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建筑文化的差异

合集下载

中日传统住宅的差异和比较

中日传统住宅的差异和比较

自古 以来 ,同处于亚洲东 部的 中国和 日本在文 化 、技 术等 领域一直保持 着十分密切的联 系, 相互影响 、 相互交流。H本的 丈化和造型艺术等 方面是以 中国为源 ,日本的文明实际上也是 由 不 同时期从中国大陆先后传入的文 明发展而形成的 , 一事实 这 巳由历史作 了充分的说 明。虽然中国 与日本源于 同一文化 ,但 由 于所处的 自然环境 、风土 民情的 不同,随着年代的推移更替 ,而 表现 出 自己不同的文化特 质,并 能被人们清晰地识别和判断。 日本 与 中国的建筑 文化 也同 出一源 。在 日本建筑 历史中 , 曾经有过 完全模仿中 国唐 代建筑的时期 ,但 在此后漫长的 历史 演 变过程 中 , 日本逐 渐将不符合 自己国家 自然 、人文 习惯和技 术水平的地方进行 丁简化 和修 整 ,形成 了符 合 自己民族 文化和 审美 意识 的建筑 形态 。 架应是政府法规 与行业 自 律的组 合。 第三 , 法律法规应 考虑到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 不仅要 对 目前或未 来的 + 间内的情 况 段时 仃适用性 ,更要有 灵活性和前瞻性 ,能够 断地 根据新情况 、新 问题,新办法加以修订和补 充。第四 , 电子商务政策要与其他丰 H 关的政策( 电信政策 、竞 争政 策) 如 相协调 , 能互相抵触 。最后 应和国际上电子商务的政策接轨 ,使 中国的政 策、制 度规范化 。 4. 3蘑视客 户关系管理 ,及时 为客户提供垒方位的 上 服 务。客 户关系管理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因为进 出口 业的每…笔业务 ,都是建立在 良好的客户关 系基础之上 的。好 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帮助进出 口企 把握市场机会 ,不仪有助 现 { 有 品的 贸易,而且赢得客 户的忠 减。 实施 电子商 务后 ,进 出 I 业 可以借助l络和计算机建立各种数据,以极低的成本建 屯 _ j n ] 与字 户长 期的 、紧密 的 一 对一 的联系 ,更好地 为客 户服 务 , 提高客 户满意度。建立各种客 户数据库除提供客 户数据9 ,还应 1 、 乜十 客户的 In i 舌 a1 r 地址 , 户历史上购买产品的询问,索要报价的 客 情况,客 户对产品的需求和不满的意见或者建议等信息。充分利 川霄户数据库 ,及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网上服 务是客户 炎系管 成功的关键。进 出口企业应根据每一个客户的特殊需求 ,为他 仃J 个性化的 、专业化的 、全方他的 网上 服务 ,让客户更加 提供 满意。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摘要】中日古代建筑作为中日两国的珍贵文化遗产,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探讨了中日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特点、文化影响、保护与传承以及现代价值。

通过对比两国建筑风格的异同,揭示了中日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探讨了中日古代建筑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研究成果表明,中日古代建筑不仅是中日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深对中日建筑的比较研究,推动其保护与传承工作,进一步挖掘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中日古代建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历史沿革,特点,文化影响,保护与传承,现代价值,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古代建筑一直是人们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中日两国,由于历史悠久,古代建筑更是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技术水平和审美观念,更可以拓展我们对中日文化传统的认识。

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有其独特性和重要性。

在中日两国的历史长河中,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当时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建筑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中日两国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

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还能够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比较研究两国的古代建筑,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而促进中日两国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互鉴。

对中日古代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日古代建筑的意义在于加深对中日两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交流。

古代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通过研究中日古代建筑,可以深入探讨两国在建筑技术、艺术风格、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同,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中日两国古代建筑是亚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古代建筑的对比研究,探讨其共性和差异,从而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共性中日两国古代建筑的共性在于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建筑装饰等方面。

首先是建筑形式,中日两国古代建筑大多采用方形或矩形平面布局,形式简洁、朴素,以满足其建筑功能需求。

其次是建筑材料,中日两国古代建筑所用的主要材料都是当地的天然材料,如石、木、泥土和瓦等。

这些材料坚固耐用,且具有当地气候、土壤和环境的特点,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再次是建筑技术,中日两国古代建筑的技术手法都是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包括木结构、拱形结构、斗拱、飞檐、榫卯等等。

这些技术手法都表现出中日两国传统工艺的高超技艺和文化精髓。

最后是建筑装饰,中日两国的古代建筑在装饰上都充分体现了当地文化和艺术特点,如中式的雕花、彩画和石雕等,日式的层次感和极简主义风格等。

二、差异中日两国古代建筑的差异在于文化、地理和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

首先是文化背景,中日两国在历史和文化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中式建筑更感性、浪漫,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而日式建筑则更注重实用性、简洁化,强调形式上的准确度和精简感。

其次是地理环境,中日两国建筑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也有所不同,例如日本地震和台风频繁,因此日式建筑采用了多种缓震和减震技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最后是历史背景,中日两国在历史上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这些背景对于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和建筑技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中日两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中日两国古代建筑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中式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影响,中式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五行阴阳、五福临门等精深理念的反映。

其次是日式建筑的文化内涵,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显著,日式建筑注重和谐、简洁的精神,体现了和风文化的本质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园林异同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园林异同
制作人:张勇
中国古典园林
日本园林
通过比较分析,一方面发掘这两种风格 所体现的自然之美,揭示两个民族如何感悟 园林,如何再现和表现自然;另一方面通过研 究,学习日本园林的长处,结合中国造园艺术, 为当今中国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造成中日古典园林艺术差异的原因
• 中日地理环境和气候与思想文化差异是造成中日古典 园林艺术差异的外因和内因。地理环境区别是大陆和海岛 的差异,在园林文化上就是山水文化和水岛文化的区别。 • 气候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 中国南北跨度大,北方建筑防寒为主,较厚重;南方建筑通风、 采光为主,较小巧,园林植物也有较大差异。日本属海洋性 气候,温度较高,雨量充沛,树木资源丰富。日本园林建筑用 拉窗和拉门分隔,可以拉开,形成通透的空间。 • 思想的差异上,中国偏于儒,表现为乐天爱人,日本偏于 佛,显示出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思考。
4 .造园五大要素的比较
• 4.1 掇山的比较。中国古典园林掇山受蓬 莱模式影响,皇家园林假山形体高大,雄伟;私家园 林玲珑妩媚。日本古典园林中称“筑山”和 “野 筋”。多取材神话中的仙山或自然中的名山,山体 低矮缓和。 • 中国古典园林把山水画理论作为依据,表现山 的峻峭挺拔,创造深山幽谷,洞天府地的意境 。日 本园林追求荒山野丘的趣味。多为须弥山,不是表 现山的形态,而是佛教的思想。土山多模仿自然名 山。
2. 中日两国古典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可以分五个时期,就是萌芽,产生,历经兴盛,成熟, 衰微的过程。 商周秦汉是园林萌芽时期,出现了“囿”、“台”、“园圃”三种 园林雏形。魏晋南北朝是园林的转折时期,佛教传入,玄学兴起及老庄 哲学流行,园林崇尚自然。隋唐是园林发展全盛的时期,园林艺术由自 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过渡。宋元是文人写意山水园的成熟时期,呈 现简远、雅致、天然的艺术风格。创作风格倾向写意,注重意境创造。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江南园林艺术达到高峰。清中 叶到清末园林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是中国园林的衰结期,形 式脱离内容倾向。 • 日本园林发展史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飞鸟、奈良时代是中国式 山水园林的泊来期,日本全面吸收中国的园林文化。 平安时期唐文化和佛教仍是主流,但政府已停止派遣遣唐使,注重 发展自己的文化。镰仓、室町时期是佛教禅宗化时期,产生了禅宗园 林,特别是室町末期,产生了日本园林史上杰出的枯山水。桃山时期是 园林的茶道化时期,日本人以朴素、淡泊为尚,创立幽静、幽玄的茶庭。 江户时期是日本园林的综合时期,园林主题和类型丰富多变。

中日韩传统民居对比

中日韩传统民居对比

中日韩传统民居对比姓名:阙明阳专业:土木工程学号:**********摘要建筑作为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物质产品,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因此应从人类发展和文化进化的高度去审视建筑作为一种物态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营建经验不断积累,水平不断提高,天然洞穴被人工开凿洞穴所取代,形形色色的地面住宅建筑逐渐进入历史舞台,发展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住文化。

而日本,韩国,中国同属于亚洲国家,其居住文化具有一致性的同时但也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中国韩国日本居住文化异同自然环境:日本:日本境内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且其多发生地震和火山季风气候显著,海洋性特征明显,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丰沛。

太平洋沿岸多台风。

岛屿多山地、丘陵,地形狭窄。

当今的日本国土的8 7 %仍为森林覆盖,其中的5 4 %是天然森林,也就是说,日本全部森林的 1/3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的原始森林。

就日本自然环境来看,日本做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由于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除去地震多发外,还遭受台风,暴雨的袭击。

同时考虑到其拥有丰富的森林的资源,而相比其他国家的居住空间,日本房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

其原因不仅因为原材料的获取方便,更是因为木结构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韩国:与日本相似,韩国土地的70%是山地和丘陵。

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海洋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300-1500毫升,同时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的袭击。

韩国地势优美,山清水秀,形成了尊重,自然地势,顺从自然的倾向,在建筑文化上表现为尊重自然、和谐于自然的特性。

从建筑材料上看,韩国古代多使用木材、石材、瓦博、泥土及石灰。

因石料丰富 ,故韩国古代石造物发达,留下许多优秀的石窟、石塔、石碑等。

但由于其丰富的年降雨量,韩国房屋同时也更注重防潮。

也由于其大部分地区为山区,石材资源丰富。

因而房屋大多采用石块垫高,以此达到防潮的目的。

中国: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经维跨度大,造成其气温南北差异过大,同时南北降雨也存在显著的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有许多差异,如下所述:
1. 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日本庭院园林则更加注重简约、抽象和空灵的美感。

2. 布局结构:中国古典园林通常包含山水、湖泊、假山、廊、亭、楼等元素,给人以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为简洁,通常设计成幽静的空间,以花草树木、琉璃瓦片、水景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植物选择: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植物包括花草、乔木、竹子等,追求四季景观的变幻和丰富。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注重自然元素的简洁和平衡,一些常见的植物包括苔藓、枯木、小型灌木等。

4. 庭院的功能:中国古典园林多用于宴会、游玩、休憩等活动,也常常用于显示主人的地位和社交地位。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注重提供一个能够供人沉思、冥想以及举办茶道等传统仪式的空间。

5. 装饰元素:中国古典园林善于使用彩绘、雕花、镂空等繁复的装饰元素,赋予庭园以华丽和精美的感觉。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注重使用简约的素材和形式,以自然材料、石头、木材等为主要材质。

中国古典园林偏重于封建文化的表达与展示,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呈现出的是一种庄重、浓郁的艺术氛围;而日本庭院园林则追求简约、空灵、平和的美感,更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内省与静谧体验。

(word完整版)中日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比较

(word完整版)中日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比较

中日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比较摘要中国是东方园林乃至世界自然山水园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造园艺术中,产生了自然山水园最成熟的形态-人文山水园。

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造园技艺对日本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催生并发展了日本的园林艺术.日本又根据本国地理环境,结合本土文化,结合禅宗文化的美学理念,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和“茶庭”两种形式的园林。

本文将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艺术手法进行比较,不仅仅是分析比较两国园林艺术风格异同,更重要的是借鉴日本园林中优秀的因素,加深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根植于传统,面向世界,在吸收和继承中,寻求变革与发展。

对中日两国园林艺术比较认识简述如下1。

意义与目的:一、同属东方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为本源,日本园林为支流。

二、中国园林的传统人文山水园和日本园林的枯山水与茶庭,都是优秀的园林形式,值得研究探讨.三、通过分析比较,加深对中国园林的认识,了解中日园林当中优秀的造园要素.方法与手段:大致分析对比两国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别,再从中日园林发展史分析两国园林历史渊源。

造园艺术具体从造园五要素置石,理水,掇山,建筑,植物入手,进行分析比较。

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分析两国园林发展史,我们能够看到两国园林的演变和发展,中国园林艺术对日本园林的影响,以及两国各自的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园林最终形成.中日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造园艺术上,通过园林五要素-置石,理水,掇山,建筑,植物具体展现。

通过对每个要素的展开分析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日园林造园艺术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优秀品质与特色.园林艺术发展到工业文明的近现代,中国园林发展呈现滞后的状况。

而日本园林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对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生态的保护和资源的珍惜这方面的意识,使日本景观设计具有自身特点的场所性、民族气质以及时代性,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是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比较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比较摘要中日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园林艺术也是如此。

由于两国地域、文化和社会历史演进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庭园文化。

本文主要就两国的文化、地域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了中日园林艺术的关系。

关键词:中日园林,文化,地域,异同中日园林可以说是一衣带水,关系密切。

但几千年发展下来却风格迥异。

追本溯源,是两国的地域差异和文化的不同所使然。

一,文化影响文化方面中国和日本一开始都是受到老子的道学思想影响,无为而崇尚自然,这儿之后中国经过了汉武帝早期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近两千年来儒学经久不衰;而日本文化早期虽然多数来源于中国,也略受儒学影响,但经中国传入日本的佛学更符合日本的国情,盛行颇久。

这些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园林建造上。

简单看一下中日两国园林发展的历史。

中国殷周中时期已有初园林的雏形,当时只是园、圃、囿的形式,以动植物为主景;秦汉时期的建筑宫苑,已小具规模,主景为高台建筑,如阿房宫;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以自然山水为主景,至隋唐宋时的写意山水园虽仍以山水为主但融入了很多的人文色彩,人工因素增多;最后到了元明清三朝的诗画天人园,中国园林走到顶峰与末路,人文气息更浓,园林如诗如画,人工因素更加显著。

而日本的园林起步较晚,公元239年至894年日本不断派汉使来华,故早期的园林显示出与中国相似的布局形态和文化内涵而在时间上相对滞后。

日本大和、飞鸟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晋惠帝至唐睿宗时期)的苑园始以动植物为主景,而奈良时期(唐睿宗至唐德宗)的池泉式自然山水园林为中国式园林,而到了平安前期(唐德宗至唐昭宗)更是多仿唐制,但只突出池、岛。

而到了平安后期的藤原时代(唐昭宗至南宋孝宗)随着遣唐使的停派和佛教的传入日本渐渐脱离了中国而走上了自己的轨道,寝殿造园林和净土式园林相继出现,完成了方向性的改变。

镰仓时代(南宋孝宗至元惠宗),武家统治登上了政治舞台,佛教兴盛,僧侣造园家“立石僧”国师梦窗疏石开创了枯山水形式。

以桂离宫为例对比中日古典园林异同

以桂离宫为例对比中日古典园林异同

文化景观wen hua jing guan17以桂离宫为例对比中日古典园林异同◎官涛1 官珍2 杨燕徽3摘要:地处东亚的中日园林虽为同源,但由于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与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审美等文化环境的影响,使其渐渐的发展出不同的路。

哲学思想、空间格局、游览体验、建筑以及植物上二者都各有异同。

关键词:中国园林;日本园林;桂离宫;对比一、正文位于东亚的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都属于东方园林的范畴,“中国园林是本源,日本园林是分支” 。

但由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使其各有发展,下面从5个方面分析异同。

哲学思想方面,儒释道对中日园林都有很大的影响,但中国园林崇文,日本园林尚武。

中式园林代表作有皇家园林与苏式园林。

皇家园林恢宏大气,苏式园林则小巧精致。

日本在公园3~4世纪即有苑囿。

飞鸟时代,中国的建筑、雕刻、绘画等文化从百济传入日本,兴盛起来。

12世纪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园林形成极大影响。

中国特有的文人私家园林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日本以佛教为国教,日本园林是佛道型山水园。

受到道教影响,中、日园林都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但中国园林是“人”型园林,而日本园林是“天”型。

陈从周先生表示“中国园林是人工中见自然,日本园林是自然中见人工” 。

中日园林都采用相似山水园林空间格局。

但由于中日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布局上的不同侧重。

二者都是源于对真实环境的写仿,却分别形成了“大陆文化影响下的山水共生的山水园林和海洋文化影响下的海岛共生的池泉园”两种模式 。

与西方规则式构图不同,中、日园林都是向心式构图。

但是中国园林往往有山有水,但不一定有岛,常以水、岛为平面中心,以山、亭为视觉中心 ,日式园林则是有水有岛,不一定有山,常以水、沙、岛、石为平面中心和视觉中心。

一池三山是中日园林中的常用的母题,但略有差别,例如日本园林经常用石或植物修出龟形或鹤形,称龟鹤岛,中国园林则没有这种做法。

从游览体验来说,中国园林以动为主,日本园林以静为主。

中日唐代佛寺的比较..

中日唐代佛寺的比较..

内部就显得局促一些,但佛光寺东大殿现状无
廊,殿内空间颇显宽阔。佛光寺东大殿内佛
坛宽及五间,而金堂则仅三间,由于佛坛大
小不同,局促的感觉也相对削减了。
日本古建筑是我们了解哪些在中国已没有实物或实
物特别稀有的时代的建筑的一面镜子,日本本现存的 古代建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供给旁证、弥补缺 欠,足为他山之助,
我国佛光寺东大殿与日本招提寺金堂 之异同
佛光寺东大殿平面图
我国佛光寺东大殿与日本招提寺金堂 之异同
不同之 处:
2、斗拱的组合,就斗拱本身来说,招提寺 金堂和佛光寺东大殿之间的差异是较大的, 虽然都是七铺作双抄,金堂单下昂,东大殿双 下昂。
但是由于它们组合方法和细部处理不同,而呈现出截然 不同的效果。
相像之 寺金堂前檐设廊柱一列夕板门五间装于檐
处:

之上,尽间安窗;佛光寺东大殿现状虽无廊
柱,板门五间装在檐柱上,似为相异,实则
经实地考察,东大不殿然前。槽金柱,原为檐柱,样础
无覆盆,础盘与地面相平,素面无饰,柱身两侧有
安装过门槛和门额的卯洞,被后人用纸皮和油饰
掩盖,前檐柱础宝装莲瓣,雕造精细,现在被地袱
通过对唐招提寺与佛光寺的比较,我们可以比照
异同,进而了解唐代佛寺在形制、风格和构造上的变 化。
我国佛光寺东大殿与日本招提寺金堂 之异同
相像之 1,平面比较,招提寺金堂和佛光寺东大殿平
处:
面同是广七间,深四间。
2、柱网配置及屋顶外观,两殿平面柱
网布局,都属宋《营造法式》中规定的“金
箱斗底槽”,内部设金柱一周。屋顶为单檐
四注顶(四阿顶),外观外形极为相像。
佛光寺东大殿立面图
我国佛光寺东大殿与日本招提寺金堂 之异同

中日庭院文化比较与研究

中日庭院文化比较与研究

中日庭院文化比较与研究中日庭院文化是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在室内空间设计、景观布局和园林建设方面的共同特色。

尤其在东亚文化圈,庭院文化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本文将对中日庭院文化进行比较与研究,探讨两国庭院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从中窥见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一、中日庭院的共同特点1. 环境布局中日庭院在环境布局上有着相似的特点,都注重自然环境的融合和体现。

中式庭院通常布局简洁,利用山水、假山和池塘来营造自然风景,以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日式庭院则更注重枯山水和枯木布置,偏向于抽象的表现,强调简洁、自然和抽象的审美意境。

两者都以自然为基础,通过精心布置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2. 氛围营造中日庭院都注重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以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

中国的庭院常常建造回廊、亭子和长廊,将来客引入到室内空间,形成一种隐秘的空间感。

而日本的庭院则多采用天然石材和竹木构件,强调简洁明快的氛围。

不论是中式的古雅雅致,还是日式的朴素清幽,都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对于清净、淡泊、清静的追求。

3. 建筑风格中日庭院的建筑风格也有所相似。

中式庭院善于利用木材和砖瓦,建造出如诗如画的园林建筑,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传承。

日式庭院则以榻榻米、和式屏风和藏式拱门为主要建筑形式,更注重对空间和材料的细致处理。

无论是中国的古朴雅致还是日本的简约清幽,庭院建筑都充分展现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中日庭院的文化差异1. 设计理念中日庭院在设计理念上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庭院设计追求“山水之间居之,婉如天人”,强调“山水”、“天人”的完美结合,注重对品味更为直观和直接的表达。

而日本的庭院设计则更注重对“抽象美”和“幻想美”的追求,以弥补个体感知的短板,注重对心灵的超验追求。

2. 艺术表现中日庭院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中国庭院追求“意境美”,通过对山水、亭台、花木等元素的组合和布置来营造出婉约宁静的意境美。

日本庭院则更倾向于“干枯美”,通过对局部细节的处理和理性的规范来体现出一种超脱于物质的抽象审美。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

中日园林文化比较
1.国土面积悬差决定园林规模
2.两国的地形区别决定园林体量、特征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四分。
二、气候差异决定园林建筑和植物差异
建筑上,中 国北方寒冷, 园林建筑以 防寒为主.
江南气候宜人,园林建筑小 巧玲;岭南气候炎热,园林 建筑疏朗俊秀。(右图为网 师园)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四分。
第三,佛教经历与皇权政治结合—与贵族政 治结合—与武人政治结合—与平民结合的几个阶 段。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四分。
第四,佛教园林历经从皇家和私家园林中 走出,形成自己风格特点,最后反又影响皇家 和私家园林。
第五,皇家、私家和寺院园林中个性最明 显的是寺院园林,它的枯山水几成日本园林的 代名词。
带茶室与枯山水的回游式池泉园。
中国园林的儒化方向终极是天人合一,而日本的 佛化方向终极却是人佛合一。中日古典园林皆终迄于 现代公园。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四分。
第四章 文化思想
一 天人关系
—意在笔先藏深蕴
造园手法的天人合一.中国园林属于人工 型,是人工之中见自然。
日本园林属于天然型,是自然之中见人 工。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四分。
中国园林建筑的群体围合更深,廊与建筑 的组合较强,讲究联系、紧凑;日本园林的 建筑群体围合更松散,较少廊与建筑的组合, 讲究独立、天然。
中国园林的园林部分与外界一般都用较实 较重较厚的围墙隔开,表明人与自然的平等 和独立;日本园林较少用围墙,即使使用, 也是较虚较轻较薄的围墙,表明人与自然的 亲近。(如下图)
❖ 日本的园林建筑被称为是 夏天的建筑,不用实墙, 而用拉门和拉窗分隔,以 此适应炎热气候。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四分。

从传统住宅风格的异同比较中日文化

从传统住宅风格的异同比较中日文化

从传统住宅风格的异同比较中日文化——中国的“四合院”和日本的“和式住宅”2011/10/29从传统住宅风格的异同比较中日文化——中国的“四合院”和日本的“和式住宅”【摘要】建筑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中日两国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国的传统住宅——中国的四合院还有日本的和风住宅。

由于中日两国因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的要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两国住宅的内部空间形式、到外部环境关系;从空间的配置到居住心理都可以反映出中日两国人民不同的民族特质,窥见中日两国人民迥异的心里特征。

“文化创造的本质是发现、选择、吸收和创造①”。

中国和日本的交流可谓一衣带水、源远流长,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建筑文化具体地表现出中日两国文化的同一性,同时也反映了两国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传统住宅;四合院;和式住宅;中日文化;异同[ABSTRACT] Architecture is a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 in the two most representative buildings of the two traditional Chinese courtyard houses and residential -- Japan and wind residential. Because Sino-Japanese two countries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toms, history and cultur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elements are there have all kinds of connections with contact, from two residential interior space form,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rom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to residential mentality can reflect the people of Sino-Japanese two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ethnic characteristics, see people of Sino-Japanese two countri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rt." Culture is created by nature, choose, absorb and create". Chinese and Japanese exchange is a narrow strip of water, has a long history, Japanese culture is influenced by Chinese culture. Architectural culture embodied in Japanese culture, of the same sex, but also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KEYWORDS]Traditional House; Quadrangle Courtyard; Permanent Residence; Sino-japanes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目录1.前言 (3)2.中日两国的传统住宅的发展和特征 (3)2.1 中国四合院的发展和特征 (3)2.2 日本和式住宅的发展和特征 (3)3. 中日传统住宅的建筑材料、内部空间形式的比较 (4)3.1 中国四合院的建筑材料 (4)3.2 日本和式住宅的建筑材料 (4)3.3 中日和式住宅内部空间形式的比较 (5)4. 中日传统住宅和外部环境的比较 (5)4.1 中国四合院住宅特点及其外部环境 (5)4.2 日本和式住宅住宅特点及其外部环境 (6)5. 从空间的配置来比较居住心理的不同 (6)5.1 中国四合院的空间配置形式反映出的居住心理 (6)5.2 日本和式住宅的空间配置形式反映出的居住心理 (7)5.3 中日传统住宅空间分布的差异 (7)6. 结论 (7)参考文献1.前言本课题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四合院住宅和日本的和式住宅的研究,管中窥豹,对中日两国的居住文化和居住心理进行比较。

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比较论文

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比较论文

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比较【摘要】建筑是艺术的结晶,它是最实用的艺术品,而且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品。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人类发展至今,建筑文化也不断发展。

本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介绍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史,阐明了两国在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历史观点分析了中日建筑文化的不同之处,探讨中日两国建筑文化根源是本文创新点之一。

【关键词】指导思想;构造方法;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一、中日两国建筑文化发展史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形成。

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中国的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

夏代和商代是建筑体系的萌芽期,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产生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

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

周代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此后历代宫殿、坛庙、住宅、方格网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基本遵从周制。

这一时期的建筑还追求高大、华丽和宏伟。

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

秦朝和汉代,建筑体制宏伟,博大雄浑。

不论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汉长安城、建章宫等实体,其影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底。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

尤其是在盛唐,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时代的建筑,则上承盛唐之余脉,下开不同之风格。

其中尤以宋代建筑最为杰出,它以自己的“醇和秀美”逐步替代了唐代建筑的“雄健深沉”。

明、清时期之后,中国渐趋保守,建筑与世界潮流相悖,建筑文明不可避免的趋向保守。

尽管如此,明代的长城、南京城、北京城和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天坛等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

中国建筑文化的今天。

现代建筑飞速发展,高楼大厦林立。

“鸟巢”的设计,激发人们的自然天性。

长安街旁一座建筑平地而起,这就是世界最大的穹顶建筑——拥有世界一流舞台和音响的中国国家大剧院。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

浅谈中日传统建筑文化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空间、意境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两国建筑的不同,并探讨了导致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

关键字:传统建筑 建筑文化 禅宗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form ,space ,itc.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traditionalarchitecture, the thesis reveals the differencebetween the two country and question result of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between chinese andJapa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对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建筑也是这样。

可以说日本建筑在吸收中国建筑文化的同时,坚持着本民族的特质,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日本建筑文化。

日本传统建筑可分为神社建筑、皇家建筑、庭园建筑和茶室建筑。

中日传统建筑文化之比较1、简洁、质朴的形象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斗拱、出挑的屋檐等。

这是由于日本建筑在构造技术上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连接的木构技术,采用了斗拱、梁、柱的传力系统。

但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到后期,逐渐趋向于复杂,斗拱逐渐失去了结构作用,成为了檐部的装饰。

建筑室内为了不露出梁架,在梁下做天花,外露木结构表面施彩画或做精细雕琢。

而日本传统建筑在借鉴了中国建筑的榫卯构造技术后,建筑形象更趋向了简化。

日本建筑构件就是结构构件,且结构直接暴露在外,不加油饰,材料本身就是装饰的一部分。

这种崇尚简洁、质朴、自然的建筑风格在日本的各种建筑形式中都有反映。

鸟居是神社建筑中设于神路的入口,用来标志神社神域的门,并以此来获得空间感。

它在形态和空间意向上都有类似中国古代的牌坊之处。

但它却不同于牌坊的建筑形式。

中日古建筑差异

中日古建筑差异

中日古建筑差异1.屋面举折比较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日本古建筑的屋顶比中国古建筑的屋顶要大一圈,看起来更“鼓”(见图一,上面是日本的,下面是中国的)。

屋面外观的差异是因为屋面的内贸结构不同,也就是屋面举折不同。

实例:可以从中国的佛光寺东大殿和日本的唐招提寺金堂的对比中直观看见这种差异。

这种屋面举折的差异反映出了两国木建筑内在结构的差异,即中国木构古建筑多为“抬梁式”或“穿斗式”结构(见图2),日本木构古建筑多为“小屋组”结构(见图3)。

2.出檐形式的比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屋顶的构造是一个整体,所以不论是庑殿顶还是歇山顶,从中国木构古建筑的剖面看来,屋面的举折都是流畅的弧线。

而在日本人的观念当中,处于房间正上方的屋顶部分和出檐的部分是两个部分,不是一个整体(见图4,左边是日本的,右边是中国的)。

实例:用日本的法隆寺大讲堂和中国的佛光寺东大殿的局部剖面图进行比较可以直观的看出这种区别。

3.破风与抱厦中国的隆兴寺摩尼殿的抱厦和日本“破风”的形制差异挺大的。

中国的抱厦,是在建筑的前方或后方接建出来的房间,是由两个歇山顶十字相交插入进去的,或在檐外接一段卷棚顶形成空间,这些空间有的是作为房间使用的,如隆兴寺摩尼殿(图5)“破风”是日本人在独创建筑时根据中国的“博风”演变出来的特有建筑形制。

在日本所有的山面都叫“破风”,所谓的“破风”却不仅仅是应用于建筑的山面,他们往往会在建筑的入口处设置“破风”,如经常可见的“唐破风”(图6)。

4.斗拱斗拱的形制也是很影响外观的,尤其是“昂”的形制,对檐下的空间营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中国现存木构古建筑中常见的多是琴面昂与批竹昂,很少见到齐头昂,而在日本木构古建筑中大部分都是齐头昂。

日本斗拱的式样近乎停滞在了盛唐的风格上。

(图7)敦煌壁的窟壁画上的是竹批昂。

5.屋面材料与装饰构件日本木构古建筑的屋面材料也和中国大不相同。

在日本的屋面建筑材料分四种,分别是瓦葺、桧葺(图9,用扁柏皮)、杮葺(用细长木片)、茅葺(图8,就是茅草做的屋顶)。

中日遗产保护比较

中日遗产保护比较

中日建筑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发布日期: 2010-6-8 作者:徐苏斌青木信夫)来源:《中国房地产》徐苏斌青木信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一、中日两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建筑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文化遗产保护各个国家都有独自的形成历程,概念也略有不同。

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称“文物”,日本称“文化财”。

《现代汉语词典》称“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

”《辞海》中对文物的解释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1982年中国公布了《文物保护法》,将“文物”概念及其所包含内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其范围包括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

日本1950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这个法律是全面指定、管理、活用的保护制度,所谓文化财包括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资料、纪念物、埋葬文化财,1975年又补充进了“传统建造物群”,2005年修订后加入“文化景观”。

东亚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整体上看有一些共同特点,即以美术品的保护为先导,逐渐发展到建筑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保护的范围从一个建筑扩大到区域如城市和街区,保护的内容也从古代建筑扩大到近代建筑、近代化产业遗产等。

大约上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亚洲建筑保护的独立思想。

二、建筑和名胜保护的历程从可移动的宝物到不可移动的建筑和名胜的保护标志着保护范围的扩大。

历史上,在废佛毁释的影响下不仅是美术品受到损害,建筑也不能幸免。

为了保护佛寺,日本1888年出现了“古社寺”概念,1896年4月20日设立了古社寺保存会,由内阁任命了保存会委员,组成了日本最初的建筑保护组织。

1897年颁布了《古社寺保存法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三門
云龍図
14
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建筑始于桃山时代



建筑中心从宗教转向世 俗。 江户初期到享保年间 (1716-1735年),聘 请僧人到长崎唐三寺。 黄檗(bò)文化 高僧隐元隆琦,朱舜水



往后发展,进入江户时 代,更具有日本民族固 有的艺术特征 中国建筑:庭院繁复, 空间恢弘,组群宏大, 气势宏伟,色彩华丽 日本建筑:空间迂回, 内外穿插,檐宇飘逸, 气质古雅,色彩恬淡

在某种程度上,禅造就了日本的性格,禅也表现了日本的性格—————铃木大 拙
11
五山十刹图
12
宋元影响时期---镰仓时代



日本第一纯正宋风禅 寺———镰仓建长寺, 宋风做法遂天下流布。 与之前形成的“和样” 相并列成为第二大建筑 样式,称“唐样”,或 “禅宗样” ———为 与五山十刹一起传入日 本的南宋末到元初的江 浙建筑样式。 天竺样
27
概要
交通 竣工 层数 结构
净法寺镇政府办公楼(办公楼)
岩手县净法寺镇 离花卷机场1个半小时 ー 地上3层 1小时准耐火建筑 2,318.60㎡ Attic建筑事务所
所在地
总面积 设计
施工
株式会社Shelter
特点
使用当地居民种植的镇有林唐松 制成集成木材,有效用于支撑结 构体的梁柱大断面,使呆滞的地 区林业得到活跃发展,培养了政 府与镇民齐心协力求发展的精神。 木结构大断面的梁柱等即使燃烧 1个小时仅会导致表面炭化,丝 毫不影响其内部结构耐力。

5
飞鸟时代建筑


日本奈良法隆寺
现存世界最古的木构建 筑,670年烧失,现存 为其后再建。 保持了初唐建筑样式直 接传入日本之前、来自 朝鲜半岛三国的建筑形 式。 朝鲜半岛所汲取、积淀 和杂交的中国南北朝、 隋的建筑形式的再现。
6


7
白凤样式
公元607年,圣德太子派遣遣唐使,直接输入 唐文化。 律令制度在日本确立,律令建筑生产组织方式 进入日本;仿唐将作监形式设立木工寮。 由飞鸟样式过渡到白凤样式,进一步成为天平 样式,此时期为佛教寺院的最盛期。又进入弘 仁时代(公元781-885年)
中日建筑文化的交流,当从属于更广泛的 文化交流之下 日本建筑的样式,直至明治维新,一直作为中 国建筑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发展的
中日建筑文化的关系与差异
作为东亚建筑文化圈的一环,日本及朝鲜建筑表现有 如下共同的体系特征:
(1)采取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主要形式,即梁、柱、斗拱的 结构体系 (2)在唐建筑文化的影响下,采用律令制度下的建筑生产和 组织形式 (3)建筑生产工具的一致 (4)建筑精华之所在的宗教建筑、都城和宫殿,采用中国传 统的形式和布局 (5)建筑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在本质上同理同趣,表现出 深刻的关联和相通 (6)建筑的发展与演变表现出与中国建筑密切的相关性和连 动性
24
木结构建筑特点

木结构房屋所有材料不 上漆,因为裸木能调节 室内的湿度,同时,抹 有石灰的泥墙和厚沉的 榻榻米都有良好的吸潮 隔湿作用,而在中国木 质材料上不刷是很少见 的。
25Leabharlann 钢筋混凝土框架、 钢结构以及木结构。 以及玻璃等材料的
木材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其受弯、受 压、受拉及受扭等力学性质都相当好。 这给建筑的艺术创造带来了极大的余地。 轻盈而多变的造型形态,构成让人意想 不到的空间效果。
29
15
黄檗样建筑———长崎崇福寺
第一峰門(国宝)
大雄宝殿(国宝)
16
综述
从整体上看,中日建筑文化交流,不外乎涉及宗教、 制度和技术三个方面。建筑文化交流的核心当为建筑技术 交流,宗教和制度方面的文化交往,则构成建筑技术交流 的前提和背景。如上述考察所表明的那样,宗教文化的交 流,使得佛教建筑作为一个崭新的建筑体系出现在日本并 得以发展,而随着唐律令制度导入日本,相应的建筑制度 及生产组织形式也随之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建筑技术发展 的基础所在。
2
中日古代建筑文化交流史的考察

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变革,公元前200年 到公元300年间,史称“弥生时代”。水稻文 化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冲击。 赋予了日本建筑以决定性的性格,高床式建筑 的出现,是日本建筑造型的原型之一

3
4
佛教建筑
公元552年,佛教从百济传入日本,日本从古 坟时代进入飞鸟时代 佛教建筑传入日本,输入建造寺院的工匠,朝 鲜半岛充当桥梁和老师 588 年建造飞鸟寺,以飞鸟寺为代表的佛教寺 院的出现,是日本建筑在体系上进入了一个新 的时期
17
日本现代建筑
以「风景的观照」建立自然与建筑共振的新关系。 ———安藤 忠雄
当某种事物与它所在的场所产生某种幸福的联系时,我们就会 觉得它是自然的。 ———隈研 吾
在平静朴实的外表下掩藏着百转千回的心思,“那种寂静的美 似乎把时间都凝固了”。 ———妹 岛和世
18
兵库木材博物馆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 雄的三大木质建筑作品 之一。博物馆中央是一 个直径22 米、底面为 水池、顶部开敞的圆形 空间寓意着水天交融。
26
概要
交通 竣工
东通村立东通小学(学校)
青森县东通村 离青森机场约3小时 2005年3月
所在地
层数
结构 总面积 设计
地上2层
准耐火建筑 7,656.23㎡ 本间利雄设计事务所
施工
株式会社Shelter
特点
100%使用东通村当地种植的木 材建设而成。是日本最大级别的 使用当地木匠和当地木材建成大 断面木结构的建筑。 目的是活跃地方林业,为保护环 境,确保植树--造林--砍伐的良 性循环做贡献。根据KES构法, 采用大断面集成木材,使用强化 连接装置将接合部紧密连接。
19
兵库木材博物馆
安藤忠雄设计的兵库木材博物馆,在视 觉效果上具有自然生于林中的感觉,于 丛林中拔地而起,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 一体。建筑形体为一个圆台,中间为露 天内院,一道斜桥穿越整栋建筑,直通 向远处一附属建筑。 馆内的一系列木柱和木梁作为结构体系, 和表面维护的道格拉斯冷杉板相互脱离, 层次清晰,形成了整体极强的表现力。
20
21
它们的构成简单、直接,并且尊重一直在这儿的东西。隈研吾设计的博物馆、神庙 和住宅,大部分建筑在日本,使用本地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泥土、木材、竹子、石 头和脆弱的米纸。在它们的水平方向和垂直线构成的标准建筑物上,这些占突出地 位的小规模的诗一般的建筑物,暗示下降的雨水或很快经过的水流。
中川町马头广茂艺术馆
28
概要
交通 竣工
宫代镇政府办公楼(政府办公楼)
埼玉县宫代镇 距离东京站约1小时 2005年1月
所在地
层数
结构 总面积 设计 施工
地上2层
木结构(其中一部分为 RC结构) 4242.59m2 Miyashiro设计联合 株式会社Shelter
特点
该木结构建筑的总设计面积超过了 4,000m2,通过把中间部分建成钢筋 混凝土结构,将整个建筑分隔成两 个木结构建筑,从而不受建筑基准 法限制。由于高度超过一定标准, 必须建成准耐火建筑。因此使用当 地种植的杉树结构用集成木材与落 叶松结构用集成木材制造梁柱,同 时进行多余部分可燃烧设计,成功 实现了准耐火建筑建设。
22
竹屋
石头博物馆
水玻璃
23
日本木质建筑



日本人把自己的文化称为 “木的文化” 。不仅传统 建筑清一色的是木造, 近几十年来,日本及欧美等 国家将先进技术引进到木建 筑的设计、生产及施工等方 面,发展了现代木建筑并逐 渐成为房屋乃至建筑领域的 主流。 据日本总务省调查,在日本 现有住宅中59%为木建筑, 而独栋住宅中木建筑的比例 则达到9 3%⋯。

8
白凤样式 唐招提寺金堂内观 天平样式
9
藤原时代


晚唐之乱,停派遣唐使 公元886-1183年,藤 原时代 浑厚,宏大的唐风到纤 细,高贵的贵族风格, 与当时净土教信仰密切 相关,藤原时代净土教 盛行。
平等寺凤凰堂外观(京都,1053年)
10
宋元禅宗建筑对日本影响
宋王朝建立,宋日交通贸易又趋兴盛,僧侣往 来频繁。 日本以南宋五山十刹禅寺组织制度为范本,建 立自己的五山十刹制度。这一过程,禅门清规 与五山十刹图成为日本中世纪建立宋风禅刹的 最直接范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