭南时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是北方人向岭南移居的第一批移民。

这批人来到岭南之后不久,中原地区即发生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当时的龙川县令赵佗为防岭南地区出现动乱,拥兵关隘,封闭南北通道,建立南越国,自封南越王。

南越国存在近百年,来自中原地区的秦朝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只能滞留在岭南地区安居生息。

到汉武帝时,南越国归并汉朝,这些人留下的子孙也不可能再回到北方,名符其实地成为作客他乡之人。

所以,秦朝是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的起源时期,当时所留下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客家人。

客家文化知识资料

客家文化知识资料

一、客家名称的来源客家为汉族的一个民系。

一般而言,客家民系是于唐末宋初的汉族人在闽、粤交界地区,融合了部分的畲族、瑶族、南越等东南亚土著居民。

客家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继承了中古时期的中原汉族文化,也混合了南越文化,进而形成特别的客家文化。

因此,“客家”的说法是作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并非是一个种族的概念,乃文化的概念。

2004年11月18日,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江西赣州成功举行,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及祖国内地河南、四川、广东、福建等17个省市区共100多个客属社团、侨团3000多名海内外客属嘉宾来到梅州。

2007年8月20日在河南洛阳偃师市结束的“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国际学术研讨会确认: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一千多年来,他们从中原向外迁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各地。

2010年11月29日,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

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

梅州则因其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区而被称为“世界客都”。

客家四州①惠州惠州府是最大的客家侨乡,当之无愧列于客家四州之首;若以客家籍华侨而言,“惠州”一名在海外客家侨惠州界,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故乡地名。

包括归善(今惠州)、博罗、长宁(今新丰)、永安(今紫金)、河源、连平、龙川、海丰、陆丰、和平县。

另外原惠州府城却存在着另外一种目前仍属于争议之中的特有方言(惠州话/惠城话)。

惠州府作为客家四州之一,而且又是海外客家籍华侨的第一大侨乡,在国内学术界却经常遭到有意无意地忽视,非常不应该。

惠州府不仅是客家民系的华侨文化象征之一,而且更是客家民系的海洋文化象征之一,在客家文化的体系里面,有着不容小视的重要地位。

如果客家学抛弃惠州府,只在梅州、汀州、赣州研究客家学,那就是闭门造车,甚至构成对客家民系原有的海洋性的严重忽视。

我们可以承认惠州府不是纯客家地区,但绝不能抛弃惠州府来研究客家民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个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在其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大规模的流动迁徒和环境的险恶,迫使他们摒弃了懦弱保守的性格和意志薄弱的成员,并以坚忍卓绝的精神和斗志开拓着自我的生存环境,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

但是,客家文化的前身其实是中原文化,客家民系就产生于中原,客家人就是中原移民。

遍布于今日粤、桂、台、闽、赣及海外的客家人,先天就带有中原文化的印痕,虽然历时久远,但他们代代相习,不断传递们,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客家文化是演变、递嬗了的中原文化,由于它较多地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原生形态,所以,从文化渊源上,它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是研究中原文化的资料来源和活化石。

没有中原地区移民的流动和南下就没有客家民系,这是客家文化形成的前提。

然而,迁徙的原因主要是兵燹战乱、国破家亡,这就使得迁徙带有被迫的性质和悲怆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流动也使他们更加看重旧有的文化基础和观念形态。

中原文化中牢固的本土意识和人文精神时时振动着这些移民的灵魂,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和汉文化精神始终难以分离。

另一方面,完全改变了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又迫使他们改变着旧有的文化(至少是局部地改变),必须建立一些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新文化而对过去有所扬弃。

这样,客家文化必然具有两重性:一是有意识地对旧有文化予以保留;二是被动性地对旧文化进行改革,这成为客家文化的格调,也成为客家文化的特质。

不管是对旧有文化予以保留还是进行改革,也都无法脱离中原文化这个母体来源。

一所谓“客家”,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客”,指外来移民;二是“家”,指由中原南下,举家迁徙或落地成家的那些豪门望族。

从历史上看,客家先民多为中原地区、尤其是豫州的居民。

其迁徙最早始于西晋末、东晋初。

《晋书·地理志》豫州条云:“永嘉之际,豫州沦于石氏。

元帝渡江,于春谷县侨立襄阳郡及繁昌县。

成帝又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时淮南入北,乃分丹阳,侨立淮南郡,居于湖口。

又以当阳县流人渡江,侨立为县,并淮南、庐江、安丰,并属豫州。

”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下,最后一举灭掉西晋,中原震动,豪门大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这场大变动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是京畿豫州一带的士族豪门。

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他们纷纷迁移南下,而东晋政权为了延揽和照顾这些士族,开始在南方设立这些外来移民的居住侨郡,并以北方地名来命名这些侨郡,以照顾他们的意识和心理。

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所设侨郡中规模最大的是“豫州”。

由此可见从河南地区来的移民人数最多,势力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照顾这些贵族的利益,东晋又设立了“给客制度”,它直接演化成为“客家”这一称谓,并为客家民系的组织制度和社会结构输入了更大的活力。

《南齐书·州郡志》云:“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

当时,北方大姓几乎全部南移,由于受到东晋政权的保护,这些迁移的北方人并未衰微,反而日渐兴盛,这就为后来的屡屡南移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源。

从整个客家人的迁徙路线来看,按照历史的划分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五次:第一次是东晋初期的“中原望族,相率南奔”。

他们来自中原,大多落在江淮一带,至皖赣者为多。

这次南迂,由于有着东晋政府的种种照顾政策,很快趋向于稳定,并一直保持了五个世纪。

唐末社会动荡不安,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兵锋纵横南北,这些名门望族受到极大的威胁,客家先民第一次逃难后的落居地正当黄巢起义军展转往复的要冲,在这种情况下,遂开始第二次迁移,即由皖豫鄂赣等第一时期落居地,再迁至皖南及赣东南、闽西南和粤东北地区。

第二次迁移后稳定了三百年。

后来,金、蒙古相继占领北方,并日益南侵,客家先民不得本又一次迁移,这第三次迁移乃是一部分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广东东部和北部。

经过五百余年之后,客象人又开始了第四次迁移,时在明末清初之际,满清人南下入主中原,受祸烈最为严重的部分客家人,从第二或第三次迁移旧居,分迁至粤中部和滨海地区及川桂湘台等地,一小部迁至贵州南边及云南。

客家的最后一次迁移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部分客家人又迁至粤南及海南岛,有的流寓海外。

至此,经过五次迁移,客家人的居住范围已基本稳定,表现出现今所呈现的客家分布态势。

由于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不断颠沛流离十使得客家人最重家世谱牒,这数次迁移的始因和路线都十分详尽地记述在他们的谱牒中,不管如何迁移,他们始终都对自我的起源地难以割舍忘怀,常常“述本源流”。

在现今所能觅到的客家人族谱中,总是对先世的故居极尽缅怀之情,而他们的祖籍大多在中原地区,其中以河南较多。

客家的概念和群体是历史上中原部分居民经过不断迁徙和流动形成的,是历史所造就的一种文化人文现象。

然而,从中原人到客家人毕竟还有一个契合点和转折点。

由于客家的概念主要是居住地点的变更,那么,这个转折点也体现在其迁移过程中的中转环节。

考察客家人的迁移,可以发现,福建宁化石壁乡是客家迁徙的中转环节,是中原移民转化为客家人的里程碑。

从大量族谱和方志记载来看,宁化石壁乡在客家迁徙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客家人称道和记铭之所在。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乃至世界各地几乎都经过了宁化及其石壁。

宁化西北有武夷山脉作为屏障,自外入闽又有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而中原移民在这里集结、休养整息之后形成了较为整体化的移民集团再向闽粤等地整股流寓,从而开始了真正的客家人时期。

因此,凡流寓这里,并在这里认定共同族系的中原移民就转化为客家人及其后裔,它成为客家人的界定尺度和标准,而在历史实际上也确乎如此。

客家人的称谓形成于唐宋,《旧唐书·食货志》、《太平寰宇记》、《元封九域志》、《舆地纪胜》等书中都曾”提到“客”、“客人”、“客家人”、“客族”。

记述客家人经过宁化石壁的一些重要谱牒文献,如梅县《丘氏族谱》、嘉应《刘氏族谱》、兴宁《廖氏族谱》、平远《姚氏族谱》等,记其经宁化也是在唐宋这两次迁徙时期,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实体上,客家民系在这个时期已经形成,并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

二客家文化是在迁移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需要而成型的文化,它秉承着中原文化的主核,而延伸着新环境新条件下的文化需求,从而既创造一些新文化内容,同时也恪守着中原文化传统。

由于客家人在流动中始终是集团式或家族式的迁移,有着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生存空间,又由于这些客家先民本身就是中原地区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名门望族,所以,由他们所保存下来的一些中原文化,也相对较为原型和纯正。

恪守礼教,重伦理、倡道德,是中原文化的一大特点。

客家先民本身就是中原地带的高知识阶层,自然极为重视这个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容,所以特别重礼教、倡文风,古朴求真,发愤求学,勇于进龋台湾学者陈运栋先生对此总括为:“客家虽自中原南迁,然其重道德、重义气、重礼节、重理智、性刚强,仍具古风。

保存汉族血统,最为纯粹。

语言风俗习惯,犹是中原遗风。

其守礼节、重道义、好学问、讲伦理,均表现中原民族气质……客家,就其语言与精神表现,均具中原古风”。

著名学者罗香林在其《客家源流考》中指出,这种“客家精神”乃是“中原精神”的最好体现和发扬。

客家人集中的嘉应地区《嘉应州志》卷八礼俗引《大清一统志》云:“民俗质实尚勤俭,重本薄末,地狭民瘠,尚气轻生。

君子质木,小人悍蔽,俗称谨愿。

”又引王志云:“温饱之家益敦俭素,输赋奉公,不事鞭扑。

士喜读书,多舌耕,虽困穷至老,不肯辍业。

”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方渐知梅州,尝渭:‘梅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可见州士之读书,自宋已然。

”这种情况与中原古风如出一辙。

重礼教、喜读书是一种文化习惯,它的实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对传统学术的继承和发扬。

儒家学说是中原文化精神的最高体现,而客家人也把儒学奉为经典。

在客家人的较大聚居点,几乎都修建有学宫和奉祀孔于的场所,岁时祭拜。

对于传统学术,客家也不乏儒学鸿师。

据有关史书所记,客家人为硕儒者,在宋有长汀杨方、宁化张良裔,俱人史书儒林。

明代理学大盛,客家人研究理学而有成就者更多,著名的如惠阳叶春芳、叶天佑,信丰俞溥,龙南月华,南康刘昭文,兴宁张天赋,长汀扬昱等数十人,俱名重一时。

清代及近代,客家的经师及学问家、文学家、诗人、书画名笔更层出不穷,形成了有着自身特征的学术流别。

客家人恪守礼教,自有一套与之相符的伦理道德。

环境的变迁和条件的困难使他们更为重视家庭,关系和家族团体,中原文化的人文精神时时深化着家群观念。

作为社会最基本单位的家庭是他们精神和生活上的直接寄托和依靠,对家庭的依赖成为他们的生存意识而渗入心理。

在这种心理意识上所形成的一系列品格——忠于家庭、孝顺父母、悌友兄弟、和睦毗邻也成为客家人倡导的伦理规范。

客家人最讲“木本水源”,他们对于自己祖先的经历如数家珍,永不忘怀,并由此而尊奉家族制度。

客家人尊奉并大力提倡数世同堂,早在唐、宋时,这种情况就十分明显;《资治通鉴·唐纪》记客家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齐隋唐皆旌表其门。

上过寿张,幸其宅,问其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上善之,赐以缣帛。

”《宋史·孝义传》记客家人陈兢“长幼七百余妇,不畜卜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乡里率化,争讼稀少”。

这种家族群体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对内谋求经济的自给自足,养老抚幼,教育子弟,祭祀祖先;对外则防御外侮,以集体的力量保护家族的安全。

在客家的大家族中,分工细致合理,行业完备,若一行失败,则可由它行弥补,不致空缺。

大家庭内由家长主持,如家长健在,虽子孙满堂也不分家。

人数增多则营造房舍,逐渐形成“围垄房屋”,这一被日本艺术大学茂木计一郎教授所称颂的“自天而降的黑色飞蝶”显示了客家人居住文化的基本特色,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这种具有居住功能和安全功能的房建群,也反映了客家人的浓重家族观念及其亲和力。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至今仍然如此。

正月祭祖,供品须摆至十五天才撤去。

守岁之夜,全家聚集在祖先灵位前,老人给儿孙讲述祖先功绩,教谕后辈,通霄达旦。

《中华旧礼俗》引客家人节日歌云:“正月是新年,烧香奉祖先”。

祭祖活动既有隆重庄严的仪式,也有热闹欢快的祥和气氛。

节日期闻如初二回娘家、腊八和祭灶等,仍明显体现着中原文化的风彩。

几次迁徙也使客家人处于大型或小型的流动状态。

在迁移时,不管多么艰难险恶,他们往往把祖先的骸骨出土背着出走,到新住处时,再按礼重新安葬,在遇到危难时,如兄弟被迫分离,则必分抄族谱,牢记宗系,以备将来“敬宗睦族”;它无一不是由血缘关系纽带长期缔结成路中原人文的延续。

客家人的婚礼和丧礼也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征。

人种的蕃延和个体的死亡是人类社会中永远出现和重复的事实,是无论任何民族或部族都不可避免的,而由于生产方式、经济来源、生态环境、人文心理的不同,婚丧礼仪也千差万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